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研究_贺正楚
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设计探讨

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设计探讨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医药行业,整个生物医药行业不仅对新型的药品进行开发和生产,同时还对传统的医药进行改良和创新,因此大量的医药工业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都在进行厂房的开发和建造。
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典型品种的生物药生产工艺的要求,同时还要达到一般生物医药生产的卫生要求及其它各项配套需求。
因此,在进行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设计初期,要综合生物药品生产标准、工艺流程、改建装修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设计方案、工程建设基本配套及预留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考虑。
关键词: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设计引言生物医学新技术是顺应时代需求诞生的新兴技术之一,是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发展与突破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医药市场规模高速稳定的增长,其对支撑技术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生物医学新技术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为推动生物医学新技术相关管理制度、研发与应用的合法化、科学化建设,以及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对相应的监管体系构建提出建议。
1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条件我国十一五期间对国土资源空间的利用、规划做出了重要指示。
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是否具有承载生物医药行业生产的能力,同时对该区域的开发密度、发展潜力、人口分布情况、经济结构布局、国土资源利用情况、城镇结构布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使生物医药行业的开发和建设能够对该区域的政府业绩进行提升,并能够完善当地的国土资源开发结构。
工业标准厂房的建设能够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将国土资源空间有效的利用。
生物医药企业标准厂房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技术创新、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服务等多项创新原则,最大限度的提升国家的扶持资金的利用率,将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成为高标准、高起点基地建设,同时将该区域的文化内涵、城市特点、人文精神等文化理念有机的融合到生物医药标准厂房的建设当中,提高厂房建设的实用性、整体规划性,促进生物医药工业标准厂房建设的现代化,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基于专利动态复杂网络的产业共性技术预测

Vol. 26 No. 12Dec. 2 0 2 0第26卷第12期2 0 2 0年12月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DOI :10. 13196/j. cims. 2020. 12. 001基于专利动态复杂网络的产业共性技术预测吴颖文,纪杨建+,顾新建(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浙江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摘 要:共性技术选择作为优先组织和实施共性技术研发的基础,对产业战略升级和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产业共性技术预测方法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高效选择。
基于专利动态复杂网络,定义了共 现广度和共现强度作为技术共性度的衡量指标,并根据这两个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多项式回归模型预测出未来的共性技术。
以家电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共性技术预测;共现广度;共现强度;专利分析;技术共现;动态网络;多项式回归模型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prediction based on dynamic complex network of patentsWU Yingwen , JI Yangjian + ,GU Xinjian(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Abstract : As the basis of preferentially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generic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he select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pgrade industrial strategy and enhance national core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the prediction method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effi cient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co-occurrence dynamic network of patents >co-occurrence breadth and co-occurrence strength were defined as indicators of the degree of technology commonali- t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rule of these two indicators over time , the polynomial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pre dict the future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The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 was chosen as the case, and the em pirical study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Keywords :generic technology prediction ; co-occurrence breadth ; co-occurrence strength ; patent analysis ; technologyco-occurrence ; dynamic network ; polynomial regression model0引言根据我国科学技术部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对 共性技术的定义,共性技术是指在不同领域、不同行 业或不同区域能够广泛共享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普遍推动作用的技术当前产业与科技的 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竞争已经从市场化阶段的技术竞争走向竞争前技术的竞争。
生物医药政策 背景说明

生物医药政策背景说明
生物医药政策的背景说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研发投入巨大、市场竞争激烈等。
因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2. 公众健康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公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生物医药作为医疗健康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福祉。
因此,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也是满足公众健康需求的重要举措。
3. 国家战略规划: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旨在通过引导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同时,通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4. 国际竞争与合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日益加剧。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纷纷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生物医药政策的背景说明需要从产业发展、公众需求、国家战略规划以及国际竞争与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全产业链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D01:10.13546/ki.tjyjc.2020.18.0370臥肝全产业链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贺正楚',曹德2,潘红玉匕吴艳2(1.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沙410114)摘要:培育和发展全产业链,是近年来我国产业经济领域的新现象和产业发展新思路。
在发展全产业链当中,要树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形成“产业融合与耦合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产业协调发展、产业共享发展、首位产业引领发展、产业创新生态发展”的全产业链发展指导思想。
文章依据这个指导思想,构建一套全产业链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包含产业融合度、产业耦合度、产业结构柔性系数、产业协调指数、产业共享指数、首位产业引领度系数、产业创新生态系数等7个指标体系在内的全产业链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全产业链;产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487(2020)18-0163-040引言全产业链在产业层次上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联关系,从研发设计、原材料生产与供应、终端产品制造、维护和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是由分布在这些产业领域的多个企业形成的链式结构关联关系。
因此,在评价全产业链发展状况时,要树立产业融合与耦合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等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和全产业链发展指导思想。
既有文献已经就产业融合度、产业耦合度等单个指标进行了研究。
一是产业融合研究,贺正楚等(2O13)1"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互动评价、产业融合评价两方面构建岀评价产业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
贺正楚和吴艳"「基于产业分工、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等理论,选取环境因素、技术融合等指标构建了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二是产业耦合研究,贺正楚等(2015严通过分析生产服务业与专业设备制造业的耦合运作机理并基于耦合发展模型,从产业规模、潜力指标、创新指标、关联指标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生物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

10Z'Magazine 丨2022丨CURRENT EVENTS 中等城市核心期刊·封面故事·责任编辑丨何玉梅 潘义军文丨■ 卫东生物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生物医药尚存挑战待破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实际上,在本次发布的《规划》中也提出,将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专门印发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为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据了解,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医药产业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打破现有行业挑战,加速创新升级将成为主旋律。
Copyright©博看网 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正如IQVIA艾昆纬管理咨询部企业战略负责人徐莹此前在健康产业峰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表示,中国医院药品市场在2021年实现快速增长,市场在疫情之后快速复苏。
新特药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市场呈现“五年,百亿,前五名”的规律。
“创新制胜”将成为推动药企发展的原动力。
在谈及当下生物医药市场存在的挑战时,徐莹认为,带量采购常态化、医保谈判制度化等政策,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给药品的院内销售带来挑战。
“面对持续增加的药品供应品种和有限的医保资金,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目光投放到院外市场。
院外市场作为独立的生态,呈现出四大特征——终端拉动、药品快消化、高效覆盖、支付创新。
‘十四五’期间,面对市场机遇及挑战,企业应积极探索‘产品生命周期+支付+渠道’的组合策略,精细化管理市场,实现快速转型与突破。
”徐莹称。
据分析,资本市场投入热情一度高涨,近期进入观望期。
在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市场将逐渐趋于理性。
医药市场为抗经济周期品类,疫情下其他产业急剧收缩,资金流向生物医药,一二级市场融资规模过去5年均创历史新高。
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创新与协同发展研究报告

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创新与协同发展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产业,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过去几年里,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创新,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报告将探讨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产业链创新的重要性1. 产业链创新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整合各个环节的资源和知识,可以促进创新的发生与推动。
例如,药物研发环节的创新可以提高新药研发的速度和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产业链创新有利于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整合供应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还可以降低研发和生产中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三、创新突破点1. 研发创新。
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推动新药研发,开展精准医疗等,提高生物医药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2. 供应链创新。
整合药店、医院和药企等环节,建立快速、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提高药品的流通效率。
3. 营销创新。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营销和个性化定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协同发展的重要性1. 协同发展有助于共享资源。
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共享资源可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2. 协同发展有助于推动创新。
不同环节的合作可以加速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促进创新的发生。
3. 协同发展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五、协同发展的实施方式1. 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行业的协同发展。
2. 建立行业联盟。
不同环节的企业可以组成联盟,共享资源和技术,并开展合作研发和市场推广。
3. 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促进行业的协同发展。
六、挑战与对策1. 技术创新的挑战。
生物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和高水平的人才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设计、路径构架及对策:湖南例论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设计、路径构架及对策:湖南例论谭媛平;贺正楚;陈文俊;刘亚茹【摘要】由于传统支柱产业发展速度趋缓,湖南要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提出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使思路得以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支撑路径,包括:对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剖析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依托产业园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当中,要分析产业园的产业环境,改进和完善产业园的运营管理机制,解析产业园的商业开发模式,解读产业园区的投融资与招商政策,酝酿出台新政策,提出产业园的发展战略.并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培育和发展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对策及措施.【期刊名称】《经济数学》【年(卷),期】2019(036)001【总页数】7页(P32-38)【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思路;新兴支柱产业【作者】谭媛平;贺正楚;陈文俊;刘亚茹【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6;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72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湖南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工业领域当中的有色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建材产业一直是传统优势产业.例如,有色金属产业曾经长期支撑了湖南经济的发展,湖南享有“有色金属产业之乡”的美誉.不过,现在这个传统优势产业已经大不如前,产业发展速度变得缓慢[1].2017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4个有色金属产业,其投资分别下降27.2%,17.2%,14.1%和13.5%.2017年,湖南省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左右,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由以往的主引擎逐步变为次动力.石油、化工、水泥、钢铁、有色、电力等产业仅增长1.8%.2016年,湖南省根据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的主要产业指标情况,在工业领域评选出13个工业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的增加值一般要占全省规模工业的60%左右.湖南13个支柱产业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7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5%以上,这些产业可以列为湖南支柱产业的第一层次;二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湖南省规模工业的比重不到5%,但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在5%以上,这些产业可以列为湖南支柱产业的第二层次;三是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近年呈现持续较快发展,为湖南省的新兴产业.2016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1%,增加值占湖南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2016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4.1%,对湖南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5.7%.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可以列为湖南支柱产业的第三层次.因此,湖南省的13个支柱产业按照产业规模大小,划分为三个层次,即“7+4+2”型支柱产业.不同支柱产业对湖南经济的影响不一样.最近5年来,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对湖南省规模工业增长虽然发挥了稳定器作用,但没能实现加速器作用,而且个别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后退.例如:多年来一直占据湖南支柱产业地位的钢铁产业(该产业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主),自2015年以来退出了湖南支柱产业阵营.2016年,由于控烟力度加大、卷烟提税顺价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湖南烟草制品业全年增加值下降5.7%.未来时期,湖南烟草制品业从平稳增长转为下滑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湖南建材产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等传统的支柱产业,产业层次较低,初级品和中间品多,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少,又因为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耗能高、污染重,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由于湖南省的建材产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空间变得逼仄,发展速度难以提高,为了使产业转型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为了建设湖南省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也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湖南要加快发展新兴支柱产业.近年来,一些新兴产业在湖南发展壮大了,例如:2016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个产业,首次跃升到湖南支柱产业阵营.而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这两个新兴产业,近年持续高速发展,虽然尚未在湖南省和全国同行业范围内达到领先水平,但已经成长为湖南经济领域当中的新兴支柱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门类较多[注]生物医药产业门类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该产业虽还只是暂列湖南产业经济界支柱产业的第三层次,但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且该产业还能够使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得到融合,把一、二、三产业集中融合成一个综合产业,因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大、产业延展性强、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带动作用大.湖南省已经形成大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该产业早在2015年就已经发展壮大为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总产值在湖南省支柱产业当中排名第10位.以九芝堂、千金药业、紫光古汉、汉森制药、尔康制药、千山药机、三诺生物等企业为代表,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界享有盛誉;妇科千金片(胶囊)、古汉养生精口服液(片)、四磨汤口服液、驴胶补血颗粒等医药产品,在全国医药界具有广泛知名度.尔康制药是全国药用辅料龙头企业.湖南科伦是省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的医药制造企业,自主研发的粉液双室产品袋填补了国内空白.圣湘生物是国内基因检测行业领先企业之一.楚天科技是我国最大的医药装备研发制造厂家之一和替代进口制药装备产品的代表企业.关于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制药机械产业、中药产业,以及生物药品、化学药品及药用辅料等产业领域,湖南已经迎来重大发展时期,有希望在“十三五”时期突破这些产业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工艺,并在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整体实力跻身全国十强.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持续下滑,2017年的GDP增长速度是6.9%,湖南经济发展速度也不例外.湖南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就要发掘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要把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湖南经济增长新动能.在湖南省三个层次的支柱产业当中,第一、二层次的多数支柱产业发展速度难以提高,一些支柱产业发展速度趋缓.经过多年发展,湖南形成了一批对本省经济发展起到主要影响作用的新兴支柱产业.对湖南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便较好地进一步促进湖南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本文以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湖南新兴支柱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探索湖南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探讨加快发展该产业的思路和对策.2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2.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势近年来,全球关于生物医药技术、新药物开发、产业与市场,呈现几个明显的发展特征及发展趋势.1)生物医药技术方面.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不断得到研发,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大量涌现,很多技术尤其是不少重要技术正在从研发的后期阶段进入临床阶段和产业化的前期,目前,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表明全球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将要进入产业化阶段.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由高技术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2020年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全球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3].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技术实现突破,关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重要的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且重大技术和重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治疗.医疗技术日益精准,在大数据支撑下顾客接受精准医疗.精准医疗产业发展快,基因测序成为该产业的主导产业.干细胞医疗成为新医学革命的核心,干细胞蕴含着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新的潜在经济增长点.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大力支持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以及临床应用,研发投入不断增强.生物医药产业需要高额投入作为产业进入和持续发展的条件.据统计,大型制药公司研发投入比重较大,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9%~18%,甚至20%以上.为了获取新药或者为了直接掌握新技术,生物技术公司与大型制药企业以及大型制药企业之间,以及生物技术公司相互之间,经常进行企业的兼并重组.2)新药物开发方面.技术联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新药的发现,需要研发企业、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进行技术联盟.全球50%的生物技术药物,是通过技术联盟联合研制而来.一是技术联盟可推进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度.生物技术企业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生物技术产品及生产技术,制药企业在研发新药时,为了获得生物药品的生产技术或生产权,一般要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二是创新药品开发采用委托外包模式.为缩短创新药品开发时间,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将技术性强的研究开发内容,分包给小型公司完成.这种模式专业化程度高,并且成本低、效率高,促进了制药企业产业链发展;三是药品市场中的生物类药物销售量快速增长,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市场前景看好.由于消费者认识到药物本身的安全性能,化学药品在药物市场中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应用于天然药材的种质改良当中,天然药物将获得更为快速的增长.3)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生物医药产业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都在加大,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成为全球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出现了较为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逐步形成若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分布集群化,企业集中度较高.发达国家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上几乎都是以生物产业园区的形式达到集群效应[4-5].例如,美国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已形成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圣迭戈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此外,英国的剑桥基因组园、法国巴黎南郊的基因谷、德国的生物技术示范区、印度班加罗尔生物园等,都发展成为全球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区.4)生物医药市场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一是全球生物医药市场集中化发展,产品市场被垄断.少数发达国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支配地位.美国、欧洲、日本的药品市场占全球份额的80%以上.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这些公司产品也几乎垄断全球销售市场;二是现代医药产品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全球专利药市场;三是移动医疗市场发展快速.移动医疗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成为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模式.消费者对移动医疗的需求很大,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融合医疗信息和医疗服务的背景下,移动医疗这一医疗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20年,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规模有望超过490亿美元,年均增长50%左右[6-7].2.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机会与困难及产业发展特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发展机会主要有:一是我国对医药卫生领域的投入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二是人们对药品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增加了对药品的需求量;三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实施与落实[8],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发展困难主要有:一是生物医药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产业分散、经济规模效应不明显.虽然我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由于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经营管理不当,并且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分散、凌乱等问题;二是研发投入较少,原创技术少、新创药品不多.由于投入到新药研发经费较少,开发新药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新药难以生产,药品生产不得不以仿制药为主[9-12].中国生物医药的产业发展特点是,主要依靠园区经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我国很早就对生物医药产业园进行布局.1997年至今,国家发改委与科技部在全国共确立了56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园区).在这些产业基地(园区)当中,大型医药企业主要有4个,分别是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生物医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当中的重点医药企业主要有5个,分别是: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有限公司、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赫格雷(大连)制药有限公司.我国主要生物医药产业园有21个,分别是:泰州中国医药城、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大连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北京亦庄科技园,变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郑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无锡(马山)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长春生物医药产业园、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哈尔滨利民生物医药产业园、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上海聚科生物园区、南京生物医药谷.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区域出现了产业集群.此外,重庆、四川、东北、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市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开始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环渤海湾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当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在产业链条当中分工较为明显.北京是研发中心,以芯片中心和蛋白质组中心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了研发创新体系;天津、山东、河北则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基地,也是产业制造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拥有较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技术国际化以及产业化、承接跨国企业公司的外包业务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明显,全球生物医药排名前十位的大企业大多数集中在该区域.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是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该园区集聚了多家跨国医药企业研发机构,科技研发平台体系完善,新药研发成果多.珠江三角洲地区围绕深圳、广州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深圳的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在全国领先,生物医疗设备产业也较为发达.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聚集了150多家生物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科研机构.3 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的总体思路及路径构架根据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该产业的发展趋势,设计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的总体思路:对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做全面、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剖析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且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面临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对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相关行业进行研究,改进和完善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管理机制,解析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商业开发模式,解读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投融资与招商政策以及要酝酿出台的新政策,提出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战略,最终提出发展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对策.总之,根据上述分析,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的总体思路设计,具体可以从8个方面(路径)进行构架,以支撑该思路的现实性、合理性和科学性.1)剖析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且发现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状况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园总体概况、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形成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主要构成、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特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外包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经营情况、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情况、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特色;二是对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市场环境及影响进行分析;这个内容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政治法律环境、生物医药产业国家政策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相关政策法规、行业相关发展规划、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三是对行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这个内容包括:我国GDP增长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分析、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分析、居民医疗保健水平分析;四是对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社会环境进行分析,这个内容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与土地利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与环境保护.2)对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相关行业进行分析.内容包括:一是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这个内容包括:生物制药行业产业链分析、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结构分析、生物制药产品和疫苗市场分析、生物制药产品和血液制品分析、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二是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这个内容包括:中药行业产业链分析、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药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心脑血管中药市场分析、抗肿瘤中药市场分析、中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三是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这个内容包括:化学制药行业产业链分析、化学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化学制药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全身抗感染用药市场分析、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市场分析、化学制药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四是生物医药外包发展现状分析,这个内容包括:生物医药外包业务种类、生物医药外包服务模式、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市场、生物医药生产服务市场、生物医药外包发展趋势、生物医药外包发展前景.3)对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从产业培育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一是从成本、技术创新等角度论述生物医药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从新兴支柱产业增长潜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理论以及新兴支柱产业增长稳定性理论,论述生物医药产业这个新兴支柱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二是从技术专利和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引进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生物医药产业;三是从生物医药产业的产业特征、结构特征、区域分布特征等方面对构成产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评价,对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比较湖南与其他省份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提升湖南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措施以及发展该产业的建议.4)改进和完善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管理机制.内容包括:一是对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模式分析,这个内容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管理模式、生物医药产业园经营主体、生物医药产业园运营模式;二是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园生产项目管理,这个内容包括:产品生产设计管理、生产工艺设计管理、生产建筑设计管理;三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约化发展分析,这个内容包括: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要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生物医药产业园成功关键因素;四是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要点,这个内容包括:地方政府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当地特点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公共服务平台.5)解析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内容包括:一是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市场定位,这个内容包括:评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投资效益、当地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位、园区企业关于研发、产品和销售的定位;二是开发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资本运作模式,这个内容包括:园区土地融资、企业投资需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三是CMO(合同制造外包)代工模式和租赁模式,这个内容包括:由于药品生产需要生产线和较多的土地资源,因中小医药生产企业在企业开办阶段难以自建生产线,通过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集中化的CMO,然后采取CMO模式和租赁模式,解决中小医药企业的生产条件.6)解读湖南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投融资与招商政策以及要酝酿出台的新政策.内容。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Value Engineering
· 15 ·
及产业集群的分布还不是特别理想。特别是医疗器械产业 就是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软勒,基础相对比较薄 弱,中等以上的规模企业比较欠缺。跟深圳相比,差距非常 大,深圳域内集聚了 700 多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 械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达到 8%,而且知名企业众多, 具体包括迈瑞、理邦、开立、先健、新产业等。反观石家庄, 医疗器械企业仅 100 多家,而且主要生产经营中低端医疗 器械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都偏低,企业完全自主 创新的高端产品极少,仅有不到 10 家企业拥有三类医疗 器械证书,产业发展不均衡且产品结构亟待优化。
0 引言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诸多政策,推动生物 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已经由投入驱动发展模式转变 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然而,对标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 产业,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还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瓶颈需要 破除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成就 1.1 产业整体规模大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产 业规模发生了质的变化。截止目前,基本搭建起来了以生物 医药为核心,包括生物医药研发、生物医药制造、生物医药 技术服务与生物医药商贸流通等为一体的全流程产业生态 体系。2019 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的呼应业务 收入就达到了 551.7 亿元,比上一年度同比增长 18.7%。科 技创新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石家庄高科技企 业的培育成效显,截止 2020 年 12 月,石家庄共有高新技术 企业 2499 家,其中 699 家为当年新增,名列全省第一。 1.2 产业加速集聚度高 凭借石家庄医药产业雄厚的前期建设基础,高新区通 过政策引导发力,将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打造为区内战略主 导产业,产业集聚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吸引了 全国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入驻高新区产业园区,其中有三家 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了 50 亿元。 2018 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石家庄高新区集聚了六 家上市公司,四家全国生物医药百强公司,1166 家生物医 药企业,形成了以华北制药的微生物与生物工程药物产 业、石药集团的新型制剂与辅料产业、石药集团的心脑血 管药物与维生素药物、以岭药业的现代中药产业、石家庄 四药的大容量注射剂、智同集团的生化药物产业、藏诺生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纲选择无关, 建立模型前无须对数据进行无量 DEA 无须评价者主观设置指标权重, 纲化。其三,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 12]
。
DEA 模型 在 不 断 的 完 善 和 发 展, 本文采用 DEA 的 C2 R 和 BC2 两个模型分别测算生物医药产 业共性技术服务的技术效率 ( 既定的输入量状态 下获得最大产出的测度, 简称 TE ) 和纯技术效率 ( 规模报酬不变的前提下, 实际生产点与生产可能
收稿日期: 2013 - 09 - 10
修回日期: 2013 - 12 - 29
13CJL058 、 12BJY070 ) ;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研 究 项 目 ( 13YJC790160 ) ; 湖 南 省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 金项目 ( 11AJL008 、 ( 12YBA250 、 12ZDA10 ) ;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 12A012 ) 男, 湖南衡阳人, 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新兴技术经济及管理。 作者简介: 贺正楚( 1968 - ) ,
[ 4] [3]
。 生物
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及其过程, 可以划分为共 性技 术 研 发 供 给 和 共 性 技 术 应 用 共 享 两 个 阶 段
[ 7]
。共性技术服务效率影响生物医药产业的发
展, 而服务效率取决于研发供给和应用共享两个 阶段。因为, 一方面, 共性技术本身并不会自然成 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它需要进一步的 科技资源投入来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化, 产业共 性技术是形成专有技术的基础, 是基础研究迈向 市场应用的第一步, 若其研发供给若得不到满足, 应用技术的开发将无从进行
术应用共享两个阶段。通过选取这两个阶段的相关指标, 搜集整理全国 31 个省市地区相关的指标数据, 采用链 式网络 DEA 方法对我国 31 个省市地区共性技术服务效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 我国生物医药 产 业 共 性 技 术 服 务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在共性技术研发供给阶段, 存 在 投 入 过 多、 资 源 分 配 不 均、 产 出 效 率 低 下 等 问题; 在 共 性技术应用共享阶段, 服务效率相对较高, 说明生物医药 行 业 对 共 性 技 术 的强 烈 需 求 以 及 各 省 市 对 共 性 技 术 运 用和商业化的重视。从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角度对我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是, 政 府应当给予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大力支持, 从融资渠道、 税收政策、 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研发资金支持 力 度, 建立健全创新平台体系, 从组建技术联合体、 强化组织 能 力建 设、 加 强 协 调控 制 能 力 等方 面 着 力 完善技 术 共 享机制。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 共性技术服务效率; 研发供给阶段; 应用共享阶段; 链式网络 DEA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F752. 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9753 ( 2014 ) 02 - 0130 - 10
[ 8]
。 另一方面, 共性
技术研发创新本身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 只有通过与之相适 应的扩散渠道使共性技术在产业内部广泛共享 , 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 才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 发展和结构升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应用共享 比研发供给更为重要
[ 9]
。
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从研发投 研究表明, 入到科技成果供给, 再到产品共享应用具有明显 的链式阶段特征
一、 引言 ( 一) 生物医药产业及产业共性技术 党的“十八大 ” 报告指出 : 加强社会建设 , 必 期间 , 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十二五 ” “看病贵 、 看病难 ” 的问题仍将是我国人民面临的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2] [1]
( 二) 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 指政府有关部 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 门、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企业等组织和机构, 在提 供共性技术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中, 围绕共性技术 的需求方和供给方, 完成共性技术的研发、 转移、 转化、 交易和扩散, 为供需双方提供技术、 人才、 资 金和信息等多方面的系列服务及其过程
[ 10]
。产业共性技术能否发挥其服
务功能, 快速转 化 成 生 产 力, 为生物医药产业服 务, 不单取决于技术的研发供给或者应用共享, 更 是取决于两阶段的效率。 在产业共性技术对生物 医药产业的贡献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对两阶段 的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 链式网络 DEA 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对技术服务效率的评价方法众多, 但由于生 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具有多样性、 复杂性等特性,
131
。 因此, 产
业界对于加强共性技术研究的呼声日渐高涨, 发 。“十二五 ” 期间, 我国生物 展共性技术迫在眉睫 医药产业将要在具有重大科研前瞻意义与社会意 义的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并且要重点突破一批核 心关键共性技术、 开发一批重大新药产品
[期
学界尚未达成通用的评价方法。链式网络 DEA 方 法既能对产业共性技术两阶段的效率进行系统研 究, 又能揭示影响效率的根源, 为共性技术服务投 入产出效率评价 提 供 了 有 力 的 分 析 方 法。 鉴 于 此, 本文选取链式网络 DEA 方法对生物医药产业 共性技术服务效率进行评价。 ( 一) 链式网络 DEA 评价模型 1978 年, 运筹学家 Charnes 和 Cooper 首次提 出了数据包络分析 ( Data Envelope Analysis, 简称 DEA) 方法, 即以一组同类的决策单元 ( DMU ) 的输 入和输出数据为依据判断各个 DMU 的相对有效 性
Research on Efficiency of Service towards Generic Technology in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2 ZHANG Mi1, ,WU Yan1 , YANG Ligao1 HE Zhengchu1 ,
( 1.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 Hunan, China; 2.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836 , China) Abstract: Generic technology service efficiency,which reflected in the two phases of R&D supply and application sharing,affects develop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fter selecting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of these two phases and collecting related indicators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the paper evaluates generic technology service efficiency using chain network DEA method. Study shows that China's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eneric technology service has characteristics with distinct phases. In R&D supply stage, generic technology service presences issues such as put too much,resource distribution unequal and production inefficiencies. Generic technology service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high in application sharing stage,which shows the strong demand of generic technology form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attention of applic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form municipaliti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promoting our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form the perspective of biopharmaceutical generic technology are as follows: governments should give strong supports in R&D fund form financing,tax policy and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spects ,
[ 6]
。 由于建设 覆
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 医疗服务 体 系 、 药 品供应保障体系 、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推进公 立医院改革等 , 都亟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 作为支撑 , 因而生物医药产业也就被列为我国七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 该战略 性 新 兴 产 业 以 满足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需要为基础 , 以发 展诊断试剂 、 新型疫苗 、 新型医疗 器 械 、 基 因、 蛋 白质 、 小分子化学等创新药物为重点 , 在引领经 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国计民生方面均能 够 发挥重大作用 。 有别于其他六大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的是 , 该 产 业 以 其 服 务 民 生 特 性 而 被 誉 为 21 世纪的“钻石产业 ” 。 是蕴含于 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 发展产业共性技术, 作为增强产业原始创新能力 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已经成为业界倍加关注 的焦点。目前,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 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与经济规模还不相适应, 在创 新体系建设中存在弱化共性技术研究的现象, 在 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尚不能摆脱对发达 国 家 的 依 赖, 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 我 国生物医药产业要由大变强、 原始创新能力要由 弱变强, 均迫切需要共性技术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