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

合集下载

01 第一章原始社会(第1节原始人群)

01 第一章原始社会(第1节原始人群)

3、女娲抟土造人说
《太平御览》和《风俗演义》记载:“俗说天 地开辟,未有人氏,女娲抟土作人,剧务力, 不暇忙,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二、人类产生的进化说
1809年,法·拉马克在《动物哲学》,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年 拉马克在 动物哲学》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1859,英·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说;1871,《人类的 , ,《人类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说; ,《 起源与性的选择》,人类起源于动物, 》,人类起源于动物 起源与性的选择》,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灭绝的古猿进化 而来 。 不久,英博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用解剖学、胚胎学、 赫胥黎( 不久, 博物学家赫胥黎 T.H.Huxley)用解剖学、胚胎学、 古生物学知识,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论 人猿同祖论。 古生物学知识,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论。 1876年 恩格斯的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1876年,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 指出劳动的作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指出劳动的作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手足分化和直立行走,标志着人最初 最初从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手足分化和直立行走,标志着人最初从 猿分化出来,开始制造工具以及火的使用 是人猿最终 制造工具以及火的使用, 最终分化 猿分化出来,开始制造工具以及火的使用,是人猿最终分化 的标志。 的标志。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第三节 父系氏族公社
第一节 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距今约200万年~5万年)
一、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 二、人类产生的进化说 三、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 (一)猿人 (二)古人
一、有关人类起源的传说
猿的出现、人类的诞生、文明的开始加以量化。 地球(46亿年)—— 365天 腊玛古猿(1000万年)—— 1天 北京猿人(50、60万年)—— 1小时 人类文明曙光出现(5000年)—— 30秒 人类历史相对于地史来说讲,仅是瞬间之事。就在这相 对短暂的进程中,人类在劳动中进化自身,也不断创造着辉 煌。从远古走来,从蒙昧、野蛮逐步走向文明。就中国大地 而言,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古人类——距今约 200万年。中国古代史的篇章将从这里翻开。

01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

01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

第二节 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 葡萄牙人早在15世纪就在西非海岸的几内亚、刚 果、安哥拉等地从事殖民活动,建立商站。
二、西班牙西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 赫南多·科泰斯征服阿兹特克帝国。 ▪ 1519年,科泰斯从古巴率军去征服阿兹特克帝国,只带了
600人、少数小炮、13支步枪和16匹马。 ▪ 1520年阿兹特克帝国的印第安人发生起义,皇帝在混乱中
▪ 在远洋航海方面,阿拉伯人早就有船只开辟了从波斯湾出 发经印度、锡兰于是,问题就产生了:有着悠久航海历史的中国 人,为什么没能最后成为发现新大陆的人;为什 么中国的航海事业会时不时地中断,最后复归封 闭的状态?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西方在航海方面超 过了东方,并完成了地理大发现?
15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产生往西航行到达东方的想 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被誉为伟大的航海 家和殖民者。
哥 伦 布
第 一 次
航 行
哥 伦 布
发 现 新
大 陆
哥伦布的四次航行
(二)达·伽马绕过好望角
▪ 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这是西欧人占领非洲的 开端。1418年后,葡萄牙人在“航海王子”亨利的领导下, 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了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的探险活动。
费 迪 南 德
麦 哲 伦
·
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
(四)教皇子午线的划定
▪ 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发现提出了关于新发现 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当时流行两种观念:
▪ 其一,基督教国家有权占领异教徒的国土; ▪ 其二,教皇有权决定尚未被基督教统治者所占领
的土地的主权归属。
教 皇 子 午 线
教皇子午线
思考题
▪ 一、名词解释:教皇子午线 ▪ 二、简答题: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及影响? ▪ 三、试析地理大发现与现代国际关系产生之间的

01章质点的运动

01章质点的运动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三年高考】 一、选择题1.原书P1第1题 2.原书P1第3题 3.原书P1第2题 二.非选择题4.原书P3第12题 5.原书P3第14题 6.原书P1第5题 7.原书P2第6题 8.原书P3第13题 9.原书P2第7题 10.原书P3第15题 11.原书P2第8题 ◆【规律点睛】考点突破:1.本专题涉及到内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研究了物体做运动的规律,对于质点的运动,重点是要掌握物体的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等等,重点是匀变直线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不仅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基础,而且在处理运动与力的综合问题、与功能综合的问题和动量综合的综合题中也经常用到。

无论是在处理单纯的运动问题,还是与受力、功能以及动量综合题时,关键是要仔细分析清楚质点的运动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其它的知识点内容来处理问题。

2.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大型的计算题,考点涉及的单独方面内容有:的匀变速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或者和受力、功能、动量问题综合的题目,当然较多的是将本专题内容与牛顿定律、动量动能、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等等知识相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在大型综合类的问题中出现的往往是基本规律渗透到其它的知识点上的应用。

3.知识点要求: ⑴“速度”和“速率”概念的区分,速度是矢量,速率是速度的大小,是个标量。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概念的区分,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但它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而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⑵正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tv v a t 0-=,此公式给出了加速度的大小是:速度的变化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

它表示的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而并非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一个速度很大的运动物体,可能加速度为零,而一个速度很小的物体却可以有着很大的加速度。

例如:在高空以500m/s 速度作匀速飞行的炮弹,它的加速度是零,而竖直上抛的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它的加速度却是g 。

01章(一)_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

01章(一)_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2/22
体系分类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2/22
体系的性质
用宏观可测性质来描述体系的热力学状态, 故这些性质又称为热力学变量。可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 又称为容量性质,它的数值与体系的物质的 量成正比,如体积、质量、熵等。这种性质有加 和性,在数学上是一次齐函数。 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ies) 它的数值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点,与体系的 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等。它 在数学上是零次齐函数。指定了物质的量的容量 性质即成为强度性质,如摩尔热容。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2/22
热力学能
热力学能(thermodynamic energy)以前 称为内能(internal energy),它是指体系内部 能量的总和,包括分子运动的平动能、分子 内的转动能、振动能、电子能、核能以及各 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位能等。
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用符号U表示, 它的绝对值无法测定,只能求出它的变化值 (相对值)。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2/22
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first kind of perpetual motion mechine) 一种既不靠外界提供能量,本身也不减少能 量,却可以不断对外源源不断作功的机器称为第一 类永动机,它显然与能量守恒定律矛盾。 历史上曾一度热衷于制造这种机器,均以失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8/12/22

《墨子》:01章亲士阅读

《墨子》:01章亲士阅读

《墨子》:01章亲士阅读01章亲士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

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能够长生保国。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

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

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能够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能够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能够致君见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

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土尧〕埆者其地不育。

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

0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0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环境
无物质交换 封闭系统
有能量交换
经典热力学主要研究封闭系统 7
系统的分类
(3)隔离系统(isolated system) 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 故又称为孤立系统。
环境 无物质交换
隔离系统(1)
无能量交换
8
系统的分类
(3)隔离系统(isolated system) 有时把系统和影响所及的环境一起作为孤立系
强度性质(intensive properties) 它的数值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特点,与系统的数量无 关,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压力等。指定了物质 的量的容量性质即成为强度性质,或两个容量性质 相除得强度性质。
10
系统的性质
强度性质

广度性质 物质的量

广度性质(1) 广度性质(2)
m
V U
Um n
统来考虑---使用熵判据常用此思想。
大环境 无物质交换
孤立系统(2)
Siso Ssys Ssur
无能量交换
9
系统的性质
这些性质又称为热力学变量。可分为两类:
广度性质(extensive properties) 又称为容量性质,它的数值与系统的物质的量成 正比,如体积、质量、熵等。这种性质有加和性。
功可以分为体积(/膨胀)功(We)和非体积(/膨 胀)功(Wf 或 W’),热力学中一般不考虑非膨胀功。
★ 膨胀功 pi >或 pe
We pedV
We
We -
V2
pedV
V1
19
功与过程
1.自由膨胀(free expansion)
pe 0 δWe pedV 0

01章_热力学第一定律

01章_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求2mol水蒸汽在373K,101.3 kPa下凝结成液态水 的体积功。
解:
P外=101.3 kPa 2molH2O(g)(373K,101.3 kPa ) →2molH2O(l)(373K,101.3 kPa)
为等温等压过程: W = – P2(V2 – V1) = – (ng产 – ng反) RT W = – (0 – 2) 8.314×373 = 6206 J/mol
相平衡(phase equilibrium) 多相共存时,各相的组成和数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 反应系统中各物的数量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四 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 系统的一些性质,其数值仅取决于系统所处
的状态,而与系统如何到达该状态无关;
二 系统的性质
指定了物质的量的容量性质即成为强度性质, 或两个容量性质相除得强度性质。例如:
m V U Um n
V Vm n S Sm n
三 热力学平衡态 当系统的诸性质不随时间而改变,则系统就处于 热力学平衡态,称体系处于某种状态。 热力学平衡包括: 热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 系统各部分温度相等 力学平衡(mechanical equilibrium) 系统各部的压力都相等,边界不再移动。如有 刚壁存在,虽双方压力不等,但也能保持力学平衡
它的变化值仅取决于系统的始态和终态,而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具有这种特性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性可描述为: 异途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五 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 系统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对于一定量的单组分均匀系统,状态函数 p, V,T 之间有一定量的联系。经验证明,只有两个 是独立的,它们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0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0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概述(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生产水乎提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步分离,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国家机器产生。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

有的人把阶级性看作是教育的本质,也有人把生产性看作是教育的本质,这些都是偏颇的认识。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2)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4)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的长期性是指无论从一个教育活动的完成,还是一个个体的教育生长,其时间周期都比较长。

(5)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此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特定的教育形态不一定跟其当时的社会形态保持一致,而存在教育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发现,利用【导入】和【导 出】命令可对图像格式进行转换,以满足设计需求。 常用的导出格式有:“*.AI”格式,可以在Photoshop、 Illustrator等软件中直接打开并编辑;“*.TIF”格式, 常用的制版输出文件格式;“*.JPG”格式,常用的 压缩文件格式;“*.PSD”格式,是Photoshop的专用 文件格式,将图形文件导出为此格式后在Photoshop 中打开,各图层将独立存在,但唯一的缺点是保存 的文件比较大。
上机练习3:设置标尺、辅助线、网格
本节将通过绘制一个简单的 图形来进一步熟练掌握设置标尺、 辅助线、网格的方法及应用技巧。
练习目的

掌握页面大小的设置方法。 掌握标尺的使用方法与应用技巧。 掌握辅助线的设置方法与应用技巧。
练习内容
利用标尺和辅助线的捕捉功能绘制如 图所示的图形。
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 骤详见教材。
练习总结
在图形的绘制过程中,要注意在【选 项】对话框中勾选【显示对齐位置标记】 复选框,这样在绘制过程中可以显示鼠标 捕捉到的点的标记,同时注意要开启捕捉 辅助线的功能。
上机练习4:缩放与平移视图
在 CorelDRAW 中 绘 制 或 修 改图形时,常常需要将其放大或 缩小以查看图形的每一个细节, 本节通过工具箱中的【缩放】工 具和【手形】工具来完成视图的 缩放与平移。
第1章 CorelDRAW 12基本操作
1.1 上机练习1: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1.2 上机练习2:导入图像并导出
1.3
上机练习3:设置标尺、辅助线、网格
1.4 上机练习4:缩放与平移视图
上机练习1: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本节来练习图形文件的基本 操作,并熟悉【文件】菜单中的 【新建】命令、【打开】命令、 【保存】命令以及【另存为】命 令的使用方法。
练习目的
掌握【缩放】工具和【手形】工具的 运用。
练习内容
以实例的形式来介绍【缩放】工具和 【手形】工具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详见教材。
练习总结
【缩放】工具和【手形】工具的属性 栏如图所示。




【缩放级别】 :在此下拉列表中可以 选择要使用的窗口显示比例。 【放大】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以将图形 放大显示。 【缩小】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以将图形 缩小显示,快捷键为F3键。 【缩放选定范围】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 以将选择的图形以最大化的形式显示,快捷键 为Shift+F2 组合键。
上机练习2:导入图像并导出
本节来练习图像的导入与导出操 作。主要用到【文件】菜单中的【导 入】命令和【导出】命令。
练习目的
掌握导入及导出图像的方法。
练习内容
将素材文件中的“图库\02\花瓶.jpg” 图片文件导入到新建文件的页面可打印区 中,然后将其以“花瓶.tif”导出。

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详见教材。
练习目的

掌握新建文件的方法。 掌握打开文件的方法。 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 掌握另存文件的方法。
练习内容
练习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
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步骤详见教材。
练习总结
本节练习了图形文件的基本操作,包 括【文件】菜单中的的【新建】、【打 开】、【保存】与【另存为】命令的运用。 这些操作是开始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必须 要掌握的,希望读者通过本例的学习能够 掌握这些操作。


【缩放全部对象】按钮 :单击此按钮, 可以将绘图窗口中的所有图形以最大化 的形式显示,快捷键为F4键。 【显示页面】按钮 :单击此按钮,可 以将绘图窗口中的图形以绘图窗口中页 面打印区域的100%大小进行显示,快捷 键为Shift+F4 组合键。


【按页宽显示】按钮 :单击此按钮, 可以将绘图窗口中的图形以绘图窗口中 页面打印区域的宽度进行显示。 【按页高显示】按钮 :单击此按钮, 可以将绘图窗口中的图形以绘图窗口中 页面打印区域的高度进行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