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名家介绍
钓鱼黄杰个人简历

钓鱼黄杰个人简历【实用版】目录1.钓鱼黄杰个人简历概述2.黄杰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3.黄杰的职业生涯4.黄杰的成就和荣誉5.黄杰的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正文钓鱼黄杰个人简历概述钓鱼黄杰,原名黄杰,因在钓鱼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故被人们尊称为“钓鱼黄杰”。
他出生于我国广东省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对钓鱼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长期的钓鱼实践中,他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钓鱼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从黄杰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成就和荣誉、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等方面,详细了解钓鱼黄杰的个人简历。
黄杰的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黄杰出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广东省一个热爱钓鱼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钓鱼高手,黄杰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钓鱼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黄杰逐渐对钓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成为一名钓鱼专家。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努力学习,顺利考入了一所知名大学,专攻渔业和水产养殖专业。
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积累了实践经验,为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杰的职业生涯毕业后,黄杰进入了一家渔业公司工作,从事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调查研究。
在工作中,他深入了解了钓鱼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决定将钓鱼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
他先后在多家钓鱼基地担任教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钓鱼爱好者。
此外,他还多次参加国内外钓鱼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黄杰的成就和荣誉黄杰在钓鱼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曾多次获得国内外钓鱼比赛的冠军,被誉为“钓鱼冠军教练”。
他还创立了“钓鱼黄杰”品牌,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钓鱼用品和专业的钓鱼指导。
此外,他还撰写了多部钓鱼专著,将自己多年的钓鱼经验与广大钓鱼爱好者分享。
兴趣爱好和家庭生活除了钓鱼,黄杰还热爱摄影、旅游等户外活动。
他常常带着相机,走进大自然,记录美好的瞬间。
此外,他还十分关心家人,业余时间喜欢陪伴家人出游,共享天伦之乐。
总结钓鱼黄杰,凭借对钓鱼的热爱和执着,成为了我国钓鱼领域的佼佼者。
钓鱼人龙飞的个人简历

钓鱼人龙飞的个人简历龙飞,男,现居北京,钓鱼爱好者,自幼酷爱钓鱼运动,对钓鱼技巧和鱼类知识有着深入研究。
以下是我的个人简历。
教育背景:2006年-2010年,北京大学,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2013年,北京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工作经历:2013年-2015年,北京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保护员主要负责野外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包括鱼类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水质采样和分析等。
通过对鱼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015年-至今,自由职业者,钓鱼教练作为自由职业者,我专注于钓鱼教学和指导工作。
我与多个钓鱼俱乐部合作,为钓鱼爱好者提供线上和线下的钓鱼技巧培训。
我制定了一套系统的钓鱼教学计划,根据学员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我的指导,许多学员在钓鱼技巧上有了显著提高,并在各类钓鱼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技能与特长:1. 钓鱼技巧:掌握各类钓鱼技巧,包括不同鱼种的诱饵选择、钓位选择、钓鱼工具的使用等。
2. 鱼类知识:对各类鱼类的习性、生态习性、繁殖习性等有深入了解,能够根据不同鱼种的特点制定钓鱼策略。
3. 沟通能力:能够与学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学员的需求并根据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4. 团队合作: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期间,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态环境监测任务,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荣誉与奖项:1. 2016年,获得北京市钓鱼大赛冠军。
2. 2017年,获得全国钓鱼技巧大赛亚军。
3. 2018年,获得中国钓鱼协会颁发的“优秀钓鱼教练”称号。
业余爱好:除了钓鱼,我还对户外活动和旅行有浓厚的兴趣。
我喜欢徒步、露营和摄影,通过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以上是钓鱼人龙飞的个人简历,希望能够有机会为更多的钓鱼爱好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如果您对我的简历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钓鱼名家介绍

钓鱼名家介绍(一)一、新钓王邓刚:2001年6月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决赛在北京举行。
结果来自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的30岁的邓刚夺得新的钓王称号,他是“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钓王”。
邓刚于1971年出生于湖北,、父亲是一个钓鱼迷。
邓刚5、6岁时即常随父亲外出钓鱼。
父亲有事,常与小伙伴到河边垂钓。
这段经历从5、6岁直到小学毕业。
小时的钓鱼生活,铸就了邓刚对钓鱼的酷爱。
提供了他丰富的钓鱼实践。
1996年,邓刚在湖北黄石首次参加竞技钓。
看到了老钓手侯成胜熟练的台钓技巧。
即购置了台钓鱼具,跟着老侯学起了台钓。
1997年3月。
邓刚随侯成胜,首次参加第三届“钓王杯”钓鲫予赛,获得总分第三名,一炮打响。
这年5月又参加第一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杯”赛,获团体和个人第一。
9月“松下通讯杯”钓鲫高手赛获第六名。
10月参加第三届“钓王杯”决赛,获个人第八。
一年四战四捷,大大提高了他的信心和钓技水平。
1998年,由于工作他只参加了第二届“俱乐部杯”赛,获个人第四名。
1999年是他大丰收的一年。
连续获得“老鬼杯”个人第一,第15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第三,第三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个人第三、2000年,获第四届“松下杯”个人冠军,第16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对象鱼第三名,第四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与个人钓鲫和钓混合鱼两个第一。
2001年刚进6月,就三战三捷。
连获“海豚杯”、潍纺风筝节钓鱼赛和“钓王杯”三个冠军。
邓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主要有以下几点:1、酷爱钓鱼。
2、勤学苦练。
3、虚心求教。
4、有良好的钓德钓风。
5、乐于助人,毫不保守。
邓刚特别感谢侯成胜及其他钓友的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他前不久被命名为三级钓鱼大师。
他表示:“钓鱼很高雅,钓技无止境。
”我要继续锻炼,夺取全国钓赛的冠军”。
二、三级垂钓大师许志良:今年38岁的徐志良,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群众体育工作。
他12岁起,跟着父亲在异龙湖边学钓鱼。
钓鱼的格小格简介

钓鱼的格小格简介
钓鱼的格小格,是一个瑞典的视频博主和钓鱼达人。
他在YouTube和Instagram上拥有众多粉丝,并通过分享他的钓鱼经验和技巧来吸引观众。
格小格的真名是Michael。
在他的视频中,格小格会展示他的钓鱼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钓竿和鱼饵、如何找到鱼群以及如何抓住不同种类的鱼类。
除了钓鱼视频,格小格还会分享其他与户外活动有关的内容,例如野营和旅行。
他的视频通常很轻松愉快,也很有教育意义,因此受到了许多粉丝的喜爱。
总的来说,格小格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视频博主,他的钓鱼视频和户外活动视频在网络上具有相当高的收视率。
三级垂钓大师翟少明谈钓鱼

三级垂钓大师翟少明谈钓鱼
翟少明是有名的快速钓鲫能手,他是第十五届全国钓鱼比赛团体冠军、个人手竿第五。
第十六届全国钓鱼比赛团体第五名、个人手竿第四。
第二届全国俱乐部杯赛团体冠军。
第三届全国俱乐部杯赛团体亚军、个人季军。
第二届“松下通信杯”团体冠军、个人第十。
第一届“潮流杯”季军手竿、钓鲫第七名。
1999年全国十佳钓手。
翟少明认为:钓鱼最关键的是临场应变,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是什么时候该变,什么时候不该变。
变对了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变错了就要吞下失败的苦果。
赛场上,谁能笑到最后,谁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他说我可以坦白存环境和喂养情况不尽相同,决定了鱼的食性有所区别。
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鱼情是很有必要的。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平常钓鱼的经验,用自己信得过的饵料垂钓。
地告诉大家,我从来没有什么秘方。
由于每个鱼池的水质、生至于什么饵最管用,只有在比赛中才能看得出来。
我觉得要想应变好,必须在平时多积累经验,遇到的情况越多,比赛的时候就会应变得越好。
钓时更不要急于应变,要冷静地分析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乱变,会钓得更差。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概要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历届钓王!太长了,下面的介绍如果大家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再看!哈第一届钓王,吕世春(山东队,95年),首届钓王第二届钓王,林桂明(广州,96年),也称96钓王,以下类推第三届钓王,李维新(广东,97年)第四届钓王,程宁(北京 98年)第五届钓王,化绍新(山东 99年)第六届钓王,徐清华(河南 2000年)第七届钓王,邓刚(湖北 2001年)以后光威冠名...第一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吕中胜(湖北 2002年)2003年钓王杯因非典停赛一年。
第二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张晶(北京 2004)以后改每两年一次...第三届光威钓王杯钓王,蔡健(湖北 2006年)蔡健师从邓刚。
第四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娄建国(湖南 2008年)制标专家何蔚蓝广东省深圳人,出生于1961年11月。
1978年高中毕业后供职于深圳某外资企业。
1990年代初期见识“台钓”,由此对它的结构,特别是浮标的工作原理产生浓厚兴趣。
1995年师从台湾著名钓手萧春平学习悬坠钓鱼技术,对“悬坠”理论中的调标变化研究颇深。
1997 年,在深圳市举行的全国城市钓鱼邀请赛上崭露头角,获个人冠军,从此与竞技钓鱼结缘,是广东钓鱼界的一颗新星。
1998 年,在积极吸纳广东钓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浮标,并创立“钓鱼郎”品牌。
1999年创建深圳市钓鱼郎渔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被湖北老鬼钓鱼学校聘为技术专家,讲授浮标的科学认识与运用。
2000 年,他在山东威海市举行的首届两岸钓鱼精英赛上荣获总成绩冠军和总重量、尾数两项亚军。
从钓手到浮标制造专家,他遵循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原则。
近年来,他针对“钓王杯”、“海狮杯”等大型赛事中浮标作调4钓2不能应付幼鲫变层快,鱼讯变化大等让许多钓手困惑的问题,努力改造浮标造型,推出多款适合于竞技钓鱼的专用浮,并在实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浮标的调钓原理。
老鬼掌门人易哲湖北人,1960年10月出生。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资料

历届钓王及钓鱼高手历届钓王!太长了,下面的介绍如果大家看累了可以休息一下再看!哈第一届钓王,吕世春(山东队,95年),首届钓王第二届钓王,林桂明(广州,96年),也称96钓王,以下类推第三届钓王,李维新(广东,97年)第四届钓王,程宁(北京 98年)第五届钓王,化绍新(山东 99年)第六届钓王,徐清华(河南 2000年)第七届钓王,邓刚(湖北 2001年)以后光威冠名...第一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吕中胜(湖北 2002年)2003年钓王杯因非典停赛一年。
第二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张晶(北京 2004)以后改每两年一次...第三届光威钓王杯钓王,蔡健(湖北 2006年)蔡健师从邓刚。
第四届光威钓王杯钓王,娄建国(湖南 2008年)制标专家何蔚蓝广东省深圳人,出生于1961年11月。
1978年高中毕业后供职于深圳某外资企业。
1990年代初期见识“台钓”,由此对它的结构,特别是浮标的工作原理产生浓厚兴趣。
1995年师从台湾著名钓手萧春平学习悬坠钓鱼技术,对“悬坠”理论中的调标变化研究颇深。
1997 年,在深圳市举行的全国城市钓鱼邀请赛上崭露头角,获个人冠军,从此与竞技钓鱼结缘,是广东钓鱼界的一颗新星。
1998 年,在积极吸纳广东钓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浮标,并创立“钓鱼郎”品牌。
1999年创建深圳市钓鱼郎渔具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同年被湖北老鬼钓鱼学校聘为技术专家,讲授浮标的科学认识与运用。
2000 年,他在山东威海市举行的首届两岸钓鱼精英赛上荣获总成绩冠军和总重量、尾数两项亚军。
从钓手到浮标制造专家,他遵循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原则。
近年来,他针对“钓王杯”、“海狮杯”等大型赛事中浮标作调4钓2不能应付幼鲫变层快,鱼讯变化大等让许多钓手困惑的问题,努力改造浮标造型,推出多款适合于竞技钓鱼的专用浮,并在实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浮标的调钓原理。
老鬼掌门人易哲湖北人,1960年10月出生。
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钓鱼姜太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钓鱼高手,他因着钓鱼而被后人称为“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身世坎坷,但他凭借着精湛的钓鱼技艺,成为了古代最著名的钓鱼大师。
他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在姜太公的故事里,蕴含着中国古代智慧和人生哲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姜太公的故事以及他的钓鱼艺术。
姜太公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的本名叫姜尚。
姜尚的父亲是鲁国大夫,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于是他跟着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姜太公年轻时聪明伶俐,博学多才,但由于家境贫寒,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后来,他听说鲁国的公子重耳被春申君流放到了乡间,便前去投靠,希望能得到一些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重耳看中了姜尚的才华和忠诚,将他招致身边,姜尚因此留在了重耳身边,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
姜尚在公子重耳身边担任要职,成为了他的重要助手。
由于当时鲁国内部的政治斗争激烈,重耳经历了种种风险和挫折。
姜尚为了公子重耳的事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尽心尽力。
最终,公子重耳还是被敌人暗算,不得不再次流亡他乡。
姜尚为了保护公子重耳,不顾一切地联络盟友,筹划复国大业。
他历经千辛万苦,历经磨难,始终不离不弃,最终终于在历经辗转反侧之后,迎来了公子重耳顺利回归鲁国的时刻,而且辅佐重耳迅速平定了国内的乱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在姜尚帮助公子重耳夺回鲁国的权力后,他也因此得到了公子重耳的高度信任,成为了鲁国的宰相。
他帮助公子重耳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使得鲁国在他的辅佐下变得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姜尚在权力中并没有沾沾自喜,依然保持着他的谦逊和勤勉。
他常常在闲暇之余到池塘钓鱼,享受宁静的生活。
姜太公认为,钓鱼是他生活中一种最大的乐趣。
他觉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心灵宁静的方式来放松身心,而钓鱼正是这样的一种方式。
姜太公对钓鱼可谓是追求至深,他不但把钓鱼当做一种娱乐,更是把它当成一种修养。
姜太公钓鱼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则千古佳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名家介绍一、钓王邓刚:2001年6月第七届“钓王杯”钓鲫高手决赛在北京举行。
结果来自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的30岁的邓刚夺得新的钓王称号,他是“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钓王”。
邓刚于1971年出生于湖北,、父亲是一个钓鱼迷。
邓刚5、6岁时即常随父亲外出钓鱼。
父亲有事,常与小伙伴到河边垂钓。
这段经历从5、6岁直到小学毕业。
小时的钓鱼生活,铸就了邓刚对钓鱼的酷爱。
提供了他丰富的钓鱼实践。
1996年,邓刚在湖北黄石首次参加竞技钓。
看到了老钓手侯成胜熟练的台钓技巧。
即购置了台钓鱼具,跟着老侯学起了台钓。
1997年3月。
邓刚随侯成胜,首次参加第三届“钓王杯”钓鲫予赛,获得总分第三名,一炮打响。
这年5月又参加第一届全国“钓鱼俱乐部杯”赛,获团体和个人第一。
9月“松下通讯杯”钓鲫高手赛获第六名。
10月参加第三届“钓王杯”决赛,获个人第八。
一年四战四捷,大大提高了他的信心和钓技水平。
1998年,由于工作他只参加了第二届“俱乐部杯”赛,获个人第四名。
1999年是他大丰收的一年。
连续获得“老鬼杯”个人第一,第15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第三,第三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个人第三、2000年,获第四届“松下杯”个人冠军,第16届全国钓鱼比赛,个人手竿对象鱼第三名,第四届“俱乐部杯”团体第一与个人钓鲫和钓混合鱼两个第一。
2001年刚进6月,就三战三捷。
连获“海豚杯”、潍纺风筝节钓鱼赛和“钓王杯”三个冠军。
邓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战绩,主要有以下几点:1、酷爱钓鱼。
2、勤学苦练。
3、虚心求教。
4、有良好的钓德钓风。
5、乐于助人,毫不保守。
邓刚特别感谢侯成胜及其他钓友的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他前不久被命名为三级钓鱼大师。
他表示:“钓鱼很高雅,钓技无止境。
”我要继续锻炼,夺取全国钓赛的冠军”。
(据《中国钓鱼》2001-8田尧文章改写)二、三级垂钓大师许志良:今年38岁的徐志良,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文化局副局长,分管群众体育工作。
他12岁起,跟着父亲在异龙湖边学钓鱼。
80年代初在湖边用竹竿、蚯蚓,一天钓上300尾鲫鱼,轰动了小小县城。
参加工作以后,利用公余,继续在异龙湖磨练钓技,成为县内较有名气的传统钓鱼高手。
1995年他第一次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钓鱼比赛,用传统钓法钓上的尽是大罗非,而人家用台钓,钓上的都是50来克的小鲫鱼,而尾数远远多于他。
赛事结束以后,他即与钓友一起买了台钓钓具,并拜台钓高手、南宁钓协主席李成为师。
第二年(1996年)再赴全国届赛,不仅勇摘抛竿赛冠军,而且手竿成绩名列前20名,从而获得全能总分第六名。
许志良将台钓与野钓相结合,钓技日益成熟。
从1995年至今,他参加省的各类比赛,获冠军7次,获名次15次,他所在的石屏钓鱼协会,已获州内比赛连六名。
1999年他荣获第15届全国钓鱼比赛抛竿第三名,2000年获第16届全国钓鱼比赛抛竿第六名。
(据《中国钓鱼》2001-10颜恒文章改写)三、一级垂钓大师王永贵:王永贵为中国钓鱼协会平评定的我国2001年一级垂钓大师。
他是江苏南京人。
1965年9月出生。
他先后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经商。
热爱钓鱼。
以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钻研悬坠钓鱼技术。
1999年起加盟上海海狮钓鱼俱乐部。
海狮公司的一流训练条件和不断提供的钓赛机会,使他在短短三年中连获三届全国钓赛冠军,成为中国竞技钓鱼史上的第一个三冠王。
此前,他曾多次代表江苏省和南京市参加全国钓赛和各种邀请赛。
曾在第12、13届全国钓赛上获得总分第二和舟钓第四名的好成绩。
但缺乏系统训练,成绩不够稳定。
进入海狮公司后,王永贵把悬坠钓鱼技术融化到十多年积累的钓鱼经验中,积极吸取传统钓鱼技术的精华;同时每年冬天到广州“进修”,学习竞技钓鱼新技术、演练新装备,研讨新战术。
1999年他在昆明第15届全国钓赛上首先采用商品饵与颗粒饵料结合,夺得个人总分冠军和抛竿第二名。
接着2000年在江西宜春,他又以当地喂鱼的饵料为主,将16届全国钓赛个人手竿项目的冠军奖杯揽入怀中。
王永贵的特长是以平常招式钓别人发怵的鱼。
第17届全国钓赛上,他又拿下钓鲫项目冠军。
(据《钓鱼周刊》2002、1、14“群星采风”改写)四、“防滑”专家张仲玉:张仲玉,江苏新沂人。
曾师从台湾钓鲫名家廖心阳学习池钓技术。
1991年10月获江苏省钓鱼高手称号。
1994年9月参加第二届全国轮赛区钓鱼比赛,获总尾数第一名。
1995年10月,因三次获得省钓鱼比赛第一名。
被江苏省钓鱼协会授予“特级垂钓能手”称号。
1996年4月,荣获首届“龙王恨杯”全国钓鱼大赛总尾数和总重量两项冠军。
同年9月,又夺“狮王杯”钓鲫比赛第一名。
1999年6月加盟“龙王恨”竞技队。
以钓技和用饵经验参与“龙王恨”新品鱼饵的开发。
是年,在在全国轮赛区钓赛中获第二,接着获长沙“龙王恨”钓赛个人冠军。
2000年,他在湖北“龙王恨鲫鱼2000杯”钓赛中获第七名。
在第五届“钓王杯”总决赛排名19。
十年磨练张仲玉对鲫鱼在不同气候、不同条件下的食相变化有了透彻了解。
根据鲫鱼在不同的钓组的咬钩反应和野钓与池钓鱼情的差异,结合自己的垂钓实践,由他参与研制的“鲫鱼2000”和“快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他还针对休闲钓鱼追求大鲫和随水变化而在离底及贴底摄食的不同反应,主持研究了“蓝鲫”、“大板鲫”多种鱼饵。
张仲玉以鲫鱼为对象,从防滑到攻滑,被钓友誉为“钓滑鱼专家”。
(据《中国钓鱼》2002-5“龙王恨”男子竞技队简介,张炎冰钓鱼名家介绍(二)五、全能钓手徐银舟:(据钓鱼报记者张惠圣文章)无锡太湖之滨,“泛宇杯”总决赛上被广大钓友戏称为钓鱼界“徐老二”的徐银舟,年轻睿智、沉稳而灵活,凭借全面的综合钓技、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充沛的体力与耐力夺取桂冠。
徐银舟61年6月出生于一个渔业世家,大学本科文化,从小酷爱钓鱼,自制竹竿,休闲钓龄30余年。
96年学习台钓法,97年迈入竞技殿堂,在“老鬼”中打下基础,“海狮”中得到成长,一时间南北征战,屡建佳绩,但多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近年比赛成绩:1997年海狮杯个人总分第三名1999年海狮杯个人总分第七名1999年老鬼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2000年海狮杯总决赛个人第四名2001年全国赛手竿混养第七名2001年钓王杯手竿混养第二名2001年煤运杯全国邀请赛第二名2001年海狮杯总决赛个人第二名徐银舟苦心修炼,终于在2002年“泛宇杯”如愿以偿,获得冠军。
他缘何能够在群英荟萃的各路豪杰中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呢?据介绍,他在本次大赛中所采取的战术可以总结为:1、钓混养第一场——采用先攻草鱼后攻鲫鱼的战术,造成开局不利,仅仅拿下10分的成绩。
鱼情:鱼多,但不易开口,且偏食浓腥,有些反常。
2、抛竿钓场——苦练一冬,变弱项为强项,轻取1分。
鱼情:求稳,主攻鲫鱼,以多取胜。
3、钓小鲫鱼尾数2场——拉丝钓底。
鱼情:赛池上中下泳层都有鱼,上中层鱼吃饵不稳,空竿太多;底层鱼较大,吃口较好,空竿率少。
由于鲫鱼较小,搓饵太大,摄食不易入口,采用拉丝钓最适宜。
4、钓中鲫尾数2场——搓饵钓浮。
鱼情:气压较低,鱼情不稳,鱼普遍上浮,绝大多数钓友以钓底为主。
但他采用搓饵钓浮,抛得多引得多,因而钓得多,且搓饵吃口稳不易空竿,取得1场2分和1场1分的好成绩。
5、钓混养第二场——由拉饵钓底转为钓浮。
鱼情:经历六场钓赛之后,底层鱼受到大面积伤害或惊吓,由底层上浮他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战术,是根据当时的鱼情作出的,由于徐银舟在钓鱼界人缘极好,因而赛前鱼情资讯准确丰富,再加上他身经百战之经验与悟性,夺冠值大大提高。
徐银舟在当教练时曾始终倡导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要精诚合作,否则永远也拿不到第一。
钓鲫是徐银舟的强项,他的绝活乃飞鱼时饵在手中握,而抛竿是他的弱项,因此,在比赛之前,苦练了一个冬天,练就了抛投70米远方圆1米范围内不偏的过硬本领,练习时还偶钓一尾14斤重的翘嘴白,变弱项为强项,技术全方位发展,而本次大赛其最大特点就是要求钓手技术全面,单一的手竿钓鲫技能已不能适应今后大赛要求。
徐银舟认为今后的钓鱼运动将会走向更适合于大众、更为广泛的休闲钓。
全国竞技钓水平也越来越高,自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银舟的竞技技术之路还很漫长,他认为今后的钓鱼运动将会走向更适合于大众、更为广泛的休闲钓。
全国竞技钓水平也越来越高,自己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钓鱼高手在调饵、组件上技术差异逐步缩小,而真正较劲的当属个人的心态、技术全面及钓鱼的悟性。
A、技术全面:钓鲫乃他的强项,抛竿原来是他的弱项,但经过苦练,抛投技术提高得很快,抛点准而远,抛竿赛得1分,为夺冠奠定了基础,抛竿赛除个人技术外,还存在一定的偶然性,这给紧跟其后的吉彦军增加了心理压力。
B、悟性高、灵活:钓混养是他的强项,但出现了一点失误——钓底。
但经验丰富的他在最后半小时经过观察周围钓况及时调整钓浮,力挽狂澜。
C、耐力极佳:第一天,他由于鱼护落水扭了腰,腰疼得厉害,体力上大打折扣,特别是最后一场改换5.4米手竿钓混合鱼,在这种情况下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六、中原“钓痴”马明生马明生河南省郑州市人。
自幼酷爱钓鱼。
学习池钓竞技得宋如林指教。
后在广州师从陈以生学习悬坠钓法。
1997年在河南全省排名赛上获第一名。
1998年在开封“好运杯”钓鱼邀请赛上,获得亚军。
10月参加第二届“海狮杯”全国钓鱼俱乐部总决赛,获个人总分第六名。
接着以“钓一标深”技术,扬名天津第五届“澎湖湾杯”全国钓鲫高手赛。
之后,西征太原、南下广州,连续获得“海狮杯”和“潮流杯”两大比赛冠军。
2000年,在第六届“钓王杯”赛河南赛区预赛中获第一名。
4月,参加“龙王恨鲫鱼2000杯”比赛,获总决赛第二名。
2001年加盟龙王恨竞技队,是“龙王恨”夺得第17届全国钓赛团体亚军的主力队员。
还在抛竿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池钓追求上鱼速度,以轻灵为特色的全方位钓鲫技术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
马明生的“痴”表现为在把成熟和不成熟的池钓技术提升为“钓一标深”,即不管鱼在哪一深度,都坚持用钓饵的扩散和雾化将它引到预先设定的深度。
由拉饵术生发的这项技术,最重要的环节是钓饵扩散并能稳定悬浮在某一深度。
(摘自《中国钓鱼》2002、5期“龙王恨”男子竞技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