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家作品欣赏共50页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剖析PPT课件

放大图
13
局部1
14
局部2
15
局部3
16
局部4 17
局部5
18
张择端
(1085-1145)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
义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
城)人。宋徽宗时在翰林图画院任
职。善画风俗画,尤擅绘舟车、市
肆、桥梁、街道、城郭等。所绘
《清明上河图》卷,描绘当年汴京
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景象,真实生动,是一件具有重要
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19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20
《清明上河图》简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
宽24.8厘米,
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
的仅见的一幅
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
卷形式,采
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
7
周昉
唐代杰出画家。字仲朗,京兆(今 陕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 官至宣州长史。初年学张萱,擅 长肖像画,其画风为“衣裳简劲, 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簪 花仕女图》是其代表作。
8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卷 绢本设色 纵46公分横180公分 《簪花仕 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 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 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画中描写的 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 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 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 教人物。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50幅(第三集)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550幅(第三集)宋代(全图)(局部)118 《王羲之玩鹅图》宋马远绢本淡设色纵115.9厘米横52.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马远,字遥父,号钦山。
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附近),侨寓钱塘(今杭州)。
南宋画院待诏。
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
初师李唐,却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闲雅之气。
与同时的夏圭,号称“马夏”,他善作平视或仰视构图。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性爱鹅,观鹅舞颈而妙悟书法之道,曾以写经与山阴道士换鹅。
此图中王羲之倚松而坐,莲渚之中,两只白鹅正在水中嬉戏。
119 《秋江渔隐图》宋马远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诣甚高。
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较广。
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此图显示出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120 《孔子像》宋马远绢本淡设色纵27.7厘米横2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
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
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121 《竹涧焚香图》宋马远此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
签题马远作。
此幅虽是纨扇面上的小景,而远山近水,硬石疏竹,处处足以看出马远所特有的风格。
人物有二:一焚香静坐,神气宁谧;一侍童立后,一手搔头,神态绝妙。
122 《西园雅集图》宋马远绢本淡设色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宋代有很多绘画世家,其中最为出名的恐怕要属山西的马家。
自北宋后期的马贲开始,马家先后有五代人在皇家画院供职。
马氏家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画室或作坊,在这个作坊内雇佣了助手、管理者或代理人,或许还有绘画材料的生产者及裱画匠。
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一定要珍藏太珍贵了

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一定要珍藏太珍贵了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一件好的书画作品,不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都能起到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增进人们美好情操的作用。
因此可以认为书画鉴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
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
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
”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
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
2、胡崇贤《摩耶精舍荷花照片》 (张大千题字)【赏析】该照片由供职于励志社的蒋介石私人摄影师胡崇贤摄于张大千寓所摩耶精舍,照片上有张大千墨笔题字。
大千晚年对摄影颇有心得,常邀好友摄影师来家拍摄,并以诗文入影,别具一格。
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4、秦桧书法《深心帖》【赏析】秦桧乃是宋朝一大奸臣,其丑行劣迹可谓家喻户晓,不必赘述。
但是他的书法却因此被埋没近千年。
此作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不承认秦桧作书的法备态足,无愧于“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
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
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及其作品PPT课件

.
13
《送子天王图卷》
目前流传的被认为是吴道子的作品主要有《送子天王图 卷》、曲阳北岳庙的鬼伯、孔子像、观音子尚缺乏证明, 然而是一幅优秀的古代作品。图卷最后一段取材《瑞应本起 经》中净饭王抱了初生的释迦牟尼到神庙中,诸神为之慌忙 匍伏下拜的故事。净饭王捧着婴儿,以一种小心翼翼的动作 ,充分透露出这一抱持者的崇敬心情;同时,那一跪拜在地 的孔武有力的天神,更不是单纯的跪拜,而是张皇失措、惶 恐万状的神态,是精神上完全降服了的表情。净饭王和天神 的这两个有充分的心理根据的动作便烘托出还在襁褓中的, 在画面上看不出任何直接的迹象来的小小婴儿的不平凡和无 上威严。这样的表现是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内心的联系以阐明 主题,所以在绘画艺术技巧的发展上有创新的意义。
.
11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在绘画技巧上,阎立本继承和发展了魏、隋以来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物精神刻划。用
笔较顾恺之的“细密精致”更富于变化,有粗有细,有松有紧,富于表现力。用色上,他
吸取六朝的晕染法,能成功地把对象的质感和. 厚度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绘画名家及其作 品
.
1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以三国时代曹植《洛神赋》为题材,用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赋的内容。 画中
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见到了思念已久的洛 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
,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
卷面。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传世的共有4件,绢本、设色,均为宋人摹本。分别收藏在
.
14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卷》
.
15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卷》局部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 武梁祠西壁画像石 东汉后期183×140厘米 山东嘉祥武宅山 皆用平雕加阴线刻方法, 擅长抓取历史故事矛盾 冲突的高潮,运用必要 的景物交代特定环境, 人物之间呼应关系也处 理的非常出色,风格凝 重沉稳,是汉画像石的 典范。
曾母投杼、闵子骞失棰、老莱子娱亲、 丁兰刻木
• 闵子骞失棰画像石(拓本)青石板 东汉后期23×39厘米 山东嘉祥武宅山武梁祠西壁局部 • 孝孙原榖画像石(拓本) 东汉后期23×32厘米 特点:情景交融,简洁醒目。
• 柳公权(778~865)晚唐书法家,与颜体不同,柳书 偏骨力,顿挫转折明确。有“颜筋柳骨”之誉。 •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是其代表。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欧阳询
• 草书:入唐后变化很快。不重单体字,而解字重组, 点画连带,并无程式,笔势及大小随意而行,溶篆、 隶、楷、行于一体。特别是求其意境,体势变化极大, 毫无拘束,强调美学价值,不易被人读懂。张旭、怀 素是其代表。
中国美术欣赏
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宋摹本) 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阎立本(唐) 38.5×129.6 厘米 故宫 《步辇图》(宋摹本)
• 《历代帝王图》阎立本 51.3×53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馆 • 不以情节贯穿,不以背景衬托,而着力刻画人物外貌特征, 揭示心态、气质。
• 欧阳询(557~641)由 隋入唐的书法家,初 学王羲之,行书学王 献之,八体尽能。 《九成宫醴泉铭》 • 笔力劲健,点画瘦硬, 字体结构典雅大方, 结体严谨。章法显得 宽松而清晰。
• 颜真卿(709~785)纵28.2厘米 横75.5厘米,23行,每行11—12字不等, 共234字。擅楷、行书,以大楷著称,浑厚雄强。称其字“点如坠 石,画如夏云,勾如屈金,戈如发弩”。正书笔画求横平竖直, 结体宽博大度,字字严谨,被视为书学典范。 • 《祭侄文稿》《祭侄季明文稿》 28.8×75.5厘米 台北故宫
68幅著名书画赏析

68幅著名书画赏析1、王原祁《卢鸿草堂⼗志图(之⼀)》【赏析】此图借《草堂⼗志图》之名,以泼墨设⾊⽽成,运以诸家笔意。
卢鸿为唐代隐⼠、⽂⼈,擅书法、绘画,曾作《草堂⼗志图》描写其隐居之处的⼭林景物。
王原祁的《卢鸿草堂⼗志图》以唐宋各家笔意拟之,图中峰峦浑厚,林⽊苍厚,笔墨细密严实,松秀浑然,柔中带刚。
2、陈逸飞《弦乐四重奏》【赏析】细致的⼈物造型充满雕塑感,精密的构图与柔和的线条把四名乐⼿⼿连琴,琴连⼿,互相连系,增添了视觉上的和谐感。
熟练的灯光处理把光线聚焦在⼈的脸孔上,营造出庄重⾼贵的⽓氛。
画作不只是把题材画得写实,更具有内涵精神的深度,焦点尖锐,形神兼备。
3、陆抑⾮《苍兰》【赏析】此作虽⼯笔重彩但仍富于秀丽⽂儒的⽓息。
画中⽣动⾃然的穿插、精致⽽灵动的线条、艳丽⽽⾼雅的⾊彩、法度严密⼜不失性情的造型,“清绝秀巧,⽣意盎然”。
墨⽯因构图需要⽽塑造,不仅稳定了画⾯,也更衬托出苍兰优美的倩影。
4、林风眠《秋岚》【赏析】画⾥层峰迭障,秀丽宜⼈,满⼭的树⽊晕染了红、黄、蓝⾊彩学三原⾊,富丽万千,粉墙黛⽡的屋舍,形成⿊⽩对⽐。
⼭岚轻轻飘过林端、群峰之间,敷施⽩粉使透明感、光线⽴现,有⼀种云⽓蒸腾的空灵。
整幅画作意境幽缈,秋季才有的丰实华美,林风眠对美好景物的绮想彷佛跃然纸上。
5、黄胄《驯马图》【赏析】黄胄⼀⽣以新疆少数民族风情为创作主题,少数民族⼈民群众的朴实⽽鲜明的形象是他艺术创作的主⾓,⽽驴、马、狗等动物形象则是他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
本幅《驯马图》就是这样充分地体现出了黄胄⾃⾝的创作特征。
2011年5⽉22⽇,中国嘉德春拍夜场《⼤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
当晚8点12分,这幅黄胄《驯马图》从380万起拍,以5250万的落槌价被3113号买家收⼊囊中。
6、陆俨少《⽇出天开⼭川映辉》【赏析】陆俨少画重章法,长于⽤线勾云划⽔,常⽤⽩云笔勾勒层峦叠嶂,尤⽤墨块压挤留⽩为云为⽔,烟雾起伏画⾯之上,别具特⾊。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赏析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 (522年)立。雍正、 乾隆年间出土。该碑是 北魏刻中相当于典型的 模式,结体端严方正, 用笔灵动畅达,尽管刀 痕明显却不呆硬刻板。 字里行间充满人情闲逸 之境。
高贞碑
张玄墓志
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 一般称《张黑女墓志》。此魏 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 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 《隽修罗》,圆折如《朱君 山》、疏朗如《张猛龙》、静 密如《敬显隽》。”康有为跋: “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 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 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 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 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 敌。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 就。
.
天发神谶碑
释文:彦先赢疗恐难平复往 属初病虑 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口男幸为复失前 忧耳 口 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 复来威仪详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恩 识 口 量之迈前执所恒有宜 口 称之夏 口 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亭 上海市松江人。陆机“少有异才, 文章冠世。”善行草书。《平复 贴》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是传 世文人中最早的一件。书体为章 草。此帖使用秃笔,质朴志健, 自然畅达,对书法考古和研究有 重要价值。
刘怀民墓志
《郑文公下碑》,刻 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 年(511年)。系崖 刻,在山东省掖县城 东南的文峰山。此碑 为郑昭道书写,字体 均为楷书,其结字宽 博舒展,笔力雄强圆 劲,有篆隶趣相附, 为魏碑佳作之一。
郑文公下碑
此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 (517年)。清康熙十八年 汉北安平出土。楷书。此志 书法与《郑文公碑》大小虽 殊而体式相近,结字十分严 谨,用笔浑圆迟重,与唐碑 区别甚大。颜,柳用笔两头 顿挫,中间无变化,而此志 笔划中间遒劲多有变化,生 古拙之气。书家评此碑: “妙在张猛龙、贾使君之 上”。“书法直接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