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奇闻趣事

合集下载

诗人的奇闻趣事

诗人的奇闻趣事

诗人的奇闻趣事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

于是出对道;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

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

”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苏东坡一听,倒也吓了一跳。

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

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

他立即对道: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

以“四”对“三”,十分妥贴。

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

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

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

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

某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

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

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

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

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虞美人”脚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古代大诗人的轶事有哪些

古代大诗人的轶事有哪些

古代大诗人的轶事有哪些古代诗人的奇闻趣事1、苏东坡以诗讽仕途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横溢,成就卓然,但因他耿介正直,仕途坎坷,晚年惨淡,曾作《静坐》诗一首:“无事只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岁,犹如百四十。

”政治失意,无所事事,本是痛苦的事情,苏东坡却还来黑色幽默,把活70岁当作140岁,露出几多苦涩与辛酸。

他还写《洗儿》诗:“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

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黑暗的抨击与讽刺。

2、赶考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

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3、骆驼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古代诗人趣事大全

古代诗人趣事大全

古代诗人趣事大全《古代诗人趣事大全篇一》在古代诗人们的世界里啊,那趣事可真是一箩筐。

就说李白吧,那可是个潇洒不羁的主儿。

我曾听闻啊,李白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做客。

他那朋友也是个文人雅士,家里布置得那叫一个雅致。

李白刚一进门,就被那满室的书卷气给吸引住了。

他朋友见李白来了,那是高兴得不得了,忙招呼着他坐下,吩咐下人赶紧上酒上菜。

酒过三巡,李白的诗兴就上来了。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手里还拿着酒杯,大声说:“今日此景,不可无诗啊!”他朋友也在一旁起哄:“那是自然,李兄的诗那可是一绝啊。

”李白眯着眼,看着窗外的庭院,那庭院里种着几株桃花,桃花瓣随风飘落,煞是好看。

他略一思索,张口就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朋友一听,就笑了:“李兄,你这桃花潭还没在咱这院里呢,咋就诗兴大发吟出这桃花潭的诗了?”李白哈哈一笑:“无妨无妨,这桃花都是一样的桃花,看到此桃花,就想到那桃花潭了。

”众人听了,都跟着大笑起来。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书童走过来,小心翼翼地说:“李大人,您这诗写得真好,小的斗胆问一句,这汪伦是何人啊?”李白又饮了一杯酒,然后慢悠悠地说:“汪伦啊,那可是我的一位好友。

他知道我喜欢喝酒,就给我写信说他那里有万家酒店,还有十里桃花。

我一听,那还了得,立马就去了。

结果到了才知道,所谓万家酒店,不过是一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十里桃花呢,是有个十里外的桃花潭。

哈哈,不过那汪伦待我是真的好,走的时候还送了我好多美酒呢。

”大家听了李白的讲述,都笑得前仰后合。

那书童也在一旁捂着嘴笑,说道:“汪伦大人可真是有趣之人呢。

”李白点头称是:“是啊,人生得一如此有趣的好友,也是一大幸事。

”就这样,这一晚在李白的笑声和诗声中度过了。

李白就像一阵风,走到哪里都能带来不一样的乐趣,他的诗就像那酒一样,越品越有味道,而他那些因诗而起的趣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不断地传颂着。

《古代诗人趣事大全篇二》说起古代诗人的趣事,杜甫也不能少啊。

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

古代诗人的逸闻趣事

古代改诗趣事一、王安石看到一位友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不禁提笔改道:“明月空中照,黄犬卧花阴”。

他自以为改得很恰当,实际倒是错了。

原来诗作家的家乡有一种鸟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

二、宋朝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一天去拜访宰相王安石,见桌子上有一首只写了两句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想:“菊花耐寒,经久不衰,说西风‘吹落’'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提笔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一看没说什么,只请苏东坡到黄州去看,一次大风过后苏东坡见菊花纷纷下落,满地铺金,不禁目瞪口呆。

原来黄州的菊花与别处不同。

三、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任两浙观察使时,路过杭州青风岭,在一僧房墙上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

”高适写诗后就出巡去了。

正好途经钱塘江,又时值月落。

他仔细观察江水,只见月落时江水随潮而退,只剩下半江,才发觉自己的诗写得不够确切。

巡察回来他又来到僧房准备改诗。

不料诗已被改好。

和尚说:“有一官经过,读后称此诗佳矣,但”一“字不如”半“字,他改后便去了。

”后来高适终于得知改诗人是:骆宾王,两人遂结为至交。

古代文人趣事好联不打折郑板桥为清代知名的书画家,诗词能力更佳,常有绝妙辞令人叹服。

一位盐商为了巴结京里来的大官,心想:“若能请知名的郑板桥才子写副六尺大对联,必定光彩异常:”因此就当面向郑板桥提及此事,郑板桥开价一千两。

盐商为了要节省开销,要郑板桥打五折。

郑板桥二话不说,当场提笔就写,写出了上联:“龙虎山中真宰相”,就给了盐商。

商人看了作品气势不凡,句子又好,十分高兴,连忙就问下联?郑板桥不慌不忙的说:“跟你说好是一千两,你钱只给一半,所以字也写给你一半就好!”盐商求墨宝心切,不得已只好乖乖地再奉上另外五百两。

郑板桥于是继续写了下联“麒麟阁上活神仙”。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

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古代诗人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与他们的严肃形象相比,他们的日常生活却也是充满趣事和搞笑的。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关于古代诗人的搞笑故事。

故事一:李白的“酒仙梦”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醉心于饮酒,常常酒后吟诗作赋。

一天夜晚,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后,扶墙而行,回到自己的寝室。

当他进入睡梦之中时,他梦见了一个灵酒仙降临在他的面前。

酒仙说:“李白啊,你可知道你的名字已经载入了史书?”李白惊喜地问道:“真的吗?那我在史书中是怎样描述的?”酒仙微笑着回答说:“在史书中,你被称为‘酒仙李白’。

”李白听后,大喜过望,高兴得不淡定地醒了过来。

一起酒仙梦让人忍俊不禁,也证明了李白对酒的痴迷。

故事二:苏轼的“石头记”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家,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他一生充满机智和幽默,喜欢开玩笑。

有一次,苏轼在外出旅行时路过一座山,他发现一个漂亮的石头,好像非常值钱。

苏轼捡起石头,对旁边的人说:“这块石头真不错,我要把它带回家。

”旁观者有些诧异地问道:“为什么这块石头会那么值钱?”苏轼没有回答,一脸严肃地说:“这是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

这块石头是《红楼梦》的石头,我打算拿去卖给曹雪芹。

”听到苏轼的解释,旁观者们哄堂大笑。

这个“石头记”引出的笑话让人忍俊不禁,彰显了苏轼的幽默风趣。

故事三:白居易笔下的“白眉鸟”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优美的诗歌和深刻的文笔而闻名。

然而,他也有一面有趣的一面。

有一次,白居易写了一首有关“白眉鸟”的诗,在诗中描述了这只小鸟飞舞的优雅之姿。

可笑的是,他完全不知道这种鸟的存在,他只是根据诗情自创了一个美丽的形象。

后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这种鸟并不存在,白居易不由得哈哈大笑,却也不禁想到了自己诗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搞笑故事揭示了古代诗人在创作之余也有着平凡生活和幽默的一面。

他们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而是普通的人类,有着喜怒哀乐和幽默感。

古今文人轶事10则

古今文人轶事10则

古今文人轶事10则1、郑板桥赶贼清代的郑板桥罢官还家后,有个小偷以为他会存下很多钱财,就趁着月色来他家行窃。

不料,郑板桥恰巧没有睡着。

郑板桥没有大声叫喊,只低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山君子进我门。

"小偷一听,知道自己被发现,就停住了手脚。

郑板桥继续吟诗:"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听说没钱,就要转身出门。

郑板桥又吟:"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有狗呀,我还是翻墙而去吧。

这时又听郑板桥吟道:"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仔细一看,果然墙上有一盆兰花,就小心地躲开。

他刚跳到墙外,又听郑板桥在屋里吟诗:"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色赴豪门。

"2、仇十洲《史湘云春睡图》清朝嘉庆年间,京城有两个自诩为书画鉴定专家的书生,在鉴赏作品时经常抬杠。

一天,二人来到宝缘斋,见壁上悬挂着一幅精美的人物画。

甲问道:"老板,这是谁的大作?"老板答道:"明代大画家仇英的《史湘云春睡图》"。

乙走近仔细看了看道:"仇英是妇孺皆知的大画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沈周、文征明等人齐名。

若是他的墨迹,那就价值连城了。

"老版急忙取下画轴让二人反复观看。

甲点了点头说道:"这的确是真迹,其用笔之法,非仇十洲不能为也!况且上面的题字、图章,无不令人叫绝。

所用宣纸也非近百年之物。

"乙反驳道:"仁兄所言差矣!此画布景散漫,做工过于精致,毫无大家气度,不能不令人产生怀疑,恐怕是高手的摹本。

"两人针锋相对,各抒己见。

突然身后一人朗声说道:"明朝人画本朝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真乃千古奇谈!若这也是真迹,那张飞就会杀岳飞了。

"言罢悠然而去。

甲乙二人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半响才慢慢叹道:"我等鉴赏水平,可谓半斤八两,都在牝牡骊黄之外。

超搞笑的古代诗人趣事

超搞笑的古代诗人趣事

超搞笑的古代诗人趣事摘要:一、古代诗人趣事背景介绍二、古代诗人趣事举例1.杜甫与酒2.白居易与花3.王之涣与雪三、古代诗人趣事的影响四、总结正文:一、古代诗人趣事背景介绍在我国古代,诗词文化悠久且丰富多彩,诗人墨客层出不穷。

他们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还留下了许多搞笑、有趣的轶事。

这些轶事不仅体现了诗人们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二、古代诗人趣事举例1.杜甫与酒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严谨认真,关注社会民生。

而他本人也十分喜爱饮酒,甚至酒后诗兴大发,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据说有一次,杜甫和朋友聚会,喝得酩酊大醉,竟然在街上裸奔,成为一时笑谈。

2.白居易与花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深受百姓喜爱。

他酷爱花卉,家中养有各种名贵花卉。

每次看到盛开的花朵,他总会诗兴大发,写下许多描绘花卉的优美诗篇。

据说他曾在花园中搭建一座小亭,取名“花亭”,与好友赏花品茶,共赏美景。

3.王之涣与雪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景诗。

他特别喜欢雪,每当大雪纷飞时,他总会走出家门,欣赏雪景,创作雪诗。

他的《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展现了他对雪景的热爱。

三、古代诗人趣事的影响这些古代诗人的趣事,不仅为他们本人增色添彩,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诗词作品和搞笑轶事,让后人更加了解古代文人的风采,也为文学史增添了无数趣味。

四、总结古代诗人不仅在诗词创作上有卓越成就,他们的趣事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这些趣事反映出古代文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传承古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

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阅读天地0611 2045中国文学名家写作趣闻唐代1、“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前先磨墨数升,然后:“引被复面而卧”,忽起,文不加点,一气呵成,时人谓之腹感。

2、李白自称“酒中仙”,醉倒应制撰写诗文,则文不加点,挥笔立就;酒喝越多诗也作得越多。

“诗仙”李白几乎到了无酒不诗的程度,人称“李白斗酒诗百篇”,醉酒后作的诗都洋溢着飘逸奔放的意境。

3、“诗圣”杜甫讲究诗句的警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白居易把自己的诗读给老妪听,老妪听不懂的地方,他就加以修改。

5、李贺,人陈诗鬼,长骑毛驴,背个布袋,遇到好的诗句,就赶紧记下来,投入袋中。

他母亲说他是:呕心沥血。

6、贾倒常为推敲诗句绞尽脑子,他为“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又“推”又“敲”,反复不已,闯韩愈车骑队伍尚不知回避,后韩愈为他确定了“敲”字。

这句诗才定下来,“二句三年的,一吟双泪流。

”讲出了他创作的艰苦。

7、卢延让讲究诗句工奇,写作时盘捻胡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

宋代1、北宋女词人李清照遇雪天,就戴上斗笠,披上所以,循城远眺寻佳句。

2、梅尧臣不论吃饭睡觉或游玩会客,想到诗句就写到纸上,丢到随身的小袋里,待客人取视之,袋内全是诗和句。

欧阳修身为北宋文坛领袖,特别重视修改文章,常常把写好地文章贴在墙上,删来删去。

夫人劝他何必自讨苦吃,怕先生骂你呢?他笑答:“我不怕先生骂我,但怕后人读了笑话我著名诗啊!”明清1、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一天假人不知他去何处,发现他卧在庭院中才薪上,掩衲痛哭,问他才知道是填词:“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所致,身心全部进入了创作境界。

2、创作《聊斋志异》之前,蒲松龄除了走出去搜集创作素材之外,还专门摆设茶水,招往来行客人,求其讲述奇特之事,名其室为“聊斋”,那些鬼怪妖狐的故事,就是这样“集腋成裘”的。

现代1、鲁迅写作前,常常与朋友,将自己想些什么文章,有时则自己静静的抽烟,然后把千子文章一气呵成,反复看数遍,修改几个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

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

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

”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倒也吓了一跳。

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

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

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

以“四”对“三”,十分妥贴。

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

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

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

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苏东坡与其妹苏小妹均为当时的著名才子、才女。

某年中秋夜,兄妹二人在花园饮酒赏月。

下洒菜中有一碟切开的咸鸭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一上联,要哥哥对下联:剖开舟两叶,内藏黄金白玉。

此联用词形象典雅,有一定难度。

因一时无恰当物品可对,苏东坡一时为难。

此时正巧侍女端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剖开一个,下联应手而得:
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

兄妹正笑谈间,一侍女在一旁手持一只玉笛,吹奏乐曲助兴。

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要小妹对下联: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东坡话声未落,一侍女怕打扰兄妹的雅兴,迈着细碎小步拿来一件夹衣,给小妹披上,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下联:
“虞美人”脚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兄妹二人用拟人手法,各嵌入三个词牌名,手法精妙,风格曲雅。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难苏东坡学士,其第三难是出句求对,共有三句。

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

东坡虽是妙才,但这上联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

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

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

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域,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的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

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

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

苏东坡被眨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借助讲学以排遣心头郁闷,慕名而来考络绎不绝,黄州简直成了学子文士荟萃之地,于是他的名声日响。

不知怎的却惊动了朝廷,便派来一名考官,名为巡视讲学,实为查看动静。

经过一番密访,没发现苏东坡有什么越轨之处,但考官并不甘心,想方设法要把东坡的名声压下去。

一天清早,他对东按说:“苏学士名杨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满腹文章,我要见识见识,请找几名前来面试。

”东被即刻挑了十名学生来见考官。

考官与东坡并肩坐在台上,学生一字横坐在台下,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人,考官心想,要当众出苏氏的丑,只有钻冷门。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不考别的,只要你们对一副对子。

我出上联,你们对下联。

”于是,指着外面的宝塔说: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果然不出考官所料,这些学生以为要考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没想到要对对子,完全没做思想准备,十分紧张,越紧张越不会,越不会越感到对不起老师,一个个大汗淋漓,满面羞渐。

考官见状大为得意,指着第一个学生问:“你会对吗?”那个学生不好意思开口,低着头,伸出手摇了两摇。

考官又指着第二个学生:“你呢?”那个学生,也同样把手摇了两摇。

考官一直问到最后一个,结果都—样。

这时他再也不想掩饰幸灾乐祸的心情,直视着东坡,带着嘲笑的口吻说:“苏学士,这……”还没等他说完,东坡忙说:“这样简单的试题,如何能考住他们?”
“那怎么他仍都对不出来呢?”
“他们都对出来了。


“他们明明接手表示不会对,你何以知道他们都对出来了?”
“考官大人,你把他们召在一起面试,给他们带来了不便,前面会对的又不能说,否则后面就会一一因袭,所以他仍只有打手势,其实这手势就是他们对的下联。


“苏学士,我倒要请教,这手势怎么就是下联呢?”
“考官大人,你的上联是: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他仍对的下联是: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这时台下的学生如释重负,无不露出了笑容,周围的人更是赞叹不已,而考官却目蹬口果,无言以对;只好自我解嘲地说:“苏学士真是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

一日,几位不速之客到杜甫家以诗会友,杜甫实在拿不出好一点的饭菜来招待客人,杜夫人着急万分,不知所措。

正在犯难之际,杜甫发现灶房间尚有一把韭菜、两个鸡蛋和一大盘豆腐渣,当即如获至宝,转忧为喜,面带笑容地对夫人说了几句悄悄话后,就请客人入座闲谈。

时隔不久,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汤摆在桌上。

第一碗是炒韭菜,上面放着两个蛋黄;第二碗也是炒韭菜,上面甩着蛋白;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上面什么都没有;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汤,上面还漂着几片洁白的蛋壳。

杜夫人当即示意杜甫对客人抱拳发话:“诸位光临寒舍,深感荣幸,特备‘诗宴’,以表寸心。

”正当客人有些莫名其妙之时,杜甫拿起筷子,指着第一碗菜说,这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指着第二碗菜说,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指着第三碗菜说,这是“窗含西岭千秋雪”;指最后一大碗汤说,这是“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时客人才恍然大悟,鼓掌叫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