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目的:总结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48例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凝电切息肉切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8例中共切除息肉52枚,全部患者术中经过顺利,全组无出血、穿孔病例,无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治疗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
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备条件。
标签:电子胃肠镜;消化道息肉;护理高频电切除息肉的治疗技术主要是利用电的热效应产生局部高热,组织水分汽化,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切除。
因其切割、止血同时进行,且具有快速、安全、简便等优点,是临床上结肠息肉的最普及和成熟的治疗方法,公认可以替代手术治疗。
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共治疗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措施及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48.6岁。
其中食道息肉8例,胃息肉35例,十二指肠息肉5例,多数患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息肉直径<1 cm 45枚;直径1~2 cm 7枚,均为一次性切除,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术后病理报告显示:炎性增生性息肉31例;腺瘤性息肉17例,其中管状腺瘤9例、乳头状腺瘤5例,混合性腺瘤3例。
2护理与体会2.l 术前护理2.1.1入院宣教多数患者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合理规律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嘱患者戒烟、防止感冒,以防在操作时咳嗽,影响治疗效果;告知患者术前保持口腔清洁是减少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同时术前可进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1.2心理护理:患者对高频电切除术不甚了解,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心理需要、认识水平和承受能力对他们进行病情、手术及相关的心理咨询;鼓励安慰患者,使他们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嘱患者戒烟,保暖防止感冒,以防在操作时咳嗽,影响治疗效果。
肠息肉治疗的成功案例分享和心得体会

肠息肉治疗的成功案例分享和心得体会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结节状的腺体组织增生性病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肠息肉可能会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改进,越来越多的肠息肉患者能够获得成功的治疗,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分享一位肠息肉患者的成功治疗案例,并总结其治疗心得体会。
这位患者是一名55岁的男性,近几年经常感到腹痛和排便不畅,经过相关检查后被确诊为肠息肉。
在经过详细的咨询和讨论后,他决定采取内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在手术前一天,他需要进行规定的禁食和清洁肠道,以确保手术进行时的肠道清晰。
此外,他还接受了相关的检查,如血液检查、电解质水平测定等,以确保身体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随后,患者进行了内镜手术。
手术进行时,医生利用内镜和相应的器械进入消化道,找到了肠息肉的位置,并进行了切除。
在手术中,医生非常小心和精细地操作,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内镜手术,患者的肠息肉被完全切除,手术过程相对简短,并且几乎无痛苦和创伤。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和恢复期。
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计划。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术后数天内接受特殊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规定的药物治疗。
随着康复的进行,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并逐渐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通过与这位患者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对于肠息肉治疗的心得体会。
首先,他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他表示,医生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信心。
其次,他非常重视术后的康复和恢复,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巩固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患者还强调了术后的复诊和随访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最后,他建议其他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总结而言,肠息肉治疗的成功案例展示了医学技术和医生经验的重要性。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1122018 年第 5 卷第 49 期2018 Vol.5 No.49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临床护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孙 慧(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江苏 泰州 225321)【摘要】报道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完善术前准备,术中与医生默契配合、熟练的技巧,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以及饮食、运动等的指导是保证EMR 手术治疗扁平或亚蒂息肉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肠息肉;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9.112.0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扁平或亚蒂息肉等,是在息肉电切术、粘膜下注射以及钛夹止血术等内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效果好、易操作、安全性高,已逐渐在临床推广普及[1]。
EMR 的顺利进行,疗效满意与否,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收集我院2017年3月~7月行肠息肉EMR 的患者25人,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
其中男18例,女7例;多发性息肉13例,单个息肉12例。
现将肠息肉EMR 的护理配合报告 如下。
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解释EMR 治疗的经过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通过介绍以往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告知病情,包括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的发生。
1.2 检查积极完善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各项辅助 检查。
1.3 器械及药物的准备电子肠镜(OLYMPUS CF-H260AL ),透明帽(OLYMPUS D-201-10704),注射针(OLYMPUS N M -200U -0423)电圈套器(O LY M P U S S D -240U-25),钛夹释放器(OLYMPUS HX-110UR ),钛夹(OLYMPUS HX-610-135L ),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靛胭脂混合液等。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护理体会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护理体会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 (EPT) 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方法。
作为护士,我的一些体会如下:
1. 术前准备
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患者需要提前做好相关检查准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术前护理包括协助医生完成治疗计划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饮食、胃肠准备等。
2. 术中表现观察
在EPT治疗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效果和感觉变化。
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和管理。
3. 术后护理
对于术后患者,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恰当、及时的护理,如观察患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生活,避免剧烈运动等活动,减少伤口复发和感染的风险。
4. 术后宣教
术后宣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护士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饮食禁忌、显现恢复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以便患者和家属可以理解和做好相应的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高效性。
总之,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需要协助医生及时评估,准备治疗,并操作完整记录,以保证卓有成效的治疗。
由于治疗对护士的技巧和经验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熟练掌握治疗设备,要具备一定的医务知识以及护理经验。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如何护理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如何护理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胃肠息肉的方法,也称为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其操作使用内镜技术,并通过内窥镜将手术器械引入人体内,对胃肠息肉进行切除。
术后护理对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全过程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是一种介入性手术,利用内窥镜技术和外科手术器械,直接切除胃肠道息肉。
通过内窥镜,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息肉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情况,并准确地操作远端仪器进行切除手术。
以下是该手术的详细步骤。
1. 麻醉和准备:在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麻醉,使患者进入舒适的麻醉状态,降低疼痛感。
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局麻和静脉镇静麻醉,通常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全面情况决定。
在麻醉之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停药等。
2. 输送内窥镜: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需要通过内窥镜器质来实现,医生通常会放置一根内窥镜进入患者胃肠道内,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医生需要在床旁或手术室内使用气囊或水进行肠道充气,以便促进肠道扩张,容易观察到息肉的真实情况。
3. 确认息肉位置:在放置内窥镜之后,医生需要在机器控制下,慢慢地推进内窥镜。
通过观察内窥镜所见情况,确定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和形态。
在此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细节,如用冷水冲洗息肉周围,以便消除局部充血,方便进行手术。
4. 切除息肉:在医生观察到具体情况下,在内窥镜中预留一定的空间,为之后进行切除手术准备。
根据所观察到的息肉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外科手术器械,并在内窥镜的导入下进行切除。
具体手术方式有电凝切除、电切切除、剪切切除等。
5. 观察术后情况:在完成手术后,医生需要观察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
在胃肠道内注入助于手术和随后观察的药物和水,以便消除过度充血和排除其他并发症。
在完成恢复期治疗后,医生需要及时给予术后复查和检查,以确保手术取得完美的效果。
二、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术后会有哪些并发症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胃肠道息肉的常见手术方式,由于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因此备受患者推崇。
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作者:杨小平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6期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黏膜隆起局限性增生凸起到腔内而形成的过度生长的组织。
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息肉无症状,但是少部分可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症状,其中腺瘤性息肉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经消化内镜下治疗是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广受患者欢迎,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切和氩离子凝固。
本研究总结本院 60 例实施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治疗的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7 年 1 月~2018 年 5 月在本院消化科住院的 60 例胃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42 例,女 18例;年龄 38~75 岁;均伴有消化道症状,如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便血等;通过消化内镜检查为胃及十二指肠息肉 22 例,肠息肉 38 例;均有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单。
1.2 治疗方法均行消化内镜下治疗,方法主要有高频电切和氩离子凝固。
1.3 结果本组 60 例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康复出院。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术前检查患者住院后及时完善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血凝五项、传染病筛查、心电图等检查。
2.1.2 术前准备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术前晚 20 时起禁食,术前4 h 起禁水。
结肠息肉患者,术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水喝,排净肠腔内容物,因甘露醇口服后使肠道产生气体,使用高频电切时可能会引起爆炸,故禁用。
在服泻药时尽量来回走动并轻柔腹部,缩短排泄时间,减轻腹胀,避免呕吐,一般服药后1~2 h左右开始出现腹泻,以大便颜色呈清水状或黄水状无粪渣为肠道准备良好。
服清肠药后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时,需减慢或暂停服用药物,肠息肉治疗不需要停用口服药,胃息肉治疗前需停用口服药。
2.1.3 术前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向患者讲解内镜下息肉治疗的优点以及内鏡下治疗操作的步骤和配合的注意事项,积极解答患者提出的疑虑,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20例的护理体会

理解 与积极配合 的最 好方 法 , 家属 的教育 不容 忽视 , 使 他们 懂得 坚持 饮食控制在术后疾病康复 中的重要性 , 与我们 共 同
监督 、 督促患者 严格 按饮食 计划 进食 。在临床 护理 工作 中 , 要善 于利用各种机会 , 采 取多种形 式对患者 反复进行宣 传教 育和 指导 , 如将术后适宜 饮食 的种 类和禁忌 饮食的种类 书面 列出, 使患者及家属都一 目了然 , 心 中有 数 , 并加强巡视 观察
2 . 2 . 1 心理护理
术后 耐心 向患者说 明 内镜 下消化道 息 肉
药物。观察 用药期间患者可能 出现 的不 良反应 , 静脉穿 刺部 位加 强巡视 , 以防药 液渗出致静脉炎 、 局 部皮肤坏 死 , 如发现
渗出立即更换输液穿刺点 。
治疗 已顺利完成 , 使患者进一 步消除顾虑 , 树立 信心 , 使之得 到温暖 , 能更好 地配合 医疗和护理 。 2 . 2 . 2 一般生活指导 < 0 . 5 c m的小 息 肉术 后 卧床 休息 6 h ; 较大息 肉、 无 蒂息 肉或凝 固范 围较 大者 , 嘱患者 绝对 卧床 休 息 2~ 3 d , 2周 内避免剧 烈活动 、 屏 气动作 和热 水浴 , 预 防 出血。因此 , 护士要耐心反复宣教 卧床休息 与疾病康 复 的重 要性 及治疗 目的。向行 内镜下 上 消化 道息 肉治疗 患者 解释 可能在 1— 2 d内有短 暂的咽痛及咽后壁异物感 , 必要时可用
1 临床资料
程度 和持续 时间 。观 察呕 吐及 大便 的次数 、 量、 性状 及伴 随
的症 状 , 如有黑 粪 、 剧烈腹 痛 、 呕血等 立 即与主管 医师联 系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诊疗体会

现 代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en ora o It rtdT aioa C i s adWetr dc e 0 8Sp 7 2 ) dr unl f ne a rd i l hn e n s nMein 0 e ,1 (6 J g e tn e e i 2 肾之 法 其 效 更 佳 。 阳 明经 为 多 气 多 血 之 经 , 三 里 为 足 阳 明 足 现 代 医学 认 为 , 脑 下 部 一垂 体 卵巢 三 者 之 间 动 态 平 丘
[ ] 马 宝 璋 .中 医妇 科 学 [ .上 海 : 1 M] 上海 科学技 术 出版社 ,977 — 19 :4
7 9
八 珍 汤 为 气 血 双 补 剂 , 中党 参 与 熟 地 相 配 , 气 养 血 ; 方 益 白术 、 茯苓健脾渗湿 , 党参益气补脾 ; 协 当归 、 白芍 养 血 和营 , 西 医结 合杂志 18 ,()48 4 1 J 999 8 :5 6 [ 收稿 日期 ] 2 0 —0 0 8 2—2 3
内镜 下 治疗 消化 道 息 肉的诊 疗体 会
侯 鹏飞 , 崔 征 , 王振 宁, 杨 军 , 张锦春
( 南 省 濮 阳 市 油 田 总 医院 , 南 濮 阳 4 7 0 ) 河 河 5 0 1
和 中 , 和 诸 药 , 奏 气 血 双 补 活 血 化瘀 通 经 之 效 。穴 位 注 射 调 共
能将 针 刺 刺 激 和 药 物 的性 能 及 对 穴 位 的 渗 透 作 用 相 结 合 , 发
[] 石学敏 3
针 灸学 [ j 北 京 : 国 中医 药 出版 社 ,0 2 39 M . 中 2 0 :3
基 值 及 各 反 应 时 间 的 均 值 上 升 , L 基 值 较 治 疗 前 显 著 下 而 H 降 ] 。临 床 验 证 , 复方 当 归 注 射 液 穴 位 注 射 配合 八 珍 汤 加 味 能对 脑 垂 体 一性 腺 系 统 起 到 双重 调节 作 用 , 到治 疗 目的 。 达 [ 参 考 文 献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段家丽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方法:抽选来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患者(84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避免不良情况出现,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效果。
【关键词】消化内镜;胃肠息肉;护理;并发症发生率
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变组织较小时,往往无明显症状,通常情况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可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不适等,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高频电凝切除法、激光及微波灼除法、尼龙丝结扎法等,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术后时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穿孔、出血等,若不进行及时处理,将影响患者预后[1-2]。
鉴于此,本文将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优质护理进行总结,详情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来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患者(84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畴34~44岁,年龄均值(37.65±2.15)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范畴35~45岁,年龄均值(38.52±2.62)岁,按照统计学概念分析,两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可行比对,P0.05。
1.2 方法
對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疾病知识介绍、安排相关检测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内容为:(1)术前宣教: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文化程度,
详情说明疾病相关知识,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问题,重点说明实施治疗的意义。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通过观察、评估等多种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并根据患者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4)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腹痛、反跳痛、肠鸣音及便血等,若出现异常,立即对症处理,后通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
(5)饮食护理:患者在手术当日需禁食一天,在术后1~3d后可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牛奶及非刺激性食物,要求其多吃瓜果蔬菜,少食多餐。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包括穿孔、出血、黏膜灼烧,计算并发症发生率,(2)采用口头询问的方式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别是满意、较满意、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相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肠息肉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
消化内镜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有着损伤小、治疗效果佳等诸多优势,但该治疗方式属于创伤式治疗,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3-4]。
因此患者在实施治疗的同时,仍需要加强护理,才能避免不良情况出现,改善患者症状,保证其生命安全[5]。
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优质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体验,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术前宣教,能够增强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从而愿意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能够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而护理人员术中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则能够有效避免不良情况出现。
护理人员通过实施饮食护理,具有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促使其早日恢复身体健康的效果。
总而言之,对消化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提升护理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