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一句法结构的分类(一)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1主谓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A同位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结构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紧缩结构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关联词语连接其间有并列递进假设条件等复句所具有的语义关系.例如:不是阻碍而是推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走了怎么办越来越好(二)从句法结构与别的词或句法结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包括:A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高高的白杨树新生事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痛苦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以体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北京上海和南昌今天或明天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的"字结构.例如: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同位结构.例如:首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主要包括:A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张最快B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大美观大方C动宾结构和补充结构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上山采药开车去那儿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主谓结构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例如: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好队伍整齐句法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这个句法结构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结构.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结构它的特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结构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结构.例如"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趟".二句法结构的组合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并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起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必须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一)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互相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例如可以说"吃菜""天黑了"不可以说"吃石头""天大了";可以说"很白""很高兴"不可以说"很雪白""很高高兴兴"为什么因为"吃石头""天大了"不合乎事理"雪白""高高兴兴"本身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释.有的组合只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释.例如可以说"吃香""喝西北风"不可以说"吃甜""喝东北风"这只能从习惯上去解释."吃香""喝西北风"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所承认.而"吃甜""喝东北风"不合习惯因而也就不能成立.又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意思一样都是"很热闹"的意思.这种肯定式怎么与否定式的意思一样呢这都只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因.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例如可以说"偶然事件""进行讨论"不可以说"偶尔事件""进行电影"这是因为:"事件"是名词只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进行"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必须借助一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次序.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便组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例如"新年好"是主谓关系"好新年"则是偏正关系;"客来了"是主谓关系"来客了"则是动宾关系.另外要注意有的句法结构改变内部词的次序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次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例如"竹叶粽子"和"粽子竹叶"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只是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A在篮球场上甲突然发现乙脸色苍白直冒虚汗便脱口而出"怎么了你"B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句正常情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句正常的语序是"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急迫心情B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两句虽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结构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的"或"地"如"美丽的草原""公开的秘密""全面地掌握""深刻地领会".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和""或""并""而"连接如"名词和代词""今天或明天""讨论并通过""纯洁而高尚".补充结构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得"如"好得很""急得要命""听得入迷".(三)偏正结构和结构助词"的""的"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最常用的虚词.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必须用"的"如"吃的东西""父亲的母亲"其中的"的"不可少;有时用不用"的"似乎有灵活性.如可以说"好的天气""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说"好天气""学习时间"."的"在偏正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区别偏正关系和其他关系.例如:A高山湖泊高山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敌人进攻敌人的进攻A区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区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区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区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强调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例如: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秘密武器秘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上述例子里用"的"和不用"的"同样表示偏正关系.区别在于:A组不用"的"的整个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用上了"的"偏项的修饰性就明显加强了.B组的"的"作用在于区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不用"的"的偏项和正项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看作固定结构用"的"的强调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种植的西瓜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叫"日本西瓜"不一定是日本出产的而"日本的西瓜"则是日本出产的.按照苏州园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园林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苏州园林".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在苏州."英国朋友"指英国人而"英国的朋友"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他国家的人."孩子脾气"意思是象小孩一样的脾气而"孩子的脾气"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脾气.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有相对格式.如果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区别作用.如"医院商店"与"医院的商店""我老张"与"我的老张""转让技术"与"转让的技术"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但是"男孩女孩""首都北京"就没有相对的格式"男孩的女孩""首都的北京".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区别了.强调修饰或领属性必须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强调作用.如"木头房子"与"木头的房子""南丰蜜桔"与"南丰的蜜桔"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过桥米线"(昆明一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天津的一种包子)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过桥的米线""狗不理的包子"这样的说法.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强调不强调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情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或不能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的"非用不可.如"很好的天气"不能说成"很好天气".偏项为主谓结构时"的"非用不可.如"他学习的房间""麦子黄了的时节"其中的"的"不可省.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量结构(不重叠的)时不用"的"如"一本词典""一斤白菜".四)联合结构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语言文学(名词+名词)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排列)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2连词"并而和或"动词的联合可以用"并"连接如"审议并通过".形容词的联合可以用"而"连接如"少而精""美而秀雅""单纯而伟大".名词的联合可以用"和"连接如"老师和同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还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连接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者有共同的状语.连接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例如:A我还要说明和补充几句.B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C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和".如"方针政策""语音语法".但如果不用"和"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如"学生家长"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并列成分不止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并列的几项是可以分组的可让"和"与顿号用来表明分组的并列关系.如"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或"表示选择关系可以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男同志或女同志""同意或反对""正确或错误"._三句法结构成分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归为主谓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承担这些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充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但为了简化关于句法成分的内容通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例如: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以作主语.例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例如: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语"昨天"作状语)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这里"作状语)(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状语.例如: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学生"作主语"昨天""学校里"作状语)(4)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起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例如:A去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去年"和"世界上"都作主语)B半夜楼上一声巨响("半夜"和"楼上"都作主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处所的副词和介宾结构一律不能作主语它们只能作状语例如:A刚刚走了("刚刚"作状语)B在上周走的("在上周"作状语)C在门市部上班("在门市部"作状语)第二如果主语(人物名词)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当作主语.例如:A(你什么时候走)今天走.B(我们一起商量一点事儿)屋里坐吧.C(我们)明天见.A例省略了主语"我"B例C例省略了主语"我们".(二)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从构成材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最常见的是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例如:A会议开始了(动词作谓语)B主席作报告(动宾结构作谓语)C秋收即将结束(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D我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E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结构作谓语)F我们选他当代表(兼语结构作谓语)G这酒劲儿大(主谓结构作谓语)H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例如:A他广东人B这间屋子三扇门C今天星期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有的是描写性的如例DE.由时间名词数量结构或数量名结构构成的谓语其前面可以出现副词例如:A今天刚星期三B今天都星期三了C每人刚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屋子就三扇门(三)宾语1宾语的类型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宾语与动词性成分相对待.从语义上看宾语可以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处所结果等.例如:A他读英语(受事)B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C他写毛笔(工具)D我住四楼(处所)E发明计算机(结果)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如"打球"的"打"就可以有:"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等等其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从充当宾语的材料看宾语可以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还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提高水平""培养人才""买书""来了三个人".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感到难受""显得高兴""主张改革""严加防范""加以批判""予以打击".有的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谓词性宾语.例如:A喜欢英语喜欢学英语B爱书爱热闹C担心他担心出事D研究方案研究怎样安排工作E赞成他的做法赞成去黄山春游F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上课2双宾语有的动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如"她教我们数学""我们"是近宾语"数学"是远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问教欠还交租给送赠输赔奖告诉请教称骂托"等.这类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语同现缺一不可如"称他老大哥";有的可以不带近宾语如"借(他)五块钱";有的可以不带远宾语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的后面可以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教我们""教英语""教我们英语".如果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之后也可用逗号或冒号隔开隔开后仍是双宾语.例如"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但如果近宾语后面出现了动词便构成了连动结构了不再是双宾结构.例如"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告诉"和"说"各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结构.(四)补语补语是谓词性词语后边起补述作用的成分表示"怎么样/多久"等意思或者表示程度常常由"得"引出.。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在《现代汉语》中,句法结构解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句子成分的分类: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成分构成。

《现代汉语》将这些成分进行分类和描述,以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2.句子的语序规律:汉语具有一定的语序规律,例如主谓宾结构、主谓状结构等。

《现代汉语》通过解析句子的语序规律,揭示了汉语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

3.句子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使句子更具表达力和感染力。

《现代汉语》对于汉语修辞手法进行了分类和解析,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手法。

4.句子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现代汉语》通过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的意义和背后的逻辑思维。

通过《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动词语义表征与动态论元结构

动词语义表征与动态论元结构

内容 ” 的基 本 义 素 [ 快速 ] [ 运动 ] 的特 征 并 未 改 变, 即动词 的“ 语义常量” 是其核心 , 是 同 一 类 动 词 的 区别 意义 , 在语 义启 动效 应 中居 于优 先地 位 。 此处 r u n后多 出了一个 槽 位 ( s l o t ) , 改 变 了其 常规
色有施事 、 客体和接受者 , 结果构式的论元角色有 施事、 客体 和 状 态 等 。G o l d b e r g ( 1 9 9 5 ) 认为 , 在 论 元 结 构形 成过 程 中 , 动 词 与 构 式 之 间 的互 动 主要
指动 词参 与者 角 色和 构式 论元 角色 之 间 的相 互 融 合 。动词 与构 式 的融 合主 要是 指动 作参 与 者 与论
构 的整体 运行 机制 出发来讨 论 其 系统 内部 的联结 关 系 。构式语 法 也 使 用 语 义 角 色 分 析法 , 语 义 角
价动词 , 事 件 结构 表 征 为: [ x A C T <MA N N E R
色划分与传统的语义角色相 当, 只是在构式 的框
架下 来 讨 论 其构 成模 式 , 如: 致 使 一移 动 构 式 、 双 宾 构式 等 。和 动 词 一样 , 构 式要 求 有 自己 的语 义 角色 , 其论元 角 色大 致和 传统 的语 义 角色 相 当 , 包
的“ 结构义” 。动 词 语 义 类 的变 化 导 致 论 元 配 置
变化 。
元结构中论元 的融合。动词与构式 的融合要遵守 两个 原 则 ( G o l d b e r g 1 9 9 5 ) : 语义连贯 ( s e m a n t i c
c o h e r e n c e ) 原则 和 对 应 ( c 0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 原则 。语 义连 贯 原则 是指 , 角色 一 ( 动词参与者角色) 和 角

汉语句法的成分

汉语句法的成分

汉语句法的成分句子成分就是语法的功能单位,也称作“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组成成分。

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几种句子成分。

此外还有独立成分。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1)常作主语的词、短语、结构及例句①名词作主语例如:现在是北京时间七点整(时间名词作主语)在花园的东南角矗立着一尊雕塑。

(方位名词作主语)②代词作主语例如:她觉得大家的意见有可取之处。

这是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的结果。

③动作作主语例如:调查已经结束了。

笑比哭好。

④形容词作主语例如:优雅是一种风度。

虚心使人进步。

⑤数词作主语例如:八是四的两倍。

十五是阳历的九号⑥短语作主语例如:抗击非典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动宾短语)2、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1)常作谓语的词、短语、结构及例句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动词和形容词经常作谓语。

动词和形容词单独作谓语的时候,一般需要在后面加上语气词、动态助词等成分。

例如:那座年久失修的木桥塌了。

(动词)果园里的樱桃熟了。

(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时常含有对照或比较的意思,一般出现在复句中。

例如:你不去,我去。

(动词)款式新颖,面料舒适。

(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在对话中常常单独作谓语。

例如:你听(瞧/看/说/来/坐)!——这儿离西单近还是离公主坟近?——公主坟近。

动词的重叠形式可以单独作谓语。

例如:咱俩说说。

领导研究研究。

②名词作谓语例如:今天星期一。

明天护士节。

③代词作谓语例如:你的考试成绩怎么样?我说的就这些。

④数量词作谓语例如:火红的枫叶一大片。

一打铅笔十二只。

⑤短语作谓语例如:他成绩斐然。

(主谓短语)他在图书馆查资料。

(动宾短语)她走熟悉的林荫路上。

(动补短语)人们称他是“活雷锋”。

(兼语短语)全班讨论并通过了班长人选。

(并列短语)(2)合成谓语的类型①判断词“是”通常和它后面所带的词语组成合成谓语。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构造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构造.句法构造能够是词组也能够独立成句比如" 他去香港 " 这个句法结构能够是主谓词组也能够独自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差别在" 语法单位 " 一节已谈论过了.本章所波及的 "句法构造 "( 或 "构造 ")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 "或 "短语 "同义 .一句法构造的分类(一 )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构造的基本种类有主谓动宾偏正增补联合五种.这五种种类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构造分别称为主谓构造动宾构造偏正结构增补构造和联合构造.1主谓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说和被陈说关系.比如 :鲜花绽放身体好今日晴日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比如 :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比如 :A 高尚的情操高尚理想南国风光春季般的暖和他的到来老人的孤单这部著作的第一版B 都去很好应当去仔细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 组是 "定语 +中心语 "(即为 "定中关系 ")B 组是 "状语 +中心语 "( 即 "状中关系 ").4增补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增补与被增补的关系.比如 :打扫洁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快乐得跳起来5联合构造构造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比如 :语言文学正确鲜亮生动谦虚慎重研究决定少而精谈论并经过内容和形式今日或明日除了上述五种句法构造之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收缩等构造.A同位构造构造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比如 :英豪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构造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增补联合等关系; 中间没有语音停留书面上没有逗号分开没相关系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比如 :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原由提出C兼语构造由一个动宾构造和一个主谓构造套合而成动宾构造的宾语兼作主谓构造的主语.比如 :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收缩构造两个成分之间常相关系词语连结此间有并列递进假定条件等复句所拥有的语义关系.比如 :不是阻挡而是推进不单可能并且必需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以走了怎么办愈来愈好(二 )从句法构造与其余词或句法构造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 )上看大概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 体词性句法构造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常常出此刻主语或宾语的地点上.如 "炒菜的锅 " 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能够出此刻主语的地点上:"炒菜的锅坏了" 也能够出现在宾语的地点上:" 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构造主要包含:A 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构造.比如 :高高的白杨树新惹祸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 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构造比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难过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 以体词构成的联合构造.比如 :北京上海和南昌今日或明日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 的 "字构造 .比如 :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 同位构造 .比如 :国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 谓词性句法构造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常常出此刻谓语的地点上主要包含:A 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构造.比如 :扎实地工作能够战胜特别紧张最快B 以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的联合构造.比如 :边说边笑谈论并经过平庸而伟大雅观大方C动宾构造和增补构造剖析状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构造和兼语构造上山采药开车去那边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 主谓构造一般也属于谓词性构造.比如 :大家谈论他很认识身体很好队伍齐整句法构造的剖析能够从两个方面着手:构造关系和语法功能.比如 " 心灵的窗户 " 这个句法构造从内部构造关系看是偏正构造; 从外面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常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构造.)其余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构造它的特点是不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任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种构造主要包含介宾构造和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目构造 .比如" 对于改革的谈论拿走"" 去一趟 ".. "" 把东西二句法构造的组合句法构造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其实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同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 ; 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一定借助必定的语法手段.(一 )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拥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此刻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 :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此刻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相互搭配要符合事理符合习惯.比如能够说"吃菜 "" 天黑了 " 不可以够说 "吃石头 "" 天大了 "; 能够说 " 很白 "" 很快乐 " 不可以够说 " 很雪白 "" 很高快乐兴 "为何由于 "吃石头 "" 天大了 "不符合事理 " 雪白 "" 高快乐兴 "自己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说.有的组合只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说.比如能够说 " 吃香 "" 喝西寒风 " 不可以够说 " 吃甜 "" 喝东北风 " 这只好从习惯上去解说 ."吃香 "" 喝西寒风 " 是商定俗成的为大家所认可 .而 " 吃甜 "" 喝东寒风" 不合习惯因此也就不可以建立 .又如 " 好喧闹 " 与 "好不喧闹 "意思相同都是 " 很喧闹 " 的意思 .这种必定式怎么与否认式的意思相同呢这都只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由.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此刻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比如能够说 " 有时事件 "" 进行谈论 "不可以够说 "有时事件 "" 进行电影 " 这是由于 :" 事件 " 是名词只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进行 "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可以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 )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一定借助必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 .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序次.拥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意组合而是一定依据必定的序次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 .比如 " 新年好 "是主谓关系 " 好新年 " 则是偏正关系 ;" 客来了 " 是主谓关系 "来客了 " 则是动宾关系 .此外要注意有的句法构造改变内部词的序次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序次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比如 " 竹叶粽子 " 和 " 粽子竹叶 " 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不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 :A 在篮球场上甲忽然发现乙神色苍白直冒虚汗便信口开河" 怎么了你"B 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 句正常状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 句正常的语序是" 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 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迫切心情 B 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 两句固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构造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 的 "或 " 地" 如 "漂亮的草原"" 公然的奥密 "" 全面地掌握 "" 深刻地领悟 ".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 和 "" 或 "" 并 "" 而 "连结如"名词和代词 "" 今日或明日 "" 谈论并经过 "" 贞洁而高尚 ".增补构造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 得 "如 "好得很 "" 急得要命 "" 听得着迷 ".(三 )偏正构造和构造助词 "的 ""的 " 是体词性偏正构造中最常用的虚词 .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一定用的母亲 " 此中的 "的 " 不可以少 ;有时用不用 " 的 " 仿佛有灵巧性 .如能够说也能够说 " 晴日气 "" 学习时间 "." 的 "在偏正构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方面 :"的 "如"吃的东西 "" 父亲 " 好的天气 "" 学习的时间 " 它的作用表此刻以下两个1 差别偏正关系和其余关系.比如 : A高峰湖泊高峰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仇敌攻击仇敌的攻击A 差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 差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 差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 差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 重申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比如 :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奥密武器奥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性情孩子的性情上述例子里用" 的 " 和不用 "的 " 相同表示偏正关系.差别在于 :A 组不用 " 的 " 的整个构造联合得特别密切 ;用上了 "的 " 偏项的修饰性就显然增强了.B 组的 "的 " 作用在于差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 .不用 " 的 "的偏项和正项联合特别密切能够看作固定构造用"的 " 的重申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栽种的西瓜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能够叫" 日本西瓜 " 不必定是日本出产的而 " 日本的西瓜 "则是日本出产的 .依据苏州园林的特点设计建筑的园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 "苏州园林 ".而 " 苏州的园林 " 则是在苏州 ." 英国朋友 " 指英国人而 " 英国的朋友 " 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余国家的人 ."孩子性情 "意思是象儿童相同的性情而 " 孩子的性情 " 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性情.差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一定有相对格式.假如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差别作用.如 " 医院商铺 "与 " 医院的商铺 ""我老张 "与 "我的老张 "" 转让技术 " 与 "转让的技术 " 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 .可是 "男孩女孩 "" 国都北京 " 就没有相对的格式 " 男孩的女孩 "" 国都的北京 ".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差别了.重申修饰或领属性一定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重申作用.如 " 木头房屋 "与 " 木头的房屋 "" 南丰蜜桔 " 与 "南丰的蜜桔 " 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 "过桥米线 "( 昆明一种小吃 )" 狗不理包子 "( 天津的一种包子 )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 过桥的米线 "" 狗不理的包子 " 这样的说法 .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重申不重申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状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以或不可以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 " 的" 非用不可以 .如 "很好的天气 "不可以说成 "很晴日气 ".偏项为主谓构造时" 的 "非用不可以 .如 "他学习的房间"" 麦子黄了的节气" 此中的 " 的 " 不可以省 .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目构造(不重叠的 )时不用 "的 " 如 " 一本字典 "" 一斤白菜 ".四) 联合构造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构造上看联合构造的组合要遇到词性功能的限制: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构造和功能都一致.比如 :学习并谈论 (动词 +动词 )语言文学 (名词 +名词 )坚毅而自信 (形容词 +形容词 )一张张的笑容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构造+体词性偏正构造)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构造相同有时只需功能相同或相立即便构造不尽相同或完整不同也能够组合 .比如 :A 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构造 +动宾构造 )B 她身上发散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没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 +兼语构造 )C 他是一位生活在民众中的热爱人民民众的武警干部.(增补构造 +动宾构造 )上例 AC 句中联合构造的组合项固然词性构造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此能够相互组合 .从语序上看联合构造的组合要遇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限制.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次序空间的地点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比如 :A 会议谈论并经过了教课纲领.(准时间次序摆列 )B 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次序 )C 生产关系包含生产分派互换花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 那些以前观看思疑摇头的同志只需尊敬事实就会在生活自己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 .(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摆列)E 一个看来瘦削安静聪慧机灵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摆列 )F 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碰到很多古人没有碰到没有解决也不可以能解决的崭新课题 .(按感知过程摆列 )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向和正反等的摆列有必定的序次.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上次要的在后 ;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 ;南在前北在后; 上在前下在后 ;左在前右在后 ;必定在前否认在后.固定构造的语序也不可以随意改动.比如 :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 按主次摆列 )B 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课老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摆列)C 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序次摆列)D 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时节人地相宜的优势.(相当于固定构造)E 小张小刘下冰湖急救落水儿童.(作者重申的要点是"小张 "改动次序则会改变原意 )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比如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忧如已经尽是桃儿杏儿梨儿.(" 桃儿杏儿梨儿 " 的摆列次序受到上文 "桃树杏树梨树" 的限制不可以改动)B(此刻人们再不用途在某种氛围的压迫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堂里流露几句申明不要外传的实话在个人房间里才取出所有的内心话了 .)而是能够在会议上客堂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谈论国家的大事 .("会议上客堂里卧房内" 摆列次序也是遇到上文的限制不可以改动.)从内容上看联合构造的联合项观点大小和分类角度一定一致不可以相互包含相互交错.比如 : A 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掉了信心.("天险"与 "雪山 "" 大渡河 " 观点大小不一致不可以组合 .)B 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 青年 " 与 "妇女 "" 青年和妇女 "与前面三个组合项观点交错相互包含不可以组合.)2 连词 "并而和或 "动词的联合能够用 "并 " 连结如 " 审议并经过 ".形容词的联合能够用 "而 " 连结如 " 少而精 "" 美而秀雅"" 纯真而伟大 ".名词的联合能够用 " 和" 连结如 "老师和同学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和 "还能够连结动词或形容词.连结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许有共同的状语.连结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比如 :A 我还要说明和增补几句.B 我们必定要保持和弘扬革命传统.C 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能够不用 "和 ". 如 " 目标政策 "" 语音语法 ". 但假如不用 " 和 " 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以 .如 "学生家长 "能够理解为 " 学生和家长 " 也能够理解为 " 学生的家长 ".并列成分不只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 北京天津和上海". 假如并列的几项是能够分组的可让 " 和" 与顿号用来表示分组的并列关系 .如 "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 "" 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 "."或 " 表示选择关系能够连结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如 " 男同志或女同志 "" 赞同或反对 "" 正确或错误"._ 三句法构造成分句法构造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能够归为主谓动宾偏正增补等关系担当这些构造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构造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 ) 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增补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 但为了简化对于句法成分的内容往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 )主语1主语的种类主语表示陈说的对象能回答 " 谁 /什么 " 之类的问题 .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能够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地方等 .比如 :他吃了西瓜 (施事 )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 )那个筐子啊只好装白菜(工具 )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 )从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 )墙上挂着一幅画(地方 )从构成资料上看主语的能够由体词性词语充任也能够由谓词性词语充任.最常有的是体词性词语 (特别是名词 )充任主语 .比如 :A老师立刻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骄傲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广泛而有必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 "" 使 " 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比如 :A谈谈简单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简单C洁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需E谦虚是一种美德F虚心令人进步骄傲令人落伍 .2 时间主语和地方主语(1) 时间名词地方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含代名词下同)相同也能够作主语.比如 :A 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 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 屋里能住十个人(地方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地方名词同人物名词一同出此刻句法构造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地方名词作状语 .比如 :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 (" 小王 "作主语 "昨天 " 作状语 )B这里我们放了好多书 (" 我们 "作主语 "这里 "作状语 )(3)时间名词地方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同出此刻句法构造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地方名词都作状语 .比如 :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 学生 " 作主语 " 昨天 "" 学校里 " 作状语 )(4)时间名词地方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地方名词一同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比如 :A 昨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 昨年 " 和 "世界上 " 都作主语 )B 子夜楼上一声巨响(" 子夜 "和 " 楼上 " 都作主语 )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地方的副词和介宾构造一律不可以作主语它们只好作状语比如: A刚才走了 (" 刚才 " 作状语 )B在上周走的 (" 在上周 " 作状语 )C在门市部上班 (" 在门市部 "作状语 )第二假如主语 (人物名词 ) 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地方名词看作主语.比如 :A( 你什么时候走)今日走 .B(我们一同商议一点事儿)屋里坐吧 .C(我们 )明日见 .A 例省略了主语" 我 "B 例C 例省略了主语 " 我们 ".(二 )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说的内容能回答 "怎么样 /是什么 "之类的问题 .从构成资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 .最常有的是谓词性词语充任谓语 .比如 :A 会议开始了 (动词作谓语 )B 主席作报告 (动宾构造作谓语)C 秋收立刻结束(谓词性偏正构造作谓语)D 我们把仇敌打得溃不成军(谓词性偏正构造作谓语)E 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构造作谓语)F 我们选他今世表(兼语构造作谓语)G 这酒劲儿大 (主谓构造作谓语)H 北方干燥南方湿润(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必定形式.比如 :A他广东人B这间房屋三扇门C今日礼拜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DE. 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 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 有的是描绘性的如例由时间名词数目构造或数目名构造构成的谓语其前面能够出现副词比如:A今日刚礼拜三B今日都礼拜三了C每人恰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房屋就三扇门(三 )宾语1宾语的种类. 宾语与动词性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 " 谁 /什么 " 之类的问题成分相对待 .从语义上看宾语能够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地方结果等 .比如 :A 他读英语 (受事 )B 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 )C 他写毛笔 (工具 )D 我住四楼 (地方 )E 发明计算机 (结果 )一个及物动词能够带各种各种的宾语如"打球 "的 " 打 "就能够有 :" 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 等等此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 .从充任宾语的资料看宾语能够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 .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任还是谓词性词语充任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 .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 "提升水平 "" 培育人材""买书 "" 来了三个人 ".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 感觉痛苦 "" 显得快乐 "" 主张改革 "" 严加.比如 :防备 "" 加以批评 "" 予以打击 ".有的动词既能够带体词性宾语又能够带谓词性宾语A 喜爱英语喜爱学英语B 爱书爱喧闹C 担忧他担忧失事D 研究方案研究如何安排工作E 同意他的做法同意去黄山春游F 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上课2 双宾语"" 有的动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 .如 " 她教我们数学我们 "是近宾语 " 数学 "是远宾语 .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 " 问教欠还交租给送赠输赔奖告诉讨教称骂托 " 等 .这种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语同现缺一不可以如 " 称他老大哥 "; 有的能够不带近宾语如" 借 (他 )五块钱 "; 有的能够不带远宾语如 "告诉你 (一个好信息 )";有的后边能够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 "教我们 "" 教英语 "" 教我们英语 ".假如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以后也可用逗号或冒号分开分开后还是双宾语 . 比如 " 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日上午九点开出 ".但假如近宾语后边出现了动词便构成了连动构造了不再是双宾结构 .比如 " 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日上午九点开出 "." 告诉 " 和 "说 " 各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构造. (四 )补语。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黄正德
【期刊名称】《语言科学》
【年(卷),期】2007(6)4
【摘要】文章讨论非宾格假定与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指出:不仅单元述词与双元述词可以分为非作格、非宾格两类,同样的分类也适用于三元述词和与其相关的句法结构.依此看法,汉语的两种双宾结构(给予类和抢偷类)分属于非宾格与非作格系列的三元述词结构:前者选择一个宾语两个主语(一大一小),后者选择一个主语两个宾语(一内一外).汉语的若干特殊句式(如"保留宾语"句式、"外宾语"句式与所谓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都可以在适当的句法分析下各得其所.
【总页数】19页(P3-21)
【作者】黄正德
【作者单位】哈佛大学语言学系,波士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43
【相关文献】
1.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J], 马志刚;戴丽丽
2.题元准则与现代汉语的几种"特殊"句法结构 [J], 刁世兰
3.同义深层句法结构的题元换位型转换规则——《意义(→)文本》模式理论解析[J], 胡连影
4.汉语动词"死"的论元结构和句法特征 [J], 王淑云
5.从汉语动词特点谈汉语无单句、复句之分——再论以句法结构为纲统一词组和句子结构分析 [J], 孙良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析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词与词组合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可以是词组也可以独立成句例如"他去香港"这个句法结构可以是主谓词组也可以单独成句.词组与句子的区别在"语法单位"一节已讨论过了.本章所涉及的"句法结构"(或"结构")若不用作句子与"词组"或"短语"同义.一句法结构的分类(一)从内部组合的方式看句法结构的基本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五种.这五种类型体现了汉语的基本语法关系我们把它们叫作基本句法结构分别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补充结构和联合结构.1主谓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例如:鲜花盛开身体好今天晴天门开了窗台上放着一盆鲜花2动宾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例如:去北京是老师买一本写钢笔站着一个人3偏正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例如:A高尚的情操崇高理想南国风光春天般的温暖他的到来老人的孤独这部著作的出版B都去很好应该去认真学习严格地训练慢慢地走A组是"定语+中心语"(即为"定中关系")B组是"状语+中心语"(即"状中关系").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之间有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打扫干净好极了走出来跑了两趟好得很听得清楚高兴得跳起来5联合结构结构内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它们之间有并列或选择关系.例如:语言文学准确鲜明生动谦虚谨慎研究决定少而精讨论并通过内容和形式今天或明天除了上述五种句法结构以外还有同位连动兼语紧缩等结构.A同位结构结构内部两个成分从不同的角度复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例如: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他们俩你自己雷锋同志赵坚医师工人周大勇B连动结构主语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成分连用它们之间没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等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没有逗号隔开没有关联词语;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先后方式目的等关系.例如:走过去开门站着说话坐在台上看球赛赖着不走借书看有理由提出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合而成动宾结构的宾语兼作主谓结构的主语.例如:领着我们走请他讲一讲使他相信送他出国叫他来托他帮忙派小王去D紧缩结构两个成分之间常有关联词语连接其间有并列递进假设条件等复句所具有的语义关系.例如:不是阻碍而是推动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你不说我也知道非去不可走了怎么办越来越好(二)从句法结构与别的词或句法结构组合的能力(语法功能)上看大致可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的.1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炒菜的锅"这结构从组合能力上看相当于一个名词它可以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炒菜的锅坏了"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我要买炒菜的锅".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包括:A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高高的白杨树新生事物我们的家园新书B带有定语的以谓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老人的幸福内心的痛苦第三者的出现他的演出C以体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北京上海和南昌今天或明天这个和那个语言文学D"的"字结构.例如:老李的走在最前面的我的新的E同位结构.例如:首都北京队长李明工人周大勇我们的数学老师王宁2谓词性句法结构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经常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主要包括:A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例如:踏实地工作能够克服非常紧张最快B以动词或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结构.例如:边说边笑讨论并通过平凡而伟大美观大方C动宾结构和补充结构分析情况打排球放好走出去D连动结构和兼语结构上山采药开车去那儿请他跑一趟让我进去E主谓结构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例如:大家讨论他很了解身体很好队伍整齐句法结构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例如"心灵的窗户"这个句法结构从内部结构关系看是偏正结构;从外部语法功能看作用相当于一个体词(经常作主语或宾语)是体词性句法结构.此外还有一种修饰性句法结构它的特点是不充当主语宾语或谓语但可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这类结构主要包括介宾结构和数词与动量词组成的数量结构.例如"关于改革的讨论""把东西拿走""去一趟".二句法结构的组合句法结构是词与词的组合但并不是任何实词与实词虚词与虚词放在一起都能组合.它们的组合是有条件的;要构成各种句法关系还必须借助一定的语法手段.(一)组合的条件词与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它们的组合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1语义上语义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在语义上要能互相搭配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例如可以说"吃菜""天黑了"不可以说"吃石头""天大了";可以说"很白""很高兴"不可以说"很雪白""很高高兴兴"为什么因为"吃石头""天大了"不合乎事理"雪白""高高兴兴"本身已包含了程度不需要再加程度副词这些也能从逻辑事理上去解释.有的组合只能从语言习惯上加以解释.例如可以说"吃香""喝西北风"不可以说"吃甜""喝东北风"这只能从习惯上去解释."吃香""喝西北风"是约定俗成的为大家所承认.而"吃甜""喝东北风"不合习惯因而也就不能成立.又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意思一样都是"很热闹"的意思.这种肯定式怎么与否定式的意思一样呢这都只能从语言习惯上找原因.2语法上语法上的选择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例如可以说"偶然事件""进行讨论"不可以说"偶尔事件""进行电影"这是因为:"事件"是名词只能受形容词的修饰不能受副词的修饰;"进行"要求带动词性词语作宾语不能带名词性词语作宾语.(二)组合的手段词与词的组合会产生主谓动宾偏正等句法关系而要表示特定的句法关系必须借助一定的组合手段语法手段.汉语最常用的语法手段有两种:语序和虚词.1语序语序指词与词组合的次序.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不是随便组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才能产生特定的句法关系.例如"新年好"是主谓关系"好新年"则是偏正关系;"客来了"是主谓关系"来客了"则是动宾关系.另外要注意有的句法结构改变内部词的次序后句法关系不变这种次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或语用上的需要.例如"竹叶粽子"和"粽子竹叶"句法关系相同都是偏正关系只是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不相同这种语序的改变是出于语义上的需要.又如:A在篮球场上甲突然发现乙脸色苍白直冒虚汗便脱口而出"怎么了你"B我刚买到一本散文集秦牧的.A句正常情况下的语序是"你怎么了"B句正常的语序是"我刚买到一本秦牧的散文集".A句不用正常的语序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急迫心情B句修饰语后置是为了突出修饰部分.AB两句虽然改变了语序但与正常语序的句法关系相同.它们跟正常的语序不同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2虚词虚词也是表达句法关系的常用手段.偏正结构的偏项与正项有时要用"的"或"地"如"美丽的草原""公开的秘密""全面地掌握""深刻地领会".联合词组各项之间常用"和""或""并""而"连接如"名词和代词""今天或明天""讨论并通过""纯洁而高尚".补充结构的正项与后补成分之间有时用"得"如"好得很""急得要命""听得入迷".(三)偏正结构和结构助词"的""的"是体词性偏正结构中最常用的虚词.偏项与正项之间有时必须用"的"如"吃的东西""父亲的母亲"其中的"的"不可少;有时用不用"的"似乎有灵活性.如可以说"好的天气""学习的时间"也可以说"好天气""学习时间"."的"在偏正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区别偏正关系和其他关系.例如:A高山湖泊高山的湖泊B写文章写的文章C我们工人我们的工人D敌人进攻敌人的进攻A区别偏正关系与联合关系B区别偏正关系与动宾关系C区别偏正关系与同位关系D区别偏正关系与主谓关系.2强调偏项的修饰性或领属性.例如:A折叠椅子折叠的椅子秘密武器秘密的武器历史事实历史的事实他哥哥他的哥哥国防建设国防的建设办公制度办公的制度B日本西瓜日本的西瓜苏州园林苏州的园林英国朋友英国的朋友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上述例子里用"的"和不用"的"同样表示偏正关系.区别在于:A组不用"的"的整个结构结合得非常紧密;用上了"的"偏项的修饰性就明显加强了.B组的"的"作用在于区别领属关系和非领关系.不用"的"的偏项和正项结合非常紧密可以看作固定结构用"的"的强调偏项的领属性.用日本西瓜种子种植的西瓜不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可以叫"日本西瓜"不一定是日本出产的而"日本的西瓜"则是日本出产的.按照苏州园林的特色设计建造的园林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叫"苏州园林".而"苏州的园林"则是在苏州."英国朋友"指英国人而"英国的朋友"则是指英国人的朋友即其他国家的人."孩子脾气"意思是象小孩一样的脾气而"孩子的脾气"中的孩子则是定指的指某个或某些孩子的脾气.区别偏正关系和非偏正关系必须有相对格式.如果没有相对格式也就谈不上区别作用.如"医院商店"与"医院的商店""我老张"与"我的老张""转让技术"与"转让的技术"在现实语言中都是存在的它们是相对的格式.但是"男孩女孩""首都北京"就没有相对的格式"男孩的女孩""首都的北京".没有相对的格式也就无所谓区别了.强调修饰或领属性必须有平行的格式.没有平行的格式也就显示不出强调作用.如"木头房子"与"木头的房子""南丰蜜桔"与"南丰的蜜桔"在现实语言中也都是存在的它们是平行格式.而"过桥米线"(昆明一种小吃)"狗不理包子"(天津的一种包子)等就没有平行的格式不存在"过桥的米线""狗不理的包子"这样的说法.没有平行格式也就无所谓强调不强调了.在没有相对格式和平行格式的情况下就只有非用不可或不能用的规律了.形容词前面有副词修饰"的"非用不可.如"很好的天气"不能说成"很好天气".偏项为主谓结构时"的"非用不可.如"他学习的房间""麦子黄了的时节"其中的"的"不可省.正项为名词偏项为数量结构(不重叠的)时不用"的"如"一本词典""一斤白菜".四)联合结构的组合1组合条件从结构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词性功能的制约:词与词组合要求词性相同词组与词组要求结构和功能都一致.例如:学习并讨论(动词+动词)语言文学(名词+名词)坚强而自信(形容词+形容词)一张张的笑脸和一阵阵的歌声(体词性偏正结构+体词性偏正结构)但在现实语言中联合项不限于词性和结构相同有时只要功能相同或相当即使结构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也可以组合.例如:A那是一张没有雕饰不上油漆的书桌.(偏正结构+动宾结构)B她身上散发出一种巨大的使他无法抗拒的魅力(形容词+兼语结构)C他是一位生活在群众中的热爱人民群众的武警干部.(补充结构+动宾结构)上例AC句中联合结构的组合项虽然词性结构不一致但它们功能相同:都是谓词性词语作定语因而可以相互组合.从语序上看联合结构的组合要受到逻辑事理语言习惯和语言环境的制约.逻辑事理表现为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和距离的远近;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也表现为质和量的变化以及感知认识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例如:A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教学大纲.(按时间顺序排列)B我们经过了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按空间顺序)C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排列)D那些曾经观望怀疑摇头的同志只要尊重事实就会在生活本身雄辩的教育下改变态度.(按发展变化的过程排列)E一个看来瘦削恬静聪明伶俐的年轻女干部把几位渔妇领了进来......(按感知的过程排列)F任何一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会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崭新课题.(按感知过程排列)汉语的语言习惯表现为主次长幼性别方位和正反等的排列有一定的次序.一般地说主要的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男性在前女性在后;东在前西在后;南在前北在后;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肯定在前否定在后.固定结构的语序也不能随便变动.例如:这几年来我们国家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了巨大的转机.(按主次排列)B我系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共五十多人.(按职称从高到低排列)C他们是我们的父老兄弟姐妹.(按长幼男女次序排列)D在他们家门口打球人家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相当于固定结构)E小张小刘下冰湖抢救落水小孩.(作者强调的重点是"小张"变动顺序则会改变原意)语言环境主要表现为上下文的联系.例如: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桃儿杏儿梨儿"的排列顺序受到上文"桃树杏树梨树"的制约不可变动)B(现在人们再不用处在某种气氛的压抑之下在会议上讲一套形式主义的八股在客厅里透露几句声明不要外传的真话在私人房间里才掏出全部的心里话了.)而是可以在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都用同一个口径的语言来议论国家的大事.("会议上客厅里卧房内"排列顺序也是受到上文的制约不可变动.)从内容上看联合结构的结合项概念大小和分类角度必须一致不能相互包含相互交叉.例如:A一些青年人面对新长征中的雪山天险大渡河就失去了信心.("天险"与"雪山""大渡河"概念大小不一致不能组合.)B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青年和妇女组成了抗洪大军奔赴长江大堤.("青年"与"妇女""青年和妇女"与前面三个组合项概念交叉互相包含不能组合.)2连词"并而和或"动词的联合可以用"并"连接如"审议并通过".形容词的联合可以用"而"连接如"少而精""美而秀雅""单纯而伟大".名词的联合可以用"和"连接如"老师和同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还可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连接动词一般需要共管一个宾语或者有共同的状语.连接形容词一般需要有共同的状语.例如:A我还要说明和补充几句.B我们一定要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C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并列的两项之间有时也可以不用"和".如"方针政策""语音语法".但如果不用"和"会产生歧义那就非用不可.如"学生家长"可以理解为"学生和家长"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家长".并列成分不止两项时习惯上只用一个"和"放在末两项之间如"北京天津和上海".如果并列的几项是可以分组的可让"和"与顿号用来表明分组的并列关系.如"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理论和实践政治和经济"."或"表示选择关系可以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如"男同志或女同志""同意或反对""正确或错误"._三句法结构成分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项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归为主谓动宾偏正补充等关系承担这些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句法成分.主谓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成分)有主语和谓语动宾关系的关系项有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偏正关系的关系项有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充关系的关系项有补语和补语中心语.严格地说句法成分有上述十种分别配成五对.但为了简化关于句法成分的内容通常只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种句法成分在词组里是词组成分在句子里是句子成分.(一)主语1主语的类型主语表示陈述的对象能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是动作的施事受事工具范围时间处所等.例如:他吃了西瓜(施事)西瓜被他吃掉了(受事)那个筐子啊只能装白菜(工具)采访工作他的经验很丰富(范围)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时间)墙上挂着一幅画(处所)从构成材料上看主语的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最常见的是体词性词语(特别是名词)充当主语.例如:A老师马上就到B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C我借来一台录音机D三个人坐一条凳子E九是三的三倍F一斤等于十两谓词性词语作主语没有体词性词语那样普遍而有一定的限制.谓词性词语充当主语其谓语一般是形容词或是由"是""使"等非动作性词语构成的词组.例如:A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B开车不容易C干净最重要D坚持说英语很有必要E谦逊是一种美德F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时间主语和处所主语(1)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跟一般人物名词(包括代名词下同)一样也可以作主语.例如:A小王去了深圳(人物名词作主语)B昨天来了一位新老师(时间名词作主语)C屋里能住十个人(处所名词作主语)(2)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同人物名词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作状语.例如:A昨天小王去了深圳("小王"作主语"昨天"作状语)B这里我们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这里"作状语)(3)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和人物名词三者一起出现在句法结构开头时人物名词作主语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都作状语.例如:昨天学校里学生放了假.("学生"作主语"昨天""学校里"作状语)(4)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出现而人物名词不出现时间名词和处所名词一起作主语也称时地双主语.例如:A去年世界上发生几件大事("去年"和"世界上"都作主语)B半夜楼上一声巨响("半夜"和"楼上"都作主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表示时间处所的副词和介宾结构一律不能作主语它们只能作状语例如:A刚刚走了("刚刚"作状语)B在上周走的("在上周"作状语)C在门市部上班("在门市部"作状语)第二如果主语(人物名词)省略了不要误把作状语的时间名词或处所名词当作主语.例如:A(你什么时候走)今天走.B(我们一起商量一点事儿)屋里坐吧.C(我们)明天见.A例省略了主语"我"B例C例省略了主语"我们".(二)谓语谓语和主语相对表达陈述的内容能回答"怎么样/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从构成材料上看谓语有谓词性的也有体词性的.最常见的是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例如:A会议开始了(动词作谓语)B主席作报告(动宾结构作谓语)C秋收即将结束(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D我们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谓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E大伙儿坐在台前看表演(连动结构作谓语)F我们选他当代表(兼语结构作谓语)G这酒劲儿大(主谓结构作谓语)H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形容词作谓语)体词性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例如:A他广东人B这间屋子三扇门C今天星期三D他厚脸皮E那个战士挺高的个儿体词性谓语有的表示判断如例A;有的是对主语进行说明如例BC;有的是描写性的如例DE.由时间名词数量结构或数量名结构构成的谓语其前面可以出现副词例如:A今天刚星期三B今天都星期三了C每人刚好两本D他才二十岁E这间屋子就三扇门(三)宾语1宾语的类型宾语是动词性成分后边表示人物或事件的成分能够回答"谁/什么"之类的问题.宾语与动词性成分相对待.从语义上看宾语可以是动作的受事施事工具处所结果等.例如:A他读英语(受事)B我家里来了客人(施事)C他写毛笔(工具)D我住四楼(处所)E发明计算机(结果)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如"打球"的"打"就可以有:"打篮球打半场打联防打主攻手打时间差打短平快打奥运会打北京队打决赛打世界冠军"等等其中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从充当宾语的材料看宾语可以分为体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类.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还是谓词性词语充当取决于支配它的动词.有的动词要求带体词性宾语如"提高水平""培养人才""买书""来了三个人".有的动词要求带谓词性宾语如"感到难受""显得高兴""主张改革""严加防范""加以批判""予以打击".有的动词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又可以带谓词性宾语.例如:A喜欢英语喜欢学英语B爱书爱热闹C担心他担心出事D研究方案研究怎样安排工作E赞成他的做法赞成去黄山春游F开始新的生活开始上课2双宾语有的动词能带双宾语一般是前一个指人叫近宾语后一个指事物叫远宾语.如"她教我们数学""我们"是近宾语"数学"是远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如"问教欠还交租给送赠输赔奖告诉请教称骂托"等.这类动词有的要求两个宾语同现缺一不可如"称他老大哥";有的可以不带近宾语如"借(他)五块钱";有的可以不带远宾语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的后面可以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如"教我们""教英语""教我们英语".如果远宾语较长近宾语之后也可用逗号或冒号隔开隔开后仍是双宾语.例如"小王告诉我们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但如果近宾语后面出现了动词便构成了连动结构了不再是双宾结构.例如"小王告诉我们说火车明天上午九点开出"."告诉"和"说"各自带宾语前后构成连动结构.(四)补语补语是谓词性词语后边起补述作用的成分表示"怎么样/多久"等意思或者表示程度常常由"得"引出.。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现代汉语中,动补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它由动词和补语组成,表达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本文将从类型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动补结构进行考察,通过探讨其语法功能和在不同句子中的使用情况,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结构。

动补结构根据其组成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最基本的是动词+形容词补语,例如“他唱得很好听”。

还有动词+名词补语、动词+动词补语、动词+副词补语等。

这些类型的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都非常常见,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补结构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对动词进行补充说明,表达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例如,“他唱得很好听”中,“很好听”是对“唱”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表达了唱歌的效果非常好。

再比如,“他跑得很快”中,“很快”是对“跑”这个动作的补充说明,表达了跑步的速度非常快。

在不同的句子中,动补结构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进行分析。

在“他哭红了眼睛”这个句子中,动词“哭”后面接的是形容词“红”作为补语,表达了哭泣导致眼睛变红的结果。

而在“他画了一个美丽的画”中,动词“画”后面接的是形容词“美丽”作为补语,表达了画的美丽程度。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它具有丰富的类型和广泛的运用。

不同种类的动补结构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能够有效地补充和说明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行为的结果、方式、程度等。

对于未来的研究,我们建议语法学家可以从更微观的角度对动补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

比如,可以探究不同类型动补结构的认知基础、语义特征、语用功能等方面,以便更全面地揭示其本质特征。

还可以从跨语言的角度出发,对比其他语言中的类似结构,探讨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类型学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语法现象。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激发他们对相关话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成语法对这些句式的描述与分析早已成为英语句法学基础的一部分,在一般句法 学初级教科书里都有所介绍。在汉语语法方面,应用早期生成语法研究汉语也有可 观的收获, 其中以余蔼芹 (Yue 1971)、 梅广 (Mei 1972) 与汤廷池 (1977) 为重要代表。 中期生成语法在动词分类研究上续有重大收获, 其中最重要的应属自 1980 年代 以来所盛行的 “非宾格假定”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Perlmutter (1978) 首倡单 元述词应分为“非作格” (unergative) 与 “非宾格” (unaccusative) 两种;Burzio (1986) 进一步指出双元述词也应平行地区分为 “及物” (transitive) 与 “致使” (causative) 两类 动词: (6) a. b. c. d. 非作格动词: cry, laugh, talk, sneeze, jumps 等 非宾格动词: exist, appear, come, be, arrive, happen 等 及物动词: eat, drink, hit, criticize, kick, discuss, write 等 致使动词: break, sink, move, open, close 等
再举一对类似的例子: (13) a. 他老批评别人。 b. 他老批评。 a. 他吓了我一跳。 b, 13a) 经过不及物化,结果是单元的施事主语句,与一般非作格句相当 。致使句 (11a, 14a) 经过不及物化,得到的是单元的受事主语句,可说与一般非宾 格句同类。因此,及物动词与致使动词之间的区别,和非作格与非宾格动词之间的 区别是平行的。我们可以说这四种动词分属两个系列: (15) a. 非作格系列: 一元: 笑、哭、飞、跳、吵闹 . . . 等表示动作的不及物动词。 二元: 打、骂、吃、写、批评、欺骗、赞美、打胜 . . . 等及物动词。 b. 非宾格系列: 一元: 来、是、有、死、出现、发生等存现动词与不及物的开、关 沉、摇、吓 (了一跳)、气死 . . . 等起始动词。4 二元: 及物的开、关、沉、摇、吓 (了他一跳)、气死 (了李四) . . . 等 致使动词。 这两个系列代表一切事件的两大类型:前者描述动作,以施事为基础论元;而 后者指涉状态,以受事或客体为基础论元。就非作格类而言,施事是外在论元 (external argument) 担任深层结构的主语, 若在主语之下嵌入受事或客体等内在论 元 (internal argument, 作为宾语),就成了双元的非作格动词(= 及物动词)。就非宾格 类来说, 受事是内在论元担任深层结构的宾语, 若在宾语之上冠以致事论元(Causer) 5 做为主语, 就成了及物的非宾格动词 (= 致使动词)。
简单地说, “打破” 属双元述词, 两个论元分别指派的论旨角色 (施事与受事), 必须由 名词短语来担任。(1a)-(1c) 因为不符合这些要求所以不能成立。1
本文写作期间曾与蔡维天、邓思颖、冯胜利、李艳惠、沈阳、司富珍、王洪君、伍雅清与张宁等多 位学者做过讨论并承惠赐意见,谨此致谢。唯疏漏之处恐仍在所难免,责任悉由作者自负。 本研究 部分工作曾得到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的经费补助(计划编号:94A0316RA), 在此一并致谢。 1 题元理论包括两大假定:(a) 论旨准则 (Theta Criterion) 与 (b) 投射原则 (Projection Principle) 。前者 规定每个述词的论元与其论旨角色必须一对一匹配,即每个论旨角色必须指派给一个(且仅一个) 论元,每个论元必须担任一个(且仅一个)论旨角色。后者规定每个述词的题元结构必须投射到句 法结构中,即句法结构必须充分适切地反映每个述词的题元结构。例(1 )各句因为没有把“打破” 的题元结构充分适切地反映句法结构之上,所以不能成立。

早期生成语法在这方面的研究曾经得到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对若干英语句型与 动词种类提供了明确的形式分析,使人们对于英语语法的了解有如一日千里。例如 下面各组句式虽然表面相似,但进一步观察之后可以发现许多系统性的差异: (3) (4) (5) a. John tried to be honest. b. John seemed to be honest. a. John is eager to please. b. John is easy to please. a. John persuaded Bill to be honest. b. John preferred Bill to be honest. c. John believed Bill to be honest.
定稿 for《语言科学》2007
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
哈佛大学 黄正德
提要 本文讨论 宾 假定与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指出:不仅单元述词与双元述 词可以分为非作格、非宾格两类,同样的分类也适用于三元述词和与其相关的句法 结构。依此看法,汉语的两种双宾结构(给予类和抢偷类)分属于非宾格与非作格 系列的三元述词结构:前者选择一个宾语两个主语(一大一小),后者选择一个主 语两个宾语(一内一外)。汉语的若干特殊句式(如 “保留宾语” 句式、“外宾语” 句 式与所谓的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句式)都可以在适当的句法分析下各得其所。 关键词 题元结构 非宾格 非作格 双宾结构 词义分解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事件类别
(11)
(10a) 去掉宾语之后原意不变:主语 “中国队” 依旧是 “打胜” 的施事。但 (11a) 省 去宾语之后语义起了变化:原来指施事的主语却成了“打败” 的受事(或客体)。
这意味 (11b) 不是由 (11a) 直接省略宾语而来的结果;其深层结构应该是个无主句 (12a) ,经过宾语提前而成为表面上的受事主语句: (12) a. [e] b. 中国队 打败了 中国队 打败了 t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18)
同样是单元述词句,非宾格动词允许主语后置,但非作格动词不允许。传统语 法把 (17a-c) 看成一种倒装句,但无法说明为何非作格动词不允许倒装。 依照非宾格 假定的看法,所谓后置的主语其实在深层结构本来就是宾语,根本无所谓倒装。受 事宾语置于动词之后,本理所当然。既然没有倒装的现象,(18a-b) 的施事主语自然 不能后置。
李艳惠 (Li 1985)、 吕叔湘 (1987) 与笔者 (1989) 都曾先后将汉语的单元述词与双元述 词做过类似的划分。2 (7) a. b. c. d. 非作格动词:笑、哭、飞、跳、吵闹 . . . 等表示动作的自动词 非宾格动词:来、去、是、有、死、走、出现、发生、躺着. . .等存现动词 及物动词: 打、骂、吃、写、批评、欺骗、赞美、打胜 . . . 等 3 致使动词: 开、关、沉、摇、吓 (了他一跳)、气死 (了李四). . . 等
2 3
“非宾格动词” 有时也作 “作格动词” (ergative verb, 见 Burzio 1986)。 这里的 “及物动词” 指狭义的及物动词,因为依传统的说法,致使动词也是一种及物动词。
本文的目的在讨论题元理论与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因篇幅所限,讨论将着重 于非宾格假定和与它有关的若干问题。第二节说明非宾格假定的内容与支持该假定 的证据。第三、四节指出: 不仅单元述词与双元述词可以分为非作格、非宾格两类, 同样的分类也适用于三元述词和与其相关的句法结构。第五节专门讨论汉语的两种 双宾结构,并指出汉语的若干特殊句式(如 “保留宾语” 句式、“外宾语” 句式与所 谓的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句式) 都可以在适当的句法分析下各得其所, 同时也为非 宾格假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六节讨论不同结构在汉、英语之间的相关差异,并 提出若干参数理论上的论题,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
4
与致使动词相对的单元述词有时也称为“起始动词”(inchoative verb): “门开了” ( 开 = 起动), “他 开了门了” (开 = 致动)。事实上,起始动词也可以视为一种存现动词,因为它声明一个新事态的发生 或出现。 5 另外,我们可以依照词义分解理论将动词分解为[轻动词 + 动词词根],将四种动词的句法结构分 析如下:
2. 单元、双元、非作格、非宾格 Perlmutter (1978) 的非宾格假定除了将单元述词划分为非作格与非宾格之外, 主要的 内容在于 (8): (8) 单元非作格句是个无宾句,以施事为其外在论元(做为主语)。单元非宾格 句是个无主句,以受事或客体为其内在论元(做为宾语)。
如 (7a-b) 所示,非作格动词一般都是描述动作的动词,非宾格动词则主要以表示存 在、出现或消失的存现动词为主。根据 (8) 的假设, “张三哭了” 和 “张三来了” 的生 成方式不同。前者的主语 “张三” 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都是句子的主语,但后者 在深层结构是个无主句,宾语 “张三” 经过移位而成为表层结构的主语: (9) a. [e] b. 张三 来了 来了 张三 t [深层结构] ([e] 标示主语的空位) [表层结构] ( t 标示移位的痕迹)
及物动词 (7c) 与致使动词 (7d) 之间的区别与非作格-非宾格动词之间的区别是平行 的。这点可以从这些动词经过不及物化时的表现看得特别清楚。吕叔湘 (1987)以 “胜” 和 “败” 为例: (10) a. 中国队打胜了韩国队。 (及物动词) b. 中国队打胜了。 (非作格动词) a. 中国队打败了韩国队。 (致使动词) b. 中国队打败了。 (非宾格动词)
(i) a. 一元非作格:[vP 施事 [v DO [VP 动词]]] b. 二元非作格:[vP 施事 [v DO [VP 动词 受事]]] c. 一元非宾格:[vP [v BECOME [VP 动词 受事]]] d. 二元非宾格:[vP 致事 [v CAUSE[vP [v BECOME[VP 动词 宾语]]]]] 词义分解理论最早源于 McCawley (1969) 与 Dowty (1979)。 近年兴起的轻动词句法结构,最早见于 Larson (1988) 与 Huang (1988)。主要参考文献包含 Hale and Keyser (1993), Chomsky (1995) 等。关于 汉语轻动词句法的讨论,见 Huang (1997, 2005), Lin (2001), 与冯胜利 (2005) 及其引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