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氧气考点总结
中考化学知识考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化学知识考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淡蓝色。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C O2 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⑵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S O2 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⑶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2P2 O5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⑷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 O2 2MgO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⑸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Fe3 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⑹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惹缶痊鸣气) 2H2 O22H2 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⑺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⑻ 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 (OH)2 CO32CuO + H2 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推荐中考化学重点考点【解析】水的污染与防治中考化学重点考点【解析】空气。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空气、氧气

秘籍01基础知识回顾第1部分:空气、氧气1.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按体积分数计算各约占21%和78%,稀有气体占0.94%,CO2占0.03%。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O2;氮气N2;水H2O;二氧化碳CO2;磷P;五氧化二磷P2O5;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3.空气质量指数计入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SO2、CO、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5.氧气能用于炼钢、气焊是由于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氮气;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它的物理性质。
(填物理或化学)6.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钢铁生锈等属于缓慢氧化。
7.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2)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第2部分:氢气、水1.水资源概况(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2)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总量多,但人均水量少;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2.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进行。
3.防止水污染:①工业上: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处理达标后排放。
②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提倡使用农家肥。
③生活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随意丢弃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垃圾分类集中处理。
4.水的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杀菌、蒸馏等。
(1)静置沉淀:让较大的颗粒自然沉降。
(2)吸附沉淀:加絮凝剂_明矾_,利用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吸附_,使杂质沉降下来(生成胶状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吸附杂质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制取氧气的中考知识点总结

制取氧气的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氧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能与许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1.氧气的密度是空气的1.1倍。
2.氧气的沸点为-183℃,凝固点为-219℃。
3.氧气能够溶解在水中,形成氧气溶解度。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发生燃烧反应。
2.氧气能够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应,形成氧化物。
3.氧气也能参与许多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四、制取氧气的方法1.制取氧气的实验室方法通过加热含氧化金属的过氧化物、在水中电解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含过氧化氢的过硫酸钾溶液,都可以制取氧气。
2.制取氧气的工业方法(1)通过空气的分馏:将空气经过冷却、压缩后,通过分馏获得氮气和氧气。
(2)通过空气的吸附法:将空气经过吸附剂吸附后,再进行脱附得到氧气。
(3)通过热解法:将空气经过加热分解,得到氮气和氧气。
五、氧气的应用1.氧气广泛用于医疗领域,可以用于呼吸机、氧气面罩等,治疗呼吸困难的患者。
2.氧气还用于焊接、切割和合成化工原料等工业领域。
3.氧气也常用于矿井、潜水、航空等领域的供氧装置。
六、氧气的安全性1.氧气是一种不能燃烧的气体,但会加速燃烧的速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火。
2.氧气是一种制冷剂,接触肌肤会引起冻伤,使用时需要做好保护。
七、氧气的环境意义1.氧气是维持生物的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氧气也是大气中的一种气体,参与了许多大气化学反应,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重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医疗、工业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氧气,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和环保。
中考考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07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g L」,比空气略大.氧的三态变化〔101kPa〕:-183C -218 C气态氧液态氧〔无色〕〔淡蓝色〕I花状固体氧气考查较多的物理性质是溶解性和密度,利用溶解性和密度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生动物的生存等.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响,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在化学反响中提供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注意:①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或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与可燃性有本质区别.② 剂〞是一种发生某种变化的作用物质, 如氧气具有氧化性, 是常用的氧化剂,氧气可以提供氧从而把别的物质氧化的性质是氧气的氧化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可用作氧化剂.2 .几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物质〔颜色、状态〕俅源学'科' 网]反响现象,卜.~~J l-j—।[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化学反响义字表达式〔化学方।〕[来源:]木炭〔灰黑色固体〕红执八、、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吐,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占燃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C+O2 -------------- CO2夹持木炭的田竭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知识整合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固态氧f淡蓝色雪〕〔1〕硫燃烧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是有害气体之一,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预防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2)铁丝燃烧实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高温熔融物,如果直接溅落到瓶底,会使瓶底炸裂,因此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预防高温熔融物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底,此时可以用细沙代替水.(3)红磷燃烧实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该白烟是固体小颗粒五氧化二磷的集合体, 该物质有毒、有刺激性气味,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降低瓶内温度,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4.描述实验现象时的用词区别(1)注意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是白烟〞.雾〞是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形成的现象,如翻开盛浓盐酸的瓶盖时看到的是白雾〞.(2)注意光〞与火焰〞的区别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 一般来说,可燃性气体、熔沸点较低的固体、易汽化的液体,燃烧时除发光、放热外都有火焰,如酒精、硫等.而熔沸点较高的可燃物燃烧时没有火焰只产生光(或火星),如铁丝等.(3)不能把结论当成现象来描述描述实验现象时,对生成物的描述不能直接说出生成什么物质,只能说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或一些特殊的性质等.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等.三、氧气的鉴别方法1 .原理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剧烈燃烧;在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在氮气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中熄灭.2 .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假设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此实验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四、氧气的用途供应呼吸和支持燃烧.冶炼钢铁(用纯氧炼钢,使生铁中的杂质氧化而除掉) ;氧快焰焊接和切割金属(乙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高温) ;液氧炸药(将锯木屑等可燃固体用液氧浸泡后制成炸药) ;是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等的必备品.■:重点考向.考向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典例引领典例1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应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响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解析】A、拉瓦锡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A表达正确;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了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应呼吸,不能说明氧气的溶解性强,故B表达不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表达正确;D、氧气可以供应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响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D表达正确.应选Bo【答案】B[变式拓展1 .以下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在压强为101kPa,氧气在-183 c变为淡蓝色液体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D.氧气极易溶•于水过关秘籍氧气物理性质中的不易溶于水〞,不能片面地理解成难溶于水〞,而是指溶解的量很少. 正是由于水中溶解少量的氧气,才能维持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也正是由于溶解量少,所以养殖水生动物应该设法向水中补充氧气.考向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典例引领典例2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室用别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灯泡中充入氧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D.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解析】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加热高镒酸钾或加热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工业上常用别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正确;C、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充入氧气会缩短使用寿命,可充入不活泼的氮气等延长使用寿命,错误;D、食物腐烂属缓慢氧化,与氧气有关,错误.应选B.【答案】B[变式拓展2 .以下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B.化学性质比拟稳定C.具有可燃性D.具有氧化性考向三氧气的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典例引领典例3 〔2021本溪〕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气体,描述现象不能说生成物的名称,因观察不能确定物质的种类,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C、烟〞指固体弥漫的现象,雾〞是指液滴弥漫的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所以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白色固体,故可观察到有白色固体生成,正确.应选D.【答案】D[变式拓展3 .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试管口产生白雾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易误辨析描述实验现象时只能把通过眼、鼻等感觉器官感觉到的现象描述出来,而不能描述物质名称.如硫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描述的是实验现象;因此,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描述的是硫燃烧的实验结论而非实验现象.考向四氧气的用途典例引领典例4以下关于氧气用途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B.氧焕焰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D.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解析】A、氧气能供应呼吸,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快焰产生的高温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液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错误;D、氧气能支持燃烧, 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正确.应选Co【答案】C变式拓展4 .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氧气可以供应呼吸,是由于和体内物质反响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由于二者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一样、手点冲头而1 .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A.木炭B.镁条C.红磷D,铁丝2 .以下固体的颜色为白色的是A.二氧化镒B,硫粉C.氢氧化铜D.氧化镁3 .既包含缓慢氧化,又包含剧烈氧化的变化是A,呼吸作用 B.食物的腐败C.白磷自燃D.汽油遇火燃烧4 .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产生淡蓝色火焰B.瓶底放少量水,可以预防瓶底炸裂C.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硫粉越多越好,使现象更为明显,也能保证氧气充分反响5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以下变化中氧气没有参与化学反响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动植物的呼吸作用D.食物的腐烂变质6 .关于氧气的性质,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C.氧气在压强为101 kPa 时,在-183 C 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D.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7 .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光 8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8.以下实验操作符合标准的是9.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C. 闻气体的气味A. B.D.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如以下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响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化合反响B.都是氧化反响C.都需要点燃D.生成物都是固体11.以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局部知识网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S 、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 Fe 在I 、n 两类反响中的产物不相同C. I 、n 两类反响均表达了氧气的可燃性 D . I 类反响放出热量,n 类反响吸收热量 12.请根据以下图所示的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甲装置中,水的作用是(2)丙装置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乙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丙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能士林格炮(1)能使其他物质城幔箕化•(H)帙生博等动植物呼吸等直通中考J:$ Nt)1. [2021眉山]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甲烷B,红磷 C.铁丝 D.硫2. [2021南通]2021年3月,国内某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在火箭自主研发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以下关于氧气和甲烷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可以供应呼吸B.通常状况下氧气呈液态C.甲烷可以.用于灭火D.甲烷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3. [2021防城港]以下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响4. [2021德州]以下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红磷与氧气反响产生浓厚白雾D .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5. [2021常德]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6. [2021云南]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7. [2021广州]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O2可以支持燃烧B. O2可用排水法收集C. 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8. [2021常州]在空气中最不容易燃烧的是A.白磷B.红磷C.镁条D.铁片9. [2021温州]如图是小明整理的与氧气化学性质有关的局部笔记,他归纳了以下四点,其中不合理的是S -: S0>点燃C-O1- CO2 点燃-F 与OjA.都是单质与单质反响B.都是氧化反响C.都生成了化合物D,都生成了气体10. [2021桂林]以下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B.用氧气气焊金属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D.用氧气炼钢巅叁专答案.变式拓展【解析】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B、氧气在常压下,熔点为-183 C,液氧是淡蓝色液体,正确;C、氧气可以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响,所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 正确;C、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错误.应选D o2 .【答案】D【解析】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A错误;B、氧气化学性质比拟活泼,故B错误;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能燃烧,故C错误;D、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应选D.3 .【答案】B【辞折]A、加然试詈中的水至沸瘦.水左隈化后在试詈口遇急凌化,敌能在试詈口量到白雾,选项壬程: B、缸磷在空气中燧烧生成五腐化二磷圄体,敌产生大量白溷,不是白雾,选亨错误:C,链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田光,选项正隔:D、1笃在空三小燃烧产生浅禁电犬贴,这项正工乱故连B.【点睛】从化学角度看,烟为固体小颗粒,雾为液体小液滴.解决类似问题还要牢记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结论.4 .【答案】D【解析】A、生铁和钢的区别就是含碳量不同,氧气用于炼钢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故A 正确;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故B正确;C、氧气可以供应呼吸,是由于和体内物质反响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C正确;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由于二者中氧气的浓度不一样,故D错误.应选Do学科〜网考点冲关1 .【答案】A【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释放大量的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符合题意;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氧气剧烈燃烧, 生成白烟,释放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应选Ao2 .【答案】D【解析】A、二氧化镒为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硫粉为黄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铜为蓝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氧化镁为白色固体,符合题意.应选D.3 .【答案】C【彝祈】A、呼吸作用矗于蝶度兼化,不等合至意;B,食物空敷富于装慢量化,不符合瘦意:C、自舞开始由撼的过程是首先发生域慢灵匕放出理量.当法受边呈;白砥的着火点时,高璘爆烧起来,所以白硫电燃缸含装慢焦化又凯舍福利烈灵化,符合题意;D、灌油遇火燃烧属于副然豆比反响,不符合题意. 应选Co4 .【答案】C【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正确;B、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预防空气污染,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正确;D、根据节约原那么, 实验时并不是硫越多越好,错误.应选Co5 .【答案】A【解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氧气是产物,符合题意;B、钢铁在有水和氧气共存的条件下容易生锈,不符合题意;C、动植物的呼吸是吸入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氧气是反响物,不符合题意;D、食物的腐烂变质是食物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活动,氧气是反响物,不符合题意.应选Ao6 .【答案】D【解析】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正确;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正确;C、氧气在压强为101 kPa时,在-183 C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正确;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属于化学变化;反之,那么是物理变化.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错误.应选D.7 .【答案】D【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应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应选项说法错误;C、蜡烛燃烧产生淡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不是观察到的现象,应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D.8 .【答案】C【琴折】A、把探皮惠浸懂转动着基走试詈口,切不可能■试詈就在黑上在使劲塞连感于,以免压破试詈, 故国A卓所手榛作维诺:钱组在0二中燃烧时,为烤止生成的依比治落不耒使醺底受热不均益裴,集气醺的.底部良放少量的水或^一息含沙.国学美三哄的展都没海放少量的水或壁一层细沙,故图B中所在装置结误;C、闰气体的三味时,应用手垄喝口轻轻访?1劲,候极少量的气体版送投于中r不能将乒子募到集气瓶口去闰气体的气味,放国C申所示禄作正理;D、托重天平的使耳要遵循「左初君即"的原那么,国中所示掾作忌药与药系住芟过反了,最ZD中所示操作缙滨口故EC9 .【答案】D【解析】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顺利鉴别,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无法鉴别,不能顺利鉴别,错误;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顺利鉴别,错误;D、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无明显变化的为空气,伸入瓶中会燃烧得更旺的为氧气,伸入瓶中会熄灭的为二氧化碳,能顺利鉴别,正确.应选D o10 .【答案】D【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叫化合反响;物质跟氧气的反响属于氧化反响;硫燃烧生成的是气体二氧化硫.应选D.11 .【答案】B【解析】A、烟是固体小颗粒,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不是固体,错误;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错误;C、氧气只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错误;D、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都放热,错误.应选Bo学科#网12 .【答案】〔1〕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预防污染大气〔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点燃(3)----------- C+ 02 CO2一—一卤燃(4)------------- 3Fe + 2O2 Fe3O4【解析】〔1〕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响,这样可以用水吸收,预防污染空气. 〔2〕铁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响的点燃化学方程式为:0+02^=0020 〔4〕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直通中考1 .【答案】D【和祈率烷在表气中燃烧,江生革乏火帖,乏我能使漫青忑灰水变海凌的无之无味的三像,故速可维谍;红磷在属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自海,生成一种囱之固体,敬选项错误:C>跳孥在蓑三中削然燃珑,火星鸣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耕黑色固体,敌选项错误;D、琥在氯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基卷电火蜡,产生一稗具有刺激悟气味的气体r故逡项正线,敬逸Du2 .【答案】A【解析】A、氧气可以供应呼吸、支持燃烧,正确;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错误;C、甲烷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可以燃烧,所以不能用来灭火,错误;D、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错误.应选Ao3 .【答案】B【解析】A、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正确;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应是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错误;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 1.429 g/L,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 ,故密度比空气大,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响,生活中很多现象和氧气有关,正确.故选Bo4 .【答案】B【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A说法不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的是浓厚的白烟,故C说法不正确;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故D说法不正确.应选Bo学科%网5 .【答案】D【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有黑色固体生成,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白烟,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错误;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正确.应选D.6 .【答案】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在空气中仅能出现红热现象, 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错误.应选Bo7 .【答案】D【解析】A、02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正确;B、02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02能供应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正确;D、细铁丝在02中燃烧生成F03O4,错误.应选D.8 .【答案】D【解析】A、白磷着火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够自燃,不符合题意;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符合题意;D、铁片在空气中只能烧至红热,不能燃烧,符合题意.应选D.【鲜祈】A、世旗是由一种元嗑组成的纯,净秫, S、C、Fe. O二均矗迫度,正瑙;B、物质与蒙发生的反响量灵化反响,盾袁三参与的反响一定是灵化反响,舐这三个反度均是最化反响,正痔;C、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姥净物,二黛比济、二囊化碳,四袅化三次均属化合拓,正麟;D、四装比三铁是一种黑生圉体,错误°就选D.10 .【答案】A【解析】A、工业制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应选项正确;B、气焊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应选项错误;C、供潜水员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供应呼吸,属于化学性质,应选项错误;D、冶炼钢铁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应选项错误.应选Ao。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33-氧气和二氧化碳

专题33氧气和二氧化碳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氧气通常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呈色。
2.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很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烧。
常见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如下表:物质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木炭持续保持_____状态,无烟无焰剧烈燃烧,发出____光,放热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化学方程式C + O2点燃CO2红磷产生大量火光明亮,产生大量化学方程式4P + 5O2点燃2P2O5硫发出微弱的火焰,放热,产生气体发出明亮的火焰,放热,产生大量气体化学方程式S + O2点燃SO2铁丝不燃烧剧烈燃烧,,放热,生成固体化学方程式3Fe + 2O2点燃Fe3O4考点二二氧化碳的性质3.物理性质通常CO2是___色、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 ,___溶于水。
固体CO2俗称_____ ,易升华吸热,可作_____ ___。
4.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下同)。
(2)与石灰水反应:。
考点三CO2实验室制取方法5.O2与CO2制取方法对比气体O2CO2药品①氯酸钾+二氧化锰②高锰酸钾③双氧水+二氧化锰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反应原理↓根据药品性质和反应条件选择实验装置装置固固加热型常温固液型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试管口要__________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_____④用排水法收集完后,先___________,再__________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长颈漏斗末端要__________↓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气体的化学性质选择验满方法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O2已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火焰立即熄灭,说明CO2已收集满↓根据气体的密度选择放置方法放置方法正放正放↓检验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容器内,木条复燃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四摧化剂6.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____________ ,而自身的______和___________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解题方略

中考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解题方略一、考点解析考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考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来源:]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水(H2O)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点燃——→氧化镁(MgO)(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氧气(O2)加热——→氧化铜(CuO)(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初中氧气知识点总结

初中氧气知识点总结
1.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符号为O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味的气体。
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其他元素和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氧气的存在对于地球上的生物生存至关重要,因为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氧化反应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2. 氧气的生产
氧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生产。
目前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空分设备从大气中提取氧气,还可以通过电解水和加热过氧化钾等方法来生产氧气。
3. 氧气的应用
氧气在医疗、工业、农业以及其他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氧气被用于呼吸治疗、手术室、急救等。
在工业领域,氧气被用于燃烧和氧化反应,还可以用来提高炉子的产能。
在农业领域,氧气可以被用来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提高作物的产量。
4. 氧气对生物的作用
氧气是维持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它参与了生物体内的呼吸过程,用来产生能量。
而且氧气还可以起到消毒作用,能够杀死细菌和病毒。
5. 氧气的保存和危险
氧气在保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因为氧气是一种氧化剂,可以促进燃烧和加速火灾的发生。
在储藏和使用氧气时,需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氧气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维持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氧气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对其正确的使用和利用。
中考化学---空气、氧气考点汇总

中考化学---空气、氧气考点汇总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
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4.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E.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铁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5..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氧气考点总结一、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二、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三、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表达式)4P+5O22P2O5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C+O2CO2S+ O2SO22H2+O22H2O3Fe+2O2Fe3O44Al+3O22Al2O34Al+3O2=2Al2O32Mg+O22MgO2Cu+O22CuO2Hg+O22HgO2CO+O22CO2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产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CH4+2O2CO2+2H2O石蜡+氧气四、探究实验1.木炭燃烧实验【实验操作】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有集气瓶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2CO2【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
2.硫燃烧实验【实验操作】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分别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O2SO2【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注意事项】① 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 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 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六、氧化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的关系:3.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会发光、放热,如燃烧、爆炸;缓慢氧化放热较少,但不会发光,如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等。
第三节制取氧气一、气体制取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
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加热时的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加热结束时,酒精灯的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1/3处。
●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
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装置(c)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
这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直管。
(a)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b)(c)(d)装置使用双孔橡皮塞。
◆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2.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注意事项:●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应当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在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之前,导气管管口不应伸入到集气瓶口。
●如果瓶口出现气泡,说明气体收集满。
●如果需要较干燥的气体,请不要使用排水法。
●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水下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上,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收集完毕后,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口应该朝上;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口应该朝下。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暂存气体时,只需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盖上毛玻璃片就可以了。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暂存气体时,需要盖上毛玻璃片并将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导气管属于发生装置。
把导气管画在收集装置中,是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注意事项:◆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棉花不要离高锰酸钾太近,否则会导致发生装置爆炸。
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H2O22H2O+O2↑(催化剂可换成硫酸铜溶液)●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制取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不能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因为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和水蒸气一起逸出,水蒸气的干扰会使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ClO32KCl+3O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三、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产率。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其反应过程中有可能改变。
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同一化学反应也可能有几种催化剂。
生物体内的酶属于催化剂。
四、氧气的工业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物理变化,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空气中约含21%的氧气,是制取氧气的廉价易得的原料。
第一种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加压的条件下,气态空气变为液态。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在-196℃的情况下,液态氮蒸发,剩下的就是液态氧。
通常我们把氧气贮存在蓝色的钢瓶里。
第二种制法: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