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第6讲 质量和密度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

初中质量和密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质量、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量、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实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质量知识,介绍质量的单位、测量方法等。
2. 密度的概念: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密度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密度的计算公式,讲解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
4. 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鉴别伪劣产品、设计容器等。
5. 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6讲 质量与密度

质量与密度
┃考点自主梳理与热身反馈┃
考点 17
质量及其测量
1.理解“质量” 物质的多少 (1)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 叫作质量。 形状 、 (2)性质: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______ 位置 、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状态、________ 千克(kg) ;常用单位有吨(t)、克(g)、 (3)单位: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毫克(mg)。换算关系:1 t=______kg ,1 103 ,1 g=________kg 10-3 mg=________kg 10-6 。 第6讲┃ 质量与密度
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 (1)使用方法:天平放水平,游码拨到零;左倾右调,指针 指正中;左盘物,右盘码,移动游码至平衡;砝码、游码加 起来,与物质量恰相等。 (2)使用天平常见问题:①物、码放反问题:物码放反,则 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②问题砝码:砝码磨损, 则测量结果会______ 偏大 ;砝码生锈,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 偏小 。 (3)质量的特殊称量:取样法、质量差法、累积法。
5. (多选)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制造业中的重要原材料,是 因为钛合金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D ) A.密度小 B.光泽美 C .熔点低 D.耐高温 6.如图 6-3 所示,在副食商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 量液体物品的质量。 如果用刚好能装 0.5 kg 酱油的“提子”来 量白酒 (ρ 酱油 > ρ 白酒 ),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例2
2013·南京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图 6 -2
第6讲┃ 质量与密度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 6-2 甲所示,则牛奶的 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 体积为 ________cm 30 游码归零 ,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示,他应先将 ____________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3 g, 然后将量筒中的牛 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 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 63.6 (2) 根 据 以 上 实 验 数 据 计 算 出 牛 奶 的 密 度 为 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 1.02×103 小 。 __________kg/m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6讲—密度和质量(模拟检测)(解析版)

第06讲—密度和质量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丽丽同学在测量一个鸡蛋的质量前,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天平调节平衡,指针向右偏,于是他向左盘放入质量为0.5g的石子,天平就平衡了。
如图,在测量过程中,鸡蛋放入左盘,再向右盘放入砝码,调节游码,此时天平再次平衡,则此鸡蛋的实际质量是()A.61.5g B.60.5g C.61g D.60g【答案】C【详解】在左盘中放入质量为0.5g的石子后天平平衡,相当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这样再使用该天平测量,左盘中鸡蛋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显示的质量。
即鸡蛋的实际质量为m=60g+1g=61g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m B.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C.人步行的速度为6m/s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答案】B【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在80cm=0.8m左右,故A不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符合实际;C .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4×13.6m/s≈1.1m/s 左右,6m/s 太快了,故C 不符合实际;D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人的体温约37℃,故D 不符合实际. 3.把一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克;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ρ蜡=0.9×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容器足够大)( ) A .4克 B .4.5克 C .5克 D .3.6克【答案】B【详解】蜡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在酒精中下沉,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排开的酒精的体积就是蜡块的体积,所以蜡块体积V 蜡=V 排=34g0.8g /m =c m 排酒精=5cm3蜡块的质量m 蜡=ρ蜡V 蜡=0.9g/cm3×5cm3=4.5g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水中漂浮,因此浮力等于蜡的重力,即F 浮=G ,因此排开水的质量和蜡块的质量相等,为4.5g 。
2019中考物理精讲《质量和密度》全章4左码右物问题

左码右物问题
例3.蛋蛋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中
加了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此时天平平衡,该物体的问题
左码右物问题
左码右物问题
测量未知物体的质量
左码右物问题
①读数=砝码+游码 ②左盘中质量=右盘中质量+游码读数
游码读数 = 0:
左码右物问题
①读数=砝码质量 ②左盘中质量=右盘中质量
砝码质量=物体实际质量 ∴读数=物体实际质量
相同
左物右码
左码右物
游码读数 ≠ 0:
左码右物问题
①读数=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②左盘中质量=右盘中质量+游码读数
砝码质量=物体实际质量+游码读数 读数-游码读数
∴物体实际质量= 砝码质量 - 游码读数 =读数-2× 游码读数 与最小砝码有关
左码右物问题
例1.蛋蛋同学使用天平测某物体质量,在操作过程中,某一情形,用照片拍下, 砝码和游码如图,求出物体的实际质量?
左码右物问题
例2.某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最小为5g,蛋蛋同学在操作中,方程左码右物, 读取的数据为49.5g,问物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

物理教案:质量和密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测量工具和质量的国际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密度的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和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2. 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电子秤等。
3.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
4.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质量/ 体积。
6. 密度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压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运用、密度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天平、电子秤、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物质样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这些物质的数量?引出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如冰熔化成水后,密度是否发生变化。
4. 练习巩固: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计算密度,并分析密度的影响因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填写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计算公式等相关知识。
2. 选择题:判断不同物质密度是否发生变化的问题。
3. 应用题:运用质量和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未知物体的密度。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工具、密度的概念、密度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6讲 第1课时 达标训练 质量与密度

期末提分练案
5.(202X·扬州)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 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ρa>ρb>ρc B.a的密度是b的两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0.5×103 kg/m3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密度不变
【点拨】加注饮料的质量 m=m3+m1-m2;加注饮料的 体积 V=V 金=mρ金金=mρ01;饮料的密度 ρ=mV=m3+mm11-m2
ρ0 =m3+mm11-m2ρ0;金属块取出时带走部分饮料,需要加
期末提分练案
注更多饮料才能到达标记处,会造成测量出的饮料质量 偏大,由 ρ=mV可知,计算出的饮料密度值偏大。 【答案】m3+mm11-m2ρ0;偏大
=1 000 cm3,V 乙=53 cm3=125 cm3,甲、乙两正方体的
m甲 500 g
密度之比为ρ甲=V甲=1 ρ乙 m乙
000 250
cgm3=1:4,故
A
正确。
V乙 125 cm3
【答案】A
期末提分练案
7.(中考·南充)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 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________g;若装满另一种液 体 后 的 总 质 量 为 250 g , 则 这 种 液 体 的 密 度 为 ________g/cm3。(ρ水=1.0×103 kg/m3)
期末提分练案
【点拨】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知,天平应该放在水平 台上,在调平衡前,应该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 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的原 则是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答案】水平台;零刻度线;左
期末提分练案
切取一小块茄子,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它的质量m;在 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铁丝将 茄子块压入量筒的水中,并使其浸没,测出水和茄子 块的总体积V2。茄子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06讲溶液的配制及计算含解析

第06讲_溶液的配制及计算知识图谱溶液的配置和计算知识精讲一.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是用来描述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就是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百分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既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一般与温度无关。
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
4.运用溶质质量分数时,必须分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SO3溶于水,SO3+H2O=H2SO4,其溶质是H2SO4,而不是SO3,溶剂质量也相应减少。
(2)溶质只能是已溶解的那一部分.如20℃时20gNaCl投入到50g水中(20℃时S NaCl=36g),20℃时,50 g水中最多溶18gNaCl,故溶质质量为18g,而不是20g。
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3.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分为三步.1.计算:计算药品质量,如要配制50g6%的NaCl溶液,需要NaCl和水各多少克呢?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求出需NaCl质量为50g×6%=3g,水的质量为50g-3 g=47g。
2.称量:称量药品,称固体用天平,量液体应该用量筒。
(应当注意的是,量筒只能量出液体的体积,而第一步的计算中得到的是液体的质量,所以还应利用密度公式:Vm=ρ转化一下)。
3.溶解:将称量好的药品倒入烧杯中混合,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当固体药品全部溶解,我们就得到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是一个定量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
四.溶液的稀释如何将100g98%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氯化钠?思考一下你会发现,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稀释后溶质的质量等于稀释前溶质的质量98g,根据稀释后,得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980g,所以需要向原溶液中加入880g水即可得到10%的氯化钠。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6讲】质量与密度

5.测量质量的特殊方法 m总 (1)累积法:测微小物体的质量:m= n (m 总为 n 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 (2)取样法:测巨大物体的质量:m=nm 样(m 样为样品的质量)。 (3)不等臂天平测质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m= m1·m2(m1、m2 已知)。 ①称量前,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若 指针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反之,向右调。 ②称量过程中横梁不平衡的调节方法:更换砝码,调节游码。 ③读数时以游码左边所对刻度线为标准。 ④添加砝码时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
密度的图象 例 2:(2014,宜昌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 kg/m3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 ρ 甲 = 4 g/cm3,ρ乙=0.5 g/cm3。只有在体积相同时,才有m甲>m乙。 答案:A [方法归纳]在同一直角坐标图上比较不同物理量的大小,通常都是作 一条水平线或铅垂线,水平线上的点表示纵坐标相同,铅垂线上的点表 示横坐标相同。使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再进行分析比较,类似该方法 可比较的还有速度、电阻、压强、功率、浮力等。
考点一 考点三
密度与社会生活
12.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 规律,水在 0~4 ℃时__反常膨胀__。 13.密度的应用: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__ρV__;②计算不便直 m 接测量的体积,V=__m/ρ__;③由公式 ρ= V 求出密度,用来鉴别物质;④应 用物质的密度的特性可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 典型的密度计算问题:①质量不变,如水结冰,冰化水问题;②体积不变, 如瓶子问题;③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以上三类问题都属于隐含条件问题 , 分类求解时,先求出这个隐含量,综合求解时,应用已知量和待求量表示这个 隐含量,列出物理方程再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对 本讲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 质量的理解、托盘天平的 2、托盘天平的使用 选择题或实验题 使用、密度公式的运用及 图像分析、密度测量等试 3、密度及其相关计 选择题或计算题题 验内容。题目难度中等或 算 较难。
4、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题 1、熟记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理解质量和密度这两个物理量。 2、熟练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运用,熟悉测量物质密度的 实验过程。
3、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 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 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 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 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 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 使石头裂开
1、水的密度为多少?请你记住。 2、有没有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质? 3、表中气体的密度一般比固体、液体的密度小多少倍?
练习: 1、一杯80ml的水,它的密度为多少?若 将倒去一半,则它的密度将变为多少? 2、对于密度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D)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B、同一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同一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V 3、根据图比较A的密 度与B的棉花重的含义,你知道吗? 5、一块铁当温度升高时,分析它的质 量、体积、密度分别是如何变化的?
6、如图,哪一杯为盐水、水、酒精?
(三杯液体质量相同)
A
B
C
7、小明家上月用了8m3的自来水,水 价为1.8元/吨,求他家上月的水费?
m (一)、测定固体的密度 V
B 、左边平衡螺母向里旋一点
C 、右边平衡螺母向里旋一点 D 、右边托盘中稍加一点砝码
8、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C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 尺左端“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 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 平衡
B
8、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 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 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D ) A.3∶5 B.5∶3 C.2∶1 D.3∶1
9、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 在 水平 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 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11—3甲所示位置,则 可将平衡螺母向 右(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 游码位置如图11—3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 铜块的质量为 52.4 ______g
步骤
考点四: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量出固体的体积. 读数时,视线要跟凹 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四、密度的测量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V2 (cm )
3
V1 (cm )
3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四、密度的测量
m (一)、测定固体的密度 V 把步骤1、2中测得的数据记在表1 中,求出石块的密度.
物质 大理石 花岗岩 玻璃 砖 冰 石蜡 干松木 柴油 煤油 酒精 汽油 空气 一氧化碳 氢气
密度(千克/米3) 2.7 × 103 (2.6-2.8) × 103 2.5 × 103 (1.4-2.2) × 103 0.9 × 103 0.9 × 103 0.4 × 103 0.85 × 103 0.80 × 103 0.80 × 103 0.71 × 103 1.29 1.25 0.09
图11—4
1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 3。它最 ×10-3 是1.5kg,则这玻璃瓶的容积是1.25 ___________m 多能装 1×10-3 kg的酒精(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
13、在一次考古科普知识展览会上,举办单位展出了两 千多年前的一顶王冠,王冠的质量是0.56 kg,体积为 30cm3。试问它是否是用纯金制成的?为什么?请通过计算 回答。(金的密度为19.3g/cm3) 王冠的密度是18.67g/cm3;小于纯金的密度,所以 不是纯金制成的 14、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g, 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瓶子体积V=200cm3;液体密度ρ液=0.75g/cm3
图11—3
10、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 量分别为3 g、24 g、36 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 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C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11、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 关系时,得出了如图11—4图像。由图像可知,同种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 正比 关系。甲、乙两种物质 中, 甲 物质的密度较大。
15、有一个质量为869 g,体积为120 cm3 的空心铁球(铁的密度是7.9 g/cm3).求: (1)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2)如果空心部分注满水银,那么铁球的总 质量是多少?(水银的密度是13.6 g/cm3,g 取10 N/kg)
16、实验: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 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 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 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BCA (填字母代号)。
第6讲 质量与密度
本讲知识网络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 千克(kg) 实验室:天平 测量 工具: 常用工具: 台秤、电子秤等
质 量 与 密 度
质量
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公式: 密度
单位: 测量:
求密度(鉴别物质) 应用
中考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 考情 分析 常考题型 命题规律
1、质量和密度的理 选择题或填空题 解
物体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 与物体所在位置、形状、温度、状态等无关。
考点一: 质量
3.单位
kg 。 千克,符号为____ 国际单位是____
吨(t)、克(g)、毫克(mg) 等。 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l000 1t=_______kg , l000 1kg=______g , l000 1g=______mg 4.测量工具 台秤、电子秤 等, 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
课后巩固
1、如图11—6,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水装在这三个容器中,你认为 液体和容器的对应情况应该是( D ) A.硫酸、水、酒精 B.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水 D.硫酸、酒精、水
图11—6
课后巩固
2、如图11—7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 操作错误是: 用手拿砝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应该放在盘,砝码应该放在右盘 加砝码时已移动了游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密度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这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____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_____ 特性 。每种物质都 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________ 。 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与该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 无 关,但与物质的 体 积 、 形 状 和 位 置 ____ 种类、温度、压强及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4、同种元素的粒子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B ) A.原子核、质子、电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 C.质子、原子核、中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 5、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g的是( A)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老鼠 C.一匹马 D.一只麻雀 6、关于对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4. 某同学用一架调节号的托盘天平测一 本书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砝 码为: 100克一个,20克砝码二个,10 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一个。游码位置 如图所示:则这本书的质量为 ( B )
A.153.8克 C.153.6克
B.156.2克 D.156.4克
5.下面几种说法中,表示物体质量的是( B )
石块的质 量 m(g) 石块放入 前水的体 积 3 石块和水 的总体积
3
石块的体 积
石块的密度
V1 (cm )
V V V 2 1 V2 (cm ) 3 3 (g/cm ) (cm )
四、密度的测量
m (二)、用天平测定液体的密度 V 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 出它们的质量 m1 g.
m2 (g) m m1 m2 (g)
(cm3 )
(g/cm3 )
中考链接
1、“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 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 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全 碳气凝胶”是( D ) A.密度小的绝缘体 B.密度大的导体 C.密度大的绝缘体 D.密度小的导体 2、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 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 关系”的图象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