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

合集下载

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内文言文浦东:一、文言文(39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

(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

(5分)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

(2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8.(1)(2分)范仲淹(1分)醉翁亭记(提示:错1字扣1分)(2)(3分)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关键词:求、之、为)9.(3分)C宝山:(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小石潭记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还学过。

(2分)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2016学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文言文汇编

2016学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文言文汇编

(一)浦东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

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

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

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

问姓名,不以告。

翌日,老父失剑于路。

人拾而守之。

还见之,前者代担人。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

⑤推:推举,褒奖。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4.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相信别人。

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

D、行善意在图回报。

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

(二)长宁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

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

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

”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③真迹尔。

”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

绍圣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

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

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以前所书大异。

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

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 穆父不及见也。

(《独醒杂志》)【注释】①元祐:与下文的“绍圣”,都是宋哲宗赵煦年号。

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③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

④涪陵:地名。

1.基础二题(4分)(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2)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2分)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作()因借之以归归()2.对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说明文篇)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说明文篇)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说明文篇【松江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20分)上海田子坊①“上海新地标”田子坊建成开坊已逾十年。

如今田子坊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都市坐标之一。

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小里弄街坊”志成坊,到本世纪伊始的“国际文艺范”田子坊,这一华丽转身,不仅折射着时代的嬗变、商家的创意,更体现着文化的传承,彰显着海派风情的人文底蕴。

②成就田子坊文化艺术特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③田子坊地处原来的法国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

由于这一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得田子坊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既有上层社会居住的花园住宅区,也有中产阶层居住的普通新式里弄住区,同时还有下层社会阶层人员和工人居住的拥挤的简陋里弄住区,以及建筑空间尺度较大的工厂生产区。

建筑风格包容了折中主义、英国新文艺复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风格,还有西班牙建筑风格、英国城堡建筑风格等等。

田子坊由此也成为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

不仅如此,田子坊内还有大片的石库门建筑,而且还有上海少见的“面对面”石库门。

④更难能可贵的是,至今田子坊依然居住着一些原有居民,他们弄堂里的生活形态,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旧上海生活方式,为田子坊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

⑤原来的居民将住宅租借给创意产业,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对内部进行装修,而红砖墙、黒木门、条石门框、天井、厢房等建筑外观没有改变。

而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厂房建筑为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

这些厂房外观高大宽敞、布局疏密有致、红灰外色体现着独特的时代印迹,颇受具有先锋观念创意人士的青睐。

内部则空间庞大,适宜改造以适合艺术家们的工作需求。

而且,这些旧厂房租金低廉,适合那些对租金敏感的艺术家们。

厂房改成的工作室经过艺术的再现,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氛围:陈逸飞的工作室展现了古朴、凝重的建筑特点;尔冬强的工作室则具有后工业革命时留下的痕迹,两台吊车不只是摆设,它照常能启动,而天棚的进口透光板更能体现现代建材的运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版画的手工制作,使你在时光穿梭中来回奔跑。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篇,16区全)解析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课内文言文篇,16区全)解析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课内文言文篇【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

(8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项。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以上语段选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段第①节描述了作者登楼时所见的美景及由此产生的想象。

B、作者以阴雨之景写“悲”,以晴和之景写“喜”,情景交融。

C 、语段中的“迁客骚人”指“去国怀乡”之人及“渔歌互答”之人。

D 、作者详写“览物之情”是为了强调自己情随境迁的感慨。

【奉贤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 ____(人名),他是___ ____(朝代)哲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16学年上海各区县一模汇编 课外文言文

2016学年上海各区县一模汇编 课外文言文

2016学年上海各区县一模汇编·课外文言文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秦桧秦桧为相日,都堂左揆前有石榴一株 ,每著实,桧默数焉。

忽亡.其二,桧佯不问。

一日将排马 ,忽顾谓左右取斧伐树,有亲吏在旁,仓卒③对曰:“实.佳甚,去之可惜。

”桧反顾曰:“汝盗食吾榴。

”吏叩头服。

【注释】 都堂左揆前,指都府的前院 排马,检阅马匹③仓卒,同“仓促”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忽亡.其二()(2)实.佳甚()12.秦桧认定“汝盗食吾榴”的理由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秦桧察盗之事揭示的道理是。

(4分)答案:11. ⑴失掉,失去,缺失⑵果实(4分)12. 知道树上的果实味道很好,说明已经偷吃过果实(4分)13. 做事要讲究谋略(多动脑筋)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遇事要沉着冷静(4分)奉贤区虹口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片善,金忠①必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②张氏尝数辱公。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然公荐用之。

或曰:“彼不于公有感 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明代人。

曾任兵部尚书等职。

②里人:同乡人,邻居。

③感:通“憾”,怨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虽有素.与公异者( ) (2)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12.文中张氏“惧不为容”的原因是(4分)13.从文中看,金忠是一个的人。

(4分)答案:四)11.(1)向来(一向) (2)原因(4分)12.过去羞辱过金忠(3分,照抄原文“张氏尝数辱公”也给分),现在自己是小吏,担心他报复,不被重用。

(1分)13.待人宽容(2分),唯才是用(唯才是举)或公私分明(2分)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_记叙文篇及答案)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_记叙文篇及答案)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记叙文篇【徐汇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转场的哈萨克(1)十月,乌尔达拉克决定辞职了。

(2)父亲三天前的电话,告诉他要转场到冬季牧场去。

上百只牲畜,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需要一起完成迁徙,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父亲已经年mài(),需要人去帮他。

乌尔达拉克是长子,下面只有一个还在读高中的妹妹,他必须回去。

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

他们为了牲畜的生长,要在春夏秋冬辗转于四个牧场。

这些年牧场退化,他们转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夏季一个牧场,冬天迁到一个暖和一点的过冬处。

(3)乌尔达拉克今年七月从乌鲁木齐的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一家经营医疗器材的公司找到了工作。

这已经让很多不得已而回到家乡的同学艳羡了。

大学时每到转场,乌尔达拉克都请假回家,帮家里打理异常辛苦的转场。

可现在刚刚找到工作,马上请那么长时间的假,领导很难理解,更难同意。

(4)乌尔达拉克和父亲在电话中发生了争吵,他觉得现在转场可以租用汽车,不用像以前那样骑马赶着羊群和骆驼。

他说很多同学的家里已经用汽车运输物资和牲畜转场了。

可是当父亲听到这些时变得异常生气。

老人觉得,一个哈萨克人必须尊重传统,乌尔达拉克作为长子必须继承这些。

(5)回到家已经是三天以后的夜晚,乌尔达拉克只跟母亲和妹妹打了招呼,并没有跟父亲说话。

为了转场,工作丢了。

父亲那晚安排着第二天的工作,要求乌尔达拉克独自完成拆卸毡房、查看病兽的事。

乌尔达拉克回答:‚以前都是跟着你做,我自己不会干。

‛父亲大怒:‚哪个哈萨克男人不会做这些就是废物!‛乌尔达拉克也不示弱:‚我不需要靠做这些来生活。

‛话音刚落,父亲的马鞭就扫过来。

乌尔达拉克流着泪,拿起强光手电,走出了毡房。

(6)第二天清晨,父亲宰了生病的羊煮了肉。

乌尔达拉克在母亲的协助下拆卸了毡房。

(7)迁徙开始了,女人负责孩子和家当,男人要驱赶并追回跑丢的牲畜。

【议论文】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议论文篇含答案

【议论文】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议论文篇含答案

【关键字】议论文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议论文篇【徐汇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8分)把字写端正①写字,尤其是书写我国的汉字,有重要的意义。

从传达和交流思想的角度来说,字是不闻声响的语言,是时刻离开不得的。

从由字及人的角度来说,在未见其人的情况下,他的字又是显示他风采的“亮相”。

把字写得端正大方,能辨可读,是一件不能小看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简单。

②有些青年朋友写字潦草出格宛如“天书”,叫人横看竖看,东猜西猜,都吃不准。

有些则写得拉杂一团,宛如泼翻豆箩,乱散一地,例如:一个“甥”字,被劈成“生” “男”两字。

有些则象一排排打了结的链子,字与字解不开,读不断。

有些则是任意创造,不合规范,“丢头”、“缺腿”、“少心肝”,比比皆是。

读这类文字的书信或稿件,轻则让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重则引起误会,延误大事。

③这些青年人往往认为自己的字总是“写不好”了,也不想练了。

④细细想来,笔下的字写得马虎潦草,恐怕还是他的态度不端正。

诊治这毛病的药剂, 2当是叫他要静下心来,把写字当桩事来做,全神贯注地一笔一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积以时日,培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就不难把字写端正。

⑤当然,态度端正,也还得方法得当。

千百年来,书家如林,字帖似海,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高手,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精湛书法,借鉴他们的字帖,从中摸索和琢磨技法,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的方块汉字,前人总结出不少经验,如从汉字的结构字形上讲,“东”的长,“工”的短;“魏”的大,“口”的小;“夕”的斜,“中”的正;“千”的疏,“龚”的密…… 懂得些一般的布局间架,把不同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安臵得恰到好处,就会写得端庄美观。

至于通篇的文字,形体宜大小一致,横成行,竖成列,清晰整齐。

⑥要有一手好字,还得勤写苦练。

古人曾说过“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古代不少青年人就是这样努力,终成赫赫大家的。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_议论文篇)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_议论文篇)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议论文篇【徐汇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8分)把字写端正①写字,尤其是书写我国的汉字,有重要的意义。

从传达和交流思想的角度来说,字是不闻声响的语言,是时刻离开不得的。

从由字及人的角度来说,在未见其人的情况下,他的字又是显示他风采的“亮相”。

把字写得端正大方,能辨可读,是一件不能小看的事情。

(),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那么简单。

②有些青年朋友写字潦草出格宛如“天书”,叫人横看竖看,东猜西猜,都吃不准。

有些则写得拉杂一团,宛如泼翻豆箩,乱散一地,例如:一个“甥”字,被劈成“生” “男”两字。

有些则象一排排打了结的链子,字与字解不开,读不断。

有些则是任意创造,不合规范,“丢头”、“缺腿”、“少心肝”,比比皆是。

读这类文字的书信或稿件,轻则让读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重则引起误会,延误大事。

③这些青年人往往认为自己的字总是“写不好”了,也不想练了。

④细细想来,笔下的字写得马虎潦草,恐怕还是他的态度不端正。

诊治这毛病的药剂, 2当是叫他要静下心来,把写字当桩事来做,全神贯注地一笔一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积以时日,培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就不难把字写端正。

⑤当然,态度端正,也还得方法得当。

千百年来,书家如林,字帖似海,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高手,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精湛书法,借鉴他们的字帖,从中摸索和琢磨技法,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的方块汉字,前人总结出不少经验,如从汉字的结构字形上讲,“东”的长,“工”的短;“魏”的大,“口”的小;“夕”的斜,“中”的正;“千”的疏,“龚”的密…… 懂得些一般的布局间架,把不同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安臵得恰到好处,就会写得端庄美观。

至于通篇的文字,形体宜大小一致,横成行,竖成列,清晰整齐。

⑥要有一手好字,还得勤写苦练。

古人曾说过“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古代不少青年人就是这样努力,终成赫赫大家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3分)齐宣王好谀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不下九石。

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注释】①石:重量单位,古代以120斤为一石。

文中的‚三石‛与‚九石‛均非实指,‚三石‛指强度一般的弓,‚九石‛指强弓、硬弓。

②关:同‚弯‛。

‚中关‛拉到满弓一半。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左右皆引试之()②宣王埤其名()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

13、宣王周围人的哪些言行呼应了标题中的“谀”字?(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2)“”14、齐宣王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宣王始终努力追求个人实力提升B、宣王喜欢用事实来证明自己C、宣王乐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宣王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识。

【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孙期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

少为诸生,勤习典籍。

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

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里落②化其仁让。

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

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

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6于家。

【注释】①豕(shǐ):猪。

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

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

④赍(jī):持有,携带。

⑤辟:召,征召。

○6终: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②期驱豕入草不顾.()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

C、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D、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

13、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

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了__________;“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4、根据本篇“传”的内容,完成下表。

(4分)【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2分)唐临为万泉丞①。

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②。

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

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

‛令惧其逸,不许。

唐临断然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

‛令因请假归乡。

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

囚等至时毕集县狱。

临由是知名。

【注】①丞:辅佐县令的从属官员。

②赋:赋税。

系:关押。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唐临为.万泉丞()(2)会.暮春时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令惧其逸,不许。

11、“农事毕,囚等毕集县狱”的原因是。

(2分)12、从文中看,唐临的为官之道是()()(4分)A、为民着想B、精通农事C、勇于担当D、善于周旋【闸北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

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①使人往视之。

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有雉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

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注释】①阴:暗地里,秘密地。

②雉:野鸡。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对其人“将速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看到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

B.他已知道鲁恭的政绩很突出。

C.他担心久留也无法了解实情。

D.他怕自己的徒弟会干扰贤人。

13. 有人认为“此文开头写鲁恭‘重德化’,后面却主要写‘其人’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此无关”。

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宝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③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上乃悦。

【注释】①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田舍汉:即乡巴佬。

③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岂过魏徵()(2)故魏徵得直言()11、从文中看,太宗“怒”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12、文德后“贺”太宗的具体行为是,目的是。

(4分)【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注释] ①束缚:捆绑。

此处指管仲被捆作为囚犯押送。

②绮乌:春秋时鲁国地名,所在不详。

③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

④适幸:恰好侥幸。

⑤且:将,将要。

⑥:贤之用,能之使:任命有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

1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4分)(1)自鲁之齐()(2)绮乌封人跪而食之()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反而大有用途。

B、(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就可以利用齐国。

C、(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并且可以被利用。

D、(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被齐国任用。

13、结合上下文,封人暗地里问管仲“将何以报我”,可见他是个的人;而管仲用“我以报子”来回答封人,表现出他的美德。

(5分)【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1分)有贵公子驾车出游者,策马驱驱,自矜①便捷,适与五套大车相撞击,公子颠碚②于车前。

因挟父兄势,控诸③县官。

官廉,得其情,谓之曰: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④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

‛罚令出赀⑤,为贾人修车费。

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

【注】①矜:傲慢、夸耀。

②颠碚(bó):跌倒。

③诸:相当于‚之于‛④仆:向前倒下,泛指跌倒。

⑤赀:通‚资‛,资财,钱财。

1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3分)官廉,得其情,谓之曰:11、县官说的两句话,是对这起交通事故的具体分析思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先举出正面例子,再对比反面例子。

B、先从总体情况说,再分两方面阐述。

C、先假设撞车情形,再推理得出结论。

D、先概括主要原因,再论证次要原因。

12、“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

”。

其“惭”是因为;“忿”是因为。

(4分)【静安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里人疾周①者,入其姓名。

隶往摄之②,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

‛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谒贵游③可勿往。

‛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④而还。

【注释】①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

疾,恨。

②隶,差役。

摄,这里是‚传唤‛、‚征召‛的意思。

③谒,拜见。

贵游;泛指显贵者。

④供役,当差,服劳役。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不更辱乎()(2)卒供役而还()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12、下列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A、沈周的书画造诣颇高,太守慕名召他前去。

B、沈周请差役不要吓到母亲,可见其孝顺。

C、客人认为,凭借沈周的声名本应得到礼遇。

D、沈周将太守的征召当作一次差役来接受。

13、客人和沈周对“谒贵游”的态度不同,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客人的建议是为了拒绝太守的征召。

B、客人的建议是要借助显贵者的权势。

C、沈周的拒绝是不愿多事去得罪太守。

D、沈周的拒绝是根本不想攀附显贵者。

【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杜环,庐陵人,其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

常母张氏年六十余,无所归,雨行至环家。

环见张氏,大惊曰:‚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

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

以母事之。

常母性急,少不惬意,辄诟怒。

环私戒家人,顺其所为。

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

越十三年,母卒。

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葬之,岁时常祭。

1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4分)(1)母泣告以故( ) (2)环具棺椁殓殡之礼(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何为而至于此13、杜环“以母事之”,具体表现在:(1);(2);(3)用侍奉母亲的礼节来为张氏置办丧事等。

(4分)14.下列词语最能概括杜环品质的一项是()。

(3分)A、事必躬亲B、乐善好施C、仁爱重义 D孝敬长辈【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

故与布劝为善也。

‚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

人代担行数十里。

问姓名,不以告。

翌日,老父失剑于路。

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

【注】①宥:原谅、赦罪。

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

④闲年:隔年。

⑤推:推举,褒奖。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

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相信别人。

B、知耻恶者能从善。

C、要勇于改正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