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总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P104~105第1题,完成教材P107~110“练习二十五”第1、2、16题。
教学目标:1.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进一步巩固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2.培养学生数数、读数、写数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20以内数的序数含义、数的顺序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基数与序数含义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建成长小档案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小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数学本领。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一下,创建自己的成长小档案,在小组内说说这学期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先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预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从中学会有条理地回顾整理的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位置、认识钟表和认识图形。
师:想一想,在学习中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先复习20以内的数。
二、复习20以内的数师:学习数学离不开数,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各数。
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数。
【预设】学生可能会1个1个地按顺序或倒序读数,2个2个或5个5个地读数,按单数、双数读数等。
师:在这些数中找到一个数,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这个数吗?【预设】学生选择一个数,可能用小棒摆出来,也可能画图表示,还可能用计数器拨出来。
(教师追问: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指导学生说说它的意思和组成。
)课件出示教材P105第1题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105第1题第(1)~(5)题。
指名汇报。
【预设】第(1)题:学生能清楚地知道一个数前面的数比它少1,后面的数比它多1。
第(2)题:指导学生准确数数,找到第几行,区分第几和几。
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第二行出示的“3、5、7、9、11”填出缺少的“2、4、6、8、10”;根据第三行出示的“4、6、8、10、12”填出缺少的“3、5、7、9、11”……学生可能有多种走法,要求学生一边读数一边画出路线。
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一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题统计游玩人数(9分)1、游玩的同学中男生有12人,女生有8人,一共有( )人,男生比女生多( )人。
2、把同学们排好队,你猜猜,与11号同学相邻的两个人是( )号和( )号。
3、15号和17号两个同学的中间一人是( )号同学。
4、如果10个人编成一组,那20个同学可以编成( )组,说明20里面有( )个十。
5、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分) 、(1)59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8大,个位数字比1小,这个两位数是( )。
(3)10个十是( );5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 、和6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元=( )角 二、文字题、68和73相差多少?、比39多24的数是多少? 、比92少45的数是多少、两个加数都是46,和是多少? 五、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1.18元 12元 21元 (1)买和一共需要多少元钱?(2)比便宜多少元钱?(3) 比贵多少元钱?— =8— =8— =8— =814= +14= + 14= +14= +(4)拿20元买一辆,应该找回多少元钱?(5)2.一年级一班捐书45本,二班捐书50本,两班一共捐了多少本?3.4.一本故事书共50页,小明看了22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5.4.文具店有80枝铅笔,上午卖出23枝,下午卖出27枝。
还剩下多少枝?5.图书馆原来有92本故事书,借走了27本,又还回来了15本。
现在有多少本故事书?一、看图写数。
(4分)( ) ( )( )( ) 二、直接写出得数。
(11分)18+50–7= 80–60+35= 90–(60+30)= 63–(76–70)= 三、填空(第8题6分,其它每空1分,共29分)1、5个一和2个十组成( )。
100里面有( )个一。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七十六写作( ), 90读作( )3、40前面的一个数是( ),40后面的一个数是(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回顾数学上学期所学知识,并进行系统的总复习,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技能。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数的认识与数码的概念•掌握数的比较及其符号的意义•掌握简单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四舍五入的概念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课程共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加减法计算和数字关系。
每个部分的教学安排如下:1. 数的认识本部分主要包括数的概念及数码的认识,可以采用抽认数字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
教学重点:•数字0~100的读法•数码的概念及认识教学重难点:•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数码的认识与辨认2. 数的比较本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的比较方法和符号的意义。
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表示方法教学重难点:•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意义•不同数字间符号的应用和阅读3. 加减法计算本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加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运算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运算顺序的掌握4. 数字关系本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四舍五入的概念。
教学重点:•数字之间的关系及表达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和意义教学重难点:•数字之间的关系的运用•四舍五入的实际应用三、教案设计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游戏、广场舞等形式的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教案设计如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手指做加减法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 数字认识游戏(10分钟)老师可利用数码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进行接龙游戏或形状对应数字游戏。
3. 数字比较游戏(1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数码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猜出数字大小关系。
4. 简单加减法计算(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画图、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总复习第4课时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总复习第4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10以内的数的认识,理解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
2. 10以内的加减法: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规律和性质。
3. 认识图形: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分类。
4. 测量:复习长度的测量,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
5. 时间的认识:复习时钟的读法,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长度的测量。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的规律,理解图形的特点和分类,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教学PPT、计数器、计算器、测量工具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盒、计数器、计算器、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复习:通过讲解和示范,复习本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基础。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总结:通过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总复习第4课时教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相应的板书内容,包括数学公式、图形、表格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长度的测量。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5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5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5篇复习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复习总结可以帮助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1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3、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2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学设计

生:我还认识了0-20,我认识了加减法……师:本学期同学们都有了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本学期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简单回忆一下本学期知识,大体了解重点知识,为后面环节知识点详细复习做铺垫,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
]【环节二:梳理知识,巩固练习】(1)20以内数的顺序师:同学们有关20 以内的数,你能回忆起那些知识点?生:我们学习了数的组成,知道了1个十是10个一……生:我还会从0数到20……师:同学们,让我们一个一个从0数到20 (生齐数)师:你会2个2个的数吗?5个5个的呢?(生齐数)师: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对数的组成掌握的怎么样了,你们有信心吗?(PPT出示题目)(2)“20 以内的加法和20 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复习。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的加法吗?你能将加法分分类吗?生:有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
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比如9+2=11就是进位加,用凑十法计算。
11+3=14就是不进位加,直接用各位和个位相加结果写在个位。
师:让我们来练习一下吧!(PPT出示题目,学生口答)师:老师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整理了一下,同学们跑火车口答。
(3)“认识钟表”的复习。
师:除了数字,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一位生活总很重要的帮手,谁想起来了?生:钟表!师:下面的钟表,你认识吗?判断是几时的方法是什么?(PPT出示题目)生回答问题。
师:下面这个钟表不是几整了,你还会认吗?(PPT出示题目)生:回答问题。
(4)“认识图形”的复习。
师: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几个图形,谁想起来了?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追问:你知道他们的特点吗?生回答特征,师及时补充。
教学难点:1.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回顾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已经进入了复习阶段,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复习,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梳理?你在学习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024年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第4课时 综合与实践(课件)

总复习 第4课时 综合与实践
回顾与交流
关于位置和钟表我们又学习 了哪些知识呢?
上 下
左手
左
右手
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 面对的方向
背对的方向 后
分针
时针
有12个数
9时 整时 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 就是几时!
10时半 半时 分针指着6,
时针走过几, 就是几时半!
巩固与应用
1.我会选一选。
7.有( 9 )个人在排队。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填序号) ⑤ ⑥ (3) 的右边是( ⑥ ),下面是
( ⑧ )。(填序号)
⑧⑨
3.画一画。在 的右边画☆,上面画□,左边画 △,下面画○。 (教材P86 T1)
□
△
☆
○
4. 看一看,填一填。(教材P86 T2)
上 左 下
5. 连一连。 (教材P86 T3)
3时半
10时半
12时
8时半
6.把小轩一天的活动和对应的时刻连起来。
(1)下列图片中,( ② )是右手。
(2)下面的钟面中,( ③ )显示的时间是8时半。
(3)如图,动物们在爬山, 的后面有( ① )只动物。
①1
②2 ③3
(4)如图,要向左转的是( ① )。
2.看图填一填。
第1行
①
第2行
④
第3行
⑦
(1) 在第( 2 )行。 ② ③ (2)第3行从右数第2个是( ⑧ )。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教案标题: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巩固和掌握一年级数学下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2. 加法和减法: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认识人民币: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4. 认识时间:认识时、分、秒,学会读取时间。
5. 测量:认识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6. 图形的认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一年级数学下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认识人民币和各种面值,学会读取时间,认识基本图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注重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数学下册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数的认识(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00以内的数,引导学生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 复习加法和减法(1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4. 复习认识人民币(10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货币计算。
5. 复习认识时间(10分钟)利用时钟模型,让学生认识时、分、秒,学会读取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第 119 页的第 6 题复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 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
7+5 2+9 5+8 7+4 6+6
NO: 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 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 使学生进一步说出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填未知数 (1) 6+() =11 14-() =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 =13
8+() =15
12-() =2
5-() =4
7-() =1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 +7=14
创设情景
出示书上第 117 页的第 7 题。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 20 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 (学生写 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 7 数到 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 2 数到 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 1 题。 学生在书上填, 并指名学生口答, 后集体口答, 检查学生熟练掌握 二、复习 20 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 20 以内数的读写、 数序、 大小、 组成和序数的含义, 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 : 20 以内进位加法和 10 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 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 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 1、 2 题。
20 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第二位是什么位 ? 2.出示计数器, 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 11 让学生读出这个数, 并问这两个 1 表示的意思相同 吗?为什么: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 13'这个数 ?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 13 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 ,互说想法 ,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大约是几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认识图形 出示第 116 页第 4 题 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第 117 页第 5 题 (1)学生看书并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 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 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 我是 10 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 (2) 我比 9 少 1,我是几 ?
(3) 我是 12 和 14 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 (4) 我是 19 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 (5) 我比 18 少 1,我是几 ?
(6) 我是由 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 (7) 我是由 2 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
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书上第 121 页第 11 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用数学
书上第 121 页第 12 题。
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数学游戏
1、 教师将 1—— 10 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 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 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 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 指导练习
(3)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 完成书上第 119-120 页第 7、 8 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拨钟, 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 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 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 约是几时”。 (2)完成书上第 120 页的第 9 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 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看书第 117 页第 6 题,学生在书上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小结 四.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4.学生做教材第 118 页的第 2 题。 5.师生对口令 (11 一 20 各数的组成 )
如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几 ?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 116 页的第 3 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 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
(2) 把第 14 个珠子涂上颜色。
教师
NO:4 教学内容:用数学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指名口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题 复习课时安排 : 约 4 课时
NO:1 复习内容 20 以内的数。
(教材第 116 页第 1— 2 题,练习二十三的第 1—2 题、 4 题、 )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 20 以内的读写、 数序大小、 组成和序数的含义, 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 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 :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
吗?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9+6=15 (辆)
问:如果把“又开来了 6 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第 2 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 1、2 题。
NO:2 复习内容 20 以内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
(教材第 116 页第 3 题第 118-119 页第 3-6 题)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 复习重点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总复习 复习内容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
20 以内的数, 20 以内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 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