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

合集下载

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润滑系统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为机械设备提供足够的润滑,以减少机械部件的磨损和摩擦,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系统的组成包括润滑油、润滑油管路、润滑油泵、油滤器、油冷却器等部件。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润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一、润滑油润滑油是润滑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能够降低机械设备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

润滑油的选择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一般分为矿物油、合成油、生物油等几种类型。

矿物油是最常用的润滑油,它的成本低、性能稳定,适用于大多数机械设备。

合成油则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流动性,适用于高温、高负荷、高速运行的机械设备。

生物油则是一种环保型润滑油,它能够降低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适用于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

二、润滑油管路润滑油管路是润滑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润滑油从油箱中输送到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确保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都能够得到足够的润滑。

润滑油管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油管路的长度、管道的直径、管道的材料等因素,以确保润滑油能够顺畅地流动。

同时,润滑油管路还需要设置一些润滑油管路配件,如润滑油管路接头、管路支架、管路夹具等,以确保润滑油管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润滑油泵润滑油泵是润滑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润滑油从油箱中抽取并输送到机械设备的各个部位。

润滑油泵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齿轮泵、柱塞泵、螺杆泵等。

润滑油泵的选择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一般需要考虑到泵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因素。

四、油滤器油滤器是润滑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和稳定性。

油滤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磁力过滤器等。

油滤器的选择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一般需要考虑到油滤器的过滤精度、过滤效率、使用寿命等因素。

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统的组成

3.机油细滤器
机油细滤器主要滤去机 油中的细小杂质(直径在 0.001~0.005 mm),其特 点是流量小,阻力大,机油 流量仅占机油泵流量的 10%~15%,故多数细滤器安 装方法为分流式,即与主油 道并联。细滤器有过滤式和 离心式两种,过滤式机油细 滤器存在着滤清能力与通过 能力的矛盾。为此多数发动 机采用离心式细滤器。
汽车构造
润滑系统的组成
润滑系主要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 壳、限压阀及旁通阀、机油压力表、温度表和机油尺等组成。
1.1 机油泵
机油泵的作用是将一定数量的机油压缩并输送到 各摩擦表面。
1.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有外齿轮式和内齿轮式两种。
1)外齿轮式机油泵
1—机油泵体;2—从动齿轮; 3—滤网;4—泵盖;5—限压阀; 6—主动齿轮;7—驱动轴
外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图
2)内齿轮式机油泵
当主动外齿轮带动从动 内齿轮旋转时,在齿轮脱 离啮合的一端,进油腔容 积逐渐增大,产生吸力, 把机油从油底壳经集滤器 吸入油泵。在齿轮进入啮 合的一端,出油腔容积不 断减小,油压升高,将机 油压出油泵。
1 3内齿轮
机油泵主动齿轮由凸 轮轴驱动旋转,从动齿轮 依图示方向转动,进油腔 容积因齿轮向脱离啮合方 向旋转而增大,腔内产生 一定真空,机油便从进油 口进入进油腔。齿轮旋转 时,将机油带到出油腔, 而出油腔的容积因齿轮进 入啮合而减小,油压随即 升高,机油便从出油腔被 压送到发动机油道。
1—进油腔;2—主动齿轮;3—出油腔; 4—卸压槽;5—从动齿轮;6—机油泵体
1.2 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金属磨屑、灰尘、水及积 炭等进入润滑系统,以及燃烧气体和空气对润滑油的氧化 作用,致使润滑油变脏,这将加速运动零件的磨损及油道 堵塞,造成供油不足而加速机件的磨损和损伤。为了减少 或清除杂质,保持机油的清洁,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在 发动机润滑系中均装有滤清器。

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润滑系的工作原理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润滑剂在摩擦表面形成润滑膜,使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减小,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和摩擦磨损。

润滑剂可以是油、脂、液体或固体,其选择要根据工作条件和需要进行考虑。

润滑系统通常由润滑剂、润滑油泵、润滑油管路、油箱、滤清器、油冷却器等组成。

润滑剂被泵送到摩擦表面,当润滑剂进入接触面之间的微小间隙时,它们会承受足够的压力,形成一个薄膜,将摩擦表面分隔开来。

润滑膜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以及适当的温度。

当润滑剂被泵送回油箱时,通过滤清器去除固体颗粒和污染物,确保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

润滑系统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分隔原理:润滑剂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分隔摩擦表面,减少直接接触和摩擦力;
2. 负载分配原理:润滑剂的高压力推动下,润滑膜承受负载,均匀分配在接触表面上,减小局部应力和磨损;
3. 冷却原理:润滑剂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器散热,降低摩擦温度,防止零件过热和膨胀;
4. 清洁原理:润滑剂通过油路中的滤清器去除固体颗粒和污染物,保持润滑系统的清洁,减少磨损和故障的发生。

综上所述,润滑系统通过润滑剂形成润滑膜,以分隔、负载分配、冷却和清洁的原理来保持摩擦表面的良好润滑和工作。

这种工作原理可以降低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第8章 润滑系统

第8章 润滑系统

作业
1、润滑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机件组成? 2、一般油路中有哪几种机油滤清器,是串联 还是并联,原因是什么?
出 油 口
进 油 口
转子式机油泵工作演示
转子式机油泵特点:
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形尺寸小、 泵油量大、供油均匀度好、成本低
应用: 红旗轿车、马自达
安全阀(限压阀)
1、作用:限制机油压力过低 或过高,并稳定一定范围内。 2、构造:柱塞(钢球) 弹簧和螺塞 3、安装位置: 492Q—主油道前 端 CA6102Q、 EQ6100Q在泵盖上
§ 8.3
一、机油泵
功用: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
提高机油压力, 保证机油在润滑 系统内不断循环。
分类:
A 、齿轮式机油泵 B 、转子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
主动齿轮
进油腔
出油腔
从动齿轮 壳体
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演示
特点: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应用: 捷达、桑塔纳、奥迪、 切诺基等轿车
二、机油滤清器
作用:
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 前,滤去机油中的金属屑和大气中的尘埃。
分类:
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复合式滤清器
连接方式:
串联——一般为粗滤器 并联——一般为细滤器
1、集滤器
功用: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
分类: 浮于机油表面,能吸入油面上较 为清洁的机油,但当油面上的泡 沫被吸入时,油道中机油压力降 低,润滑欠可靠。
油路
油底壳 集滤器 放油螺栓
机油滤清器
气缸盖油道
回油孔 主油道
滤清器出油道
滤清器
集滤器
滤清器 进油道
机油泵 油底壳

润滑系统分类

润滑系统分类

润滑系统分类
润滑系统可以根据润滑剂的加注方式、润滑剂的循环方式和润滑剂的供给方式进行分类。

1. 根据润滑剂的加注方式:
(1) 手工润滑系统:操作人员定期手动加注润滑剂。

(2) 自动润滑系统: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律自动加注润滑剂。

2. 根据润滑剂的循环方式:
(1) 循环润滑系统:润滑剂连续循环流动,通过冷却、过滤、回油等装置保持其性能稳定。

(2) 非循环润滑系统:润滑剂一次性使用,没有循环和过滤
的过程。

3. 根据润滑剂的供给方式:
(1) 经压力供给润滑系统:通过泵将润滑剂以一定的压力供
给到润滑点。

(2) 重力供给润滑系统:利用润滑剂自身的重力作用将润滑
剂供给到润滑点。

此外,根据润滑剂的性质也可以将润滑系统分为油润滑系统和脂润滑系统。

油润滑系统适用于高速、高温、高精度的机械设备,而脂润滑系统适用于低速、低温、污染环境下的设备。

润滑系统总结知识点

润滑系统总结知识点

润滑系统总结知识点润滑系统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防止摩擦和腐蚀,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润滑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机械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寿命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摩擦损失:润滑油在机械设备的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摩擦损失,降低能量消耗。

(2) 防止磨损:润滑油能够在摩擦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

(3) 冷却和排除废热: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润滑油能够吸收热量并散热,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

(4) 防止腐蚀:润滑油能够对机械设备的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腐蚀。

(5) 清洁:润滑油能够清洁摩擦表面上的杂质和金属屑,保持机械设备的干净。

2. 润滑油的性能要求润滑油的性能对于润滑系统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润滑性能: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形成均匀、持久的润滑膜,减少摩擦损失。

(2) 耐磨损性能: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能够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的磨损。

(3) 耐高温性能:一些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温,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保护机械设备。

(4) 耐氧化性能:润滑油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5) 清洁性能: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能够有效清洁机械设备的摩擦表面。

(6) 稳定性:润滑油应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不易变质。

3. 润滑系统的组成润滑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润滑油箱:用于存储润滑油,并提供润滑系统所需要的润滑油量。

(2) 润滑油泵:将润滑油从润滑油箱输送至机械设备的摩擦表面。

(3) 润滑油滤清器: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金属屑,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4) 润滑油冷却器:用于冷却润滑油,防止润滑油过热。

(5) 润滑脂:在一些局部需要高温、高负荷润滑时,可采用润滑脂进行润滑保护。

简述润滑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简述润滑系统的原理与组成

简述润滑系统的原理与组成润滑系统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其功能是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为运动部件提供润滑油,减少摩擦和磨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润滑系统由润滑油、润滑油箱、润滑泵、润滑滤清器、润滑管道、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控制阀等组成。

润滑系统的原理主要有三个方面:1. 减少摩擦:润滑系统通过在机械设备运动部件之间加入润滑油,形成润滑膜,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系数,减少摩擦力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冷却作用: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和热能的产生,会导致运动部件温度升高。

润滑系统通过油冷却器将热能带走,使机械设备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以防止过热导致机械设备故障。

3. 清洗作用: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经过一定周期的使用后会逐渐变脏,其中会含有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油泥等杂质。

润滑系统通过润滑油滤清器,不断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度,减少机械设备受损的机会。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如下:1. 润滑油箱:润滑油箱用于存放润滑油,并保持油面稳定。

润滑油箱还具有沉淀和分离润滑油中的杂质的功能。

2. 润滑泵:润滑泵是润滑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润滑油从润滑油箱中抽取,并通过压力输送到机械设备中的运动部件。

润滑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差将润滑油抽出并输送。

3. 润滑滤清器:润滑滤清器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以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度。

润滑滤清器通常采用网式过滤或滤芯式过滤。

网式过滤器通过网孔的大小来过滤杂质,而滤芯式过滤器则利用滤芯来捕捉杂质。

4. 润滑管道:润滑管道是将润滑油从润滑泵输送到机械设备中的运动部件的管道系统。

润滑管道需要保持畅通,以确保润滑油能够顺利地达到运动部件。

5. 润滑油冷却器:润滑油冷却器用于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防止润滑油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润滑效果,保持润滑油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润滑油冷却器可以采用空气冷却或水冷却的方式。

6. 润滑油控制阀:润滑油控制阀用于控制润滑油的流量和压力。

第六章_润滑系统

第六章_润滑系统
废气内有水蒸气和SO2。 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形成泡沫,破坏了机油的 供给及润滑性能,这种现 象在冬季尤为严重。 SO2遇水生成H2SO3,而H2SO3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H2SO4。这些酸性 物质出现在润滑系中对零件会起腐蚀作用。 另外,由于混合气与废气进入曲轴箱内,会使曲轴箱内压力增加,机油易 渗漏。 因此,为延长机油的使用期限,减少摩擦副零件的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 机漏油,必须使发动机曲轴箱保持通风,将混合气和废气从曲轴箱内抽出。
当间隙过大时,机油泄漏严重,机油压力降低,油量减 少,甚至使油泵不能供油;间隙过小时,使齿轮与泵体接触, 产生严重磨损。因此。对上述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都有严格的 要求。泵盖与泵体间装有很薄的密封垫,既可以防止漏油,又 可用来调整泵盖与主、从动齿轮间的间隙。
齿轮式机油泵
主动齿轮 进油腔
从动齿轮
出油腔 壳体
适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使用,磨 损教严重的汽油机尤为合适
HC—8
柴油机机油 HC—11
8.0—9.0 10.5—11.5
适于南方各省冬季使用;西北、东 北、青藏等严寒地区冬季使用低凝 点稠化机油
装巴氏合金轴承的柴油机全年可用
GB11122 —89 GB1123— 89
HC—14 13.5—14.5 全国夏季、长江以南地区全年可用
二、润滑系统的油路
1、4125A柴油机的润滑系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通过集滤器,油管将机油从油底壳吸入,增压后沿 油道送入滤清器,并在这里分成两路,约1/3的机油流向离心式细滤器,经滤 清后直接流回有底壳。约2/3的机油流入粗滤器,过滤后至转换开关,当机油 温度高(夏季)需要散热时,转换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机油经散热器散热后进 入主油道。当机油温度低(冬季)不需要散热时,改变转换开关的位置,机油 便不经过散热器而直接流入主油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目标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拆装方法、主要零件 的维修检测方法。
掌握润滑油量的检查方法以及更换润滑油的 方法。
二、润滑油油量的检查及润滑油的更换
1、检查润滑油的油量: (1)车辆必须处于水平位置,发动机预热
至润滑油温度高于60℃; (2)发动机熄火并等待数分钟,让润滑油
流回油底壳中; (3)拔出机油标尺,用干净的抹布擦干净,
位,最后确认润滑油量。 3、记录作业内容,整理好工具及其他设施等。
一、发动机润滑系简介
1、润滑系的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作相对运动的零件很多,无 论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如何高,都必须在零件 的摩擦表面间保持一层润滑油膜,以减少零 件的磨损和降低功率的消耗。
发动机的润滑是靠润滑系来实现的,润滑系 的任务是把当发动机工作时,将清洁的、压 力和温度适宜的润滑油不断地送到各运动零 件的摩擦表面进行润滑,以使发动机能正常 工作。润滑系的主要作用有:
1)压力润滑 利用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 油不断地送到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此法适用于载 荷重、运动速度高的摩擦表面,如曲轴轴承的润滑。 如图4-1-1a所示。
2)飞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某些零件工作时,飞溅 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零件摩擦表面的润滑方 式,它主要润滑表面外露、载荷较轻的运动副表面, 如气缸壁的润滑。图4-1-1b所示。
4-1-2
图 发 动 机 润 滑 系 结 构 图 及 油 路 示 意 图
二、丰田5A发动机的润滑油循环路线 图4-1-3为丰田5A发动机润滑系油路循环路线图。它采用综合润
滑方式,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等采用压力润滑;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气缸壁、气门等采用飞溅润滑。
图4-1-3 丰田5A发动机润滑系油路循环路线 发动机工作时,油底壳内的润滑油经机油集滤器滤掉粗大的杂质
栓拧下,并用油盘将废机油回收; (4)等待数分钟,待发动机内润滑油不再流出后,用
抹布清洁放油螺塞后装上,并按规定力矩上紧; (5)将车辆水平降下,将新润滑油从加油口注入,约
2.5-3L,边加边检查机油标尺,直至油量合适为止; (6)上紧加油口盖,启动发动机数分钟; (7)将发动机熄火并等待数分钟,再次检查润滑油液
实训报告——实训记录,任务完成后上交。 实训考核——实训评价,根据情况全面考核或抽考。 知识链接——必要的理论知识,建议采用多媒体动画教
学。
知识目标
熟悉润滑系统的作用、基本组成及润滑路线。
熟悉5A发动机润滑系的拆装要求、主要零件 的维修、检测项目。
掌握润滑油量的检查方法以及更换润滑油的 工艺方法。
后,被机油泵压入机油滤清器,然后润滑油分成两路,大部分润 滑油送入主油道用于压力润滑;另一部分(约10%~15%)经 进油限压阀进入机油细滤器,滤去较细的机械杂质和胶质后流回 油底壳。机油细滤器与主油道采用并联布置方式。采用并联方式, 虽然每次流经细滤器的油量较少,但润滑油不断地循环仍可取得 良好的滤清效果。实践表明,一般汽车每行驶50㎞左右全部润滑 油即能通过细滤器滤清一次。 在机油细滤器上设有进油限压阀,当机油泵出油压力低于规定值 时,进油限压阀关闭通往细滤器内的油道,润滑油全部进入主油 道,以保证正常润滑。 在机油粗滤器上设有旁通阀。若机油粗滤器滤芯被杂质严重堵塞, 将使整个润滑油路不通,此时旁通阀开启,润滑油不经过滤清而 直接供入主油道,保证发动机的润滑。
(5)防锈 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可防止零件表面与 水分及燃气直接接触而发生氧化和锈蚀,起防锈作用;
(6)减振 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的同时还可消耗发动 机工作时所产生的部分振动频率,因此,也起到减振 缓冲作用。
2、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发动机工作时,因各运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同,所以
要求润滑强度也不同,采用的润滑方式自然也不同, 一般发动机主要采用以下润滑方式:
润滑系
1.教学建议
教学环境:要求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中完成, 最好能实现小班制教学。
教材使用:
任务引导——引导文,由学生根据“知识链接”和教师 讲解在实训前完成。
任务实施——实训任务,先由教师示范关键步骤,再由 学生根据具体步骤完成实训任务,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探 索,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根据需要示范和讲解。
3)润滑脂润滑 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 作表面,如水泵、发电机轴承等。图4-1-1c所示。
4)自润滑 近年来在有些发动机上采用了含有耐 磨材料的轴承(如尼龙、二硫化钼等)来代替加注 润滑脂的轴承。这种轴承在使用中无需加注润滑脂, 故称其为自润滑轴承。
图4-1-1 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3、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 发动机润滑系的组成及油路如图4-1-1所示,包括以下
(1)润滑 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 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清洗 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 带走磨屑和其它异物;
(3)冷却 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起冷却作用;
(4)密封 利用润滑油的粘度,充满各运动零件之间 的间隙,提高零件的密封效,减少漏气;
然后再将机油标尺插到底; (4)拔出机油标尺,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
情况,润滑油液位应不低于1∕2位置。
2、更换发动机润滑油的工艺方法: (1)车辆必须处于水平位置,发动机必须熄火等待数
分钟,让润滑油流回油底壳中; (2)将加油口盖打开,使发动机内、外大气压力相同; (3)将车辆水平升起,确保安全后,将油底壳放油螺
几部分: 1)油底壳 用来贮存润滑油及散热作用;其底部有
一带磁性的放油螺塞,用来吸附润滑油中的铁屑。 2)机油泵 将润滑油从油底壳中吸出加压后,不断
地送到各摩擦副表面,进行润滑,并维持润滑油在润滑 系中的循环。 3)润滑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 用来滤掉润滑油 中杂质、磨屑、油泥、水份等物质。它有集滤器、粗滤 器、细滤器三种,分别安装在润滑系中不同的部位。 4)油道 用来向各润滑部位输送润滑油。有主油道 和分油道等。 5)阀类 控制润滑油的流向及流量。主要有限压阀、 旁通阀两种。 另外,润滑系还有机油压力传感器、机油压力表、油温 表及机油标尺等,某些热负荷较大的发动机上还装有机 油散热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