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推荐下载】探讨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探讨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国际保理概念及意义国际保理又称为承购应收账款。
指出口货物是基于商业信用,出口商交货后把应收账款的发票和装运单据转让给保理商,即可取得应收取的大部分贷款,将来万一进口商不付或逾期付款,则由保理商承担付款责任,在保理业务中,保理商承担第一付款责任。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是一种新事务,我国在201X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银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这项业务,首先会扩大银行业务种类,拓宽服务对象,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渠道,有利于完善自身,提高和同行之间的竞争力;其次还可提高和世界各大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提升银行在国际上的威望和作用。
另外,在银行界加大宣传力度的前提下,我国进出口企业也要提高对这一新型结算方式的认识,主动推广运用,淋漓尽致地发挥保理业务的作用,从而积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 统计,自201X 年起,我国保理业务量连续4 年位居全球首位,近年来份额一直稳定在17%左右,说明保理行业在我国已迅速崛起。
二、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一)国际保理业务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国际保理业务,我国当前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规范。
央行作为监管当局,只规定商业银行才能办理保理业务,除此之外对国际保理业务和设立保理机构要具备什么条件没有什么详细规定,所以金融机构在开展该项业务时,只能参考一些国际惯例,如《国际保理公约》等。
但是各国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际统一惯例,只可把国际统一惯例作为参考的依据。
我国已是FCI 中的一员,就要遵守FCI 所制定的条例,然而我国保理业务的运作还不能完全依赖这一国际规范。
当前我国国际保理业务法律法规不健全,这导致我国在办理国际保理业务时没有法律依据,一旦业务上发生纠纷,银行要根据法律来保障自身权益就变得很难。
国际保理出口商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

国际保理出口商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李洁沁【摘要】国际保理是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对于出口商而言,国际保理具有手续简便、降低风险、促进销售等优势,但也存在款项被索回与反转让的风险、保理商的信用风险、信用额度被缩减或取消的风险。
防范这些风险,应采取如下措施:严拟合同条款;多方面了解进口商的诚信指数;事先明确纠纷解决方式;全面履行合同条款;约定排除或限制保理商的缩减或撤销信用额度的权利;添加不安抗辩权条款和所有权保留条款;选择信誉优良、经验丰富的保理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等。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s an integrated financial service premised by the creditor transIernng his accounts receivable. It contains financing, accounts receivable collection, management and bad debt se- cured. For exporters,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ifying procedures, reducing risk, promoting sales, etc. However, risks also exists, including the risk of reclaiming funds or anti - transfer the funds, the credit risk of the factoring business, and the risk of reducing or canceling the credit line. To prevent these risks, the bellowed measures should be followed: develop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strictly; get the integrity index of the importer; clarify the dispute resolution in advance ; perform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fully ; make a convention of excluding thefactors'rights to reducing or canceling the credit line ; Add disturbed right of defense clause and the retention of title clause ; select a factor withexcellent reputation and enough ex- perience ; improve the employees" professional quality, etc.【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5页(P129-133)【关键词】国际保理;出口商;风险;风险防范【作者】李洁沁【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苏州2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96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买方市场逐渐形成。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

银行 很难保 障 自己的利益 。
3 缺 少专 门从 事保 理业 务的机 构 .
目前 国际上 的 保理 业 务大 多 由专业 保 理 公司 从事 ,其 中 多数是 国际保 理商 联 合会 ( )会 员 ,按 相 同的 行业 iCI v 准 则和标 准化 的 业 务平 台开 展保 理业 务 。在 我 国 ,根 据 中
国 人 民银 行规 定 ,只有 银 行 才 能从 事 保理 业 务 ,没 有 其
和 国际保 理服 务 公约 7 7,但是 缺 乏一 套既 符合 国际规 则 又符 合 我 国国情 的保 理法 律 规范 和指 导 细 则 ,使 得我 国开 展该 项业 务 时无 法 可依 ,有 法难 依 。一 旦遇 到业 务 纠纷 ,
利 ,在一 定程 度上 已取代 信用证 结算 方式 。 我 国 的 国际保理 业 务 最近 几年 才逐 步发 展 起来 ,大 多 数 进 出 口企 业 现 在 仍 局 限于 信 用 证 和 跟 单 托 收 的结 算 方
、
我 国保理业 务存 在的问题
业 银行 将 国 际保理 业 务作 为银 行业 务 来办 理 ,其 融资规 定
保理 市场 分 为 国内保 理和 国际保 理 。世 界银 行统 计 发
参 照信 贷管理 办法 执行 ,使企 业受 制 于传 统 的银行 授 信额 度 。这 种 发展 模式 使银 行 国 际保理 业 务的 客 户锁定 于银 行 的 优 质客户群 ,从 而 限制 了该项业 务 的广泛 推广 。 4 国际 保理 业务提 供 的服 务项 目有 限 .
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02
01
技术创新推动保理业务升级源自03行业监管趋严,市场规范逐 步完善
04
05
客户需求多样化,服务内容 丰富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对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专门的保理法规
目前保理业务的相关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需要制定专门 的保理法规来规范和促进保理业务的发展。
明确保理商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在保理合同中,保理商承担着债务人违约风险和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因此需要明确保理商 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以保障其合法权益。
的赊销问题而设立的。
02 03
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 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保理服务的重要 性。
现状
目前,国际保理业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不仅为各国企业提供了灵活的贸易融资和风险管理工具,还促进了国际 贸易的发展。
信用风险管理困难
信用风险复杂
国际保理业务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其信用状况、偿债能力和风险承受 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加大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
信息不对称
由于各国市场环境和信息披露机制不同,保理商可能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客 户的真实情况和风险状况,导致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难度增加。
业务操作不规范
国际保理业务能够提供专业的应收账款管 理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催收成本并提高账 款回收率。
02
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不完善
法律体系不健全
目前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相对分 散,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导 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法律风险和不确 定性。
法律适用困难
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控措施

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控措施前言保理业务是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通过保理公司进行资产的划转和融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金融服务业务。
保理业务在国内的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本文主要分析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控措施。
问题分析问题一:风险管理不完善保理公司在开展业务时,需要对资产的可保性进行评估,以判断是否可以提供融资服务。
但实际上,保理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是对企业的资信评估不够科学,评价标准不统一,导致出现了部分保理公司通过简单的审核就通过了企业的融资申请,使得企业的客观资信情况并未得到真正的反映,从而可能在风险溢价、还款约定、保证金规定等方面存在较大漏洞。
其次是保理公司在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个别企业的应收账款异常,从而使得保理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失效。
最后是保理公司未能及时解决企业送交的问题账款,需要企业及时追缴款项或调整进项税票以避免收支不平衡等情况。
问题二:诚信风险导致客户流失保理业务是建立在企业的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然而,目前国内保理公司在信用评估方面并不是很科学,对于一些能够通过初步审核的企业,便轻易地给予了保理支持。
但实际上,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过于激进和冒险的行为,为保理公司带来了较大的借款风险。
在保理公司没有得到及时偿还和债权保障的情况下,最终导致了客户的流失。
问题三:监管不力国内保理公司的发展受到了监管的约束。
目前,保理公司的监管体系还较为单一,没有完善的监管平台,使得监管的覆盖不够,监管的科学性不强,以及监管过程的透明性不高。
风险防控措施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要通过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提高保理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估的科学性。
信用体系将在评估评级时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等多个维度,给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企业级别,建立正确认识的客观评价标准,以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
加强风险管理水平在落实全套的风险管理措施中,可以考虑从源头上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检测,及时掌握企业的投融资状况,对各类保函、担保函、房产、土地、股权等进行撬动。
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0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展望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客 户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和业务决 策进行优化,提高保理业务的准
确性和效率。
区块链技术应用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保理业务的透 明化和可追溯性,降低欺诈风险和 操作成本。
数字化转型
借助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数字化手 段,提升保理业务的便捷性和用户 体验。
政策环境优化助力发展
政策支持与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国际保理业务的政 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为行业发展
提供有力保障。
法律制度完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理业 务的法律地位和权益保护,为行
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保理业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 ,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 务水平,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
失败案例分析
一家国际保理公司曾为一家新兴市场 国家的出口商提供保理服务,但由于 对当地市场和政策了解不足,导致应 收账款无法按时回收。最终,该保理 公司不得不承担损失,并调整业务策 略。
VS
另一家国际保理公司在为一家大型跨 国企业提供服务时,由于内部沟通不 畅,导致审批流程缓慢,无法满足客 户的紧急需求。最终,客户转向其他 金融机构寻求解决方案。
02
存在的问题分析
法律法规不完善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国际保理业务相关的法律法 规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法律法 规对其进行规范和保障。
法律适用问题
由于各国法律体系和规定存在差 异,国际保理业务在适用法律方 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信用风险较高
买方信用风险
在国际保理业务中,买方信用状况对 保理商的收款风险具有决定性影响。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有效的 信用评估机制,买方信用风险较高。
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债权 所 必需 的 附 随权 利 如 强 制 收 款 权 、起 诉 权 、 留
如前 所 述 ,国 际 保 理 业 务 主 要 涉 及 到 出 口商 、 质权 、停 运权 、对流 通票 据 的背 书 权 利 等进 行 转 让 , 进 口商 、出 口保 理 商 和 进 口保 理 商 等 四方 当事 人 , 导 致保 理商 不能 实现 债权 。 因为进 口商 完 全 是 凭 着 自身 的信 用 状 况 来 获 得 保 理 商 对 其债 务 的 担保 ,而 出 口保 理 商 和 进 口保 理 商 之 2 国际保理 协议 在履 行 中的风 险 、 国际保 理 业 务 保 理 商 买 断 出 口商 应 收 账 款 ,便
功 开展 此 业务 的首要 条件 之 一 。在 开展 和 应 用 国 际保 理 业务 过 程 中,保 理 商 面 临 着应 收 账 款 债 权 、协议履 行 、法律 适 用 方面 的法律 风 险 , 出口商面 临 着款 项被 索回与反 转 让 、信 用额度 被取 消
或被 缩减 的法 律风 险 。为控 制 国 际保 理 业务 的风 险 ,使 保理 商 和 出 口商 免 除后 顾 之 忧 ,需要 采取
一
、
国 际保 理 的法律 概 述
制定 的 国际保理公约》对保理定义如下 :“ 保理是 商直接向进 口商催 收账款。其 中出 口保理商为 出 口 供应商通过与保 理商订立保理合 同,将他 与客户订 方提供预付款融 资、坏账担保和财务管理等综 合性 立货物销售合同所产生 的应收账款让 与保理 商。保 金 融服 务 。
付方式在我 国这个 贸易大 国却发 展缓 慢 。究其 原 商 ,形成 以下法律关系 :出 口商 与出 口保 理商之 间 因,笔者认 为关 键 的一 个制 约 因素 是 国 内保理 商 基于保理合 同而 产生的权利 义务关系 ,出口保理商
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难点与对策

3 金 融 危 机 为 我 国银 行 发 展 .
1银 行 风 险较 大 。国 际保 理 .
业 务通 常 是建 立在 赊销 和承 兑交 设 有 一 个 专 门 负 责 保 理 业 务 的 数 量 不 多 的原 则 性 法条 规 定 。 国 单 方 式 基础 上 的, 行 在 买 断 出 银 保 理 处 , 他 银 行 保 理业 务 只 是 际上 有 关保 理 的公 约 《 其 国际保 理 口商应 收账 款 的 同时也 买进 了收 由 国 际 部 某 个 处 监 管 , 行 以 下 公 约 》和 《 总 国际保 理 业 务惯 例 规
06 基 本 上 取 代 了 信 用 证 而 成 为 首 要 务 收 入 较 20 年 同 比 增 长 近
二 、 国银 行 发展 国 际保 理 我
的结算 方 式 。与 发 达 国家 相 比, 10 收益 率在 各 项 贸易 融 资产 业务 的难点 5%, 我 国银 行 开 展 保 理 业 务 起 步 较 品 中遥 遥领 先 。 晚, 无论 在 总量和 质 量 上都 存在
广 泛 。 国银 行 开 展 国 际 保 理 业 员 。 但 直 今 天 , 国 历 年 的 保 的 契 机 。 于 金 融 危 机 造 成 进 口 我 我 由 务 起 步 较 晚 , 然 发 展 迅 速 , 与 理 业 务 量 只 占 出 口 结 算 额 的 万 分 国 国 内市 场 需求 下 降 , 口企业 虽 但 进 发达 国家相 比还有 相 当差 距 。 我 之 几 的 比例 且 极 不稳 定 , 说 明 对外 支付 能力下 降 , 约率提 高 。 这 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 ,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的支付条件成为影响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国际保理业务提供贸易融资、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多项服务,给进出口商带来诸多便利,受到广泛欢迎。
而在我国,国际保理还是一项没有得到推广的新业务,其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我国应从经营机构设置、管理机制健全、法律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关键词】国际贸易;保理;进出口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的支付条件成为影响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国际保理业务提供贸易融资、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多项服务,给进出口商带来诸多便利,受到广泛欢迎。
而在我国,国际保理还是一项没有得到推广的新业务,其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我国应从经营机构设置、管理机制健全、法律环境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1 我国保理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国际保理业务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保理业务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为客户提供融资和账款托收方面。
其它方面的服务项目,包括销售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则较少提供。
就融资功能来讲,也是以提供有追索的融资为主。
这一方面是企业相关需求不大,另一方面也因为银行的专业人员对新业务掌握不够。
从这一角度讲,我国目前的国际保理业务与典型的现代保理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
1.2 国际保理业务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加入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但这一规范还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
的具体实施。
我国亟待建立一套指导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体系。
目前法律建设滞后这一立法现状使得在我国开展该项业务时无法可依,有法难依。
一旦遇到业务纠纷,银行很难保障自己的利益。
1.3 没有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机构。
目前国际上的保理业务大多由专业保理公司从事,其中多数是FCT会员,按相同的行业准则和标准化的业务平台开展保理业务。
但在我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只有银行才能从事保理业务。
目前在国内12家具备FC1会员资格并对外办理保理业务的机构中,都是商业银行,没有其他专门从事保理业务的机构或公司。
国内商业银行将国际保理业务作为银行业务来办理,其融资规定参照信贷管理办法执行,使企业受制于传统的银行授信额度。
只有符合银行授信要求,并在授信额度内,才能办理保理业务。
这种发展模式,使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客户被锁定在银行的优质客户群,从而限制了该项业务的广泛推广。
1.4 信用交易观念在我国尚未普遍。
从企业内部分析,出口企业普遍缺乏忧患念识,竟争观念薄弱,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竟争,多数出口企业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传统交易模式的限制,只满足于用传统的结算方式进行交易,还不习惯运用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保理业务。
大多数进出口企业对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操作、优势所在等均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选择贸易支付方式时,很少主动采用国际保理结算方式。
尤其是保理业务中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并不承担付款责任,这就使出口商帷恐遭到钱货两空的结局而宁愿选择传统的结算方式,从而在交易观念上阻碍了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2 加速开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有效策略
2.1 加大金融避险工具宣传力度,增强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目前,我国有许多
企业依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营销模式,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靠单枪匹马或传统的经营理念都是很难取胜的。
因此,市场经济下不仅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国家更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金融避险工具的宣传,使企业有更多了解国际市场的渠道,引导企业通过利用金融避险工具,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开拓国际商品市场,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2.2 健全与完善国际保理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
金融监管当局要依据国际惯例《国际保理公约》和《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加快对国际保理业务的立法研究。
以FCI规则作为依据,尽快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保理业务法律体系和具体业务操作规程,以指导和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
2.3 发展我国专业保理公司。
我国目前保理业务开展的主体是银行,授信规模直接受到信贷政策的限制,完全忽视了保理业务和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区别,从根本上就制约了保理业务的开展。
再加上保理业务只是银行中间业务的一部分,银行开展保理的积极性不足。
应该将保理业务从银行业务中独立出来,发展专业保理商,并给予不同的政策待遇。
即使目前难以做到,也应该给予不同于一般银行融资业务的不同政策,从银行其他业务独立出来。
没有体制上的转变,保理业务难以发展壮大。
2.4 加强银保合作,将国际保理业务纳入出口信用保险。
商业银行要加强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
一方面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
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
国外银行为降低资金风险,往往将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再向保险公司投保,共同开发避险式金融产品。
如美国NATIONAL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