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潘微微【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10【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照组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理想。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We divided 106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mpound isoglycyrrhizinate,and observation group used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liver function indexes of observation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 chronic hepatitis B is ideal.【总页数】2页(P101-102)【作者】潘微微【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5【相关文献】1.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吴建明2.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何秀岩;段海霞;郭岩3.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J], 邵健4.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评估 [J], 姜娜; 常青燕; 李学海5.恩替卡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希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
通过对药物性肝炎的概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作用机制、疗法及方案、疗效观察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药物性肝炎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结论部分探讨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药物性肝炎、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观察、作用机制、疗法、疗效观察方法、实验结果分析、应用前景、研究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药物性肝炎是一种由药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主要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药物性肝炎,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困难。
本研究旨在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在此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为寻找药物性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降低药物性肝炎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中的临床疗效,包括症状缓解情况、肝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等。
2.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炎的安全性,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
3.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4.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药物性肝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外 其 他 原 因 、 往 报 告 、 用 药 反 应 等 7个 方 面 进 行 评 分 , 值 既 再 分
在 3分 或 3 以 上 者 诊 断 为 药 物 性 肝 损 伤 。重 型 肝 炎 诊 断 标 分
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 ( P 、 7GT 、 AL ) 白蛋 白 ( b ; 纤 维 化 指 Al) 肝 标 : 明质酸( 透 HA) 层 粘 蛋 白( N) 血 清 Ⅲ型 前 胶 原 ( C U) 、 L 、 P -I 、 Ⅳ 型 胶 原 (V c ; 常 规 、 I— )血 电解 质 、 常 规 、 脂 ; 、 、 脏 器 尿 血 肝 胆 脾 B超 、 疗 期 间 出现 的 与 用 药 有 关 的 不 良 反 应 。 以 上 指 标 均 于 治
肝 细 胞 中 1 10 / 0 0的 AL 进 入 血 中 , 可 使 血 中 AL 升 高 1 T 就 T
倍 。肝 细 胞 受 损 时 , T 释 出 细 胞 外 , AL 是 肝 细 胞 损 伤 AL 故 T 的一 个 很 灵 敏 的 指 标 。又 由 于 AL 的 半 衰 期 较 长 , 往 是 肝 T 往 炎 恢 复 过 程 中最 后 降 至 正 常 的 指 标 , 以 AL 是 反 应 急 性 肝 所 T 炎 及 慢 性 肝 炎 , 别 是 慢 性 活 动 性 肝 炎 一 个 很 好 的指 标 。AL 特 T
下降 , 因此 应 引起 我 们 的注 意 。② 这 种 影 响 可 能 与 病 毒 含 量 和
机
1 李 立 明 .流 行 病 学 . 5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5 4 8 第 版 人 2 0 :7
2 刘 强 , 平 先 .乙 型 肝 炎 患 者 HB Ag 前 s 高 e 、 1抗 原 、 心 抗 体 IM 与 核 g AL 升 高 的 比 较 .检 验 医 学 与 临 床 ,0 5 24 : 6 T 2 0 , ( ) 16 3 戴 东 梅 , 振 云 . 2 0的 HB 五 项 标 志 物 检 测 阳 性 结 果 分 析 .实 刘 70 V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
贾蛟龙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016)010
【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重症肝炎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观察发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有较好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69-170)
【作者】贾蛟龙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传染病医院五疗区,辽宁抚顺113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重症肝炎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J], 曾兰兰;查丽华;喻志祥;黄卫群
2.重症肝炎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朱啸峰
3.重症肝炎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J], 赵瑞敏;张志强;李波;魏毅强
4.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胡掌朝;孟玉红
5.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重症肝炎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J], 王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 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异甘草酸镁是甘草酸单一反式旋差异构 体,是一种新型的护肝抗炎类药物。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甘草酸存在两种立体异构体 -18α 和 18β,通过作用于激素受体,抑制钙离子, 影响酶活性,调节物质代谢及胆碱能神经的 兴奋性,表现出明显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异甘草酸镁是 18α 甘草酸,其亲脂性要大于 β, 能有效防治各类急慢性肝损伤,异甘草酸靶 器官为肝细胞,在其进入肝脏后,可与受体 蛋白及类固醇激素靶细胞相结合,起到保肝、 解毒、抗炎、抗生物氧化的作用。异甘草酸 镁注射液为甘草酸类制剂第四代新型甘草甜 素类药物,在各类肝脏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2]。我院对收治的肝病 患者采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 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经验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 100 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欧阳珊珊 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5
【摘 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 2011 年 12 月 -2014 年 1 月收治的 200 例 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00 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 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00%,对照组为 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 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对照组为 12.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观察组采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将 150mg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加入 5%~10% 的葡 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 次 /d;对照组采取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将 160mg 复方甘 草酸苷注射液加入 5%~10% 的葡萄糖注射液 中静脉滴注,1 次 /d,两组均治疗 4 周,治疗 期间不使用抗病毒药物。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90例临床观察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90例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4-08-06T16:52:37.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2期供稿作者:梅海信[导读] T药物性肝炎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也称药物性肝损害。
梅海信(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信阳 464000)【摘要】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
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2月以来,在我院确诊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异甘草酸镁组51例,给予异甘草酸镁1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B组复方甘草酸单胺组39例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并在其治疗7天和14天后对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转移酶(r-GT)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后7天异甘草酸镁组有效率56.10%,甘草酸单胺组30.77%(P<0.05),治疗后14天异甘草酸镁组有效率90.42%,甘草酸单胺组56.41%(P<0.01),各项肝功指标对比提示异甘草酸镁的降酶作用显著。
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胺异甘草酸镁药物性肝损害【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26-02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是近几年来临床常用的护肝用药,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本文随机抽选2011年2月以来,在我院确诊的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90例,研究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并以甘草酸单胺注射液作为对照组,以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随机抽选2011年2月以来在我院确诊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90例分为2组,年龄最小3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2±5)岁。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2.马鞍山市中医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摘要】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我们对观察组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把148(±5)毫克的异廿草酸镁注射液关注到7%(±2)的葡萄糖注射液,通过静脉点滴,每天1次。
对照组通过复方甘草酸背注射液进行治疗,把154(±7)毫克复方甘草酸背注射液灌注到7%(±2)的葡萄糖注射液,通过静脉点滴,每天1次,上述病例全部通过28天的治疗,治疗过程中没有使用抗病毒药品。
结果:通过28天的治疗,观察组病例的总有效率超过9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8.4%,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超过对照组,两组对比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比例为1.7%,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出现比例则为14.6%,观察组不良发硬发生比例显著的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1。
结论:在复方甘草酸背和异廿草酸镁价格无差异的前提下,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肝病;疗效;观察;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339-01异甘草酸镁为一种较为前沿的护肝抗炎类药品。
近年来药理分析显示,甘草酸存在2种立体异构体,经作用在激素受体,有效遏制钙离子,进而作用于酶活性,完善物质代谢与胆碱能神经,其可以有效的调节免疫及抗炎。
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是甘草酸类制剂的新型药品,在一些肝脏疾病的治疗中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文章将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作为切入点,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自2009年4月~2012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病病人,将上述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50例病例。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病例全部选择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选择90人按照不同治疗措施进行分组。
结果利用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比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肝功能转氨酶变化情况发现两组差异显著,P<0.05。
另外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纤维化指标情况进行对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异甘草酸镁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肝功能在得到治疗后被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可对肝纤维化情况进行有效抑制,此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效果,及时对患者使用可让患者的疾病标志物转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症状改善十分明显同时安全性超高,在此类患者治疗中属于一个必不可少的药物。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注射治疗;慢性乙肝;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在肝脏疾病中乙型肝炎比较常见,病因是患者肝脏因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最后导致出现慢性炎症,在疾病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因为受到病毒影响导致出现的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坏死属于主要的病理学基础。
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时,很多种药物都具有一定治疗效果,对于甘草酸制剂来说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应用于此类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抗炎效果。
近几年的药理研究,让疾病治疗时甘草酸制剂的应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药物的优化和更新使其逐渐具备了高度的肝选择性和抗氧化作用,所以在肝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在最新的甘草酸制剂中异甘草酸镁属于全新品种,此药物原材料主要为甘草酸,通过深度异构化和碱催化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后产生镁盐,与以往的甘草酸制剂相比此药物对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强,在临床中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一致好评。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目标进行分组,每组人数相同且平均年龄为(41.1±12.2)岁,患病最短时间仅有3个月,最长者为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肖克勤雷春华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10期
【摘要】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病治疗的18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93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
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57%,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替比夫定肝病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20-01
乙肝是一种威胁人们健康的传染病,乙肝病毒在患者肝内反复活动,容易造成患者肝硬化,导致有些患者产生肝癌,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1]。
乙肝其发病机制较为多变复杂,其中免疫反应是造成肝细胞炎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新型的护肝炎药物,是甘草酸单一反式旋差异构体[2]。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目前临床治疗肝病中使用较为广泛,且治疗效果也较好。
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病治疗的186例患者,对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病治疗的186例患者,18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7例,占总人数的52.15%,女性患者89例,占总人数的47.85%,年龄20~71岁,平均(37.63±7.23)岁,病程0.6~15.4年,平均(7.44±1.62)年。
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93例。
186例患者中,53例患者慢性病毒性肝炎,104例患者肝炎肝硬化,19例患者药物性肝炎,10例患者酒精性肝炎。
186例患者中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和对酒精过敏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稀释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1次/d;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
夫定进行治疗,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必要时可停止服用,4周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对其进行定期的乙型肝炎生化指标监测,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的相关指标及疗效进行对比。
1.3 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其临床症状消失,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值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其临床症状好转,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值恢复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甚至加重,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值未恢复正常或甚至出现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和t检验,且(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9例,有效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9.57%,不良反应发生
率为11.83%,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乙肝是一种威胁人们健康的传染病,乙肝病毒在患者肝内反复活动,容易造成患者肝硬化,导致有些患者产生肝癌,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3]。
乙肝其发病机制较为多变复杂,
其中机制的免疫反应是造成肝细胞炎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约有9300万乙肝患者,使我
国成为了世界上肝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肝病的治疗及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新型的护肝炎药物,是甘草酸单一反式旋差异构体。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目前临床治疗肝病中使用较为广泛,且治疗效果也较好[4]。
本次研究将异甘草酸镁应用于
临床治疗中,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通过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可以在患者体内快速分布,而且其消除速度较慢,在患者体内可以发挥较长时间的效用。
综上所述,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肝病方面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1]杨瑞芹.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药物性肝病68例[J].医药导报,2011,30(5):618-619.
[2]欧阳珊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病10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养生B,2014,(7):157-157,158.
[3]许青田.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23(4):282-283.
[4]王柏芳,王颖,王炳元等.异甘草酸镁对慢性肝病实验室指标改善的价值[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3):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