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课堂举例的艺术性
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性

l U
课堂艺术
2 9
加 强英 语课 堂教 学 的语 言艺 术性
■ 杜 以萍
位 成 功 的教 师 也 是 一 位 成 功 的 演 员 。把 英 语 教学当作一 门艺术 , 而不仅仅是一 门学科 , 无疑会 对 教 学 产 生 积 极 的 意 义 。 生 动 有 趣 是 学 好 英 语 的 前 提, 兴趣是学 好英语的保证 。作为英语 教师 , 不仅 应 充 满 青 春 的活 力 , 且 还 应 有 艺 术 家 的 魅 力 。 只 有 而 这样 才能使学生爱学英语 , 学好英语 , 教师也才 能更 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 。 中学生的可塑性很 强 , 个有 责任 心 的教师 都 每 应 注 意 了 解 学 生 的心 理 活 动 , 了解 他 们 的 爱 好 、 习 学 习惯 及 困 难 所 在 。如 果 我 们 忽视 对 学 生 学 习兴 趣 的 培养 , 在课 堂上讲得太多 ; 如果教学方法 陈旧 、 呆板 , 讲解抽象 、 燥 , 堂气 氛沉 闷 , 而久 之 , 枯 课 久 学生便 会 失去学习英语 的兴 趣 , 更别 说学 好英 语 了。要是 还 在课 堂上对 回答不 出问题 的学 生进 行指 责 和讽 刺 、 挖苦 , 不仅 不能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这 而且会严 重 挫伤学生的 自尊心 和学 习积极 性 , 从而 使这 些学 生 渐渐放弃英语这一 门重要的学科 。 那么 , 如何才能让英 语教 学变 得更 富有 吸 引力 呢?下面我谈一点 自己的看法 。 首先注意教师 的语 言美 。苏霍 姆林 斯基 说过 : “ 师的教学语言修 养在极 大程度 上决 定着 学生 在 教 课堂上脑力劳动 的效率 。英 语教师的语言艺术 水平 ” 直 接 关 系 到 课 堂 教 学 的 质 量 。教 师 自 然 流 畅 的 语 调 抑扬顿挫 的节奏 能使学 生置身 于 良好 的语 言学 习环境 , 保证 教学信息 在传输 的过 程 中发挥 最佳 的 效能 , 在潜移 默化的 熏陶 中培养学 生 良好 的听力 和 英语语音 、 语调 。教师的语言是一 种专业语言 , 要在 简明 、 准确 、 形象 、 生动 、 幽默 、 风趣 和韵 律 、 节奏 等方 面下工夫 。英语教 师必须 坚持 用英 语教 学 , 学生 让 用英语来想英语 。同时 , 相应 的“ 态语 ” 尽 可能 体 要 符合英美人 的习惯 , 这种 “ 仿真” 学生产生新奇感 , 使 并置身于英语语 言环境 之 中, 以满 足学 生语 言美 可 之心理需求 。 英语教学 的语 言不仅要具有 与其 他学科一样 的 形象性与确凿性 , 应追求 语 言 的韵 律感 、 还 幽默 感 、 新鲜感 。作为一名 英语老师 , 除了 口语流利外 , 还要 学点洋腔 洋调 , 注重 语 意与 语 境 、 调与 语 速 相结 语 合 。 自然规范 的语 音 、 语调 , 将为有效 的 口语交际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当 教 师 在 课 堂 上 讲 英 语 时 , 有 节 具 奏感 的语调 , 听起来 像外 国人特 有 的那种 韵味 会让 学生从 听觉上感 受到语言 的另一种美 。学生在欣赏 中获得 了令 人陶醉 的美感 , 就会增强说英语 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 , 幽 默感 。英 语教 师不 应 总板着 有 面孔上课 , 这样学 生就如 芒刺 在 背。笑是 感情 激 流 的浪 花 , 课堂里应经 常有 笑的细流在潜动 , 以使师 生 感情 融洽 , 课堂气 氛活跃 。教 师要善 于用 风趣 的语 言开导学生 , 讲究 把 幽默情趣 和 兴趣 结合 起来 。教 育家斯维特洛夫讲 过 :教 育家 最主 要 的, “ 也是 第 一 位的助手 是幽默。 语 言要新 鲜 , ” 因为学 生具有 好 奇 的特 点 , 新异 的刺激 物能引起他们 的定 向探 求活动 。 语 言新鲜 , 才能有效 地激发学生进行新 的探 求活动 , 保持 旺盛 的求 知 欲 。语 言 要 优美 。爱美 是 人 的 天 性。爱迪 生说过 :最能直接 打动 心灵的还是美 。 自 “ ” 然美 、 人文美能 打动学生心灵 , 教师优美 的语言更 能 直接打动学生 的心灵 。美 的语 言悦 耳动 听 , 不仅 会 使学生兴趣盎然 , 而且容易入耳人 心。 教学语言美还 体现 在语 言 的文 明 、 貌上 。如 礼 在课堂上不断 出现 P ae T ak o Im sr . , 1 s. hn u! ’ r 等 e y oy
英语课堂教学的技巧与艺术

苗
勤
新疆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 新 疆
五家渠
8 10 33 0
摘要 : 英语作为一种语 言, 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作为英语教 师要 怎样利 用课 堂来组织 自己的教学 , 并且能够
提 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呢?笔者认 为除 了必须按照教学规律科 学地组织教 学过程外 , 英语课 堂教 学仍有一定的技巧与
a pe ,i a b s e n t h r c c ryn h a k t p ls l t a k t o o t e tu k,a r ig t e b s e , f
wok n a d, t. r i gh r ec
再次, 帮助学生掌握正 确的学 习方法 。 教 师要用 生动活泼 的正确 教法来 引导学生 掌握正 确的学法。指点学 习方法必 须贯穿 于教学全过程 , 把繁
A : w o y u c m et c o ltd y Ho d o o os h o o a ?
B: cmet c o l ybk (nfo…) I o osh o ie o t . b o
在极短 的时间内 , 学生加深理解 和巩 固课 内曾学会
的知识 , 增强他们听说的能力 。 英语教学需要 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 样需要 运用多 这 媒 体 的教学手 段 , 利用 实物 、 图片 、 图 、 挂 录音 机 、 影 投 机 、 音室 、 语 录像 等直 观教具 和电化 教学设 备 , 这样教学 形象直观 、 生动活泼 , 使学 生直接理解英语。 如用投影机放 映L 7 a 2 1P r 的彩色 图片时 ,学生们饶 t 有兴趣地议论 纷纷 , 着 图中几 个人 的动作 , 他们 明 指 使 白 了 hli h adrc m i p t adrpci o n te l e, i b g u h l e,i n dg d l n e d kg
浅谈运用多媒体提高英语教学艺术性

了学 生的语感 , 我充分利 用了一萧 条给学 同学们 日常生活的小 品 , 极 为兴奋 。重播 生看一 些英语 动 画片 , 如< 迪 士尼 神奇 英 时 。 可将 有关 画面定 格 , 让 学生一 一说 出 二 功 能是 能让 人放 松 , 使 人宁 静 . 使 人感 语) H ( 欢乐学英语> 《 狮子王) 等这些动画片 与画面 有关 的句子 ,等 第三 次重播 时只 悟 。在英语 课 中 , 教学 环境与条 件比较狭 内容丰富 。 语言地道 , 通俗 。 集趣 味性和故 放画 面 。 不放 声音 。 由学 生 们一一 说 出录
浅 谈 运 用 多 媒 体 提 高 英 语 教 拳 荡 术 性
内蒙古额 尔古纳市三河小学 沙秋萍
摘 要: 创新 欲 望是创新 学 习的基础 。 是 创新的 最大 的动力。 巧 用 电教媒 体 , 有 机输入 文化 意识 。 善用 电教媒体 , 营造优 美的 学习环境 。 乐用 电
教媒 体 , 创设 交流情 景 , 提 高学生 学习英语 的兴趣 。 关键 词 : 创新 激发会 话兴趣 主 动参 与 善 于英语 交流
享 受及 英语 的实用价值 。 接着 . 巧 用 电教媒 体 , 有机输 入 文化 意识 。根 据新课标 , 教 师应 补充相 关的语
唱英 文歌 曲是儿 童 喜 闻乐见 的 学 习 言背 景知识 , 使学生 观察 到西方 的文化 风
形式。 一 个单词读 得 多了 。 学 生 的耳 朵会 情 , 从 中了解 中西言 的 文化 差异 , 了解 到 变得迟钝 。 嘴 巴会 疲倦 , 就很 难保持 对它 各 自不同 的文化 底蕴 。 增 强学生 的文化意 的 兴 趣 。 如 教 学 单 词 mo ni r n g 、 a f t e r — 识和爱 国热情 。 扩展 国际视野 。巧妙 利用
善始善终,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浅谈英语课导入和结课的艺术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知识导入法
对 于 一 些 历 史 题 材 的课 文 , 9 u ryHeb r ,B 如 A A de p u 9 n
Ne r s o g Ma eC r 等 ,教 师可 事 先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LA m t n , r ui l r i e ( 上 英 特 网 等 ) 到相 关 的材 料 或 背 景 知 识 , 它 们 制 成 如 找 把
幻 灯 片 : 以关 键 词 出现 、 以时 间为 序 、 以 图 片 形 式 展 或 或 或
示 。教 师 采 用 以介 绍 作 者 、 论 课 文 背 景 为 切 入 口 , 学 生 讨 把 引 入 到 真 实 的 语 境 中去 , 将语 言 的 习得 与 语 言 的 应 用 紧 密
地联 系 起 来 ,既 完 成 了教 学 任 务 又 开 拓 了 学 生 的 知 识 面 ,
符 合 语 言 的输 入 大 于输 出的 原 则 。
动 地去表达 、 交 流 , 去 以尽 快 地 找 到答 案 , 以悬 念 导 入 法 所 的关 键 在 于 问题 的设 置 上 。
导 人 , 如 一 股 清 泉 , 人 心 脾 , 引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发 就 沁 吸 激
学 生 强 烈 的求 知 欲 和 好 奇 心 ,从 而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性 , 学生能积极 、 动参与 教学过 程 , 高课 堂效率 , 使 主 提 为 整 堂课 的成 功 教 学 奠 定 良好 的基 础 。在 教 学 中 , 们 要 注 我 意 善 于 运 用 富 于 创 造 性 、形 式 多 样 的 方 法 来 导 入 教 学 内 容 , 学 生 在 欢 快 的 情 绪 背 景 中进 入 学 习状 态 。 让 1 .复 习导 入 法 复 习导 入 就 是 教 师 在 讲 授 新 课 前 , 学 生 复 习 一 些 与 让 新 授 内 容 相 关 的 知 识 点 , 帮 助 学 生 回忆 , 现 , 好 地 为 以 再 更 引 入新 课 服 务 。如 牛 津 初 中英 语 7 中 Unt A i i ” A i 5“ b ie 的 l s t
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学 习 的能 力 . 不仅 使 学 生 学会 . 且 使 学 而
生 会 学 这 不 仅 仅 是 培 养 学 生 英 语运 用 能 力 的 需 要 .更 是 未 来社 会对 各 类 创新
型 人 才 的 需 要
如 果再 加 上恰 当的 教学 方法 . 一 定 会收 就 到事半 功 倍 的教学效 果 。
wo dr 1 n ef .we o e 赞 美 性 的 u ld n 等 l 语 言 对 学 生 进 行 及 时 的 鼓 励 和
赞美。
自由 学 习 、 动 学 习的机 会 。 种 僵化 、 主 这 刻 板 、 束 的教 学模 式 无疑 成 了 学 生学 习 的 拘 枷 锁 。 实 际 上 , 语 教 学 的 首 要 任 务 是 而 英 学 生 的 “ ” 不 是 教 师 的“ ”科 德 曾 经 学 而 教 指 出 :有 效 的语 言 教 学 不 应违 背 自然 过 “
丰 富 多彩 的 教学 实践 活动 可 以激 发
学 生的 学 习热 情 . 是形 成 学生 能 力 的 广 阔
空 间 。 师 可以 采 用启 发 讲解 、 旧 引新 、 教 以 设疑 激 趣 等方 式 创设 自主 探 究 的学 习情 景 . 发 学 生 探 究 学 习 的欲 望 。 激 同时 使 学 生 明确 探 究 目标 .增 强 学 习活 动 的 针 对
的 :P a ema e g o n b t r n ‘ ri k s o d me et ,a d ' s e
不管 我 是否 布 置 . 们 总 是能 交 上 练 习的 他
材 料 有 的 学 生 甚至 外 出 也会 带 上 MP 3
听 英语 。 总 之 .学 校 教 育 必 须 培 养 学 生 独 立
我的英语教学技巧和艺术

我的英语教学技巧和艺术“teaching is as much an art as science.”意思是教学是一门艺术。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怎样把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在一起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到的一些做法。
一、激发动机,寓教于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教师的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具体做法如下:1.激将法现在的高中生年龄偏小,稚气未脱,对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心。
我抓住契机,将奖励机制引进课堂。
新学期开始,我发现我班学生的英语书写得特差,而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卷面和考试成绩,所以在课堂上我画出4线3格,工工整整写出了26个字母的大小写。
写完后我对同学们说:“我写的字母还不错吧!我觉着咱们班没有人能和我媲美,不服气的话,到黑板上比比看!”一语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专门找了一个书写最好的和一个书写最差的进行pk。
结果较差的那个学生在巨大压力下,竟然发挥得特别好,书写干净规范,获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我趁热打铁,说今天就是这个同学学习英语的一个新起点,希望他再接再厉,争创佳绩。
那节课后,该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设疑法教师恰当的设疑问难可以建立大脑中的暂时神经联系,使记忆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把课堂活动变成一种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积极探索的活动。
在讲练中,我有时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进入死胡同,然后巧妙地把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使学生先是屏息静思,然后突然顿悟。
在学习动词短语时,我先让学生翻译:“我昨天捡到一个钱包。
”可是有的学生译成了:“i picked a wallet yesterday.”我严肃地指出pick有扒窃的意思,“pick up”才是拾起的意思。
一词之差,把拾金不昧变成了盗窃犯罪。
全班听了哄堂大笑,译错的学生更是大吃一惊。
往后我因势利导强调英语动词与副词和介词搭配的重要性。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摘要:“艺术是没有答案的”,教学也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
教学工作是一门复杂的劳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艺术的形成也绝非一日之功,也决不能一蹴而就。
但只要我们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性语言是以思维为载体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英语语言自身所蕴涵的韵律、节奏、交际功能、文化底蕴就是艺术的具体体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艺术性教学,利用教材中语言内存美营造课堂教学艺术化的氛围,促进形成语言技能的心智和躯体的感官活动,如快乐、喜好、迷恋、满足等审美情感活动融为一体,促使听说读写做教学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化苦为乐,变紧张为轻松,改被动为主动,换枯燥乏味为充实有趣,使教育、教养和谐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挖掘教学内容的艺术性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包括教学语言材料的描写形象逼真,情感观点爱憎分明,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情节跌宕,若能将教材内容中形象化、情节化、情感化的因素进行适量、有机、按序、定度的处理,这就是挖掘教材内容艺术性的具体化要求。
(一)形象化在初中英语教材中,课文内容主要是故事性文章,这些故事对人物、事件的描述逼真、准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时机,恰当引导点拨学生去品味那形象描写的艺术,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亲身感悟语言美的魅力。
(二)情节化谈话时,话题的提出及展开,文章中故事情节的构建纯属艺术造作,都应是说话人和作者心迹的流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纹路、读懂作者的心声,欣赏情节的艺术化组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化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教师投入真切的感情,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用纯真、地道、富有情感、准确的语音语调来讲读,惟妙惟肖的体态演示,妙趣横生的点拨,能引起师生心灵的撞击,再现生活的真实情感,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摘要:针对当前英语教材的新变化,英语教学方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现今众多英语教材,对传统的教材做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内容丰富多彩,情景性和交际性强,很有趣味,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那么,英语课堂教学应如何改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一、加强趣味性凡能满足人们浓厚兴趣和爱好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不由自主的注意。
首先,要注意情感教学。
施教的对象都是一个个有情感意识的人,教学不允许、也不可能是机械地、单调地“出售知识”。
教师必须善于通过情感交流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题是英语课堂五步教学法(复习、引入、操练、练习、巩固)的主要步骤。
教师应采用精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借助手势、表情和动作等把新知识生动地介绍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艺术性,让学生因教师授课投入、生动活泼而喜欢上英语课,从而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专心听课,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法灵活多样,改变固定呆板模式,才能使学生感到趣味无穷,不觉得疲劳。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启发法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实物、录音、幻灯、录像等),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唱歌、表演、竞赛等)。
其中,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课堂上凡能用竞赛完成教学任务的尽量用竞赛,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讲、默写、抢答等。
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与组竞争为经,以个人与个人竞争为纬,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既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英语课堂举例的艺术性
【摘要】恰当、新颖、富有趣味性的例句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例句
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无论是学习词汇和句型还是讲解语法,举例是英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
例句是英语课堂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学生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必须要有适当的语境和情境作基础。
在学习词汇的时候,单纯地让学生背词汇是很枯燥的,而且记忆的效果不理想。
如果英语教师能给予一些例句,帮助学生创造语境,让学生在例句中更牢固地掌握词汇,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定会更佳。
例如:在讲解come to light这一词组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个词组的意思,而是给了学生下面这一例句让学生猜这个句子的意思, the secret finally came to light.结果,大部分的同学都猜出了这一句子的意思,从而也就掌握了come to light 这一词组的含意。
使用例句呈现新句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句型。
语法知识的讲解更需要列举大量的例句,使抽象的语法规则变得直观、具体,便于理解、记忆和运用。
这就要求教师的例句一定要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一方面教师可以参照各类参考资
料,精选有价值的例句,另一方面也可借鉴一些高考题,让学生明确该知识是怎样进行考查的,加深印象。
还可以根据学生常犯的一些错误,举一些典型的错误例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寓意深刻的例句可富有思想教育性。
教师在精选例句时,不仅可以参阅现成的教学资料,也可以根据班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周围的客观事实,根据最近的新闻时事,给学生造一些富有思想教育性的例句。
比如我最近在复习部分否定句时,叫学生用英语翻译这个句子: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喜欢穿校服。
not all the students like wearing school uniform. all the students do not like wearing school uniform.学生在写这个句子时比较感兴趣,因为最近学校规定所有的同学必须穿校服。
有的同学不喜欢穿校服,就采取进校门时穿校服,踏进校门后就脱校服的办法。
在写这个例句的同时,我就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有关穿校服的简单的思想教育。
又如在学习to不定式作后置定语时,我给学生举了以下这个例句:s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get to the classroom and the last to leave in our class.。
然后紧接着问学生,who is she in our class?在学习语法的同时,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刻苦学习的好榜样。
富有思想教育性的例句不仅传授了语言知识,又能使他们感受到例句中所蕴涵思想的熏陶,从而达到一举两得之功效。
许多生活中的例子都是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好材料。
只要我们贴近生活,细心观察,多阅读英文报刊,就不难
找到好的例句。
这样做就意味着教师得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课上,花更多的时间在优化自己的教案上,不但能教书又能育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幽默风趣的英语例句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学生枯燥的课堂需要调味剂,趣味性强的例句可充当课堂的调味剂。
有趣的例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讲解introduce somebody to somebody这个词组的用法时,就对一男一女同学问can you introduce your girlfriend to me and can you introduce your boyfriend to me?,当时,所有的同学轰堂大笑,一节课的疲惫就消除了。
在给学生举例的时候,尽量不要给学生一些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例句。
这样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
如果给出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例句,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伦敦奥运会结束了,学生肯定会比较关注一些奥运赛事,在学习定语从句时,能给学生这样一例句shunyang is an excellent swimmer who broke many world record in london olympic games.,学生定会感兴趣。
还有一次学习concern这一词的用法时,我给了学生以下例句:i am concerned about my daughter because she is always concerned with what other girls wear.。
看到这个例句,学生都会心地一笑,因为他们知道我在说我女儿的情况,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所以教师平时应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备课时应选择
新鲜话题,找到与学生的切合点。
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求新欲望,富于时代气息反映当代正在使用的语言,易引起共鸣。
报刊、杂志、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词汇,对此,教师应及时了解,在讲授知识时能将其贯穿于例句之中。
恰当,新颖,富有趣味性的例句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既然举例是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式。
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生活中就要做个有心人,多花心思去积累和创新,提高举例的艺术性,这样才能多给学生一些一见不忘,牢记一生的好例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