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试题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总复习测试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2、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雨B、露C、霜D、冰3、对欧姆定律公式I=U / R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4、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5、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
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
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山顶有泉。
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
水不容易沸腾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6、下列各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动机B、电风扇C、电冰箱D、电饭锅7、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电线芯,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章节试题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
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不变、沿着_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
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
(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图C.与地球自转同步D.与运动员同步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
”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A.房屋B.大树C.石头路D.篱笆墙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m。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沪科版物理初三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单位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A. 米/秒 (m/s)B. 千米/小时 (km/h)C. 厘米/秒 (cm/s)D. 英尺/秒 (ft/s)【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因此,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2、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C. 牛顿第一定律不适用于该物体D.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答案】B 【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则它要么不受外力作用,要么所受外力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
因此,正确选项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选项A并不总是正确,因为物体可以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这些力互相平衡;选项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惯性参考系中的物体;选项D错误,如果物体静止,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其加速度也必为零。
3、当一个物体在水中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D. 物体不受浮力作用。
【答案】B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即悬浮或者漂浮),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会向上加速运动;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物体会向下沉。
只有当两者相等时,物体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面哪一个公式正确描述了这一情况?A. 力× 距离 = 力× 距离B.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C. 力× 力臂 = 力× 力臂D. 力 / 力臂 = 力 / 力臂【答案】C 【解析】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表述为: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各个力对支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沪教版物理中考试卷及答案指导

沪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动滑轮和定滑轮有以下区别:A、动滑轮是可以移动的滑轮,而定滑轮是固定不动的滑轮B、动滑轮可以省力,而定滑轮不能省力C、动滑轮和定滑轮都可以省力,但动滑轮省力效果更好D、D、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省距离2、以下关于热力学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是守恒的B、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明了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热力学第三定律说明了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D、热力学第四定律说明了系统的熵在自发过程中老是增加的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5N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D、物体的速度一定为零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作用,经过一段时间t后,物体的速度达到v。
则下列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物体所受的加速度a为v/tB、物体在t时间内通过的距离s等于1/2at^2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等于质量m乘以加速度aD、物体在t时间内所受的合外力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保持不变6、关于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长波比短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更慢C、电磁波不具有能量D、电磁波由振荡电流产生7、题干:在下列情境中,不属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将冰块放在室温下,冰块融化B、对汽车发动机进行加油,发动机转速提高C、用手捏紧一个橡皮球,橡皮球变热D、冷水在阳光下被晒热,水温升高8、题干:关于速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B、速度的单位是m/s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速度为0时,加速度也为0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中考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2.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B.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C.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
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5.关于以下成语中的“影”,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1)形影不离;(2)湖光倒影;(3)毕业合影;(4)立竿见影;(5)杯弓蛇影A.(1)(2)B.(3)(5)C.(3)(4)D.(2)(5)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7.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8.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施加一个压力,同时地面对它产生一个支持力,关于压力和支持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属于弹力B.它们方向相同C.它们作用点相同D.它们三要素完全相同1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11.如图3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人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风,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图3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12.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B .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 .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1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14、你身体上接近50mm 长度的是A .拇指指甲的宽度B .拇指的长度C .肩膀的宽度D .头发丝的直径15.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如图8-110所示,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16、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
沪科版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教材系统复习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 1.(2022·河池模拟)北宋苏轼《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 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声如洪钟”指的是声音的 ( B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2022·贺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教室周围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 C.发声体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5.(2022·无锡)中考期间,考试铃声通过空空气气传到同学们耳中;考场周 围禁鸣喇叭,是在声声源源处控制噪声.
6.(2022·重庆 A)如图所示是今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空间站弹奏《茉莉 花》的情景,她听到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振动动产生的;人们只听琴声就能 根据音音色色分辨出这是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
7.(2022·北部湾模拟)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
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响响度度(选填“音调”或“响度”).这个例子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信信息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功能.
息
8.(2022·河南)小利在 7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
( A)
4.(2022·广州)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 M 处发出的声音音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
B.敲 P 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 N 处的
C.敲 P 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 M 处时大
D.敲 N 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 M 处时大
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空空气气柱振 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柱右右(选填 “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 B)
3.(2022·山西)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 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 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 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
沪科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

沪科版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单元检测卷一(含答案)(第一~三单位)(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2.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巨细是为了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干系C.音调和频率的干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小玗同砚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镜成像历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明白,应在较暗的环境中举行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巨细不变4.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烧开水是议决做功的要领增加水的内能B.冰在熔化历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柴油机的效率可以抵达100%D.端午粽子飘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5.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历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历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历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历程吸热6.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B.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几多有关7.)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举行照相,应选用的工具是()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8.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满分24分)9.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布置消声器是从____________方面控制噪声的.10.)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此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其物质的熔化历程需要________ min.11.小丽从网上学会了“鱼香肉丝”的做法,“母亲节”那天,当她做好这道菜,她的妈妈恰恰进家门,就惊异地叫道:“她爸,本日的菜好香啊!”,小丽高兴地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走到妈妈的面前,对着妈妈说:“祝妈妈节日快乐!”.从物理学来说,妈妈能闻到菜香是由于分子的________现象,说明了分子做________(填“无”或“有”)准则运动.1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A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干系如图所示.则物质A的比热容________(填“<”“>”或“=”)水的比热容.加热3 min水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__ J.13.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净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现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14小玉同砚研究凸透镜成像纪律,发觉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部署时,蜡烛议决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明白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便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换,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明白的像.15.太阳能属于________的能源,核能属于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16.在寒冬季候,小明同砚双手互搓后感觉手上发热,这是议决________的方法改变手的内能.这与柴油机劳动中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17.双能源(汽油和自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混浊小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已知自然气的热值是7×107 J/m3,则气缸内完全燃烧0.1 m3自然气,释放出________ J热量.我们能听见汽车的鸣笛声,人耳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畴是________Hz.18.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称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抵达降雨的条件.三、作图、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满分34分)19.(6分)(1)如图所示,在水池里有一个点光源S,SP是它发出的一条光芒,在SP的传播偏向上有一块平面镜,QM是SP经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芒.请你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芒QM进来空气后的大抵传播偏向.(2)如图所示,已知一条入射光芒过凸透镜的光心O,一条议决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芒与主光轴平行,请分别画出它们对应的出射光芒和入射光芒.20.(4分)几种丈量仪器的丈量终于如图所示:(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cm;(2)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21.(7分)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相连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2)隔断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要是改用细金属丝相连“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大些.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土电话”时,若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就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4)使用“土电话”时,若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议决棉线听到对方的讲话.22.(10分)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 ℃时,每隔1分钟记载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分钟后,中止记载.(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 ℃,你以为造成此终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出一条即可)(3)由乙图可知水的沸腾历程中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历程中,要是加热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出一条即可)23.(7分)某兴趣小组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纪律实验时:(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稳定在光具座上,正对平行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 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明白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移动(填“向左”或“向右”).(3)将凸透镜和蜡烛分别稳定在“100”和“80”刻度线上,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四、综合题(共3小题,满分18分)24.(5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混浊,已经成为当宿世界需要办理的重要课题.比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村自然气管网建设工程,宽大乡村住民已逐步用上了管道自然气,减少了大气混浊.(1)在能源家属中,自然气属于一次能源,也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用燃气灶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4 kg 、温度为15 ℃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几多热量?[c 水=4.2×103 J/(kg·℃)]25.(6分)常州三井小学布置有太阳能发电站,基本结协商5月初电能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5月底电能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问:(1)5月份,发电站向办公楼输送电能几多焦耳?(2)用燃煤发电的效率为30%,已知燃煤的热值为3×107 J/kg ,若火力发电站要产生和学校办公楼5月份用电量相等的电能,需消耗燃煤的质量为几多?26.(7分)夏天,公园内的草坪都要定期使用如图所示的草坪修剪机举行修剪,它底盘刀具的动力靠汽油机提供.修剪机总重为200 N ,四个轮子与地面的打仗面积为20 cm 2,修剪机正常劳动时,刀具每秒钟议决的隔断为23 m ,匀速运动时受到的均匀阻力为20 N ,在一次修剪历程中,所用时间为5 000 s ,耗油0.2 kg(q 汽油=4.6×107 J/kg),求:(1)使用前修剪机稳定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修剪机征服阻力做功的功率;(3)汽油机的效率.参考答案转动训练(一)1.A 2.B 3.C 4.B 5.D 6.C 7.A 8.A 9.固体 防备噪声产生 10.乙 70 1011.扩散 无 12.< 5.04×105 13.折射 同种均匀介质 14.倒立 放大 投影仪 能15.可再生 不可再生 16.做功 压缩 17.7×106 20~20 000 18.凝华 升华 吸收19.(1) (2) 20.(1)2.64(±0.03) (2)-421.(1)固体能够传声 (2)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声波的传播被阻止了 (4)不能 22.(1)96 (2)98 当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或温度计不准确(合理即可) (3)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水太多、 水的初温太低、 没有加盖等 23.(1)15 (2)向左 (3)倒立 放大 24.(1)不可再生 (2)Q 吸=cm(t -t 0) =4.2×103 J/(kg·℃)×4 kg ×(100 ℃-15 ℃) =1.428×106 J . 25.(1)本月用电:W =W 1-W 2=10 675.2kW·h -675.2kW·h =10 000kW·h =3.6×1010 J ;(2)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 =W η=3.6×1010 J 30%=1.2×1011 J ,由Q =mq 可得煤的质量m =Q q =1.2×1011 J 3×107 J/kg=4 000 kg.26.(1)使用前修剪机稳定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F S =G S =200 N 2×10-3 m 2=1×105 Pa ;(2)修剪机匀速行驶的速度:v =s t=23 m 1 s=23 m/s ,修剪机征服阻力做功的功率:P =fv =20 N ×23 m/s =460 W ;(3)修剪机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即是阻力,即F 牵引力=f =20 N ;由v =s t可得,修剪机5 000 s 行驶的路程:s′=vt′=23 m/s ×5 000 s =115 000 m ;则修剪机5 000 s 内做的功:W =F 牵引力s′=20 N ×115 000 m =2.3×106 J ;0.2 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mq =0.2kg ×4.6×107 J/kg =9.2×106J ;汽油机的效率:η=W Q ×100%=2.3×106 J 9.2×106 J ×100%=25%.。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浮力部分部分》试题 沪科版

初三物理总复习(浮力部分部分)一、基础知识(一)浮力的产生(二)阿基米德原理(三)计算浮力的方法(四)物体的浮沉条件(五)应用二、典型应用三、习题(一)掌握篇(二)提高篇答案【基础知识】:一、浮力的产生: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起的力叫做浮力。
当一个正立方体浸在液体中处于某一位置A时,如图1所求,由于上,下两表面的深度不同,所受液体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强,从而使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物体处于位置B,则浮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压力。
浮力既是压力差。
二、阿基米德原理1、文字表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3、几点说明(1)本定律包含三点内容:①浮力的施力者和受力者;②浮力的方向;③浮力的大小。
(2)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及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质量、密度及物体的形状均无关。
(3)适用范围:本定律对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适用。
三、计算浮力的方法: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如果上下表面都与水面相平行的规则物体,且知道它的上、下表面在液体内的深度、上、下表面的面积及液体的密度,便可根据深度计算压强,再算出上、下压力差,即浮力来。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3、利用平衡条件计算浮力(1件求出重力,即可求出浮力。
(2四、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浮沉条件的分析与表达物体浮沉条件的表达式中物的密度是指平均密度。
浮于液面,处于平衡状态。
2、漂浮与悬浮的比较五、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船2、潜水艇、气球、飞艇潜水艇、气球、飞艇共同一处是可以上浮、下沉、悬浮,不同之处只是控制的方法不同。
潜水艇是利用改变自重,实现它的上浮和下潜。
气球和飞艇的升空和下降,主要是靠改变它们所受浮力来实现的。
【典型应用】:1、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1)物重G弹簧秤的示数显弹簧拉物体的力(2)物重G(3)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浸在(浸入)是指物体一部分在液体中,或物体全部在液体中的两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如:秒表、时钟、手表等)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米尺、卷尺等)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m;1m=dm=cm=mm=μm=nm。
▲2.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和。
使用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读数时视线要与垂直。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通常在实验室中用_________测量时间。
▲4.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不变、沿着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由单位和________单位组合而成的,写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还常用km/h,1m/s=km/h。
▲6.速度的计算:从速度公式v=变形得到公式s=、t=。
解题时要注意(1)公式中的v、s、t 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
(2)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如速度单位用m/s,路程、时间单位应该分别用和。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图 1C.与地球自转同步 D.与运动员同步2.(05·龙岩)小说《镜花缘》中,宝云问奶公家乡有什么趣闻,奶公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
”如图1,奶公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房屋 B.大树 C.石头路D.篱笆墙3.(04·龙岩)2004年4月25日,连城冠豸山到深圳航程为750km,飞行时间50min 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若飞机以这样的平均速度飞行4s,则飞行路程为m。
四、课堂检测:1.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必须选择地面上不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对于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是相同的C.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所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的情况可能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2.节日期间从龙岩到连城冠豸山旅游,为测乘车时间采用的测量工具较恰当的是()A.摆钟B.秒表 C.石英表 D.日晷仪3.若以秒为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的间隔时间约为( )A.103 B.102 C.101D.1004.下列四个速度中,最大的是( )A.750m/minB.15m/s C.36㎞/h D.425㎝/s5.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板的长度为㎝。
6.描述大海的“潮起潮落”这是以为参照物;“风儿像流水一样在花枝中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以为参照物。
图37.学习物理必需关注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
根据生活经验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教室的宽度约为m。
8.小明同学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他记录的数据是18.35㎝,数据中准确值是㎝,估计值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9.小宇在体育考试中,50m跑的成绩是8.0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________。
10.一位同学开始跑步,在第一秒内跑了2m,在第二秒内跑了3m,在第三秒内跑了4m,那么他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11.如图4是探究小汽车在直线运动过程中任意三个过程速度的变化情况。
你认为小汽车做怎样的运动?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图4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课时)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线关系、两角关系)。
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1.声音是由物体的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
▲3.乐音的三个特性:、、。
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和距离发声体的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不同。
声音的强弱以为单位。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和。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处减弱;(2)在过程中减弱;(3)在处减弱。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大,近似等于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6.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的两侧;等于。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为,反射角为。
▲7.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像,像与物体的相等,像与物体到_____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9·龙岩)图1中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3.(06·龙岩)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2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的大小。
4.(06·龙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5.(05·龙岩)下列现象属于光反射的是( )A.人影相随B.凿壁借光 C.镜花水月D.手影游戏四、课堂检测:1.当一个人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图1图230°图4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的是( )A.水中倒影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现象 D.小孔成像3.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见清脆的声音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C .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4.弦乐器在试音时都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声音,这么做主要是调节声音的(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5.(04·龙岩)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先拿了一个与镜前相同的物体放在镜后,让它与镜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和确定出像的位置。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填“控制变量”或“替代”)法。
接着老师又拿了一个光屏放到镜后承接物体的像,结果光屏承接不到像,这是为了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6.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射到白纸上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由于光射到平面镜上会产生反射;射到白纸上会产生反射造成的。
7.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进网里,可见是可以传播声音的;将耳朵贴在铁轨上会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运动的声音,这说明也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而且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要快。
8.上课时学生听到教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教师的声带,使空气产生再使学生的耳膜。
9.家长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书房学习,家长为不影响孩子学习会调小电视的音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还会关上书房和客厅之间的门,这是在减弱噪声,孩子会戴上耳塞,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0.已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0,则入射角为。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到30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1.外科手术室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手及医疗器械由于光沿传播而产生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填“一个”或“多个”)发光而较大的光源组成。
12.画出图3中的反射光路。
13.在图4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所给物体的像。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二课时)编写人:张强姓名一、复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三线的关系、两角的关系)。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图3矫正方法。
4.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的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入射角。
▲2.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3.近视眼矫正应配戴透镜;远视眼矫正应配戴透镜。
▲ 物体的位置 像的性质 像距v 与焦距f 关系 应用实例 在透镜两倍焦距之外f<v<2f 在透镜的焦点到两倍焦距之间v>2f 在透镜焦点内5.白光是由色光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是、、。
颜料的三原色是、、。
▲三、体验中考: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
拍摄时演员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2.(09·龙岩)画出图1中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3.(09·龙岩)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2所示),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c m。
将物体放在点(选填“A ”、“B”、“C ”或“D”),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4.(08·龙岩)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镜10cm 处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这个透镜去观察小蚂蚁时,蚂蚁与透镜的距离应该1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四、课堂检测:1.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于入射角(填“大”或“小”)。
2.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漫步在湖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小鱼在树林倒影中游动,看到水中树林的倒影是光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的像是光的现象。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当物体距透镜45 cm 时,所成的像是_____、_ __的__像。
图1图2水 空气图3 4.小敏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10cm(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所成的是_______、___ ____的__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