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事故汇总(1).

合集下载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分析: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

30个起重伤害事故案例案例1:检查时独自行走,小车开动轧断手指伤亡人员概况一、事故简单经过1993.11.24日,某钢铁公司电炉厂,电工黄某(男、25岁,七级电工)对天车进行电气检查,检查完天车滑线想下车,脚被平台斜拉支撑绊了一下,身体绊倒,本能地用手扶物保持身体平衡,左手扶到天车小车道轨上,小车正好开过来轧到黄某手上,将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轧掉。

事故发生后,黄某自己走到天车端粱安全门处把紧急开关关掉,向天车司机打了招呼。

此事造成黄某重伤。

二、事故原因A、趁天车运行间隙黄某登车,上车时没有断开安全开关,也没有和司机打招呼,司机根本不知道。

B、电工工作至少两人一起,单人作业违反规定。

C、天车上行走脚下确认不够。

三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交叉作业的联系。

案例2: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物落伤人致死一、事故经过2001.7.17日,某钢铁公司氧气厂,2#、3#空压机过滤器到货卸车,用8T汽车吊停在货车尾处卸车,第一件顺利吊下,此时,任某(男,28岁,大学,机动科长)同刘某从厂房出来,站在第一件西侧讨论其用途,14:35吊第二件,当把空气过滤器主体吊出货车槽开始下落时,箱体主体的西南下角蹭挂货车右边槽上方,箱体急速向南偏甩,同时汽车吊车头翘起,吊物迅速下落,将站在吊物旋转半径内的任某砸住,营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a) 吊车司机对吊物重量确认不清,估计偏轻,违章冒险操作。

b) 起重作业管理不善,没有配备专业起重指挥及司索工。

c) 卸货位置不当,任某站位不当。

三、防范措施起重作业必须坚持“十不吊”,起重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案例3:一、事故经过2001.1.8日,某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检修,从事拆运吸尘管道(管道长10.85米,总重8.27吨)作业,铆工刘某、起重工刘某确认管道吊耳并估算重量为4吨左右,选择2吨倒链一个及ф15.5mm钢丝绳分别栓挂在管道东西两侧的吊耳上,10:40左右,4#天车司机滕某在生产科副科长张某指挥下(欢迎关注泰科钢铁),在管道自转90度情况下,将4#天车开到西侧2#混铁炉处,此时,吊装用的倒链和钢丝绳突然断裂,管道坠落至2#混铁炉过桥上,将正在2#混铁炉过桥上工作的张某(男,30岁,高中,混铁炉班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同一起作业的许某受轻伤。

起重事故资料

起重事故资料

起重事故起重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装备,在现代建筑、制造和运输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经常引起关注。

起重事故是指在使用起重机进行吊装作业时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从起重事故的原因、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起重事故的原因起重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作用所致。

常见的引发起重事故的原因包括:1. 设备故障起重机设备本身存在设计缺陷、制造缺陷或者长期使用导致的磨损等问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从而导致起重事故的发生。

2. 人为原因操作人员在使用起重机时造成的操作失误、操作不当、疲劳驾驶等行为也是起重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此外,操作人员对起重机的技术不熟悉、未经培训等也容易造成事故。

3. 环境原因恶劣的天气条件、施工现场狭窄、地基不稳等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起重事故的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防范起重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 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对起重机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可能性。

2. 培训操作人员提供专业的起重机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起重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减少人为原因引发的事故。

3.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事故处理一旦发生起重事故,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确保现场安全2.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3.现场救援和处理伤者4.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5.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总结教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起重事故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预防起重事故,加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处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起重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1-4部各个事故简要情况学习版

《黑色三分钟 生死一瞬间》1-4部各个事故简要情况学习版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1-4部各个事故简要情况学习版黑色三分钟事故案例汇总一、一般运输事故警示(共十七起):(一)2023年12月17日山西阳泉盂县辰通煤业有限公司T2.17"一般运输事故(作业人员违章趴乘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出井,皮带湿滑致趴乘人员打滑并急速下溜,撞击井底煤仓给煤机致死)(二)2023年3月27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泉二景和谐煤业"3.27"一般运输事故(作业人员乘坐运行中的梭车,腿脚部挂到摆放在巷道右帮的瓦斯,导致瓦斯管偏斜,和运行的梭车发生碰撞,造成梭车落道,付某某突然被拖拽下车,遭到落道梭车的挤压)(三)2023年9月19日临汾蒲县万家庄煤业有限公司"9.19"一般运输事故(带式输送机检修工卢某某违章在带式输送机运行时处理改向滚筒轴头上缠绕的尼龙绳,操作时右手臂被牵拉夹入改向滚筒和皮带间撕裂脱落,造成创伤性失血休克而死亡)(四)2023年3月31日山西潞安郭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3.31"一般运输事故(作业人员将工作面撤出的综采支架由装车平台装上平板车后,李某某在支架推移杆与绞车钢丝绳未摘钩的情况下,违章操作支架推移杆液压阀组收缩推移杆,使装车平台与平板车之间的连接装置断开平板车前移、掉道,将违章处在车辆前方的吕某某撞伤致死)(五)2023年5月10日山西晋煤太钢能源三交煤矿"5.10"一般运输事故(准备通过一号副立井主罐笼运送入井的蓄电池机车,因主罐笼轨面高于井口平台轨面卡停在主罐笼口,罐笼调平作业时,无人操作但处于“向前〃牵引状态且未采取制动措施的蓄电池机车冲入罐笼,将正在违章跨入机车司机室的作业人员拖拽挤压在蓄电池机车与罐笼壁之间致死)(六)2023年2月16日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一矿”2.16〃一般运输事故(驾驶员对停放在湿滑坡道上未采取可靠防滑措施,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的故障车辆进行充气维修作业,致使车辆向左后方滑移,将此时违章进入左后方与变压器之间的人员挤压致死)(七)2023年5月8日太原东山李家楼煤业有限公司”5.9〃一般运输事故(李家楼煤业1203综采回撤工作面回风顺槽运送支架的平板车落道,作业人员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复道时单人违章操作,导致支架平板车失衡侧倾,将其挤压至巷帮后致死)(八)2023年7月12日山西阳泉盂县东坪煤业有限公司”7.12〃一般运输事故(在移动干扰作业的物料车过程中,将违章站立在物料车行驶路上的作业人员挤压在行驶的物料车和胶带输送机机架之间致死)(九)2023年8月3日山西潞安集团蒲县新良友煤业有限公司”8.3〃一般运输事故(掘进一队支护工在他人提议下,移开平板车前方移动式三角阻车器,违章在-4度倾斜巷道人力推车,造成跑车,将坡下作业事故人员撞伤致死)(十)2023年10月6日阳泉煤业(集团)平定东升兴裕煤业T0.6”一般运输事故(工长违章指挥作业人员使用回柱绞车牵引自移式盘线车,并站在牵引危险区域内,牵引过程中钢丝绳受力崩断将其打伤致死)(十一)2023年10月18日山西临汾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T(M8〃一般运输事故(梭车复轨作业时,作业人员在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站在梭车里侧,违章组织人力推车,导致梭车重心不稳倾倒,一名作业人员被梭车挤压致死)(十二)2023年10月25日临汾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洪崖煤业”10∙25"一般运输事故(在绞车拖拽溜槽期间,作业人员违反“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规定,进入钢丝绳道运行范围,被脱落的钢丝绳钩头击中头部致死)(十三)2023年9月11日山西吕梁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曙光煤矿"9∙11"一般运输事故(锚喷工(临时负责跟车作业)在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运行期间违章在轨道运输区内靠帮侧行走,被正在运行的梭车落道倾倒挤压致死)(十四)2023年7月26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晋华宫矿"7∙26”一般运输事故(该矿违规使用平板车运送道轨,作业人员拆卸道轨时,违章蹲在道轨紧固钢筋已脱落一侧抽拽捆绑道轨的钢丝绳,被滑落的道轨砸伤致死)(十五)2023年3月25日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3∙25”一般运输事故(材料斜井下放装有输送带的板车时,连接用的钢丝绳绳环断裂造成跑车,跑车防护装置未起到拦截作用,车辆冲到井底,与470车场停放的另一辆输送带板车碰撞,两车输送带甩出,将违章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撞压致死)(十六)2019年11月18日大同煤矿集团临汾宏大隆博煤业T1∙18"一般运输事故(综采队管理员在8505运输巷下放电机过程中,违反.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管理规定进入8505运输巷,被运行中的平板车挂倒、碾压致死)(十七)2023年∏月18日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18"一般运输事故(20109回风顺槽运送材料过程中,连接运行车辆的钢丝绳从固定销轴下端脱落,发生跑车,将违章进入警戒区域内的把钩工撞伤致死)二、一般机电事故警示(共十八起):(一)2023年7月11日山西泽州天泰岳南煤业有限公司"7.11"一般机电事故(作业人员在未确认停电未戴绝缘护具的情况下,右手拿专用内六方套筒触碰带电的BHG-400接线盒高压接线柱左手触碰到接线盒端壳,形成导电回路被高压电击)(二)2023年7月9日霍州煤电集团有限公司辛置煤矿"7.9"一般机电事故(作业人员在未确认停电、未戴绝缘护具的情况下,右手拿专用内六方套筒触碰带电的BHGYOO接线盒高压接线柱,左手触碰到接线盒端壳,形成导电回路被高压电击。

吊装作业安全事故风险描述

吊装作业安全事故风险描述

吊装作业安全事故风险描述
吊装作业安全事故风险描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物落地伤人: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如果吊装器械失效或操作错误,导致吊装物体突然落地,可能会造成工人被重物压伤、碰撞或身体失衡等伤害。

2. 吊装器械失效:吊装器械如起重机、吊钩、吊具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吊具材料老化、设计缺陷、负荷超过额定值等原因而发生失效,引发事故。

3. 吊装物体倾斜倒塌:吊装作业中,如果吊装物体没有正确固定或平衡,或者没有采取合适的吊装措施,可能导致吊装物体倾斜倒塌,造成伤害。

4. 吊装过程中的碰撞:吊装作业场地狭小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在操纵吊装器械时可能与其他物品或建筑结构发生碰撞,引发事故。

5. 人员操作不当: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判断错误或未按照规定操作,可能引发事故,如操作错误导致物体滑落或对人员造成伤害。

6. 气象条件不良:恶劣的气象条件如大风、暴雨、雷电等可能对吊装作业造成影响,增加事故风险,如吊装器械受风力影响发生失控、吊装物体容易滑落等。

7. 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作业人员对吊装作业的安全意识不强,可能会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不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不注意周围环境等,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8. 吊装作业场地不安全:吊装作业场地可能存在地质不稳定、内部道路狭窄、设施老旧、通风不良等问题,增加了吊装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以上仅是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风险,具体的风险因素与吊装作业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有关。

为了降低事故风险,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吊装作业安全执行。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学习资料)宝冶建设机动分公司安环部2006-10-26一、脱钩事故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硒人死亡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

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

直接原因: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时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

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

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心中有数。

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

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预防措施: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1981年11月11日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中船总最近10年典型事故案

中船总最近10年典型事故案

中船总最近10年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同一类型的海洋工程项目、船舶建造安全管理相对于船舶修理安全管理而言,除了油轮修理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以外,其它事故的风险远远超过修船的危险性,尤其是增加了许多修船没有接触过的危险点(高压电缆打压、高压管系磅压、航海试验等),主要的原因是施工总量和施工项目的增加。

下面我将中船总近年来发生的死亡事故进行汇总,向各位领导汇报,供参考。

按照事故类别和危险系数划分:一、起重事故。

1.钢丝绳断裂。

木墩砸人。

2004年11月16日上午,新船重工总装制造一部吊装车间起重工王作璞、李阳二人,在150T门座吊的配合下,对H3船台的木墩、木牙进行清理整顿,用钢丝绳捆住吊往指定的木墩存放场地。

重物在空中的运行路线,则必须经过H3船台的南吊道。

11时15分左右,有王作璞4将一捆62块重约1.2吨的木牙用11mm的钢丝绳捆住,挂在吊车钩头上后,站在H3船台上了望了吊车钩头途经路线无人的情况下,指挥吊车起吊。

吊车司机曲亮观察可作业区域无人后,操纵吊车吊起重物距离地面约10余米后,专车向木牙堆放场地。

当吊车转至深圳巨涛公司放在吊道上的空压机上方时(也是事故地点),捆绑木牙的钢丝绳突然断开,木牙散落坠至地面,将从吊道的西面向东面行走至吊车所吊重物的下方的复盛实业公司赵玉宏砸伤在地(因吊车所处位置对由西向东的行人存在视觉盲区,事先并未发现赵)。

随后,现场人员立即将赵用救护车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抢救。

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2.吊运物件捆绑不牢固,脚手架天女散花。

“马克溪”钻井船维修工程根据计划要求,桩腿脚手架的搭设和除锈工作,均应在9月28日前结束。

至24日两项活的进度比较理想,已进入收尾阶段。

24日中午,新船海工刘宽广安排3个外协单位进行脚手架搭设和清砂作业继续进行。

下午起工时,三鑫厂的现场负责人严伟厚和兴达厂现场负责人马忠骥各安排5名作业人员,到100T 驳船上进行清砂工作(事故发生时各有2人到码头上,驳船上剩6人)将驳船上的散落的矿砂装入撮子内,再用“马克溪”钻井船上的起重机吊到码头的运砂车上后运往垃圾场。

718物体打击事故案例(1)

718物体打击事故案例(1)

(二)询问当事人张某和魏某,安装时魏某曾叮嘱张某 起吊到位后不能再有起吊动作,防止油缸掉落,安装过 程中没有进行操作。
事故调查经过
简化作业省一时,贪小失大苦一世。
(三)经询问魏某、张某、王 某三人,均未发现油缸端面的 两处高点。 (四)经查看车间班前会记录, 某车间在召开班前会时分配了 锚杆机组装任务,安质经理张 某在班前会上要求各班组危险 源辨识要做到位。
事故责任认定
(一)魏某在作业过程中明知油缸有掉落可能,在下方安装 时未采取任何支撑防范措施,且安装过程中手法不当,自 我防范意识差,造成油缸掉落时手指被砸伤,是造成此次 事故主要原因,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二)张某和魏某在作业过程中知道磁力起重器需要与被吊 物件密切结合,但未对油缸状态进行仔细观察,未发现油 缸端面明显的高点,大意起吊,造成磁吸效果下降,作业 过程中油缸突然掉落,是此次事故间接原因,对此次事故 负主要责任。
事故责任认定
(三)某车间生产经理王某,在组织生产和在第一根油缸安 装过程中就未采取防范措施,防范意识差,生产指挥不当, 负有管理责任。 (四)受害人所在特种车辆班组在进行具体生产安排后,虽 然进行了危险源辨识,但辨识内容不详细,未对推移油缸 组装主要作业过程存在的隐患进行详细说明,对此次事故 负直接管理责任。
维修中心“7.18”油缸掉落伤人 事故案例
二零一四年七月
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事故经过:2014年7月18日上午10点50分左右,魏某和同事张某 共同检修锚杆机。在安装锚杆机稳定油缸(油缸直径140mm,长度 600mm,重量约为40kg),使用磁力起重器(额定起重量400kg)吊 起油缸,第一根油缸王某和魏某一起安装。第二根油缸由张某和魏某 一起组装,魏某在机架下方安装油缸固定螺栓。魏某一手扶稳油缸, 一手穿螺栓,安装过程中油缸突然掉落(离地高度约240mm),魏某 右手小指被砸伤。在现场附近的车间技术经理孙某发现后立即帮助止 血,并用纱布进行简单包扎。随后车间安排车辆送往县医院治疗,并 通知中心安质科、生产科,以及中心领导。11点30分,县医院经检查 建议送往市医院检查治疗。

货物装卸过程中的事故案例

货物装卸过程中的事故案例

货物装卸过程中的事故案例
货物装卸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事故,其中一些可能涉及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以下是一些货物装卸事故的案例:
1.坠物事故:
•在货物装卸过程中,有时货物可能因吊装设备失灵、操作错误或不稳定的货物导致坠落。

这可能会导致工人受伤,
损坏设备或其他物体。

2.起重设备事故:
•使用吊装设备进行货物装卸时,如果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负载超重,可能导致起重设备倾覆、坠落或损坏。

这样
的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失。

3.搬运设备碰撞:
•在仓库、码头或工厂等场所,搬运设备如叉车、手推车等在运输货物过程中可能发生碰撞事故。

这可能导致设备和
货物损坏,也可能造成工人伤害。

4.手工搬运伤害:
•在没有机械搬运设备的场合,工人可能因搬运过大、使用不当或姿势不正确而导致背部损伤、肌肉拉伤等伤害。

5.化学品泄漏:
•在装卸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泄漏事故。

这可能对工人、环境和设备造成危险。

6.人员被夹伤:
•在运输和搬运货物的设备中,工人可能被设备夹住或被运动中的部件夹伤,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7.货物丢失或损坏:
•不适当的装卸操作、包装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货物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丢失或受损,从而引发财产损失。

为防范这些事故,企业通常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包括提供培训、确保设备维护和检查、制定合适的作业程序、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安全意识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对减少货物装卸过程中的事故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原因
43号电解槽进行大修工作时已临近春节,大修车间现场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十分松懈。对于吊运阴极内衬这样重要的工作,车间既没有按照 惯例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也没有安排起
重专业工人到现场进行指挥,竟然让没有从业资格的临时工在现场系挂
钢丝绳,指挥起吊。临时工不懂起重专业技术,采用了错误的钢丝绳系 挂方法,作业中本应该使用4根钢丝绳,实际却只用了2根,而且钢丝绳
之间的夹角也过大,造成应力集中。天车操作工的技术水平也较低,没
有能够发现、纠正错误。车间领导疏于管理,对工作细节问题根本没有 过问。 所以,当阴极内衬被移动到东风卡车上方时,系挂阴极内衬的钢丝 绳承受不了过大的应力,突然断了,造成车辆报废。
二、“2·28”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5 年 2 月 28 日 10 时 30 分,某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大修项
事故原因
(三)管理原因 1、车间专职起重工休假,未能及时从其它车间或通知厂
部调配;
2、操作者对起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与知识了解不全面, 盲目蛮干;
3、现场安全监护不到位,厂和车间两级安全员未能发现
和制止违章行为。
五、“3·18”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2年3月18日早上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 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一车不 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 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 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抵某当时在闪蒸 器南边打扫卫生。大约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 块,前面已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 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 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9时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吊装作业时,违章使用了打结且缺一股的钢丝绳套,导致钢丝 绳抗拉强度降低,吊车在提升时钢丝绳突然被拉断,球型高架罐迅 速坠落。 (二)间接原因 1、吊车司机违反吊装作业规定,在被吊的球型高架罐上、下 均有作业人员的情况下实施起吊。 2、指挥人员违反吊物下严禁站人的规定,在人员未离开球型 高架罐底的情况下,仍然指挥吊车起吊。 3、高架油箱存在结构设计缺陷,致使吊装球型高架罐时,作 业人员必须在罐下部安装支撑杆,致使作业人员处在危险区域内。
三、“3·4”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0年3月4日15时05分,某总公司工程队在管线焊接施工中, 使用自制吊管起重架与吊管机配合焊接引水管线。吊管起重架一端 突然将管沟壁压塌,吊管起重架坠落到4.3米左右深的管沟中,塌 方的土方将管线向北侧推移,将吊管机也带入管沟中,塌方将正在 管沟内施工的工人谢某(男,50岁)、李某、吕某、张某埋在土中, 造成谢死亡,其它3人受轻伤。
事故原因
作业前未对现场进行检查,在地基松软情况下使用自制的吊管 起重架,起重架下未加垫平衡块以分散重力,导致管线吊起后,起
重架下端支撑腿插入松软土地,逐渐下滑将管沟壁压塌,造成塌方
伤人。
四、“3·8”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1996年3月8日10时20分,某公司金属结构厂在进行滚板起吊作
业。铆工李某被安排配合切割钢板(板宽2.6米,板长7.685米,板 厚30毫米)作业,并负责用20吨龙门吊配合翻板。十点左右,李某 用专用卡具,卡到目测板中间位置后,给出起吊信号,此时钢板单 边吊起到与地面成80度角时,吊车司机被钢板挡住视线,无法看见 指挥信号,随停车打铃示意,就在这时,吊钩卡具突然脱落,钢板 迅速倒下,李某被钢板东南角砸在左后背,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目部南疆修井项目经理部大修86队在塔里木轮南小区物资检查站东
1 公里处修井 86 队设备配套现场,准备进行安装作业。安装前,修 井86队副队长李某主持召开了班前会。技术员吴某对当天工作进行
了安排,要求:一班负责井架配套、二班负责柴油罐移位。会后,
吊车到达设备配套现场,队长陈某安排副队长李某组织吊装工作, 二班班长齐某告诉吊车司机柴油罐需要摆放的位置(即事发地点)。
事故原因
4、吊车摆放位置不当,致使吊车司机操作时,无法看清球
型高架罐和到位档板之间的距离,影响了司机的操作准确性。 (三)管理原因
1、对RCCYG-24柴油罐存在的结构设计缺陷未进行认真的风
险识别,且未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工。 2、对大修86队现场设备配套工作监督管理不力,现场未按 要求派驻安全监督,造成现场施工作业时监督工作不落实。 3、对外部市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管理 较为混乱。
事故原因Biblioteka (一)直接原因 吊钩卡具没有完全卡到位,造成翻板作业当中钓钩卡具脱落, 钢板倒下砸在尚处在危险区域的李某后背致死。 (二)间接原因 1、没有按翻板时必须两点起吊规程操作,单钩吊时,目测点 偏离中心线; 2、车间专职起重工因病住院,未及时调配专职作业人员; 3、几次翻板均未出现问题、思想麻痹,导致指挥站位不当, 吊车中途停车产生脱钩。
集团公司吊装事故汇总
二○○九年二月十三日
一、“1·28” 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1月28日下午,某厂大修车间组织职工吊运43号电解槽的 阴极内衬。根据测算,阴极内衬重约6.2吨。
14时30分,吊车吊起阴极内衬,当重物被起吊到4米高时,移动
到了东风卡车上方。此时,系挂阴极内衬的钢丝绳突然断了,阴极内 衬重重地砸在了卡车后厢板上,致使厢板以及汽车大梁严重变形,汽 车报废。当时,破碎物四处飞溅,幸亏在场的职工注意力比较集中, 四处散开,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随后,合同工付某从钻台处拿来一根Ø9.6mm的钢丝绳交给班长齐某,
由齐某将钢丝绳拴在球型高架罐的吊耳上,先将球型高架罐吊放至 平卧位置,再用Ø19mm钢丝绳将其整体移位至离原位置10
事故经过
米左右的指定地点。这时,合同工梁某从距高架油箱15米处拿来 一根4.1米长(重约44 千克,内径40mm,外径58mm)的支撑杆至 安装处。李某指挥吊车司机用小吊钩挂上Ø9.6mm钢丝绳起吊球型 高架罐至高点,在距高架油箱到位挡板约10cm处时,让吊臂停下, 并和赵某(合同工)、马某(副司钻)、付某三人在球型高架罐 下安装支撑杆,发现球型高架罐未吊至到位挡板位置,支撑杆无 法插入下部支撑孔。李某指挥吊车再升一点,吊车在提升时钢丝 绳突然被拉断,球型高架罐迅速坠落。将李某、赵某压在罐下, 马某挤在罐右侧和配电箱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