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期中试题1套,期末试题2套,共9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抵挡)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殚精竭虑(尽)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初二语文上学期一、五单元试卷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学期一、五单元试卷本试卷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根据给出的上句或下句填空。
(4分)1、 ,禅房花木深。
2、云横秦岭家何在? 。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4、莫道不消魂, ,人比黄花瘦。
二、根据提示理解课文并填空。
(6分)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对偶句是, 。
2、《别云间》中表现作者宁死不屈的决心和对反清大业必胜的信念的句子 , 。
3、《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 。
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国表现作者为国家利益而甘愿奉献的感情的句 , 。
三、运用。
(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主人公是 。
(请写全称)第二部分 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8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仓,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 ”左刻“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 。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执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曲又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6、给加点字注音:(2分)矫.首昂视 ( )石青糁.之(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2)今天,我长高了,阿妈却变矮了,身体佝偻着,走路也一步一步,数着走一样。
许多个夜晚,我细细地琢磨一个道理,那时小的,长大了;那时大的,变小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我看着山里的太阳,明白了这个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
(13)待到秋天,山地上的庄稼都成熟了。
山饱满了。
山谷也饱满了。
那一轮太阳,也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头,低低地,缓缓地,从秋天山谷的沟壑..之间走过去。
山高了,太阳变小了。
(14)山里的太阳,就是这样辛劳。
如果没有太阳的辛勤哺育,难道会有这样饱满的山地吗?2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摁.在()攥.成()凸.出()沟壑.()22、本文是写母亲的一篇文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③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⑥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⑦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⑧《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透过这扇窗我们仿佛看到了锐不可当.的人民解放军横dù长江天堑的场景,看到了跳水台上的“飞天”姑娘吕伟轻yíng起跳、萧洒入水的英姿,看到了莫言接受瑞典国王颁奖时的从容,看到了万众瞩目下的新中国铿锵.前进迈向世界的步伐,看到了刚刚翻开的历史的崭新一页,,(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4分)横dù()轻yíng()锐不可当.() 铿锵.()。
(2,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分)(3)文段中“锐不可当”的“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万众瞩目”中的“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语文基础与运用(12分答案写在下面横线上)1.下列加粗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绥(suí) 靖赃(zāng)物仄(zè)歪B.提(dī) 防阻遏(è) 迫(pò)击炮C.寒噤(jīn)瓦砾(l ì) 颤(chàn)巍巍D.溃(kuì) 退拂(fú)晓白洋淀(di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拂晓健忘惊骇不可明状B.婉如制栽匍匐富丽堂皇C.磅礴憧憬稚嫩张皇失措D.瓦烁阻遏赃物永垂不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选择题答案1 2 3 4 5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航天技术。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五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五单元语文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五单元语文试卷一、基础题(共计3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溃退(guì)舀水(yǎ0)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夏天的凤凰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土家民族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共8分)月亮是中国文人最青睐的自然天体之一。
自然美是月亮文化的基本内涵,素月流天,它的圆满丰盈,抑或残缺不全,都给人们以美感享受,月亮的这种自然美使古今无数文人为之倾倒;而月亮的清幽明亮、(chéng)明皎洁,似乎也颇迎合人们含蓄温婉、清澈高洁的精神①,所以月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文学韵味的文化符号之一。
随着远古以来先民对月亮文化的解读,②,对其认识也日渐丰富深刻。
民间还因月亮文化而衍生出中秋节、月亮节、拜月等百余种风俗,可以说,月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丰富、最美丽的文化之一,月亮也成为最美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描述月亮自然美、哲学美的作品不计其数;同是一轮月,文人(jiàn)赏其美与借之寄托情怀,僧家则寓佛法禅机于其中,哲学家则从中③宇宙人生的奥秘。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和答案初二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和答案21.桃花源记◎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俨然()阡陌()怡然()垂髫()郡下()遣人()诣太守()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古义:______今义:______(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古义:______今义:______(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填空。
(1)《桃花源记》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田园风光的句子是:(3)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是:(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4、翻译下列句子。
(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豁然开朗”是个成语,该成语的意思可以使我们联想起一句古诗,这句古诗是:。
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句话中,“皆叹惋”什么?请结合历史知识回答。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一、(6小题,共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2分)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C.寒噤.(jì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阻遏荒谬憧憬仄歪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月明风青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 (2分)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2分)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2分)A.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进攻下,南阳守敌弃城南逃。
B.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C.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左右的距离。
D.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6.(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共6套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渡.过(dù)芜.湖(wú)溃.退(kuì)荻.港(dí)B.颁.发(bān)医嘱.(zhǔ)渗.透(shèn)仲裁.(cái)C.优雅.(yǎ)翘.首(qiáo)屏.息(bǐng)酷.似(kù)D.荟萃.(cuì)戎.装(róng)广袤.(mào)铿.锵(jiān)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横渡铜陵签订锐不可挡B.授奖钞票自尊眼花练乱C.横亘旌旗犀利震耳欲聋D.缅怀峰巅磅礴所向披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傩戏是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山将、歪嘴、云霄娘娘、土地公、土地婆等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让观众赞叹不已....。
B.春节期间,铜仁文化“大餐”丰富多彩,驻足街头,那娓娓..的歌声不时传入耳际,那精彩的表演赢得..动听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五月,鲜花开遍山野,梵净山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四方游客,我与多年未见的同学在蘑菇石下不期而遇....。
D.在中学生“圣陶杯”作文大赛中,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了一等奖。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们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C.《第三楼》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上册第一、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语文基础与运用(12分答案写在下面横线上)1.下列加粗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绥(suí) 靖赃(zāng)物仄(zè)歪B.提(dī) 防阻遏(è) 迫(pò)击炮C.寒噤(jīn)瓦砾(l ì) 颤(chàn)巍巍D.溃(kuì) 退拂(fú)晓白洋淀(ding))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拂晓健忘惊骇不可明状B.婉如制栽匍匐富丽堂皇C.磅礴憧憬稚嫩张皇失措D.瓦烁阻遏赃物永垂不朽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选择题答案1 2 3 4 5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航天技术。
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神舟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突破,新跨越。
作为航天员,能够代表祖国出征太空,这是我们最高荣耀。
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已做好充分的身体、心理和技术准备。
二、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1. 少壮不努力,。
2.《早寒江上有怀》中作者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的心绪的两句是,。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常被后人引用表示洁身自好的语句是:,。
5. 树树皆秋色,。
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三、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世外桃源,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
后人把____________称为世外桃源。
2.解释下列加黑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④寻病终( ) ○5便要还家( ) ○6便扶向路()3.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黑字意思相同的词。
⑴悉如外人()⑵便要还家()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6.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7.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二)我们一样爱他们(18分)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
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
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而出:学生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
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
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
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特别高兴。
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呢?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去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卦了,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
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
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条条小纸条。
然后,年轻人开始在小纸条上写上每一位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道:“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你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
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不及格!”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么?”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3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
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
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学生道歉?”方子儒满脸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
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因为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一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
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
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严厉,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
(2分)2.题目中的“他们”在文中指哪些人?(2分)3.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3分)4.第二段写到“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读完全文,写出“客人”的“特别”之处。
(3分)5.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方子儒:年轻人:6.在小说情节展开中,年轻人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从选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3分)有点尴尬→()→()→笑了→()→满怀歉意7.“思想可以撒播,爱心能够传递”。
请从文中找出可以引发这种感触的句子,抄写在下面(1分)五、作文(40分)请以“,就在我身边”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以记叙为主,可以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③要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严禁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附阅读题答案:阅读小说,完成12~19题。
(22分)12.年轻人资助(捐助)贫困生。
或年轻人抓阄资助(捐助)贫困生。
13.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的贫困生。
或:调皮捣蛋,天真无邪,心里编织着最美丽梦想的贫困生。
14.环境(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埋下伏笔)。
15.①独自走路上山;②不要欢迎仪式;③不要捐赠仪式;④抓阄决定资助对象;⑤向没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表示歉意。
(任意答出三点即可)16.方子儒:标准: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成绩好的贫困生)。
方式:千挑万选。
年轻人:标准:所有贫困生(贫困生;答出“贫困生,包括那些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亦可;若只答“生性顽劣,调皮捣蛋的贫困生”,则不得分)。
方式:抓阄决定(意思接近即可)。
17.慌乱沉默坚定18.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19.示例: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对年轻人万分感激。
命运如此眷顾我,我一定化感动为行动,认真学习,以此回报捐助者,回报社会,并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
【来源: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