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第一章总复习

合集下载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1-3课)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1-3课)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复习上册(1-3 课)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 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4、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16、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18、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

P24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22、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27、公元前260 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完整word版)高一上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习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上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习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命题1.集合的概念、运算(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是判断某些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或判断两集合是否相等的依据.(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3)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空集、集合相等,在集合间的运算中要注意空集的情形.(4)重要结论A∩B=A⇔A⊆B;A∪B=A⇔B⊆A.2.命题(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的否定是“=”;“至多有一个(x≤1)”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x>1)”;“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没有一个”;“全都是”的否定是“不全都是”;3.充要条件A BB A练一练:1. 甲:x≠2或y≠3;乙:x+y≠5,则( B )A.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2. 已知集合A ={x |x 2+x -2=0},B ={x |ax =1},若A ∩B =B ,则a 等于( D )A .-12或1B .2或-1C .-2或1或0D .-12或1或03. 设集合M ={y |y -m ≤0},N ={y |y =2x -1,x ∈R },若M ∩N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m >-1 .4. 已知a ∈R ,b ∈R ,若⎩⎨⎧⎭⎬⎫a ,b a ,1={a 2,a +b,0},则a 2 019+b 2 019= -15. 设全集U={不大于20的质数},A ∩ CuB = { 3,5 },CuA ∩ B = { 7,19 }, CuA ∩ CuB = { 2,17 } ,则A= {3,5,11,13} ,B= {7,11,13,19}6. (1)已知集合A ={x |-2≤x ≤7},B ={x |m +1<x <2m -1},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设U =R ,集合A ={x |x 2+3x +2=0},B ={x |x 2+(m +1)x +m =0}.若(∁U A )∩B =∅,求m 的值.解:(1)当B =∅时,有m +1≥2m -1,则m ≤2.当B ≠∅时,若B ⊆A ,.则⎩⎨⎧m +1≥-2,2m -1≤7,m +1<2m -1,解得2<m ≤4. 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4].(2)A ={-2,-1},由(∁U A )∩B =∅,得B ⊆A ,∵方程x 2+(m +1)x +m =0的判别式Δ=(m +1)2-4m =(m -1)2≥0,∴B ≠∅. ∴B ={-1}或B ={-2}或B ={-1,-2}. ①若B ={-1},则m =1;②若B ={-2},则应有-(m +1)=(-2)+(-2)=-4,且m =(-2)·(-2)=4,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B ≠{-2};③若B ={-1,-2},则应有-(m +1)=(-1)+(-2)=-3,且m =(-1)·(-2)=2, 由这两式得m =2.经检验知m =1和m =2符合条件.∴m =1或2.第二章 不等式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a >b ⇔b <a . (2)传递性:a >b ,b >c ⇒a >c . (3)加法法则:a >b ⇔a +c >b +c . (4)乘法法则:a >b ,c >0⇒ac >bc .a >b ,c <0⇒ac <bc .(5)同向不等式可加性:a >b ,c >d ⇒a +c >b +d . (6)同向同正可乘性:a >b >0,c >d >0⇒ac >bd . (7)乘方法则:a >b >0⇒a n >b n (n ∈N ,n ≥1). (8)开方法则:a >b >0⇒na >nb (n ∈N ,n ≥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或ax 2+bx +c <0(a ≠0),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间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如下表所示:判别式Δ=b 2-4acΔ>0 Δ=0 Δ<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有两相异实根x 1,x 2(x 1<x 2) 有两相等实根x 1=x 2=-b2a没有实数根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 {x |x >x 2或x <x 1}{x |x ∈R且x≠-b 2a}R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 {x |x 1< x <x 2}∅∅3. 基本不等式:a +b2≥ab (a >0,b >0)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A 、B 都必须是正数二定: 1.在A+B 为定值时,便可以知道A·B 的最大值;2.在A·B 为定值时,便可以知道A+B 的最小值.三相等:当且仅当A 、B 相等时,等式成立;即①A=B ↔ A+B=2√AB; ② A≠B ↔ A+B>2√AB.练一练:1. 不等式 x -12x +1 ≤0的解集为 ⎝ ⎛⎦⎥⎤-12,12. 已知全集为R ,集合A =⎩⎨⎧⎭⎬⎫x |12x ≤1,B ={}x |x 2-6x +8≤0,则A ∩∁R B 等于 ( C ) A .{x |x ≤0} B .{x |2≤x ≤4} C .{x |0≤x <2或x >4} D .{x |0<x ≤2或x ≥4}3. 不等式|x -8|-|x -4|>2的解集为__ {x |x <5}__.4. 已知13,24a b a b -<+<<-<,求23a b +的取值范围 答案:(- ,)5. 设x 、y ∈R + 且yx 91+=1,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16___. 6. 不等式226128x x +-≤的解集为 [-1 , 3 ] . 第三章 函数的基本性质1.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两个函数当且仅当它们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表示同一个函数,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 2.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性的定义的等价形式:设x 1,x 2∈[a ,b ],那么(x 1-x 2)[f (x 1)-f (x 2)]>0⇔f x 1-f x 2x 1-x 2>0⇔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x 1-x 2)[f (x 1)-f (x 2)]<0⇔f x 1-f x 2x 1-x 2<0⇔f (x )在[a ,b ]上是减函数.(2)若函数f (x )和g (x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f (x )+g (x )是减函数;若函数f (x )和g (x )都是增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f (x )+g (x )也是增函数;根据同增异减判断复合函数y =f [g (x )]的单调性. 3.函数的奇偶性(1)f (x )为奇函数⇔f (-x )=-f (x )⇔f (-x )+f (x )=0;f (x )为偶函数⇔f (x )=f (-x )=f (|x |)⇔f (x )-f (-x )=0.只有当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这个函数才能具有奇偶性.(2)f (x )是偶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f (x )是奇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3)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4)若f (x +a )为奇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a,0)中心对称;若f (x +a )为偶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5)在f (x ),g (x )的公共定义域上:奇±奇=奇,偶±偶=偶,奇×奇=偶,偶×偶=偶, 奇×偶=奇. 4.函数的图像对于函数的图象要会作图、识图、用图.作函数图象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描点法,二是图象变换法,其中图象变换有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重要结论:(1)若函数y =f (x )满足f (a +x )=f (a -x ),即f (x )=f (2a -x ),则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2)若f (x )满足f (a +x )=f (b -x ),则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b2对称.(3)若函数y =f (x )满足f (x )=2b -f (2a -x ),则该函数图象关于点(a ,b )成中心对称. 5.二次函数(1)求二次函数在某段区间上的最值时,要利用好数形结合,特别是含参数的两种类型:“定轴动区间,定区间动轴”的问题,抓住“三点一轴”,三点指的是区间两个端点和区间中点,一轴指的是对称轴. (2)注意三个“二次”的相互转化解题(3)二次方程实根分布问题,抓住四点:“开口方向、判别式Δ、对称轴位置、区间端点函数值正负.”6.函数与方程 (1)函数的零点对于函数f (x ),我们把使f (x )=0的实数x 叫做函数f (x )的零点. (2)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 (a )·f (b )<0,那么函数y =f (x )在区间(a ,b )内有零点,即存在c ∈(a ,b )使得f (c )=0. 注意以下两点:①满足条件的零点可能不唯一; ②不满足条件时,也可能有零点. 练一练:1. 如果函数f (x )=ax 2+2x -3在区间(-∞,4)上是单调递增的,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D )A .a >-14B .a ≥-14C .-14≤a <0D .-14≤a ≤02. 求函数的解析式(1)若f(2x-1)=x 2,求f(x);(2)已知3()2()3f x f x x +-=+,求()f x . 解:(1) ∵f(2x-1)=x 2,∴令t=2x-1,则12t x +=2211()(),()()22t x f t f x ++∴=∴= (2)因为3()2()3f x f x x +-=+,①x 用x -代替得3()2()3f x f x x -+=-+,②由①②消去()f x -,得3()5f x x =+. 3. 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e x +4x -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C )A .(-14,0)B .(0,14)C .(14,12)D .(12,34)4. 已知f(x)=x 5+ax 3-bx-8,且f(-2)=10,则f(2) = -265. 已知函数f (x )=x 2-2x +3在闭区间[0,m ]上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2,则m 的取值范围为多少?解:∵f (x )=(x -1)2+2,其对称轴为x =1当x =1时,f (x )min =2,故m ≥1=又∵f (0)=3,f (2)=3,∴m ≤2.综上可知1≤m ≤2.6. 已知:函数1()f x x x=+(1)作出f (x )的图像;(2)若x >1,证明f (x )的单调性(2) 设x 1,x 2是定义域上的任意实数,且1 < x 1< x 2,则12121211f (x )f (x )x (x )x x -=+-+121211()(x -x +-)x x =211212x x (x x )x x -=-+12121212121(x x )(1)x x x x 1(x x )()x x =---=-7.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并判断单调区间(1)y=x 2-3|x|+2; (2)2|1|(-2)y x x =-+(1)f(x)在3--2⎛⎤∞ ⎥⎝⎦,上递减,在33[-,0][0,]22上递增,在上递减,在3+2⎡⎫∞⎪⎢⎣⎭,上递增. (2)f(x)在(][)-12+∞∞,上递减,在,上递增.8. 已知函数f (x )=⎩⎪⎨⎪⎧-x 2+2x ,x >0,0,x =0,x 2+mx ,x <0是奇函数.(1)求实数m 的值;(2)若函数f (x )在区间[-1,a -2]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1)∵函数f (x )是奇函数,∴f (-x )=-f (x ).当x >0时,-x <0,有(-x )2-mx =-(-x 2+2x ), 即x 2-mx =x 2-2x . ∴m =2.(2)由(1)知f (x )=⎩⎨⎧-x 2+2x ,x >0,0,x =0,x 2+2x ,x <0,当x >0时,f (x )=-x 2+2x =-(x -1)2+1, 当x ∈(0,1]时,f (x )单调递增. 当x <0时,f (x )=x 2+2x =(x +1)2-1, 当x ∈[-1,0)时,f (x )单调递增.综上知:函数f (x )在[-1,1]上单调递增.又函数f (x )在区间[-1,a -2]上单调递增.∴⎩⎨⎧a -2>-1,a -2≤1,解之得1<a ≤3.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9.(1)已知偶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R ,当0x ≤时2()31f x x x =--,求()f x 的解析式.(2)已知奇函数()g x 的定义域是R ,当0x >时2()21g x x x =+-,求()g x 的解析式.答案:(1)2231(0)()31(0)x x x f x x x x ⎧+->⎪=⎨--≤⎪⎩;(2)2221(0)()0021(0)x x x g x x x x x ⎧+->⎪==⎨⎪-++<⎩ ()第四章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1. 幂函数(1)幂函数概念形如()y x R αα=∈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2)幂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x y =;(2)21x y =;(3)2x y =;(4)1-=x y ;(5)3x y =.幂函数的共同性质:(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3)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3)幂函数值大小的比较比较函数值的大小问题一般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当不便于利用单调性时,可与0和1进行比较.常称为“搭桥”法.比较幂函数值的大小,一般先构造幂函数并明确其单调性,然后由单调性判断值的大小.常用的步骤是:①构造幂函数;②比较底的大小;③由单调性确定函数值的大小. 2. 指数函数(1)指数函数的概念:函数y=a x (a>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为常数,函数定义域为R.(2)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3)指数式大小比较方法(1)单调性法:化为同底数指数式,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2)中间量法 (3)分类讨论法 (4)比较法比较法有作差比较与作商比较两种,其原理分别为:①若0A B A B ->⇔>;0A B A B -<⇔<;0A B A B -=⇔=; ②当两个式子均为正值的情况下,可用作商法,判断1A B >,或1AB<即可 3. 对数函数(1)对数的定义1若(0,1)xa N a a =>≠且,则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x N =,其中a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2负数和零没有对数.3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0,1,0)xa x N a N a a N =⇔=>≠>.(2)几个重要的对数恒等式log 10a =,log 1a a =,log b a a b =.(3)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常用对数:lg N ,即10log N ;自然对数:ln N ,即log e N (其中 2.71828e =…). (4)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0,1,0,0a a M N >≠>>,那么①加法: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②减法:log log log a a aM M N N-= ③数乘:log log ()na a n M M n R =∈ ④log a NaN =⑤log log (0,)b na a nM M b n R b=≠∈ ⑥换底公式:log log (0,1)log b a b NN b b a=>≠且(5)对数函数定义一般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0,+∞.(6)对数函数性质:4. 反函数(1)反函数的概念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A ,值域为C ,从式子()y f x =中解出x ,得式子()x y ϕ=.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式子()x y ϕ=,x 在A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式子()x y ϕ=表示x 是y 的函数,函数()x y ϕ=叫做函数()y f x =的反函数,记作1()x fy -=,习惯上改写成1()y f x -=.(2)反函数的性质1 原函数()y f x =与反函数1()y fx -=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2 函数()y f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1()y fx -=的值域、定义域.3 若(,)P a b 在原函数()y f x =的图象上,则'(,)P b a 在反函数1()y fx -=的图象上.4 一般地,函数()y f x =要有反函数则它必须为单调函数. 练一练: 1. 计算(1) 2221log log 12log 422-;原式=122221log 12log log 22-⎛⎫===- (2)33lg 2lg 53lg 2lg 5++;原式=()()22lg 2lg5lg 2lg 2lg5lg 53lg 2lg5+-++=()2lg10lg 5lg 23lg 2lg 53lg 2lg 5⎡⎤⋅+-+⎣⎦=1-3lg 2lg5+3lg 2lg5=1(3)222lg5lg8lg5lg 20lg 23+++;原式=()22lg52lg2lg51lg2lg 2++++ =()2lg5lg2lg5lg2(lg2lg5)++++ =2+lg5lg 2+=3; (4)lg0.7lg20172⎛⎫⋅ ⎪⎝⎭令x =lg0.7lg20172⎛⎫⋅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lg0.7lg 201lg lg 72x ⎡⎤⎛⎫=⋅⎢⎥ ⎪⎝⎭⎢⎥⎣⎦=()1lg2lg7(lg71)(lg2)++--=lg7lg 2lg7lg 2lg7lg 2+-+ =lg1414,x ∴=即lg0.7lg20172⎛⎫⋅ ⎪⎝⎭=14.2. 已知18log 9,185ba ==,求36log 45.解法一:181818183618181818log 45log (95)log 9log 5log 4518log 36log (182)1log 221log 9a b a ba ⨯+++=====⨯+-+.解法二:18log 9,185ba ==,lg9lg18,lg5lg18ab ∴==,362lg 45lg(95)lg9lg5lg18lg18log 4518lg362lg18lg92lg18lg182lg 9a b a ba a ⨯+++∴=====---. 3. 下列函数中,没有反函数的是 ( D )A. y = -1 (x < - )B. y = + 1 ( x ∈ R )C. y = ( x ∈R ,x ≠1 )D. y= | x | ( x ∈ R )4. 已知函数f (x )= (x <-1),那么(2)= -25. 对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a ,函数f (x )= 的反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P ,则P 的坐标是 ( 0,-2) .6. (1)已知函数2lg(2)y x x a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已知函数2lg(2)y x x a =++的值域为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22()log (log )a a f x x x =-+的定义域为1(0,)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lg(2)y x x a =++的定义域为R ,∴220x x a ++>恒成立,∴440a ∆=-<,∴1a >.(2)2lg(2)y x x a =++的值域为R , ∴22x x a ++取遍一切正数,∴440a ∆=-≥,∴1a ≤.(3)由题意,问题可等价转化为不等式22log 0a x x -<的解集为10,2⎛⎫⎪⎝⎭,记2122:,:log ,a C y x C y x ==作图形12C C 与,如图所示,只需2C 过点1124⎛⎫⎪⎝⎭,,∴021a <<,即满足102a <<,且2211log ()22a =即可,解得132a =.所以由图象可以看出若12C C <,则211log 24a ≥,即()14122a ≥,得:132a ≥,所以11,322a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总复习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总复习

9、完全平方公式
法则: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 方和再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2倍。 数学符号表示:
( a b ) a 2 ab b ;
2 2 2
( a b ) a 2 ab b
2 2
2
其中 a , b 既可以是数 , 也可以是代数式 .
即 : ( a b ) a 2 ab b
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 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 相加。
练习: 1、计算下列各式。
(1)( 2 a ) ( x 2 y 3c ), ( 2 )( x 2 )( y 3) ( x 1)( y 2 ) ( 3)( x y )( 2 x 1 2 y)
4请你观察图形,依据图形面积间的关系,不需 要添加辅助线,便可得到两个你非常熟悉的 公式,这两个公式分别是 和 。

8、设x2+x-1=0,求x3+2x2+3的值
9、若(x2+mx+8)(x2-3x+n)展开后不含x2项 和x3项,求m、n的值


数学符号表示:
(其中m、n为正整数)
a a a
m n
4 4 8 2 2
mn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
a a 2a , b b b , m m 2m
3 3 3
2
( x) ( x) ( x) ( x) x
3 2 6
6
2、幂的乘方
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数学符号表示:
( 4 )( x 3 y 2 z )( x 3 y 2 z ) ( 5 )199 . 9 , ( 6 ) 2010

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复习要点

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复习要点

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复习要点
年级上册生物第一章复习要点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都要吸收氧气,包括植物)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尿,排汗,呼吸,可排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植物可通过落叶,呼吸)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分裂)和体积增大(生长)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注意区分遗传和变异)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
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不能按自己喜好,要记录全面,也要记录生活环境)
2.生物的分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鸟)、家畜(猪,牛等)、宠物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总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总复习

知识清单
2.有理数的减法
(1)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相___反__数___;
(2)字母表示:a-b=a+___(_-_b_)____. 3.有理数的乘法 (1)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并把绝对值 __相__乘___;任何数与0相乘仍得__0__; (2) 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负__因__数___的个数决 定,当_负___因__数__有奇数个时,积为_负___,当_负__因___数__有偶数个 时,积为_正___;
知识清单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__乘__方___,再算__乘__除____,最后算__加__减____;如果有括号,就 先算_括__号__里__面___的____.
正整数), n的值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解:(1)2800万 =28000000 =2.8×107
(2)1600亿 =1600000பைடு நூலகம்0000 =1.6×1011 (3)731000000 =7.31×108
例题讲解
例4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 5.95(精确到0.1); (2). 32.3(精确到个位); (3). 1.645(精确到0.01); (4). 1.0725(精确到千分位).
3
3
8
正数集合 +8, 0.5,
20%, 5 , ┉8
负数集合
-3,1 2 ,
1 3
,-3.314,
-12 ┉
分数集合
1
2 3

1 3

0.5,-3.14,
20%, ┉
5, 8
自然数集合 0,+8, ┉
课堂练习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总复习知识讲解

能否说氧气和氢气是水的组成成分?
二、水的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无色 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 100℃
无味 凝固点
常温下液体
水的异 常现象
1标准大气压下 0℃
水结成冰时体积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4℃以下 时,水热缩冷胀; 4℃以上 时,水热胀冷缩。
拓展:水还有哪些性质?
纯净的水是不良导体、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等。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 水在哪里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河流、湖泊、 沼泽、
冰川、生物体、地下等 3.水体名称: 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分类2:淡水、咸水; 分类3: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
二、水与生命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
二、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意义是:1 米3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1 厘米3 水的质量为 1克
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1 米3 水的质量为 1000千克
水的密度是 1克/厘米3,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 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
(2)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 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 命。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更新最快———— 大气水
更新最慢———— 冰川
第2节 水的组成
什么是物理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
两支玻璃管内的液面都在下降,但阴(负)极的液面下降的
较体的方法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及复习题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章知识点及复习题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复习一、基本概念1、正数和负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的数叫做负数。

(注意:对于正数和负数,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号的数就是正数,带“-”号的数就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其中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小数也划分到分数范畴。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有理数)。

4、相反数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像2和-2,5和-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把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相反数的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5、绝对值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所以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

6、倒数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

7、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一般第,n个a 相乘,记做n a,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8、近似数所谓近似数,就是与实际接近的数。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9、科学计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n10的形式,其中a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n是正整数。

二、基本考点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1:如果零上5°c,那么零下7°c可记做()A、—7°c B、+7°c C、+12°c D、—12°c2、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1|的相反数是()。

例2:|-3例3:-2的倒数是()。

例4: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3,这个数是()。

3、数轴。

在考试中,对数轴的考察经常与有理数的比较及运算结合在一起。

例5: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可能是()A、1.5B、-1.5C、-2.4D、2.4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例6:下列整数中,小于-3的整数是()。

高一物理必修一上册第一章复习要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上册第一章复习要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上册第一章复习要点在物理学习中,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是很重要的,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提供的是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第一章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①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关键一点](1)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诀: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太岸西,面 积960万,次于俄加排第三。
2、中国领土的四端(熟记、识图) 中国最北端在_黑_龙__江_省_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__N,)
最南端在_海__南_省_南_海__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
最东端在_黑__龙_江_省_黑_ 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海相望的有__6____个国家,分别是东:__韩__国__、 _日__本___ 东南:_菲_律__宾__ 南:马__来__西_亚_、文__莱____、
_印__度_尼__西. 亚
(图见课本P5—1.5 )
1、鱼粉鱼粉是养鸡最佳的蛋白质饲料,营养价值高必需氨基酸含量全面,特别富含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缺乏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并含有大量B族维生素和丰富的钙、磷、锰、铁、锌、碘等矿 含有硒和促生长的未知因子,是其它任何饲料所不及的,可用于调节日粮氨基酸的平衡,对雏鸡生长和成鸡产蛋、繁殖都有良好效能。含粗蛋白质可达55%-77%,一般进口鱼粉含粗蛋白质60% 为棕黄色。国产优质鱼粉含粗蛋白质可达55%,而一般鱼粉含粗蛋白质35%-55%,灰褐色,含盐量高。选用鱼粉要注意质量,以免引起鸡的食盐中毒。鱼粉含粗脂肪约10%。一般用量占日粮的 饲喂鱼粉可使鸡发生肌胃糜烂,特别是加工错误或贮存中发生过自燃的鱼粉中含有较多的“肌胃糜烂因子”。鱼粉还会使鸡肉和鸡蛋出现不良气味。鱼粉应贮存在通风和干燥的地方,否则容易生虫或 起中毒。因鱼粉含大肠杆菌较多,易污染沙门氏菌,国内有关部门规定曾祖代鸡日粮不用鱼粉,祖代鸡不用或少用。国外早已采用鱼粉饲料,国内开发出的无鱼粉日粮,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还 鸡健康,受到养鸡场的普遍欢迎。 2、肉骨粉:肉骨粉是屠宰场或病死畜尸体等陈分经高温、高压处理后脱脂干燥制成。营养价值取决于所用的原料,饲胜价值比鱼粉稍差,含蛋白质5%左右,含脂肪较高。最好与植物蛋白质饲料 用,雏鸡日粮用量不要超过50%左右,含脂肪较高。最好与植物蛋白质饲料混合使用,雏鸡日粮用量不要超5%,成鸡可占5%-10%。肉骨粉容易变质腐败,喂前应注意检查。 3、羽毛粉、血粉:水解羽毛粉含蛋白质近80%,含有较多的含硫氨基酸,但赖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低,这是造成羽毛粉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低的主要原因。羽毛制作方法适宜,蛋白质消化率 以上,羽毛粉仅作蛋白质补充饲料,使用量一般限制在2.5%左右,水解羽毛粉的加工大多是高压蒸煮后烘干粉碎制成。血粉是动物鲜血经蒸煮、压榨、干燥或浓缩喷雾干燥或用发酵法制成,呈黑 粗蛋白质含量达80%以上,但其蛋白质可消化性较其它动物性饲料差,适口性不好。据研究,发酵血粉和喷雾干燥血粉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血粉氨基酸的含量很不平衡,赖氨酸非常多,但异亮 氨酸缺乏,钙、磷含量很少。铁含量很高,每公斤血粉可含铁1000mg。没有设备的地方土法也能生产血粉。夏日,从屠宰场收集新鲜血液在6小时内与等量的麸皮混合摊在水泥地上,越薄越好( 5cm),每小时翻动一次,6小时左右可晒干,并可久存。 4、蚕蛹粉、蚯蚓粉:全脂蚕蛹粉含粗蛋白质约54%。粗脂肪红22%。脱脂蚕蛹粉含粗蛋白质约64%,粗脂肪约4%,维生素B2含量较多。蚯蚓粉含蛋白质可达50%-60%。必需氨基酸组成全面, 物质含量较高,加工优良的蚯蚓粉饲喂效果与鱼粉相似。鲜蚓喂鸡效果更佳。蚓粪含蛋白质也较多,还含有未知因子,可促进鸡的生长和产蛋。 知页简历:https:///
最西端在_新_疆__省_帕_米尔高原(73°E)
_.
领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 度,距离约为 5500 千米, 大部分位于五带的__温__带__带,小部分在 _热__带___带,东
西跨越经度约 60 度,时区跨东__5_区至东_9__
区五个时区,而采用的’北京时间’是__东__8__区的区
时.
3.中国濒临的海洋(记忆、识图) ①中国从南到北的四个邻海是_渤__海___、 _黄__海___、__东_海___、_南__海___;大陆海岸线长达 18000 千米;近海分布的岛屿有 5000 多 个,最大的岛屿是_台__湾_岛__,它的西侧是_台__湾___
一、考试范围 ①地理位置。 ②国土构成。 ③行政区划。
二、知识梳理及考试要求:
1.中国的地理位置(熟记) 中国位于南北半球的__北___半球,位于东西 半球的__东___半球,位于_亚____洲的_东___ 部,_太_平__洋__洋的__西__岸;陆地面积达 ___9_6_0_万___平方千米,仅次于__俄__罗_斯____、 __加__拿__大___,位于世界第__三__位,差不多同 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海峡(属于_东_____海).我国的内海,除有__辽_东___
半岛和__山_东___半岛所环抱的__渤_海___外,还有 ___雷__州_ 半岛和__海__南__岛之间的_琼_州__海__峡.
②名词解释:领海
③问答题: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
4.中国的陆界和邻国(记忆、识图)
中国陆上邻国有_1_5__个,分别是
东:_朝__鲜___、
南:_缅__甸__ _、_老_ 挝 西:_巴_基__斯__坦、阿__富__汗__ 北:俄__罗__斯__、 _蒙_古____
____、_越南_____
西北:__哈_萨克斯塔___、吉_尔吉斯_斯_塔___、塔__吉_克_斯__坦
西南:_印__度___、_尼_泊__尔__、锡__金____、__不_丹___; 隔
记忆歌诀:
我国陆上十五个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陆上国界两万千,十五邻国六望国。 北邻蒙古俄罗斯,东面相邻是朝鲜; 西北紧靠哈吉塔,南邻缅老和越南; 西南山地邻国多,既有印尼锡不丹; 还有两国在西边,巴基斯坦阿富汗。 东望韩日东南菲,南望马文印尼西。
5.中国行政区划(记忆、识图) ①___时有区②乡___,_,中 香___还_自____3_县国 港_省_(_4可治_名4_____,的_区_设 澳族、)个、__行自乡自_立 门_直个_自__治政治特__回、__辖(治_县_)包区_区别三归__镇市州_行_括_域_级的__和、政直_(基_自.日_市民_区_辖2_治本2__期_族3市_._县我 个_分_是_自___国 特为_个哪_治、一 别三_省一地__级 行级__,天方___行政.__国?_5也___政区_家(_分__单。)_在、个为_)位。必自__共要治_、 ③读图题:按课本第七页的方位牢记我国31 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会,并能在图 上找出位置来。
中国行政区七子歌:(大多取首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 简称三字歌: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
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
川黔滇,贵粤闽,藏琼渝,台港澳,
我祖国,好河山,当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