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

合集下载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 视觉 • 暗适应 • 颜色视觉:明度、饱和度、色调 • 视敏度 • 视量后效:正、负 – 听觉 • 音高:高音、低音 • 响音:对声音强度的反映 • 强度:客观的物理量
– 其它感觉 • 嗅觉:气味的融合 • 味觉:味蕾 • 温度感觉:冷点、热点 • 痛觉: – 感觉的性质 • 适应性 • 感觉的补偿
– 心理学的研究也为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 了理论上的假设和实验上的依据 记忆的研究: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指导了 生理学关于记忆问题研究的探索
2、科学体系中的心理学
– 科学早期的一元系统性是由于科学本身不发 达造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产生了分 化 – 心理学是从自然科学和被称为认识论的理论 那一哲学分支两者的结合发展起来的
– 注意的种类
• 无意注意:指人的主义没有预定的目的, 布需要刻意努力 • 随意注意: • 有意识注意 • 注意的轨道
– 注意的特征
• 广度: 范围(同一时间关注的数量) • 稳定性:保持时间的长短 • 紧张性:使注意中心高度的保持在某 一事物上 • 分配: 一心能否二用 • 转移: 根据需要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
法国的实验生理学
• 冯特:系统的提出心理学是什么,其研 究方法如何,他认为,心理学对 象是来自直接经验;其研究方法 是自我观察法或内省法
• 铁钦纳:在美国开始推行构造主义,其
作品有《心理学入门》《实验
心理学》等。
– 机械心理学及其代表人物
• 心理学探索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机理 • 心理过程是一种活动能力的几何体,而构 造主义没有揭示心理活动的结果或成就
及文化打交道。运用心理学的社会科学的解
释对心理学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特别是
在解释人的行为时更为有效
– 心理学常常受到伪科学的干扰——占星术、 相面学等 – 心理学研究受到思想家对人的非科学的、凭 感觉而定的思考的影响——特别是文学作品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学习: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 • 教育:教学、评价和干预 • 学生:学习者、发展者和个体差异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和认知结构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和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实验法:实验室研究和实验观察 • 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 问卷法: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 社会领域:广告、市场营销等 • 教育领域:学校氛围、教育评估等 • 临床领域:心理治疗、康复干预等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主题与案例分析
社会心理学的重要主题
• 群体和领导:群体行为、领导力和决策 • 人际关系:吸引力、亲密关系和友谊 • 偏见和歧视:种族、性别和年龄歧视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DOCS
• 认知:感知、记忆、思维等 • 认知过程:注意、编码、存储、提取等 • 认知发展:认知功能的变化和发展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 信息加工理论: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 社会认知理论: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
感知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感知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
行为主义心理学
• 华生的刺激-反应理论 •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治疗理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一、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

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的动机。

正是动机的作用,才使得个体产生行为,促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并不断调节行为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方向,使个体在行为中达到预定的目标。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人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要.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二)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

知觉。

记忆.思维。

言语等。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人们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知识经验能贮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再现出来,这就是记忆.人不公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提示事物的本质联系的内在规律,这就是思维,人们还能利用语言把自己思维活动的结果表明、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这就是言语活动。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

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概论

(三)有意后注意
1、概念:有预定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培养有意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
三、注意的品质
注意广度:范围 注意稳定性:注意保持时间 注意分配:可以同时指向两种以上的活动 注意转移:快速转移注意力到新的对象上
第四章 认知过程(下)
修正和改变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有情绪障碍的人实施再教育的过程 咨询师训练来访者,使其学会客观、合理的思维。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2、认知性家庭作业
事件A:失恋,女友和别人好了 情结C:抑郁,对女友怨恨 信念B:我那么爱她,可她却离开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太不公平 了,太让我伤心了 驳斥D:…… 新观念E:……
考点: 记忆的概念和种类 遗忘的规律 表象的概念、想象的概念及种类 思维的概念和种类 问题解决的概念 言语的概念及种类
第一节 记忆与遗忘
一、记忆的概念
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再认、重现)
第三节 注 意
一、注意的概念 1、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一个人在清醒状态下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都在不断的 变化和发展,因此,他在每一瞬间总是将注意指向某一对 象,日常所说的某人“不注意” “没注意”其实是指他没 有注 意他应该注意的事物。
二、注意的种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一)无意注意
1、概念: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引起条件
刺激物本身特点:强度、活动变化、对比性、新异性 主体内部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 知识经验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的分支?A. 心理学与经济学B. 心理学与生物学C. 心理学与物理学D. 心理学与化学答案:B3. 弗洛伊德是以下哪个心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C. 认知心理学D. 人本主义心理学答案:B4.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5.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斯洛D. 斯金纳答案:B6.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行为表现D. 基因遗传答案:D7. 心理学中的“条件反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巴甫洛夫B. 弗洛伊德C. 荣格D. 马斯洛答案:A8.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知情同意B. 保密原则C. 避免伤害D. 所有以上答案:D9.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情绪B. 行为C. 思维过程D. 人际关系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心理学中的“防御机制”?A. 投射B. 内化C. 外化D. 同化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行为2. 心理学的四大基础领域包括: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________。

答案:社会心理学3. 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_法,是通过观察者对个体行为的直接观察来收集数据。

答案:观察4. 心理学中的________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部刺激和强化的结果所决定。

答案:行为主义5. 心理学中的________理论,强调人的内在动机和自我实现。

答案:人本主义6. 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一词原于两个希腊词——灵魂的(phyche)、学问的(logos),原意为“灵魂之学”。

公元前5-6世纪人们已经开始了对自己精神活动进行各种探索与论述,不过在很长时间内都仅限于哲学范畴,由哲学家或医学家们运用哲学的思辩方法进行的,并未形成独立的体系。

随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巨大进展,心理学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只有100余年的历史。

(心理学界公认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心理学史的一个新纪元)可以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正如德国心理学家H·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过去,但只有一段短促的历史。

”(心理其实是意识的一部分,但它是低层次的意识,它是哲学的分支,哲学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正确十分重要,心理问题也是如此。

)人的任何活动都有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又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为了研究方便,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大部分。

(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不断充实与完善的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心理学家把心理过程又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总要不断地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这种认识活动最初是要依赖眼看、耳听、鼻闻、手摸、口尝等方法获得对某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认识,这就是感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对事物上匙属性加以分析、综合,便形成知觉,从而对事物常识了较完整的认识。

感觉、知觉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也是人们行为定向的前提。

人们把感知过的事物储存起来,需用时再予以提取,这就是记忆。

记忆是人类一切智慧的基础和仓库,是整个心理活动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心理学的定义和历史发展1.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

它涵盖了对心理过程、行为和情感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深入理解。

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学科发展是在19世纪。

20世纪的心理学发展更是蓬勃迅猛,分支学科众多,理论体系日臻完善。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通过控制变量来观察心理现象,以验证心理学理论,了解心理规律。

2.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了解大众心理状态,观察社会心理现象。

3. 观察方法:通过观察和描述来了解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和思维过程。

4. 临床方法:通过个案资料,来揭示心理学现象。

5. 实地调研: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来了解心理学现象。

三、生物心理学1. 大脑和神经系统:心理学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涉及了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系统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2.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它对大脑的活动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四、感知和知觉1. 感知:感知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接受和加工。

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

2. 知觉:知觉是指我们对感知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它涉及了对空间、时间和物体的理解。

五、学习和记忆1. 条件反射:通过条件刺激和自发反应建立起的一种自发性行为。

2. 意识反射:在特定情况下做出的过去有过相同情况的行动反射。

六、认知心理学1. 认知:认知是指人脑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了感知、思维、知觉和记忆等多个方面。

2. 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是人类对知觉、思维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一种解释。

它强调了认知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

七、人格心理学1. 人格:指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特征和行为模式。

2. 人格理论:指试图解释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八、社会心理学1. 社会认知:指个体对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认知过程。

张智勇《心理学概论》

张智勇《心理学概论》

第 1章心理学的性质01.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

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02.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03.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

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04.范式,是科学界广泛用来了解经验领域的一种宽泛系统的理论假设。

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

心理学的观点和范式一样,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

05. 20世纪初,第一个心理学派,结构主义起源于德国,兴起于美国。

起代表人物是E. B. Titchener(1867-1927)。

W. James(1842-1910)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心理学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

结构主义受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功能主义则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有关。

06. J. B. Watson代表了行为主义的发展。

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

B. F. Skinner指出,所有行为都可以理解为习得反应,行为因其后果而得到选择。

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必须用实验室实验获得资料。

07.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 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

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

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

08.认知观点关注人们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方式。

信息加工指从环境中得到输入,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输出。

认知观点将心理比作配有软件的电脑。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09.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第三势力”,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应是了解人性潜能,追求自我实现。

第2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01.从分析处理的角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描述研究两大类,实验研究试图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描述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氏错觉 (Ponzo Illusion)
上面的红线比底下的 较长吗? 较长吗?
其实两个是一样长的! 其实两个是一样长的! 深度线索时 这是当有深度线索 这是当有深度线索时, 所产生的错觉. 所产生的错觉.因为两 个一样大的物体, 个一样大的物体,放在 远方的物体看起来较小 ,所以当给深度线索使 我们产生远近观念时, 我们产生远近观念时, 在视网膜投影上一样的 两个物体,感觉较远处 两个物体,感觉较远处 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2.现代心理学的门类 2.现代心理学的门类 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理论
发展心理学( ψ)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ψ)
宗旨:研究个体自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全程中, 宗旨:研究个体自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全程中, 身心发展的 及其变化情形. 每一个时期身心发展 特徵及其变化情形 每一个时期身心发展的特徵及其变化情形. 研究主题:儿童→青少年,成人, 研究主题:儿童→青少年,成人,老人 延伸:婴儿心理学( psychology), 延伸:婴儿心理学(infant psychology),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child psychology ), 青少年心理学( adolescence) 青少年心理学(ψ of adolescence) 老年心理学( psychology) 老年心理学(geriatric psychology)
没有轮廓的三角形
你看的到由 三个紫色小 精灵围成的 三角形吗? 三角形吗?
根据完形心理学派(Gestalt 根据完形心理学派(Gestalt psychology) 的 封闭性原则,我们倾向察觉完整封闭的图形, 封闭性原则,我们倾向察觉完整封闭的图形,所 以尽管事实上没有真实轮廓存在, 以尽管事实上没有真实轮廓存在,在我们的心里 还是有心理实存性(psychological reality)的 还是有心理实存性(psychological reality)的.
缪氏错觉(Muller缪氏错觉(Muller-Lyer Illusion) (Muller
a或b线段哪一个较长呢? 线段哪一个较长呢?
日常生活中,d是在屋内看到的景象,c是在屋外看 日常生活中, 是在屋内看到的景象, 是在屋外看 是在屋内看到的景象 是在屋外 到的景象. 图代表房间中较远的角落, 图代表较近 到的景象.而d图代表房间中较远的角落,c图代表较近 图代表房间中较远的角落 图代表 的角落. 图事实上即分别为 图的变形, 图事实上即分别为c.d图的变形 的角落.a.b图事实பைடு நூலகம்即分别为 图的变形,而由於日 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倾向将b图看成较长的线段 图看成较长的线段. 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倾向将 图看成较长的线段.
一,心理学的涵义
◎心理学的定义
- psychology -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 科学要有四特性: 科学要有四特性: 客观性,可验证,有系统, 客观性,可验证,有系统,创发性 - 心理学采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研究方法
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描述 将研究过程中,所搜集到的事实资 将研究过程中, ◎诠释 用文字或口语客观地描述出来, 料,用文字或口语客观地描述出来,只说 对个体作进一步的分析, 对个体作进一步的分析,探求产生该行 ◎预测 ,不探究发生的原因. 明事实的真相,不探究发生的原因. 明事实的真相 ,找寻理由来解释问题. 为的可能原因, ,推估将来某一事件发 为的可能原因 找寻理由来解释问题. 根据现有的资料, ◎根据现有的资料 控制 例如:智力测验的施测. 例如:智力测验的施测. 例如:心理历程的分析. 例如:心理历程的分析. 生的可能性. 生的可能性. ◎操纵影响某一事项的条件或决定因素, 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操纵影响某一事项的条件或决定因素,
(Projection)
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学派
◎行为论~~巴夫洛夫,史金纳 行为论~~巴夫洛夫,
重点: 重点: 刺激与 的联结. 行为是刺激 反应的联结 1. 行为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2. 改变环境就能改变人的行为. 改变环境就能改变人的行为. 就能改变人的行为 3. 只应对外在行为进行科学研究. 只应对外在行为进行科学研究. 外在行为进行科学研究 现况: 反对极端的行为主义 现况:1. 反对极端的行为主义 学习,行为改变, 2. 学习,行为改变,行为 治疗, 治疗, 社会学习等研究 及社会学习等研究
谁心知我心 ~初窥心理学
稳重,坚持,重实践, 稳重,坚持,重实践, 意志力强, 意志力强,不妥协 金牛,狮子,天蝎, 金牛,狮子,天蝎,水瓶 ~实行力~ 实行力~ 聪明,反应快,分析推理, 聪明,反应快,分析推理, 学习力强,善变 学习力强, 双子,处女,射手, 双子,处女,射手,双鱼 创造力~ ~创造力~ 领导力,主动积极, 领导力,主动积极, 表达力强, 表达力强,喜欢影响别人 牡羊,巨蟹,天秤,山羊 牡羊,巨蟹,天秤, 领导力~ ~领导力~
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理论
实验心理学( ψ)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ψ)
宗旨:以科学的实验方法, 宗旨: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类与动 实验方法 物各种心理及行为 研究主题:感觉,知觉,记忆,解决问题, 研究主题:感觉,知觉,记忆,解决问题, 思考学习,动机及情绪等各方面的基本心 思考学习,动机及情绪等各方面的基本心 理历程
花瓶或脸孔? 花瓶或脸孔?
这是根据完形心理学派 Figure-ground原则,当我 原则, 原则 们看东西时, 们看东西时,会选择主题 或背景;当我们选择白色 或背景; 的轮廓围成的物体为主体 ),黑色的部份 (figure),黑色的部份 ), 就是背景( ),所 就是背景(ground),所 ), 以看到的是一只花瓶. 以看到的是一只花瓶.反 之,选择黑色的轮廓为主 则看到两张脸孔. 体,则看到两张脸孔.
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理论
☆社会心理学(social Ψ) Ψ)
宗旨:研究人际关系,社会知觉, 宗旨:研究人际关系,社会知觉, 人际关系 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团体 之间, 之间, 相互影响的社会行为 相互影响的社会行为 相关的学科:政治学,社会学, 相关的学科:政治学,社会学,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文化人类学等
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学派
◎精神分析论 ~~佛洛伊德 重点: 强调性 幼年经验的影响 经验的影响. 重点:1. 强调性及幼年经验的影响. 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 本能所掌 2. 认为人的行为受本能所掌 控. 心理分析法研究人类行为 研究人类行为. 3. 采心理分析法研究人类行为. 现况: 现况: 人格发展,动机,行为异常与 1. 人格发展,动机,行为异常与心理治 疗 等研究与应用, 等研究与应用, 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并不符合科学原理. 不符合科学原理 2. 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并不符合科学原理.
☆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Ψ) 认知心理学( Ψ)
宗旨:探索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历程 宗旨:探索人类高层次的心理历程 讯息处理,语言,记忆, 如:讯息处理,语言,记忆, 推理,创造力及 推理,创造力及问题 解决等 解决等. 研究内容:个人接触的外在环境, 研究内容:个人接触的外在环境, 探求知识, 探求知识,使用知识 的心理历程
Conscious Preconscious EGO
Unconscious ID
The relationship of Freud's personality functions to the levels of awareness.
本我的要求
现实的要求
自 我
超我的限制
心理防卫机制
抑制作用: 抑制作用:有意识地压抑不愉快的想法
左边的图形展示了四个部分A,B,C&D. 形展示了四个 A,B&C的 的部分被涂成阴影 的部分被涂
1. 将'A'中未被阴影的部分平分成相 中未被阴 中未被 同且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同且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将'B'中未被阴影的部分平分成相 将 中未被阴 中未被 同且面积相等的三部分. 同且面积相等的三部分 3.将'C'中未被阴影的部分平分成相 中未被阴 将 中未被 同且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同且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提示: 答案不是三角形,你应该自己解决. 答案不是三 形,你 自己 . 4.将'D'中未被阴影的部分平分成相同且面积相等的七部 将 中未被阴 中未被 影的部分平分成相同且面积 分. 提示: 这个问题的世界记录是七秒钟 这个问题的世界记录是七秒钟 答案不是三角形.
解决了 解决了吗?
你还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 长时间



再按继续键, 枪毙你 再按继续键,就枪毙你! 继续键
你这个混蛋,就是不动脑筋! 这个混蛋,就是不动脑筋 混蛋 动脑
人们常说,这就是僵化的思维,你有吗? 就是僵化的思维,你有吗
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现代心理学的领域-理论
生理心理学( Ψ)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Ψ)
视觉悬崖 (Visual Cliff)
人类在婴儿的时候, 人类在婴儿的时候,就已 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能力. 经发展出深度知觉的能力. 实验者设计了一个台子, 实验者设计了一个台子,左 高度的落差, 右半边有高度的落差 右半边有高度的落差,在台 子上铺一层透明玻璃, 子上铺一层透明玻璃,让婴 儿在上面爬行, 儿在上面爬行,婴儿爬到中 间时, 间时,即使他手摸得到前方 的透明玻璃, 的透明玻璃,仍然不敢再向 前爬过去, 前爬过去,证明人类很小的 时候就已经对深度有了警 觉心,这种能力具有帮助物 觉心,这种能力具有帮助物 的作用. 种生存的作用 种生存的作用.
(Suppression)
否认作用: 否认作用:拒绝接受或认清现实
(Denial)
合理化作用:扭曲事实,把现实合理化 合理化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