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2008年中考(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_有答案)200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_

200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_有答案)2008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_

广安市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蓝、黑墨水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番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8分)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试卷试题C试卷试题“知君当此夕”中“知”字化学教案语气肯定化学教案1.实验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探究过程包括:①提出问题,②得出结论,③设计和进行实验,④做出假设。

下面四组探究过程顺序合理的是()946 kJ·mol-1、497 kJ·mol-1试卷试题查阅资料获知如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 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C试卷试题②③ D试卷试题①②③④4试卷试题常温下化学教案下2.天平的每个祛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中会发生变化的是()(4)测定产品中CaO2的含量的实验步骤是:第一步:准确称取a 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化学A.用摄子取放砝码B.气温升高化学教案伯林的行为方式是狐狸的化学教案但抱负则是刺猬的试卷试题否则化学教案他就不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板上砸了一下D.生锈了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小刘以为这是一道面试题化学教案便诚惶诚恐地说:“按照法律规定化学教案你只要聘用了她化学教案就该支付她的薪A.人能够听到20H Z—20000H Z的声音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雷声的响度比人声的响度大得多D.声音传播的速度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快4.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教案他必须要找一份工作来糊口化学教案帮家里还债试卷试题可不管他再怎么苦苦哀求化学教案赔不是化学教案老板就是不A.-4℃B.-6℃. C.6℃ D. 16℃.化学教案想了好久化学教案老板终于想起这位法官竟然就是他在故事里经常讲到的那个小伙子试卷试题老板一阵眩晕化5.广安市武胜县的龙舟盛会远近闻名。

2008年内江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下载

2008年内江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下载

2008年内江市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思想品德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1-15题为思想品德,每小题3分,共45分)1.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于2008年3月22日举行了投票,获胜的是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A.宋楚瑜萧万长B.萧万长吴伯雄C.马英九萧万长D.吴伯雄连战3.《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要求中学生要“尊敬师长”,以下做法符合该项规定的是A.爱惜名誉,拾金不昧,不受利诱,不失人格B.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C.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诚恳D.见义勇为,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劝阻4.2008年5月14日下午,一个叫任思雨的7岁小女孩被困在汶川一个幼儿园的废墟里。

当救援队员赶过来时,只见她的双腿被卡在石砾中,沾满鲜血。

但她紧咬牙关,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用担心!”救援过程中任思雨忍着疼痛,却在安慰救援队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胜挫折的关键是A.努力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B.战胜自己C.养成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D.有他人的帮助5.面对考试,小刚对他的朋友说:“如果哪一次考试失败了,那就完了,我会觉得在人前再也抬不起头来。

”以下是朋友给他提的建议,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是①端正对考试的认识②寻求心理咨询③考场上我给你发信息④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平时认真学习、复习⑤进行深呼吸和积极的自我暗示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6.以下图示是几个同学对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2008年5月8日早晨奥林匹克圣火登上了世界之颠珠穆朗玛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圣火从希腊雅典开始,一路传递着“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理念。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卷 1 至3 页,第 II 卷4 至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题时间120分钟(含化学)。

第 I卷(选择题共36分)注意事项:1. 答第 I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题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

2. 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 考题结束时,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 B C D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B.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 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C. 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D. 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弱3. 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

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 火车C. 小明B. 同学D. 火车内其他乘客4. 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长笛小提琴手风琴二胡A B C D5.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都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使我国31个省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污染,则关于核辐射及核能的利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有α射线、自射线和γ射线B. 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自射线是带正电的氮原子核流,γ射线是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C. 人体接受少量的放射性辐射、强剂量或长时间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D. 核反应堆是一种能够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造成影响6. 在以下几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A.磁力把磁悬浮列车从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C.在轴承中加D.在鞋底、轮胎轨道上微微托起,使之间有一层空气润滑剂上做上凹凸不接触面分离平的花纹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沙漠中的越野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这是为了减小压强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C.在连通器里,不管有几种液体,只要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D.大气压强和气球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8. 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9.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湿手插电源插头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电源插头采用三脚插头C.人体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但可以靠近高压带电体D.许多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工作10. 如图所示,甲鸟和乙鸟落在裸露输电线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小鸟脚上的角质是绝缘的,所以甲鸟和乙鸟不会触电B.由于小马对电流的承受能力较强,所以甲鸟和乙鸟不会触电甲 乙C.甲鸟两脚间的电阻很小,电压也很小,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甲鸟,所以甲鸟不会触电,但与甲鸟情况相反的乙鸟会触电D.由于输电线上没有绝缘皮,所以甲鸟和乙鸟会触电11. 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B.力的方向沿杆斜向上,大小为2mg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 mg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上,大小为3mg1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 1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 2的示数减小B.电阻R 1和R 2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一定相等C.电压表V 1减小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 2增大的示数D.电压表V 1减小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 2增大的示数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64分)注意事项:1. 第II 卷共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08年中考理化试卷物理部分(word版 有答案)

四川省内江市2008年中考理化试卷物理部分(word版  有答案)

内江市二○○八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试卷理化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200分,120分钟完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编者提示:由于原卷扫描图片很模糊,所以插图是经手工整理或重画。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涂写在机读卡上。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1—12题为物理题,13—24题为化学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连线正确的是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B.伽利略-------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C.牛顿--------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卢瑟福--------建立了完整的(量子力学)体系2.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B.只要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就一定越大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D.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如图所示,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的杠杆。

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都有关系B.化学电池提供的是交流电C.核能发电的能量传递和转化过程是:核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水和水蒸汽的内能→电能D.对于高压带电体,只要我们不去接触它就一定不会发生触电危险5.(原题目前部分没有扫描到)………眼睛,则乙同学从这一平面镜中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B.一定不能看见甲的眼睛C.可能看见甲的眼睛D.无法确定,与所处的位置有关6.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B.使用前,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中央的刻度线C .天平的右盘放置需称量的物品,左盘放置砝码;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此时所称量物品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称量标尺上的示数之和D .可以用手直接从砝码盒中取砝码7.如图所示,是使用测电笔来判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与零线的示意图,其中测电笔使用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是用一个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所组成的眼睛模型示意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右边的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其中,属于近视眼模型的是9.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为1.5W ,那么,在考试2h 的时间内心脏做的功和用这些功可以把一个质量为50kg 的中学生匀速举高的高度分别为(g =10N /kg )A .180J 3.6mB .180J 0.36mC .10800J 216mD .10800J 21.6m10.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A 、单刀双掷开关S 、电阻箱R '和已知电阻R 0来测量未知电阻R x 阻值的电路图。

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全)

内江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全)

内江市20XX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及初中毕业会考试卷理化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 1 至3 页,第II卷4 至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含化学)。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内江)1.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答案:D(11·内江)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C.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D.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弱答案:C(11·内江)3.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

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火车B.同学C.小明D.火车内其他乘客答案:B(11·内江)4.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答案:B(11·内江)5.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20XX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都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使我国31个省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污染,则关于核辐射及核能的利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有α射线、自射线和γ射线B.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自射线是带正电的氮原子核流,γ射线是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C.人体接受少量的放射性辐射、强剂量或长时间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D.核反应堆是一种能够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造成影响答案:A(11·内江)6.在以下几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答案:D(11·内江)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沙漠中的越野车装有非常宽大的轮子,这是为了减小压强B.容器中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只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C.在连通器里,不管有几种液体,只要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保持相平D.大气压强和气球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答案:A(11·内江)8.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答案:C(11·内江)9.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湿手插电源插头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的电源插头采用三脚插头C.人体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但可以靠近高压带电体D.许多大功率用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在同一插线板上同时工作答案:B(11·内江)10.如图所示,甲鸟和乙鸟落在裸露输电线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小鸟脚上的角质是绝缘的,所以甲鸟和乙鸟不会触电B.由于小马对电流的承受能力较强,所以甲鸟和乙鸟不会触电C.甲鸟两脚间的电阻很小,电压也很小,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甲鸟,所以甲鸟不会触电,但与甲鸟情况相反的乙鸟会触电D.由于输电线上没有绝缘皮,所以甲鸟和乙鸟会触电答案:C(11·内江)11.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斜向上,大小为2mg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332mg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上,大小为3mg答案:A(11·内江)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B.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一定相等C.电压表V1减小的示数等于电压表V2增大的示数D.电压表V1减小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增大的示数答案:D第II 卷(非选择题共64分)二、(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2008年四川省中考化学试题8套

2008年四川省中考化学试题8套

200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 ......................................................................... 1 2008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题 ......................................................................... 7 2008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题 ....................................................................... 10 2008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16 200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题 ....................................................................... 21 2008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化学试题 ....................................................................... 27 200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 ....................................................................... 33 2008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题.. (39)200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化学课上,每个学习小组各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此液体进行探究,并完成下列1一4题。

1.某小组同学打开瓶盖后没有闻到特殊气味。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一、A卷: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玉石“变”手镯B.高粱“变”美酒C.树根“变”根雕D.玩具机器人“变”形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B.活性炭除去异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镁粉用于照明弹3.临近中考,小敏妈妈为她拟定的食谱为:米饭,红烧肉、清蒸鱼、豆腐、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应该增加的食物是()A.花生米B.凉拌黄瓜C.炖排骨D.炒鸡蛋4.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西红柿pH 6.3~6.6 7.6~8.0 2.2~2.4 4.0~4.4A.牛奶B.鸡蛋清C.柠檬D.西红柿5.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上的碘C.用盐酸除铁锈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6.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习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硝酸钾﹣盐B.硫酸﹣酸C.纯碱﹣碱D.氧化铁﹣氧化物7.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并强热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NO2 C.O2 D.NH38.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用嘴吹灭撒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降低着火点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9.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一个水分子含有18个电子10.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的主要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B.配制过程所需仪器只有天平、量筒C.需要准确称量15g葡萄糖D.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若视线仰视,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Mg+O2MgO2B.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H2O2H2↑+O2↑C.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D.烧碱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NaOH+CuSO4=NaSO4+Cu(OH)2↓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符号Si P S Ar原子结构示意图A.镁的元素符号为mgB.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Al3+C.硅原子具有稳定结构D.钠和硫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NaS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3分,满分24分)1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将5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2)20℃时,在131.6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g KNO3.14.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它们的溶液中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则BaCl2溶液和NaNO3溶液混合后,(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2)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OH﹣NO3﹣Cl﹣SO42﹣H+﹣溶、挥溶、挥溶Na+溶溶溶溶Ca2+溶溶溶微Ba2+溶溶溶不15.金属钛及其合金被公认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目前工业上以钛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钛,其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氩气环境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钛(氩气不参与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16.现有下列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②闻气味;③观察颜色;④通入澄清石灰水;若要验证一瓶气体究竟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方法是(填序号).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鉴别氯化镁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8分)17.(18分)(2015•内江)如图为制备常见气体的部分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仪器名称:a,b.(2)若用装置Ⅰ来制取某气体,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3)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代号).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四、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8.(10分)(2015•内江)少数不法商贩对海产品的保鲜以及室内装修材料中都涉及到甲醛,其化学式为CH2O,是一种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机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醛由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2)甲醛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甲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五、B卷:解答题:(共3个小题,共30分)19.(12分)(2015•内江)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以及一定量的CuSO4和Na2SO4,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流程,拟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金属铜,并利用氨碱法原理“制碱”.(除标注外,所加药品或试剂均过量,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由步骤①可知Fe、Cu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若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滴加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3)步骤⑤中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由NaHCO3转化成纯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氨碱法制纯碱中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B.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的大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D.在加压条件下向独辟蹊径氨盐水中通入CO2,能加速NaHCO3的生成(5)该流程①~⑥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的有.(填写步骤编号)20.(12分)(2015•内江)某学习小组在完成教材“实验探究9﹣3比较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时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比与稀硫酸反应明显剧烈得多.(1)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提出问题】是否因为酸的组成不同或反应条件不同,从而导致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呢?【查阅资料】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越活泼,反应越剧烈.②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③稀盐酸由H+、Cl﹣和H2O组成,稀硫酸由H+、SO42﹣和H2O组成.【实验探究】在常温下,取两片质量、形状相同的铝片(均去掉氧化膜),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p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铝片在稀盐酸中反应比在稀硫酸中反应明显剧烈.【猜想与假设】出现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假设①SO42﹣对铝与酸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假设②.【实验验证】设计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①向上述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等可溶性硫酸盐,如果反应变缓,则假设①成立.②向上述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氯化钠等可溶性氧化物,如果反应更剧烈,则假设②成立.【分析与应用】(1)稀盐酸、稀硫酸能与铝反应的原因是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反应剧烈程度明显不同,是因为含有的阴离子不同.(2)如果上述假设都成立,要使上述稀硫酸与铝反应的剧烈程度加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加入可溶性氯化物,②,③,④将铝片改换成铝丝.21.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末于质量为52.2g的烧杯中,然后缓慢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当加稀硫酸质量为85g时,反应恰好完全(杂质不反应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关系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g.(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A卷: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玉石“变”手镯B.高粱“变”美酒C.树根“变”根雕D.玩具机器人“变”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玉石“变”手镯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高粱“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树根“变”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玩具机器人“变”形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用作电极B.活性炭除去异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镁粉用于照明弹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活性炭除去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的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镁粉用于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该过程中生成了氧化镁,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临近中考,小敏妈妈为她拟定的食谱为:米饭,红烧肉、清蒸鱼、豆腐、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应该增加的食物是()A.花生米B.凉拌黄瓜C.炖排骨D.炒鸡蛋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清蒸鱼、豆腐、牛奶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A、花生米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凉拌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炖排骨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炒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4.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牛奶鸡蛋清柠檬西红柿pH 6.3~6.6 7.6~8.0 2.2~2.4 4.0~4.4A.牛奶B.鸡蛋清C.柠檬D.西红柿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牛奶的pH为6.3~6.6,呈弱酸性;B、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C、柠檬的pH为2.2~2.4,呈酸性;D、西红柿的pH为4.0~4.4,呈酸性;呈酸性的物质中,柠檬的pH最小,故柠檬的酸性最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上的碘C.用盐酸除铁锈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食醋除水垢,是食醋和水垢反应,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酒精清洗碘是利用碘溶于酒精的性质.解答:解:A、用醋酸去水垢是利用醋酸能与氢氧化镁及碳酸钙反应的性质,故A错误;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碘能溶解于酒精的性质,故B错误;C、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C错误;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6.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习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硝酸钾﹣盐B.硫酸﹣酸C.纯碱﹣碱D.氧化铁﹣氧化物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分类正确.B、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选项分类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分类错误.D、氧化铁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分类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其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在隔绝空气并强热下,亚硝酸钠能分解放出一种红棕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A.N2 B.NO2 C.O2 D.NH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把物质隔绝空气加热,是该物质发生了分解反应,亚硝酸钠(NaNO2)中含有钠、氮、氧三种元素,可以据此结合题给的选项来完成解答.解答:解:A、氮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A错;B、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且在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可能是二氧化氮,故B对;C、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故C错;D、一氧化碳没有气味且在亚硝酸钠中不含碳元素,所以不能生成一氧化碳,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8.加强防火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B.森林灭火时,建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用嘴吹灭撒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降低着火点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降低温度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故A正确.B、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利用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的灭火原理,故B正确.C、嘴吹灭撒落在实验桌上燃着的酒精,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C错误.D、家具起火,用水扑灭,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一个水分子含有18个电子考点:水的组成.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注意组成用元素来描述、构成用分子、原子来描述.解答:解:A、水的化学式为H2O,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从微观上分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故B 错误;C、水是一种物质,不能由氢气、氧气两种物质组成,故C错误;D、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一个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一个氧原子中有8个电子,共有10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较简单,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应明确宏观与微观在描述上的差别,明确纯净物中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等来解答.10.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的主要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B.配制过程所需仪器只有天平、量筒C.需要准确称量15g葡萄糖D.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若视线仰视,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其他操作均正确)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B、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确定所需的仪器即可.C、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解答:解:A、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B、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葡萄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选项说法错误.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150g×5%=7.5g,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镁条燃烧:Mg+O2MgO2B.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H2O2H2↑+O2↑C.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D.烧碱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NaOH+CuSO4=NaSO4+Cu(O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CuSO4=Cu(OH)2↓+Na2SO4.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相关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符号Si P S Ar原子结构示意图A.镁的元素符号为mgB.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Al3+C.硅原子具有稳定结构D.钠和硫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NaS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来分析;B.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来分析;C.根据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D.根据硫原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解答:解:A.如果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符号,应注意“一大二小”的原则,镁的元素符号为Mg,故错误;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的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带上三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铝离子,符号为Al3+,故正确;C.硅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错误;D.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一个电子而显+1价,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而显﹣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3分,满分24分)13.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将5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填“有”或“没有”)晶体析出.(2)20℃时,在131.6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 KNO3.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结合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5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故填:有.(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在131.6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KNO3,故填:31.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如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其实质是它们的溶液中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则BaCl2溶液和NaNO3溶液混合后,不能(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2)写出一个有BaSO4生成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H2SO4+Ba(OH)2=BaSO4↓+2H2O.OH﹣NO3﹣Cl﹣SO42﹣H+﹣溶、挥溶、挥溶Na+溶溶溶溶Ca2+溶溶溶微Ba2+溶溶溶不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1)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两种离子若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反应便能发生,据此进行分析判断;(2)可根据经验: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的鉴定方法,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钡沉淀.也可通过以下分析解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特点,生成硫酸钡则反应物应为可溶性含钡化合物即可溶性钡盐或氢氧化钡、可溶性的含硫酸根的化合物即硫酸或榀溶性硫酸盐.然后结合题中溶解性表找出符合要求的物质.解答:解:(1)由于复分解是交换阴阳离子,BaCl2与NaNO3交换成分后对应的是硝酸盐(硝酸钡)和钠盐(氯化钠),而硝酸盐和钠盐均是可溶性盐,不能发生反应,故填:不能;(2)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钡,所以酸为硫酸,碱为氢氧化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故填:H2SO4+Ba(OH)2=BaSO4↓+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能力.15.金属钛及其合金被公认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目前工业上以钛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钛,其中涉及的一个反应是在氩气环境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钛(氩气不参与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内江中考物理 4套

内江中考物理  4套

A卷(共100分)一、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器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2.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一定保持不变B.物体一定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C.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D.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增大3.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 B C D4.小靖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分别盛有这两种油的杯子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她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B.沸点C.凝固点D.比热容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冬天,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传递热的物质C.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D.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6.歼-15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 )A B C D7.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第7题8.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B C D9.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物理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V的示数是3.8V,V1的示数是2.3V,V2的示数应为()A.1.5 V B.3.8 V C.2.8 V D.4.4 V 10.标有“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A.3 W B.3.3W C.3.6 W D.5 W第9题第10题二、本大题共42分,每空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