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合集下载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艺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艺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4(下)设备;⑤不受检验机构直接控制的设备和设备,如出租后退还的设备等;⑥对验证/校准数据进行多年分析,显示值发生显著变化,验证/校准时间的误差是否会增加。

2.2免于验证的设备在以下方面,通常考虑在此期间不需要检查的仪器和设备:①几乎不会影响踏板测功机的测试结果;②稳定性强的设备,如常用的测量工具;③透射率计、反射计等低频使用的设备;④每次测试前具有自校准和自校准功能的设备除外,如相关技术文件中指定的汽油车废气分析仪和柴油车废气分析仪等。

3核查检测设备的方法及结果判定3.1透射率测量方法如果测试组织的设备水平很高,并且设备特定参数的不确定性小于测试设备的不确定性的1/3,则高级设备应和设备验证。

如果可以用光电转速表检查转速表,则转速表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5%,并且转速表的最大容差为±3%,转速表完全可以满足高级验证设备的要求。

可以使用高精度测功机来检查制动测试台的制动力。

测功机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5%,可以达到制动试验台的最大制动力;公差为±3%,测力计也可以满足高级测试设备的要求。

百分表也可用于验证滑动测试台,百分表的测量精度可达±0.01mm ,侧滑试验台的最大公差为±0.2m/km 。

百分表还符合高级验证设备的要求。

可以通过透射率测量方法来验证上述设备:①如果确定了通过测量方法或标准物质方法计算出的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则表明测试设备的状况已得到验证或纠正和控制,并且可以连续使用;②如果通过测量法或标准材料法计算出的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无效,则表明测试设备的技术指标超过了预期的使用要求,应立即中止。

检查机构必须分析被检查设备的异常技术状况的原因,找出原因,更换验证方法,增加验证点的数量,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然后重新校准。

3.2标准材料方法如果测试机构具有合格的测试设备参考数据,可以使用标准材料方法进行验证。

汽车线束装配工艺介绍与分析

汽车线束装配工艺介绍与分析

表1某企业线束标准作业时间(部分)标准作业内容安装水管带密封圈的端子插入护套不带密封圈的端子插入护套PVC 胶带点缠……标准时间/s 15545……随着汽车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电气性能;为了控制线束成本,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提高线束加工品质和效率是各个汽车线束厂家的重点关注项目。

从原材料进入车间开始,到线束成品包装入库,线束加工制作一般分为4道主工序,包含下线工序、压接工序、装配工序、包装工序,每项工序中的各项操作都有不同的检验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装配工序中的生产工艺制作。

1单板装配工艺单板装配制作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固定区域的一块工装板上,按照工艺文件将导线、护套、熔断丝、扎带等材料装配成合格成品线束,普遍应用于一些导线根数较少的线束。

如:四门线束、空调线束、正负极线束等。

线束单板装配工艺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1计算标准作业时间计算出单条线束装配的标准作业时间,根据计划日生产量来确定单板工装台的数量。

1)标准作业时间是相对企业内部而言,是企业内部制定的一个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不同的企业由于软件和硬件的差异,标准作业时间也会不同,表1为某企业线束标准作业时间。

2)单条线束的标准作业时间计算出以后,就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计划来计算日产量,从而确定工作台的数量。

如某线束客户计划需求量为5000套/月,企业月工作天数为24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人单条线束标准作业时间为0.3小时,则工作台数量可按照如下公式:工作台数量=(客户月需求量×标准作业时间)/(每天工作时间×每月工作天数)=(5000×0.3)/(8×24)≈7.8。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操作工作台的需求量为8台。

3)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工作台的需求数量与装配此线束的工作时间成反比。

在客户月需求量固定的情况下,安排此工位的工作时间越长,工作台的数量就越少。

第6章汽车典型零件制造工艺

第6章汽车典型零件制造工艺
力器等齿轮精度7-9级,粗糙度为Ra3.2μm;轿车、 微型车齿轮精度6-8级,粗糙度为Ra1.6μm。
2.齿轮孔或轴径尺寸公差和粗糙度 一般6级精度的齿轮孔为IT6,轴径为IT5;7级 精度的齿轮孔为IT7,轴径为IT6;Ra0.4~ 0.08μm。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
第6章 汽车典型零件制造工艺
3.端面跳动 一般6~7级精度的齿轮,规定端面跳动量为 0.011~0.022mm,基准端面的Ra 0.011~ 0.022μm。基准面Ra 0.40~0.80μm,次要表面 的 Ra 6.3~25μm。 4.齿轮外圆尺寸公差 一般不加工面IT11,基准面为IT8。 5.热处理要求 低碳合金钢齿面渗碳淬火硬度为HRC58~63,心 部淬火硬度为HRC32~48;当mn>3-5mm时,渗碳 深度0.8-1.3mm。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面淬火硬 度不低于HRC53。
工件
液压仿 形刀架
触销
样板
下刀架
液压仿形车床加工汽车主动锥齿轮示意图
常采用液压 仿形车床进行加 工,如图所示。
近年来已开 始采用数控或程 控车床加工,可 显著缩短基本时 间和辅助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
第6章 汽车典型零件制造工艺
6.2 曲轴制造工艺
一、曲轴工作及结构特点 1.曲轴的工作特点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曲轴转速很 高(可达6000r/min); ◆有很大的燃气压力通过活塞、连杆突然作用到曲轴上, 以每秒100~200次的频率反复冲击曲轴; ◆曲轴受到往复、旋转运动的惯性力和力矩的作用。使 之 产生弯曲、扭转、剪切、拉压等复杂的交变应力, 也造成曲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易产生疲劳破坏; ◆曲轴的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及其轴承副在高压下高速旋 转,易造成磨损、发热和烧损。 曲轴一旦发生故障,对发动机有致命的破坏作用。

(完整版)汽车零部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完整版)汽车零部件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汽车零部件冷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系(部、院):*******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2年* 月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成,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后生效;
2. 学生应按照统一要求(从教务处网站下载开题报告标准格式电子文档)填写开题报告,其中:字体小4号宋体,行距20磅,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6年1月17日”或“2006-01-17”;
3. 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学生应查阅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不包括辞典、手册);
4. 完成后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2012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汽车发动机五大关键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汽车发动机五大关键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汽车发动机五大关键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汽车的发展与发动机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发动机主要由5大关键部件组成,包括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等,所以这些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成为汽车发动机制造的关键。

1.缸体缸体、缸盖作为发动机最核心的零部件,是几乎所有发动机厂家必选的自制件项目。

目前缸体、缸盖等箱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发展大趋势是,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逐步替代以组合机为主的刚性生产线。

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先后开发了可换箱式柔性制造单元(FMC)和多台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加工系统(FMS),适应不同品种和批量的制造业需要。

随着CNC控制系统的推广和刀具新材料的开发,高速模块化加工中心在9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由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加工系统已广泛用于实际生产。

缸体是承装所有机件的总承,缸体结构共同点是一个近似六面体箱式结构,薄壁,加工面、孔系较多,属典型的箱体内零件,主要加工有缸孔、主轴承孔、凸轮轴孔等,有润滑油道、冷却水道、安装螺孔等多种孔系,有多种联结、密封用凸台和小平面,它们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装配精度和工作性能,同时,为提高机体刚度和强度,还分布有许多加强筋。

缸体孔加工:采用粗镗、半精镗及精镗、珩磨方式加工。

主轴承孔的加工:一般采用粗加工半圆孔,再与凸轮轴孔等组合精加工。

凸轮轴孔的加工:一般采用粗镗,再与主轴承孔等组合精加工。

挺杆孔的加工:一般采用钻、扩(镗)及铰孔的加工方式。

主油道孔的加工:传统的加工方法是采用麻花钻进行分级进给方式加工,其加工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目前工艺常采用枪钻进行加工。

2.缸盖缸盖形状一般为六面体,系多孔薄壁件,其上有气门座孔、气门导管孔、各种光孔及螺纹孔、凸轮轴孔等。

汽油机缸盖有火花塞孔,柴油机缸盖有喷油器孔。

根据缸盖在一台发动机上的数量可分为整体式缸盖和分体式缸盖等。

只覆盖一个气缸的称为单体气缸盖,覆盖两个以上气缸的称为块状气缸盖(通常为两缸一盖,三缸一盖),覆盖全部气缸的称为整体气缸盖(通常为四缸一盖,六缸一盖)缸盖的平面加工一般采用机夹密齿铣刀进行铣削加工,孔系一般采用摇臂钻床、组合机、加工中心等设别进行钻、扩、铰方式加工;导管及阀座采用冷冻或常温压装方式进行压装,常温压装过程中一般采用位移-压力控制法对装配过程进行控制。

典型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曲轴加工工艺及设备

典型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曲轴加工工艺及设备

性数控铣床,该设备应用工件回转和铣刀进给伺服联动
控制技 术 ,可以 一次装夹 不改变 曲轴 回转 中心 , 随动 并
跟踪铣 削曲轴 的连杆轴颈 。
曲轴 精 加工 采 用 国内 数控 磨 床磨 削 情 况 已相 当普
遍 ,产 品加 工精 度已有相 当程 度地提 高。为满足 曲轴 日
益提高 的加 工要 求 ,对 曲轴磨 床提 出了很 高的要求 。现
台H 2 B 29 )和 荧光磁粉 探伤机 等精 加工 设备 ;去应 力采
用八 台井炉 ,氮化处 理采用七 台离子氮化 炉 ,淬火 热处 理采 用法 国进 口EF D公司生产 的C HM 1全 自动淬 火机 I 2 床和推 杆式 回火炉 。同时 由美国进 口的曲轴综合测 量仪 可以对 曲轴进行全尺 寸检验 ,产 品质量 得到 了可靠 的保 障 ,同时具备 了三 条生 产线同时加工的生产能 力。 可以看 出,发动 机 曲轴制 造技术进展 最为迅速 的是 机械加工装备 ,比较典 型的加 工工艺是铣削和磨 削。
台数 控 内铣 ( 1 0 B)为主 的粗加 工设 备 ;七 台数 s —35
控 曲轴磨床 ( 一台进 口C BN砂 轮3 、两台H17 L1 9 B、四
公 司 的VD 1 M 4 速 随动 外 铣 床 ,它是 德 国 F 3 5O 高 B E R N E 公 司专 为汽车发动机 曲轴设计 制造的柔 O H IG R
产。
性差 ,容 易产生较大 的内应力 ,难以达 到合理的加 工余 量 。一 般精加 工采用MQ 2 0 曲轴磨床 。主要工序 为 86 等
粗磨 一半精 磨一精磨 一抛光 ,通常靠 手工操作 ,加 工质 量不稳定。现在曲轴粗加工比较流行的工艺是 :主轴颈采

汽车装饰技术第1章 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概述

汽车装饰技术第1章 汽车总装配工艺设计概述
• ①生产节拍较长且不十分严格,各装配点之间相互制约较少,不一定 同步移动,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 ②每个装配位置的装配工人是固定的,且各自完成固定的装配任务因 而需对每个工人详细制定作业内容,并力求相互之间工作量和工作时 间一致;
• ③各装配点附近根据不同的装配内容摆放不同的零部件; • ④此种生产组织形式已强于流水线生产,因而在工艺文件的编制要求
• 1 .1.1 装配中的联接
• 装配要把各种零部件、合件或总成组合起来,其主要的方法是联接。 装配中的联接可有以下分类:
下一页 返回
1.1装配的一般定义
• (1)可拆式活动联接。两件或两件以上零件自身或借助其他零件联 接后,零件之间能相对运动,可拆卸后再联接,不损坏其中任何一个 零件,如铰接、圆柱销联接。
• (1)要满足产品结构要求和整车技术条件。 • (2)要选用与产量相匹配的先进、成熟的工艺方法和设备,达到满
足生产纲领、保证产品质量、投资少收效快、长期综合经济效益好的 目的。 • (3)要有一定的产品变化和产量变化的适应能力。 • (4)工时定额制定要合理。根据限定的工艺设备和装备,以熟练的 操作工人,用正常的操作速度来选定工时定额,并适当留有余地。或 用一种叫“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一MTM法”来取得各项操作动作的 标准时间(见《动作与时间的研究》一书,董靖主编)。
1.1装配的一般定义
• 这种装配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①多品种小批量轮换生产,如机床 装配;②装配大而重难以移动的产品;③制品刚度差,移动时易引起变 形的产品。
• 它的特点是:①工人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装配技术也可得到提高; ②工艺文件编制比较复杂,各组工人之间的工作量要安排合适并尽可 能均衡,以减少互相等候怠工;③装配工具的专用性提高;④工人走的 路较多,每个(组)工人要配备工具小车或便携式工具盒以适应移动作 业;③劳动生产率较集中固定式装配稍高。

汽车SOP量产-零部件开发产品及工艺方案表

汽车SOP量产-零部件开发产品及工艺方案表
5.工装设计、制造及维修能力描述:(自制、外制)
6.产品性能(含油漆)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描述:(自行、委托)
7.同类产品生产经验说明(包括同类产品其他厂家配套情况) 8.材料、密度及零部件二级供应商状况(注明所有主、辅材料牌号及其供应商、非金属材料密度) 9.对产品技术水平的自我评价(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技术水平一般)
2.产品设计、工程方案分析(对总成功能图要按照东风提供构想书制作出生产的零件图或构想书,详细说明怎样保证和达到a.主要尺寸和加工精度;b性能 参数;c.质量目标。包括一些开发手段,如CAE分析,台架试验等)
3.产品开发流程描述:
4.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描述(总成关键零部件单独附页描述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包括产品的所有制造工序、含油漆、试验、检查等):
零部件开发产品及工艺方案表
Hale Waihona Puke 序层 号次零件号零件名称
备注(自
模具
制、外购) 名称 数量
夹具 名称 数量
检具 名称 数量
生产设备 名称 规格/型号
检测设备
试验设备
名称 规格/型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合计 说明:1、上表为一个总成零件的工装、设备状况表,总成零件要分解出所有分零件,包含标准件,层次用数字1、2、3……分别表示大小(包含)关系 2 、左右件共用同一套工装的在名称栏内注明同“***”,不重复计数量。3、所有表格均要填写,如没有就写“无”4、要求一个总成产品填写一张表(左右 件可放在一张表) 1.产品用途及使用状况分析:
供应商确认
批准:
审核:
编制:
东风商用车公司确认 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评审意见(对1、2、3、6、7、8、9项目负责评审):
审核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线束
15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音响CD
16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ABS
17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安全气囊
18
座椅 地毯 仪表版 空调 内饰板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四、内装
19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座椅
20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地毯
21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0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汽车构造
1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一、汽车底盘构造
T/M(变速箱) 传动轴 后轴 前轴 减振器 动力转向机
2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变速箱
3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传动轴
4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后桥
5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前桥
6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玻璃
30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前格栏
31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六、车体结构
32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前围
33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后围
34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IP
35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车体
36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37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38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39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40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41
仪表板
22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空调
23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内饰板
24
大灯 尾灯 前保杆 后保杆 玻璃 前格栏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五、外装
25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大灯
26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尾灯
27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前保杆
28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后保杆
29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减振器
7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动力转向机
8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二、ENG
ENG 油箱 排气管 油管
9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ENG
10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油箱
11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排气管
12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油管
13
汽车零部件工艺分析及图纸
三、电装电子
线束 音响CD ABS 安全气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