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第五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
2.天然植被可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而森林、草原、荒 漠又可分为多种类型。
3.不同的植被,组成和特点不同,通常可根据垂直结构、生态特 征加以识别。
返回导航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新知突破•储素养
返回导航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知识点一 植被与环境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自主梳理•探新知 1.植被 (1)概念:自然界___成__群__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请把常见的植被种类与其对应类型连起来。
返回导航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典例剖析
例题 1 植被生长受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
返回导航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2. 植被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植被对地表环境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 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 能,如下表所示:
固碳释氧,净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 化空气 释放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森林对降水截留、吸收和贮存,可增加可用水量,净
要素 水文对植被 植被对水文 土壤对植被
植被对土壤
影响 水文条件好的地方,一般植被繁茂 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水循环, 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河水径流量的变化幅度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 茶树耐酸怕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植被生长可改变土壤性质,大豆可固氮,亚热 带地区植被繁茂,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 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
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植被对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区,空气湿度

植物地理学第五章

植物地理学第五章
半常绿季雨林分布广泛;
热带季雨林(4):中国的热带 季雨林

落叶季雨林:木棉-楹树群系 半常绿季雨林:华坡垒群系; 石灰岩山季雨林:擎天树群系
P266,图5-6
3 热带疏林(ZBII) (1)形成条件
夏雨型热带气候区 一个温暖湿润的雨季和一个凉而干 的旱季 旱季长达4~6个月

16米
热带雨林乔木层结构
马来西亚雨林
树干细长,树皮光滑
乔木层生态特点
各种植物具有明显的独特的特征,



根:支柱根和板根; 茎:树干细长,树皮薄而光滑,树冠小 而稀疏,有一批特高树木; 叶:通常大型、常绿、革质、有光泽; 花:老茎生花; 芽:无鳞片保护;
其它各层生态特点

灌木层:不具旱生特征,滴水叶尖;

终年生长发育,无共同的休眠期,全 年都有植物开花结果 自发的周期性:不固定在12个月的循 环上,2-4个月,9个月甚至32个月 的周期都能观测到。
热带雨林(5):分布

美洲雨林:亚马逊河流域。代表性植物 为豆科和棕榈科; 印度-马来亚雨林:亚洲和大洋洲的热 带地区。代表性植物为龙脑香科; 非洲雨林:代表性植物为梧桐科、桑科, 分布在刚果盆地、尼日利亚等地,含有 大量的特有种。

加勒比地区河口湾的红树林
海南岛红树林外貌
红树林(2):生态特征





种类组成单纯 外貌、结构在分布区中心和边缘存在明显 的区别 特殊生境造成特殊的生态适应:(1)支柱根 和板状根;(2)呼吸根;(3)胎生;(4)盐生适 应 空间上呈带状分布(低潮积水带、中潮带、 高潮带和特大高潮带) 特殊的动物区系
2 热带季雨林(ZBI/ZBII): (1)形成条件

人教版(2019)高一 地理 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共24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 地理 上册 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共24张PPT)

非旱生的短命
植物,见前面
视频
热 带 草 原
温 带 草 原
• 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 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凉的地区。荒漠可以分 为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盐漠等类型。
• 沙漠是指荒漠地区地表有大片沙丘覆盖的区域,是 荒漠的类型之一。
思考: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的影响有? 草原沙漠化,易造成水土流失。
落叶阔 温带季风气 叶林 候区和温带
海洋性气候 区
亚寒带 亚欧大陆和 针叶林 北美大陆的
亚寒带地区
温暖生长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 期达4—6 叶,秋季落叶 个月,四 季分明, 降水适宜。
夏季短促、 以松、杉类植物为主的 温和,冬 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 季漫长、 状,以抗寒抗旱。 寒冷
雨林景观
常绿阔叶林
全年高温,分 干湿两季,湿 季降水充沛, 干季降水稀少
湿季植物生长 茂盛,草原葱 绿;干季草类 枯黄
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 候区(半干旱 地区)
夏季温暖,冬 季寒冷,气候 干燥
草原夏绿冬枯, 植被高度较热 带草原低,偶 尔见矮小灌木
荒漠
以旱生灌木为
主;可忍耐长
气候干旱的热 气候干旱,降 期干旱;也有
带和温带地区 水稀少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植物地理学第五章 土壤分布规律

植物地理学第五章 土壤分布规律

第五章土壤分布一、名词解释:土壤广域性分布——在全球陆地或某个大陆上大致呈连续分布,并与生物气候地带相适应的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

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经度地带性:是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而按经度(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

土壤分布的垂直带分布规律——是指随山体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则在一定高度内递增并在超出该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相应地出现垂直分带和有规律更替的特性。

土壤的区域性(地方性)分布规律——土壤的区域性分布,是在地带性的基础上,由于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状况以及人为耕作影响,使土壤发生相应的变异,土壤表现为区域性分布。

土壤的中域分布规律——是指在中地形条件及其相应的其他地方性因素的影响下,地带性土类(亚类)和非地带性土类(亚类)按确定的方向有规律依次更替的现象。

通常又称土壤组合。

土壤的微域性分布规律——土壤分布的微域性,是指在小地形或人为耕种利用差异的影响下,在短距离内土壤的土种、变种、甚至土类、亚类,既重复出现又依次更替的现象。

通常又称为土壤复区。

二、思考题: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我国东部沿海为湿润海洋性地带谱为例进行说明。

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土壤相应地呈大致平行于纬线的带状变化的特性。

沿海型土壤纬度地带的特点是:走向与纬线有些偏离,多分布在中纬大陆边缘,土壤地带谱由森林土壤系列组成,如我国东部从北而南依次出现:灰土(灰化土)—淋溶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富铝土(红、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砖红壤)。

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以我国温带干旱内陆性地带谱为例说明。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

2023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

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结合图文材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________的________,称为植被。

2.植被分类⎩⎪⎨⎪⎧天然植被:、草原、等天然形成的植被。

人工植被: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和的植被。

3.与环境的关系(1)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条件。

(2)稳定植被形成________明显的________结构。

(3)天然植被按________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________的特征。

【判断】(1)植被就是指植物。

()(2)气温越高,植被越茂密。

()(3)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点。

()【判断】(1)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各月都有花开。

()(2)常绿阔叶林较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

()(3)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降水稀少的地区。

()三、草原与荒漠1.草原(1)热带草原 ⎩⎪⎨⎪⎧分布: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特点: 生长旺盛,草原葱绿; 降水稀少,草类枯黄(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________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________和结构。

【判断】(1)热带草原地区草类茂盛,无乔木、灌木。

( ) (2)温带草原地区一般深居内陆或降水较少。

( ) (3)荒漠地区沙漠广布,无植被分布。

( )【学法指导】 判断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方法(1)天然植被物种相对丰富,人工植被物种比较单一。

(2)天然植被在自然状态下就能生长得很好,人工植被需要在人的管理条件下才能很好地生长。

【知识拓展】 喜光植物与喜阴植物(1)喜光植物:要求有充足阳光直接照射才能生长或生长得良好的植物,多生长于林上及阳坡。

(2)喜阴植物:要求在适度隐蔽的条件下才能生长或生长得良好的植物,多生长于林下及阴坡。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

2022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

(4)亚寒带针叶林。
分布 气候特点
特征
_亚__欧__大陆和_北__美__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_漫__长__、__寒__冷__
针叶林以松、杉为主,叶片为_针__状__,以抗寒抗旱
2.草原与荒漠: (1)热带草原。 ①分布区域:_热__带__雨__林__一带的南北两侧。 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_干__湿__两季。 ③植被特征:湿季草原_葱__绿__,干季草类_枯__黄__,有的散生着_乔__木__或灌木。 (2)温带草原。 ①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②气候特征:夏季温暖,冬季_寒__冷__,气候干燥。
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
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纬度位置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2.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
A.树冠浑圆,叶面光滑、无绒毛、稍硬 B.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知识拓展】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 (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植物类型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
水生植物 旱生植物
柔嫩硕大 变成细刺
不发达 发达
水生环境 干旱环境
水分充足 水分不足
(2)指示土壤性质:铁芒萁的生长反映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生长反映碱性土壤环 境。 (3)旗形树冠对当地风向的指示作用: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 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树木的枝叶主要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 上,这就是旗形树。
(1)林芝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带来丰富的降水→满足植物生长的水热条件; (2)彩林景观是由于植被丰富造成的,林芝地势起伏大→从山麓 到山顶水热差异大→植被类型丰富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五章 第一节 植被

高中地理必修一 学习笔记第五章 第一节 植被

第一节植被[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能够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综合思维)2.根据不同类型的植被景观图,能够说出世界上的主要植被类型名称,并能描述植被的特点及分布区域。

(地理实践力)3.从自然要素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原因。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目标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的概念自然界______生长的各种______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的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______、草原、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________、人工草场等。

3.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影响因素具体表现热量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不同的热量带,植被类型不同,如: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______,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______水分①同一纬度,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______,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②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年轮宽光照①植物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形成分层明显的________结构;②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风向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地形①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一般情况下,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②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在山区,不同海拔的植被不同。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土壤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怕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4.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植物类型叶特征根特征指示环境原因水生植物柔嫩硕大不发达水生环境水分充足旱生植物变成细刺发达干旱环境水分不足(2)指示土壤性质:铁芒萁的生长反映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生长反映盐碱性的土壤环境。

植物地理学第五版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植物地理学第五版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植物地理学第五版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一、分布
1.植物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2.植物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地形和动物的影响。

二、特征
1.植物的形状、大小、颜色都各不相同。

2.植物的生长周期也各不相同。

3.植物的叶、花、果实都具有独特的特征。

三、分类
1.植物可以分为藻类、苔藓类和蕨类三大类。

2.藻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水中,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

3.苔藓类植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上,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4.蕨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森林中,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

四、利用
1.植物的分布可以用来预测气候变化。

2.植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可以用来鉴定植物的种类。

3.植物的生长周期可以用来预测春夏秋冬的到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雨林(2):外貌特征
马来西亚的山地雨林外貌
温带林的林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貌
外貌特征:

种类组成丰富:无明显优势种。
群落结构复杂,分层不明显:乔 木层可以分为不明显的三个亚层, 灌木层种类丰富,草本层并不发 达,层间植物(包括藤本植物和 附生植物)发达。
热带雨林(3):生态特点
乔木层结构示意图
30米
南美巴西高原和北部的河谷冲积平原有分布。 在亚洲,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巴基斯坦、 中南半岛及东南亚部分地区。

澳大利亚分布较大,主要种类为桉树、金合欢和瓶子树。

在我国为次生性的植被,热带和亚热带南部等地有分布。
4 红树林 (1)形成条件

热带淤泥质海滩(热带咸水沼泽环 境)-风浪平静的海湾内或河口地区 非地带性植被类型
16米
热带雨林乔木层结构
马来西亚雨林
树干细长,树皮光滑
乔木层生态特点
各种植物具有明显的独特的特征,



根:支柱根和板根; 茎:树干细长,树皮薄而光滑,树冠小 而稀疏,有一批特高树木; 叶:通常大型、常绿、革质、有光泽; 花:老茎生花; 芽:无鳞片保护;
其它各层生态特点

灌木层:不具旱生特征,滴水叶尖;


全球热带雨林的分布
雨林中的 代表性植物
龙脑香科植物 是亚洲雨林的 代表
热带雨林(6):类型
热带低地雨林: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排水良好的低海拔地区;
热带山地雨林:
降水较丰而气温偏低,可分为较低山地(<1500m)与 较高山地(1500-3000m)云雾林两类;
热带沼泽雨林:
有周期性淹水的地方,分为淡水沼泽林和泥炭沼泽林

热带雨林(7):中国的热带雨林
分布于热带雨林的北部边缘,不具有典 型性,但具备了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 种类组成几乎全为热带成分,具有东南 亚雨林的典型结构; 龙脑香科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如典型的 东南亚雨林多; 有一定程度的季节变化。

海南省尖峰岭山地雨林的外貌
中国热带雨林的结构
海南
热带雨林(8):保护与利用
热带雨林具有全球一半的生物多样 性,在全球O2和CO2的平衡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热带雨林遭受破坏后恢复困难; 雨林的破坏有政治、经济、文化等 多重原因。

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采伐的情况
热带雨林(9):文化
利 用 大 象 做 搬 运 工 具
“刀耕火种”
巴西雨林区的印地安农民
红树林的呼吸根
红树林的支柱根
秋茄的胎生苗
弹涂鱼 招潮蟹
红树林(3):分布
赤道附近最发达,两个分布中心, 一个为东亚(东方红树林),另一 个为南美洲(西方红树林); 中国的红树林自然分布区南界为海 南榆林港(18º09’N),北界为福建福 鼎(27 º 20’N),人工分布区可达浙 江平阳;
第五章 主要陆地植被类型分述
1 热带的植被类型 2 亚热带的植被类型 3 温带的植被类型 4 寒带的植被类型 5 隐域性植被
生态气候图解
第一节
1 2 3 4
热带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季雨林 稀树草原 红树林
1.热带雨林(ZB1):
(1)形成条件:
全年温度高而温差小,日温差 较月温差大; 雨量充沛且均匀分布,无明显 干旱; 土壤为砖红壤,古老而贫瘠。

加勒比地区河口湾的红树林
海南岛红树林外貌
红树林(2):生态特征





种类组成单纯 外貌、结构在分布区中心和边缘存在明显 的区别 特殊生境造成特殊的生态适应:(1)支柱根 和板状根;(2)呼吸根;(3)胎生;(4)盐生适 应 空间上呈带状分布(低潮积水带、中潮带、 高潮带和特大高潮带) 特殊的动物区系
草本层:蕨类为主,受乔木层和灌木 层影响明显,吐水作用; 层间植物:藤本、附生、寄生植物丰 富,有“绞杀现象”。

老茎生花
可可的果实 菠萝蜜的果实
大风子科的马蛋果
滴水叶尖
菩提
板根
尖峰岭剥皮椆的
雨林中的附生植物
新 加 坡 行 道 树 上 的 附 生 植 物
热带雨林林下
西非
巴西雨林中的灵长类
热带雨林(4): 植物生长发育特点
热带疏林的外貌
热带疏林(2):生态特征

乔木层:稀疏、低矮,发育了耐旱 的特征(叶片羽状,旱季落叶); 灌木层:不发育,或由旱生植物组 成; 草本层:发达,夏季干枯,褐色。


热带疏林的结构
热带疏林(3):类型与分布

分为萨王纳林和有刺疏林两大类

在非洲面积最大,且多种多样;主要种类为伞状金合欢、 非洲木棉。




落叶成分占一定比例; 板根现象不发达,藤本以木质为主,附生植物 以草本为主,少兰科、蕨类和木本附生植物。
热带季雨林 的结构
热带季雨林(3):分布

以亚洲为主,特别是东南亚分布面积最大,类 型最多;

在非洲和美洲分布比较分散,一般在雨林外围
和河流沿岸地区;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

终年生长发育,无共同的休眠期,全 年都有植物开花结果 自发的周期性:不固定在12个月的循 环上,2-4个月,9个月甚至32个月 的周期都能观测到。
热带雨林(5):分布

美洲雨林:亚马逊河流域。代表性植物 为豆科和棕榈科; 印度-马来亚雨林:亚洲和大洋洲的热 带地区。代表性植物为龙脑香科; 非洲雨林:代表性植物为梧桐科、桑科, 分布在刚果盆地、尼日利亚等地,含有 大量的特有种。
半常绿季雨林分布广泛;
热带季雨林(4):中国的热带 季雨林

落叶季雨林:木棉-楹树群系 半常绿季雨林:华坡垒群系; 石灰岩山季雨林:擎天树群系
P266,图5-6
3 热带疏林(ZBII) (1)形成条件
夏雨型热带气候区 一个温暖湿润的雨季和一个凉而干 的旱季 旱季长达4~6个月

2 热带季雨林(ZBI/ZBII): (1)形成条件
分布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量比热带雨林偏少 有明显旱季 气温差比热带雨林偏大

P262,表5-1
热带季雨林的外貌
旱季部分落叶或全部落叶,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热带季雨林(2):生态特征

种类组成:单位面积内种类较热带雨林偏少, 但植株密度大 结构:乔木层结构较热带雨林简单,灌木层和 草本层不发达 开花结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黎族船形屋
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剪刀 树,桑科热带植物,国家三 级保护植物。
树干笔直高大,它的树 冠犹如一朵朵绿云“浮” 在半空。最出奇的是它 的板状根,如火箭尾部 的翼片支撑着硕大的树 干。见血封喉的叶脉明 显,叶面也较为粗糙, 其老叶呈浓绿色,幼叶 淡绿色,叶柄上还带有 细细的绒毛。树身有泡 沫状疙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