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三联、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分析三联、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系统医学 2023 年 12 月第 8 卷第 24期分析三联、四联药物方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王昌盛1,陈兰2,廖小红21.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062;2.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0510[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选择四联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6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投掷硬币法分组,参照组(38例)选择三联药物治疗,研究组(38例)选择四联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胃灼痛评分、胃溃疡面积、上腹疼痛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176,P<0.05)。

治疗后,研究组胃灼痛评分、胃溃疡面积、上腹疼痛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同三联药物比较,胃溃疡患者接受四联药物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有效改善疾病症状,可促进胃溃疡患者的良好预后。

[关键词]胃溃疡;三联药物;四联药物;疗效[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12(b)-0175-03 Clinical Effect of Triple and Quadruple Drug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WANG Changsheng1, CHEN Lan2, LIAO Xiaohong2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62 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y, Guangdong Sanjiu Brain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51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quadruple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admitted to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22 to August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coin tossing method. The reference group (38 cases) received triple drug therapy, and the study group (38 cases) received quadruple drug therap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he score of heartburn pain, the area of gastric ulcer, the score of upper abdominal pain and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7.3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76,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 of heartburn pain, the area of gastric ulcer, the score of upper abdominal pain and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iple drug, quadruple drug treatment for gastric ulcer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isease symptoms, and promote the goo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Key words] Gastric ulcer; Triple drug; Quadruple drugs; Curative effect对于胃溃疡疾病而言,其属于一种胃肠道高发病[1-2]。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安然慢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4 年5 月至2015 年5 月我中心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5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使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胶体铋剂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25)使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HP清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疗法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Hp清除率均具有积极作用,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beprazole 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colloidal bismuth agent quadrup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 collected in May 2014 to May 2015,the center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the control group(n = 25)using rabeprazole azole,clarithromycin,colloidal bismuth triple therapy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n = 25)using rabeprazole 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colloidal bismuth agent quadruple therapy treatment,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of patient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Hp)clearance rat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icient and HP clearanc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 rabeprazole 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colloidal bismuth agent quadrupl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to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improve Hp clearance all has the positive role,and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process,the security is good,is wort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 rabeprazole thiazole;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 Colloidal bismuth agent;Helicobacter pylori;Chronic gastritis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可导致患者出现胃部不适、嗳气、泛酸、餐后慢性中上腹疼痛,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为溃疡、穿孔、甚至癌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慢性胃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胃炎及其治疗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

胃炎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其中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

治疗胃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药物治疗等。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胃粘膜保护剂、抗酸药等。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容易导致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能生存于胃部黏膜中的螺旋状细菌,它被认为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十分常见的现象,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携带有这种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对胃部黏膜造成持续性的炎症,并破坏胃部的保护性黏液层,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在胃黏膜上的异常积聚,从而引发胃部组织的损伤。

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更容易导致病情的恶化和复发,增加了患者胃部疾病的风险。

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成为一种有效的应用方式,其疗效值得关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优势。

2. 正文2.1 荆花胃康胶丸的药理作用荆花胃康胶丸是一种中药复方药物,主要成分包括肖菜、甘草、荆花、地榆等草药。

荆花胃康胶丸有着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荆花胃康胶丸中的荆花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胃部炎症的发展,减轻炎症反应。

2. 抑酸作用:荆花胃康胶丸中的甘草成分能够中和胃酸,减少胃酸的分泌,对缓解胃部疼痛、灼热感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

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

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究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本站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四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人。

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较高,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

结论: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属于一种慢性黏膜炎症改变,胃腺体萎缩减少是主要的表现。

在胃上皮细胞表面黏膜层,幽门螺杆菌比较多见,在消化道疾病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致病菌[1]。

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恶心、嗳气、反胃、呕吐等是主要的表现,其病程时间比较长,必须给予对症治疗。

本文旨在探究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本站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人。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15±8.0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28±7.95)岁。

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治疗对照组:雷贝拉唑每次10mg,一天2次;左氧氟沙星每次0.2g,一天2次;阿莫西林每次1.0g,一天2次。

给予观察组四联疗法治疗:使用的药物为枸橼酸铋钾,一次220mg,饭前半小时用药,一天两次;奥美拉唑为一次20mg,饭前用药,一天两次;阿莫西林一次1000mg,饭后用药,一天两次;呋喃唑酮片一次1000mg,饭后用药,一天两次。

两组均进行2周时间的持续治疗。

1.3观察指标(1)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2)采用李克特评分表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3)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

2结果2.1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其感染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细菌通过侵袭胃粘膜,破坏黏膜屏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受损,导致胃痛、胃酸倒流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引起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炎症,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感染的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胃部环境,提高治疗效果。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介绍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的概述荆花胃康胶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中药荆花、白芍、炒山楂、炒陈皮、泽泻、黄芩、茯苓、泽兰、山楂、青果、曲黄、枳壳等多种中药组成。

荆花胃康胶丸具有清热解暑、化湿理气、健脾益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

四联疗法是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首选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铋剂和荆花胃康胶丸等药物的联合使用。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协同作用,发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在临床实践中,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2. 正文2.1 荆花胃康胶丸的药理作用及主要成分荆花胃康胶丸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荆花胃康胶丸中的荆花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清除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从而减少感染引起的胃炎症状。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疗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疗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的疗效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由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所引起。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它定居在胃黏膜上,并通过其产生的蛋白酶破坏胃黏膜的防御层,导致溃疡的形成。

为了有效治疗胃溃疡及减少复发率,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的疗效。

双歧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作用。

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和产生挂在胆上皮细胞表面的抗体,从而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

此外,双歧杆菌还可以增强胃黏膜屏障的功能,增加胃黏液的分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从而减轻炎症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艾司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炎症和酸性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的症状。

艾司奥美拉唑能够通过抑制质子泵的功能,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炎症、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是联合使用双歧杆菌和艾司奥美拉唑来同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溃疡的一种治疗方案。

这种疗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既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又能够降低胃酸分泌。

通过双重机制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溃疡的症状,加快溃疡的愈合进程。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的疗效。

一项研究发现,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溃疡方面具有更高的愈合率。

另一项研究也显示,该疗法能够显著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复发率,有效预防胃溃疡的再次发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四联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病史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此外,疗程的长度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为10至14天。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所谓四联疗法,即同时应用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三种抗生素(通常为甲硝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持续治疗一周。

这种治疗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增强幽门螺杆菌的灭菌效果,减少治疗失败的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四联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消化系统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四联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存于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表面,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周围环境呈碱性,从而保护自身不受胃酸的侵蚀。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

由于幽门螺杆菌的难以根除性,传统的三联疗法效果逐渐下降,因此四联疗法便应运而生。

研究表明,四联疗法的根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的三联疗法,特别是对于一些耐药株和复发性感染的患者,其疗效更为显著。

四联疗法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还体现在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方面。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还可能受到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疾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各有不同。

四联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消化不良、胃酸反流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除幽门螺杆菌还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等,降低患者长期处于疼痛和不适状态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四联疗法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由于同时使用多种药物,造成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引起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症状。

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肠道菌群紊乱的风险。

在应用四联疗法时,医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调整用药方案,监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是显著的。

从临床研究和实践中可以看出,四联疗法相对于传统的三联疗法来说,具有更高的根除率和更强的抗药性,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

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方案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即常规三联药物联合果胶铋。

结果:治疗前两组幽门螺杆菌检验结果阳性率均为100.00%,治疗后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阴性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治疗前胃黏膜形态学相关指标评分结果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腺体密度、粘膜厚度评分结果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利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可显著提高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有利于获得更优的胃黏膜形态学改善效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四联疗法;胃黏膜形态;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9-0185-01胃溃疡是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发生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可用于治疗胃溃疡的给药方案繁多,如何正确取舍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

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洋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果胶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实际效果及对机体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提供切实依据,现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19~74岁、平均(46.35±0.39)岁。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9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均分为研究组(n=45)、对照组(n=45),各组上述相关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7T15:52:42.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洪增玉陈广洲[导读]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洪增玉陈广洲(呼伦贝尔大雁医院有限公司 021122)
【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就诊的CEG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胶囊,每日1次,总疗程2周。

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每日3次,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100mg每日3次,四联药物治疗,总疗程2周。

给药治疗1个月后复查评估症状改善程度,内镜观察胃黏膜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99,P<0.05,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能够按医嘱完成疗程,定时随访及复查。

结论:四联疗法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胃黏膜糜烂的愈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四联疗法;糜烂性胃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39-01 糜烂性胃炎(CEG)是社区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p)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自身免疫紊乱等[1]。

这些因素导致针对胃黏膜的攻击因子增强,而保护因子减弱,进而形成慢性黏膜炎症。

本中心经内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200例,其中100例患者采用四联药物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的CEG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糜烂性胃炎诊断、并B超诊断排除肝胆疾病者,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男120例,女80例。

年龄最小24岁,最大72岁,平均(48.5±12)岁,病程2个月至7.5年,平均3.5年。

胃镜检查:平坦糜烂型116例,隆起糜烂型84例;胃窦炎105例,胃体炎45例,全胃炎50例;伴胆汁返流32例, Hp 阳性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理类型和病变部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1.2纳入标准:⑴近期内有服水杨酸制剂、消炎痛、萝芙木类、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历史,或有大面积烧伤、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后、创伤、休克等应激状态。

⑵突然出现呕血和/或黑便,可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⑶急诊内镜检查:胃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或浅表溃疡,并可有渗血或大出血。

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179例。

1.3 诊断标准
(1)有脐区隐痛表现。

(2)有纳差、腹胀、嗳气、反酸等症状。

(3)内镜下特征性表现:多为圆形、类圆形,黏膜呈低丘状隆起或呈扁平状局灶样增生改变,病变中央可有脐样凹陷、糜烂、可伴有血痂,少数病例表现为黏膜呈息肉样增生改变。

(4)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均作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胶囊,每日1次,总疗程2周。

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胶囊10mg,每日1次,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2次,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每日3次,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100mg每日3次,四联药物治疗,总疗程2周。

两组患者2周疗程结束,1个月后均进行胃镜复查,观察内镜下糜烂愈合情况,在原胃黏膜糜烂处取活检3块,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疗效 ,Hp阴转率及不良反应。

参照1983年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纪要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糜烂消失,病理活检糜烂消失或仅剩轻度炎症。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明显减轻,胃黏膜糜烂区明显缩小、减轻≥50%,病理活检糜烂性炎症变为轻度。

无效:临床症状稍有好转或无改善,胃镜检查无明显改变,病理活检仍见糜烂[1]。

总有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临床疗效:两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4.99,P<0.05,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3不良反应: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能够按医嘱完成疗程,定时随访及复查。

3 讨论
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是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一种胃的炎症性疾病。

近年来诊治率有增多趋势,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可能跟HP感染、不良生活习惯(精神紧张、过度烟酒肥泔、滥用药物)等相关[3]。

一般多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出现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贫血、消瘦、面色发白、精神萎靡、舌炎、腹泻等。

在胃镜检查中,慢性糜烂性胃炎症状特点是胃粘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以胃窦部多见。

糜烂性胃炎其诊断主要通过内镜确诊。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胃镜检查的普及,糜烂性胃炎检出率逐步提高。

糜烂性胃炎的特征性病变的形成,主要是由糜烂所发生的破坏或损伤了腺颈细胞引起炎性细胞浸润,腺管及上皮细胞增生而形成黏膜糜烂性隆起。

在糜烂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不典型增生到胃癌的移行过程,此类患者通常属胃癌高危人群[4]。

所以应用抗胃炎、抗Hp感染和促进胃窦排空是上消化道溃疡及慢性胃炎的主要治疗措施。

我院应用四联疗法治疗糜烂性胃炎,结果显示两组疗效观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9,P<0.05,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能够按医嘱完成疗程,定时随访及复查。

提示四联疗法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能促进胃黏膜糜烂的愈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武和平,李萍.康复新治疗112例糜烂型胃炎的疗效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2):28-29
[2]彭阵雨.康复新液治疗糜烂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 2003,20 (10):788-790.
[3]于中麟.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治疗的试行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21 (2):4-5.
[4]林振.康复新液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6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7(4):45-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