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探索
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情况及主要的商业保理公司介绍【可编辑】

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情况综述一、保理的概念1、《国际保理公约》对保理的定义保理业务是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 国际贸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而迅速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业务。
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保理公约》对保理的定义:应收账款管理服务机构以保理商身份和以赊销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商之间的一项持续性安排,根据这一安排,销售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下列服务中的至少两项:1、贸易融资;2、销售分户账管理;3、应收账款催收;4、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
保理业务在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和西欧国家得到迅速发展。
保理业作为一种新颖的贸易融资方式,近20 年来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全球的国际保理业务量已经超过了6 000亿美元,目前国际上已成立包括我国在内的130 多个国家或地区参加的国际保理联合会(Factors Chain International,FCI) ,并公布了世界各国保理公司所接受的统一惯例:国际保理惯例规则(Code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Customs) 。
2、保理业务的分类(1)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有追索权保理指保理方凭债权转让向供商融资后,如果买方拒绝付款或无力支付,保理商有权向供应商要求偿还资金。
无追索权保理指保理方凭债权转让向供应商融通资金后,即放弃对供应商追索的权利,保理方独立承担买方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的风险。
(2)融资保理和非融资保理。
融资保理是指保理方银行承购供应商的应收账款,给予资金融通,并通过一定方式向买方催还欠款。
非融资保理指保理方在保理业务中不向供应商提供融资,只提供资信调查,销售款清收以及账务管理等非融资性服务。
(3)公开型保理和隐蔽型保理。
2024年商业保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商业保理市场发展现状简介商业保理市场是一种通过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服务的金融工具。
在商业保理交易中,资金提供者(即保理商)购买企业的应收账款,向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并承担与应收账款相关的风险。
商业保理市场的发展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融资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商业保理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
市场规模商业保理市场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最新的数据,全球商业保理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
亚洲地区是目前全球商业保理市场规模最大的地区,占比超过50%。
随着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的商业保理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市场特点商业保理市场的发展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的增长,还涉及到市场的专业化和创新。
商业保理市场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产品:商业保理市场的产品形式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保理服务,包括单账款保理、不可回购保理等。
2.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保理市场通过电子化平台和在线交易系统提高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企业可以通过在线系统实时监控应收账款的流转情况,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控制能力。
3.风险管理:商业保理市场通过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散,可以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同时,保理商作为中介机构,也负责对付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减少了企业的违约风险。
4.国际化合作:商业保理市场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发展,也涉及到了跨国合作。
国际保理机构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开展合作,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
发展挑战尽管商业保理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法律环境:商业保理市场对法律环境的要求较高,包括合同法、金融法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需要商业保理机构在进行跨国合作时考虑法律风险。
2.信息不对称:商业保理市场涉及到大量的信息交换,包括企业的财务信息、应收账款的交易信息等。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和交易风险增加。
保理行业分析

保理行业分析保理行业的发展保理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起,保理业务开始在国际间蔓延开来,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手段。
保理行业是指一种以账款为基础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包括保理商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和管理。
保理业务的主要功能包括融资、销售账款、风险控制和经营流程的优化等方面。
保理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企业的融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理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初步发展期和健康发展期三个阶段。
初创期主要是试验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通过引进和试点来开展保理业务。
初步发展期是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保理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开始逐渐扩大,行业开始逐渐成熟起来。
健康发展期是本世纪初至今,保理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行业规模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保理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保理行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深化金融改革,政府对于保理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政策的创新和改革为保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是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保理行业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供灵活的融资方式。
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保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保理行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金融结构、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保理业务能够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提供流动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其次,保理业务对于优化金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账款的管理和融资,提高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最后,保理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通过对供应链中的信息对称问题进行解决,增加了供应链各方的融资渠道。
然而,保理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国保理业务相对刚起步,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对于风险控制和业务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也需要加强行业的监管力度。
其次,不同地区的法律和法规对于保理行业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不一,跨区域和跨国保理业务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此外,保理业务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保理行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023国家保理业务相关政策

2023国家保理业务相关政策摘要:一、引言二、国家保理业务的定义和作用三、2023年国家保理业务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1.加强监管2.优化服务3.创新业务模式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四、政策对保理行业的影响1.规范行业发展2.提高服务质量3.激发市场活力4.助力中小企业融资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类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规范和促进保理业务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2023年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详细解读。
二、国家保理业务的定义和作用保理业务是指保理公司通过购买企业应收账款,为企业提供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贸易融资方式。
保理业务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三、2023年国家保理业务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1.加强监管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将加大对保理业务的监管力度,对保理公司的设立、业务范围、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同时,加强对保理业务的统计和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2.优化服务政府将推动保理行业提升服务水平,包括完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提高保理业务办理效率、丰富金融产品等。
此外,还将引导保理公司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
3.创新业务模式鼓励保理公司创新业务模式,探索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保理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支持保理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将积极推动保理业务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鼓励保理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降低融资门槛,缓解融资难题。
同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政策对保理行业的影响1.规范行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保理市场秩序,遏制恶性竞争,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随着当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原先的卖方市场已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也不再局限于质量、价格等方面,贸易结算方式也成为各出口企业争夺国外市场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对外贸易结算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国际保理作为一项能够提供风险担保与资金融通的综合性金融业务,由于顺应了非信用证结算的发展趋势,在世界各国发展很快,伴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迅猛增长,国际保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也将是十分广阔的。
为进一步促进这一新型业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开展保理业务方面的经验,加快保理立法进程,加大对保理业的投入,加速电子商务的应用,保理商也要注重与保险公司合作,加强风险控制,使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充分认识到国际保理业务所能带来的利益,进而提高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比例。
在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对买方更有利的结算方式增强出口竞争力,争取更多客户以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
【关键词】国际保理信用证商业信用Abstract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on of the Market is becoming increasing fierce, the old Seller’s Market has changed into the Buyer’s Market and the Settlement has also been given more 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competition. Non-Credit Settlement has seen a growing proportion. Under such changing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a comprehensive finance business which combines of risk guarantee and financing has been developing fast in global scope. Rapid increase of Foreign Trade Gross in China will bring a bright future to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ndustry as wel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ut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we should learn from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speed up the Legislation of relevant laws, increase the devo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fasten the usage of E-Business as well as cooperate with Insurance Company to control the potential risks. Moreover, the Export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New Business and fully aware of the benefits which can bring about, rise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strengthen its competi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services, gain a larger shar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refore.【Key Words】International Factoring; Letter of Credit; Commercial Credit目录1 概述 (3)1.1国际保理的内涵及其法律特征 (3)1.2 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的利弊 (4)1.3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趋势 (5)2 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的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6)2.1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的现状 (6)2.2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面临的风险 (7)3 发达国家或地区保理业务风险防范的经验借鉴 (9)3.1欧美发达国家保理业务风险防范的特点 (9)3.2台湾地区保理业务风险防范的经验 (9)4 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策略 (10)4.1 国家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0)4.2企业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1)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我国出口企业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1 概述1.1国际保理的内涵及其法律特征国际保理又称做“国际保付代理”,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独立成型于二十世纪的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并于最近二十几年里在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
浅析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障碍

距 , 目前 我 国 贸 易 大 国 的地 位 也 很 不 相 称 , 远 不 能 适 应 我 与 远
的美国和西欧国家逐渐发展成型。近 2 多年来 , 0 随着国际贸易 由卖方 市场 向买方市场转变以及贸易全球化 的发展 , 口竞争 出
日趋 激 烈 , 际 保 理 作 为一 种新 型 的 贸 易 融 资发展 的需要 , 其业 务量得 到了迅猛发 展。据国际保理商
,
理
探 索
■■ C: PRREO O I — OAYC N MC O E :  ̄M N S
【 摘要 】 国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 易融资结算方式 , 以
其 独 特 的优 势顺 应 了 当今 经济 发 展 的趋 势 , 国 际 贸 易 中得 到 在 了广 泛 应 用 。但 是 . 然 国 际保 理 业 务 在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已是 一 虽 项 十 分 成 熟 的 业务 . 我 国 的 发 展 却 起 步较 晚 , 展 规 模 相 对 在 发 落 后 . 不仅 与 我 国作 为 外 贸 大 国的 地 位 不 相 匹 配 , 与 国 际 这 也
结 算 工具 或 信 用担 保 工 具 或 融 资理 财 工 具 。 保理业务最早起源于 1 8世纪的英国, 并在 2 0世纪 5 年代 0
元 , 国保理总量仅 占全球保理业 务量 的 2 4 截至 20 年 我 . %, 5 08 已经高达 5 0 5 亿欧元 , 但与美国 、 日本 、 英国 、 德国和法 国等主要
国际保理 目前在欧美 国家 已是 一种比较成 熟的业务 , 但进 入 我国的时间并不长 。1 8 年 , 98 中国银行与德国贴现和贷款公
保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金融科技发展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保理业务提供 了更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持,使
得保理交易更加便捷、快速。
供应链金融需求
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为保理市 场提供了新的业务需求,推动了
保理市场的不断拓展和创新。
CHAPTER 03
保理市场问题分析
保理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不对称
在保理市场中,由于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导致交易双方 难以准确评估风险和定价,可能增加交易成本和风险。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保理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存在法律空白和 模糊地带,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和合规成本 。
融资难融资贵
中小企业在保理市场中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 于缺乏足够的信用记录和抵押物,难以获得优惠的融资条 件和利率。
保理业务风险分析
信用风险
保理业务涉及应收账款的转让和融资,如果买方或卖方出现违约 或破产等情况,将导致资金损失和信用风险。
CHAPTER 04
未来趋势分析
全球保理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驱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保理市场将越来越依赖数字化解决方案,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 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风险控制。
全球化趋势
全球保理市场将继续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跨境保理业务增长将更加明显,以满足跨国企 业的贸易融资需求。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
国际化程度提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越来 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 围内开展保理业务,国际 保理市场逐渐成熟。
技术创新推动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保理业 务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 技术支持,推动了全球保 理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保理市场发展现状
政策支持加强
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支 持保理市场发展的政策,为保理 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理行业现状、困境及政策建议

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政策建议保理是基于企业交易过程中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由商业银行或商业保理公司提供的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信用服务,它可以广泛渗透到企业业务运作、财务运作等各方面。
只要有贸易和赊销,保理就可以存在,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
保理业务因其适应了提升国内、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需要,已成为新兴的贸易融资工具,近年来取得了迅速发展,与信用证业务、信用保险一并成为贸易债权保障的三驾马车。
现代保理行业由19世纪美国近代商务代理活动发展演变形成。
我国最早的国际保理业务产生于1987年。
在华语地区国际保理曾有多个译名。
直到1991年,我国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现商务部)组织外贸部门和银行部门的专业人士赴欧洲考察国际保理业务,最后确定中国内地使用“保理”这一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我国保理市场的主力依然是商业银行。
2012年,中国商业保理市场开始发力,商业保理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中国保理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发展环境的逐步改善和商业保理企业的日益壮大,以及电子商务保理和供应链融资等新型保理业态的发展,预计商业保理业务规模将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商业保理行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环境1.监管部门及政策初步明确2006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鼓励天津滨海新区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
据此,天津市将保理列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的内容当中。
2009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做出批复,原则同意方案内容。
商业保理企业在天津可以注册。
随着商业保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商业保理市场的呼声日益强烈。
2012年6月27日,商务部下发了《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资函[2012]419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3《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上旬刊)总第499期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业务起源于国际贸易之中,是为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一种集销售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现代意义上的保理业务发端于19世纪末的美国,继而兴起于欧洲,今日更向全球发展。
目前,国际上已成立包括我国在内的130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保理联合会(FCL)并公布了世界各国保理公司所接受的统一惯例,国际保理惯例规则。
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业务在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已超过信用证业务结算量。
一、国际保理的应用优势与汇款、托收和信用证这三大传统国际结算手段相比,国际保理业务无论对出口商、进口商还是商业银行都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对出口商而言,保理商可以代替出口商对进口商资信状况进行调查与监督,克服信息障碍,从而为出口商的销售政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和信息。
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完毕并向保理商转让发票等单据后,即可获得80%以上的融资,提高收汇速度,加快资金融通。
对进口商而言,由于保理业务通过保理组织进行结算,可以省去买方高昂的开证费用及押金等支出,降低了买方的交易成本。
保理结算的延期付款,也相当于为买方提供了信用放款,从而提高了其资金利用率。
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办理国际保理业务不仅丰富了银行的业务品种,拓宽了市场范围,而且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
一般而言,作为出口保理商的银行,除了可以获得发票金额1‰-4‰的佣金外,还可以通过向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收益;作为进口保理商的银行,由于承担买方信用风险,因此佣金比例更高,一般为发票金额的4‰-10‰,并可以收取一定的银行费用和单据费用。
二、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现状及问题1.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现状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探索顾爱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 祺 上海市工商银行[摘 要] 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在全球迅猛发展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但是,目前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业务量还是业务经验都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能使该项业务在我国更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国际保理 应用优势 发展 现状 探索自于技术研发、各种硬软件设施和信息资源(主要是版权费用及信息组织费用),另外人力资源成本在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到运营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
其中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通用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标准一般由国家或者企业出资组织人员研发,也有一些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实体采用自主研发技术来获取相应的竞争优势。
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模式简单来说就成了对软硬件设施、信息资源费用及相关管理费用的承担主体和对成立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实体后管理主体的确定问题。
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和初始信息资源费用需要巨额的投资,另外,信息资源的版权费用、人力资本等管理费用需要连续追加投资。
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一种便利的经济贸易信息交易活动,它还承担着保存、传播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增进产业信息化等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因此,在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如果完全由企业资本建设,将不可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无标准建设等各种不利于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情况,也将会违背建设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的初衷。
因此,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的合理建设模式必然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来共同建设。
政府在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有:1.组织相关通用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发,为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2.建设一定的示范性项目并进行连续追加投资,目的是引导企业资本建设的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合理建设、运营、竞争;3.制定一定的经济援助政策、运营法规等,一方面引导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市场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的经济支援来刺激需求市场的发展、明确需求方的需求方向。
企业资本是具体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实体的主要建设力量,在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引导、规范下,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应当建立起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为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经济信息服务活动。
另外由政府所建设的示范性数字图书馆项目应由政府部门或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运营,而不应当委托企业组织运营,原因就在于示范项目本身的使命是为了引导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产业的合理发展。
如果示范性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直接完全参与到商贸企业数字图书馆市场的竞争中,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一方面会破坏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会使知识产权的保护遇到障碍,最终影响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1]钱建华:现代物流与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商场现代化,2004,10[2]林瑞欣:浅谈我馆如何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展特色服务.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02[3]王彩芹:传播先进文化,建设现代化图书馆.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05[4]庄春霞:传统型图书馆与数字型图书馆长期共存的认识.长春大学学报,2006,05[5]钟焕康: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组织.图书馆论坛,2001,01254《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上旬刊)总第499期近20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向买方市场形式转变以及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出口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保理业务得以迅猛发展,在国际结算市场上的地位日趋提升。
据统计,2004年全球的国际保理业务量已经达到了680亿欧元,而同期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量仅为7.6亿欧元,仅为全球国际保理业务量的1.1%,这与我国作为进出口贸易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2.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1)对保理业务认知度不够就我国的现状而言,由于国际保理业务尚未普及,许多外贸企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对此项业务并不了解,而是习惯地通过信用证等基于银行信用的传统的国际结算方式进行结算。
同时,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依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此类产品容易导致质量纠纷,而由于国际保理业务是完全建立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结算其风险相对较大。
(2)相关专业人才稀缺国际保理业务涵盖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等多重功能,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当高。
但由于目前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国际结算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因此我国对于国际业务人才尚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在高校的国际金融专业课程学习时对于该项业务的介绍也不够详尽。
因此,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已经开办了国际保理业务,但由于经验和人才的缺乏,该项业务并未获得太大的发展空间。
(3)相关法规建设滞后虽然我国早就正式加入了国际保理联合会并接受了《国际保理管理规则》这一统一惯例,但仅仅依靠这一规则并不能解决国际保理业务中所遇到的全部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指导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体系,使得在我国开展该项业务时无法可依,有法难依,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无疑为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设置了一大障碍。
三、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如前所述,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大形势及银行内部机制的限制,要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必须从政策上、法规上、观念上、人才上等诸多方面进行努力,积极促进商业信用体系、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建设以及促使商业银行自身尽快采取措施为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及进一步发展作好准备同样非常重要。
针对存在的难点,可考虑的对策和建议如下:1.大力宣传、推广国际保理业务。
目前我国对国际保理业务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许多外贸企业经营者,业务人员根本不了解这项业务,给国际业务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广泛的分支机构网络,以及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国际保理业务。
同时,可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面向广大的进出口公司和企业,使他们对国际保理业务有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2.外贸企业应转变观念,积极推广保理业务。
长期以来,由于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交易模式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还不能适应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国际保理业务。
首先从交易观念上就阻碍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要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外贸企业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和偏爱采用信用证结算的习惯,主动应用国际保理这一新的结算方式,以达到吸引客户,同时降低国际交易风险的目的。
同时,外贸工作者应不断了解并熟悉国际保理业务的特点、优势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学习并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
3.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目前我国的保理业务主要依据《国际保理公约》这一国际法及《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执行,而这些法律规范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而且各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实际情况也有很大差异,这些法律规范只是基本的依据,各国还必须据此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法规。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规范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而保理业务又涉及《合同法》、《公司法》、《破产法》、《银行法》、《担保法》等多方面的法律规定。
因此, 我国当前亟待建立一整套指导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体系及具体业务操作规程,以改变目前我国开展该项业务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现状。
4.培养具有专门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
国际保理业务实质上是一门涉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因此,对人才的要求条件较高,既要精通英语、电脑,又要掌握国际银行业务,还必须熟悉国际商法、贸易对方国的法律、民俗等。
如此高素质的全面型人才,我国目前还相当缺乏,所以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必须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引入资格认证机制等方式尽快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由于信息服务技术的高度发达, 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 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传统的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使用比率呈下降趋势, 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使用呈上升趋势, 而赊销贸易方式是对买方最为有利、最具有吸引力的贸易结算方式。
因此, 相信主要为赊销贸易方式设计的保理业务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1]黄 斌:国际保理--金融创新及法律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杨 智:国际保理业务中出口商的风险和防范[J] .WTO与法制论坛,2004[3]靳晨阳:国际保理法律问题研究[M].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一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4]李 冰:国际保理:我国银行亟待拓展的领域[J].当代经济,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