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烂性胃炎验方

合集下载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对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中药处方可以帮助缓解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1. 黄连汤: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成黄连汤后,可以减轻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黄连汤: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制成黄连汤后,可以减轻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2.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复方中药处方,由黄连、黄芩、生姜和白术组成。

四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并减轻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四神汤:四神汤是一种复方中药处方,由黄连、黄芩、生姜和白术组成。

四味草药的组合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并减轻糜烂性胃炎的症状。

3.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适用于儿童糜烂性胃炎合并便秘的情况。

它由大黄、黄连、枳实和芒硝组成,可以帮助排便,并减轻腹胀和不适感。

大黄黄连泻心汤:这是另一种常用的中药处方,适用于儿童糜烂性胃炎合并便秘的情况。

它由大黄、黄连、枳实和芒硝组成,可以帮助排便,并减轻腹胀和不适感。

4.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山楂、莱菔子、薄荷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并促进胃部康复。

保和丸:保和丸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山楂、莱菔子、薄荷等草药制成。

它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缓解儿童糜烂性胃炎的症状,并促进胃部康复。

请注意,以上提到的儿童糜烂性胃炎中药处方仅供参考。

在使用之前,建议您咨询专业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

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等。

中药土方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治疗方法,它以自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药材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相互作用来治疗疾病。

在治疗胃炎方面,中药土方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希望能为胃炎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1.土茯苓黄耆汤【药材】土茯苓、黄耆、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煮3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7天。

2.芦荟金银花汤【药材】芦荟、金银花、菊花、甜菜根。

【制法】将芦荟剥皮切小块,金银花、菊花、甜菜根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2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空腹服用,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10天。

3.茵陈蒿菊合剂【药材】茵陈、蒿菊、荆芥穗、薄荷。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4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三次温服,每次服用100毫升,连续服用5天。

4.杜仲熟地夜交藤煎剂【药材】杜仲、熟地、夜交藤、川断、鹿角胶、羊肚菌。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6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200毫升,连续服用14天。

5.乌梅迷迭香汤【药材】乌梅、迷迭香、柴胡、茯苓、甘草。

【制法】将以上药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煎煮5小时,取出药渣,留取药液即可。

【用法用量】每天一次,分两次温服,每次服用150毫升,连续服用7天。

以上是几种中药土方治疗胃炎的秘方,各个秘方的制法和用法用量都已详细介绍。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在采用中药土方治疗胃炎之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验证过的: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验证过的: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验证过的: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一个是云南白药,一个是蜂蜜。

刘女士一想,既然有人亲身验证,这个方子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于是,她买来云南白药和蜂蜜,开始使用。

这一用不要紧,效果真是好。

用了8天后,她的胃再也不疼了。

如今,用完此方已经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她也吃过辣椒,也喝过酒。

吃过、喝过后,啥事没有了,胃痛也不来捣乱了。

本期,记者将此方登出,供胃病患者试用。

偏方整理如下:
胃糜烂、胃溃疡、胃炎偏方
王女士献方
材料:
蜂蜜、云南白药
用法:
买胶囊状的云南白药16粒。

每天取两粒胶囊,将里面的药取出,与两小勺蜂蜜混在一起。

早饭前,空腹服用。

按此方法,连吃一个星期,胃溃疡、胃炎、胃糜烂等症即可治愈。

附注:如图一盒就是16粒,说明书见下图:。

慢性胃炎实用秘验方

慢性胃炎实用秘验方

慢性胃炎实用秘验方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本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相应增高。

大多无明显症状;若有发生,多为消化不良症状,如饭后饱胀,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验方1】柿饼炭面5克,苏打1.5克,开水一次送下。

忌食生冷。

【验方2】鲜石榴皮500克,切碎用沙锅煎取汁2次。

以文火浓缩至黏稠时,加蜂蜜200毫升,搅匀至沸停火,冷后装瓶。

每次10毫升,开水冲服,每日3次。

【验方3】土豆汁1酒盅,滴入生姜汁少许,橘子汁少许,空腹服,每日3次。

【验方4】蔗汁、藕汁、荸荠汁、韭菜汁各等份,白糖60克,和匀煮热服。

【验方5】麻雀3只,生姜10克,陈皮3克,大枣5枚。

将麻雀炖熟吃。

【验方6】硼砂、木香各10克,白蔻25克,乌梅肉15克,共为末,白蜜为丸黄豆大,早、晚空腹服各1次,每次1丸,连服10日。

【验方7】白萝卜叶,捣烂取汁,开水送下。

【验方8】素馨花6克,春砂仁6克(打碎),分2次泡茶,频饮之。

【验方9】小茴香、石菖蒲、枳壳各100克,烧酒1 000毫升浸10日,每日2次,饭后适量饮服。

【验方10】茶叶、白糖各250克,蜂蜜250毫升,加水4大碗,煎成2碗,滤渣,贮于瓶中,经10日后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

(陈青红)。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糜烂性胃炎
徐静,主治医师(辽宁省普兰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慢性糜烂性胃炎。

处方:双花、防风、白芷、浙贝母各15克,当归、陈皮、甘草、皂角刺各10克,穿山甲、没药、乳香各5克,黄芪30克,天花粉20克。

上药煎30-40分钟,取水300ml,日服3次。

2个月为1疗程。

肝胃不和,加柴胡、香附各等分;
脾胃湿热,加苍术10克,蚕砂10克;
胃阴不足,加石斛15克,生地15克;
瘀血停滞,加山楂10克,白及10克,大黄5克。

治疗34例,治愈(胃镜复查病变粘膜恢复正常)6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例;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改善,胃镜复査有改善)11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査同治疗前)4例;有效率88.2%。

笔者将此病归为中医“胃痈”范畴。

治以活血消肿,生肌益胃。

方中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透达,为治痈之圣药;当归、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防风、白芷散结消肿;燥湿益胃;贝母、花粉清热散结、消肿生肌;甲珠、皂刺穿透经络,消肿排脓;陈皮、甘草和中益胃,行气通络;黄芪建中益胃,排脓生肌。

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消炎镇痛保护胃粘膜,促进溃疡愈合和免疫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古方----枳实消痞丸加减以健睥消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以枳实消痞丸为主加减枳实消痞丸系金元时代明医李东垣所创,“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原方为丸剂,我经多年探索,用本方加减做汤或浓缩加工做丸散剂,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保健常识(1)合理饮食,以防积滞伤及脾胃;(2)戒烟酒,忌过食辛辣,以避免对胃粘膜的反复刺激;(3)保持心情舒畅,以免情志刺激;(4)劳逸结合,以调和胃肠功能。

病历举例张学伍,男,35岁,因胃脘胀痛,嘈杂于2003年3月8日就诊。

自述患慢性胃炎10余年,时轻时重,这次复发并加重4月余,多方治疗无效。

现觉胃脘胀痛明显,食后加重,伴嘈杂嗳气,轻度恶心,大便秘结,疲乏气短。

胃镜提示:胃体部粘膜红白相间,以红相为主。

胃窦部粘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和渗出。

查:患者消瘦,面色无华。

中上腹压痛。

舌苔厚稍黄,脉沉稍弦。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糜烂性胃炎。

中医辨证:脾虚积滞、胃气上逆。

中医治疗:健脾消积,和胃降逆。

处方:枳实(肤炒)12g黄连(吴茱萸水炒)12g生姜6g半夏(姜炙)10g厚朴(姜炙)10g人参10g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 炒麦芽15g苏梗12g黄芩8g瓜蒌12g陈皮10g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戒烟酒,忌辛辣。

二诊:2003年3月14日,自述胃脘胀痛减轻,食欲好转。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
糜烂性胃炎是由于胃炎不及时治疗导致的加重现象,严重时糜烂可以累及到胃体部。

主要临床表现是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烧心、上腹部饱胀,严重时可以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呕吐等等。

慢性糜烂性胃炎:2张治愈效果很好的中药验方
1、健脾生肌散
组成:
党参2.5份,茯苓2.5份,白术1.5份,制附子1.5份,黄柏1.5份,益智仁1.5份,半夏1份,苦参1份,地榆1份,明矾1份,川厚朴1份,槟榔1份,生甘草0.5份。

用法:
将上药按比例用量净化后研末,每次服10克,早、午、晚饭前30分钟服用。

3~4周为1个疗程。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具有健脾生肌、消食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2、愈糜散
组成:
地榆200克,枯矾60克,甘草60克,白及100克,白芍100克,血竭30克,蒲公英300克,生黄芪300克。

用法:
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每日2次,每次15~20克,饭前半小时用粥汤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服后勿饮水及其他果汁。

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
具有抗炎解痉、祛腐生肌、愈合糜烂、健胃镇吐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

提醒:上述中药方仅供参考,患者不得擅自用药。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
治疗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萎缩性胃炎验方秘方名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滋阴养胃散:组成:北沙参120g、麦门冬100g、杭白芍150g、紫丹参100g、炙乌梅100g、生山楂100g、青木香60g、石见穿150g、生甘草50g。

功效:滋阴养胃、利气消痞。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气滯型)。

用法:将上药共杵碎末(粗粉),装瓶备用。

每日取药50~60g,置容器中煎煮,水沸10分钟即可,取汁代茶饮服。

1日数次。

消炎护胃饮:组成:炒黄芩10g、川黄连3g、青木香6g、蒲公英30g、姜半夏10g、云茯苓30g、薏苡仁30g、生甘草5g、参三七粉10g。

功效:清热化湿,消炎护胃。

主治: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

用法:将前八味药置容器中,加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早中晚各1次,冲服参三七粉(每次约3g)。

每日1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糜烂性胃炎
某患者胃脘部不规则胀痛3年,半年前做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试验阳性,某西医医师认为该病人的胃病与细菌感染有关,但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后胃脘胀痛不除,反而增加恶心,甚至呕吐、饮食减退,故欲尝试中医治疗。

笔者认为 ,该患者胃脘痛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所致的糜烂性胃炎,诊断是很明确的,因为有纤维胃镜及HP试验阳性的支持。

余认为该患者久治不愈,是因难以耐受西药的治疗而已。

患者所出现的恶心、呕吐、饮食减退很可能是甲硝唑以及克拉霉素对胃粘膜刺激所产生的副作用,西医从病源学角度出发做出很有针对性的治疗,往往收效快捷,但也常出现缺乏个性化的不足,中医则不然,着重在于辩证,有是证用是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故有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妙。

现介绍常见类型如下:
1.脾胃湿热型
胸脘痞满胀痛 ,口苦口腻 ,纳呆头昏 ,四肢重
滞 ,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滑。

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

处方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 6g、半夏 10g、茯苓 10g、积壳 10g、米仁 30g、石菖蒲 10g、胆星 10g、佩兰 10g、黄芩 10g。

方中黄连、黄芩、茯苓、石菖蒲、陈皮、甘草经国内以及日本学者研究均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2.肝胃郁热型
胃脘灼痛 ,痛势急迫 ,烦躁易怒 ,泛酸嘈杂 ,口干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

治疗以疏肝泄热和胃为主。

处方给予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蛇舌草 30g、青陈皮各 10g、白芍 20g、甘草 10g、山栀 10g、黄连 6g、吴茱萸 2g。

方中黄连、吴茱萸、蛇舌草、白芍、陈皮能够杀灭幽门螺杆菌并抑制其繁殖。

3.肝气犯胃型
胃脘胀闷 ,攻撑作痛 ,脘痛连胁 ,缓气频繁 ,大便不畅 ,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舌苔薄白 ,脉弦。

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

处方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白芍 10g、川芎 10g、香附 10g、陈皮 6g、积壳 10g、甘草 6g、郁金 10g、木香 10g、玄胡 10g。

方中柴胡、玄胡、白芍、陈皮、甘草、木香均有杀菌作用。

4、瘀血停滞型胃脘疼痛 ,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 ,食后痛甚 ,或有胃出血 ,舌质紫暗或瘀
斑 ,脉涩。

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处方给予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生蒲黄 10g、五灵脂 10g、丹参 10g、砂仁 5g、大黄 1 0g、甘草 10g、三七 5g。

方中三七、大黄、丹参、砂仁有杀菌作用。

5.胃阴亏虚型
胃痛隐隐 ,口燥咽干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

治疗以养阴益胃为主。

处方给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北沙参 10g、麦冬 10g、生地黄 15g、枸杞子 30g、当归 10g、川楝子 10g、白芍 10g、
甘草6g、佛手 10g、乌梅 10g。

方中乌梅、川楝子、当归、白芍均有杀菌作用。

6.脾胃虚弱型
胃痛隐隐 ,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痛减 ,泛吐清水 ,纳差 ,神疲乏力 ,甚则手足不温 ,大便糖
薄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迟缓。

治疗以温中健脾为主。

处方给予黄芪建中汤 :黄芪 2 0g、白芍 10g、桂枝1 0g、甘草 10g、生姜 10g、大枣 3枚、半夏 10g、陈皮 10g、茯苓 10g。

方中黄芪、半夏、茯苓、甘草、白芍、桂枝有杀菌作用。

只要辨证正确 ,用药得法 ,此病并非难以攻克 ,但是慢性胃炎的治疗有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 ,在快速杀菌、抗HP方面 ,中药的疗效尚不及现代医学 ,但中医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 ,并在改善粘膜血流 ,调节免疫 ,增加胃粘膜屏障 ,改善胃内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