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tan 3E Nexys2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塞曼效应实验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时间 2014年3月16日塞曼效应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塞曼效应仪与一些观察装置观察汞(Hg)谱线(3S1→3P2跃迁)的塞曼分裂,从理论上解释、分析实验现象,而后给出横效应塞满分裂线的波数增量,最后得出荷质比。

【关键词】:塞曼效应、汞、横效应、塞满分裂线、荷质比【引言】:塞曼效应是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的。

首先他发现,原子光谱线在外磁场发生了分裂;随后洛仑兹在理论上解释了谱线分裂成3条的原因,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在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很多原子的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有别于前面的分裂情况,更为复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的发现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磁矩的空间量子化,为研究原子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利用塞曼效应可以测量电子的荷质比。

在天体物理中,塞曼效应可以用来测量天体的磁场。

本实验采取Fabry-Perot(以下简称F-P)标准具观察Hg的谱线的塞曼效应,同时利用塞满效应测量电子的荷质比。

【正文】:一、塞曼分裂谱线与原谱线关系1、磁矩在外磁场中受到的作用(1)原子总磁矩在外磁场中受到力矩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绕磁场方向旋进,也就是总角动量(P J)绕磁场方向旋进。

(2)磁矩在外磁场中的磁能:由于或在磁场中的取向量子化,所以其在磁场方向分量也量子化:∴原子受磁场作用而旋进引起的附加能量M为磁量子数g为朗道因子,表征原子总磁矩和总角动量的关系,g随耦合类型不同(LS耦合和jj耦合)有两种解法。

在LS耦合下:其中:L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S为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M只能取J,J-1,J-2 …… -J(共2J+1)个值,即ΔE有(2J+1)个可能值。

无外磁场时的一个能级,在外磁场作用下将分裂成(2J+1)个能级,其分裂的能级是等间隔的,且能级间隔2、塞曼分裂谱线与原谱线关系:(1) 基本出发点:∴分裂后谱线与原谱线频率差由于为方便起见,常表示为波数差定义为洛仑兹单位:3、谱线的偏振特征:塞曼跃迁的选择定则为:ΔM=0 时为π成份(π型偏振)是振动方向平行于磁场的线偏振光,只有在垂直于磁场方向才能观察到,平行于磁场方向观察不到;但当ΔJ=0时,M2=0到M1=0的跃迁被禁止。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完整版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完整版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完整版[实验报告标题][摘要]本实验通过实验测量了在磁场中的谱线分裂现象,即塞曼效应。

利用自制的光学仪器测量了铯原子的谱线分裂,验证了磁场对谱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磁场存在下,谱线会发生分裂,且分裂数量与磁场的强度正相关。

本实验对于深入理解原子光谱和量子力学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塞曼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揭示了磁场对于原子能级结构的影响。

塞曼效应通过分裂原子的光谱线,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研究原子结构和磁场的关系。

塞曼效应的发现对于量子力学和磁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实验旨在利用自制的光学仪器观察和测量铯原子的塞曼效应,并验证磁场对于谱线分裂的影响。

[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指原子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不同能级对应的谱线分成多条。

根据塞曼效应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分裂后的谱线数量来间接测量磁场的强度。

塞曼效应分为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是指能级的劈裂符合朗德因子gJ的规律,而反常塞曼效应则不符合。

根据塞曼效应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塞曼能级的能量差公式为:ΔE=gJμBΔM其中,ΔE是能级的能量差,gJ是朗德因子,μB是玻尔磁子,ΔM是能级的劈裂数。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使用自制的光学仪器搭建实验装置,包括光源、单色仪、磁场系统和光电倍增管。

2.调节光源和单色仪:使用准直的光源和单色仪,使光线垂直入射并通过单色仪的狭缝得到单色光。

3.加入磁场:打开磁场系统,通过调节电流和磁场方向,使得磁场垂直于光线传播的方向。

4.观察光谱:在磁场存在下,观察光谱线的变化,记录分裂后的谱线数量。

5.测量磁场强度:通过调节磁场的电流,测量分裂后的谱线数量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铯原子作为样品,观察了它的谱线在磁场存在下的分裂情况。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在磁场存在下,铯原子的谱线发生了分裂,分裂数量与磁场的强度正相关。

[实验讨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结果,我们得出了塞曼效应对光谱线的影响是存在且可测量的。

塞曼实验报告

塞曼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观察塞曼效应现象,加深对原子物理中塞曼效应理论的理解。

2. 掌握使用光栅摄谱仪、偏振片等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电子的荷质比,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指当原子处于外磁场中时,其能级发生分裂的现象。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在外磁场中的运动受到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的约束,导致能级分裂。

实验中,通过观察汞谱线的塞曼分裂,可以测定电子的荷质比,并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仪器1. 光栅摄谱仪2. 偏振片3. 汞灯4. 电磁铁5. 聚光透镜6. 546nm滤光片7. 记录仪四、实验步骤1. 将汞灯放置在光栅摄谱仪的入射光路中,调节光栅和汞灯的位置,使汞灯发出的光通过光栅。

2. 在光栅摄谱仪的出射光路中,放置偏振片,调节其角度,观察偏振光的性质。

3. 将汞灯放置在电磁铁的磁场中,调节电磁铁的电流,使磁场强度逐渐增大。

4. 观察汞灯发出的光谱线,记录其位置和亮度变化。

5. 改变电磁铁的电流,重复上述步骤,观察光谱线的分裂情况。

6. 利用记录仪记录光谱线的位置和亮度变化,绘制塞曼分裂谱线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汞灯发出的光谱线在电磁铁的磁场中发生分裂,分裂的条数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加。

2. 根据塞曼效应理论,分裂的条数与能级分裂的数目相等。

通过计算分裂的条数,可以推算出电子的荷质比。

3. 通过实验测定的电子荷质比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对塞曼效应的影响较大。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光谱线时,应注意观察其位置和亮度变化,以便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稳定,以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七、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塞曼效应现象,并利用实验数据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结果表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原子物理中得到了验证。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模板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塞曼效应的原理和现象。

2. 探究原子光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

3. 测量塞曼效应中光谱线的分裂间距,验证塞曼效应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原子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当原子处于磁场中时,其能级将发生分裂,导致光谱线发生分裂。

根据分裂规律,可推导出光谱线的分裂间距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激光光源:He-Ne激光器2. 光谱仪:光栅光谱仪3. 磁场发生器:直流电源、线圈、磁场计4. 望远镜:放大镜5. 滤光片:色散滤光片6. 透明塑料板:用于固定光谱仪7. 电脑: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四、实验步骤1. 调整激光光源,使其发出稳定的激光束。

2. 将激光束通过色散滤光片,选取特定波长的激光束。

3. 将光栅光谱仪固定在透明塑料板上,调整光谱仪的位置,使激光束照射到光谱仪上。

4. 将磁场发生器接通电源,调节线圈,使磁场强度达到实验要求。

5. 观察光谱仪上的光谱线,记录光谱线的位置。

6. 改变磁场强度,重复步骤5,记录不同磁场强度下的光谱线位置。

7.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磁场强度与光谱线位置的关系图。

2. 分析光谱线的分裂规律,验证塞曼效应的原理。

3. 计算光谱线的分裂间距,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来源。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验证了塞曼效应的原理,即原子光谱线在磁场中发生分裂。

2.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3. 分析误差来源,为今后实验提供参考。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保证激光束的稳定性?2. 如何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3. 塞曼效应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领域?八、实验报告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塞曼效应的观察和测量,验证了塞曼效应的原理。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加深了对塞曼效应的理解。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完整版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完整版

北昌大教物理真验报告之阳早格格创做教死姓名:教号:5502210039博业班级:应物101班真验时间:西席编号:T017结果:塞曼效力一、真验手段1.瞅察塞曼效力局面,把真验截止与表面截止举止比较. 2.教习瞅测塞曼效力的真验要领.3.估计电子核量比.二、真验仪器WPZ—Ⅲ型塞曼效力真验仪三、真验本理塞曼效力:正在中磁场效率下,由于本子磁矩与磁场相互效率,使本子能级爆收团结.笔直于磁场瞅察时,爆收线偏偏振光(π线战σ线);仄止于磁场瞅察时,爆收圆偏偏振光(左旋、左旋).依照半典范模型,品量为m,电量为e的电子绕本子核转化,果此,本子具备一定的磁矩,它正在中磁场B中会赢得一定的磁相互效率能E∆,由于本子的磁矩Jμ与总角动量P的闭系为J2J J e g P m μ=(1)其中g 为朗德果子,与本子中所有电子德轨讲战自旋角动量怎么样耦合成所有本子态的角动量稀切相闭.果此, cos cos 2J J e E B g P B m μαα∆=-=-(2)其中α是磁矩与中加磁场的夹角.又由于电子角动量空间与背的量子化,那种磁相互效率能只可与有限个分坐的值,且电子的磁矩与总角动量的目标好异,果此正在中磁场目标上,cos ,,1,,2J h P M M J J J απ-==--(3)北昌大教物理真验报告教死姓名:刘惠文 教号:5502210039博业班级:应物101班真验时间: 西席编号:T017 结果:式中h 是普朗克常量,J 是电子的总角动量,M 是磁量子数.设:4B hem μπ=,称为玻我磁子,0E 为已加磁场时本子的能量,则本子正在中表磁场中的总能量为00B E E E E Mg B μ=+∆=+(4)由于朗德果子g 与本子中所有电子角动量的耦合有闭,果此,分歧的角动量耦合办法其表白式战数值真足分歧.正在L S -耦合的情况下,设本子中电子轨讲疏通战自旋疏通的总磁矩、总角动量及其量子数分别为L μ、L P 、L 战S μ、S P 、S ,它们的闭系为 (1),222L L e e h P L L m m μπ==+(5)(1),2S S e e h P S S m m μπ==+(6) 设J P 与L P 战S P 的夹角分别为LJ α战SJ α,根据矢量合成本理,只消将二者正在J μ目标的投影相加即可得到形如(1)式的总电子磁矩战总轨讲角动量的闭系:2222222222cos cos (cos 2cos )2(2)222(1)222J L LJ S SJL LJ S SJ J L S J L S J J J L S J J J e P P mP P P P P P e m P P P P P e P P me g P m μμαμααα=+=++--+=+-+=+=(7)其中朗德果子为(1)(1)(1)1.2(1)J J L L S S g J J +-+++=++(8)由(*)式中不妨瞅出,由于M 公有(2J +1)个值,所以本子的那个能级正在北昌大教物理真验报告教死姓名:刘惠文 教号:5502210039博业班级:应物101班真验时间: 西席编号:T017 结果:中磁场效率下将会团结为(2J +1)个能级,相邻二能级隔断为B g B μ.果为g 由量子态决断,所以分歧能级团结的子能级隔断分歧.设频次为ν的谱线是由本子的上能级2E 跃迁到下能级1E 所爆收的,则磁场中新谱线频次形成ν',则)()(1122E E E E h ∆+-∆+='ν频次好为ν∆=ν'-ν=h E E 12∆-∆=m eBg M g M π4)(1122-用波数好表示为ν~∆=m c eB g M g M π4)(1122-=L g M g M )(1122-,其中L为洛伦兹单位,L =m e c B ⋅π4 四、π线战σ线:跃迁时M 的采用定则:012=-=∆M M M ,1±,当M =0时,笔直于磁场目标瞅察时,爆收的振荡目标仄止于磁场的线偏偏振光喊π线;仄止于磁场瞅察时π线身分没有出现.当M =1±时,笔直于磁场目标瞅察时,爆收的振荡目标笔直于磁场的线偏偏振光喊σ线;仄止于磁场瞅察时,爆收圆偏偏振光,M =1+,偏偏振转背是沿磁场目标前进的螺转化动目标,磁场指背瞅察者时,为左旋圆偏偏振光;M =1-,偏偏振转背是沿磁场目标倒退的螺转化动目标,磁场指背瞅察者时,为左旋圆偏偏振光.五、错序瞅察法:汞546.1nm 谱线正在磁场效率下团结为9条子谱线,其裂距相等为L 21.其中3条π线,6条σ线.采与加大磁场的要领使某些分量错序,而且正佳与相邻搞涉序的另一些分量沉叠(即错序瞅察法),进而测得磁场强度B .北昌大教物理真验报告 教死姓名:刘惠文 教号:5502210039博业班级:应物101班真验时间: 西席编号:T017 结果: 对于共一搞涉序分歧波少战的波少好闭系为:其波数的闭系为六、估计荷量比m e :果为各子谱线裂距为L 21,所以波数好ν~∆=L 21=⋅21m e c B ⋅π4,则m e =B c πν4~2⨯∆⨯=()νπ~292335.08∆⨯⨯-⨯d x c四、真验真量1. 安排F-P 尺度具.2. 安排光路.3. 瞅察瞅察汞绿线 546.1nm 正在加上磁场前后战没有竭删大磁场时的搞涉圆环 的变更情况;转化偏偏振片决定哪些谱线是π成份,哪些是σ成份;形貌局面并加以表面证明.4. 正在励磁电流 I=3A (B=1.2T )条件下调出塞曼团结的π谱线,用硬件处理图片,测出 e/m 的值.北昌大教物理真验报告教死姓名:刘惠文 教号:5502210039博业班级:应物101班真验时间: 西席编号:T017 结果:五、真验数据处理由真验测得数据知:=1.77/e c kg m 11()⨯10测所以百分缺点1.77 1.76100=100=0.571.76e e m m E e m ()-()-=⨯%⨯%%()理测理六、真验缺点分解1. 真验仪器的粗确度没有下2.真验历程中绘圈测圆的半径时,由于是目测的,引导无法透彻七、真验归纳及体验1.通过真验,是自己相识并掌握了塞谦效力的基根源基本理.2.由该真验的支配,又教会了丈量荷量比的另一种要领. WPZ—Ⅲ型塞曼效力真验仪的基础的使用支配.已加磁场的直线图π直线图σ直线图。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的总结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的总结

一、实验背景塞曼效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

在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当把产生光谱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磁场中时,磁场会对发光体产生作用,使其光谱发生变化,一条谱线会分裂成几条偏振化的谱线。

这一现象被称为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的发现为研究原子内部能级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观察和验证塞曼效应,加深对原子磁矩和空间取向量子化的理解。

2. 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汞原子(546.1nm)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

3. 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和调节方法。

4. 学习摄像器件在光谱测量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1. 塞曼效应原理按照半经典模型,质量为m,电量为e的电子绕原子核转动,因此,原子具有一定的磁矩。

当原子置于外磁场B中时,原子磁矩与外加磁场的夹角θ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磁相互作用能E。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电子角动量空间取向具有量子化性质,这种磁相互作用能只能取有限个分立的值。

2. 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原理法布里-珀罗标准具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用于测量光波波长。

它由一个高反射率的反射镜和一个低反射率的透射镜组成,两个镜面之间形成一空气腔。

当光通过标准具时,由于干涉现象,只有特定波长的光才能通过。

通过测量通过标准具的光的波长,可以计算出光波波长。

四、实验过程1. 连接实验仪器,确保各部件连接正确。

2. 打开计算机仿真软件,设置实验参数,如磁场强度、原子谱线波长等。

3. 观察汞原子(546.1nm)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 调节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观察汞原子(546.1nm)谱线的分裂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5.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计算机仿真,观察到了汞原子(546.1nm)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验证了塞曼效应。

2. 通过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观察到了汞原子(546.1nm)谱线的分裂情况,进一步验证了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塞曼效应的发生,验证原子核磁矩对外磁场的取向作用。

二、实验器材1.塞曼效应实验装置,包括强磁场、光源、分光仪、接收屏等。

2.气泡瓶、稳流源、透镜、准直器等。

三、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电子在外磁场中发生能级分裂的现象。

当处于磁场中的一些原子的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如果有出射光,它的频率会因磁场的作用发生分裂,而出射光的谱线会因此而加宽。

根据Δν=2ν(H=0)-(ν(H≠0)1+ν(H≠0)2),可以得到磁场对于光谱线频率的分裂。

四、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放在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外界光的干扰。

2.通过气泡瓶和稳流源将光线发射到空气中,然后利用透镜和准直器将光线聚焦。

3.调整实验装置中的光源和分光仪,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4.打开分光仪和接收屏,观察到塞曼效应的现象。

5.调节外磁场的强弱,观察到光谱线频率的分裂情况。

6.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节外磁场的强弱,观察到了光谱线频率的分裂情况。

随着外磁场的增强,光谱线逐渐分裂成多个衍射条纹,而且分裂的条纹数随着磁场的增强而增多。

六、实验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塞曼效应的发生是由于原子核磁矩对外磁场的取向作用引起的。

2.外磁场的增强会导致光谱线频率的分裂,分裂的条纹数与磁场的强弱成正比关系。

3.塞曼效应的观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避免外界光的干扰。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了塞曼效应的发生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原子核磁矩对外磁场的取向作用。

在实验中,我对实验器材的操作也更加熟悉了,提高了我实验操作的能力。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实验装置中的光源和分光仪需要精细调节,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其次,由于实验环境的限制,外界光的干扰对实验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希望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收获颇多,学到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

实验报告塞曼效应

实验报告塞曼效应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塞曼效应,了解其在原子物理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加深对原子磁矩和能级结构的理解。

3. 掌握光栅摄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摄谱法观测谱线的分裂情况。

二、实验原理塞曼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原子发射或吸收的光谱线发生分裂的现象。

根据能级分裂的条数和偏振状态,可以推断出原子的能级结构。

当原子置于外磁场中时,其总磁矩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使得原子能级发生分裂。

分裂的条数与能级的类别有关,分裂的能级间隔与外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实验中,我们采用光栅摄谱仪观测汞原子(546.1nm)谱线的分裂情况,并通过计算能级间隔,验证塞曼效应的存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栅摄谱仪2. 阿贝比长仪3. 汞灯4. 电磁铁装置5. 聚光透镜6. 偏振片7. 546nm滤光片8. Fabry-Perot标准具9. 成像物镜与测微目镜组合而成的测量望远镜四、实验步骤1. 将汞灯安装在电磁铁装置上,调节磁场强度,使磁场平行于汞灯发出的光束。

2. 使用聚光透镜将汞灯发出的光变为平行光束,通过偏振片过滤掉未偏振的光。

3. 将平行光束照射到Fabry-Perot标准具上,使其发生多光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

4. 通过调节标准具间距,使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5. 将光栅摄谱仪放置在测量望远镜的物镜前方,调节望远镜的位置,使光谱线聚焦在光栅上。

6. 观察并记录汞原子(546.1nm)谱线的分裂情况,包括分裂的条数和偏振状态。

7. 通过计算能级间隔,验证塞曼效应的存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观察到了汞原子(546.1nm)谱线的分裂现象,分裂的条数为3条,符合塞曼效应的理论预测。

2. 通过计算能级间隔,验证了塞曼效应的存在。

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塞曼效应,并验证了其理论预测。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光栅摄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摄谱法观测谱线的分裂情况。

此外,我们还加深了对原子磁矩和能级结构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artan 3E
1板子整体了解
2基础实验
从网上DIGILENT网站上下载的一些实验,来体验一下NEXYS2开发板的性能。

2.1 Getting Start
新建一个工程,利用板上的四个拨码开关SW0-SW3来控制最右边的一个数码管显示,即显示16进制的数字,根据SW0-SW3的拨动不同。

器件类型的选择:
Spartan3E;XC3S500E;FG320;-4SPEED;语言选择VHDL
新建VHDL文件
程序为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
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library declaration if instantiating
---- any Xilinx primitives in this code.
--library UNISIM;
--use UNISIM.VComponents.all;
entity toplevel is
Port ( switches : in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sevenseg : out STD_LOGIC_VECTOR (6 downto 0); anodes : out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
end toplevel;
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toplevel is
begin
with switches select
sevenseg <=
"1000000" when x"0" ,
"1111001" when x"1" ,
"0100100" when x"2" ,
"0110000" when x"3" ,
"0011001" when x"4" ,
"0010010" when x"5" ,
"0000010" when x"6" ,
"1111000" when x"7" ,
"0000000" when x"8" ,
"0010000" when x"9" ,
"0001000" when x"A" ,
"0000011" when x"B" ,
"1000110" when x"C" ,
"0100001" when x"D" ,
"0000110" when x"E" ,
"0001110" when others;
anodes <= "1110";
end Behavioral;
仿真通过,然后添加约束文件
约束文件为
NET "anodes<0>" LOC = "F17";
NET "anodes<1>" LOC = "H17";
NET "anodes<2>" LOC = "C18"; NET "anodes<3>" LOC = "F15"; NET "sevenseg<0>" LOC = "L18"; NET "sevenseg<1>" LOC = "F18"; NET "sevenseg<2>" LOC = "D17"; NET "sevenseg<3>" LOC = "D16"; NET "sevenseg<4>" LOC = "G14"; NET "sevenseg<5>" LOC = "J17"; NET "sevenseg<6>" LOC = "H14"; NET "switches<0>" LOC = "G18"; NET "switches<1>" LOC = "H18"; NET "switches<2>" LOC = "K18"; NET "switches<3>" LOC = "K17";
然后进行综合实现,生成bit流
接着就是进行下载,下载有2中方法,一个是采用usb下载,另外一个就是使用Xilinx 的iMPACT下载,前者需要使用的是usb端口就可以了,后者需要使用的是JTAG专用接口。

使用USB方式,需要下载Adept软件,IMPACT方式用的比较多,但是USB方式更方便些,首先看看iMPACT下载方式
iPACT下载
首先打开iPACT,进行Initialize Chain
找到器件,SC3s500e和PROM为xcf04s,并且对2个器件进行选择bit文件
这是直接配置FPGA,PROM的文件BYPASS掉;
选择文件,open,然后弹出配置选择属性窗口,这里要确定“Verify”未被选择
点击OK,进行配置
然后
完成配置,板子上出现的现象如下
然后拨动拨码开关,如图,开关的后四位为1100,表示16进制数为0xC,可见程序下载进去了
USB下载
Usb下载必须使用Adept软件,该软件免费软件,具体操作为
Adept界面如下
首先点击Initialize Chain,然后Connect会弹出可选择的NEXYS2,为成功连接则不会出现该选项,然后选择配置文件,如下图
这里选择配置FPGA,就讲板上开光拨到JTAG方式上;然后点击其后面的Program
下面提示信息编程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