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合集下载

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丁伟;黄顺旺;许龙;曹明成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2007(011)011
【摘要】目的研究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抗氧剂用量、pH值、活性炭用量和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魏酸钠的含量,用HPLC法检测有关物质.结果加入0.1%甲硫氨酸,调pH值在4.0~6.0,加入0.1%的活性炭.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
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
【总页数】2页(P973-974)
【作者】丁伟;黄顺旺;许龙;曹明成
【作者单位】中煤三建集团-德胜药业(宿州)有限公司,安徽,宿州,234000;合肥仁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合肥仁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
肥,230088;合肥仁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沈阳药科大学现代社会
药学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6
【相关文献】
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 [J], 陈炳岩
2.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J], 王相忍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 [J], 蒋艳霞;焦志斌;崔素梅;张慧兰
4.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J], 何黎黎;李婧;仇丽颖
5.HPLC法测定阿魏酸钠氯化钠注射液中阿魏酸钠的含量 [J], 王冬梅;莫宗琪;苏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在 胃肠道环境中, 水经半透膜渗入片芯, 片芯中药物与渗透压活性物质迅速水化形成具有较大渗透压的过饱和 溶液;同时半透膜包衣层中的水溶性致孔剂溶解, 在包衣膜上形成孔洞, 片芯 中药物溶液即通过这些小 孔释放 到胃肠道 中¨ .因此选择合适的渗透压活性物质, 包衣材料, 致孔剂是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关键. 本文以阿魏酸钠为模型药物, 使用醋酸纤维素作为包衣材料, E 4 0 P G 0为致孔剂包衣, 着重考察片芯处方工 艺对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
2 方法与结果
21 标 准 曲线 的建 立 .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阿魏酸钠4 . m , 0 L 9 9 g 置5 m 量瓶中, 6 用水溶解, 定容. 精密移取2 l 0 l m 于5m 容量瓶 中, 定容, 再分别精密移取01 . . . 、3 于 1m 容量瓶中, . 、O 、O 、1 、2 ml 0 l 3 5 0 定容; 1n 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 在30 m 度. 对浓度() p与吸收度(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A 即得回归方程p 7 5A 0 0 6 r . 9 . =1. 9 .. 0 , =0 99 表明阿 2 0 9 魏酸钠质量浓度在0 9 5 ̄ 3 l2 g l 质量浓度( 与吸收度( ) 良好的线性关系. . 72 1. 3 / 内, 3 9 m p ) A呈
一一 时 ' ∞ ∞ 0 【
加 ∞
’ … 一 ‘‘
文 章编 号:1o -8 32 1)100 -4 0 32 4(0 1 .130 0
阿魏 酸 钠微 孑 渗 透 泵 控释 片 的 片芯处 方工 艺 筛 选 L
何 黎黎,李婧 , 丽颖 仇
( 西南民族大学化 学与环境保护工程 学院,四川成都 6 0 4 ) 10 1 摘 要 : 目的 考察 片芯处方和工艺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 泵控释片的制备和体 外释 药性质 的影 响,并优选最佳 片芯处方

初级渗透泵控释片(二)

初级渗透泵控释片(二)

初级渗透泵控释片(二)
(三)处方筛选与优化
在预实验和总结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影响渗透泵制剂释药过程的主要因素为包衣膜的厚度(以片芯增重表示)、包衣液中HPMC和PEG1500的用量。

因此,将片芯组成和释药孔径固定选用三因素六水平均匀设计制备渗透泵片,测定各处方的体外释放度,将8小时内药物释放度对释放时间进行线性回归,以回归直线的相关系数为评价指标,对上述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经结果优化得最佳处方为包衣膜厚度(以片芯增重表示):5.54mg; HPMC:7.98g/L; PEG1500 4.5g/I.按照最佳处方制备硫酸沙丁胺醇渗透泵控释片,照释放度测定方法,测定体外释放度,由实验结果可知,该制剂体外释药速率在8小时内基本恒定,平均每小时的释药量为(0. 94±0. 03) mg/h,呈现出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

(四)释放机制的考察
根据公式Ⅱ=IIo.中可以近似地计算各种浓度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

其中Ⅱ.,一 CRT,C为浓度,R为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中为氯化钠的摩尔渗透系数,当氯化钠浓度为Imol/L、2mol/L、4mol/L时,中分别为0. 936 3、0.978 6和1.116 8,饱和氯化钠的中值为1. 298 7。

为考察本制剂的释放机制,以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为释放介质,按照释放度测定法,测定硫酸沙丁胺醇渗透泵控释片在各种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曲线,考察包衣膜内外渗透压差对释药过程的影响,累计释放曲线见图6-14结果表明,本制剂的释药速度随包衣膜内外渗透压差的减小而减小,渗透压差是该制剂的主要释放动力。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何黎黎;龚涛;李立立;郑玲利;张志荣
【期刊名称】《华西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6(21)3
【摘要】目的考察包衣处方对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包衣处方。

方法根据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药物的释放情况,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包衣处方。

结果增塑剂、包衣膜厚度、致孔剂对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速率的影响均较大,并能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控制12 h内稳定释药的包衣处方。

结论通过对包衣处方的调整,可稳定地控释阿魏酸钠口服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总页数】4页(P218-221)
【关键词】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正交设计;控制释放
【作者】何黎黎;龚涛;李立立;郑玲利;张志荣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
【相关文献】
1.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J], 何黎黎;李婧;仇丽颖
2.依托度酸渗透泵型控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影响因素 [J], 李兴凯;高峦;吴爽;杨星钢;潘卫三;
3.盐酸阿夫唑嗪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及释药影响因素考察 [J], 翟国松;张伟;李琳;徐淑英;何仲贵;
4.淫羊藿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因素的考察 [J], 魏萍;尹蓉莉;李东芬;王宝才;陈海亭
5.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J], 胡鹏翼;陈青阳;郑琴;岳鹏飞;杨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第1期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稿日期:2010-12-21作者简介:何黎黎(1981-), 女, 讲师. E-mail: lilihes@文章编号: 1003-2843(2011)01-0103-04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何黎黎, 李婧, 仇丽颖(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摘 要:目的 考察片芯处方和工艺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 并优选最佳片芯处方工艺. 方法 根据制片情况和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 考察填充剂、促渗剂种类、片芯硬度等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 结果 优选出最佳片芯处方和工艺, 按照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结果良好. 结论 通过对片芯处方和工艺的优化, 可以得到稳定释药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关键词:阿魏酸钠;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片芯处方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3-2483.2011.01.025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主要由含有药物和渗透压活性物质的片芯和控制释放的半透包衣膜组成. 药片服用后,在胃肠道环境中, 水经半透膜渗入片芯, 片芯中药物与渗透压活性物质迅速水化形成具有较大渗透压的过饱和溶液; 同时半透膜包衣层中的水溶性致孔剂溶解, 在包衣膜上形成孔洞, 片芯中药物溶液即通过这些小孔释放到胃肠道中[1-2]. 因此选择合适的渗透压活性物质, 包衣材料, 致孔剂是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关键.本文以阿魏酸钠为模型药物, 使用醋酸纤维素作为包衣材料, PEG400为致孔剂包衣, 着重考察片芯处方工艺对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1 仪器和试药BY 2000小型包衣机(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Sartorius BP211D 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 ZRS-4智能溶出度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78X-2片剂四用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TU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 单冲压片机(上海天和制药机械厂).阿魏酸钠原料药(成都第一制药厂); 聚乙二醇400(PEG400, 成都光华化学试剂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聚乙烯吡咯烷酮(天津市津宇精细化工厂); 醋酸纤维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乙酰化率54.5%~56%); 乳糖 (四川大学华西医大制药厂提供); 丙酮、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标准曲线的建立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阿魏酸钠49.69mg, 置50mL 量瓶中, 用水溶解, 定容. 精密移取2ml 于50ml 容量瓶中, 定容, 再分别精密移取0.1、0.3、0.5、1.0、2、3ml 于10ml 容量瓶中, 定容; 在310nm 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 对浓度(ρ)与吸收度(A)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即得回归方程ρ=17.259A-0.0006, r =0.9999. 表明阿魏酸钠质量浓度在0.39752~13.9132µg/ml 内, 质量浓度(ρ)与吸收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释放度测定方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取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按中国药典2005版释放度测定法, 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的装置, 采用经脱气处理的900ml去离子水为释放介质, 设定转速为50r/min, 温度为37±0.5℃. 分别在1、2、3、4、5、6、7、8、9、10、11、12h取样5ml, 0.8µm微孔滤膜过滤, 并及时补加同体积保温介质. 取过滤所得续滤液, 并以去离子水为空白, 于310nm测定吸收度, 并据标准曲线计算累积释放度.2.3 填充剂的影响从制粒的休止角(以固定漏斗法测定休止角[3])、堆密度、制粒情况、可压性、成片的光洁度五个方面. 将阿魏酸钠、氯化钠、填充剂过80目筛, 混匀, 加入PVP10%乙醇溶液制软材后以20目筛制粒, 置烘箱约50℃干燥后取出, 并以20目筛整粒, 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混匀后压片用直径为7mm的浅弧冲压片[4], 片重200mg, 每片含阿魏酸钠75mg. 分别筛选用乳糖、预胶化淀粉、淀粉作为填充剂后制片效果. 结果见表1.表1 填充剂筛选结果指标乳糖预胶化淀粉淀粉37.0 38.6 39.8休止角(°)堆密度(g/cm3)0.404 0.376 0.355制粒情况颗粒较好松紧适度颗粒较好松紧适度颗粒较好松紧适度可压性好较好不好成片光洁度好较好较好膨胀率小大, 有膜破裂现象较大从表1看出, 制粒的休止角、堆密度、制粒情况、可压性、成片的光洁度五个方面来看, 乳糖的性质最适合作为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的填充剂. 而且发现预胶化淀粉有较大的吸水膨胀性, 不适用于膜控释片剂.2.4 渗透压促进剂种类的影响分别采用乳糖、NaCl和甘露醇作为渗透压促进剂, 处方其他成分不变, 考察促渗剂种类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释放的影响. 片芯处方设计见表2, 并按文献[5]法进行包衣, 测定释放度, 结果见图1.表2 使用不同促渗剂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处方阿魏酸钠(mg) 乳糖(mg) 硬脂酸镁(mg) 促渗剂(mg)1 75 532 乳糖(60)2 75 53 2 NaCl(60)图1 不同渗透压活性物质制备的阿魏酸钠微孔图2 不同片芯硬度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n=6) 泵控释片体外释放(n=6) 由图1可见, 三种含不同渗透压活性物质的处方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的释药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NaCl>第1期甘露醇>乳糖. 另外, 虽然KCl的饱和渗透压也很高, 但KCl的K+有生理活性, 可能对患者, 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造成影响, 所以, 考虑使用NaCl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 此外, 由于同离子效应, NaCl对阿魏酸钠的溶解性有影响, 存在反相关关系, 这有利于在释药初期片芯内NaCl浓度高, 渗透压差值大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而在后期片芯内NaCl浓度低, 渗透压差值小时通过阿魏酸钠的溶解度增高而补偿渗透压减低而造成的释药速度减缓, 从而使释药速率更长时间地保持平稳.2.5 片芯硬度的的影响分别用同一处方量的药物及辅料压片, 压力控制在3、5、7kg三个水平, 并按文献[5]法进行包衣, 测定释放度, 考察不同片芯硬度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释放的影响, 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 片芯压力从3kg增加至7kg释药速率明显减慢; 片芯压力从5kg增加至7kg释药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因子f2=77.67. 然而, 在实验中发现, 硬度为3kg的片芯在包衣过程中, 部分出现破损情况. 因此, 将片芯压力控在5-7kg.综合上述实验考察结果, 优选出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阿魏酸钠 75mgNaCl 75mg乳糖 48mg硬脂酸镁2mg10%PVP乙醇溶液适量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的制备工艺如下:将阿魏酸钠、氯化钠、填充剂过80目筛, 混匀, 加入PVP10%乙醇溶液制软材后以20目筛制粒, 置烘箱约50℃干燥后取出, 并以20目筛整粒, 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后压片, 控制硬度为5±0.5N, 制得每片含阿魏酸钠75mg的片芯.按照最佳处方和工艺制备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3批, 按文献[5]法进行包衣, 测定释放度. 0-12h药物累积释放度为92.36%, R2=0.979.3 讨论片芯和包衣膜组成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影响渗透泵片释放规律的主要因素[6, 7]. 单室渗透泵片芯中一般加入促渗透剂[8-10], 本处方中用NaCl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作为小分子的NaCl, 具有比高分子类的渗透压活性物质, 如蔗糖、甘露醇等更高的渗透压活性; 而且NaCl是生理惰性的, 这就避免了KCl这样有生理活性的渗透压活性物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特别对于心血管药物阿魏酸钠来说, 这点尤其重要. 另外, NaCl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 有促渗透和控制药物释放两方面的作用, 这分别是通过其增加片芯内外渗透压差和控制片芯中阿魏酸钠的溶解度来达到的. 由于同离子效应, NaCl对阿魏酸钠的溶解性有影响, 存在反比关系, NaCl含量高时, 阿魏酸钠溶解度相应降低, 这有利于在释药初期片芯内NaCl浓度高, 渗透压差值大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而在后期片芯内NaCl浓度低, 渗透压差值小时通过阿魏酸钠的溶解度增高而补偿渗透压减低而造成的释药速度减缓, 从而使释药速率更长时间地保持平稳.片芯制片压力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有影响, 片芯压力从3kg增加至7kg释药速率明显减慢, 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压力增大, 粒子间的距离减小, 片剂的空隙率及孔径变小, 其润湿时间延长, 另一方面由于压力增大, 比表面积变小, 释药速率减慢. 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再增加压力大小, 并不能显著改变释药速率.参考文献:[1] GAYLEN M, ZENTNER, GERALD S, et al. Osmotic flow through controlled porosity films: an approach to delivery of watersoluble compounds[J]. J Controlled Release, 1985, 2: 217-229.[2] Makhija SN, Vavia PR. Controlled porosity osmotic pump-based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 of pseudophedrine Ⅰ. Cellulose acetate asa semipermeable membrane[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3, 89: 5-18.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奚念朱. 药剂学[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 张彦, 张志荣. 硝苯地平脉冲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特性[J].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4, 35(2): 261-263.[5] 何黎黎, 龚涛, 李立立, 等.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J]. 华西药学杂志, 2006, 21(3): 218-221.[6] VERMA RK, KRISHNA DM, GARG S. Formulation aspe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motically controlled oral drug deliverysystems[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2, 79: 7-27.[7] 曲昌海, 汤韧, 高永良. 不同溶解性药物口服渗透泵片片芯的处方设计[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12): 1164-1165.[8] 吴涛, 潘卫三, 庄殿友, 等. 口服渗透泵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34(2): 76-78.[9] 甘勇, 周新腾. 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9(3): 157-160.[10] 徐璐, 李三鸣. 卡托普利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3, 20(6): 395-408.Optimization of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core formulationHE Li-li, LI Jing, QIU Li-yi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P.R.C.)Abst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ablet cor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properties, and therefor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Method: Study the effect of filler, osmotic agent type, tablet core hardness played on the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properties. Result: Th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optimized. The tablet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at formulation and methods could achieve desired in vitro release profile. Conclusion: The supposed release profile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optimizing the tablet cor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Key words: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core formulation。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的体内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的体内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s are constant and effective pl£t¥1Ila drug coneent-ratiun is kept for a long time.
KEY WORDS:sodium ferulate;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s;HPLC;bioavailability;pharmacokittetics
beagle dogs.METHODS With sodium ferulate conventional tablets∞reference.sodium feralate cone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000±0)hⅧt HPLC RESULTS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mneters were as follows:f。。(4.833±0.725)and(1

r——了——1r——下——10
f/mm 1


图1


10
1)
20
t/rm
Beagle犬血浆中阿魏酸钠的色谱图
A一空白血浆;B一血浆中加入阿魏酸钠与内标替硝唑;C一口服阿魏酸钠片后
血浆样品;1一替硝唑;2一阿魏酸钠
Fig 1 Chromato黟ams of sodium ferulate in beagle dog plasma
E—mail:zTzzl@
rip.sine-coin
手露粟丢面fj五百甭石吾弄甄面
Chin Ph㈣J.2007 Feb~ry.VoL 42 N。.4
万方数据
速1 mL·rain一;柱温35℃;检测波长324 nm;进样 量20 ixL;内标法测定口习J。 2.2血浆样品处理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
何黎黎;李婧;仇丽颖
【期刊名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7)001
【摘要】目的考察片芯处方和工艺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并优选最佳片芯处方工艺.方法根据制片情况和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考察填充剂、促渗剂种类、片芯硬度等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最佳片芯处方和工艺,按照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结果良好.结论通过对片芯处方和工艺的优化,可以得到稳定释药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总页数】4页(P103-106)
【作者】何黎黎;李婧;仇丽颖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设计 [J], 王文苹;谢秀琼;杨大坚;陈士林;陈新滋
2.阿魏酸钠单层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J], 王英;申嫣
3.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片的体内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 [J], 何黎黎;张志荣;李立立;郑玲利
4.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J], 何黎黎;龚涛;李立立;郑玲利;张志荣
5.罗红霉素渗透泵型控释片处方工艺研究 [J], 刘海洲;刘均洪;张媛媛;康从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缓控释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一)骨架片制备技术 (二)膜控型缓释制剂 (三)胃内滞留片 (四)生物粘附片 x tablet)是指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 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成型技术制成的片剂, 药物分散在多孔或无孔的材料中,通过各种机理 释放药物,使药物缓慢释放,在胃肠道释放过程 中,药物与胃肠黏膜接触浓度小,有利于减少药 物的毒副作用。
• 1. 膜材(Film materials) • 2. 增塑剂(Plasticizers • 3. 致孔剂
片心 • 黄藤素 • 乙基纤维素 • 95%乙醇 • 硬脂酸镁
400mg 100mg 适量 5mg
包衣液
• 双醋酸纤维素
6g
• PEG400
5mL
•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5mL
• 丙酮
100mL
• 以水为介质,用转篮法100r/min,在1、2、 3、4、5、6、7、8和10小时测得累积释放 率(%)分别为35%、51%、62%、70%、 76%、82%、85%、88%和99%。
2、溶蚀性骨架片制备技术
• 溶蚀性骨架片(erosion matrix tablet)为不 溶解、但可溶蚀(erodable)的蜡质材料制 成,蜡质材料包括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硬脂醇、硬脂酸、脂肪酸、蔗糖 酯和甘油三酯等。
HPMC 丙烯酸树脂 十二烷基硫酸钠 硬脂酸镁
100g 70g 43g
40g 适量 适量
本品是以零级及Higuchi方程规律释药,在胃中的滞 留时间为4~6小时,显著长于普通片(1~2小时)
(四) 渗透泵片
• 渗透泵型片的一般组成包括主药、渗透剂或渗透压活性 物质、推动剂、半渗透膜材。
• 渗透剂 是产生渗透压的主要物质,其用量与释药时间有 关。常用的渗透剂主要是氯化钠,还有葡萄糖或乳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第1期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an.20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稿日期:2010-12-21作者简介:何黎黎(1981-), 女, 讲师. E-mail: lilihes@文章编号: 1003-2843(2011)01-0103-04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工艺筛选何黎黎, 李婧, 仇丽颖(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摘 要:目的 考察片芯处方和工艺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质的影响, 并优选最佳片芯处方工艺. 方法 根据制片情况和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 考察填充剂、促渗剂种类、片芯硬度等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 结果 优选出最佳片芯处方和工艺, 按照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结果良好. 结论 通过对片芯处方和工艺的优化, 可以得到稳定释药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关键词:阿魏酸钠;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片芯处方 中图分类号: R9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003-2483.2011.01.025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主要由含有药物和渗透压活性物质的片芯和控制释放的半透包衣膜组成. 药片服用后,在胃肠道环境中, 水经半透膜渗入片芯, 片芯中药物与渗透压活性物质迅速水化形成具有较大渗透压的过饱和溶液; 同时半透膜包衣层中的水溶性致孔剂溶解, 在包衣膜上形成孔洞, 片芯中药物溶液即通过这些小孔释放到胃肠道中[1-2]. 因此选择合适的渗透压活性物质, 包衣材料, 致孔剂是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关键.本文以阿魏酸钠为模型药物, 使用醋酸纤维素作为包衣材料, PEG400为致孔剂包衣, 着重考察片芯处方工艺对渗透泵控释片的影响.1 仪器和试药BY 2000小型包衣机(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Sartorius BP211D 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 ZRS-4智能溶出度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 78X-2片剂四用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TU18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 单冲压片机(上海天和制药机械厂).阿魏酸钠原料药(成都第一制药厂); 聚乙二醇400(PEG400, 成都光华化学试剂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聚乙烯吡咯烷酮(天津市津宇精细化工厂); 醋酸纤维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乙酰化率54.5%~56%); 乳糖 (四川大学华西医大制药厂提供); 丙酮、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与结果2.1 标准曲线的建立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阿魏酸钠49.69mg, 置50mL 量瓶中, 用水溶解, 定容. 精密移取2ml 于50ml 容量瓶中, 定容, 再分别精密移取0.1、0.3、0.5、1.0、2、3ml 于10ml 容量瓶中, 定容; 在310nm 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 对浓度(ρ)与吸收度(A)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即得回归方程ρ=17.259A-0.0006, r =0.9999. 表明阿魏酸钠质量浓度在0.39752~13.9132µg/ml 内, 质量浓度(ρ)与吸收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释放度测定方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取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按中国药典2005版释放度测定法, 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的装置, 采用经脱气处理的900ml去离子水为释放介质, 设定转速为50r/min, 温度为37±0.5℃. 分别在1、2、3、4、5、6、7、8、9、10、11、12h取样5ml, 0.8µm微孔滤膜过滤, 并及时补加同体积保温介质. 取过滤所得续滤液, 并以去离子水为空白, 于310nm测定吸收度, 并据标准曲线计算累积释放度.2.3 填充剂的影响从制粒的休止角(以固定漏斗法测定休止角[3])、堆密度、制粒情况、可压性、成片的光洁度五个方面. 将阿魏酸钠、氯化钠、填充剂过80目筛, 混匀, 加入PVP10%乙醇溶液制软材后以20目筛制粒, 置烘箱约50℃干燥后取出, 并以20目筛整粒, 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混匀后压片用直径为7mm的浅弧冲压片[4], 片重200mg, 每片含阿魏酸钠75mg. 分别筛选用乳糖、预胶化淀粉、淀粉作为填充剂后制片效果. 结果见表1.表1 填充剂筛选结果指标乳糖预胶化淀粉淀粉37.0 38.6 39.8休止角(°)堆密度(g/cm3)0.404 0.376 0.355制粒情况颗粒较好松紧适度颗粒较好松紧适度颗粒较好松紧适度可压性好较好不好成片光洁度好较好较好膨胀率小大, 有膜破裂现象较大从表1看出, 制粒的休止角、堆密度、制粒情况、可压性、成片的光洁度五个方面来看, 乳糖的性质最适合作为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的填充剂. 而且发现预胶化淀粉有较大的吸水膨胀性, 不适用于膜控释片剂.2.4 渗透压促进剂种类的影响分别采用乳糖、NaCl和甘露醇作为渗透压促进剂, 处方其他成分不变, 考察促渗剂种类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释放的影响. 片芯处方设计见表2, 并按文献[5]法进行包衣, 测定释放度, 结果见图1.表2 使用不同促渗剂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处方阿魏酸钠(mg) 乳糖(mg) 硬脂酸镁(mg) 促渗剂(mg)1 75 532 乳糖(60)2 75 53 2 NaCl(60)图1 不同渗透压活性物质制备的阿魏酸钠微孔图2 不同片芯硬度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放(n=6) 泵控释片体外释放(n=6) 由图1可见, 三种含不同渗透压活性物质的处方的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的释药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NaCl>第1期甘露醇>乳糖. 另外, 虽然KCl的饱和渗透压也很高, 但KCl的K+有生理活性, 可能对患者, 特别是心血管病患者造成影响, 所以, 考虑使用NaCl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 此外, 由于同离子效应, NaCl对阿魏酸钠的溶解性有影响, 存在反相关关系, 这有利于在释药初期片芯内NaCl浓度高, 渗透压差值大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而在后期片芯内NaCl浓度低, 渗透压差值小时通过阿魏酸钠的溶解度增高而补偿渗透压减低而造成的释药速度减缓, 从而使释药速率更长时间地保持平稳.2.5 片芯硬度的的影响分别用同一处方量的药物及辅料压片, 压力控制在3、5、7kg三个水平, 并按文献[5]法进行包衣, 测定释放度, 考察不同片芯硬度对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释放的影响, 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 片芯压力从3kg增加至7kg释药速率明显减慢; 片芯压力从5kg增加至7kg释药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因子f2=77.67. 然而, 在实验中发现, 硬度为3kg的片芯在包衣过程中, 部分出现破损情况. 因此, 将片芯压力控在5-7kg.综合上述实验考察结果, 优选出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阿魏酸钠 75mgNaCl 75mg乳糖 48mg硬脂酸镁2mg10%PVP乙醇溶液适量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片芯的制备工艺如下:将阿魏酸钠、氯化钠、填充剂过80目筛, 混匀, 加入PVP10%乙醇溶液制软材后以20目筛制粒, 置烘箱约50℃干燥后取出, 并以20目筛整粒, 加入适量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后压片, 控制硬度为5±0.5N, 制得每片含阿魏酸钠75mg的片芯.按照最佳处方和工艺制备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3批, 按文献[5]法进行包衣, 测定释放度. 0-12h药物累积释放度为92.36%, R2=0.979.3 讨论片芯和包衣膜组成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影响渗透泵片释放规律的主要因素[6, 7]. 单室渗透泵片芯中一般加入促渗透剂[8-10], 本处方中用NaCl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 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作为小分子的NaCl, 具有比高分子类的渗透压活性物质, 如蔗糖、甘露醇等更高的渗透压活性; 而且NaCl是生理惰性的, 这就避免了KCl这样有生理活性的渗透压活性物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特别对于心血管药物阿魏酸钠来说, 这点尤其重要. 另外, NaCl作为渗透压活性物质, 有促渗透和控制药物释放两方面的作用, 这分别是通过其增加片芯内外渗透压差和控制片芯中阿魏酸钠的溶解度来达到的. 由于同离子效应, NaCl对阿魏酸钠的溶解性有影响, 存在反比关系, NaCl含量高时, 阿魏酸钠溶解度相应降低, 这有利于在释药初期片芯内NaCl浓度高, 渗透压差值大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而在后期片芯内NaCl浓度低, 渗透压差值小时通过阿魏酸钠的溶解度增高而补偿渗透压减低而造成的释药速度减缓, 从而使释药速率更长时间地保持平稳.片芯制片压力对药物的释放速率有影响, 片芯压力从3kg增加至7kg释药速率明显减慢, 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压力增大, 粒子间的距离减小, 片剂的空隙率及孔径变小, 其润湿时间延长, 另一方面由于压力增大, 比表面积变小, 释药速率减慢. 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再增加压力大小, 并不能显著改变释药速率.参考文献:[1] GAYLEN M, ZENTNER, GERALD S, et al. Osmotic flow through controlled porosity films: an approach to delivery of watersoluble compounds[J]. J Controlled Release, 1985, 2: 217-229.[2] Makhija SN, Vavia PR. Controlled porosity osmotic pump-based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 of pseudophedrine Ⅰ. Cellulose acetate asa semipermeable membrane[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3, 89: 5-18.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奚念朱. 药剂学[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 张彦, 张志荣. 硝苯地平脉冲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特性[J]. 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4, 35(2): 261-263.[5] 何黎黎, 龚涛, 李立立, 等. 阿魏酸钠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包衣对体外释药的影响[J]. 华西药学杂志, 2006, 21(3): 218-221.[6] VERMA RK, KRISHNA DM, GARG S. Formulation aspec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motically controlled oral drug deliverysystems[J]. J Controlled Release, 2002, 79: 7-27.[7] 曲昌海, 汤韧, 高永良. 不同溶解性药物口服渗透泵片片芯的处方设计[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12): 1164-1165.[8] 吴涛, 潘卫三, 庄殿友, 等. 口服渗透泵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1999, 34(2): 76-78.[9] 甘勇, 周新腾. 格列吡嗪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9(3): 157-160.[10] 徐璐, 李三鸣. 卡托普利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3, 20(6): 395-408.Optimization of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core formulationHE Li-li, LI Jing, QIU Li-ying(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610041, P.R.C.)Abst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ablet cor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properties, and therefor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Method: Study the effect of filler, osmotic agent type, tablet core hardness played on the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properties. Result: Th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optimized. The tablet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at formulation and methods could achieve desired in vitro release profile. Conclusion: The supposed release profile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optimizing the tablet cor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Key words: sodium ferulate; porosity osmotic pump tablet; core formul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