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不适感,现代人的忙碌生活和不良饮食惯是导致该病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中药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一种常用方法,很多人想了解中药处方有哪些。
对于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饮食应该以易于消化、低纤维、营养丰富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每餐少量多餐,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
黄蒲泻心汤是一种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芪、蒲公英、生姜、半夏、黄连、黄芩、枣。
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可以进行加减变化。
该方剂具有辛开苦降、益气和胃、清热除腐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糜烂性胃炎。
经过临床实验,该方剂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7.4%。
除了中药治疗,预防和治疗糜烂性胃炎还需要从消除病因、饮食调理等方面入手。
建议患者多吃软食,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避免食用生冷、酸辣和硬质食品,少食多餐,粗粮细做。
举例来说,早餐可以食用花卷、煮鸡蛋、大米粥和酱豆腐,加
餐可以选择牛奶和饼干,午餐则可以选择大米软饭、馏鱼片和菠菜鸡蛋汤,第二次加餐可以选择豆浆和蛋糕。
总之,中药治疗是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也需要从预防、饮食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果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果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效果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其症状包括胃痛、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传统中医认为,这种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气郁结、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有调节肝气、疏肝痛等功效的中药方剂。
它由柴胡、白芍、枳壳等药物组成,具有舒肝解郁、调和胃气等功效。
左金丸是一种具有消炎、抗菌、抗炎等功能的中药制剂,常用于胃炎的治疗。
将这两种中药合并使用,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既可以疏肝解郁,缓解症状,又可以调和胃气,促进胃部的修复。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具体方案如下:【药物组成】柴胡、枳壳、草果、梔子、白芍、泽泻、白术、茯苓、甘草、左金丸。
【用法用量】每次取适量该药配成煎剂,每日3次,连服2周为一个疗程。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原理是调理肝气、疏通胃气,以及消炎、抗菌、抗炎等功能。
柴胡能够疏肝解郁,缓解胃痛、消除胃胀气等症状;枳壳和草果具有行气理中的作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液分泌;梔子和左金丸则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胃部的炎症;白芍、泽泻、白术和茯苓则能够调和胃气,促进胃部的修复。
经过临床实践,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是显著的。
它不仅能够缓解胃痛、胃胀气等症状,还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部的修复。
它还能够调节肝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复发。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虽然疗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加减治疗,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患者还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中药处方可以帮助缓解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1. 黄连汤: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成黄连汤后,可以减轻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黄连汤: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成黄连汤后,可以减轻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2.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复方中药处方,由黄连、黄芩、生姜和白术组成。
四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并减轻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复方中药处方,由黄连、黄芩、生姜和白术组成。
四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并减轻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3.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适用于儿童糜烂性胃炎合并便秘的情况。
它由大黄、黄连、枳实和芒硝组成,可以帮助排便,并减轻腹胀和不适感。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适用于儿童糜烂性胃炎合并便秘的情况。
它由大黄、黄连、枳实和芒硝组成,可以帮助排便,并减轻腹胀和不适感。
4.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山楂、莱菔子、薄荷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并促进胃部康复。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山楂、莱菔子、薄荷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并促进胃部康复。
请注意,以上提到的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仅供参考。
在使用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针灸治疗
针灸穴位:中脘、足三里、 内关等
针灸方法:针刺、艾灸、 拔罐等
治疗原理: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针灸需在专业 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
行操作导致伤害
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采 用轻柔、柔和 的手法,以促 进胃部血液循 环,缓解胃部 不适
0 1
推拿穴位:选 取中脘、足三 里、内关等穴 位进行推拿, 以达到调理脾 胃、和胃止痛 的效果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避免 辛辣、油腻等 刺激性食物
0
0
0
0
1
2
3
4
预防调护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 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性
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05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疗效 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04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注意 事项
饮食调护
避免辛辣、油腻、 刺激性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 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素
保持饮食规律, 避免暴饮暴食
适当饮用温开水 ,保持胃部舒适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焦虑、抑 郁等不良情绪
学会放松,适 当进行体育锻 炼,增强体质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 累等
实验室检查:胃酸分泌、胃 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
内镜检查:糜烂性胃炎的愈 合情况
症状改善:胃痛、胃胀、反 酸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生活质量:患者饮食、睡眠、 工作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安全性: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
复发率:治疗后糜烂性胃炎 的复发情况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
糜烂性胃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糜烂性胃炎另一种是慢性糜烂性胃炎,但是不管出现哪种疾病都会给人的身体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人们在出现这种疾病时一定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一般情况下糜烂性胃炎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使用中药来治疗,下来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时候用药物治疗的话,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
中药主要是成方或配方,而西药分为制酸药、止痛药等。
而中药疗法还有针灸治疗和足疗和民间秘方。
中药讲究养治结合,在饮食上也要注意。
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时候,西药只会加重刺激
胃黏膜,增加胃负担,没有修复胃黏膜。
西药只是单纯性的消炎抗菌,止痛止泻,没有修复胃黏膜。
如果长时间服用的话长期服用会对其它器官产生危害,还会产生副作用。
俗话说的很好胃里有病了的话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但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养好一个胃,舒舒服服的吃好一日三餐,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在选择各种治胃病的药物的时候要仔细看看,治疗不当可能会雪上加霜。
注意事项: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摄入对胃黏膜刺激、损伤的药物或饮食。
出现应激状态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在饮食上要多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醒广大的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饮食的调理,出现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在平时生活中没有注意养
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造成的,上面文章是为大家给你的一些关于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希望通过的上文介绍之后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糜烂性胃炎 中医辩证治疗

【推荐】糜烂性胃炎中医辩证治疗糜烂性胃炎是以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出血为特征的病症,一般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程中均可出现。
急性期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慢性期以胃脘部疼痛为主。
病因可分为两类:外源性为药物和酒精;内源性为严重创伤、烧伤、大手术后、肝肾肺功能不全及应激性溃疡等。
病理可见胃及十二指肠和食管的黏膜发生糜烂或急性溃疡,并伴有点、片状出血。
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有烧灼胀痛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呕血、黑便。
可根据服药、饮酒史及胃镜检查诊断。
本病属于中医学呕吐、胃痛、呕血、便血等证范畴。
历代医家论述较多,《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李东垣、朱丹溪则认为与饮食劳倦,中气不足,寒邪袭胃有关,这对于认识本病有一定帮助。
总之,本证之发生多由胃热、肝火、脾虚、瘀血引起。
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火犯胃由于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
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脾气虚损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
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热伤胃络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日久化热而致。
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以健睥消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以枳实消痞丸为主加减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保健常识(1)合理饮食,以防积滞伤及脾胃;(2)戒烟酒,忌过食辛辣,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反复刺激;(3)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情志刺激;(4)劳逸结合,以调和胃肠功能。
病历举例张学伍,男,35岁,因胃脘胀痛,嘈杂于2003年3月8日就诊。
自述患慢性胃炎10余年,时轻时重,这次复发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疗无效。
现觉胃脘胀痛明显,食后加重,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秘结,疲乏气短。
胃镜提示:胃体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
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
查:患者消瘦,面色无华。
中上腹压痛。
舌苔厚稍黄,脉沉稍弦。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虚积滞、胃气上逆。
中医治疗:健脾消积,和胃降逆。
处方:枳实(肤炒)12g黄连(吴茱萸水炒)12g生姜6g半夏(姜炙)10g厚朴(姜炙)10g人参10g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 炒麦芽15g苏梗12g黄芩8g瓜蒌12g陈皮1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戒烟酒,忌辛辣。
二诊:2003年3月14日,自述胃脘胀痛减轻,食欲好转。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经验方

幽门螺杆菌所致的糜烂性胃炎,诊断是很明确的,因为有纤维胃镜及HP试验阳性的支持。
余认为该患者久治不愈,是因难以耐受西药的治疗而已。
患者所出现的恶心、呕吐、饮食减退很可能是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对胃粘膜刺激所产生的副作用,西医从病源学角度出发做出很有针对性的治疗,往往收效快捷,但也常出现缺乏个性化的不足,中医则不然,着重在于辩证,有是证用是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故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妙。
西医认为:胃糜烂和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加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胃糜烂并发的食管炎,大都是返流性食管炎。
这种情况不用手术。
治疗主要从几个方面:禁食烟酒辣等剌激性食物;以易消化的流汁半流汁饮食为主;平时少食生冷、甜食及容易产酸的食物;药物治疗:1)胃动力药物如吗叮啉、胃复安;2)抗酸剂如氢氧化铝凝胶剂、氢氧化铝片剂、复方氢氧化铝、胶体次枸橼酸钮;3)抑酸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雷尼替丁;4)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建议服用洛赛克10mg/次,2次/日;吗丁啉10mg/次,3次/日。
若仍无效,不妨服一些中药配合调养。
此外,切记胃病是三分治疗七分养,戒烟酒,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身心愉悦中医认为;常见类型如下:1.脾胃湿热型胸脘痞满胀痛,口苦口腻,纳呆头昏,四肢重滞,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
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
处方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6g、半夏10g、茯苓10g、积壳10g、米仁30g、石菖蒲10g、胆星10g、佩兰10g、黄芩10g。
方中黄连、黄芩、茯苓、石菖蒲、陈皮、甘草经国内以及日本学者研究均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2.肝胃郁热型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以疏肝泄热和胃为主。
处方给予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蛇舌草30g、青陈皮各10g、白芍20g、甘草10g、山栀10g、黄连6g、吴茱萸2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伤胃络 【病因】恣食肥甘,偏嗜辛辣,运化失职, 日久化热而致。治宜清热泻火。 【症状】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 大便黑干,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脉象洪 数。 【中药】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 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 甘草等。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瘀血阻络 【病因】久病胃痛,反复发作,伤及胃络,不通 则病而致。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症状】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夜间尤著,或彻 胸背,呕血便血。舌质紫黯,脉象弦涩。 【中药】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 黄、赤芍、广木香、杂,不容 易坚 持,现在有一种最 方便 快 捷的办法,就 是中 医 茶疗。有 道是“食补不 如 茶 疗”, 能帮助追风散 寒、理气和胃, 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喝的方便,更 容易坚持,很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应该注意一下的一些事项. 食用易于消化的的软食品,减少对胃粘膜的刺 激损伤,细嚼慢咽,让牙齿把食物完全磨碎使食 物能与胃液充分混合。免用生冷、酸辣和硬质食 品。 胃病患者每天可以多吃几餐,每次少量,这样 对糜烂性胃炎的保健有很大的帮助。如有营养不 良或贫血,应多给蛋类、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肝 脏、肾脏等。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脾气虚损 【病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内伤生 冷,虚寒内生而致。治宜健脾益气,摄血 宁神。 【症状】胃脘隐痛,呕吐清水,神疲乏力, 大便色黑。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中药】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 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 槐花、甘草等。
为了避免引起胃酸分泌更多,可用 牛奶、菜泥、淀粉、面包等,味要 清淡,少盐。胃酸过少者可给浓肉 汤、肉汁以刺激胃酸的分泌,帮助 消化,促进食欲。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专家提醒: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 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咖啡、酒类等所 有会刺激食道引起胃酸的食物,你最好尽 量避免。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 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 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注 意饮食方式对治疗各种胃病会有很大的帮 助.
中医治疗糜烂性胃炎
中医治糜烂性胃炎?中医认为糜烂性胃炎的发生 多由胃热、肝火、脾虚、瘀血引起。治疗时多以 清肝泻火、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要方向,中 药辨证治疗常见以下几种: 肝火犯胃 【病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日久化火,失于 和降而致。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症状】吐血鲜红,或呈褐色,嗳气恶心,烦躁 易怒。舌质红,脉象弦数。 【中药】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 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 萸、仙鹤草、甘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