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清华大学)第一章精馏小结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化工原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流体流动质点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连续性假定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拉格朗日法选定一个流体质点,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等)与时间的关系。

欧拉法在固定空间位置上观察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如空间各点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即直接描述各有关运动参数在空间各点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的变化。

定态流动流场中各点流体的速度u 、压强p不随时间而变化。

轨线与流线轨线是同一流体质点在不同时间的位置连线,是拉格朗日法考察的结果。

流线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在速度方向上的连线,是欧拉法考察的结果。

系统与控制体系统是采用拉格朗日法考察流体的。

控制体是采用欧拉法考察流体的。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理想流体粘度为零,而实际流体粘度不为零。

粘性的物理本质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

通常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

总势能流体的压强能与位能之和。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流体的密度是否与压强有关。

有关的称为可压缩流体,无关的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的位能、压强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平均流速流体的平均流速是以体积流量相同为原那么的。

动能校正因子实际动能之平均值与平均速度之动能的比值。

均匀分布同一横截面上流体速度相同。

均匀流段各流线都是平行的直线并与截面垂直,在定态流动条件下该截面上的流体没有加速度, 故沿该截面势能分布应服从静力学原理。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否存在流体速度u、压强p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稳定性与定态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反响。

定态性是指有关运动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边界层流动流体受固体壁面阻滞而造成速度梯度的区域。

边界层别离现象在逆压强梯度下,因外层流体的动量来不及传给边界层,而形成边界层脱体的现象。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

2、连续性方程
qm u1 A1 1 u2 A2 2 uA 常数
若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
qv qm

u1 A1 u2 A2 uA 常数
d2 u2 d 1 u1
2
3、伯努力方程
a) 若以单位重量的流体为衡算基准
Z1
u2
2

p2
2

hf
[J/kg]
适用条件:对于可压缩流体的流动,当所取系统两截面之间
p1 p2 的绝对压强变化小于原来压强的20%, 即: <20%时 p1
仍可使用柏努利方程。式中流体密度应以两截面之间流体
的平均密度ρm代替 。
4、范宁公式
hf l d u
2
2
Pf h f
3、用离心泵从河边的吸水站将河水送至水塔。水塔进水口到河水水面 的垂直高度为34.5m。管路为Φ114 ×4mm的钢管,管长1800mm,包括 全部管路长度及管件的当量长度。若泵的流量为30m3/h,试求水从泵获 得的外加机械能为多少?钢管的相对粗糙度为0.002。
第一章 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剪应力τ :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以τ表示。

du dy
—— 牛 顿 粘 性 定 律
2、粘度μ :促使流体流动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剪应力。 单位:Pa.S
液体:T↑, μ ↓ 气体:T↑, μ ↑
3、密度ρ :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SI单位kg/m3 理想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为:
qv uA
qm uA
qm qv
7、雷诺数Re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流动时:
du
当 Re 2000时, 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

化工原理精馏知识点总结

化工原理精馏知识点总结

化工原理精馏知识点总结一、精馏原理概述精馏是一种通过升华和凝华的方法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组分的技术,通过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可以使组分分离,最终获得纯净的组分产品。

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物质的汽化、冷凝和重新汽化等过程来实现组分的分离。

混合物在加热后,其中的易挥发成分首先汽化,形成蒸汽,然后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从而获得纯净的组分。

通过将蒸汽重新加热、汽化和冷凝,可以进行多次分离,提高分离效果。

二、精馏塔结构和工作原理1. 精馏塔结构精馏塔是进行精馏操作的设备,其结构一般由一种或多种填料、提升子、冷凝器和再沸器等组成。

填料是用来增大塔内表面积和混合物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子是用来提高温度场,从而使混合物更容易汽化。

冷凝器则是用来将蒸汽冷凝成液体,再沸器是用来将再次汽化的液体加热成蒸汽。

2. 精馏塔工作原理精馏塔是通过在填料层内和填料层与液体流动层之间的传质作用实现气液两相的接触混合。

填料层利用填料表面积大、气液接触面积大和液膜传质效果高的特点,以实现气液两相的有效滞留和有效接触,从而提高气相和液相之间的传递速率。

从而实现混合物组分的分离。

三、精馏操作过程及控制方法1. 精馏操作过程(1)进料进料是指将需要分离的混合物输入到精馏塔中。

进料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对分馏操作的影响很大,需要注意调节。

(2)加热加热是将混合物中易挥发成分加热至其汽化温度的过程。

通常使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等方式来进行加热。

(3)蒸馏蒸馏是指将加热后的混合物通过精馏塔,在填料层内和填料层与液体流动层之间进行传质过程,以实现组分的蒸发和再凝结的过程。

(4)冷凝冷凝是指将产生的蒸汽通过冷凝器使之冷却成液体,从而得到纯净的组分。

冷凝器通常采用水冷或风冷等方式来进行冷却。

2. 精馏操作控制方法(1)温度控制保持适当的加热温度是进行精馏操作的关键,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可以使易挥发组分蒸发,而留下不易挥发组分。

化工原理复习小结

化工原理复习小结
应用范围为Re?10000,Pr=0.7~160,(l/d)?60。
对流过程是流体和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定性温度是指确定准数中各物性参数的温度。
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自然对流区、泡状沸腾区和膜状沸腾区,生产中的沸腾传热过程应维持在泡状沸腾区操作。
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传热边界层或滞流层内,减少热阻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流体湍动程度。
βg Δt L3ρ2
Gr=
μ 反映因密度差而引起自然对流状态
3.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强制湍流流动时的传热膜系数
对气体或低粘度的液体
流体被加热时,n=0.4;液体被冷却时,n=0.3。
定型几何尺寸为管子内径di。
定性温度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三、间壁两侧流体的热交换
间壁两侧流体热交换的传热速率方程式
Q=KSΔtm
式中K为总传热系数,单位为:W/(m2?℃);Δtm为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对两流体作并流或逆流时的换热器而言,
当Δt1/Δt2< 2时,Δtm可取算术平均值,即:Δtm=(Δt1+Δt2)/2
基于管外表面积So的总传热系数Ko
传 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传热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又称热传递。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时,就必然发生热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导热)、热对流(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热对流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所引起的热传递过程(包括由流体中各处的温度不同引起的自然对流和由外力所致的质点的强制运动引起的强制对流),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发生的对流和热传导联合作用的传热过程称为对流传热(给热);热辐射是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任何物体只要在绝对零度以上,都能发射辐射能,只是在高温时,热辐射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传热可依靠其中的一种方式或几种方式同时进行。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精馏实验,掌握精馏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精馏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一、实验原理。

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蒸馏和冷凝等过程,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的方法。

在精馏过程中,液体混合物首先被加热至其中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沸点,然后将其蒸发成气体,再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最终得到不同组分的纯净物质。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精馏设备,包括蒸馏烧瓶、冷凝器、接收烧瓶等。

2. 试剂,乙醇-水混合物。

三、实验步骤。

1. 将乙醇-水混合物倒入蒸馏烧瓶中。

2. 加热蒸馏烧瓶,待混合物沸腾后,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

3. 收集不同温度下的液体,记录温度和收集时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精馏实验,我们成功地将乙醇-水混合物分离成不同组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收集瓶中的液体组分逐渐发生变化,初馏液中含有较高乙醇含量,尾馏液中含有较高水含量。

这符合精馏原理,也验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精馏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了精馏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精馏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取纯净物质,满足不同生产需求。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混合物过热。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和保养实验仪器,确保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七、参考文献。

1. 《化工原理与实践》,XXX,XXX出版社,XXXX年。

2. 《化工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XXXX年。

以上就是本次化工原理精馏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

精馏实验一、目的及任务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二、基本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的回流液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

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

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任何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中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在精馏塔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 E=N/N e (4-25)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包括塔釜); N 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式中 E 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 X n-1——第n 块板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n *——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常由实验测定。

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

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

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汽液符合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11n n nn ML x x x x E --=--(4-26)化工原理实验报告——精馏实验其性能优劣。

化工原理精馏

化工原理精馏

化工原理精馏
精馏是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分离方法,用于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按照其挥发性分离为不同纯度的产品。

精馏过程中,混合物首先加热至沸腾点,然后将生成的蒸气输送到冷凝器中进行冷凝。

冷凝后,液体收集器中会得到不同纯度的产品。

精馏过程基于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挥发性差异。

挥发性大的组分在加热后较早转化为蒸气,而挥发性小的组分则在较高温度下才蒸发。

经过冷凝后,收集器中会得到高挥发性组分的纯产品。

余下的低挥发性组分则在塔底收集。

精馏过程中,塔是一个重要的设备。

塔内通常包括填料或板片,用于增大接触面积,促进挥发和冷凝。

高挥发性组分在塔上部可迅速逸出,而低挥发性组分则被慢慢分离。

精馏还可用于提纯液体产品。

通过多级精馏,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产品。

多级精馏是基于挥发性差异的温度差异实现的,每一级都以前一级的塔顶产品作为进料。

总之,精馏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和塔内工艺参数,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不同纯度的产品。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

化工原理第一章总结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第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本文将对第一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首先,我们学习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

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学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科,它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化工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工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平衡的相关知识。

化学反应平衡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通过平衡常数来判断反应的方向和进行反应条件的优化等内容。

这些知识对于化学工程中的反应过程和工艺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我们学习了热力学基础的相关内容。

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它在化工原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工程中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化工原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平衡和热力学基础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对化工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quilibrium stage assuption (ideal stage) • constant molar overflow assumption • operating line and equilibrium curve • feed line
Efficiency
• Reason: ideal plate assumption is not true because of not enough contact.
Calculation of distillation process
• minimum reflux ratio • minimum number of trays • optimum reflux ratio and number of plates
McCabe-Thiele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oretical tray number
• Heat transfer:
– from vapor to liquid (?)
• Fluid flow:
– liquid: based on the gravity – how the liquid comes to the high position? Vapor – how comes the vapor flow? Pressure difference. – How comes the difference? The reboiler and steam.
• Overall efficiency
• Murphree efficiency
Transfer phenomena in plate tower
• Mass transfer:
– light component: from liquid to vapor – heavy component: from vapor to liquid
Distillation : Summary
• Distillation is a widely used separation process.
• The separation is based on the volatility difference of the components to be separated.
• column with rectifying section and stripping section
• condenser(total and partial), accumulator, cooler: cold water
• reflux and overhead product • reboiler: steam and condensate • bottom product
Wide application of distillation: WHY?
• Volatility difference exists for most mixtures.
• Only heat is needed for the separation, no other extra agents are needed. So the products may be pure.
!
! compressor
• bottom; reboiler; add heat
Other Aspects of Distillation:
Eg 3 Reaction distillation
•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 Ethanol + Acetic acid Ethyl acetate + water
overhead
feed
reflux
Bottom product
steam Reboiler is saved!
Other Aspects of Distillation:
Eg 2 Heat pump technology
• Overhead ; • condenser; • remove heat
Classification of distillation
Relative Volatility
Process
Example
big
medium small
Equilibrium 1 distillation or flash distillation
fractionation 4
Azeotropic 2 disllation 3
System design of multicomponent mixture
• Continuous operation
– n components – n-1 tower – n pure products
• Batch operation
Continuos distillation and batch distillation
• Batch distillation: differential distillation
– without stripping section
• Other aspects of distillation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 Benzene as azeotropic agent • A new azeotropic mixture forms • Water is becoming more volatile than
• separation factor becomes larger.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0.89 EW
1
99%
E
W
2
WG
G
E: ethanol
W: water
G: glycol
Other Aspects of Distillation:
Eg 1 Steam distillation
ethanol
Acetic acid
reactor
separation system
water acetate ethanol
Acetic acid
Ethanol (vapor)
ester ethanol water
A.A + A = E + W
water
99.9% E
0.89 EW
EWB
2
3
E
99.9
W
%W
Extractive distillation
• Salt or glycol is added as extraction agent
• water is becoming less volatile than without extraction agent
H2 and oil
Benzene and tolune
Absolute ethanol production
Flash distillation
T bubble point line
dew point line
xAor yA
Fractionation with rectifying section and stripping section
without azeotropic agent
• Separation factor becomes larger.
Azeotropic distillation
EWB
BEW WEB
0.89
EW
1
B: benzene E: ethanol W: water EWB: azeotropic EW: azeotropic
Equipment to implement distillation process
• Plate tower or column • Packed tower or column
Structure of plate tower
• sieve plate; • perforations; • downcomer; • we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