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地理区位因素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浅谈地理区位因素对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地理区位因素对近年成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中的影响。

借助剖解成渝地区区位因素、分析其内在的表现形式,找出不利的因素和规律并试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成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区位因素区域经济经济发展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factors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o keep up with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ith the help of factors, location analysis of Chengdu Chongqing region to analyze its inherent forms, find out the adverse factors and rules and try to put forward a reasonable solution, the cos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Keywords: Urban location factor regional economy economic development一、绪论近些年来,随着成渝地区经济不断的提高,在国家经济开发版图上占有重要比重,但和国内一线城市依旧存在不少差距。

地缘政治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地缘政治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基金 项 目:0o - t 2 1 -  ̄ 家社科基金项 目( o z o 3  ̄ t f 1c z 1) 性研 究成果。
益的国家, 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 ; 会 同样 , 一 个对你不友好并给你带来损害的国家, 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国
而使这种损害倍增。此外, 一国在地缘上同强国接壤还是与 弱国相邻 , 国内政局是动荡还是稳定, 对外战略是进攻性还
与外部世界进行有机联系的纽带。 在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方面 , 必须在一定 的地理 区域 国家
机制。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地理相邻国家边界的部分地 区间跨国界和跨国境的经济合作。 边界效应对区域经济合作
的影 响具有 弱化边界“ 屏蔽效应 ”增强 “ 、 中介效应 ” 的双重动 力效应。就地缘政治的边界屏蔽效应而言, 国家边界往往是
作者 简介 : 晖(95 )男. 尹朝 17一 , 安徽庐江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政 治学理论 的研 究。
世 界 经济 与政 治 是防御性等, 所有这些都会对一个国家地缘外交战略产生深 刻影响, 是规定民族国家对外政策优先 目 标的出发点。保证 与邻国关系的稳定与地缘政治关系的改善则是建立和扩大 对外经济联系的 良好基础 。2世纪5年代 , 国民经 济恢 复 0 0 在 时期, 由于中苏友好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 苏联向我国提供 援建项 H 2 有3个在东北地区。作为配套措施和生产力 4个, 0 布局的需要 , 国家在“ 一五 ” 计划时期 , 的16 确定 5个重点建设 项目中有5项设在东北, 7 投资额所占比重达3- 只是由于 7 %。 3
性, 许多甚至属于同一族系, 具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可以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资源要素差异大的地缘区域, 区域问联 系的强度随着区域间资源要素、 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增大而 增强 , 相互联系的频率也随之增高,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 化强化了地缘政治的边界效应。 地缘经济行为体可以有效发 挥其两侧的梯度势能, 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资源 , 拓宽市场 , 促 进了地缘经济贸易的增长。并由此实现地缘政治经济“ 分隔 线” 向地缘政治经济“ 接触带” 的过渡 , 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

重庆市经济发展分析

重庆市经济发展分析

重庆市经济发展分析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区位优势的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重庆市的经济发展蓬勃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一、重庆市的地理优势重庆市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拥有便利的水陆空交通条件,是连接西部内地和中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

长江和嘉陵江两大交汇河流为重庆市带来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重庆市成为拥有丰富资源的现代化大都市。

二、重庆市的产业结构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多样,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多个领域。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重庆拥有众多汽车制造企业,如长安汽车等,产值居全国前列。

电子信息产业也在近年来迅速发展,重庆市成为西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心。

三、重庆市的国际合作重庆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贸合作。

与此同时,重庆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促进了重庆市与海外市场的合作与交流。

重庆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重庆市的城市建设重庆市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潜力。

像洪崖洞、南山一棵树等著名景点成为城市的新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重庆市的创新发展重庆市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助力重庆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总结: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重庆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详细的分析。

一、机遇:1.地理位置优势明显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中心地区,处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核心位置,毗邻四川、贵州、湖北等省份,是连接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重要枢纽。

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进程中,重庆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将使其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纽带,有望成为连接中国内陆和世界市场的重要通道。

2.发展潜力巨大重庆市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具备优势,更在经济和产业方面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国家中部城市,重庆市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是在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

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过程中,重庆市的发展潜力将被充分释放,有望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3.政府支持力度大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政府对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力度。

政府将不断加大对于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投资和政策支持,为重庆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将极大提升重庆市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二、挑战:1.交通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虽然重庆市地理位置优越,但其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在铁路、公路、港口等方面存在着瓶颈。

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过程中,重庆市需着力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以适应“西部陆海新通道”快速发展的需求。

2.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重庆市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其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而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在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背景下,重庆市需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以适应“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结构的需求。

3.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逐步推进,重庆市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竞争压力。

重庆对外开放的南向战略

重庆对外开放的南向战略
CHONGQINGDAILY
思想
2012 年 12 月 20 日
主编 鲍俊珮 编辑 蔡正奋 美编
星期四 江丽仙
23
重庆对外开放的南向战略
□ 田丰伦
在全球化时代, 开放发展是时代的基本特征 。 同时,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矛盾更加凸显。 因 此,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开放观,充分利用国际分工 体系,发挥重庆毗邻东盟的地缘相对优势,进一步拓 展 东南 亚 市 场 ,坚 定 不 移 地推进 南 向 战略 , 非常 必 要,十分迫切。 合作。 世行和国家相关部门已将连接澜沧江 - 湄公 河次区域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和改善,包括泛亚铁路东线方案改造、上湄公河 航道改善、红河水运合作开发等纳入规划,特别是湄 公河的航道疏通, “ 一江游五国” 便利化的世界 级 “ 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等,提供了基础设施和旅 游业领域的发展平台。 ( 2)产业梯度转移合作。 如 缅、老、柬三国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价值高,特别是 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化工、制糖、棉纺、矿冶开采、机 制农具生产、特色工艺品加工和其它轻工业,具有很 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重庆拥有一定技术优势企业, 可通过援助、技术输出、设备转让、加工生产或合作 向投资和技术合作,逐步扩大合作规模和领域。重庆 业界可在菲水果加工 ( 主要是椰子)、制药和电子设 备类领域开展合作。 缅甸素有 “ 水稻与森林之国”美誉,是重庆农林 企业合作的最佳伙伴。 重庆业界可在缅农业、林业、 资源开发领域开展合作。 柬埔寨的森林和淡水鱼资源非常丰富, 是中小 企业投资的理想场所。因其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对外 资非常欢迎。 重庆业界可在制糖业、渔业、城市给排 水、民用电器、盐业加工、食品工业、电力、服务业等 领域开展合作。 文莱誉为 “ 浮在石油上的国家”,是重庆优势企 业细分市场的 “ 掘金地”。 重庆业界可 在机械、服装、 石油 化工、 旅游 、 农 业 等领域开展合作。 南向战略是重庆对外开放的一种地 老挝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 “ 农主 理方位和市场取向 , 是重庆对 外 开 放走 向 工薄”, 是我国初级工业产业转移的 “新 天 地”。 重庆业 界 可 在 罐 头 、 糖 东南亚的战略总称 。 南向战略是重庆把握 类、木材加工等领域开展合作。

重庆市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重庆市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

格曼指数; 、 为两城 市的信息化指 数; Ⅳ.



P 代 表两城 市全 市 的人 口总数 ;V、
表 1 重庆 市与其 它省会城 市 ( 直辖 市 ) 的经 济联系 强度
关键 词 :重 庆 对 外 经济 联 系 济 关 系 匹配 分析
地 缘 经
问 题 的 提 出
在 制 定 城市 发 展 战略 及规 划时 ,单 研 究 城市 的对外 经 济联 系 ,难 以 判断城 市 问是 互补 还是 竞 争关 系 ;单 研究 城市 的地缘 经 济 关 系 ,难 以判断 城市 对 外经 济 联 系 的强 弱程 度 。只有 对 两者 进行 匹 配 分析 ,才能 比较 准 确地 反应 城 市 自身
R 代表 两城 市问的经济联 系量;G 为克鲁
. .
对 外 经 济 联 系和 地 缘 经 济 关 系进 行 了 匹配 分析 。 结 果袁 明 :匹 配状 态 分布 极
不 均衡 ,理 想 匹配极 为 匮乏 ,重 庆 面 临 的形势相 当严峻。
中心辐射 能力的接受程度 。
城市 问经济联 系量 的定量测度一般采


并且 也是 西部 唯一的直 辖市 , 西部 对
其 它城 市具 有 显 著 的先行 示范 效 应 和辐
射 带动 效应 ,它 在处理 对 外经 济 关 系 中
的经 验 教训 对 于其 它城 市 具有 重 要 的参
考价值 。因此 , 究重庆市 的对 外经 济联 研
系 与地 缘经 济 关 系匹配 状 况 ,不论 是 对 于提 高 重庆 自身 的经济 实 力 ,还是 对 于 推 进 西部 大 开发 ,促 进 全 国经 济布 局优
大影 响 ,因此 , 文采用产 业产值 。查 阅 本 各城市 全市 当年一 、 、 二 三产业 的产值 数

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建议

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建议

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建议一、中欧班列(渝新欧)对重庆对外贸易的影响1. 重庆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节点城市。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为重庆对外贸易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中欧班列实现了川渝地区与欧洲的班列直通,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中欧班列在运输成本上相对海运和空运有一定优势,为重庆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

另外,中欧班列的开通也促进了重庆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2.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对重庆的外贸结构和贸易方式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传统上,重庆对外贸易主要依赖海运和空运,但中欧班列的运行让重庆对外贸易多了一种铁路运输的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海运和空运的单一依赖,提高货物运输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由于铁路运输更适合中短途货物运输,中欧班列的开通也鼓励了重庆企业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中短期贸易合作。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重庆的外贸结构,也提升了重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中欧班列(渝新欧)的开通也促进了重庆的物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中欧班列的运行,重庆的物流企业对其运输线路、设施及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升级和改造。

这不仅提升了重庆的物流运输能力,也促进了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重庆的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好的支撑。

二、对于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建议1. 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重庆应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外贸易的市场布局,拓展出口市场,提升出口贸易规模。

加强对外贸易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重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2. 改善贸易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重庆应加强外贸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外贸政策交流和服务。

加快推进口岸口岸升级改造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的进出口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3. 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加强跨国经营。

重庆企业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了解,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2016年03期总第810期一、引言“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出访哈塞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时提出来的。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在新时期在拓宽合作领域、优化开放格局和提升开放层次的方向上的重要指针。

“一带一路”沿线覆盖50多个国家,共44亿人口占全球63%,21万亿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球29%。

目的是提高成长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地位,推进东部沿海地域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增进我国中西部地域和边境地域对外开放,从而构成东方和西方的互济、海洋和陆地的兼顾,面向环球开放的新格局。

作为西部中心重庆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城市全部开放、加快建设铁、空、水“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与建设成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支撑,积极把自己放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考虑和规划。

本文提出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同时详细分析重庆自身优势劣势及在一带一路中的机遇与威胁,并提出重庆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因为受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即使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使得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十分明显。

加速向西开放程度从而助推内陆沿边地域由对外开放的边沿迈向前沿同时晋升向东开放程度是“一带一起”构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西部地区加快形成衔接南北方、横贯东中西的对外经济走廊而且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释放开发开放与创新创造的活力。

重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和要明确自身优势与作用,特别是拥有黄金水路、三峡水库的地理优势条件,更好地坚持六大发展路径。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重庆已经有空前发展的机遇,但是要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个机遇,是重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劣势和“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与威胁才能更好的运用这个机遇发展重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内容摘要:重庆作为西部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并且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对西部其它城市具有显著的先行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它在处理对外经济关系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其它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对重庆市与全国其它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对外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匹配分析。

结果表明:匹配状态分布极不均衡,理想匹配极为匮乏,重庆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关键词:重庆对外经济联系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问题的提出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及规划时,单研究城市的对外经济联系,难以判断城市间是互补还是竞争关系;单研究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难以判断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的强弱程度。

只有对两者进行匹配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反应城市自身的特质及其在全局中的地位,从而为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重庆市直辖14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竞争力不断增强,但目前离东部发达城市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重庆只有找准自身定位,恰当处理与全国其它重要城市的经济关系,不断加强对外经济联系,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真正成为西部龙头。

重庆作为西部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并且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对西部其它城市具有显著的先行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它在处理对外经济关系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其它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研究重庆市的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状况,不论是对于提高重庆自身的经济实力,还是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经济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经济联系量测度经济联系量,或称作空间交互作用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

城市间经济联系量的定量测度一般采用引力模型,但是一些学者考虑到城市的分工水平﹑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将传统引力模型修正为:在本文中:i﹑j代表不同的两个城市;Rij代表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Gij 为克鲁格曼指数;IIi﹑IIj为两城市的信息化指数;Pi﹑Pj代表两城市全市的人口总数;Vi﹑Vj代表两城市全市的生产总值;Lij为两城市之间的距离,此处选用公路里程。

本研究将运用上述模型对重庆市与全国其它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一)克鲁格曼指数的计算克鲁格曼指数,最早由克鲁格曼(Krugman,1991)提出,主要用于衡量区域分工与专业化程度。

计算公式为:。

其中,Gij为i﹑j两区域间的克鲁格曼指数,Gij值越大,表明两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越高;k代表某一产业,Sik代表i地区第k产业产值占该地区各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全部产业数。

查阅各城市全市当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出重庆市与其它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克鲁格曼指数(见表1)。

实际上,克鲁格曼指数可以采用多种指标来计算,既可以用产业产值,也可以用产业就业人数,但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各地劳动力素质悬殊显著,使用产业就业人数计算区域分工指数会受到各地劳动生产率的较大影响,因此,本文采用产业产值。

查阅各城市全市当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数据,运用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重庆市与全国其它省会城市(直辖市)的克鲁格曼指数。

(二)信息化指数的计算信息化指数的测算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其中,II为信息化指数;T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Ti的权重;n为指标个数。

本研究选取三项指标:某市本地电话用户数/该市总人口数;某市移动电话用户数/该市总人口数;某市国际互联网用户数/该市总人口数。

无量纲化处理方式为:某市某指标值/各市该指标值之和。

Wi的确定采用赋值法,赋予三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0.4、0.4,结果见表1。

(三)经济联系量的计算与强度类型判别根据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以及测算出的克鲁格曼指数和信息化指数,计算出重庆市与其它城市的经济联系量。

再根据联系量的大小对经济联系强度类型作出判别,见表1。

地缘经济关系测度地缘经济关系的概念来源于地缘经济学,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经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按照影响的不同方向,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竞争型关系和互补型关系。

温志宏(1998)创建性地提出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欧氏距离来定量测度地缘经济关系的方法。

该方法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学者们的积极响应。

金玉国(2000)对江苏、山西,李林等(2001)对湖南,张学波等(2006)对云南,李敦瑞(2007)对上海,丁洪建等(2008)对南京,邓春玉(2009)对广州、深圳、珠海以及珠三角城市群,赵保华等(2010)对广西分别进行了地缘经济关系的定量测度。

学者们选取的综合性指标大同小异,都旨在反映某地区资源与产品的流动性。

大多数研究者都只使用了三个指标,但也有研究者使用了多达八个指标。

理论上讲,使用的指标越多,反映的问题就越全面,但在实际操作中,数据的搜集和处理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可操作性就会受到影响。

地缘经济关系定量测度的首要问题也就在于选取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的计算与标准化处理本文选取三项指标反映某城市资源与产品的流动性:Xi=某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该城市生产总值;Yi=某城市第二、三产业产值之和/该城市生产总值;Zi=某城市第一产业总产值/该城市第二产业总产值。

再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n= 31)。

其中,Xi′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X为Xi系列数据的平均值,Sx为Xi系列数据的标准差。

Yi′、Zi′的计算方法与Xi′相同,结果见表2。

(二)欧氏距离的计算与标准化处理本研究以重庆市为目标地区,运用欧氏距离公式计算出它与各省会城市(直辖市)间的距离值。

公式为:。

其中,X0′、Y0′、Z0′分别为重庆市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再对Di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Di′的值,计算方法与Xi′相同,结果见表2。

(三)距离的调整与关系类型的判别以往的研究者一般采取的是赋值法对Di′的值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亟待改进。

考虑到权数应该与距离成反比,运用以下公式计算更具客观性:。

其中,Wi为权数,Lij为两城市间的距离(公路里程)。

调整后的距离用ADi表示,则。

根据调整后的距离,就可以对重庆市与其它城市的关系类型作出判别,见表2。

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根据表1和表2的结果,就可以得到重庆市与全国其它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状态,见表3。

单就经济联系量而言,重庆市的对外经济联系状况极不理想。

与重庆呈强联系型的城市严重不足,仅有成都,呈较强联系型和一般联系型的城市完全没有,呈较弱联系型的城市共有4个,呈弱联系型的城市多达25个。

也就是说,重庆市与全国绝大多数省会城市(直辖市)都呈弱或较弱联系型。

单就地缘经济关系而言,重庆市的状况也不太尽如人意。

与重庆呈互补型的城市共有16个,呈竞争型的城市共有14个。

尽管前者略多于后者,但是与重庆呈强互补型的城市完全没有,而呈强竞争型的城市有3个,并且多达17个城市呈弱互补和弱竞争等不显著的类型。

将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分析可知:与重庆呈[强联系+强互补]﹑[强联系+一般互补]﹑[较强联系+强互补]﹑[较强联系+一般互补]等四大理想匹配类型的城市完全没有,甚至连[一般联系+弱互补]型也没有;呈[强联系+强竞争]型的只有成都,并且由表1和表2可知,成都的值和值均显著地超过其它城市,可以算是“超强联系”和“超强竞争”型;呈[较弱联系+一般互补]型的城市有北京和上海;呈[较弱联系+弱竞争]型的只有西安;呈[较弱联系+强竞争]型的只有贵阳;呈[弱联系+一般互补]型的城市共有3个;呈[弱联系+弱互补]型的有多达11个,呈[弱联系+弱竞争]型的有5个,即是说全国有超过半数的省会城市(直辖市)与重庆经济联系强度很弱且地缘经济关系类型不显著;与重庆呈[弱联系+一般竞争]型的城市有5个,呈[弱联系+强竞争]型的只有昆明。

总而言之,匹配状态分布极不均衡,理想匹配极为匮乏,重庆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政策建议对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进行匹配分析的目的就是为城市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如此严酷的局面,重庆应审时度势,针对不同匹配状态的城市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

具体而言:对于[强联系+强竞争]型的成都,重庆应一方面利用与其强大的经济联系量,不断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发掘合作渠道,尽可能地增强互补性,另一方面应及时调整自身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尽量减少矛盾和摩擦,消减竞争,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经济体系。

对于[较弱联系+一般互补]型的北京和上海,以及太原等[弱联系+一般互补]型的城市,重庆应充分利用与其互补型的地缘经济关系,整合资源,互通有无,不断加强经济联系,进而通过经济联系增强互补性,即使得经济联系强度和互补性不断相互促进,最终促使这些城市逐渐向[强联系+强互补]型的方向转化。

对于天津等[弱联系+弱互补]型的城市,重庆应积极尝试与其加强经济联系,并在经济往来的过程中逐渐拓展合作渠道,实现优势互补,促使其向[较强联系+一般互补]型转化。

对于[较弱联系+弱竞争]型的西安,以及沈阳等[弱联系+弱竞争]型的城市,重庆应通过主动与其加强经济联系,进而不断增强互补性,削弱竞争性,从而促使其向[较强联系+弱互补]型转化。

对于石家庄等[弱联系+一般竞争]型的城市,[较弱联系+强竞争]型的贵州,以及[弱联系+强竞争]型的昆明,重庆应一方面加大经济联系力度,并在广泛的经济交往中创造合作条件,开发合作渠道,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应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尽量减少冲突,倡导公平竞争,杜绝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1.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J].地理科学,1996(1)2.丁洪建,余振国.城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3)3.邓春玉.基于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的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分析[J].地理科学,2009(3)4.邓春玉.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8)5.国家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1(2)6.温志宏.距离分析:地缘经济关系评价的一种方法[J].统计与决策,1998(1)7.金玉国.江苏省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J].江苏统计,2000(12)8.张学波,武友德,骆华松.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与分析的理论方法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9.李瑞敦.上海市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07(9)程华靖(1985.10-),男,重庆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