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中学2011高三地理晨昏线专题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习题(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等16套) 通用10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习题(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等16套) 通用10

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一、选择题(2011·海南月考)某人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下图所示为飞机起飞时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

据此回答7~8题7.飞机起飞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120°E,23°26′SB.120°E,23°26′NC.75°E,23°26′SD.75°E,23°26′N8.有关该次飞行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B.如果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飞行所用时间为9小时C.如果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9∶00D.飞行中会经过极夜区7.解析: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可知甲地经度为120°E。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为45°,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6∶00及该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可计算出此时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75°E。

从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可以判断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答案:D8.解析:过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航程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孤长,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沿最短航线飞行要沿两点所在经线圈过北极点;经线圈上纬度间隔1°的实际距离约110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最短航程为6600千米,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其飞行时间应为6小时;乙地此时为3∶006小时后为9∶00。

答案:C(2011·江西联考)图1中,小圆圈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

读图1回答1-4题。

0°20°20°图11、赤道的太阳高度为A 、50°B 、70°C 、90°D 、66°34′2、太阳直射点位于A 、亚洲B 、太平洋C 、澳大利亚D 、巴西3、E 地的经度为A 、 45°EB 、45°WC 、90°ED 、135°W4、E 地位于F 地的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2011·重庆月考)下面甲图中PQ 为晨昏线(且陆地地形较为平坦),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 、E 两处测得的,读图5回答9~10题。

晨昏线的练习题

晨昏线的练习题

晨昏线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晨昏线是地球表面上什么现象的分界线?A. 昼夜B. 季节C. 气候D. 地形2. 晨昏线在一年中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个因素影响?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月球引力D. 太阳活动3. 当晨昏线经过某地时,该地会经历什么?A. 正午B. 日出或日落C. 午夜D. 极昼或极夜4. 晨昏线在赤道附近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因为:A. 赤道地区日照时间最长B. 赤道地区日照时间最短C. 赤道地区日照时间相对均匀D. 赤道地区没有季节变化5. 在春分和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什么?A. 垂直B. 平行C. 相交D. 重合二、填空题6. 晨昏线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速度与________有关。

7. 当地球处于春分或秋分时,晨昏线会将地球分为两个等分,这两个等分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8. 在夏至或冬至时,晨昏线与地球表面的夹角最大,此时北极地区可能经历的现象是________。

9. 晨昏线的变化对于地球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简答题10. 描述晨昏线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11. 解释为什么在赤道地区,晨昏线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12. 阐述晨昏线对于地球上不同地区日照时间的影响。

四、计算题13. 假设地球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不考虑大气折射等因素,计算在夏至时,晨昏线与地心的夹角。

五、论述题14. 论述晨昏线对于人类生活和地球环境的影响,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例子。

六、案例分析题15. 某地位于北纬45度,当地居民发现在6月21日,太阳在午夜时分仍然没有完全落下。

请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计算此时晨昏线与地心的夹角。

七、综合应用题16. 假设你是一名地理老师,需要为学生设计一堂关于晨昏线的教学课程。

请列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并设计至少三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和影响。

八、开放性问题17. 考虑到晨昏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变化,你认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应该如何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九、实验设计题18.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晨昏线的变化,并解释实验原理。

太阳高度角和晨昏线

太阳高度角和晨昏线

一、选择题(2010年江苏地理)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解析:6月22日,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当地为23°26′N;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52°左右,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左右,且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丁地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在62°左右,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四地中最小,可判断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乙地接近南回归线,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北。

丁地12月22日太阳高度比甲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说明丁比甲地更接近回归线,纬度比甲地低。

四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乙—丙—丁—甲。

自北向南依次是:甲—丙—乙—丁。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四地线速度由大至小为乙—丙—丁—甲。

答案:1.B 2.D(2011年安徽文综)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完成3~4题。

3.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解析:依图示可知,该地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6°52′,且一定小于90°-46°52′=43°08′,又依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算出回归线上冬至日的太阳高度为43°08′,故该地肯定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且冬夏太阳均从南方照射故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故只有D项正确。

答案:D4.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由图示可看出,冬至到春分,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减小;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气温逐渐升高,此时屋檐的遮阳作用日显重要;冬季太阳高度角小,阳光可从屋檐下窗户照进室内,增加冬季室内温度,这种窗户、屋檐的搭配使室内冬暖夏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的消耗,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习题(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等16套) 通用12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习题(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等16套) 通用12

海洋地理(2011·深圳联考)3.若海地海域发生大规模原油泄露,影响最大的海域是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2011·江苏联考)读“洋流流向示意图”(图2),回答第3题。

3.若图中洋流前进的方向,表层海水水温不断增高,则该洋流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流经撒哈拉沙漠的西部沿海地区C.是因信风吹拂而形成的风海流D.流经海区可能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受(2011·重庆月考)图10示意为南极大陆和周边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⑧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

据此并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10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A.①⑤B.②③C.④②D.⑤③22.图中⑥与⑦示意的是洋流运动,引起此海区海水大规模运动的首要因素为A.盐度差异B.热量差异C.密度差异D.风力差异23.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几乎见不到冰山漂移现象的时期是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2011·浙江月考)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

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洋流中,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①北太平洋暖流②加利福尼亚寒流③阿拉斯加暖流④北大西洋暖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1.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C.日本暖流D.阿拉斯加暖流(2011·山东实验中学检测)29.(35分)山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近代、现代山东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今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晨昏线练习题含答案

晨昏线练习题含答案

晨昏线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晨昏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晨昏圈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为66° 34′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90°C.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限D.在日照图上〔侧视图〕,晨昏圈平面与地表太阳光线垂直,但不通过地心读以下图判断 2~3 题〔阴影局部表示黑夜〕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 60° E B. 30° E, 30° WC. 0°, 120° E D. 0°, 30° E3.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 0°, 180°B. 0°, 150° WC. 150° W, 180°D.日界限,本初子午线4.当昏线与本初子午线重合时,时间是A.12月 22日 12时B.3月21日0时C.6月 22 日 8时D.9月 24日 2时读下面日照图〔阴影局部表示夜半球〕,完成5、6题。

[来5.关于图XX息,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下一刻D 点将进入白昼B. C在昼半球C. D、E 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一样D. AB是昏线6.此时,地方时为0: 00 的经线是A. 120° EB.100° WC .20°WD.60°E7.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局部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假设图中的时间为7 日和 8 日,那么甲地为( )A.7日4时B.8日8时C.7日8时D.8日 4时图 4 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 a 为纬线, 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 90°;弧线 b 为晨昏线, M点为 b 线的纬度最高点。

答复 8~ 10 题。

8.假设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A.5 时B.15 时C.9 时D.19 时9.假设此时为7 月份,图中 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N B.65°N C.75°N D.85°N10.假设 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日出。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地理学科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而晨昏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指地球上一个特定时刻,将地球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白天的区域,另一个是黑夜的区域。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晨昏线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解答题中,考察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光照的理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道高考地理晨昏线练习题。

1. 晨昏线的位置每天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倾斜D. 地球的形状2. 在晨昏线上,太阳的高度角是()。

A. 0°B. 23.5°C. 45°D. 90°3. 晨昏线的位置与地球上的某个地方的时间是()。

A. 相同B. 相差12小时C. 相差24小时D. 相差48小时4. 下列哪个城市不可能位于晨昏线上?A. 北京B. 伦敦C. 巴黎D. 东京5. 如果在某一时刻,伦敦处于晨昏线上,那么巴黎的时间应该是()。

A. 与伦敦相同B. 比伦敦早一小时C. 比伦敦晚一小时D. 比伦敦晚两小时这些题目都考察了对晨昏线的理解和运用。

我们来逐一解答。

1. 答案是A。

晨昏线的位置每天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在地球表面形成一条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白天和黑夜两个部分。

2. 答案是A。

在晨昏线上,太阳的高度角是0°。

这意味着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此时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

3. 答案是A。

晨昏线的位置与地球上的某个地方的时间是相同的。

当晨昏线通过某个地方时,该地方正好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刻。

4. 答案是D。

东京不可能位于晨昏线上。

晨昏线的位置是根据地球自转的情况而确定的,而东京位于晨昏线以东,因此不可能位于晨昏线上。

5. 答案是B。

如果伦敦位于晨昏线上,那么巴黎的时间应该比伦敦早一小时。

因为巴黎位于伦敦以东,当太阳刚刚升起时,巴黎的时间应该比伦敦早一小时。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晨昏线的概念和其在地球表面光照分布中的作用。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习题(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等16套) 通用14

【高中地理】201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演练习题(晨昏线的应用、光照图的判读等16套) 通用14

图10自然灾害与防治(2010·崇文二模)1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其形成的 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⑧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④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⑥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 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A .②③⑤⑥B .①②⑤⑥C .②③④⑤D .②④⑤⑥ 17.图10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2010·海淀模拟)17.图10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 )A .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B .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台风C .地震、滑坡、洪涝、台风、干旱D .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命题意图】考查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从地理分布图中进行判别。

(2010·朝阳模拟)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旱灾。

读图2,完成第3、4题。

3.此次旱灾A .重旱区主要位于云、桂两省区B .主要由于夏季风登陆晚造成C .将对云南花卉、油菜产量造成严重影响D .属突发性灾害,给监测预报带来困难 4.为防范旱灾,该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兴建蓄水工程 ②推广人工增雨技术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2010·东城一模)近年来,全球地震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破坏,读表1,回答4、5题。

表1 三次地震比较4.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13日凌晨5时53分。

由此可推知海地位于 ( )A .18°N 附近B .72°W 附近C .30°E 附近D .86°W 附近5.表中所示的三次地震中,智利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少。

主要因为 ( )①震源较深 ②震级较小 ③发生在夜间 ④人口密度较小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010·海淀二模)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

晨昏线专项练习(含答案)

晨昏线专项练习(含答案)

晨昏线专项练习(含答案)1.北京时间是12月22日12时。

2.同一天的地区面积小于1/2.3.图①②两点地方时相同。

4.1) 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当天的前一天。

2) 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23.5°S。

3) 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冬至;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夏至;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春分。

4) 若DE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是20时整;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是昏线。

5.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S,0°。

2) 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日出较早。

3) 此时赤道上昼的范围是0°~23.5°N。

6.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90°E,20°S。

⑵该图显示的日期是12月22日,此时是观察南极极光的最佳时机。

⑶甲、乙两地最短距离约为3300千米,这天正午太阳高度甲比乙地大。

7.1) 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20时。

2) 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14小时。

8.弧ACB是晨昏线,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无问题段落删除。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直射在哪一条纬线上?2)这一天是几月几日前后,是什么节气?3)南北半球的哪一半球得到的光热更多?4)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6)赤道上和南北极圈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7)图中AB是什么线?8)图上C、D、E三地分别是几点钟?这一天的昼长各是多少小时?9)C地几点钟日出?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星期几的几点钟?10)当时在赤道、北纬40°、70°S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度?答案为1-3BDC。

4.(1)这一天是12月22日。

(2)太阳直射在23.5N的纬线上。

(3)这一天是夏至、冬至或春分、秋分。

(4)北京时间20点。

5.(1)110W。

23.5N。

(2)A为西经160°E,B为西经20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北中学2011高三地理晨昏线专题练习右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3330千米。

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20 B.2∶40
C.14∶20 D.3∶20
2.图中丁点的昼长约为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16小时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弧线MPN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我国漠河(122ºE)地区夜幕降临,某极点测得太阳高度为18º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O点为北极点
B.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18ºN,72ºE)
C.此时北京时间为3:12
D.此时MP为晨线
4.下列关于图中时节说法正确地是
A.此时我国北方春旱最严重 B.我国长江流域正处于梅雨季节C.地中海地区的河流正处于多水季节 D.澳大利亚小麦处于生长期图3中PQ表示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据此回答5—6题。

5.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
A.40° B.20° C.23。

5° D.0°
6.下列有关全球昼夜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
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
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
D.赤道地区昼夜并不等长
读某时刻地球局部图(图示为南半求,弧MN为晨昏线,阴影与空白区域分数不同日期)。

回答7~8题。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0°S,60°E B.20°N,60°W
C.20°S,120°W D.70°N,120°E
8.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
B.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转快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
D.驶往欧洲经科伦坡附近海域的轮船顺水航行
下图所示地区在南半球,弧线a为晨昏线,弧线b为纬线,a、b弧线分别相交于A、B两点,M、N为劣弧AB的中点,S为极点。

据此回答9—10题。

9.当M点与S点重合时
A.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
C.南极中山站正值科学考察最佳季节
D.塔里木河进人汛期
10.若N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重合,且与S之间距离最大时A.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0°W,23°26´N
B.北京时间为6月22日6时
C.N地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0
D.N地昼长为0小时或24小时
读图,图中OP、EF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回答11-12题。

11.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7月6日7时B.1月6日7时
C.7月6日19时D.1月6日19时
1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四地下地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是④③②①
B.①在②的东北方向,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C.此时四地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②③④
D.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
图为整个夜半球俯视图,C点昼长为8小时。

据此回答13—15题。

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3.5°N,30°E B.23.5°N,150°W
C.23.5°S,30°E D.23.5°S,150°W
14.下列关于E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E点的地方时为8时
B.E点的经度为120°W
C.E点位于昏线上
D.E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向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点与D点关于赤道呈对称分布B.A点的经度是150°W
C.A点与B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D.D点在B点的正南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