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专用)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分类突破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训练
2020年中考化学坐标图象题专题训练

2020年中考化学坐标图象题专题训练(真题试卷+详细解析答案,值得下载)1.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2.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3.往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变化正确的是 (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D.将足量的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5.如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 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 B.沉淀的质量 C.NaCl的质量 D.混合溶液的pH6.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B.bc段发生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D.d点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a+、Cu2+、OH-、SO24-7.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 B C D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B.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C.向等质量的锌片、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NaOH溶液8.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分类卷 题型一 坐标曲线题《真题篇》

拓展训练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分类卷题型一坐标曲线题《真题篇》一、选择题1.(2016.重庆)向稀盐酸中加入Z物质,其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Z物质是( )A. OH2B.AgNO固体3C.浓盐酸D.KOH固体2.(2016.巴中)下列四个图形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足量的铁片和镁条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向pH=2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3.(2017.义乌市)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2、Cu+2和Fe+2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4.(2015.宜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SONa42和SOH42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5.(2015.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3OHAl]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6.(2015.孝感)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7.(2015‘眉山)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推荐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坐标曲线题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坐标曲线题【专题解读】此类题除以文字方式给出部分信息外,其余的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
坐标曲线题在中考中是高频点,主要题型为选择题或简答题。
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在溶解度教学中接触坐标系的问题,实际上在中考中出现坐标图像问题都比较容易识别,正确解读坐标图像题中给出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1.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2.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
并且把图表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
3.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时,要注意数值大小关系,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结论或解题所需的信息。
甘肃中考中坐标图像题为常考题型,会把除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之外的其它各种曲线综合为一道选择题,判断图像的正误或与文字描述是否相符,有综合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单独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试频率较高,考查知识较为固定,认真做好模式训练,能较好的应对试题。
【知识储备】类型一 pH变化曲线①酸碱中和;图1: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小,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图2:向酸性溶液加碱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大,,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
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及分析中考化学复习《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及分析1. (2016 宜昌 )以下实验能用以下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向一杯靠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第 1题图2. (2016 陕西 )室温时,跟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以下图(忽视溶液温度的变化)。
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第 2题图A. a 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 b 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C. c 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 d 点溶液中有许多的Ba2+、 OH-、SO24-、H+3.(2016 杭州 )向必定质量的甲中渐渐加入乙至过度,此过程中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甲乙A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碳酸钙粉末C 稀盐酸锌粒D 硝酸银溶液 铜粉第 3题图4. (2015 陕西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渐渐冷却至室温,以下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向的图像不正确的选项是 ()5. (2016 衢州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系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 K 2MnO 44△+ MnO 2+ O 2↑。
现对必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 加热过程中波及的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选项是 ()6. (2016 孝感 )向必定质量 FeCl 2 和 CuCl 2 的混和溶液中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以下图像不可以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7. (2016 吉林 )以下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A.向 pH =10 的 KOH 溶液中不停加水稀释B.用必定质量的 KClO 3和 MnO 2的混淆物制取 O2C. 向 FeCl3和 HNO 3的混淆溶液中加入 Na OH 溶液直至过度D. 20 ℃时,向必定质量的 Na Cl 溶液中加入 KNO 3固体8. (2016 呼和浩特改编 )以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镁在氧气中焚烧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向必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淆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浓硫酸长远露置在空气中9. (2016 北京改编 )以下 4 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必定质量的氢氧化B.向必定质量的稀硫酸C. 一氧化碳复原必定质D. 向必定质量的二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中加入锌片量的氧化铁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过度10. (2016 交大附中三模 )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图像①,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B.图像②,敞口搁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浓盐酸C.图像③,加热 KNO 3、Ca(OH) 2的饱和溶液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D.图像④,向氯化铜溶液和盐酸的混淆物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1. (2016 贵宾 )以下各图像描绘的实验现象与对应的实验操作相切合的是()A. 往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pH 的变化B.在必定量的水中放入硝酸铵固体,溶液的温度变化C.往必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淆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D. 将一杯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12.(2016 湘潭 )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淆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度。
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完全突破——坐标曲线图(含答案)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五坐标曲线题类型一pH变化曲线①酸碱中和;图1: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小,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图2:向酸性溶液加碱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大,,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②酸碱稀释图3:向碱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减小(碱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图4:向酸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增大(酸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类型二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曲线①反应物质量变化;图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变,反应物有剩余。
(不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反应物没有剩余,完全反应,反应结束);②生成物质量变化: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有一种反应物质量为零,此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随加入的反应物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图4: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只影响反应的速率,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图5: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有一个反应(O-A段)优先发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第二个反应(A-B段)的生成物质量曲线不从原点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即A点开始)。
(如将稀盐酸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优先发生反应(0-A段),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从A点开始),产生气体,并且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后(B 点),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
③反应后剩余物质量变化;图6:固体物质与溶液发生反应时,消耗的固体物质质量比生成的固体物质质量大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
中考化学人教版 精练篇 第二部分 题型突破练一 坐标曲线题

(4)图④,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溶液,起点时,pH>7,随着酸溶液的加入, pH 逐渐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酸溶液,溶液 显酸性,pH<7。
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稀释一定质量的稀盐酸 C.滴加适量稀盐酸中和一定量的氢氧化钠 溶液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如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能表示固体质量 变化的曲线是 B B (填字母,下同),能表示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是 (C )。
金属与盐溶液的优先反应原则曲线 图象:
图象解读: (1)图①,一定量 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Fe 粉,Fe 先和 AgNO3 反应,反应完全后再和 Cu(NO3)2 反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 Fe<Cu<Ag,因 此溶液(或溶质)质量减小,最后保持不变。 (2)图②,一定量的 Fe(NO3)2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 粉,Zn 先 和 Cu(NO3)2 反应,反应完全后再和 Fe(NO3)2 反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 Zn>Cu>Fe,因此溶液(或溶质)质量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 A)
酸碱中和反应曲线(详见“第十单元 重要实验分阶突破 酸碱中和反 应”)
类型 7:酸碱盐反应的曲线(优先反应原则) (1)如向 Cu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NaOH 溶液,下列曲线正确 的是②②(选填字母,下同);
【分析】将 NaOH 溶液逐滴加入 CuSO4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时,本不存 在反应先后顺序,发生的反应为 a.2NaOH+CuSO4===Cu(OH)2↓+Na2SO4; b.2NaOH+H2SO4===Na2SO4+2H2O;但生成的蓝色沉淀 Cu(OH)2 会立刻与还没 被消耗完的稀硫酸反应又生成 CuSO4,发生的反应为 c.Cu(OH)2+ H2SO4===CuSO4+2H2O; 所以一旦反应 a 发生,反应 c 就会发生,就相当于假设 CuSO4溶液暂且不 反应,稀硫酸先与 NaOH 溶液反应,待稀硫酸被完全反应后,滴入的 NaOH 溶液才与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2020中考化学热点专攻: 坐标曲线类考试试题精析

中考热点坐标曲线类试题精析坐标曲线类试题是中招考试的热点之一,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的整合能力,试题难度比较大。
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对坐标曲线类试题进行练习并不断归纳、总结其规律。
【重难点突破】类型一pH变化曲线1. 酸碱反应的pH曲线(1)图像:(2)分析:碱入酸,在0点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 >7,溶液呈碱性,如图①;酸入碱,在0点时,溶液的pH >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 <7,溶液呈酸性,如图②。
2. 稀释溶液时pH曲线(1)图像:(2)分析: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7(如图①);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7 (如图②)。
类型二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的曲线1. 图像:2. 分析:向两种混合溶液中加入一种溶液,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如图①),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优先发生中和反应,即烧碱(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当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后才是纯碱和盐酸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气体生成;再如图②,向一定量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Na2CO3优先和盐酸反应,将盐酸消耗完后,再和CaCl2反应,所以反应一开始是没有沉淀生成的。
类型三溶液质量曲线1. 物质溶解时,溶液质量的变化(1)图像:(2)分析:物质溶解时,当温度一定,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时,溶液质量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如图①);向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时,溶液质量从初始阶段逐渐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如图②);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质时,溶液质量不发生变化(如图③)。
中考化学人教版 题型突破练一 坐标曲线题

①电解水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
②分别向相同的 CuSO4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③向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
④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昆明校际联考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D) ①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②向含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 ③密闭容器中,未打磨的铝片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④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B.往等质量的 Na2CO3 和 NaHCO3 固体中加入足量盐酸 C.将等质量的 Mg 和 Fe 投入到足量稀 H2SO4溶液中 D.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B )
5.★识别图象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
(C )
类型 3: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曲线 金属与酸反应的坐标曲线(详见“重难突破 3”)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固体和溶液的质量变化曲线
1.固体进多出少(溶液进少出多):如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如图 1、图 2 所示) 2.固体进少出多(溶液进多出少):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如图 3、图 4 所示)
类型 4: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曲线 一般的溶液或水加溶质
1.剩余固体的质量曲线:开始加热时,由于未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剩余固体质量不不变变;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应有氧气生成,故随着反应的 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减小小;直至反应完全,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不变变, 如图 1。 2.生成物的质量曲线: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质量不断增增大大,直至 反应完全,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并不再变化,如图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坐标曲线题一、单项选择题
1.(2017·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2.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木炭还原氧化铜
B.t℃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4.(2018·赣州章贡区模拟)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第4题图
选项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 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B 氯化钙溶液碳酸钾溶液
C 碳酸氢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5.(2018·宜昌)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6.(2018·赣州六校联考)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将浓硫酸加水稀释成稀硫酸
D.向稀盐酸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7.(2018·南昌一模)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分别向等质量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
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
的关系
8.(2018·宿迁)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
第8题图
选项X Y
A.向一定量饱和食盐水中加水水的质量溶质质量
B.向一定量锌粒中加稀硫酸稀硫酸质量氢气质量
C.向一定量CuCl2溶液中加NaOH溶液NaOH溶液质量沉淀质量
D.向一定量水中加KNO3晶体KNO3晶体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9.(2018·新疆建设兵团)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10.(2018·吉安一模)下列描述与图像一致的是( )
A.Mg、Zn、Fe与稀盐酸反应时,所耗金属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B.分别将装有一定质量的红磷和白磷的两支大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C.往一定质量的ZnCl2和HCl溶液中加入锌粒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11.(2018·陕西)氧化铜和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锌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13.(2018·重庆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4.(2018·宜春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5.(2018·南充)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16.(2018·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7.(2018·绵阳)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8.(2018·广东)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下列曲线错误的是( )
二、选择填充题
19.(2016·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8·烟台改编)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Zn粉、Fe粉
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H2SO4至过量
D.向稀盐酸与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则M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8·青岛改编)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②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③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D.④表示向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A 6.C 7.C 8.A 9.D 10.B
11.C 12.A 13.C 14.A 15.B 16.D 17.D 18.D
19.C 硫酸(合理即可)
20.B 混合溶液中MgCl2的质量
21.A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