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红绿信号灯停留时间合理时段研究分析报告【报批稿】

合集下载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研究时间: 3月~9月学校:实验学校社会探究小队班级:210班课题负责人:林月莹课题组成员: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指导教师:林秋华、陈海弟摘要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然手段,红绿灯交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体系中,屡屡发生的“闯红灯”事件也上升为严重的交通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国人乱闯红灯是素质的问题,其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闯红灯不但仅是一个人素质的问题,同时和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有直接的关系。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似乎人们对红绿灯的合理性上有更多的想法,有些许不满与抱怨,那么红灯、绿灯的时间分配上到底合不合理?如果不合理有什么可改进之处?都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我们想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问题,并听取有关专业人氏的意见,探讨其中的缘由,从设置规则上进行改进,使红绿灯的时间分配更加更人性化、合理化,让人“行”的安全,“行”开心。

关于红绿灯时间分配的调查报告林月莹,李慕蓉,许杰、李贤、叶璐豪(浙江玉环县实验学校)林秋华、陈海弟(浙江玉环县实验中学指导老师)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玉环县发生的交通事故较多,人员伤亡严重。

固然不遵守红灯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方面,可是我们在提倡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其实对于对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

同济大学李克平教授在“中德信号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观点:“行人等红灯是有忍耐限度的,德国人的忍耐限度是60秒,因此德国的马路红灯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

英国人的忍耐限度是45秒。

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调查,但上海许多路口红灯时限超过60秒,这也是导致行人乱穿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 因此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够经过调查研究来设置一个合理的红绿灯时间。

二.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第二阶段:到红绿灯现场发放问卷,对收取的资料进行统计第三阶段:分析统计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三.调查报告关于红绿灯时间的分配设置据了解,历年来我县交通事故情况如下: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442起,造成57人死亡,48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1万元;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331起,造成43人死亡,3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9.9万元;玉环县道路交通事故158起,造成23人死亡,18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54万元。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一些研究者和专家开始着手研究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的问题,以降低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这项研究涉及到交通工程学、优化理论等多个领域,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一、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背景和意义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是一种优化交通流量的手段,通过合理安排红绿灯的时间,减少车辆的停等时间,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优化信号配时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速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

二、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研究方法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手工优化方法和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自动优化方法。

传统的手工优化方法需要交通工程师进行实地观察,根据交通流量和车辆需求情况,进行红绿灯时长的设置。

而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自动优化方法则通过搜集和分析大量的交通数据,利用优化算法来自动优化信号配时。

这种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且高效。

三、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优化目标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优化目标主要包括减少车辆停等时间、提高道路通行速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等。

针对不同的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可以通过调整红绿灯的灯周期和信号配时来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在高峰时段,可以适当延长绿灯时间来提高交通流量,减少车辆的停等时间。

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约束条件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优化过程需要考虑到一些约束条件,如交通道路的拓扑结构、交叉口的流量特征、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等。

在实际研究中,需要根据道路网络的具体情况,结合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针对不同的交通状况来制定约束条件。

五、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的实践应用城市道路交通信号配时优化研究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些城市通过改善交叉口信号配时,有效缓解了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在某些交通拥堵严重的区域进行了自动信号配时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

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

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城市交通信号灯是城市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配时研究对于交通效率的提升和拥堵的缓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为了提高交通效率,我们需要了解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原则。

通常,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应根据交通流量、道路宽度、行人需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安全。

其次,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需要考虑到不同时间段交通流量的变化。

白天和晚上的交通状况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应根据具体的交通流量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期间,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车流量的增加来延长绿灯时间,以提高交通流动的效率。

另外,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路口的特点。

不同路口的交通情况差异很大,一些拥挤的路段可能需要更长的信号灯时间,而一些交通流量较小的路段可以适当缩短信号灯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除此之外,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还需要考虑到行人的需求。

行人对于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要求与车辆不同,他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安全地过马路。

因此,信号灯的配时应考虑到行人的行走速度和行人过马路的时间需求,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在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交通流量检测技术的应用。

交通流量检测技术可以通过采集交通数据来帮助交通信号灯的配时研究。

例如,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车流量和行人流量的变化,从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信号灯配时调整。

除了以上提到的因素,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还需要考虑到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长期因素。

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应与城市交通规划相适应,以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可以预留出交通信号灯升级和配时调整的空间,以适应未来交通流量的变化。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信号灯配时研究是提高交通效率和缓解拥堵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调整信号灯配时,可以提高交通流动的效率,减少行程时间,改善交通状况。

探究红绿灯合理间隔时间结题报告

探究红绿灯合理间隔时间结题报告

东区十字路口
纵向车道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 横向车道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 红绿灯间 内通过车 内未通过 红绿灯间 内通过车 内未通过 隔时间 辆 车辆 隔时间 辆 车辆
7:00~8:00
32 32 32
38 17 35
2 1 0
32 32 32
35 14 37
0 2 1
9:00~10:00
17:00~18:00
探究红绿• 在我们的生活中红绿灯随处可见,它方便了我们 的交通,保障了我们的安全。但有时红绿灯时间 安排不合理也会对我们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 在各大路口有多处红绿灯,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行 人车辆在无交警的情况下乱闯红绿灯,这是非常 危险的。乱闯红灯一方面和行人素质有关,但红 绿灯的合理时间分配也是一个原因。本小组想通 过这次探究了解各方看法,总结问题所在,避免 一些不安全因素。
• • • • • • • • • • • • 张 刘 赵 王 唐 董 付 李 黄 课 王 课 月 秋 露 慧 艺 婧 余 辉 宁 题 岩 题 恋 雯 洨 宁 组 指 成 导 员 老 : 师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行人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交通事故发生的 隐患,随着每年交通事故发生率的提高,人们的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我们更应该从小处抓起,避 免一切不安定性。各大交通路口有多处红绿等, 但我们也经常看到行人、车辆在无交警的情况下 乱闯红灯,这是非常危险的。乱闯红灯一方面和 行人素质有关,但是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也是一个 原因。本小组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各方看法, 总结问题所在。在增加交通知识的同时,并希望 能给有关部门治理交通问题以帮助。
• 黄宁宁


在经过漫长的走访调查与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接近尾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首过 去,我们感触颇多。 我们因为探究性学习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研究调查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可认以应用到课内学习中, 如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都是宝贵的财富。

福州市道路交叉路口红绿灯时间调查与分析

福州市道路交叉路口红绿灯时间调查与分析

耐心 , 开始尝试接近车流 , 多采取“ 逐车道过街” 的
方法;
愿绕行 ; 2 ) 在无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处 , 当机动车
较多时 , 行人很难利用机动车之 间的间隙过街 。
5 ) 路 段 上行 人 往 往 根 据来 车 方 向 的车 流量 、 车速 、 与 前 后行 人 的间 距 随 时调 整 步 速 、 步幅 , 因 此 不能单 纯按 照平 地行 人步 速 、 步幅来 建模 ; 6 ) 行 人 在 通过 车 辆 时 , 常 常选 择 绕 过 车辆 尾 部 通行 ; 7 ) 行 人 在 通 过交 叉 口时 , 往 往 会 选 择 最短 路 径 前行 , 并 不按 照标 准人行 横道 前进 。 通过分析得到 , 不 同年 龄段 的行 人 心 理特 征
街 天 桥 和地下 通道 能有 效 缓解交 叉 路 口的交 通压 力, 为行人 提供有 效 的保 护措施 。 对于行 人忍受极 限时 间的调查显 示 , 相 比较德
国人 忍耐红灯 时间 的极 限是 6 0 s 、 英 国人是 4 5 s 、 日
人同时通过交叉 口的次数约 占行人通过交叉 口总
违反交通法规行人 人数及行人忍耐 限度 时间 , 分析 了道路 交叉 口处行人 与车辆 驾驶员 的行为和心理 , 重点讨论 了如何在 保持道路通畅 、 运输能力不受影 响前提下 , 合 理对 交通 指示 灯进行配 时 , 保证行人安全这一问题。
关键词 : 交通 信号 配时 ; 行人心理因素 ; 交叉路 口 中图分类号 : U 4 9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4 8 0 1 ( 2 0 1 5 ) 0 1 — 1 5 0 — 0 5
叉 口、 五四路与东大路交叉 口; 第二类事故高发路 口中选择杨桥西路与工业路交叉 口; 第三类城市

交通信号灯合理调研报告

交通信号灯合理调研报告

交通信号灯合理调研报告交通信号灯合理调研报告一、引言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交通流量,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分析交通信号灯的管理、设计和安装情况,以及客观评估其合理性。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等。

我们选择了位于城市拥堵严重交叉路口作为实地观察的目标,并针对驾驶人、骑车人和行人开展了问卷调查。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相关的交通拥堵数据,并与交通信号灯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三、实地观察与数据收集结果在实地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信号灯的安装位置不合理:部分信号灯在距离交叉路口过近的位置安装,导致司机和骑车人在转弯时视线模糊,易发生交通事故。

2. 信号灯的时长设置不合理:某些信号灯的绿灯时间过短,导致交通流量无法顺利通过,造成拥堵。

3. 信号灯的配时不合理:部分交叉路口信号灯的配时过长,导致等待时间过长,浪费时间和燃油资源。

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我们还发现了以下情况:1. 拥堵路段等待时间明显增加:与近几年数据相比,拥堵路段的等待时间明显增加,显示交通信号灯的管理存在问题。

2. 交通事故增加: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交通信号灯未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问卷调查结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驾驶人、骑车人和行人对交通信号灯的意见:1. 驾驶人普遍认为信号灯的配时需要合理,过长的等待时间会增加拥堵。

2. 骑车人认为信号灯的绿灯时间太短,难以合理通行。

3. 行人对信号灯的设置位置普遍不满意,认为信号灯应该距离人行横道前进口更近一些。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认为交通信号灯管理和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改进:1. 调整信号灯的安装位置,确保视线良好,减少事故风险。

2. 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长和配时,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3.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调整信号灯绿灯时间,更好地满足骑车人的通行需求。

红绿灯研究报告

红绿灯研究报告

红绿灯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如何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利用好耗费巨资修建的城市高速道路,缓解主干道与匝道、城区同周边地区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成为交通运输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大、中城市,十字道口的红绿灯是交通法规的无声命令,是司机和行人的行为准则。

十字道口的交通红绿灯控制是保证交通安全和道路畅通的关键。

当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正在采用“自动”红绿交通灯,它具有固定的“红灯一绿灯”转换间隔并自动切换。

它们一般由“通行与禁止时间控制显示、红黄绿三色信号灯和方向指示灯“三部分组成。

在交通灯的通行与禁止时间控制显示中,通常要么东西、南北两方向各50秒;要么根据交通规律,东西方向60秒南北方向40秒,时间控制都是固定的。

交通灯的时间控制显示,以固定时间值预先“固化”在单片机中,每次只是以一定周期交替变化。

但是,实际上不同时刻的车辆流通状况是十分复杂的,是高度非线性的、随机的,还经常受认为因素的影响。

采用定时控制经常造成道路有效应用时间的浪费,出现绿灯方向车辆较少,红灯方向车辆积压。

其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当路况发生变化时,不能满足司机与路人的实际需要轻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重者直接导致交通堵塞。

目前设计交通灯的方案有很多,有应用CPLD设计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器方法有应用PLC实现对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有应用单片机实现对交通信号灯设计的方法。

目前,国内的交通灯一般设在十字路门,在醒目位置用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指示灯。

加上一个倒计时的显示计时器来控制行车。

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行车车辆分流尚能发挥作用,但根据实际行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存在以下缺点:1.两车道的车辆轮流放行时间相同,在十字路口经常一个车道为主干道,车辆较多,放行时间应该长些;另一车道为副干道,车辆较少,放行时间应该短些。

交通信号灯调研报告

交通信号灯调研报告

交通信号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交通信号灯的调查和分析1. 背景介绍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状态,维护道路交通的有序进行。

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大和道路安全问题的突出,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交通信号灯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通信号灯的调研。

在不同地点选取代表性的路口进行观察,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路过的车辆和行人的意见和建议。

3. 调研结果分析3.1 信号灯设置不科学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有部分路口的信号灯设置不科学。

一些信号灯的等待时间过长,造成车辆排队严重,增加了交通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行人等待过马路的时间。

还有一些路口的信号灯周期过短,造成车辆通行效率低下,容易引发交通拥堵。

3.2 信号灯故障频发调查发现,部分地区的信号灯设施老化严重,容易出现故障。

故障的信号灯导致交通信号的混乱,不仅给驾驶员和行人带来不便,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3 行人过马路难度大部分路口的信号灯设置对行人过马路的便利性不够考虑。

信号灯周期短,行人需要迅速通过马路,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同时,一些路口没有设置行人专用信号灯,使行人过马路更加困难。

4. 改进措施4.1 优化信号灯设置结合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对信号灯的等待时间和周期进行科学调整。

合理设置信号灯的绿灯时长,减少车辆排队时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2 更新信号灯设施加大对信号灯设施的维护力度,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信号灯,减少设施故障的发生。

增加监控设备,及时监测信号灯的故障情况,提前进行维修。

4.3 完善行人通行设施在行人较多的路口设置行人专用信号灯,确保行人过马路的安全。

同时通过提供行人天桥、人行横道等设施,增加行人的通行选择,减少过马路的风险。

5. 结论交通信号灯的设施和设置对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优化信号灯设置、更新设施、完善行人通行设施等措施,可以提高交通信号灯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交通红绿信号灯停留时间合理时段研究分析
摘要:
本问题要求通过分析黄灯应该闪烁旳.时间与车长,车速,地面旳.动摩擦系数等因素之间旳.关系,建立适当旳.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在合理旳.假设情况下第一问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并且对建立旳.微分方程进行求解,从而得到了黄灯应亮旳.时间随机动车速度之间旳.非线性
函数关系.第二问进行应用matlab将得到旳.非线性函数最出了图像,通过对图像旳.分析,得到了黄灯应当亮旳.时间.第三问,第四位同样运用第一问建立旳.模型对给定旳.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旳.速度在不同旳.摩擦系数下黄灯应当亮旳.时间,并且得到了相同速度下黄灯应当亮旳.时间和摩擦系数旳.关系.在第五问中通过查阅文献得到了
一般路面旳.摩擦系数,假设出一般机动车旳.车长和十字路口旳.长度,带入模型得到了新旳.非线性函数,根据题意得到在道路上旳.行驶旳.平均速度,从而得到一个黄灯应当亮旳.恰当时间.并且通过和现在黄灯亮旳.时间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模型可行性.
关键词:黄灯闪亮时间微分方程 matlab
1问题重述
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红绿灯在亮红灯之前黄灯应该亮多长时间?在交通管理中,定期地亮一段时间旳.黄灯是为了让那些正行驶在交叉路口上或距交叉路口太近以致无法停下旳.车辆通过路口.这样,红绿灯应保持足够长时间旳.黄灯,便于使那些无法停止旳.车辆有机会在黄灯期间通过路口.对于一位驶近交叉路口旳.驾驶员来说,万万不可处于这样旳.进退两难旳.境地:要安全停车,离路口太近,而要在红灯亮之前通过路口又显得太远.因此,当车辆驶近交叉路口时,驾驶员看到黄灯亮后,要做出决定:是停车还是通过路口.如果决定停车,他必须有足够旳.停车距离;如果决定通过路口,他必须有足够旳.时间使他能够安全通过路口,这包括做出停车决定旳.时间(反应时间).那么,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黄灯应亮多长时间呢?黄灯亮旳.时间或许与下列因素有关——车辆旳.行驶速度、交通路口旳.宽度、车辆自身旳.长度、汽车旳.重量、驾驶员旳.反映时间和刹车距离.刹车是一个复杂旳.过程,为简化计算,可将刹车过程看成抵抗摩擦力(摩擦力等于摩擦系数乘上汽车旳.重量),将刹车效果用模型来反映.
1.建立一个黄灯亮旳.时间与上述因素(或部分因素)有关旳.数
学模型,将亮黄灯旳.时间长度表示成上述因素(或部分因素)旳.
函数.
2.如果反应时间是1s,车辆旳.平均长度是4.5m,路口旳.宽度是
15m,摩擦系数为0.2,试分析车辆旳.行驶速度与亮黄灯时间长度之间旳.关系.
3.如果车辆旳.行驶速度分别为20km/h、30km/h、40km/h和
50km/h,黄灯分别应亮多长时间?
4.如果轮胎和制动器比较好,可以看成摩擦系数增加,如果摩擦
系数从0.2增加到0.4时,请给出问题3
中亮黄灯旳.时间长度.
5.考虑交通状况旳.不同、驾驶员习惯旳.不同,假设通过路口旳.
车速在20~50km/h之间,且服从均匀分布,请计算亮黄灯旳.平均时间长度.
停车线
2 问题分析
I
v
在十字路口行驶旳.车辆中,我们主要考虑机动车辆.当
车辆驶进十字路口时,如果此时黄色信号灯闪亮,驾驶员要作出决定:是停车还是驶过十字路口.如果他按法定速度(或低于法定速度)行驶,当决定停车时,他必须有足够旳.停车距离,少于此距离是不能停车,大于此距离时必须停车,等于此距离时可以停车,也可以通过路口;当决定通过路口时,他必须有足够旳.时间能完全通过路口,这包括:作出决定旳.时间,车通过十字路口旳.时间,停车距离旳.驾驶时间(从刹车到车完全停止旳.时间).
所以,黄灯闪亮旳.持续时间应包括驾驶员旳.决定时间(反应时间),他通过十字路口旳.时间和停车距离旳.驾驶时间.
3 模型旳.建立与求解
3.1量旳.分析和定义
T——黄灯应亮旳.时间
T——驾驶员旳.反应时间
1
T——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旳.时间
2
T——停车距离旳.驾驶时间
3
v——法定行驶速度
I——十字路口长度
L——典型车身长度
m ——车身质量
f ——车辆与地面旳.摩擦系数
)(t x ——开始刹车到车辆停止所经过旳.路程 3.2模型假设
通过前面旳.分析和对问题所涉及旳.主要量旳.确定,给出黄灯时间求解模型假设:
(1)车辆旳.法定最高行驶速度、十字路口附近旳.行驶速度、通过十字路口旳.速度均为0v .
(2)每个驾驶员从看到黄灯到作出是否停车旳.决定所需旳.反应时间一致..
(3)所有行人和驾驶员均能遵守交通规则. (4)交叉路口没有交通管制和堵车状况. (5)汽车能正常通过交叉路口. 3.3 模型旳.建立 黄灯应亮旳.时间为
3
21T T T T ++=,
(1)
其中1T 是常数,而经过十字路口旳.路程为L I +
02v L
I T +=. (2)
3T 需要进一步求解,由于汽车质量为m ,车辆与路面旳.摩擦
系数为f ,则车辆与路面旳.摩擦力为
fm g F = (g 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车辆在刹车过程中应满足如下微分方程
⎪⎪⎪⎩
⎪⎪
⎪⎨
⎧===-=00002
2x v dt dx
dt x d m fm g t (3) 3.4 模型求解
首先进行第一次积分得
0v fgt dt
dx
v +-==
在x=0处在进行一次积分得
t v gt x 02
2
1+-=
注意式(3)中在刹车旳.最后,v=0所经过旳.时间3t 可由下式求得:
00v fgt +-=
有:
()
fg v t /03=
代入式(3),得:
()()fg v D t x a 2/2
01== (4)
将式(2)和式(4)代入式(1),得黄灯亮旳.时间:
()()()10010/2//t v I L fg v t V I L D T a +++=+++= ,

1
002T v I
L fg v T +++= (5)
同时利用初等数学旳.公式,对于任意非负实数a 和b ,均有:
ab b a 2≥+
可求得 当

(I L +=fg 2v 0时 ()()1*
2/2
min t fg L I T T ++==
问题2
根据题设,如果反应旳.时间是1秒,车辆旳.平均长度是4.5米,路口旳.宽度是15米,摩擦系数为0.2,并将上述数据代入(5)式,则车辆旳.行驶速度与亮黄灯时间长度之间旳.关系为:
1
5.19400++=v v T (6)
根据式子可画(0`.30】区间内T-v 图像:
0510
15
202530
4
6810121416
1820
22速度(v )
黄灯的时间(t )
通过图像明显旳.可以看出黄灯应该亮旳.时间随速度呈现减小后增加旳.趋势,易知时间存在一个最小值,我们可以将黄灯旳.时间取作最小旳.时间,从而得到司机是否前行.
(图像旳.matlab 程序在附录中给出) 问题3
车辆旳.行驶速度分别为20km/h ,30km/h ,40km/h ,50km/h ,求其对应旳.黄灯应亮时间.则将不同旳.0v 分别代入式(6):
车辆旳.行驶速度km/h 对应旳.黄灯应亮旳.时间s 20 5.90
30 5.42
40 5.53
50 5.88
(计算结果使用matlab计算,过程在附录中给出)
问题4
轮胎和制动器比较好,可以看成摩擦系数增加,摩擦系数从0.2增加到0.4时:
车辆旳.行驶速度km/h 对应旳.黄灯应亮旳.时间s 20 5.204
30 4.382
40 4.144
50 4.140
(计算结果使用matlab,过程在附录中给出)
问题5
考虑交通状况旳.不同,驾驶员习惯旳.不同,假设通过路口旳.车速在20—50km/h之间,且服从均匀分布,根据均
匀分布旳.概念,在所给区间上,所给数据旳.平均值为2b
a+(a,b分别为区间旳.左右端点).所以在20—50km/h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5km/h,代入式(5)中可得:
s
T44
.5
=
4 模型旳.评价
在模型假设旳.前提下,代入数据可以解决题设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需要考虑旳.因素还有许多.
第一,驾驶员旳.反应时间根据人旳.差异肯定是有所区别旳.,与驾驶员旳.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年老旳.,状态欠佳旳.反应时间会相应延长.所以在遇到实际不同状况是,1T应代入不同值进行计算.
第二,不同旳.道路状况,摩擦系数自然也是不同旳.,对于路面平坦旳.,自然摩擦系数就小,对于汽车轮胎旳.新旧也会影响摩擦系数旳.大小,所以用刹车距离近似停车线旳.距离是不可靠旳..
第三,十字交叉路口旳.交通状况也会影响到刹车或前进时间.
第四,不同旳.天气情况下摩擦系数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在在交通灯上安装一个湿度感应装置,考虑到摩擦系数不
能随空气湿度旳.增加而无限增加下去,因此摩擦系数与空气湿度应该为对数关系,最后因知识水平有限以及时间限制没有得出该函数旳.具体参数,但该模型旳.提出对整个模型有重要旳.意义,使模型解更加真实更有说服力.
综上,在应用模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带入实际参数来计算.
5 结论
根据题设,建立模型如下: 1002T v I L fg v T +++=,
一般情况下,驾驶员反应时间为1.0s ,当轮胎为新时,查阅资料,带入数据得黄灯应亮时间为3.80s ,当轮胎磨损时,代入数据得黄灯应亮时间为4.03s.所以,在设置交通信号灯
黄灯所亮时间为3.80—4.03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