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的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呼吸作用》导学案 (新版)冀教版

第一节呼吸作用1.重点: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和意义。
2.知道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3.能说出影响呼吸作用的条件。
4.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知识点一: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植物体吸进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场所、原料和产物:主要场所:线粒体。
原料: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有能量放出。
3.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意义:为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行条件有光才能进行任何条件都能进行进行部位主要在叶片上进行植物体的任何部分都进行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和能量进行场所叶绿体线粒体能量转化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两者相互对立、互相依存知识点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温度、水分、氧气及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的影响。
知识点四:呼吸作用原理的运用呼吸作用原理的运用1.进行课本中的实验1时,为什么要密封瓶口,并用黑纸包裹?密封瓶口,是防止瓶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用黑纸包裹,是为了防止新鲜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1中利用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利用了氧气的助燃作用,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3.进行课本中的实验2时,为什么要利用萌发的种子与煮熟的种子做对照实验材料?萌发的种子孕育新生命时,它的呼吸作用很强,所以利用萌发的种子与煮熟的种子相比较,现象更为明显。
4.有人说,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白天呼吸作用相对光合作用来说很弱,表现不出来,当然并不是白天不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这样说有道理。
如果理解为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就是错误的。
5.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刚收获的玉米,堆放在一起,如果不及时处理,里面就会发热,而且越来越潮湿。
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呼吸作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
2、记住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和意义。
3、说明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学习过程: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你能描述植物呼吸作用的定义吗?2、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原料、产物和能量怎么变化的?自学一:结合课本第47页“探究竟、实验”,阅读课本48页,完成问题:1、在“证明呼吸作用的实验”中,A(放新鲜树叶)、B(放干树叶)两个广口瓶都用黑纸包裹,目的是。
放入点燃的细木条,观察到的现象是:A瓶中的细木条的火焰;B瓶中细木条的火焰。
向两个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瓶中的石灰水;B瓶中的石灰水。
此实验说明了:。
2、将等量的已萌发的种子和炒熟的种子分别放入A 、B两个同样的保温瓶中,用插入温度计的瓶塞封上瓶口。
4小时候,观察到的现象是:A瓶中温度;B瓶中温度。
此实验说明了:。
自学二:阅读课本48页,完成下列问题:1、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吸入,将分解成。
和,并释放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2、呼吸作用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能量小组探究:依据你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理解,讨论下表中内容:填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自学三:阅读课本49页第2、3段,完成下列问题:1、植物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只有一部分能量转变成_______散发出来。
植物体的所有都在不停地呼吸,呼吸停止了,生命活动就因缺少能量。
2、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的产物,光合作用中,原料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能量,也正是释放出来的,因此,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的。
自学四:阅读课本49页第4、5段,完成下列问题:呼吸作用的强弱主要受、、及等条件的影响。
因此,农业上松土、排涝都是为了让,保证根部的顺利进行。
植物的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在储存种子时,要设法降低它们的呼吸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少降低降低和提高含量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感受我们的呼吸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17》

《感受我们的呼吸》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呼吸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3. 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二、导学内容
1. 呼吸的定义和作用;
2. 正确的呼吸方法;
3. 呼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呼吸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呼吸的作用是什么吗?
2. 进修:讲解呼吸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呼吸是人体的生理活动之一,是供给身体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通过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呼吸练习,指导他们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感受呼吸的变化和身体的舒适感。
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4. 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呼吸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并提出改善呼吸习惯的建议。
四、导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呼吸练习,让他们感受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对呼吸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定期进行呼吸训练;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五、导学反馈
1. 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呼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进行展示;
2. 指挥学生进行呼吸测试,检测他们的呼吸功能,引导他们认识到改善呼吸习惯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呼吸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愿大家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呼吸,享受健康的生活!。
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导学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习目标】1、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 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1)演示实验③实验三: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细胞利用,将有机物分解成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3)表达式:(4)场所:(5)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①促进呼吸作用:农田适时,遇到洪涝时②降低呼吸作用:贮藏粮食时,保持或;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或。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能量。
3.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又将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和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二、合作探究1. 绿植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有助健康。
但有些专家说卧室内摆放植物不宜过多。
这是为什么内?2.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谁的做法合理,说明理由。
三、达标测试1.“小草依依,踏之何忍。
”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2.水族箱中的气泵能够为观赏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
有关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3.《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小麦储存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稻谷、玉米不超过3年。
超过规定年限后,即便种子完好,也不再作为粮食出售,主要原因是()A.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B.种子进入了休眠期从而无法播种C.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无法正常萌发D.种子完全腐烂发霉不能继续食用4.在农业生产和作物储存的过程中,通常要采取适当措施影响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从而满足生产或储存的需要。
《人体的呼吸导学案》

《人体的呼吸》导学案一、进修目标1. 了解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2. 掌握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的交换和运输;4. 能够分析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方法。
二、预习问题1. 什么是呼吸?为什么呼吸对人体生命至关重要?2. 人体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3.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过程中是如何交换和运输的?4. 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三、进修重点1. 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2.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4.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方法。
四、进修内容1. 呼吸的定义和重要性呼吸是指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吸入氧气,将氧气输送到细胞中,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呼吸对人体生命至关重要,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备条件。
2.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鼻腔和喉是呼吸道的入口,气管将空气输送到支气管和肺部。
肺是呼吸器官的主要部位,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3.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在呼吸过程中,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通过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二氧化碳则从组织和器官中开释出来,经过血液运输到肺部,最终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4.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方法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等。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吸烟、定期锻炼等。
五、教室讨论1. 你认为什么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2. 为什么在空气不新鲜的环境中呼吸会不舒服?3. 你知道哪些呼吸系统疾病?如何预防这些疾病?六、拓展延伸1. 请观察自己在运动时的呼吸频率和深度有何变化?2. 了解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3. 设计一份呼吸系统健康宣传海报,向同砚们宣传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和珍爱方法。
七、课后作业1. 完成教室讨论中的问题;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呼吸系统的其他知识点;3. 撰写一篇关于呼吸系统的作文,谈谈对呼吸系统的认识和珍爱方法。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生物的呼吸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了解生物是如何进行呼吸的,以及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二、概念解释1. 生物的呼吸:生物的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的过程,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器官(如肺、皮肤等)吸入氧气,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三、呼吸器官1. 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主要是肺,肺是由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组成的。
气体在肺泡中与血液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
2. 鱼类的呼吸器官:鱼类的呼吸器官主要是鳃,鳃通过水中的溶解氧供给鱼体进行呼吸。
3. 昆虫的呼吸器官:昆虫的呼吸器官主要是气管系统,气管通过体表气孔与外界相连,实现气体的交换。
四、呼吸过程1. 呼吸的气体交换:氧气在呼吸器官中与血液结合,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组织,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再从全身组织运回呼吸器官,与空气交换,排出体外。
2. 呼吸的气体成分:呼吸器官中的气体成分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五、呼吸作用的重要性1. 供给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2. 排出废物:呼吸作用可以排除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3. 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与新陈代谢密不可分,能够帮助生物体消化吸收养分。
六、课堂练习1. 生物体通过哪些呼吸器官进行气体交换?2. 请简要描述氧气在呼吸器官中与血液结合的过程。
3. 呼吸作用对生物体的重要性是什么?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过程,它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可以排除废物,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更加重视呼吸作用的重要性,保持健康的呼吸方式,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5.2呼吸作用__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二节呼吸作用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学习目的1、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
2、知道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重点1、植物的呼吸现象。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难点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知识链结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3、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自主学习】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___________,其中贮存的能量才能被利用。
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的。
一、观察植物的呼吸现象2、植物体通过_____________分解有机物,释放有机物里贮存的________,用于各种___________.活动1、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讨论:1、实验中煮熟种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
活动2: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讨论:1、实验中乙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的结论: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 ____________。
活动3:种子萌发时释放能量讨论:1、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萌发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吸作用只能在_____(活或死)细胞中进行。
3、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时,不但吸收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而且产生___________。
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____________呼吸作用活动4: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结论:用新鲜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做实验材料时,都能观察到植物的呼吸现象,这表明:植物细胞都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植物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4、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________,这些能量来自细胞内储存的________。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呼吸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2. 掌握生物在呼吸过程中的主要器官和作用;3. 理解呼吸作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生物的呼吸观点;2. 生物的呼吸器官和呼吸作用;3. 呼吸作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三、导学重点:1. 生物的呼吸过程;2.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意义。
四、导学难点:1. 呼吸作用与生命活动的干系;2. 呼吸器官的协调作用。
五、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生物呼吸的现象,引出生物的呼吸观点,并让学生思考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2. 进修:介绍生物的呼吸器官和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实践: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呼吸作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掌握呼吸作用与生物体内的干系。
4. 总结:对生物的呼吸观点、呼吸器官和呼吸作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呼吸作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生物的呼吸是什么?生物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2. 思考:如果没有呼吸作用,生物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生物体如何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3. 阅读相关文章,了解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在不同生物体中的特点和适应性。
七、拓展延伸:1. 参观生物实验室或医院,了解更多关于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的知识;2. 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呼吸现象,探讨生物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并认识到呼吸作用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为他们今后的进修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组数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细胞呼吸的概念及类型
[自主学习1]
阅读教材P91文本,总结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最终生成或其他产物,释放出并生成的过程。
细胞呼吸分为呼吸和呼吸两种类型。
探究二、有氧呼吸
[合作探究1]
阅读教材P93~94文本,察看“图5-9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发生在什么场所?
(2)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是第几阶段的反应物?又是哪一阶段的产物?
(3)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几阶段?O2在第几阶段参与反应?
(4)有氧呼吸过程中,哪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最多?还原氢在什么场所被利用?
(5)有氧呼吸生成的水和CO2中的氧原子分别来自什么物质?
例 1.图示为真核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基本过程,其中A、B、C等代表物质或能
量,①②③④表示过程或场所。
请据图作答:
(1)图中的A是,C是,D是,E是。
(2)过程④发生在,过程③发生在;能产生[H]的过程是(填序号),[H]被利用的过程是(填序号),能合成大量ATP的过程是(填序号),能合成ATP的过程是(填序号)。
(3)过程②中,物质D需穿过层磷脂双分子层,运输方式可能是。
若①③④
表示场所,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填序号)。
(4)产物水中的氢来自(填物质);若给细胞供应18O2,一段时间后,含有18O的物质是(填序号)。
[自主总结1]
(1)有氧呼吸的基本过程
第1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多少
合成ATP多少
(2)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并标出产物中各原子的来源(以葡萄糖为例)。
(3)写出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式
(4)有氧呼吸的定义是什么?
探究三、无氧呼吸
[合作探究2]
阅读教材P94~95文本,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中,无氧呼吸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发生在什么场所?
(2)无氧呼吸在第几阶段有能量释放和ATP的合成?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什么物质中?
[自主总结2]
(1)无氧呼吸的基本过程
第1阶段第2阶段
场所
条件
反应物
产物
释放能量多少
合成ATP多少
(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生物有,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的生物有。
(3)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以葡萄糖为例):
(4)无氧呼吸的定义是什么?
例 2.民间利用大米酿造米酒:将蒸熟的大米趁热装入缸瓮中,并插上许多孔洞,盖上木制盖子。
待冷却至室温后,在米饭上撒入酒曲(酵母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发酵,发现米饭逐渐变稀,产生泡沫,过一段时间后才出现酒味。
发酵结束后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请分析作答:
(1)将大米蒸熟并趁热装入容器,其目的是。
待米饭降至室温后接种酵
母菌,原因是。
(2)发酵的早期阶段,米饭逐渐变稀是的结果,后来出现酒味是的结果。
(3)如何检测有无CO2与酒精的产生,方法依次为、。
(4)整个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为。
探究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以真核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例) [合作探究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填表,以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为例)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场所
条件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反应物
终产物
[H]的产生
[H]作用与利用
释放能量多少
合成ATP多少
共同点
探究五、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自主学习2]
阅读教材P91~9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
酵母菌在和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属于_____________菌。
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和水。
在的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和少量的。
(2)CO2的检测方法: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也可使溶液由变再变。
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的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情况。
(3)酒精的检测方法:
橙色的溶液,在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探究六、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
[合作探究4]
(1)温度:通过影响而影响细胞呼吸。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的速率随温度的
升高而明显加快,但超过一定的温度后,细胞呼吸反而会减弱,甚至停止。
应用:①________储存食品;②大棚栽培在夜间和阴天_____________;③温水和面发得快。
(2)O2浓度:(图示为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据图作答)
①O2浓度=0时进行;0<O2浓度<10%进行;O2浓度≥10%时进行。
②细胞呼吸产生CO2最慢的是点。
③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中,线段AB=BC,此表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
应用:①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_______呼吸;②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______环境;③________仓储粮食/水果和蔬菜。
(3)CO2浓度:对细胞呼吸具有作用。
应用:_____________CO2浓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
(4)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
应用:①粮食在收仓前要进行________处理;②干种子萌发前进行__________处理。
探究七、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应用
[自主学习3]
阅读教材P95~96资料分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总结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有氧呼吸原理的是,应用了无氧呼吸原理的是,应用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原理的是。
①包扎伤口时选用透气消毒纱布②酵母菌酿酒时先通气,后密封③花盆经常松土和作物栽培中中耕松土④稻田定期排水⑤提倡慢跑⑥粮油种子的贮藏降低含水量、降低温度⑦在果实和蔬菜的保鲜降低温度、降低O2浓度、增加CO2浓度
课时检测
1.下列关于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线粒体中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率不受温度影响
2.有氧呼吸中,CO2产生于()
A.[H]与O2的结合过程
B.水作为反应物被利用的过程
C.丙酮酸的产生过程
D.[H]与ATP的生成过程
3.在有氧呼吸中,进入细胞内的氧气()
A.将丙酮酸氧化成CO2
B.参与ATP的形成
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与氢反应生成水
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O2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5.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
C.ADP+Pi+能量→ATP
D.[H]+O2→H2O
7.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CO2是两种细胞呼吸方式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与高等动物相比独有的细胞呼吸产物是乳酸
8.图示为某生物体内的细胞呼吸,其中序号①~④代表过程,字母A~D代表细胞呼吸产生的物质。
请据图作答:
(1)图示中,物质A为,物质B为,物质C为。
(2)在人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过程包括(填序号),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过程是(填序号),发生在神经元细胞质基质中的过程是(填序号)。
(3)水作为反应物利用的过程是(填序号),合成大量ATP的过程是(填序号),在酵母菌细胞内进行的过程是(填序号),有CO2产生的过程是(填序号)。
(4)产物水中的氢原子来自物质、氧原子来自物质;反应物水中的氧原子进入物质、氢原子进入物质中。
若将葡萄糖中的氧原子标记为18O,则经动物细胞呼吸后,含18O的物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