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类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以及过敏反应等。

传统上,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上有着各自的疗法和理论。

然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实践,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

1. 免疫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理论差异免疫系统疾病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

中医理论将其归结为“气虚”、“脾胃失调”等概念,并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等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西医则更注重研究免疫系统的病理机制,包括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自身免疫反应等。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以及各自的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调节,注重治疗根本原因,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等手段,调和气血、扶正固本。

而西医则侧重症状控制和药物治疗,能够迅速缓解疾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些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轻疾病活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方法能够调节患者的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西医药物则能够控制疾病的症状。

4. 典型病例分析以某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为例,该患者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方面,针对患者的体质特点,采用温阳扶正的中药方剂,通过中药调理患者的气血状况,改善体质。

西医方面,使用针对关节炎的药物,控制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治疗后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明显减轻,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前景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尽管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还不完善,但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的临床观察,证明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深化中西医合作,共同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专题约稿•doi:10.3969/j.issn.1005-0264.2021.04.002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偶绎颜王绮夏A马雄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上海,200001)摘要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彩响。

虽然免疫抑制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得组织学缓解,但仍有许多未解决的诊疗难点问题。

本文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阐述了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研究进展;展望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progress of autoimmune hepatitisOU Yi-yan,WANG Qi-xia^,MA Xiong厶.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Renji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Institute of Digestive Disease(Shanghai200001)China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AIH is multifactorial and involves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genetic background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lthough some patients can achieve histological remission after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there are still many unsolv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blems.This review expounds on som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from epidemiology,mechanism,therapy and prognosis aspects,aiming at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in related fields.Key Words:autoimmune hepatitis;reseach progress;expectation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相对少见、由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

中医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思路

中医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思路

血化瘀 ,解毒消 肿,徐长卿辛 味外驱风邪 ,内行气血而 止痛 、止痒 ,兼解毒 之功 ;薏 苡仁归脾 、胃、肾经 ,健 脾利湿 利水 、解 毒除痹 。两药 均有祛湿 除痹之 功 ,现代 医学研 究两药为 治疗 自身免疫 性疾病和变态反应 疾病 的 主要药物 ,徐长卿主要 化学成分 为丹 皮酚 ,具有 明确 的 抗炎 、抗过 敏、免疫调 节作用 ,治疗 白塞 氏病 、风湿 性 关节炎等 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药之一 。 苡仁含 薏苡仁 酯, 薏 薏苡素等 ,具有抗炎 、增强 肾上腺皮质 功能 ,调节细胞 和体液免疫作用 , 也是 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主 药之 一, 徐长卿和薏 苡仁相配 ,重在调理肝脾 ,祛风除湿 ,活血 止痛 ,共为主药 。赤芍归肝经 ,清泻肝 火 ,除血分郁热 , 具有清 热解毒 凉血、散瘀止痛 ,适用于营血 分实热 、瘀 血 阻滞 所致疾病 ,临床用 于治疗肝郁胁痛 , 目赤肿痛 , 积聚腹 痛 ,赤芍 药主要化学成 分为芍药苷 、丹 皮酚等 , 具有抗 炎 、抗过 敏反应及免疫 调节作用 。鸡血藤 归肝 、 肾经 ,入血分 ,具有走窜行散 之功 ,能行气活血 ,舒经 活络 ,又能滋补肝 肾 ,补血养 阴 ,祛风湿 ,临床 上常用 于治疗风湿 痹痛 ,月经不调 ,血虚经 闭 。主要化学成 分 为鸡血藤 醇具有抗 炎、抗超敏 反应 ,现临床上常用 于治 疗红斑狼疮 、各种原 因引起 的血象 降低 。赤芍 、鸡血藤 均入血 分,赤芍药清 热凉血 ,鸡血藤 行血活血 ,生血养 血 ,两 药配合有泻有补 ,活血 同时滋养 阴血共为 臣药。 夏枯草 归肝 、胆经 ,长于清泄肝胆郁 火,平 降肝 阳,为 清肝散郁 结之 要药 。主 要化学成分为三 萜皂苷,苷元是 齐墩果酸 ,具 有抗炎 、抑 制免疫作用 ,古代 常用于治疗 瘰疬 、鼠瘘等 ,与现代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状 腺肿、桥本 甲状腺炎相似 ,其主要成 分齐墩果酸具有 明确 的保肝 降 酶作用 。五 味子归肺 、肾经,滋 肾敛肺 ,生精 养阴 ,宁 心安神 。 其种子含木脂 素 ( 五味子 甲素 、乙素、丙素等 ) , 具有 明确 的保 肝 降酶作用 ,另外五仁醇还有抗 免疫排斥 作用 ,抗炎及抗过 敏作用 。 目前 治疗肝炎常用的中药 。 是 川芎归肝 、胆 经 ,辛香走散 ,温 通经脉 ,上行头 目,外 彻肌肤 ,下行 血海 ,行血走气 ,为血 中气药 ,对 于妇女 血虚经 闭,肝郁 气滞造成 的胸胁疼痛都有 良效 。川芎主 要成分为 四甲基吡嗪 ,阿魏 酸 ,具有抗过敏及 免疫调节 作用 。黄芪 归脾 、肺经 ,补气 升阳 ,益卫 固表 ,利 水消 肿 。黄芪多糖 、黄芪皂苷 ,具 有双 重免疫调节作用 ,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IgG4相关性疾病1例
孙吕斌;王维;樊冰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6(22)18
【摘要】IgG4相关性疾病(IgC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21世纪新提
出的疾病概念[1],是以血清IgGd升高和组织中IgG4gN性浆细胞浸润为特征的
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米库利兹病(Mikuliczdisease)(又称:良性
淋巴上皮病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炎性假瘤、腹膜后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可影响各个器官。

【总页数】2页(P99-100)
【关键词】IGG4;眼胞痰核;气滞痰阻证: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西医结合;二陈汤
【作者】孙吕斌;王维;樊冰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IgG4相关性胆管炎36例 [J], 马悦茗;尚龙华;陈惠根
2.IgG4相关性疾病的管理和治疗:2015国际共识解读 [J], 申嫒文;林鹭;郁胜强
3.解读首个《IgG4相关性疾病管理和治疗的国际共识指南》 [J], 陈雨;张文
4.肾上腺皮质激素助减剂治疗 IgG4相关性疾病一例 [J], 杨彩红;李雪;吴恒莲;杨岫

5.48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 [J], 张勇; 周合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例题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第一站例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实践技能第一站辨证论治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40分)例:李某,女性,28岁。

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

查体:T 38、9℃,P 10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辅助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及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主诉: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1分)现病史:女性,28岁。

昨日晨起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

(2分)既往史:有无其它相关疾病史(1分)体格检查:T 38、9℃,P 10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

发育正常,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1分)辅助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胸部X线片示:未见异常(1分)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5分)患者以“受凉后发热,微恶寒,汗出,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为主症,符合中医“感冒”诊断。

风热犯表,营卫失和,故见发热、微恶寒、汗出;风热上扰,则见头痛、咽痛、喷嚏、流黄涕、轻咳无痰、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袭肺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6分)1、发热伴头痛,咽痛1天。

2、T 38、9℃,急性病容,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3、中性粒细胞0、42,淋巴细胞0、56。

鉴别诊断:(4分)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及外界过敏原刺激有关,有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可缓解,常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荨麻疹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

1352中西医结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冯晶远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450052)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组织而产生的慢性进展性肝炎,需要进行抗炎、免疫调节治疗。

过去由于临床认识及技术水平原因,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延误了病情。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本院近5年来门诊治疗12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药组疗效显着。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120例参考国际A IH小组1998年对A IH 的修订标准[1]和2002年美国肝病会议发表的A IH诊断和治疗指南[2],并排除合并其它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遗传、代谢性疾病、肝硬化、肝癌等。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女42例,男18例,年龄24~65岁。

对照组60例,女46例,男14例,年龄22~67岁。

2治疗2.1治疗方法治疗组:以滋肾柔肝方(北京知医堂杨建宇教授经验方)组成:生地20g,熟地20g,白芍20g,女贞子30g,山茱萸10g,何首乌15g,牡丹皮10g,焦三仙各30g,柴胡12g,坤草20g,白茅根30g,炙甘草10g。

水煎服150m L,日3次,联合胸腺肽100m g加入5%G S100m l,静脉点滴,每天1次,α甘草酸二铵300m g。

对照组:单用胸腺肽及α甘草酸二铵,用法、疗程同上。

治疗前后及用药后每月复查1次肝功能、A IH以及记录症状、体征变化。

均3个月为一疗程。

所有病例服药期间均禁烟酒、辛辣、肥腻之品。

2.2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肝功能检查正常,抗核抗体谱滴度下降至正常;有效:症状、体征改善,疗效指数≥70%,肝功能检查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抗核抗体谱至少下降一个滴度;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3结果实验室检查变化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肝功能平均分值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对照组未显示明显变化,见表1。

党中勤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经验

党中勤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经验
光明中医 2 0 1 7年 1 2月 第 3 2卷 第 2 4期
C J G MC M D e c e m b e r 2 0 1 7 . V o l 3 2 . 2 4
・3 5 3 1・
苍术 l 0 g , 白术 1 0 g , 赤芍 1 0 g , 白芍 1 0 g , 太 子参 1 0 g , 石菖蒲 1 0 g , 制远志 1 0 g , 忍冬 藤 3 0 g , 当归 1 0 g , 川 芎 1 0 g , 桂枝 1 0 g , 丹参 3 0 g , 酸枣仁 3 0 g , 龙骨 ( 先煎) 3 0 g , 牡蛎( 先煎 ) 3 0 g , 穿 山甲 1 0 g , 柴胡 ( 先煎 ) 1 0 g , 乌梢蛇 1 0 g , 麦冬 3 0 g , 炙甘 草 1 0 g , 复诊 : 连 服 7剂 后 患 者胸 闷症 状较 前改 善 , 心悸改 善 , 继续坚 持 服药 。
The Cl i ni c al Ex pe r i e nc e o f Pr o f e s s o r Da n g Zho ng q i n i n Tr e at i n g Au t o i mm u ne He pa t i t i s ZH AO Ch a n g p u。 DANG Z h o n g q i n XI E L i YUAN S h ua i q i a ng
f o r ma t i o n b y a n o v e l d r u g - e l u t i n g s t e n t s y s t e m t h a t a l l o ws f o r d o s e ・
a d j u s t a b l e ,mu l t i p l e ,a n d o n - s i t e s t e n t c o a t i n g[J ] .A r t e i f o s c l e r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报告患者女性,45岁,平素体质较差,患有多年的慢性胃炎和高血压病,近期出现频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

患者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患者进行了血糖、尿糖、尿酮体等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血糖高达22.4mmol/L,尿糖和尿酮体阳性。

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且存在自身抗体阳性,诊断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我院内分泌科全体医生组成团队,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力求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方面,我们依据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采用调理脾胃、益气养阴的中药方剂,并结合针刺疗法进行治疗。

中药方剂包括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调节胰岛功能和血糖水平。

针刺疗法以补脾益气、调和胃肠为主,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脏腑功能的平衡。

西医方面,我们给予患者胰岛素替代治疗,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

针对患者的高血压病情况,我们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患者的营养指导和体育锻炼,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提高患者整体代谢水平。

经过半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血糖水平稳定在6.1-7.9mmol/L范围内,尿糖和尿酮体阴性。

患者体重逐渐恢复,乏力和消瘦感减轻,精神状态良好。

胃炎症状亦有明显改善,胃纳增加,胃痛症状减轻。

此外,患者血压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药和针刺疗法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养阴的方式,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和胰岛功能;胰岛素替代治疗和降压药物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和血压水平。

病例的成功治疗为临床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综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病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词 】 肝 炎; 身免疫性 ; 医结合疗法 自 中西
309 ) 013
【 中图分类号】 R551 . 【 . 58 文献标识码】 B 【 7 0 文章编号】 1 2 6 (o90 — 08 0 0 —21 2o)1 08 — 1 0 9
近年来 自身免疫性 肝炎 (u im n eat , atm uehpt sMH) o i i 的 发病率 有 明显 上升 趋 势。笔者 现 介绍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AH验案 1 I 则如下 。 杨某 , ,4岁。20 女 6 07—0 8—1 5入院 。身 目黄染 2个 月, 加重伴腹胀 、 纳差 1 。2个 月前无 明显诱 因出现身 周 目黄染 伴有尿 黄, 未予重视 , 1 近 周来 自感腹胀 、 纳差遂来 就诊 , 收入院治疗 。既往身体健 康 , 嗜烟酒 , 不 已绝经 , 无 药物过敏史 , 家族 史无特殊 。体 格检查 : 神清 , 全身皮 肤 、 巩膜中度黄 染 , 浅表 淋 巴结不 大 , 见肝 掌 、 未 蜘蛛 痣 , 、 心 肺未见异 常 , 软 , 腹 无压 痛 、 腹 全 反跳 痛 , 、 肝 脾未 触 , 性绝 经 期 为另 一 高 峰期。 , 女
持续 6个月 以上 , 反复或持 续出现黄疸 , -一球蛋 白血 高 / 症, 可检 出组织 自身抗 体 , 组织 学 发现 门静脉 周 围炎 肝 症, 临床表现与慢性肝炎类似 , 有些 症状颇象 系统性红斑
狼疮 , 肝炎病毒指标 均为 阴性 , 易反复 发作 , 般对糖 容 一
皮质激素治疗应答 良好 , 但长期 应用有 一定 的副作 用 , 部
分患者常因无法忍受而提前终 止用药 。且停 药后复发率
高达 8 %以上 ¨ I 0 】3 ,。AH属 中医学 黄疸 、 2 胁痛 等范 畴 , 以 脾虚为本 , 湿邪为标 , 湿邪 内停 , 聚而 为痰 。 痰湿 之邪停 留 于两胁 , 阻遏 气 机 , 不通 则痛 ” 为胁 痛 ; 邪 留 于肝 、 “ 而 湿 胆, 使肝气郁 结 , 于疏 泄 , 失 胆液不 循常 道而外 溢而为黄 疸 。本 例为脾 虚湿 阻 ,肝胆 湿热 , 因虚致 实 , 实夹 杂。 虚 治 以清热 利胆 退 黄为 主 , 以健 脾 疏 肝。方 中黄 芪 、 兼 党 参、 白术补 脾 胃; 苡 仁 、 薏 车前 子 、 泽泻 祛 湿 ; 丹参 、 芍 赤 药、 牡丹皮 、 草 养 血化 瘀 ; 陈 、 子 、 茜 茵 栀 大黄 利 胆退 黄。 诸药合用 , 中寓通 , 奏健脾疏 肝 、 补 共 清热利胆退 黄之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 牡丹皮 、 丹参 、 黄 、 大 赤芍药 等具有抑 制免疫反应 的作用 ; 黄 、 草 、 大 茜 赤芍 药 、 白花 蛇舌 草 、 甘 草等具有消除免疫复合物 的作 用 ; 黄芪 、 参 、 党 白术 、 苡 薏 仁、 当归 、 地 黄等 补益 类 中药 具有 免 疫增 强 作用 j 生 。 中医辨证治疗 MH可使 激素 逐步 减量 以至停 用 , 疗效 使 稳定 , 减少 复发 次数 , 与激 素合用 可减轻 激素 的副作用 , 减少激素用量甚至替代激素 , 中医药治疗 AH前景广 阔。 I ( 指导老 师: 刘文全 )
蛋 白( b 15g , H )2 / 血小板计 数 ( )o ×19L 中性粒细 L P 23 0/ ,
胞 ( ) .4 , 巴细胞 ( ) .2 。肝 功能 : 蛋 白 (P N 0 74 淋 L 0 23 总 T)
6 . / , 6 6gL 白蛋 白 ( )70gL 球 蛋 白( l)9 6g , 心 3 . / , Gb2 . L 天冬 /
碱 酯 酶 ( H ) 8 /。 抗 核 抗 体 ( 1 10 肝 炎 系列 C E 629UL +) :0 。
标 志物均阴性 。B超示 : 肝脏 回声反射增强 , 光点 稍增密。 西医诊 断 : 自身免疫性肝炎 。先后 予阿拓莫 兰( 还原型谷
m rh 征 ( , 动 性 浊 音 ( , 鸣 音 正 常 , 下 肢 不 u y p 一)移 一) 肠 双
与人类 白细胞抗原相关。②环境促 发 因素 , 包括感 染 、 药
物、 毒素及交叉抗原。③免疫 功能异 常, 包括 细胞和体液 免疫调节异常等 。其特征是多发于女性 , : 女 男为 ( ~6 : 4 )
参 考 文献
[] 贾继东 . 1 自身免疫性肝场 的基本概 念和诊 断思路 [ ] 中华 J.
肝 脏 病 杂 志 , 05 3 1 : 4. 20 ,1() 5
肿 , 质 红 , 黄 腻 , 弦 滑 数。血 常 规 : 舌 苔 脉 白细 胞 计 数
( C 55 / , 细 胞 计 数 ( B ) .4×1 L 血 红 WB ) .0×1 L 红 R C 39 0 /,
8 8
河北 中医 20 年 1 09 月第 3 卷第 1 1 期
H bi C Jna 0 , o3 , o1 ee J M,aur 2 9 Vl 1N . T y0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自身 免 疫 性 肝 炎 1 例
童瑞敏
( 津 中医药大学 20 级 硕士研 究 生 , 天 06 天津
氨酸 氨 基 转 移 酶 ( S 26 5 UL 丙 氨 酸 氨 基 转 移 酶 A T) 8 . / , ( )6 . / , 337U L 碱性磷酸酶 ( L )7 . / , 氨酰转肽 哪 A P 110U L谷 酶( G )3 . / , G T 24 0UL 总胆红素 (BL 130 al , T i)3 .0t o L 直接胆 m / 红素( BL 19 5 a/ 。甲胎蛋 白( F ) 16 ̄/。胆 D i)2 .3t o L m l A P 2 ./ L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