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三节 二力平衡 惯性

7.一个跳远运动员助跑以后跳得更远,是因为()
A.速度快,惯性大,跳得远B.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跳得远
C.利用惯性,跳得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8.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12.如图10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重力;当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质量为0.2千克,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大小为___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同时书还受到____力的作用,大小是______牛,方向是_______,此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_____.
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将()
A.向前运B.向后运动
C.无相对运动D.无法判断
10.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10.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个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一定不是平衡力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第三章 第三节论辩

论辩
一、论辩概说
墨子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
“谓辩无胜,必不当。说在胜。”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 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论辩的定义:
论辩就是对立双方围绕同一问题,用一定 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说服对方或者 战胜对方而相互论争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 也是批驳谬误、探求真理的过程。
2.双刀法
双刀法亦即我们在逻辑技巧中介绍过的二 难推理。在与对手的论辩中,人们总希望置对手 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双刀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产 生的一种技巧性较强的战术。善于运用这种方法 的人,可使论敌逃不出自己预先布置好的陷阱。 也就是说,对手必须在给定的两次结论中选定或 陷入其中一项,而任何一项都于他不利,所以此 法最为雄辩家所乐用,被称之为论战中的“杀手 锏”。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与 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马克•吐温说:“你真漂 亮。”那位不懂礼节的女士却说:“可惜我无法同 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立即回答:“那没关系, 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2.专题论辩
是指在专门场合对某一领域的特定议题进行的辩 论,包括法庭辩论、会议辩论、外交辩论、毕业答辩 和竞选辩论等。各种形式的专题辩论存在着论辩场合、 参辩者身份、论辩目的等不同,因此各有其特点。如 法庭辩论具有庄重、公正、平等的特点;商贸谈判则 具有合作、有理、有利、有节的特点。 不管各种形式的专题论辩各自有何特点,进行论 辩时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必须熟悉此种专题论辩常规 的程序和规则,明确此种论辩的目的和特点,事先作 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应付自如。
二、论辩的特点 1.针锋相对 因为论辩双方的观点是相互矛盾或冲突的,所以 其论辩内容必须是针锋相对的,一方要针对另一方的观 点进行有力的批驳,从而维护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正方:美是一个事物或行为的特质,它有三个特性: 第一是形象性,第二是感染性,第三是功利性„„ 反方:《聊斋志异》里的鬼魂,有没有形象呢?有。 有没有感染力呢?有。有没有功利性呢?有。可用来吓唬 小孩。可是鬼魂是客观存在的吗?不是。谢谢!
第三章 第三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第三章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实行的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二、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创新决定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如何做?
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
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让创新
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
制机制障碍,让改革释放创新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青年人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二)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夯实创新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
投身改革创新实践。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教学设计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基本观点。
2. 掌握金属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原理。
3. 能够区分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生活中的实例。
二、教学重难点1. 金属键和离子键的形成。
2. 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3. 金属晶体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和相关案例。
2. 准备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实物样品,如水晶、金属钠等。
3. 准备实验器械,如试管、烧杯等,用于演示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实验。
4. 准备一些习题,用于教室练习和测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金属钠、镁、铝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密度等。
2. 引出金属的分类问题,强调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在结构上的差别。
(二)讲授新课1. 金属晶体的结构(1)介绍金属键观点,强调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互相作用。
(2)展示不同金属晶体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3)通过实验展示金属晶体的导电、导热、延展性等性质。
2. 离子晶体的结构(1)介绍离子键观点,强调阴阳离子之间的强烈互相作用。
(2)展示不同离子晶体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特点。
(3)通过实验展示离子晶体的一些性质,如硬度、脆性等。
3.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的比较(1)比较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异同点。
(2)分析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别。
4. 离子晶体性质实验(1)展示钠、镁、铝等金属阳离子的水解过程,说明由此引起的化学性质特点。
(2)演示不同类型离子晶体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的比较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晶体类型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 影响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 如何根据晶体的结构预计物质的性质?(四)教室小结1. 总结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的结构特点。
第三章 第三节 函数的奇偶性及周期性 课件(共55张PPT)

是奇函数.]
3.设 f(x)为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0 时,f(x)=3x-7x+2b(b 为常
数),则 f(-2)=( )
A.6
B.-6
C.4
D.-4
A [∵f(x)为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当 x≥0 时,
f(x)=3x-7x+2b,
∴f(0)=1+2b=0,
∴b=-12 .
∴f(x)=3x-7x-1,
(2)因为函数 f(x)=3x+4sin x-1,f(-a)=5,所以-3a+4sin (-a)-1= 5,则 3a+4sin a=-6,所以 f(a)=3a+4sin a-1=-6-1=-7.
答案: (1)D (2)-7
已知函数奇偶性可以解决的 3 个问题 (1)求函数值:将待求值利用奇偶性转化为已知区间上的函数值求解. (2)求解析式:将待求区间上的自变量转化到已知区间上,再利用奇偶性 求出解析式. (3)求解析式中的参数: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根据 f(x)±f(-x)=0 得到 关于参数的恒等式,由系数的对等性得参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进而得出参 数的值.
1.函数奇偶性常用结论 (1)如果函数 f(x)是偶函数,那么 f(x)=f(|x|). (2)奇函数在两个对称的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两个对称的 区间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 (3)在公共定义域内有: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 偶,奇×偶=奇.
2.函数周期性常用结论 对 f(x)定义域内任一自变量的值 x: (1)若 f(x+a)=-f(x),则 T=2a(a>0). (2)若 f(x+a)=f(1x) ,则 T=2a(a>0). (3)若 f(x+a)=-f(1x) ,则 T=2a(a>0).
第三章 第三节海水的运动

潮汐的利用: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战役,1944年, 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 诺曼底地区。此战役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低潮 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陆军要 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空降部 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便于识别地面目标,最终指 挥部选择在6月6号(农历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
西南季风
高考真题演练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 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 题。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 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 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 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 哪一海区? ②处。
有些沿岸海区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 走, 海平面降低,附近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 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海区 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盛行风 低纬 东北信风(北半球) 信风 东南信风(南半球)
中纬 西风
西南风(北半球) 西北风(南半球)
极地 东风
东北风(北半球) 东南风(南半球)
季风
风海流名称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西风漂流(寒流)
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南极环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2)密度流 由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哥
加
湾
北大西洋暖流 那
暖
利
流
寒
流
东格陵兰寒流
北赤道暖流
巴
南赤道暖流
西
暖
流
西风漂 流
印度洋 洋流分布 图
南赤道暖流
厄 加
第三章 第三节 Weiss分子场理论

参见姜寿亭《铁磁性理论》 1.14 p59-63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 —— 莎士比亚
外斯的分子场理论可以说是宏观理论的典范。他只用了 一个参数:Hmf,就解释了复杂的铁磁现象。
外斯(Weiss, Pierre)
法国物理学家。1865年3月25日生于莱茵省的米卢兹;1940年10月24日卒于 里昂。外斯出生在阿尔萨斯,父亲是个缝纫用品商。当时,阿尔萨因普法战 争割让给了德国,不过,外斯一家仍留在当地。他在德国和瑞士读书,但二 十一岁决定还是当个法国人。1887年,他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从苏黎世工业 学院毕业,随后便去巴黎深造。他对磁学特别有兴趣。1907年,他对铁磁性 做出了解释。他认为,一个个原子磁体可以形成非同寻常的强耦合,从而使 它们都按一个方向排列,这便形成了强度累加起来的“磁畴”。铁中便存在 这种磁畴,但各个磁畴的取向可能是任意的;一旦外磁场的作用使它们沿一 个方向排列起来,整块铁就成了一个大磁体。 1919年,阿尔萨斯又回归法国, 外斯便在斯特拉斯堡创建了一个物理研究所。后来,该所成了磁学研究的中 心。外斯于1936年退休。后来又看到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度占领 阿尔萨斯。他逃难到里昂,于法国屈辱地宣布投降不久以后去世。
第三节 Weiss分子场理论
“分子场”理论的两点假设: 1907年,外斯在顺磁性朗之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分子场”
理论。构成这个理论的基础是两个重要的假设。 (1) 分子场假设:
物质具有铁磁性的基本条件:(1)物质中的原子有磁矩;(2) 原子磁矩之间有相互作用。实验事实:铁磁性物质在居里温度 以上是顺磁性;居里温度以下原子磁矩间的相互作用能大于热 振动能,显现铁磁性。
BT
第三章,第三节一、水产动物

其他水生生物
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软体动物:河蚌、扇贝、乌贼、章鱼等 节肢动物:虾类、蟹类
其他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青蛙、蟾蜍 爬行动物:鳖、龟 鸟类:野鸭、海鸥、丹顶鹤 哺乳动物:海豹、海豚、鲸鱼、水獭
一、水产动物的概念
水产动物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对人类有一定经济 价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 二、鲫鱼的特点
• 结论:鲫鱼在水中运动时,胸鳍和腹鳍能够保持鱼身
体的平衡,尾鳍能够推动鱼体前进,并起舵的作用。
鱼类的主要特征:
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 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 泳。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鱼的身体里面都有由许多块 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起着支撑身 体的作用。凡是体内有脊柱的动 物叫做脊椎动物
三部分;
分界线是 鳃盖后缘 和 肛门 。 三、侧线 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
鲫鱼在水中怎呼吸呢?
鳃 耙 鳃 弓
鳃 丝
鳃想一想 池塘里养的鱼Fra bibliotek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 向外探头张口。虾池里养的对虾和鱼缸里养的 金鱼,有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你能分析其中 的缘由吗?
鲫鱼在水中怎么运动呢?
鱼鳍
鱼鳍的作用
一、提出问题
例
背鳍有什么作用呢? 背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
(实验)用细线缚住背鳍,使其不 能摆动,观察运动情况。与正常的 鱼作比较。
探 究 的 步 骤
二、作出假设 三、设计计划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 六、表达与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周末回家尝试完成实验
设计方案
• 在3个大玻璃缸上分别标上A、B、C,然后灌水。水的高度为 缸高的三分之二左右。 • 分别对三条鲫鱼作如下处理: 用木板条和绳子绑住第一条鲫鱼的胸鳍和腹鳍后放入A缸; 用木板条和绳子绑住第二条鲫鱼的尾和尾鳍后放入B缸; 第三条鲫鱼作为对照,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放入C缸。 • 观察并记录每条鱼的运动情况以及身体平衡情况。 • 预期结果 A缸中的鱼能够向前运动,但鱼的身体翻滚,无法平衡身体, 最终鱼腹朝上。B缸中的鱼能够保持身体平衡,但基本上没 有前进运动;C缸中的鲫鱼既能平衡身体,又能自由自在的 向前游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拿情结与作品分析
在马斯洛看来,每个人生来就有一种追 求健康的意志,一种朝向自我实现发展 的趋向,但是只有少数达到这个目标. 究竞什么阻止了人们达到高水平的健康 呢?
经常阻碍人们向自我实现发展的一种障 碍叫做约拿情结(Jonah comp1ex), 或者说是害怕最高成就.约拿情结的特 点是企图逃避命运,就像圣经中的约拿 试图逃避他的命运一样.这种约拿情结 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可看到,它表现为 对成功的惧怕,对达到最高成就的惧怕 以及在美好和理想面前产生的敬畏感.
卡夫卡《判决》——惧父: 几年以后我想起这件事还心有余悸,害怕 我父亲这个巨人几乎无缘无故地来终审 我,夜里把我从床上揪起来,推到阳台 上,我对他来说就成了这样一个没用的 东西. ——罗纳德海曼:《卡夫卡传》
弗洛伊德还提出了厄勒克特拉情结 Electra Complex 是指女孩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恋父的一种 本能倾向. 例:张爱玲的《心经》——恋父情结
"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 一回,那珠泪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 罗帕.正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 我我怜卿!紫鹃在旁也不敢劝 " ——《红楼梦》第89回
东方的自恋,不同于西方神话纳西斯的自 恋.这是纯情的自恋,人格的自恋.并 不排斥异性的爱,是一种带有痴情的自 我追求,自我欣赏和自我怜爱.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 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现实.从广义讲, 它泛指对自己持批判或否定的任何态度, 而在这种态度的背后,则是一种无能感, 无力感,弱小感或恐惧感.自卑感起源 于幼年时期由于无能,因而产生的不胜 任,痛苦的感觉.自卑心理易使人孤立, 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人的某 种能力缺陷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 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往往会大大加强, 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 欺人等表现出来,由此上升为"自卑情 结".
二,纳西斯情结与作品分析
纳西斯情结即所谓自恋情结. 自恋一词的英文是纳西斯(Narcissus),得名于 古希腊的一则神话.传说古希腊一个名叫纳西 斯的少年,在河边看到自己水中的影子俊秀可人, 顾影自怜, 终于相思而死.死后化作了美丽的 , 水仙花. 1898年,英国学者霭理士提出自恋现象,并且 1898 借用纳西斯的传说加以分析,其说为弗洛伊德 等人接受.
阿德勒同时认为,造成心理障碍的自卑是深入 内心的,这种深入核心的自卑可以造成抑郁, 和对爱的过度依赖渴求;也可以造成自恋及攻 击等自我强大的假相,对爱的排斥和毁灭的变 态等.(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自卑情结可以导致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也可 以成为激发克服心理障碍的推动力.
"一个人感到自卑才推到那个他去完成某 些事业." ——赫根汉:《人格心理学》
"情结"(complex)由荣格在与弗洛 伊德西格蒙德合作的时期发扬光大.荣 格complex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 结".可以将情结想成一群无意识感觉 与信念形成的结.荣格派理论认为情结 与创伤经验或有关或无关.情结有很多 种,但是任何情结的核心都是一个共通 的经验模式,称为原型(archetype).
我相信,只有这种对于自己灵魂深处的自 卑感的绝望,才是史铁生"自卑情结" 的深层底蕴.否则,他不会流露出如此 深刻的宿命倾向.人不可能超越自身, 却总有在不可为而为之.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 —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
《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 透视》一文,对史铁生作品中的自卑情结作 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对史铁生而言,除 了对于自身残疾这一事实的敏感意识而外, 他的"自卑情结"还由于他对于这种自卑意 识的省察,即他试图努力摆脱心灵中的这种 自卑阴影,超越自卑,但同时却似乎又分明 意识到终究无法摆脱,无法超越."人的力 量也只有在与这种无可抗拒的宿命力量对抗 中,才能最为深刻地表现出它的坚韧与伟 大."残疾意识和自卑心理将史铁生驱入对 于命运的诘问中,显示出一种生命的忧患.
"从巷子里穿过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那是 一种隆重的检阅.我觉得自己是个引人入胜的孩子. 于是神采飞扬";"等到我长大之后才明白,我真正迷 恋的是从我家到那个人身边的这一段路.它像极了我 的一场表演,一场我精心打扮的演出."(张悦然《这 些,那些》)
三,自卑情结与作品分析
"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 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在我国,运用精神分析学的自恋说分析文学作 品卓有成就的是潘光旦. 他在20世纪20年代就注意到自恋现象,著有 《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对冯小青其人 其诗作了透辟的分析. "影恋无他,自我恋之结晶体也" ——潘光旦:《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痩影自怜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 "窃映镜中花映谁,不知秋思落谁多." 冯小青《七绝九首》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力比多的真正的, 原本的储存器.力比多只有从这个储存 器出发,才能被扩展到对象身上.这样 一来,自我在性的对象中便找到了自己 的地位,并且立即获得了在它们中间的 最重要的地位.以这种方式存在于自我 中的力比多被描述为"自恋性的". 荷妮认为,自恋欲是指"喜爱个人的理 想化影像.更明确地说:个人认为自己 就是他理想化的自我,而且羡慕它."
荣格理论与弗洛依德理论的关键差异是: 荣格认为人类心理由好几种情结构成, 而且许多情结彼此形成二元对立.弗洛 依德认为恋母结(伊底浦斯情结)是 普遍共通的,也就是所有儿童都面对伊 底浦斯情结带来的发展挑战.而俄狄浦 斯情结也是绝大部分心理疾病的中心.
"情结,指一组相互联系的观念,它们受到 个体的高度重视,并存在于个体的潜意 识中.例如,一个具有权力情结的个人 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权力." ——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
俄狄浦斯情结0edipus Complex: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术语,它是指男孩 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恋母忌父的一种本 能倾向.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恋母; 葛楚在儿子们成人后,就视他们为情人, 先是长子,后为次子.母亲牢牢地控制 着他们,成为他们生活中最强的力量, 以至使儿子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劳伦斯书信集》
�
一,俄底浦斯情结与作品分析 《俄狄浦斯王》
被弃 成长 真相大白 杀父娶母 苦难
与 斯 芬 克 斯 》 狄 浦 斯 《 俄 的 罗
莫
俄狄浦斯情结0edipus Complex
弗洛伊德提出,指男孩儿在潜意识 中被压抑的恋母忌父的一种本能倾 向,故又称"恋母情结","惧父 情结"或"仇父情结". "文学史上的三部杰作——索福 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莎士比 亚的《哈姆雷特》和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都表现了 同一主题——弑父,而且,在这三 部作品中,弑父的动机都是为了争 夺女人." (《弗洛伊德论美文 选》160页)《哈姆雷特》中,主 人公的犯罪意图被置换为叔父的犯 罪.
其三可称为自我的迷恋.通俗一点说,自我的 迷恋就是爱上自己不能自拔.如果说身体自恋 与精神自恋是从文本的叙事立场,叙事声音, 人物形象,主题思潮等层面渗透出创作者的自 恋情结,那么自我迷恋则进一步表现为作家对 自我的整体性的过度迷恋.自我的迷恋介于前 二者之间,近似于弗洛伊德之"自我"介于 "本我"与"超我"之间,但它却是自恋更为 复杂的一种表现形态.
当代文坛中的自恋情结:
其一是身体的自恋.我们发现在当下文学创作 中,一些叙事者对身体的表达欲望已远远超过 对生命本真的探求,以对身体,欲望的迷恋化, 核心化乃至时尚化认同,来传达其对生活,历 史,现实的基本理解. 如上海宝贝,北京娃娃, 美女作家等.
其二是精神的自恋.相对于身体的自恋,近年 来的文学创作中,精神的自恋表现得更为复杂 一些,综合其要,是指叙事者将其对某种思想 观念,精神倾向或信仰的坚守作为一以贯之的 叙事目的,所有的叙事技巧,叙事方法乃至叙 事立场都围绕着这一核心"旋转",呈现出概念 优先于审美的倾向,如张炜的都市批判创作, 张承志和北村的宗教叙事,余秋雨的"文化散 文"等,都渗溢出日益鲜明的精神"自恋情结".
第三节 情结与作品心理分析
关于"情结" 情结是一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 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 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每个心理学理论对 于情结的详细定义不同,但不论是弗洛依德体 系还是荣格体系的理论都公认情结是非常重要 的.情结是探索心理的一种方法,也是重要的 理论工具.旧称情意结或情意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