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手不释卷》

合集下载

《手不释卷》群文主题教学 精品教案

《手不释卷》群文主题教学 精品教案

课题:《手不释卷》群文主题教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成语故事,明白“手不释卷”“韦编三绝”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要素法”概括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韦编三绝”和《伤仲永》的群文主题阅读,加深对“手不释卷”表达勤奋刻苦读书道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勤奋读书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要素法”概括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韦编三绝”和《伤仲永》的群文主题阅读,加深对“手不释卷”表达勤奋刻苦读书道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理解成语,导入课题1.看图猜成语同学们,你们都玩过或看过手机上的一款游戏《疯狂猜成语》吧。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看图猜成语”。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包括历史故事、神话、寓言和谚语等几种类型。

如闻鸡起舞、望梅止渴属于历史故事,后羿射日和夸父逐日属于神话故事,刻舟求剑和滥竽充数是寓言故事,而狼子野心属于谚语。

2.导入课题那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谁来读一读课题——“手不释卷”。

它还有一个读音是(,juǎn)。

(二)微课学习,揭示课题1.那么,“释”和“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过微课的学习来认识一下。

2.同学们,现在你能结合这个微课说说成语“手不释卷”的字面意思吗?(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要素法”归纳概括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吕蒙之前不爱读书,经过孙权的劝解,现在热爱读书,成了吴国主将,屡建奇功。

2.同学们,你们了解孙权和吕蒙这两个历史人物吗?预设:(1)孙权:孙权字仲谋,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辛弃疾的一首词中有“生子当如孙仲谋”(2)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3.吕蒙在孙权的劝解下开始爱读书。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内容简短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内容简短

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内容简短
以下是 7 条“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
1. 三国时期的吕蒙,原本没啥文化,被人戏称为大老粗。

但后来他决心改变,发奋读书,简直手不释卷呐!你看,连行军打仗那么忙,他都抽空读书,这多励志啊!就像咱学习上遇到困难,是不是也该学学吕蒙,努力克服,而不是轻易放弃呀?
2. 匡衡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非常渴望读书。

怎么办呢?他就去给人家凿壁偷光,然后手不释卷地读。

想想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有啥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3. 车胤为了能读书,捉萤火虫来照明,那股勤奋劲儿,真的是手不释卷啊!哎呀呀,他那么艰苦都能做到,咱们现在舒舒服服的,是不是得更加努力呀?
4. 孙康大冬天的借着雪光读书,手都不放下书。

咱说要是咱在那么冷的天,能不能也这么坚持读书呢?这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啦!
5. 董仲舒读书那叫一个专心,三年都没到园子里逛过,这不是手不释卷是什么?这毅力,简直无敌了!咱是不是有时候就太容易分心啦?
6. 毛主席他老人家一生都爱读书,真可谓手不释卷啊!他从书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我们也要向他学习,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呀!
7. 鲁迅先生也是手不释卷的典范,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

他的文章那么深刻,和他勤奋读书肯定分不开呀。

我们也得珍惜时间多读书呀!
我觉得读书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应该时刻做到手不释卷,不断提升自己。

手不释卷的简短故事

手不释卷的简短故事

手不释卷的简短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

他是一个十分勤奋好学的孩子,天天都在家里读书。

无论是在清晨的朝阳中,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小明总是手不释卷,专心致志地阅读。

小明的父母十分支持他的学习,他们相信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关键。

所以,哪怕是手头拮据,父母也会尽力给小明提供学习所需的书籍和资料。

小明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他的成绩越来越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同学们称他为“书呆子”,虽然有些嘲笑的成分在里面,但也暗含着对小明学习成绩的赞许。

然而,小明遇到了一次意外。

一天,他在学校图书馆里读书时,书架突然倒塌,许多书都被压在了他身下。

虽然没有大碍,但小明被书压住的那一刻,他突然对书籍失去了兴趣。

无论是手头握着什么书籍,小明都感觉没有意义。

他开始感到厌倦和疲惫,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在疲惫的日子里,小明邂逅了一个叫王老师的人。

王老师是一位聪明睿智的老人,他看出小明心中的烦恼。

王老师拍了拍小明肩膀,温和地说:“小明,看来你遇到了迷茫的时刻。

但是,你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放弃你对书籍的热爱。

书籍是有灵魂的,它们承载着世界各个角落的智慧和思想。

你可以通过阅读,学到很多知识,扩展自己的眼界。

”小明有些困惑地看着王老师,他从未听说过书籍还有这样的意义。

王老师见状,笑了笑,拿出一本《时间的朋友》递给小明。

“试试看吧,这本书将会改变你对书籍的看法。

”小明心存疑惑,但还是接过了这本书。

他归家后翻开书页,开始阅读。

从此以后,小明仿佛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回忆。

他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感受着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每天都以书为伴,他发现自己的眼界被打开了,思维也变得更加开阔。

小明开始理解到,书籍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

每本书都是一段故事,融入了作者的心血和思考。

通过书籍,小明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认识自己。

他开始体验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是标准和决策,是航向和指南。

他明白,人生的路途上就如同书海,只有不断地阅读,才能领略到浩瀚的智慧。

手不释卷的故事和和含义

手不释卷的故事和和含义

手不释卷的故事和和含义手不释卷是指读书读到无心睡眠,手中不肯放下书卷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因为现在的人更多地会选择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来获取信息和享受乐趣。

然而,还有很多人坚持手不释卷的习惯,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使他们更多地沉浸在书海中。

手不释卷的故事以及其所传递的含义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的古代故事中,有曾经让人们感动和感慨的“手不释卷”的故事。

故事1:贾平凹的《天堂蒜薹之歌》故事中的主人公姓扶,是一个种植蒜薹的老农民。

在家里,他总是手不释卷,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读书。

他认为读书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这远比种植蒜薹更重要。

他的母亲不赞成儿子的这种想法,因为在那个时代,读书无法给予人们更好的生活条件。

因此,她一直教导儿子学会种蒜薹,以此维持家庭的生计。

然而,扶老农民并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

他经常熬夜读书,甚至放弃了睡眠的时间来沉浸在书海中。

他相信自己所读的书籍会为他带来智慧,帮助他生活得更加美好。

当时,村里的人们并不理解诸如扶这样的人,他们认为扶老农民读书是浪费时间和钱财的罪恶行为。

因此,村民们经常在他们耕种的土地上嘲笑和羞辱他。

然而,扶老农民并没有被他们所打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的。

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他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扶老农民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成功,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寓言故事《天堂蒜薹之歌》,让人们记住了他这个人和他的行为。

故事2:曹文轩的《荷塘月色》故事中的主人公梁山伯是一位读书人,手不释卷的生活习惯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梁山伯从小就很擅长学习,喜欢读书。

他的父亲很赞赏他的学习成绩,因此一直支持他的学习。

梁山伯也十分感激他的父亲,他在家里很少看电视和玩游戏,而是经常阅读各种书籍。

他告诉自己,只有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知识分子。

在他的努力下,梁山伯终于成为了一位有名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和文章广受欢迎,成为了大家谈论的话题。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课件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课件
time.Enter text here, or copy text here. All materials can be changed. Have a good time.












LOGO
LOGO
目 录
01 什么是寓言成语 02 有哪些寓言成语 03 带给我们的启示
LOGO
Part 01
还有哪些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
02 有哪些寓言成语
还有哪些成语故事 盲人摸象
02 有哪些寓言成语
还有哪些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
02 有哪些寓言成语
还有哪些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
02 有哪些寓言成语
还有哪些成语故事 井底之蛙
02 有哪些寓言成语
还有哪些成语故事 买椟还珠
LOGO
Part 03
带给我们的启示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 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寓言成语介绍通用PPT模板
Enter text here, or copy text here. All materials can be changed. Have a good
time.Enter text here, or copy text here. All materials can be changed. Have a good time.
03 带给我们的启示
寓言是带有讽刺或劝解性的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和寓
意寄予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干 练。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
文学作品。
03 带给我们的启示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1. 你们知道“手不释卷”这个成语吗?就像我对漫画书的痴迷一样,简直一刻都停不下来呀!比如三国时期的吕蒙,以前他不爱读书啊,后来听了孙权的话,那是发奋读书,手不释卷啊!最后连鲁肃都对他刮目相看,这变化多大呀!
2. 想想看啊,手不释卷是不是很厉害呢?就好比你对手机游戏的执着,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刘秀在打仗的时候都还读书呢,他不就是靠着这种手不释卷的精神才成就大业的吗?
3. 哎呀呀,手不释卷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呀!你说要是咱也能像匡衡那样,凿壁借光还手不释卷地读书,那还不得变得超级厉害呀!人家不就是靠着这份执着出人头地了嘛!
4. 手不释卷啊,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呢!不是有个叫车胤的,为了能读书都用萤火虫来照明了,多么拼命呀!这不就和我们对喜欢的零食一样,怎么都舍不得放下嘛!
5. 你们想呀,做到手不释卷得多牛呀!孙康在那么冷的雪地里都能坚持读书,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学吗?就像你对喜欢的明星一样,为了见一面啥都能忍呀!
6. 其实呀,手不释卷真的不是啥难事。

像孔子韦编三绝,不就是对读书的极致追求嘛!我们为啥不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手不离呢?我们也得有这种精神呀!总之,手不释卷就是一种超级棒的品质,我们得努力拥有它!。

手不释卷的故事文字版

手不释卷的故事文字版

手不释卷的故事文字版
手不释卷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更加聪明、更有智慧。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做小明的孩子,他喜欢读书,所以他的手几乎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会拿着书看,别人问他在看什么,他总是说:“我正在读
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他的朋友们一开始觉得他很奇怪,因为他总是拿着书,甚至在游戏的时候也会拿着书看。

但是渐渐地,他的朋友们开始感觉到小明很聪明、很有才华,尤其是在学习上,小明总是考得很好。

有一天,小明的一个朋友问他:“你每天都在看书,难道
你不累吗?”
小明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所以我不觉得累。


这时候,小明的老师也过来了,看到小明的朋友们在和他聊天,就问他们:“你们在聊什么?”
小明的朋友们对老师说:“我们在聊小明每天都看书,他
的手从来没有放下过书。


老师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他说:“小明做得很好,读书
可以让我们更聪明、更有智慧。


小明的朋友们也开始明白了,他们知道了为什么小明每天都在看书,他们觉得小明很厉害,也很羡慕他能读那么多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才能增加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像小明一样,不断地读书,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才华。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都要紧紧抓住书这个宝贵的资源,不要放过一本好书,更不要轻视读书的力量。

手不释卷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开始努力读书。

他每天都认真研读各种书籍,甚至在战争中也不忘记读书。

渐渐地,吕蒙的知识变得渊博起来,他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有一次,鲁肃和吕蒙一起讨论军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讶,他对吕蒙说:“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笑着回答:“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学习,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手不释卷”这个成语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形容勤奋好学的经典成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寓言故事《手不释卷》
【成语】:手不释卷
【拼音】: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举例造句】: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清·王《今世说·德行》
【拼音代码】: sbsj
【近义词】:学而不厌、爱不释手
【反义词】:不学无术
【成语】: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十分善于领兵作战,曾立下不少战功。

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爱读书。

有一次,吴王孙权派他去镇守一个重要的.地方,临走前嘱咐他:“你现在掌管军政大权,应当多读些史书、兵书,才能把事情办好。


吕蒙听了,感到很为难,摇头说:“军队里事情太多,哪有时间读书哪
啊!”
孙权很不高兴,批评他说:“你这话不对,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我过去爱读书,主管国家大事以来,虽然很忙,还是挤出不少时间,攻读史书、兵书,收获很大。

汉朝光武皇帝,领兵打仗很紧张,可是仍然是不离书本。

你为什么不刻苦读书呢?”
听了孙权的话,吕蒙觉得很惭愧,心服口服。

从此以后,他努力读书,知识越积越多。

有一次,吴国主将鲁肃和吕蒙谈论军事,吕蒙讲得很有见解。

鲁肃听了非常高兴,他对吕蒙说:“我以为你还是个大老粗呢,想不到你已经变成了学问家,真不是过去的吕蒙了!”
吕蒙笑着说:“人分别三天,就得另眼看待,咱们分别这么久,你怎么还用老眼光看我呢?”
后来,吕蒙做了吴国的主将,他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