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资源法律法规水资源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水资源管理活动。
第三条国家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倡导节约用水,推行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保护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第二章水资源的管理第四条水资源的管理实行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分区施策的原则。
第五条水资源管理应当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
第六条根据不同的水资源类型和用途,对水资源实行分类管理。
国家按需设立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履行水资源管理职责。
第七条水资源管理应当加强水资源数据的收集、共享和利用。
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水资源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做好水资源情况的收集、评估、发布等工作。
第三章水资源的保护第八条国家制定并实施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的规划。
加强对水源地、水库、江河湖泊等重要水域的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污染水源地、水库、江河湖泊的行为。
第九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节水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严禁乱占用用途为非农业生产的耕地用作工矿企业的生产用地。
第十条国家鼓励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加强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广泛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普及活动。
第四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十一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符合水资源管理规划,遵循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原则,保证其安全、可持续利用。
第十二条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施前,应当进行水资源审批,取得水资源利用许可证才能进行开发利用活动。
第十三条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当依法缴纳水资源费。
水资源费的具体征收办法由财政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对违反水资源管理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追究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人应当投入相应费用进行水资源的修复和环境修复。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的,由水资源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水资源利用许可证。
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1-1 水能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
水资源综合利用原则是按照国家对环境保护、社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济可持续发展战
略方针,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国家的水资源,来满足社会各部门对水的需
求,又不能对未来的开发利用能力构成危害,在环境、生态保护符合国家 规定的条件下,获取最大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
浙江新安江水电站 P=66.25万KW 一
贵州乌江渡水电站 P=63万KW 一
4、坝内式
当坝的高度和宽度都 较大或河谷狭窄洪水 又很大时,往往将厂 房布置在坝内。
优点:可以节约投 资和缩短引水管道。
图2-6 坝内式水电站示意图 一
湖南风滩水电站 P=40万KW 一
小结1
1. 坝式开发的显著优点是由于形成蓄水库,可用以调节流量。 2. 坝式水电站因有蓄水库,综合利用效益高。 3. 坝式水电站一般投资大,工期长,单价高。 4. 坝式开发适合于河道坡降较缓,流量较大,有筑坝建库条 件的河段。
图2-1
水电站的水头和利用水量
一
一、坝式开发
在河流狭窄处, 拦河筑坝或闸,坝 前壅水,在坝址处 形成集中落差,这 种水能开发方式称 为坝式开发。
用坝集中水头 的水电站称为坝式 水电站。
图2-2 坝式水电站示意图 一
坝式开发
按大坝和水电站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 1、坝后式 2、河床式 3、溢流式 4、坝内式
§1-2 水力发电
2、水力发电的基本方程式
E12
E1
E2
W (Z1
p1
1v12
2g
)
W
(
Z
2
p2
2v22 )
2g
第一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绪论

➢ 全面学习和掌握与供水有关的水资源利用工程的类型、布置原 则、布置方式、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以及水资源利用工程运行 的有关技术参数;
➢ 学习和掌握水资源合理规划、种类水体的联合调度和科学管理、 水污染防治的概、理论和方法。12ຫໍສະໝຸດ §1.1.1 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狭义上: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 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 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 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3
1.1.2 水作为资源的用途
❖ 1 直接利用
❖
水流利用:航运、水上观光、商贸、发电
大家好
1
第一章 绪论
课程开设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水资源形成、 评价、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掌握 取水工程基本概念、理论、工程技术与设计方法;熟 悉现代节水理论、技术与措施,了解与水资源保护有 关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工程措施。培养学生初步具备 水资源评价与分析、取水构筑物与辅助工程计算与设 计的能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制定的《水资
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定义:“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
用”——数量与质量。
10
§1.1.1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国内
➢ 公元前250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 平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将水资源认定为:“地表 水与地下水”。 ➢ 1994《环境科学词典》定义:“特定时空下可利用的水, 是可再利用资源,不论其质与量,水的可用性是有限制条件 的”。
水利水能规划第一章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水 力 发 电
(hydroelectricity generation)
一、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势能(potential energy)
动能(kinetic energy)
水能
设T 秒时段内流过两段面
的水量为W m3
1P1 Z1 V1
Δ Δ
2 P2 Z2
V2
断面1-1处水流的总能量为:
1 河段的潜2在水能
N1-2=9.81QH1-2(千瓦)——水流出力计算公式
4
Δ Δ
A Z上 ΔHA ΔH引
1. 水量损失
2. 水头损失
H净=Z上-Z下-ΔH引
3. 功率损失
Q
水电站效率η=η水×η传×η电
η水——水轮机的效率
η传——传动设备的效率 η电——发电机的效率
N=9.81ηQH (kw)
水电站的出力公式为:N=9.81ηQ电 H净(kw)
4. 引水式开发的适用条件:
河道坡降陡,流量较小或地形、地质条件不允许筑坝 的河段。
43
Z上 5
Δ Δ
1—原河道; 2—明渠;
3—取水坝; 4—进水口; 5—前池; 6—压力水管; 7—水电站厂房。
2 1
水头H
6 7
Z下
19
(三)混合式水电站(mixed hydropower station)
1.概念:在一个河段上,用坝集中一部分落差 ,再通过有压引水道集中坝后河段的另一部分 落差。 2.开发条件:当河段上游坡降较缓且有筑坝建库 条件,下游坡降陡且有条件集中较大落差时,采 用混合式开发较经济。
11
有回水
湖北丹江口、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属于坝后式
12
西北农林《水利水能规划》课后习题

《水利水能规划》课后习题第一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业1、什么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2、水力发电的原理是什么?试推求水流出力基本公式。
3、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有哪几种?有何特点?4、防洪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哪些?5、与水资源相关的水利部门有哪些?简述其用水特点。
如何解决各水利部门之间的矛盾?第二章水库兴利调节计算作业1.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有哪些,其含义是什么?2.设计保证率的涵义是什么?有哪几种表示方法?3.水库兴利调节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调节流量、兴利库容及设计保证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5.水库运用过程如下图。
试就下列三种情况,确定兴利库容。
单位:108m3(1)w1=10,w2=3 ,w3=6 ,w4=2,w5= w6=0,V n=(2) w1=10,w2=5,w3=4,w4=5,w5= w6=6,V n=(3)w1=15,w2=7,w3=8,w4=9,w5=3,w6=8,V n=6.某水库一周之内的来、用水过程如表1所示,为满足用水过程,最小需多大的周调节库容,并求出各时段末水库兴利库容蓄水量。
(单位:108 m3)表1 某水库一周之内的来、用水过程时段星期一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来水量 30 30 20 15 10 25 10 用水量202020202020207.某年调节水库设计代表年(P =75 %)的各月来水量和综合用水量如表2。
计算的该年各月蒸发损失增量(水面蒸发与陆面蒸发差值)也列于表2,该水库区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渗漏损失以月平均蓄水量的l %计。
根据库区地形图量得水库面积曲线如表3。
根据泥沙淤积要求确定的该水库死库容为10×104m 3。
试求该水库的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
8.已知某水库设计枯水年天然入库流量过程如表4。
水库兴利库容为50[(m 3/s)月],多年平均入库流量为40m 3/s ,求水库供水期调节流量和蓄水期可用流量。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

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各乡、镇水利(务)站是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受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负责所在乡、镇范围内的有关水资源管理日常工作。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依法取得的水资源使用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并对污染、浪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有权监督、举报和控告。
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条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各种媒体,应当大力宣传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普及节约用水知识,宣传节约用水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对污染、浪费、破坏水资源的不良行为予以公开曝光,增强全民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水政监察制度。
水政监察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对违反水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并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七条制定规划,必须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
水资源的考察和评价,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组织进行。
水资源法律法规

水资源法律法规水资源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维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水资源是国家所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应当坚持统一管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开发的原则。
第三条国家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调度、计划利用、环境保护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应当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第五条水资源保护应当采取综合治理、保护优先的原则,防止水资源的破坏、浪费和污染。
第六条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原则,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的应用。
第七条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当根据水资源量、水质状况和生态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顺序和方式。
第八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注重生态保护,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九条水资源的跨界开发利用应当通过协商、合作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章水资源管理体制第十条国家设立水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二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
第十三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评估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水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十四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第四章水资源的节约与减排第十五条国家鼓励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提倡科学用水和生活用水。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利用方案,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十七条水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制定节约用水的技术标准和指标,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
第十八条水污染排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浪费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罚款。
水资源管理学

第一章 水资源管理学概述 第一节 水资源概况
一、世界水资源总量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 水量的总体。
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
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如河流水、淡 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陆地上的淡水资 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3.5%,其中大部分(近70 %)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 度地区的高山冰川,还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 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 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 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 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 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
此定义的特征
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 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 性;——动态性
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 中——水的整体系统
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环境属 性) ——承载力
1. 水资源:通常指的是淡水水源,是较容易 被人类刮用,而且是可以逐年恢复的淡水 水源。目前水资源不包括:
海水
两极冰川
深层地下水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议 “水资源应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 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 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 可被利用”。
三、水资源问题 1、地区性缺水问题 华北缺水: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
应大力加强用水管理,推行节水措施,保 护好现有水资源
及早研究和规划从外流域大型凋水的计划, 从长远角度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
2、管理问题 农业用水管理:农田灌溉措施老化、渗漏 工业用水效率低下: 城市生活用水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净化处理后的废水、污水应使排水口尽可能分散在较大
范围,以利于残留有害物质的稀释、分解和转化。
• 3.对已污染水域,在进行周密研究与试验的基础上,采取
一定人工措施,促进和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
水利学院
17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 一、防洪
• 我国洪水有凌汛、桃汛、春汛、伏汛、秋汛等。
• 防洪主要对象:雨洪、台风暴雨洪水。 • 雨洪:峰高量大,汛期长 • 台风暴雨洪水:来势迅猛,历时短而雨量集中,有狂风助浪
• 洪水成灾条件: • 洪峰流量超过河床的安全泄量,因而泛滥(或决堤)成灾。
水利学院 18
c.改进农牧生产技术,合理放牧、修筑梯田、采用免耕少耕技术。
d.大量修建塘坝、小型水库等工程。 水利学院
19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 2.筑堤防洪与防汛抢险 • 筑坝是平原地区为了扩大洪水河床以加大泄洪能力,并防护 • • •
两岸免受 洪灾的有效措施,并与防汛抢险相结合。 a.汛前加固堤防,消除隐患; b.洪峰来临时监视水情,及时堵漏、护岸,或突击加高培 厚堤防; c.汛后修复险工,堵塞决口等。 3.疏浚与整治河道
水利学院
5
第二节 水力发电
水利学院
6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一、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 水力发电是利用天然水能生产电能的水利部门。 • 将河段所蕴藏的分散的水能资源,集中起来,并尽量减
少无益消
• 耗。引取集中了水能的水流去转动水轮发电机组,在机
组转动的过
• 程中,将水能转变为电能。
• 水体所含机械能:
• 1.河川径流相对海平面(或某基准面)具有一定的势能。 7 水利学院 • 2.径流有一定的流速,因此具有一定的动能。
• 灌溉定额:全生育期历次灌水定额之和。 • 灌溉制度按照作物田间需水量、降雨量、土壤含水量等情况,
水利学院 并根据当地生产经验和试验资料等制定。 27
第四节 灌 溉
• 全年灌溉用水量的计算:
• 1.灌区全年各种农作物灌溉制度、品种搭配、种植面积资
料收集
• 2.分别计算各种作物各次灌水的毛灌水流量Q毛。 • 3.作物毛灌水流量按月、旬列出,绘出各种作物的灌溉流
• •
• 目的:拓宽和疏浚河槽、裁弯取直、消除阻碍水流的障碍物等,以使 • 洪水河床平顺通畅,从而加大泄洪能力。 • 疏浚:采用人力、机械和炸药作业。 20 水利学院 • 整治:修建整治建筑物,以影响水流流态。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 4.分洪、滞洪与蓄洪 • 目的:减少某一河段的洪峰流量,使其控制在河床安全泄量
补充农作
• 物生长必需的水分。
• 灌溉工程的水源选择:
•
1.蓄洪补枯:利用水库、湖泊等拦蓄雨季水量,供旱季灌 溉用。
• •
2.引取水量较丰的河湖水:修渠引水,跨流域引水。
3.汲取地下水:打井汲水。
水利学院 25
• 灌溉工程: • 1.蓄水工程:修建水库、塘坝等。 • 2.自流灌溉引水渠首工程(水源水位高于灌区高程):无坝引
水利计算 第一章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任课教师:武鹏林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概述
水力发电
防洪与治涝
灌溉 其他水利部门 各水利部门间的矛盾及其协调
水利学院 紫坪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实例 2
第一节 概 述
水利学院
3
第一节 概述
• 水利事业的任务: •
• 二、治涝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 形成涝灾的因素: • 1.因降雨集中,地面径流集聚在盆地、平原或沿江沿湖洼地,
积水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
• 2.积水区排水系统不健全,或因外河外湖洪水顶托倒灌,使积
水不能及时排出,或者地下水位不能及时降低。
• 治涝的任务: • 1.尽量阻止易涝地区以外的山洪、坡水等向本区汇集,防御外
水利学院 34
第五节 其他水利部门
• • • • • • • • • •
水道工程措施: 1.疏浚与整治工程: 适用于平原河流修改天然河道枯水河槽的平面轮廓,疏浚险滩,清除 障碍物,以保证枯水航道的必需尺寸,并维持航道相对稳定。 2.渠化工程与径流调节 渠化工程(适用于山丘区河流):沿河分段筑闸坝,逐段升高河水水 位 径流调节:利用湖泊、水库等蓄洪,补充枯水期河水 3.运河工程 人工开凿航道,以沟通相邻河湖或海洋。
以下。
• • •
a.分洪:在过水能力不足的河段上游修建分洪闸,开挖分洪 水道(减河),将超过本河段安全泄量的那部分洪水引走。 b.滞洪:利用水库、湖泊、洼地等,暂时滞留一部分洪水,
削减洪峰流量。待洪峰一过,再腾空滞洪容积迎接下次洪峰
c.蓄洪:蓄留一部分或全部洪水水量,待枯水期供给兴利部 门使用。
水利学院 21
• •
1.除水害:防洪、治涝 2.兴水利: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木材浮运、给水、 渔业、水利 环境保护等。
• 不同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
• 1.发电:利用水能 • 2.灌溉、给水:耗用水量 • 3.航运:依靠水的浮载能力
水利学院
4
第一节 概述
•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定义:
•
同一河流或同一地区的水资源,同时满足几个水利部 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的水 资源开发方式。
水利学院
15
第二节
3.混合式
水力发电
在B处用坝式集中水能,获得水头H1,引取B处平均流量QB;再从B处开 始,筑引水道至C处,用引水道集中BC段水能,获得水头H2,但BC段区 间流量无法引取。 开发的河段总落差为:HAC=HAB+HBC
所获得的水电站水头为:H=H1+H2
水利学院
16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 防洪的主要任务:
• 按照规定的防洪标准,因地制宜地采用恰当的工程措施,以削
减洪峰
• 流量,或者加大河床的过水能力,保证安全渡汛。
• 防洪工程措施:
• 1.水土保持:针对高原及山丘区水土流失现象。 • a.与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结合,综合治理并合理开发水土资源
• • •
b. 利用荒山、荒坡、荒滩植树种草,封山育林,退田还林。
洞等。(西线调水)
第四节 灌 溉
水式,有坝引水式。包括进水闸、沉沙池、消能工,渠首引水隧
• • •
3.提水灌溉工程(水源水位低于灌区高程):泵站、压力池、 分水闸等。(三峡小江调水)
4.渠系:渠首或泵站下游的输水及配水渠道,以及渠系建筑物
5.长藤结瓜水利系统:在山丘区盘山开渠,将若干水库、塘坝
及干支渠等串联起来,形成蓄水、输水、配水相结合的统一体系
第二节
2-2断面的单位重
水力发电
• 取0-0为基准面,按伯努利方程,流经1-1断面至 • 量水体所消耗的水能为
2 p1 p 2 α 1 v 1 α 2 v 2 2 H (z1 z 2 ) γ 2g
2 α1v1 α 2 v 2 2 2g
• 其中,大气压强p1与p2近似相等,流速水头差值
河、外湖洪水倒灌;
• 2.健全排水系统,及时排除设计暴雨范围内的雨水,降低地下
水位。
水利学院 22
第三节 防洪与治涝
1.修筑围堤和堵支联圩
2.开渠撇洪
• 治涝的工程措施:
3.整修排水系统
水利学院
23
第四节 灌 溉
水利学院
24
第四节 灌 溉
• 灌溉的主要任务:
• 在旱季雨水稀少时,或在干旱缺水地区,用人工措施向田间
优点:土壤湿润均匀,可避免地表土壤板结,节水
缺点:所需投资及田间工程量较大。
水利学院 30
第四节 灌 溉
• 3.喷灌: • 利用专门设备把有压水流喷射到空中并散成水滴喷洒水量进
行灌溉。
• 优点:省水、增产。 • 缺点:投资较高,需消耗动力,灌水质量受风力影响较大。 • 4.滴灌: • 利用低压管道系统,把水或溶有化肥的水溶液,滴入作物根
也相对微
• 小,可忽略不计。 • 于是,单位重量水体的水能 水利学院 • 可近似地用落差H1-2表示。
8
第二节
• t秒内河段上消耗的水能为:
水力发电
• E1-2=rQtH1-2=9870QtH1-2
• 其中,r为水的单位重量,通常取9807N/m3 • 采用kw.h(度)为单位时,T小时内河段消耗水能为:
单独的计算河段。计算中,流量取首尾断面流量的平均值)
•
根据多年平均流量计算所得的水流出力,称为水能资源 蕴藏量。 kw,相应的年水能约为6万亿kw.h,居世界首位。
水利学院 10
• b.我国水能资源概况:我国河川水能资源蕴藏量为6.76亿
第二节
水力发电
水利学院
11
第二节
水力发电
• 三、河川水能资源的基本开发方式
第四节 灌 溉
29
• • • • • • • • • • •
正确地选择灌水方法是进行合理灌溉、保证作物丰产的重要环节 灌水方法按向田间输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分为: 1.地面灌溉: 靠重力作用和毛管作用湿润土壤。
第四节 灌 溉
优点:投资省、技术简单
缺点:用水量较大,易引起地表土壤板结。 2.地下灌溉: 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将灌溉水引至田间作物根系吸 水层,主要靠毛管吸水作用湿润土壤。
• E1-2=9.81H1-2QT(kw.h)
• 出力:电站发出的电力功率。 • 可用河川水流出力表示水能资源。 • 河流的水能资源蕴藏量计算:
• N1-2=E1-2/T=9.81QH1-2(kw)
水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