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精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正式版)

合集下载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关键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

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重点装置系指以下设施或装置:1、陆上、海〔水〕上油气勘探开发重要的生产设施;2、工艺生产操作是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化、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的装置等;3、要害〔重点〕部位系指场所或地域:(1〕多工种联合作业、频频拆卸、迁居、安装,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多的野外施工现场;(2〕相对集中的油气生产与办理装置区;(3〕制造、储藏、储运和销售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化学毒性为高度、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以及可能形成爆炸和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码头、油库、库房等;(4〕对装置和生产安、稳、长、满、优运行起重点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5〕运送危险品的专业运输车〔船〕队。

第二条对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推行直属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和班组分级管理与分级监控原那么。

第三条直属企业依照本单位实质情况,由主管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技术、设施、仪表、电气、安全等相关部门进行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的界定分级。

一般可将其分为两级。

发生火灾时,影响全企业的生产或简单造成重要人员伤亡的重点生产装置及部位可定为一级。

一级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划分拜会附表的规定。

一级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应上报企业企业安全环保局备案。

第四条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应拟定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应急方案。

第五条对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推行领导干局部级定点联系〔承包〕的安全管理制度。

1、一级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由直属企业现职处长以上领导干部进行联系〔承包〕。

联系〔承包〕点应设置“领导干部安全联系〔承包〕责任牌〞。

2、联系〔承包〕人对所负责的重点装置要害〔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察与指导责任,详尽是:〔 1〕指导帮助安全承包点实现安全生产;〔 2〕监察安全生产目标、政策、法规的执行;〔 3〕检查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 4〕帮助并督促隐患整改;〔 5〕监察事故“四不放过〞原那么的推行;〔 6〕帮助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ZDRH-2000智能集中润滑系统说明书

ZDRH-2000智能集中润滑系统说明书

目录一、系统简介------------------------------------2二、系统工作原理------------------------------3三、系统主要部件的基本配置与技术参数-----------------------------------------11四、润滑系统工作制度-----------------------13五、润滑系统操作规程-----------------------14六、系统维护与注意事项--------------------22一、系统简介ZDRH-2000型智能集中润滑系统是我公司研制开发的新一代高新润滑技术产品(专利号:012402260.5),系国内首创。

该润滑系统可根椐设备现场温度、环境等不同条件或设备各部位润滑要求的不同,而采用不同油脂,适应单台设备或多台设备的各种润滑要求。

润滑系统突出优点是在设备配置、工作原理、结构布置上都做了最大的改进,改变了以往以单线或双线为主的传统润滑方式,采用微电脑技术与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的方式,使设备润滑进入一个新的里程。

系统中主控设备、高压电动油泵、电磁给油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每一个部件都是经过精心研制并专为智能润滑系统所设计的。

设备采用SIEMENS 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系统,为润滑智能控制需求提供了最恰当的解决办法,可网络挂接与上位机计算机系统进行连接以实时监控,使得润滑状态一目了然;现场供油分配直接受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供油量大小,供油循环时间的长短都由主控系统来完成;流量传感器实时检测每个润滑点的运行状态,如有故障及时报警,且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点所在,便于操作工的维护与维修。

操作员可根据设备各点润滑要求的不同,通过文本显示器远程调整供油参数,以适应烧结机的润滑要求。

整个润滑系统的供油部分,通过公司最新研制的高压电动润滑泵将润滑脂注入到相应的润滑点上,油泵的供油压力可达到40MPa,根据距离远近调整压力大小,调压范围在0——40MPa之间。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总体概况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总体概况

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总体概况1.1装置简介本装置是由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设计院设计,年加工能力为30万吨的润滑油加氢装置。

全装置共有设备144台,装置总投资64000万元,位置处于石化公司生产区内制氢装置以东,空分装置以南,占地面积11610m2,1999年4月破土动工,于2000年12月投产,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

1.1.1装置特点克石化30万吨/年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是属于高温、高压、临氢催化工艺过程的一套装置。

通过采用高压催化加氢对润滑油料进行加氢改质、临氢降凝和加氢补充精制,通过选择催化剂、工艺条件、原料可生产出不同粘度等级的润滑油基础油。

可调制优质的变压器油、冷冻机油和橡胶填充油等,其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轻脱油还可生产出优质的HVIW120BS和HVIW150BS光亮油(指标中粘度指数除外)。

该工艺过程具有良好的原料适应性和产品的灵活性。

本装置采用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三段加氢工艺,第一段加氢处理采用较苛刻的加氢条件,对润滑油料进行加氢改质;第二段临氢降凝采用专门的催化剂,在临氢状况下,降低基础油的凝点;第三段加氢补充精制用来改善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和光安定性,反应条件较缓和。

装置工艺流程具有如下特点:1、30万吨/年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采用北京石科院提供的专项技术。

工艺流程为加氢处理—→常压汽提—→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常减压分馏。

是国内第一套全部采用国内技术的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

2、四台反应器均为热壁式反应器,其中R-101是专门针对克石化厂原料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情况而设的保护反应器,保证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

3、新氢压缩机K-101A/B和降凝循环氢压缩机K-201A/B各共用一台电机。

4、四台加热炉全部采用对流-辐射型卧管立式炉。

由于原料变化频繁且工况复杂,因此加热炉设计弹性较大。

由于减压炉汽化量较大,为了减小压力降避免炉管内超临界速度出现,减压炉出口炉管进行适当扩径。

产品精制装置.

产品精制装置.

第一节概述一、工艺概况(一)工艺概况:该装置包括三部分:汽油脱硫醇部分、干气及液化石油气脱硫部分及柴油精制部分。

(二)年开工时数8000小时;(三)生产班数四班;(四)工艺流程特点1、汽油脱硫醇部分采用预减洗脱硫化氢、固定床无碱液II型脱硫醇工艺。

精制后汽油即为合格汽油调和组分,定期产生的少量碱渣由工厂统一处理。

该工艺是由石油大学(北京)开发,于一九九六年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的鉴定并被石化总公司确定为专有技术。

无碱II型脱硫醇工艺与传统的Merox二步法(液-液抽提+固定床空气氧化)相比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油品质量好等特点,尤其是能够脱除油品中的大分子硫醇,确保产品质量的合格,同时大大减少了碱渣的排放量。

在国内多家炼厂推广应用,均已投产成功,效果良好。

2、干气及液化石油气脱硫部分干气及液化石油气脱硫采用胺法脱硫工艺,脱硫溶剂推荐采用国内开发的复合型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剂,为稳定脱硫和再生系统的操作,降低胺耗,溶剂浓度按25%(wt)设计。

工业应用表明:复合型甲基二乙醇胺溶剂比二乙醇胺溶剂具有选择性好、使用浓度高、溶剂循环量小、腐蚀轻等特点。

3、柴油精制部分采用碱液电精制及水洗电沉降工艺,碱渣送至工厂统一处理。

二、生产流程简述(一)汽油脱硫醇部分1、脱硫化氢部分自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来的汽油,先进入汽油-碱液混合器(MI1501)与20%的碱液混合,以脱除其中的硫化氢。

汽油和碱液在预碱洗沉降罐(V1501)中沉降分离,分离后的碱液循环使用,新鲜碱液由碱液泵(P1502AB)间断补充,汽油预碱洗罐中的碱渣间断自压至碱渣罐(V1506),由工厂统一处理。

主要反应式为:H2S+2NaOH=Na2S+2H2O2、脱硫醇部分脱硫后汽油经汽油-空气混合器(MI1502AB),与非净化空气、活化剂(按汽油量的100~200ppm加入)混合并注入活化剂后进入固定床反应器(R1501A,B),反应器内装有汽油脱硫醇催化剂,硫醇被氧化成二硫化物并溶于汽油中。

润滑设备样本

润滑设备样本

EM型电动换向阀(40MPa)/pro43.htm(第 1/3 页)2010-6-25 11:49:18EM型电动换向阀(40MPa)/pro43.htm(第 2/3 页)2010-6-25 11:49:18EM型电动换向阀(40MPa)/pro43.htm(第 3/3 页)2010-6-25 11:49:1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SRB系列手动润滑泵一、使用条件 手动润滑泵是一种人力板动手柄操作排出润滑剂的小型润滑泵,可直接安装于机器的壁板或机架上。

基本型可直接与单线分配器组成手动单线集中润滑系统;基本型配上换向阀与双线分配器组成手动双线终端式集中润滑系统。

本泵适用于润滑频率较低(一般给油间隔为8小时以上),配管DN10长度不超过50米,润滑点不超过40点的单机小型设备上,作为集中润滑供送润滑剂的装置。

二、技术参数 适用介质为锥入度不低于265(25℃,150g)1/10mm的润滑脂(NLGI0#~2#)和粘度等级大于N68的润滑油,适用环境温度-10℃~40℃三、外形尺寸/pro70.htm(第 1/5 页)2010-6-25 11:50:0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pro70.htm(第 2/5 页)2010-6-25 11:50:0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四、型号说明五、工作原理 手动润滑泵是人工扳动手柄,通过齿轮1带动齿轮活塞2往复运动实现给脂的。

当活塞处于图示右端极限位置时,左端油腔容积增大形成真空,于是贮油筒内的润滑剂在弹簧和活塞片的作用下从吸油口吸入活塞左端油腔内。

当活塞向左移动时,被吸入的润滑剂压入孔道Ⅰ并把滑阀4推向右端极限位置,顶开单向阀5从出油口排出,此时,活塞右端油腔容积逐渐增大,润滑剂被吸入,在活塞返回向右移动时,充满润滑剂的油腔又逐渐变小,挤压润滑剂进入孔道Ⅱ,推动滑阀4向左移动,顶开单向阀5从出油口排出,泵底部配装换向阀,扳动换向手柄至左右二极限位置可实现双线供剂。

/pro70.htm(第 3/5 页)2010-6-25 11:50:08SRB系列手动润滑泵六、操作方法单线型: 1、将回油指示器的指示杆推进。

SBS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范本

SBS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81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SBS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范本SBS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热塑—弹性体(TPE)的发展是合成橡胶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SBS则是诸多TPE中工业化最早的通用型热塑性弹性体,被誉为“第三代橡胶”。

1960年,第一个TPE品种热塑弹性聚氨脂弹性体(TPU)商品化;DuPont公司于1961年推出由乙烯一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加入钠盐或锌盐而成的离聚物型TPE商品;1965年,Shell公司的SDS三嵌段型TPE商品化,即SBS或SIS商品,并在]967年的国际橡胶会议上提出三嵌段型TPE的微区结构理论,引起科技界极大关注;1968年Phillips公司实现了星型SBS 的商品化。

润滑油分装设备及工艺流程

润滑油分装设备及工艺流程

润滑油分装设备及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润滑油分装设备介绍润滑油分装设备主要是用于将大桶润滑油分装到小瓶中,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顺丁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顺丁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安全管理编号:LX-FS-A71274顺丁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顺丁橡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

装置发展1959年日本的Bndgestone公司开始研制镍系BR顺丁橡胶,并于1964年年底建成2.5x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的生产装置。

顺丁橡胶在中国的研究1959年也已开始,经过大量的实验,完成了小试、中试及工业,眭实验。

又通过全国性的攻关会战,进而取得了万吨级工业装置的数据。

聚合技术开发始于1959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合研究所开始了催化剂的开发工作。

1965年在锦州和兰州开始了中试,1966年建成生产能力为1000t/a的实验装置。

1969年确立了以抽余油为溶剂的生产工艺。

1971年在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套1.5X10的4次方(原多次方位置应该标在右上位置,但word格式不支持)t/a的生/c装置,并生产出了合格的顺丁橡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8752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润滑精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正式版)润滑精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装置简介(一)装置发展及类型1.装置发展润滑油溶剂精制工艺于20世纪初产生,是润滑油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润滑油基础油的黏温性能、抗氧化安定性能等重要性质除受原油性质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溶剂精制的深度。

用于精制润滑油的溶剂有多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糠醛和苯酚,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近年来受到重视,国内润滑油溶剂精制所采用的溶剂也是这三种。

国内的糠醛精制装置和苯酚精制装置多数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建设的。

截止1999年末,国内共有:糠醛精制装置18套,苯酚精制装置5套,NMP溶剂精制装置1套。

鉴于我国是糠醛出口国,NMP进口国,而且NMP 有一定的腐蚀性,难于处理轻组分的精制问题,因此,糠醛精制在国内的主流地位不会削弱。

2.装置的主要类型溶剂精制装置的核心部分是抽提部分,根据所选择的萃取溶剂的不同,分糠醛溶剂精制、苯酚溶剂精制和NMP溶剂精制。

由于糠醛溶剂成本比较低,而且在国内的产量也比较高,地域分布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国内主要以糠醛溶剂精制装置为主,其他两种溶剂精制的年加工量之和还不到糠醛精制装置加工量的三分之一。

(二)装置单元组成与工艺流程1.组成单元(1)原料脱气单元原料油罐不用氮气保护时,原料油中会溶人(50—100)X10—6的氧气,这些微量的氧气足以使糠醛氧化产生糠酸,并进一步缩合生成胶质,造成设备的腐蚀与堵塞,严重地影响装置的正常生产。

因此,原料油在进入抽提塔前必须经过原料脱气单元,利用减压和汽提,使溶人油中的氧气析出而脱除,减小糠醛氧化带来的一系列不利的影响。

(2)溶剂抽提单元这个过程一般在抽提塔内进行,原料油从塔下部进入,溶剂从塔上部进入,由于溶剂的密度比原料大,经过原料和溶剂充分地逆向接触,原料中的非理想组分(多环短侧链芳烃和环烷烃、胶质、硫和氮的化合物)溶解在溶剂中,作为抽出液从抽提塔底部带离抽提塔,而含少量溶剂的精制液则从抽提塔顶部流出,精制液和抽出液分别进入各自的溶剂回收系统,进行后续操作。

(3)溶剂回收单元从抽提塔上部流出的精制液,为含10%—20%溶剂的精制油;从抽提塔下部流出的抽出液,为含85%—95%溶剂的抽出油。

为了充分的回收这一部分溶剂,针对精制液和抽出液所含溶剂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设备,分别对精制液和抽出液中的溶剂进行回收,回收的溶剂经过干燥脱水,循环再利用,降低化学原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4)溶剂干燥脱水单元在上边提到的溶剂回收单元,精制液溶剂回收系统和抽出液溶剂回收系统中,都设有汽提塔,从汽提塔塔底吹人高温蒸汽,提高汽提塔内的温度,降低溶剂的分压,将溶剂完全蒸发出来。

由于水对溶剂的溶解能力影响很大,这些带有少量水分的溶剂湿溶液,用泵打人溶剂于燥塔,经过高温加热,将水分脱除,达到干燥溶剂的目的。

2。

工艺流程(1)糠醛溶剂精制基本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25。

图2—25糠醛精制工艺流程(溶剂双效蒸发回收) I一原料油;Ⅱ一精制油;llI—抽出油;Ⅳ一尾气;V一碱液1一脱气塔;2—抽提塔;3—精制液蒸发汽提塔;4一抽出液一次蒸发塔;5一抽出液二次蒸发塔;6一抽出液提塔;7一脱水塔;8一糠醛干燥塔;9一精制液加热炉;10—抽出液加热炉;11一分液罐;12—水罐;13一糠醛、水溶液分层罐;14一蒸汽包原料油从罐区来,进入原料脱气塔上部,顶部抽真空,塔底吹人高温蒸汽。

经过脱气的原料从脱气塔底经泵抽出,换热到70—100℃左右,进入抽提塔中下部,从糠醛干燥塔底经泵抽出的糠醛,换热到100-130℃左右,进入抽提塔上部。

原料油和糠醛经过充分的逆向接触后,含少量糠醛的精制液从塔顶自压进入精制液系统,回收糠醛;含大量糠醛的抽出液从塔底自压进入抽出液系统,回收糠醛。

精制液经过加热炉加热至205-215℃,进入精制液闪蒸汽提塔,通过蒸发、汽提,将精制液中的糠醛全部回收,得到精制油。

抽出液经过加热炉加热至215-220℃,进入抽出液多效(一般是二效或三效)蒸发塔、汽提塔,通过蒸发、汽提,回收抽出液中的糠醛,得到抽出油。

从各塔蒸发出的糠醛蒸气经过换热和冷凝后,直接进入糠醛干燥塔;从各塔汽提出的含有水分的糠醛湿蒸气,经过冷凝后进醛水分离罐分层,上层是含有少量糠醛(约6%-8%)的水,用泵送人脱水塔,塔顶的醛水共沸物经冷却后返回醛水分离罐,塔底排出不含糠醛的废水。

醛水分离罐下层是含有少量水(6%左右)的糠醛,送人干燥塔,通过高温蒸发将糠理蒸气中携带的少量水分蒸发出来,干燥后的糠醛可以经过泵打人抽提塔上部,循环使用。

(2)苯酚溶剂精制基本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26。

图2—26苯酚精制工艺流程I一原料油;Ⅱ一精制油;Ⅲ一抽出油1一吸收塔;卜抽提塔;3一精制液蒸发塔;卜精制液汽提塔;5一抽出液一级蒸发塔;6一抽出液二级蒸发塔;7一抽出液干燥塔;8一抽出油汽提塔;卜精制液罐;10口精制液加热炉;11一抽出液加热炉;12--ff2~;13一酚水罐;14白水封罐原料油从罐区来,进入吸收塔上部,吸收塔下部是由干燥塔来的苯酚蒸气。

原料油吸收苯酚蒸气经过换热到60~90℃左右,进入抽提塔下部,苯酚经过换热到75—120℃左右,用泵打人抽提塔上部,原料油与苯酚形成逆向流动进行抽提。

含有少量苯酚的精制液从塔顶自压进入精制液系统,回收苯酚;含大量苯酚的抽出液从塔底自压进入抽出液系统,回收苯酚。

精制液经过加热炉加热至250~260℃,进入精制液蒸发汽提塔,通过蒸发、汽提,将精制液中的苯酚全部回收,得到精制油。

抽出液先进人干燥塔,再经过加热炉加热至260-270℃,进入抽出液多效(一般是二效)蒸发塔、汽提塔,通过蒸发、汽提,回收抽出液中的苯酚,得到抽出油。

在干燥塔里苯酚和水形成的共沸物由塔顶蒸出,进入吸收塔,苯酚被原料油吸收,水蒸气由塔顶排人大气。

各蒸发塔顶的苯酚蒸气经过换热冷凝后进入苯酚罐,供抽提塔循环使用;各汽提塔顶和干燥塔顶出来的苯酚水蒸气,经过冷却后进苯酚水储罐,一部分作回流,一部分打人抽提塔下部。

(3)NMP溶剂精制基本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27。

原料油从罐区来,进入吸收塔上部,吸收塔下部是由蒸汽喷射器和干燥塔顶来的NMP水蒸气。

原料油吸收NMP蒸气后经过换热到60—95、左右,进入抽提塔下部,NMP用泵从溶剂罐抽出,经过换热到70~120℃左右,用泵打人抽提塔上部,原料油与NMP形成逆向流动接触进行抽提。

含有少量NMP的精制液从塔顶自压进入精制液系统,回收NMP;含大量NMP的抽出液从塔底自压进入抽出液系统,回收NMP。

图2—27N—甲基吡咯烷酮精制工艺流程I一原料油;Ⅱ一湿溶剂;Ⅲ一精制油;Ⅳ一抽出油l一吸收塔;2一抽提塔;3一精制液蒸发塔;卜精制油汽提塔;5一抽出液一级蒸发塔;6—溶剂干燥塔;7一抽出液二级蒸发塔;8一抽出液减压蒸发塔;卜抽出油汽提塔;10—精制液加热炉;1l一抽出液加热炉;12一精制液罐;13一循环溶剂罐;14—真空泵;15一分液罐精制液经过加热炉加热至270~280℃,进入精制液蒸发汽提塔,通过闪蒸、汽提,将精制液中的NMP全部回收,得到精制油。

抽出液先进入一级蒸发塔,蒸出部分溶剂,再经过加热炉加热至290—300℃,进入抽出液二级蒸发塔、减压蒸发塔、汽提塔,通过蒸发、汽提,回收抽出液中的NMP,得到抽出油。

从各塔蒸发出的NMP蒸气经过换热和冷凝后,直接进人NMP溶剂罐,供抽提塔循环使用;从各汽提塔和于燥塔顶出来的含有5%—10%NMP的水蒸气,不经冷凝直接进人吸收塔的底部,溶剂被原料油吸收,残余的水蒸气从吸收塔顶排出,经过冷凝后排人下水道。

干燥塔底溶剂可以直接进入NMP溶剂罐循环使用。

(三)化学反应过程溶剂精制为物理分离过程,是利用选择性溶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润滑油馏分中的非理想组分(多环短侧链芳烃和环烷烃、胶质、硫和氮的化合物)与理想组分(少环长侧链芳烃和环烷烃)分离开来,抽提过程是在逆流接触的抽提塔中进行的,所以除了溶剂的氧化反应之外,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四)主要操作条件及工艺技术特点1.主要操作条件由于萃取溶剂的性质不同,它们所需要的工艺操作条件也不太一样,而且对于不同的原料油,抽提塔的操作条件差异更大,而溶剂回收系统的操作条件受原料的影响比较小,因此,下面仅将三种溶剂精制装置的溶剂回收系统的操作条件分别如表2—81、表2—82、表2—83所示。

2.工艺技术特点溶剂精制过程是一个简单的物理传质过程,几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所以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安全系数也比较大。

溶剂抽提过程中,抽提塔存在温度梯度,提高了溶剂的选择性,形成流体自身内部的内回流,增大了抽提塔的实际负荷,增大了塔内流体的湍动,有利于提高传质效率。

溶剂回收过程采用多效蒸发,合理地利用了溶剂蒸汽的热量,节约了能源,同时也降低了溶剂回收系统的热负荷,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费用。

二、重点部位及设备(一)重点部位1.抽提系统溶剂精制的抽提塔一般采用转盘塔或者填料塔,溶剂和原料油在转盘塔(或者填料塔)中逆流接触,然后沉降分离出理想组分和非理想组分。

由于原料油本身携带有焦子(如果是糠醛作溶剂,糠醛也容易氧化结焦),会造成抽提塔内部结焦,影响溶剂与原料油的接触,导致萃取效果下降,严重时会造成溶剂或者原料油走短路,完全失去萃取效果,需要停工处理。

如果采用填料塔,结焦堵塞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该部分是影响装置平稳运行的关键部位。

2.溶剂回收系统溶剂回收系统有精制液和抽出液两个部分。

该部分由于经过加热炉加热会产生高温溶剂气,如果发生泄漏,会发生自燃着火。

如果加热炉进料机泵发生故障停止进料,很容易会引起炉管、溶剂蒸发塔憋压,严重时会使安全阀起跳,引起着火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