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分析
河北省首家发布水体达标方案:《衡水市水体达标方案》

河北省首家发布水体达标方案:《衡水市水体达标方案》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衡水市环保局获悉,衡水市出台了《衡水市水体达标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以市域内6条河流考核断面以上汇水区为工作范围,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确保在2020年前有力推动区域内劣V类水体断面达标,全面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具体内容如下:一、目的意义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发布实施,新法规定,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2015年4月,国家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成为我国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水污染防治的行动指南。
《水十条》提出,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地区要制定达标方案,将治污任务逐一落实到汇水范围内的排污单位,明确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与石家庄、沧州、邢台、保定相连,作为河北省海河流域典型区域,水资源严重不足,水污染形势非常严峻,环境问题特别突出,河北省水污染防治行动工作方案中为衡水市设定的河流考核断面现状类别均为劣V类,属于未达标水体治理范畴,且是京津冀区域消灭劣V类水体重要控制区,位于国家优先控制单元所在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巨大。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和《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冀发[2015]28号)要求,针对衡水市实际情况,以本区域内未达到国家目标责任书和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质目标要求的水体为对象,深入调查评估水环境状况,诊断和识别主要水环境问题,查找与水质目标和要求的差距,系统分析影响水体达标的各类因素,以阶段性水质改善目标为约束,统筹考虑,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限,合理安排重点工程,并提出方案落实的保障措施。
通过达标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将有力推动区域内劣V类水体断面达标,全面改善水体环境质量,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完成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目标都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供水工程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供水工程试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某区农村枝状自来水管网试运行期间所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讨论,以期与相近工程交流分享。
关键词农村给水管网工程问题解决方案1.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某区。
项目建设目标是使用南水北调净水厂水源(南水北调工程分水指标),置换现有地下水饮用水源。
建设内容包括泵站、水量计量设施、铺设管网及附属设施。
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南水北调净水厂向农村供水的同时,有效合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分水指标。
设计水平年2030年解决魏某镇、彭某乡、邓某乡3个乡镇67个村92260人用水问题。
项目区乡镇集中供水片区总需水量为237.7万m3/年。
本工程采用南水北调地表水水源。
项目区内水厂清水池出水采用水泵直接加压供水方式直供各个用水点用水,中途不设调蓄构筑物。
泵站内水泵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泵,水泵特性曲线平缓。
主厂房内布置5台立式离心泵,3台工作泵,2台备用泵,一字形布置。
1#、2#、3#机组的设计流量为0.02m3/s,单机配套电动机功率为22kW;4#、5#机组的设计流量为0.0762m3/s,单机配套电动机功率为75kW,总装机容量216kW。
本工程设计为枝状管网。
新建至各村的配水支管与各村原有配水管路的总管相连,中间不设调节池。
每个分支管路接入的阀井内均设有调流调压阀和流量计。
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检修阀及排水阀。
在管道的高点设置排气阀。
主干管及新建支管管材采用PE管。
原管道铺设设计方案为直接开挖,实际施工时为尽可能减少征地范围,降低对农田的破坏,管道采用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
2.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案2.1.出现的问题2.1.1.泵站逐小时监测数据与经验值偏差较大为检验泵站运行情况,仅开放几个靠近泵站村庄的供水支管阀门,其余村庄供水支管阀门关闭。
虽然村内用水正常,但根据多日逐小时对泵站流量及水泵出口压力监测结果的计算表明,用水时变化系数过小,与经验值不符,且用水量与套用定额的计算值相比偏大。
衡水市节水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

(一)节水工作成效我市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治水、管水、节水工作,通过采取工程节水、结构节水、管理节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促进各行各业节约用水,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1.用水总量有效控制。
通过重点管控农业用水、减少高耗水行业用水,2011年以来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5至17亿m3之间。
农业用水量从2011年的14.5亿m3下降到2015年的13.1亿m3,累计下降10%;工业用水量从2011年的1.27亿m3下降到2015年的1.08亿m3,累计下降15%。
衡水用河北省3%的水资源,支撑了6.1%人口、3.8%GDP 和12%粮食生产的用水;用全国0.02%的水资源,支撑了0.33%人口、0.2%GDP和0.66%粮食生产的用水。
2.用水效率明显提高。
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用水定额从2005年的75 m3降到2015年的21.6 m3,农业综合灌溉毛定额在200~250 m3/亩之间,人均用水量徘徊在350~400 m3之间,低于全国平均人均用水(不含生态环境用水)438 m3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持续降低,由2005年的305 m3/万元降为2015年的118 m3/万元。
3.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
积极推进依法治水管水,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从严查处非法取水、排污等行为。
强化取用水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促进水资源科学配置。
4.水权水价改革稳步推进。
着眼建立反映市场供求、水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水价形成机制,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行“一提一补”农业节水机制的指导意见》,探索推广了“一提一补”水价改革,即:实行先缴费,后浇地;按价提费,按亩返还。
“一提”,在水价(提水成本)基础上加收0.2元/立方米。
衡水市城区雨水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探讨

Ke r s n l sso t rr s u c ssa u ; trr s u c s wae e o r e e eo me ndu iz to ri ywo d :a ay i fwae e o re tt s wae e o r e ; trrs u c sd v lp nta tl a in;anwa e olcin; n h iCiy i t rc leto He gs u t
Ab ta t sr c :Ast ec a at rsiso trrs ure n He g h t e t r n v n dsrb to fp e ii to n heprcpt to i l o h h rce itc fwae eo c si n s ui y fa u e u e e itiu in o rcpt in a d t e iia in n fo d Ci a sa o co n sfr8 o hett l n u l mo n , r p s anwa e tl a inf rH e gs u t a da ay er iwae e o r euiia e s n a c u t o O ft o a n a a a u t wep o o eri t ru iz to o n h i y, n n lz an trr s u c tl — i Ci z lo n t iy Th ght ea l sso an al u ofr lt n hp, a eg te h tt er n f o fiin s0 1 . eu i r ao h t r in i hect . ou h nay i fr if lr n f eai s i weh v o tn t a h u o fc ef e ti . 8 Th nta e ft ewae — o c
衡水市落实《衡水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思考与对策

□李杰卢耀东收稿日期:2021-01-03作者简介:李杰,男,汉族,沧州水文勘测研究中心,工程师。
卢耀东,男,汉族,衡水市水利局,工程师。
衡水市落实《衡水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的思考与对策衡水市水资源先天不足,水资源问题已成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若从根本上解决衡水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实施节约用水,施行《衡水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建设节水型社会,解决水资源不足、水生态脆弱、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保障用水安全,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
节约用水是破解用水难题的基本手段,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与污水排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要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前提。
节约用水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可保障城市优质饮用水的供给,缓解优质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减少对河流水域的污染,降低污水与废水的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结构,促进供用水平衡,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类型,提高城市发展定位。
1.节水现状1.1节水工作成效衡水市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节水、管水、治水工作,通过采取管理节水、工程节水、结构节水等综合手段,各行各业节水工作初见成效,节水型社会建设初露端倪。
一是用水总量有效控制。
通过重点限制农业用水、管控高耗水行业用水,2011年以来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5~17亿m 3之间。
农业用水量从2011年的14.5亿m 3减少到2015年的13.1亿m 3,累计下降10%;工业用水量从2011年的1.27亿m 3减少到2015年的1.08亿m 3,累计下降15%。
衡水市用河北省3%的水资源,养育了6.1%人口、3.8%GDP 和12%粮食生产的用水。
二是用水效率显著提高。
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用水定额从2005年的75m 3降到2015年的21.6m 3,农业综合灌溉毛定额在200m 3/亩~250m 3/亩,人均用水量徘徊在350m 3~400m 3,低于全国平均人均用水(不含生态环境用水)438m 3的水平;单位GDP 用水量持续降低,由2005年的305m 3/万元降为2015年的118m 3/万元。
衡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14.1.20)(60页带彩图)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衡水市水务局编制2014年2月目录前言-------------------------------------------------------------------------------------------------------------------- 1一衡水市地下水漏斗区现状---------------------------------------------------------------------------------- 3(一)水资源情况---------------------------------------------------------------------------------------------------------- 3(二)典型漏斗区历史和现状 ---------------------------------------------------------------------------------------- 10(三)引水情况 ------------------------------------------------------------------------------------------------------------ 11(四)农业种植结构 ----------------------------------------------------------------------------------------------------- 121、种植结构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 132、农作物种植用水、耗水情况 ----------------------------------------------------------------------------------------------- 143、用水耗水大户 ------------------------------------------------------------------------------------------------------------------- 144、节水灌溉现状 ------------------------------------------------------------------------------------------------------------------- 16(五)工业节水与中水回用现状 ------------------------------------------------------------------------------------- 161、工业节水现状 ------------------------------------------------------------------------------------------------------------------- 162、中水回用现状 ------------------------------------------------------------------------------------------------------------------- 18(六)用水量分析--------------------------------------------------------------------------------------------------------- 181、衡水市用水情况分析 --------------------------------------------------------------------------------------------------------- 182、作物用水对比分析------------------------------------------------------------------------------------------------------------- 20(七)水源及水权--------------------------------------------------------------------------------------------------------- 22(1)南水北调中线 ---------------------------------------------------------------------------------------------------------------- 25(2)南水北调东线 ---------------------------------------------------------------------------------------------------------------- 25(3)中线引黄----------------------------------------------------------------------------------------------------------------------- 25(4)西线引黄----------------------------------------------------------------------------------------------------------------------- 25(5)“引黄济津”潘庄线 ------------------------------------------------------------------------------------------------------ 26(6)上游水库----------------------------------------------------------------------------------------------------------------------- 26(7)防污措施----------------------------------------------------------------------------------------------------------------------- 27二漏斗区节水限采的措施------------------------------------------------------------------------------------ 28(一)雨洪资源综合利用引蓄连通工程 --------------------------------------------------------------------------- 28(二)南水北调配套工程----------------------------------------------------------------------------------------------- 30(三)衡水湖综合整治 -------------------------------------------------------------------------------------------------- 30(四)灌区建设工程 ----------------------------------------------------------------------------------------------------- 33(五)节水灌溉工程 ----------------------------------------------------------------------------------------------------- 38(六)污染治理、中水回用工程 ------------------------------------------------------------------------------------- 44(七)农艺、生物节水 -------------------------------------------------------------------------------------------------- 441、农艺节水 ----------------------------------------------------------------------------------------------------------------------------- 48(1)一年两熟制改为一年一熟制 ----------------------------------------------------------------------------------------------- 48(2)苜蓿田夏季套种青贮玉米复种技术 ------------------------------------------------------------------------------------- 49(3)设施瓜果菜----------------------------------------------------------------------------------------------------------------------- 50(4)经济林 ----------------------------------------------------------------------------------------------------------------------------- 50(5)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 522、生物节水 ----------------------------------------------------------------------------------------------------------------------------- 53(八)管理节水 ------------------------------------------------------------------------------------------------------------ 55(九)机井、地热井处理----------------------------------------------------------------------------------------------- 55(十)现代化水利信息智能控制指挥系统------------------------------------------------------------------------ 55三资金投入 ------------------------------------------------------------------------------------------------------- 56四编制衡水市河湖连通规划顶层设计-------------------------------------------------------------------- 63前言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处海河流域中南部、黑龙港流域腹地。
衡水市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衡水市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的水利建设,衡水水利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受衡水自身水资源禀赋条件的限制,现状水供求仍处于紧张状况。
一、水生态用水亏缺严重,战略储备应急能力明显不强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衡水所在的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和黑龙港水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超过允许可开发量的上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超采地下水,衡水市年均超采地下水达11.1亿m3,其中深层承压水超采10亿m3,浅层地下水超采1.1亿m3,全市“冀枣衡”漏斗由1972年的2686km2扩展到全境,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1972年的16m增大到119.53 m,已经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咸淡水界面下移、地裂缝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应急储备能力大大降低,已无战略水源储备。
衡水市地下水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见图1-5。
图1-5 衡水市地下水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同时,衡水市废污水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0.79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0.99亿吨,年均增长8%,而污水处理率仅20%,大量污水直接排放,致使区域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市地表水质除衡水湖、石津干渠、卫运河过境水、滏阳河市区段为Ⅳ~Ⅴ类外,其余均为劣Ⅴ类,污染比较严重,其中,滏阳河和滏阳新河水质污染尤为严重,衡水湖、滏东排河、清凉江区主要超标物质为氨氮、CODMn、硫化物、总磷。
其余河道主要超标物质为挥发酚、亚硝酸盐、氮氨、CODMn、硫化物、汞、砷。
全市13处水功能区,有6处到目前为止仍然未监测,在实施监测的7处水功能区,仅石津总干渠农业用水区达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14%。
二、水源调配格局不完善,现有供水设施抗风险能力弱衡水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与人口、经济、生产力布局和土地等其他资源以及城市分布格局严重不匹配,目前衡水用河北省3%的水资源,支撑了6.1%人口、3.8%GDP和12%粮食生产的用水;用全国0.02%的水资源,0.33%人口、0.2%GDP和0.66%粮食生产的用水。
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

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及建议概述河北省位于中国北方,地理位置独特,水资源严重不足,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 雨水资源利用河北省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不高,因此对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河北省普遍存在雨水利用不足的问题,大部分降水直接排放至河流或下渗至地下,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加大对降水的收集、储存与利用力度,可以有效增加非常规水资源的供应。
2. 放水资源利用河北省拥有较多的渠道灌溉系统,而这些灌溉渠道在供水完成后常常被直接排放至河流,形成了浪费。
可以通过优化灌溉制度,合理利用放水资源,推行灵活调度以减少浪费,提高农田用水效益。
3. 农田排水利用河北省农业发展较为发达,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排水问题。
利用农田排水进行人工湿地建设,可同时达到治理农田排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此外,在农村地区,还可以利用农田排水发展养殖业,如鱼池养殖、水稻、蔬菜种植等,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 生活污水资源利用河北省人口众多,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利用是一大难题。
建立完善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方面,可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制定,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政策措施和财政补贴,引导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户等广泛参与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
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改进渠道灌溉工艺、推广高效灌溉设备、智能灌溉系统等措施,提高农田用水效率,减少节水漏损,并将浪费的水资源回收利用,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建设非常规水资源收集系统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开展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工程,搜集并储存降水资源,以满足城市绿化、农田灌溉等各个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