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hke裂囊肿的MR表现
鞍内鞍上型Rathke裂囊肿的MRI诊断

3 讨论
235
关于 RCC 的起源与组织不一般认为 , 在胚胎 3~ 4 周时原始口腔上皮嘴部突起形成 R ath ke 囊 , 囊的顶端向颅内生长形成颅咽管。约 11~ 12周时 颅咽管近端闭合, 由 Rathke 囊的前壁和壁增生形 成垂体的前部和中部, 漏斗部增 生侧形成垂体 后 叶 , 在垂体的前部和中部之间遗留一小的裂隙 , 该 裂隙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为上皮细 胞所充填 , 有 少部分成人的这种裂隙会终身残留 , 通常常无 病 理意义。当裂隙壁 衬的上皮组织 产生分泌物时 , 裂隙就会扩大而成为囊腔 , 形成所谓的 Ra thke 裂 囊肿, 也称颅颊裂 囊肿。当囊肿 的占位效应足 以 使垂体和下丘脑机能不良性 , 就 会产生一系统 的 [ 4] 临床症状 。大部分 囊肿在鞍内 , 但是由于囊 肿 的自然膨胀特点 , 很容易通过鞍隔孔扩展到鞍上 , 形成鞍内鞍上型囊肿。随着对该病变发生机制与 影像学特征认识的不断提高 , 位 于鞍内的信号 均 匀的无明显临床症状的 RCC 大多可以明确诊断。 囊肿壁细胞为含有黏液腺的单层柱状上皮或 假复层鳞状上皮。能 够分泌腺液 , 故囊内容物 可 为草黄或无色的液体, 也可为白 色粘液样或胶 冻 状物质 , 伴有出血时呈深棕色 , 也可含有胆固醇结 晶或脱落的上皮颗粒 , 从而造成 MR I 信号的多 [ 6] 样性。 M onzav i 认为 : 尽管有症状的 RCC 的 MR I 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但大致可将其分为 2 组 , 所有 组在 T2W I均表现高信号为主。第 1 组在 T1W I 上
关键词
R athke裂囊肿 ; M R I ; 可移动颗粒
中图分类号: 445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3422( 2006) 20 0080 03 1 3 方法 由 2 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各独立阅读 MR I片 , 就病变的大小、 平扫和增强的信号强度、 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 内 容物的特征进 行评价。按 照片比例尺测量病变大小, 以病变的最大径计算。 T1W I和 T2W I 以大脑灰质为参照主观评价信号强 度的高低。分别对囊壁、 囊内容物 和增强的信号 强度进行评价。
垂体Rathke裂囊肿磁共振表现

03
可向鞍上池外延伸,压 迫视交叉和海绵窦
02 通常位于鞍上池内
04
可向鞍旁延伸,压迫颈 内动脉和海绵窦
囊肿信号特点
T1加权像:低信号 T2加权像:高信号 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动态增强扫描:信号随时间变化不明显 扩散加权成像:高信号 磁共振波谱:无明显特征性表现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1
影像学检查:MRI是诊断Rathke 裂囊肿的主要方法,可清晰显示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垂体Rathke裂囊肿的主 要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诊断垂体Rathke裂囊肿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 案,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鉴别诊断是诊断垂体Rathke裂囊肿的关键,需要与 其他垂体疾病和肿瘤相鉴别,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4
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囊肿,缓解症状
病理学检查:手术 3 切除后进行病理学 检查,明确诊断
临床表现:观察患 4 者症状、体征,如 头痛、视力下降、 内分泌紊乱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 5 规、尿常规等实验 室检查,辅助诊断
基因检测:检测相 6 关基因突变,如 MEN1基因等,辅 助诊断
诊断意义
垂体Rathke裂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 为垂体功能减退和视力障碍。
04
预后评估:通过MRI随访,可 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2
磁共振表现
囊肿形态
圆形或椭圆形:最常见的 形态,占70%-80%
扁平形:占10%-20%, 多为横轴位
哑铃形:占5%-10%,多 为矢状位
混合形:占5%-10%,具 有多种形态特点
囊肿位置
垂体Rathke裂囊肿MR表现ppt课件

较大者可穿过鞍隔向鞍上发展
4
垂体Rathke裂囊肿 ---概况
• 临床表现
‥ 20~40岁,女性多见
‥ 大多数囊肿很小,并不引起症状
‥ 少数囊肿逐渐扩大,压迫鞍内或鞍上结构引起: –
– 慢性头痛 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 男性-- 疲劳 ,性欲减 绝经前的妇女– 月经不规 则,溢乳 绝经后的妇女– 疲劳和精神状态改变 – 视功能障碍 -- 双颞侧偏盲及视力下降
16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鉴别诊断
•
蛛网膜囊肿
长T1 长T2信号特征的Rathke 囊肿 囊液T1信号比脑脊液的信号高 囊壁强化
蛛网膜囊肿 ‥脑脊液信号 ‥不强化
蛛网膜囊肿
17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鉴别诊断
18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鉴别诊断
5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表现
• 鞍区边界清楚的肿物 ‥ T1多呈低信号
‥ T2多呈高信号
‥ 无强化
(与其他肿瘤相鉴别的唯一依据)
• 其不同的信号变化是由于囊肿
内容物的蛋白含量不同所致
6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表现
T1 T2
T1+C
T1+C
囊肿无强化
7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表现
‥鞍内充满CSF ‥垂体柄下移 ‥鞍底下陷
20
垂体Rathke裂囊肿 ---MRI鉴别诊断
• 垂体脓肿(伴尿崩症+发热+白细胞增高)
鞍区囊状病灶
T1等低信号
T2高信号 垂体柄增粗 环形强化 结合病史
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附6例报告)

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附6例报告)
关长群;李爱娟;杨本强;韩立亭;沈阳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1(026)005
【摘要】为丰富CT和MRI对Rathke囊肿的认识,便于诊断,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患者与CT和MRI检查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T、MRI误诊为颅咽管瘤、垂体瘤、胆脂瘤等.CT显示圆形及不规则形囊性低密度区4例,圆形等密度和稍高密度区各1例,强化后2例囊壁线状增强.MRI显示圆形及类圆形T1WI像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像均为高信号,边缘清楚.提示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T.【总页数】2页(P373-374)
【作者】关长群;李爱娟;杨本强;韩立亭;沈阳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9.41
【相关文献】
1.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 [J], 于同刚;戴嘉中;冯晓源
2.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 [J], 胡晓峰;程琦;金启安;王昌新;刘影;邓克学;吕维富
3.Rathke囊肿的CT和MRI诊断探讨 [J], 徐玉球;刘晓玉;姚振威;冯晓源
4.垂体Rathke's囊肿的MRI诊断(附13例报告) [J], 李峰;郑建军;卢仁根
5.Rathke囊肿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附7例报告) [J], 郑思阳;吴广源;齐辉;洪新雨;尹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athke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466·史旦堕盎蹩堂星堡鲞壶兰塑Z笙整!璺鲞笙!翅2竺坐翌曼堕跫坠堕!竺!墨i璺g:兰QQ!:∑!!:!!:翌!:!鞍区MRI检查显示15例病变均表现为鞍内或垂体Rathke囊肿起源于垂体Rathke囊的先天商鞍上发展酶瓣物,6镶为嚣形或椭菡形,仅1镄形性发育异常。
在入胚骀发育4爰时淡化管的颊遗发态为分叶状。
边界均较清晰,2例信号欠均匀。
T,WI育成一憩室状结构,称Rathke囊袋。
11-12周时随表现为低信号9例(图1),等信号2例(图2),高信着囊袋前后壁增生,形成垂体前部和中部。
但垂体的号3倒(图3,4),稻高信号1例。
爱Wl表现为高信中部可残鏊一小腔隙,Et后在发脊过程中此腔藩逐号10例(图2,4),等信号2例,低信号3例(图3)。
渐被上皮细胞充填;少数人该腔隙一直存留。
当腔隙15例中2例信号欠均匀。
病变边界均较清晰,增强内分泌物显著增加,该腔隙可扩大形成较大的囊肿后6镄无增强,7倒仅囊璧不连续环状增强,2馕囊嚣iRathke囊瓣}瑚。
大多数囊瓣以囊体为中心,较大壁及内容物均明显增强。
6例清晰显示邻近正常垂者可穿过鞍隔向鞍上池发展,较小者完全位于鞍内体组织,6例出现垂体柄的受压移位,5例压迫视交或主要部分位于鞍内。
病理上Rathke囊肿壁细胞常叉,4翻鞍底轻度下陷。
7铡均无鞍背改变。
为单层柱获上皮缨魏,杯状上皮缓脆并含有戮液分1{斗讯泌细胞,少数混有假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囊内容物多图1CT图(图la),MRI矢状T,wI(图lb),MRI冠状HWI(图1C),MRI冠状增强(图1d)。
鞍内见类圆形病变,CT为低密度,T,WI为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无明显强健。
蹩2MRI冠状T;WI(匿2a).MRI嚣状T2WI(巨2蠡),MRI辘位FLAIR(图2e),MRI冠状增强(圈2d),MRI冠状延迟增强(图2e),MRI矢状增强(图2f)。
鞍上见类圆形病变,T,WI为等信号.T:WI为高信号,FLAIR为商信号,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病变无明显强化,垂体明显强化。
Rathke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Rathke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目的:分析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Rathke囊肿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搜集经临床随访和手术病理诊断的12例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1例同时进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囊肿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和MRI表现。
结果:12例Rathke囊肿最大径均小于10 mm,位于鞍内10例,位于鞍上2例。
囊肿边缘光滑锐利,11例形态规则,1例呈分叶状。
MRI平扫上T1WI和T2WI呈多种不同信号组合,其中6例T1WI呈低信号和T2WI呈高信号,11例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强化1例,未见强化10例。
12例均未见囊内结节或囊底沉淀物征象。
结论:鞍内Rathke 囊肿的MRI表现较具有诊断特征,鞍上型Rathke囊肿较少见且常需要与鞍区其他囊性病变鉴别。
Rathke囊肿是一种发生于鞍区的良性上皮性囊肿,又称垂体囊肿、上皮样囊肿和垂体胶样囊肿等,在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上有时与鞍区蛛网膜囊肿、垂体瘤卒中、囊性颅咽管瘤和空蝶鞍等其他囊性病变相似而出现误诊,常需要进行鉴别诊断[1-5]。
目前国内不同文献报道中Rathke囊肿MRI表现的病例样本大小不一,其MRI信号也表现多样。
本文搜集12例Rathke囊肿的临床和MRI资料加以分析,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Rathke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经临床随访和手术病理诊断的12例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9~80岁,平均(37.9±6.1)岁。
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包括闭经1例,性腺功能低下1例,头痛2例(其中1例伴有颅骨多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另外2例和6例分别因头部外伤和颈部不适而偶然发现。
4例手术(1例经颅病灶切除,3例经蝶病灶切除),术中发现2例囊内容物为淡黄色黏稠物,2例囊内容物为白色黏液物,送检组织病理显示囊壁为纤维组织和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构成。
Rathke(拉克氏)囊肿

鉴别诊断
由于Rathke囊肿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术 前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生化,影像学结果 作出诊断。需与囊性垂体瘤,颅咽管瘤, 表皮样囊肿及鞍区蛛网膜囊肿等鉴别。
空蝶鞍
正常鞍膈孔仅容纳垂体柄通过。如鞍膈孔较大,垂体柄周 围留有空腔,由于垂体包膜与颅内蛛网膜具有一定的连续 性,在脑脊液的搏动压力下,脑脊液可循此蛛网膜通道进 入鞍内,使鞍内充满脑脊液,形成所谓蛛网膜囊肿。蛛网 膜囊肿大多位于垂体之前方,将垂体压向后方而被压扁, 最后紧贴于鞍背,使蝶鞍在解剖上成为空腔,并促使蝶鞍 扩大。 在颅内压增高情况下,如脑积水、脑瘤、良性颅高压、肥 胖、慢性心衰时,脑脊液更易挤入鞍内,从而促使空蝶鞍 的形成。 垂体体积缩小时亦可以促使空蝶鞍的形成,如: 1.经产妇多次垂体体积伸缩后;2.垂体瘤自发性坏死变 性后;3.席汉综合症引起血管源性垂体萎缩;4.垂体原 发性萎缩如儿童垂体功能不足时;5.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 垂体增生经甲状腺素治疗后体积缩小等
T1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howing hypoplastic anterior pituitary, stalk agenesis with ectopic posterior pituitary (white arrow); (b) Intrapituitary cyst (Rathke's cyst) seen on T1W MRI coronal sections (black arrow); (c) Intra-pituitary cyst (black arrow)
定义
正常人的垂体前后叶之间,约有13%~22 %存在着直径1~5mm的小囊肿,一般认 为系来自颅咽管又名Rathke袋或裂的残留 组织。当囊肿增大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 蝶鞍扩大、视交叉受压和其他神经症状, 与鞍内型颅咽管瘤或无分泌活动的垂体腺 瘤的临床表现相似。
Rathke囊肿20例MRI诊断分析

信号 、: 上呈低信号 。笔者认为 , 高信号 、2 低信 TWI T WI T WI
号对本病 的诊断具 有特 异性。囊 内有 出血时则 可见 到血液
的信 号改 变 , 表 现 为 T WI T WI 为 高 信 号。有 报 道 则 。 、2 均
R tk 囊肿 中见到 漂浮囊 内结节 , 黏蛋 白块 , a e h 为 主要成分 为
强扫描结束后 , 行常 规冠状位 和矢状 位 T WI 强扫 描。将 增 图像传送至工作站 , 记录囊肿 的位置 、 1 T 信号 , T和 2 测量 其 最大径 , 断病灶有无强化 , 判 当判 断有困难时 , 则进行减影处 理, 根据减影 图像判断有无强化。 13 MR 表现 . I l 例囊肿位 于鞍 内 , 中 1 3 其 2例位 于前后 叶
诊 … 。笔 者 回 顾性 分 析 20 05—1 0至 20 09—1 我 院行 MR 2在 I
wIT T 4 0 / 0 ) ( R/ E= 20ms13ms 。其他成像参数包括 : 层厚
3m 层 间距 0 3m F V 3×2 m, 阵 26×12 N X m, . m, O 2 0c 矩 5 9,E
图 1 冠状位 T wl 2 示囊肿位 于鞍 内, 呈高信号
肿较 大 时 , 压 迫 周 围组 织 而 产 生 相 应 的症 状 , 要 表 现 为 可 主
头晕 、 头痛 、 垂体功能障碍 、 力下 降或视野缺损等 。 视
组织学上囊壁 由有纤 毛的扁平 、 柱状 或立 方上 皮构成 , 高碘 酸 一 希夫 ( A ) P S 染色阳性 。囊液 中主要含 蛋 白质 、 黏多
径 3~1 1mm, 平均 7 1ml 鞍 内鞍上者 最大径 1 . i; l 1—1 m, 6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6 2 6 F V 2 ~ 5c 5  ̄ 5 ,O = 3 2 m。2 7例 均 行 增 强 扫 描 , 用 矢 状 位 、 采
冠 状 位 扫 描 , 比剂 使 用 钆 喷 酸 葡 胺 ( d D P , 量 02 对 G — T A) 剂 .
f. eat e to dooy ex et lH si l hn dc nvri,B niLann 1 0 0 hn, 1 D p r n fRai g ,B n iC nr opt ,C iaMe ia U i sy ex i i 1 70 ,C ia m l a a l e t o g "
逢利博 范 国光 .
(.中 国 医科 大 学 本 溪 市 中 心 医 院 放 射 科 , 宁 本 溪 l7 0 1 辽 100;
2 .中 国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放 射 科 , 宁 沈 阳 1 00 ) 辽 10 1
P NG Li 6D F N A ~ A Guo gu n - a gz
中 国临 床 医学 影 像 杂 志 2 1 0 2年第 2 3卷 第 3期 JC i Ci M dI aig 2 1, o.3 N . hn l e m gn, 0 2 V 1 , o3 n 2 来自・1 3・ 9
短 篇 论 著
Rah e裂囊肿 的 MR表现 tk
M R p e r n e o t k lf y t a p a a c f Ra h e ce t c s
病 的认 识 。 1 材 料 和 方 法
囊 肿部位 、 小及形态 : 肿 位于垂体 内 1 大 囊 4例 , 于 垂 位
体 内 向鞍 上 延 伸 9例 , 于垂 体 上 方 4例 ; 肿 最 大 径 线 2 位 囊 —
3 0mm: 状 位囊 肿 呈 类 圆形 、 圆形 、 滴 形 、 芦 形 , 状 矢 卵 泪 葫 冠
m o/g 经 肘 静 脉 团 注 给药 。 ml . k
2 结 果
R tk 囊 肿 。 病 既 往 临 床 中认 为 少 见 , 易误 诊 , 随 着 a e裂 h 该 且 但 MR影 像 检 查 技 术 的普 及 , 发 现率 亦在 提 高 。 文 通 过 探 讨 其 本
2 7例 R tk a e裂 囊 肿 的 MR 影 像 特 点 ,以 提 高 对 MR 诊 断 该 h
位 呈 类 圆形 、 圆形 、 果 形 、 卵 腰 葫芦 形 。 囊 肿 与 周 围 组 织 结 构
收集 (0 5 2 1 我 院 、 放 军 总 医 院 及 盛 京 医 院 就 2 0 - 0 0年 解
诊 )7例 经 MR 检 查 的 R t e裂 囊 肿 的 病 例 均 按 M I 2 I ak h R 诊 断 标 准 做 出诊 断 ,有 术 后 病 理 结 果 证 实 的 l 例 ,其 中 男 l 1 5 例, 1 女 2例 , 龄 2 7 年 ~ 9岁 , 均 3 平 5岁 。 床 症 状 表 现 : 临 头痛 、
收集 按 MR 诊 断 标 准 诊 断 的 R tk I a e裂囊 肿 的 病 例 2 h 7例 , 术 后 病 理 结 果 证 实 的 l 例 , 中 男 1 有 l 其 5例 , 1 女 2例 , 龄 2 7 年  ̄ 9岁 ,
平均 3 5岁 。 床 表 现 : 痛 、 临 头 头晕 者 9例 , 晕 l , 力 异 常 7例 , 体 功 能 障 碍 者 6例 , 任 何 症 状 者 4例 。 中 1 行 MR 眩 例 视 垂 无 其 2例 冠状位 、 状位增强扫描。 果 : 肿位于垂体内 l 矢 结 囊 4例 , 于垂 体 内 向 鞍 上延 伸 9例 , 于 垂 体 上 方 4例 ; 肿 直 径 5 2 位 位 囊  ̄ 0mm; 矢 状 位 囊 肿 呈 类 圆形 、 圆形 、 滴 形 、 芦 形 , 状 位 呈 类 圆 形 、 圆形 、 果 形 、 芦 形 。与 脑 白质 信 号 对 比 , 液 在 TWIrWI 卵 泪 葫 冠 卵 腰 葫 囊 - 、I I 2 均 呈 高信 号 7例 ; 、 均 呈 稍 高 信 号 2例 ; 。 呈 高 信 号 ,2 呈 混 杂 信 号 2例 、 低 信 号 6例 ; — 呈 低 信 号 、2 呈 TWITwI TwI TⅣI 呈 TWI TWI 高信 号 6例 ; 呈 等 信 号 、2 呈 高 信 号 4例 。 其 中 6例 WI 信 号囊 肿 液 中见 稍 低 信 号 结 节 影 , TWI TWI 高 5例 TWI 信 号 、 高 1例 TWI 信号 。 7例 囊 肿 内未 见 异 常 强 化 。 . 等 2 7例 周 围囊 肿 壁 可 见 异 常 环 线 样 强 化 。结 论 : ah e 囊 肿 发 生 的位 置 及 形 态 具 有 一 R tk 裂 定 的 影像 特征 性 , 。 、2 信 号 组 成 情 况 复 杂多 变 , MR TWITwI MR增 强 扫 描 可 以与 其 它 鞍 区病 变 相 鉴 别 。
2 eat e to a i oy te Frt f ltd Ho ilo hn d a U w  ̄i,S ey n 10 1 .D p r n R o g , h i i i e s t C iaMeil n e t hn ag 1 0 0,c m f d l sA a pa f c y 【 摘要】 目的: 过总结分析 2 通 7例 R h e裂囊 肿病 例的 M  ̄k R影像特征 , 以提高对该病 的 MR影像诊断认识 。材料和 方法 :
【 键词】 颅咽管瘤 ; 关 磁共 振 成 像
【 图分 类号 】 R 4 ; 4 5 中 72R 4. 2 【 献 标 识 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 0 — 0 2 2 1 )3 0 9 - 3 文 0 8 16 (0 2 0 — 1 3 0
R tk 裂 是 胚 胎 时 期 垂 体 前 叶 与 后 叶 之 间 残 留 的 被 覆 ah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