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做忠诚的爱国者(教案)

教授似乎不甘心,提出一个更大难度的问题:“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 富强的标志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都有兴趣弄清楚这 一点。”中国留学生站起来,一字一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 祖国的我的同胞,再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离开了讲台走向中国留学生,一只手放到他的肩上,轻轻地说:“我 丝毫没有刁难你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 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大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生力军,要做促进民 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 坚决的斗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 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 荣辱牢牢地维系在一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 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
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 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观念(见书 59 页第一段)是指一个国家和 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防忧 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何国防 献身意识等等。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中国在古代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 的进步起过重要的作用。但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 清朝政府卖国求荣,屈膝投降,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家和 民族危机空前深重。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中国有国无防,国力崩溃,民心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 C )的关系。
A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B个人与民族之间的关系;C个人与祖国之间的关系;D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 A ).A依存关系 B隶属关系 C敌对关系 D合作关系3.( D )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道德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情感 B爱国行为 C爱国思想D爱国主义4.“八荣八耻”中,鲜明反映爱国主义的是( D )。
A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B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C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D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5.“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 B )。
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B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C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6.( B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A祖国的大好河山B灿烂的文化传统 C自己的骨肉同胞 D深厚的道德渊源。
7.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 A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梁守盘 D金先仲。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 B )的诗句。
A陆游 B林则徐 C范仲淹 D戚继光。
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出自( D )A孟子 B左传 C出师表 D论语。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B )。
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 )。
A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B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C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D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1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C )A促进世界和平 B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 A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说课稿(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本章节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明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根本任务,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价值规范和道德情感。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爱国激情倾注到实际行动中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梳理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践行爱国主义的志向,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是爱国主义的传统,了解爱国主义的传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为我们获得对爱国主义的情感认同提供历史依据;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深刻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将为我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行动提供指南。
2、教学难点:如何实现从爱国情感到爱国觉悟和爱国行为的升华。
四、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注重渗透教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
五、学法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践等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弘扬中国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

PART 05
案例分析:弘扬中国精神 的成功经验
REPORTING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词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根基,通过传承与创新,能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推动中国精神的弘扬。
详细描述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件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一些成功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例如,可以介绍一些地方通过保护和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 化转型,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层面的实践应用
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法治 观念,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提升国际形象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能够提高国民素质,展示我 国文明、民主、法治的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普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助于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实现全面依法治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 。
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公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促进文化创新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 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PART 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应用
REPORTING
个人层面的实践应用
德素质。
加强家庭教育
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家庭成员的 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推进法治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社 会公平正义。
严格执法司法
加强执法司法工作,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和司法公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单选题:1、()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思想B、爱国行为C、爱国主义D、爱国情感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人民B、爱劳动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科学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分裂和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A、维护统一B、艰苦朴素C、勤劳D、勇敢4、()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5、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B、认同感C、自信心D、自尊心6、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B、国家C、跨国公司D、经济联盟体7、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该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A、迎接机遇与挑战B、为人民服务C、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D、增强国防观念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保卫祖国,抵抗侵略D、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1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二、多选题:1、爱国主义是()。
A、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B、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C、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D、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E、民族精神的核心2、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
A、道德要求B、政治原则C、内心信念D、法律规范E、传统美德3、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特征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
文 成 公 主
文成公主入藏弘佛,佛教从此在雪域高原流传至今。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
价值的力量源泉
邓稼先(1924.6.251986.7.9),生于安徽省怀宁,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 理系,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学博士学位。我国著名核 物理学家,原子弹的开拓、创 始人之一,1999年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国务院“二弹一星” 元勋奖获得者 。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
忧其君:是进亦忧,退
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曾这样赞誉 范仲淹:“公少有大節, 於富贵贫賤、毁譽歡戚, 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 志於天下。常自诵曰 ‘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 大利但丁)
伏 清 白 以 死 直
选 自 《 苏 武 牧 羊 》
边 天 。 , 渴 饮 血 , 饥 吞 毡 , 牧 羊 北 海
苏 武 流 胡 节 不 辱 , 雪 地 又 冰
爱国诗人陆游病
危之际,仍Leabharlann 望着沦陷区的收复和国家的 统一,“死去元知万 事空,但悲不见九州 同,”盼望着“王师
继承和发扬爱国 主义精神,要体现在
实际行动中。要树立
高度的民族自尊、自 信、自强精神。 —— 江泽民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教案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教案历史上,爱国主义在实质上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的一种价值关系,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同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它才获得全新的性质,成为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作为处理个人同国家或民族利益摆在首要地位,并认定个人的价值只能在为国家或民族利益而奋斗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的,而这一过程也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优良传统、民族精神得以形成和涵育护持的历史过程。
正是爱国主义使得维护国家的利益更容易获得人们自觉的认同,在民族或国家同个人之间更容易形成较为亲和的关系。
[问题]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们对爱国主义有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提示:⑴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⑵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不能笼统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民族国家的时代就完全过去了。
发达国家之所以对超越民族国家界限感兴趣,是因为这一界限对它们的跨国公司来说,更像资本积累的消极界限除非它们面临更强大的发达国家的欺压。
至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对民族国家界限不能忘情,乃是因为这一界限是它们发展的有力屏障和积极推动者。
因为一个具有坚定的民族国家意识、独立自主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势政府是第三世界国家摆脱依附地位的先决条件。
既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要占到全世界人口的4/5,并且他们或迟或早都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都要借助民族国家充当其发展的有力屏障,那么,西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22.2.232.23.202218:3418:34:04Feb-2218:34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03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案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案例1 黄伯云:让中国飞机“自主”落地黄伯云,l945年出生于湖南南县,中南大学校长,中国212程院院士,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美国完成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归国留学人员。
1988年,黄伯云回国创业,他把研究目标锁定在世界航空制动领域最先进的材料——碳/碳航空制动材料(即飞机刹车片)的研制上。
飞机的起降和滑行都离不开安装在飞机轮子里面的刹车片,如果刹车片失灵飞机就会冲出跑道,造成机毁人亡。
国际上通用的航空刹车片有金属盘和碳碳盘两种。
而用碳/碳复合材料制造的刹车片,具有重量轻、性能好、耐高温、寿命长等特点,被制造业称为“黑色的金子”。
多年来,中国航空刹车片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
更致命的是,这导致中国的航空事业受制于人。
如果国外对中国实行零部件禁运,中国的航空战略安全即受到威胁。
黄伯云就是憋着一口气回来的,他内心深处的目标是“要搞就要搞世界第一”。
不料,研究首先却是从屈辱开始的。
为了节省时间、少走弯路,黄伯云想到与一个航空大国进行合作。
黄伯云到该国很有名的公司去访问,接待他的公司负责人说:“很抱歉,你们不能参观我们的生产车间。
”黄伯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为了加快研究进程,他还是买回了一个开价几百万美金的产品。
可课题组对产品进行解剖发现,这个产品竟是个废料。
外国专家轻视的话语和愚弄的做法,使得黄伯云在气愤之余,体会到深深的屈辱——为人所瞧不起的屈辱。
他自问:“没有自主创新的东西怎么能在世界上立足?”1996年,黄伯云和同事们完成了“高性能碳/碳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的实验室基础研究。
时间转眼就到了2000年。
9月,在模拟飞机试验中,刹车片温度急剧升高,摩擦系数严重下降,课题组在最后关头失败了。
作为项目的主帅,黄伯云说:“那个时候连睡觉都很难,安眠药吃一两次都不能解决问题,痛苦得难以想象!”当时,他每天工作时间平均达l2个小时,时常通宵达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邓中翰 :我的“中国芯”
邓中翰,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9年12月2 日,“中国工程院2009年当选 院士名单”正式公布,邓中翰成为最年轻的中 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邓中翰 :我的“中国芯”
邓中翰(1968-)男,江苏南京人。汉族,中星微电子 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1992年 邓中翰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读 书。在五年时间内取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 硕士、物理学硕士三个学位,是该校建校130年来第一 位横跨理、工、商3学科的学者。读书期间,先后发表 过二十五篇学术论文,荣获威尔逊博士研究奖及楞次 纪念奖,并在著名的国际固体电路年会上作论文课题 报告。 1997年,邓中翰加入IBM公司,做高级研究 员,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申请多 项发明专利,获“IBM发明创造奖”。一年后,邓中 翰离开IBM回到硅谷,结合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基金, 创建了集成电路公司PIXIM,INC.,市值很快达到了一 亿五千万美元。
*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最主要的是培养 对人民群众的深厚 感情,紧紧地和人 民群众站在一起。
利比亚撤离
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 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 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 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 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3月5日中国撤 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已 全部回国。中国政府赴利比亚工作组圆满结束协助撤 离在利比亚中国公民任务。 为顺利将已撤离险境的同胞们接回祖国,与亲人 团聚,外交部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夙兴夜寐,忘我工作。
是中国人,怎么能忠于美国?我就填了一个NO。结果就因为这个,他们不让我去
了。”
“这一点是毫不犹豫的。我是忠于我的祖国 的。”
四、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
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①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 形式。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不能忘记是为了天空更高
让伤养成明天的祈祷
无论多痛还是把恨换成爱好 爱的世界看到这里原貌
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 可以宽恕 但不能遗忘
辛亥革命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
列宁视辛亥革命为“亚洲的觉醒”。在 鲁迅的笔下,中国的觉醒者们是这样一种战斗 姿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 明的地方去”。辛亥革命中,中华民族最早的 一批觉醒者们,以其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 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孙中山先生如此慨叹辛亥革命:“革命先 烈的行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 一心一意为国来奋斗。”
我们台湾人应 有一个志气,不 但要做台湾的主 人,而且要做中 国的主人,让我 们为中国的统一、 富强而努力吧!
(四)增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 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 目的、内容、途径和重 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 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 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 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 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 身意识等。
继 承 弘爱 扬国 民传 族统 精 神
第 二 章
不能忘却的纪念
多少年想忘总是忘不掉 不明白那火焰为什么把心烧掉 每次站在这里把昨天寻找 转过身尘埃在百年飘摇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伤到如今还让我痛得不得了 那些日子多想把今天看到 历史在心里起此彼伏涨潮 渴望涅槃阳光来到 把心种下我们已经准备好
沧桑土地也可以美丽富饶
六、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1. 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 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 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 的总和。
为什么说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 的核心?
·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 ·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
[人物]邓中翰 :我的“中国芯”
1999年10月,邓中翰受中国政府之邀,作 为留美华人代表归国参加建国五十年大庆典礼, 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接见,并为李岚清等负责 科技事业的中央领导讲述了硅谷及国际IT业界 的现状和前景。 在信息产业部的倡议下,邓中翰决定在国 内组建中国本土的芯片设计公司。1999年10 月,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 司”,信息产业部为主要股东之一。
要。
求。
·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 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 2.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七、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 (三)维护祖国统一 (四)增强国防观念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活动中 的独立主体。 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 最有实力的制约力量。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外敌对势力妄图西化
和分化我国的战略并未改变。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 义?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必须以宽广的 眼界观察世界,以积极而理性的姿态参 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施互利共赢的开 放战略,促进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希望国家强大起来, 强大要力量, 这力量就是知识
“我是忠于我的祖国的”
钱伟长深情地回忆:“1948年钱学森从美国回来了,他是回来结婚的。 他来看我,看我很可怜。那时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叫我怎么过日 子?回国之前,我在美国的年收入是8万美金。钱学森说,美国特区研究所(GPL) 还希望我回去。我当然不想回去,可是那时的艰苦让我的生活与科研都发生极大的困 难。于是要到美国大使馆签证。问我你信什么教?我说我没教。他说不行啊,没教在 美国人看来,你是无教之徒,是野蛮人。后来他说这样,你填孔教。最后一条,我填 不下去了,讲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您忠于中国还是美国?我当然忠于中国了,我
* * 爱爱 自祖 己国 的的 国灿 家烂 文 化
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人物事迹]钱伟长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 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 党的亲密朋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 八届、九届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暨 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钱伟 长院士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 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惟有民魂 是值得宝贵 的,惟有他 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 进步‛。
鲁迅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统一精神
主 要 内 容
爱好和平精神
勤劳勇敢精神 自强不息精神
“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 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 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 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 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 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 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 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 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 不只是自然风光,而 且是主权、财富、民 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 载体。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
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 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爱国主义的实质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
与祖国之间的重要道德
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
规范。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是,由爱发生的 悲剧也屡见不鲜。是人们不该爱么?不,问题 是很多人不懂得怎样去爱,于是,爱反而造成 了伤害。
爱的行为应该是理性的。仅仅有一颗爱国 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懂得爱国之理。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当代大学生需要着重树立以下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 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 严。
潘维 《科学工作者的祖国》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硕士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五、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政治原则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动力源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爱国主义是核心,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大 家庭中各个民族成员得以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 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能够为中华 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撑。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 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 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 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 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 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 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 列。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 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 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 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 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