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拉松的奇闻趣事
关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故事

关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故事牧羊人夺取首届奥运冠军即使人们历来对于古代马拉松由来的传说有所保留,不过首届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马拉松比赛的路程仍然以传说中的25英里为准。
比赛开始地点为古战场,终点是奥林匹克体育场,2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其中17名来自东道主希腊。
比赛当日酷热难忍,路上灰尘满天,几乎没有人对于比赛的艰苦性做好了准备。
在离终点还有3英里时,希腊选手路易斯赶到了前面。
路易斯是个牧羊人,当他的羊群不需要照看时,他就用骡子拉上水,在雅典四周的村子里穿越。
显然,他为参加马拉松比赛所实行的准备远比他的对手充分。
路易斯还没有进入体育场,消息已经在体育场内传开了。
当路易斯接近体育场时,现场60000多名观众听到了街道上的欢呼声音。
当路易斯踉踉跄跄地进入体育场时,满场观众欢呼起来,希腊的两位亲王从看台上的皇家包厢跳出来,与路易斯一道跑向了终点。
路易斯成为首届奥运会的马拉松冠军,为希腊赢得了惟一的田径金牌,7名外国选手只有一名跑完了全程。
领奖后,雅典的贵族和商人对路易斯说:“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
”他的答复是:一辆车和一匹马,显露出牧羊人的本色。
抄近道的冠军第二届巴黎奥运会上,巴黎的面包师米歇尔泰阿托获得了马拉松冠军。
比赛在巴黎混乱不堪的小街上实行,参加比赛的19名运动员有12人因为疲惫不堪和路途不熟悉而退出。
没有任何人知道泰阿托是如何跑在最前面的,所以泰阿托被指控在比赛中抄了近道。
不过,泰阿托和他的支持者表示,他确实按照规定完成了比赛。
国际奥委会也无法断定究竟泰阿托是否抄了近道。
12年之后,国际奥委会才正式批准泰阿托获得了奥运马拉松金牌。
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1904年奥运会上,代表美国出战的英国出生的托马斯希克斯是真正的马拉松冠军获得者,但是,他的冠军头衔一直被耍鬼的弗雷德罗尔兹霸占着。
比赛实行了9英里之后,罗尔兹几次腿部抽筋,不得不休息一会儿。
不过,狡猾的罗尔兹乘坐一辆汽车前往终点站,直到汽车爆胎。
马拉松感人小故事

马拉松感人小故事我有个朋友叫大强,那可是个十足的马拉松爱好者。
有一次他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那场面,真是又热血又感人。
比赛那天,太阳就像个大火球似的烤着大地。
大强在人群里蓄势待发,随着一声枪响,大家就像一群脱缰的野马飞奔出去。
跑着跑着,大强看到旁边有个大叔,那大叔跑得气喘吁吁的,脸上的汗水就像小溪似的流个不停。
大强就凑过去问:“大叔,您还好吧?”大叔摆摆手说:“小伙子,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有点吃不消了,但是我答应我孙子一定要跑完这马拉松的。
”大强一听,立马被大叔的这份执着给打动了。
大强就陪着大叔一起跑,一边跑还一边给大叔打气:“大叔,您可别小瞧自己,您看您这步伐,多有劲儿啊!”大叔被他逗得哈哈直笑。
可是没跑多远,大叔的脚好像扭到了,“哎呦”一声蹲了下去。
大强赶紧停下来查看,这时候医疗人员还没到呢。
大强想都没想,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了备用的扭伤喷雾,给大叔喷上,还细心地帮大叔揉了揉脚。
这时候,好多路过的选手也都纷纷停下来,有人递水,有人给大叔分享自己的能量棒。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鼓励大叔。
大叔感动得眼眶都红了,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真是太好了。
”休息了一会儿,大叔觉得好多了,又想继续跑。
大强就扶着大叔,慢慢地跑起来。
虽然大叔和大强都没有跑出特别好的成绩,但是他们俩都特别开心。
大强说:“大叔,您可真是个英雄。
”大叔笑着说:“要不是你们这些热心肠的人,我可坚持不下来。
”你看,这马拉松啊,可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充满爱和温暖的旅程呢。
还有一次,我听说有个盲人选手参加马拉松。
他身边有个陪跑员,那陪跑员就像他的眼睛一样。
整个比赛过程中,陪跑员一直紧紧地拉着盲人选手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前面有个小坡,咱们稍微慢一点;现在是直道,可以加快速度啦。
”盲人选手呢,也是一脸坚定,他的步伐虽然没有那么矫健,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很稳。
到了后半程,盲人选手体力有点不支了,他有点沮丧地说:“我是不是拖你后腿了?”陪跑员赶忙说:“您可别这么说,您已经很厉害了。
关于马拉松的历史故事

关于马拉松的历史故事
马拉松这项赛事源于古希腊的传说。
据说,在公元前49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
一世率领强大的波斯军队入侵了希腊城邦。
当时,希腊城邦的雅典军队与波斯军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雅典军队英勇抵抗,最终成功击退了波斯军队。
胜利的消息传到雅典,城邦陷
入了欢腾之中。
为了告诉所有人战斗胜利的消息,城邦派遣了一名士兵名叫菲利比德斯跑了一个长途,他要通过跑步将胜利的消息告诉雅典城。
菲利比德斯跑了将近40公里的路程,最后他成功地将这个好消息带到雅典城。
但由于长时间的奔跑和极度疲劳,他在传达完喜讯后倒下了,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这个英勇士兵的故事感动了人们,于是在古希腊成为传统,将这段历史情节作
为激励运动员的象征。
为了纪念这个士兵的牺牲和奋斗精神,现代马拉松比赛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马拉松比赛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项目。
当时的比赛路程为40.8公里,以纪念古希腊传说中的菲利比德斯。
从那时起,马拉
松比赛成为奥运会的标志性项目,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全球性的体育盛事。
如今,马拉松比赛已经成为一项大众参与的运动,它不仅可以展示个人的毅力
和坚持,还能迸发出团队合作精神。
无论是职业选手还是业余跑者,都能通过马拉松比赛挑战自己的极限,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与成就。
马拉松的历史故事不仅是一段传说,更是激励人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动力。
无论你是参与者还是观众,这个古老而又激动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对马拉松比赛充满敬意。
让我们继承并传承这段历史,不断挑战自我,勇往直前!。
马拉松的奇迹:几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1.简介马拉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长跑运动,它需要选手在极限疲劳的情况下坚持完成42.195公里的比赛。
然而,在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惊叹的马拉松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勇气、毅力和奇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个不可思议的马拉松故事,看看这项运动所能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精神力量。
2.Derek Redmond的故事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400米半决赛中,英国选手Derek Redmond在起跑后几步就感觉到自己的腿有些不对劲。
在接下来的几秒钟内,他突然感到剧痛,膝盖发生了严重的肌肉拉伤。
但是,Redmond并没有放弃比赛,他继续往前跑,尽管腿部已经不能支持他的体重。
他用拼命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
当他走到最后一圈时,一位保安试图阻止他继续前进。
但Redmond拒绝了他的帮助,坚定地表示自己要完成这场比赛。
最终,他跑到终点线,被他的父亲和观众们激动地欢呼着。
尽管他没有获得奖牌,但Redmond 的坚韧和勇气深深地感动了全世界。
3.John Stephen Akhwari的故事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坦桑尼亚的选手John Stephen Akhwari因摔倒而受伤。
他的左膝盖被划开了皮肤,右脚也受了伤,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比赛。
相反,他决定继续向前走,尽管其他选手已经跑到了终点。
当他最终抵达终点时,只有少数几个观众还留在现场。
然而,他的表现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继续比赛时,他回答说:“我的国家派我来参加比赛,而我不能让他们失望。
”4.Rosie Ruiz的故事在1980年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中,女选手Rosie Ruiz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她在比赛中跑出了惊人的成绩,打破了历史纪录,并被认为是比赛的冠军。
然而,在比赛后不久,有人发现她并没有完成整个比赛。
事实上,她只是在比赛的最后几公里加入了比赛,并在终点前几百米的地方开始奋力奔跑。
最终,她被取消了比赛成绩,并成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马拉松舞弊者之一。
体育新闻精彩比赛背后的故事

体育新闻精彩比赛背后的故事体育比赛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国际大赛还是本地的比赛,其背后都隐藏着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态度,同时也凸显出体育比赛对于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体育新闻中的精彩比赛背后的故事,来探讨体育比赛的意义和价值。
一、马拉松:超越极限的故事马拉松作为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比赛项目,吸引了众多热爱长跑的运动员参与其中。
2019年的某个马拉松比赛,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撼的事件。
当时,一名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突发心脏病倒下,但是他的意志力和对长跑的执着使得他能够继续奋力向前,最终成功完成了比赛。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长跑运动员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彰显了马拉松比赛所蕴含的对自我挑战和超越极限的精神。
二、足球:团队合作的胜利足球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运动比赛,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整个团队的配合和合作。
回顾历年来的足球比赛,不难发现背后总是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比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荷兰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中,荷兰门将克鲁尔在比赛最后时刻替补上场并成为帮助球队胜利的关键人物。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在团队比赛中,每个队员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团结协作并发挥个人潜力,才能取得胜利。
三、乒乓球:坚持与拼搏的故事乒乓球作为中国传统的国球,无疑在体育赛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队伍之一,他们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不断拼搏和奋斗。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乒队与德国女乒队之间的决赛被视为经典之战。
首局比赛中,中国队曾以0比4落后,然而在关键时刻,中国队员坚持不懈地拼搏,最终逆转比赛夺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结语:体育比赛背后蕴含着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态度,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马拉松的故事

马拉松的故事马拉松,是一项源自古希腊的传统长跑比赛,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的体育赛事。
这项比赛不仅仅是一场体能的挑战,更是一次精神意志的考验。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马拉松的故事。
马拉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一次战争。
相传公元前490年,古希腊雅典与波斯帝国的军队在马拉松平原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雅典方面派出了一名名叫菲德皮德斯的士兵,他在战斗结束后奔跑了将近42公里的路程,来向雅典市民报告胜利的消息。
然而,他在传达完消息后便倒在了地上,因为体力不支而不幸去世。
自此,马拉松这项比赛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拉松比赛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
每年,世界各地都会举办马拉松赛事,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选手和观众。
参与马拉松比赛的人们,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跑者,都会经历一场身心的挑战。
他们在比赛中需要克服疲劳、挫折和身体上的极限,同时也需要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和毅力。
在马拉松比赛中,跑者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体验。
起跑时,他们兴奋而紧张;在比赛中段,他们可能会感到疲惫和无力;而当他们冲过终点线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会让他们忘记了所有的辛苦。
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动力和目标。
马拉松比赛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参与者们通过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提升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
无论是在比赛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每个人都会因为完成了这场挑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马拉松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比赛和奖牌,更是关于坚持和勇气。
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故事。
他们或许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或许是为了纪念某个重要的人或事件,又或许只是为了享受奔跑的快乐。
无论动机如何,每个人都在这个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马拉松的故事,就像是一本充满着激情和奋斗的书籍,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人生。
在这个故事中,没有输赢,只有坚持和勇敢。
无论是跑者还是观众,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奥运会长跑故事

奥运会长跑故事长跑,即长距离跑步,路程通常在5000米及以上,长跑运动员需要拥有大量体力和耐力。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奥运会长跑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奥运会长跑故事篇1人物:赢得1976年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神秘男子在奥运会男子马拉松的比赛中,只有2名选手蝉联过冠军——其中一位的大名鼎鼎的埃塞俄比亚选手、赤脚大仙阿贝贝·贝基拉,而另一位的名头则好像小了很多——他就是蝉联了1976年和1980年两届冠军的前民主德国选手瓦尔德马·西尔平斯基。
1950年8月3日出生于前民主德国、也就是东德的西尔平斯基原本是名障碍赛跑者。
直到1974年他才改练的马拉松。
身高只有1.70m、体重也只有59kg的西尔平斯基年幼时家境贫寒,上学的路又离家很远,就像许多非洲选手一样,他不得不每天跑步去上学。
不知不觉,在跑步上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耐力好、步伐匀称的西尔平斯基得到了长跑教练的赏识,并因此从障碍赛跑改练了马拉松。
他的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小、耐力好身体重心平稳。
这一切造就了他在蒙特利尔的一鸣惊人。
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男子马拉松的夺冠大热门是卫冕冠军美国人弗兰克·肖特。
当时29岁的肖特还处在长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大赛经验丰富,能力也很强,是当年度马拉松世界排名第二。
与之相比,26岁的西尔平斯基首次参加奥运会,而且籍籍无名。
比赛中,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肖特身上。
在和领跑集团僵持了一阵之后,第25km处,肖特率先杀出重围,独自领跑。
不过始终处在领跑集团中的西尔平斯基也不相让,紧紧追赶,最终耐力好的优势帮助他超过了肖特,领先51秒率先撞线,并跑出了2小时9分55秒的成绩。
人们被这个小个子惊呆了!前民主德国足球队的冠军门将于尔根·克洛伊甚至召集队友要以西尔平斯基为榜样,说如果这个“平凡的活生生的例子”都能赢得金牌那他们就应该战胜波兰队,当然他们也做到了(3-1)。
在1978年的欧锦赛上,西尔平斯基获得了第4名。
马拉松:走进世界经典长跑的故事

马拉松:走进世界经典长跑的故事自古以来,长跑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项目,一直吸引着许多勇敢的人们。
而在众多长跑赛事中,马拉松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马拉松的名字源于希腊神话中传说,据说这项赛事起源于一个传递战报的士兵,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完成了近42公里的奔跑任务。
正是这个传奇故事,使得马拉松成为了世界经典长跑的代名词。
马拉松赛事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当时的第一届马拉松比赛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
这场比赛的背景同样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据说在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企图入侵雅典。
雅典当地有一位名叫菲利比德斯的士兵,他被派往玛拉松城传递战报,告知雅典胜利了。
菲利比德斯用尽最后一口气完成了这个任务,随后他倒在地上失去了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士兵的英勇事迹,马拉松自此诞生。
而雅典奥运会的首届马拉松正是以菲利比德斯的事迹为背景而设。
马拉松的标准距离被确定为42.195公里,这个长度源于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
当时由于英国皇室要求起点在温莎城堡,终点在白金汉宫之间,所以需要延长比赛距离。
从那一天起,马拉松的标准距离就定格下来,并得到广泛认可。
马拉松的魅力在于它的挑战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参加马拉松比赛需要耐力、毅力和决心。
选手们必须面对长时间的奔跑,克服疲劳和困难,甚至可能面临极端的天气条件。
然而,正是这些困难让马拉松比赛变得与众不同。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马拉松比赛,并将其视为一次个人挑战和成就感的实现。
无论是第一次的跑者还是老手,马拉松都给予他们一个机会去超越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同时,马拉松也是一项团体活动,成千上万名选手齐聚一堂,共同追逐着胜利的梦想。
这种集体的氛围和团队精神让参赛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友谊。
在马拉松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志同道合的伙伴。
最后,马拉松也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
从纽约到柏林,从东京到伦敦,各大城市都举办着著名的马拉松赛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马拉松的奇闻趣事
跑了55年的马拉松
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第一次出现了亚洲人的身影。
不过,这位日本选手金栗志藏因不堪炎热而中途退赛,悄悄返国,玩了一把失踪。
直到55年后,人们才找到他,他回到斯德哥尔摩,象征性撞线完成比赛。
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于7月14日进行,比赛从斯德哥尔摩出发到一个叫绍伦吐纳的城镇再返回。
天气异常炎热,金栗志藏跑到中途的时候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终于体力不支倒在了一家瑞典人的花园里。
这家人正在美妙的午后进行野餐。
主人热情地邀请他喝覆盆子果汁,然后让他躺在床上。
当金栗志藏醒来时,天已经太晚了,不能再返回比赛。
这家人又给了他一身衣服,并且送他登上了去斯德哥尔摩的火车。
没能完成比赛,金栗志藏感到很尴尬,悄悄地乘船返回了日本。
比赛结束后,官员们开始寻找退赛选手。
除了金栗志藏,其余33人都找到了。
由于不知道他已回了日本,官员们召集瑞典警察寻找,毫无结果。
于是,瑞典方面宣布金栗志藏失踪。
1962年,金栗志藏“失踪”50周年。
一名瑞典记者在日本发现,金栗志藏在一个名叫玉名的镇上教地理课。
当时,金栗志藏还不知道他在瑞典已经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谜样人物”。
5年后,76岁的他返回斯德哥尔摩开了一家百货店,然后被瑞典人带到体育场,慢跑撞线,象征性地完成了55年前的那场马拉松赛。
送水脚夫成了马拉松冠军
在第1届奥运会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是马拉松比赛,它在希腊刮起了一股狂热的爱国主义旋风。
马拉松跑比赛安排在第五天,前四天的比赛,希腊人眼巴巴地看着一项项冠军被外国人夺走,这使得一向以光荣的体育传统而自豪的希腊观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把希望集中在最后一项——马拉松赛跑的争夺上。
比赛于1896年4月10日举行,有希腊、美国、法国和匈牙利等5个国家的25名运动员参加。
个头瘦小、貌不惊人的希腊选手鲁伊斯平日里是一名送水的脚夫,他穿着家乡村民送给他的鞋子,与其他选手一起出发。
沿途聚集着许多希腊观众,一个劲地为希腊运动员加油助威,可是发令枪一响,法国运动员勒米西奥一马当先,赛程过了30公里,勒米西奥仍然领先,有人急不可耐地把象征胜利的橄榄枝环套到了他脖子上。
但是,当跑到34公里时,鲁伊斯追了上来,他的步伐轻捷有力,观众的情绪骤然高涨,“加油!鲁伊斯!”“加油!鲁伊斯!”欢呼声此起彼伏。
鲁伊斯斗志倍增、越跑越快,对手一个一个被他甩掉,在离终点不远处,他终于超过了勒米西奥。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鲁伊斯第一个到达终点,以2小时58分50秒的成绩获得世界上第一个马拉松长跑的冠军。
乔治一世国王站在终点迎接他,就像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
这时运动场外响起了礼炮声,运动场内爆发出狂热的欢呼声,人们把冠军抛向空中,无数观众把黄金首饰、大把大把的钱币塞到他的手里。
王储康斯坦丁和他的兄弟把冠军迎到国王席上,国王再次拥抱了鲁伊斯——他是第一个受到最高礼遇的现代奥运选手。
人们把鲁易斯抛上抛下,甚至高呼:“给他个部长当。
”
扑面而来的荣誉并未使憨厚的鲁伊斯飘飘然,他说道:“我所做的,既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希腊,我的祖国。
”最后,当国王反复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想了想,回答道:“有的,一辆马车一匹马,这样,我就不必老跟着骡子跑了。
”
最后,鲁伊斯仍旧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邮递员,和妻儿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
早期奥运会的马拉松趣闻
1900年第二届巴黎奥运会上,马拉松比赛要在巴黎市区转上一圈。
参赛的19名选手中只有法国选手对巴黎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拐弯时可以“抄近路”。
最后,法国人泰阿托获得冠军。
外国选手却绕了不少弯路,19岁的瑞典小伙子法斯特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却被一名警察指错了路,最终只获得第三名。
事后,那位警察竟内疚得自杀身亡。
在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美国马拉松选手弗莱德·劳恩在途中搭车完成了部分赛程,第一个冲向终点,人们欢呼雀跃,总统女儿艾丽丝·罗斯福为他颁发金牌,还送上了一个香吻。
不过,他的欺骗行为很快被揭穿。
另一名美国选手托马斯·希克斯最终获得冠军。
不过,希克斯也存在舞弊行为,因为他在比赛过程中吞下了士宁、生鸡蛋清和白兰地以维持体力,那就是当时的兴奋剂。
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最先进入体育场内的是意大利人皮耶特里,但是他已经累得几近虚脱,5次摔倒在跑道上,而且跑错了方向。
最后,是官员架着他越过终点线的。
因为依靠了外力帮助,他最后被取消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