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的另三张地理名片
抚远──三江平原上的明珠

抚远──三江平原上的明珠
张洪泉
【期刊名称】《畜牧市场》
【年(卷),期】1996(000)006
【摘要】抚远──三江平原上的明珠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如果说我们伟大的祖国象勃勃的雄鸡,那么它的嘴角就是黑龙江省抚远县,她是我国最早看到太阳的地方,她像一颗摧璨的明珠镶嵌在三江平原上。
抚远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33°41'到135°5',北纬47°26'至4...
【总页数】2页(P5-6)
【作者】张洪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73.5
【相关文献】
1.2012年夏季三江平原湿地抚远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J], 国超旋;刘妍;范亚文;李慧
2.三江平原绿色农业种养加循环经济体系运行现状——三江平原绿色农业种养加协调发展的运行模式与示范研究工作报告 [J], 张孝军;李宁
3.三江平原上的璀璨明珠——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加快城镇化建设纪实 [J], 侯昭纯
4.三江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J],
5.三江平原抚远县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郑树峰;张柏;王宗明;张树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丽的东方第一县——抚远县-500字-600字

美丽的东方第一县——抚远县-500字-600字
抚远是一个小县城,它位于祖国的最东边与俄罗斯的交界处。
那里是我的家乡,我从小就是在那里长大的。
要进城时,首先会看见一个气势磅礴的城门,城门上写着五个醒目的大字,东方第一县。
一进城门,你会看见一条宽阔而笔直的公路,公路的中间有一排排花坛,花坛的里面种着许多美丽的鲜花,沿着这条公路一直往下走,你会看见一些欧式建筑,再往下走就到了市中心。
站在抚远的西山上,你就可以看见整个抚远城了。
一栋栋大楼一栋挨着一栋,每一栋大楼都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
再加上城边的黑龙*、*上的小岛,你就好像看见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边条条渔船,*上游轮客轮。
渔民上*打鱼,客人来此游玩。
这样的美景多么让人流连忘返哪!
*里有许多的鱼,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马哈鱼,抚远因此被誉为大马哈鱼之乡。
据说大马哈鱼因一位抗俄的将*而得名,当时那位将*,与俄*抗衡,粮草断绝,只好向东海龙王救助,于是东海龙王将自己建宫殿的木头变为大马哈鱼给战士们吃,没想到马也吃这鱼,[fwjia欢迎您访问美丽的东方第一县——抚远县-500字-600字范..文.家]所以起名为大马哈鱼。
抚远最为美丽的就是日出和夕阳,早上三四点钟是看日出大好时机,坐在*边上刚好可以看见火红的太阳刚刚升起的样子,发出的光芒映在*上,美丽至极!下午六七点钟是看夕阳的大好时机,夕阳的光芒像一团即将熄灭的火焰,最后的余光让人感到十分的惋惜。
这就是我的家乡抚远,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有机会来看一看吧!
五年级:张国丰
美丽的东方第一县——抚远县张国丰500字-600字。
赞美抚远东极第一哨句子

赞美抚远东极第一哨句子抚远东极第一哨站,横梁雁阵,俯瞰齐千里之壮志。
衔接中俄边境,屹立东极之军威。
风吹雪舞,守护中俄友谊之长城。
岗哨高耸,笼罩着祖国边疆的祥和。
冬天的东极,冰天雪地中托起着守卫祖国的重担。
荒凉的极地上,雄鹰展翅,护佑着国土的安宁。
凛冽的寒风中,守卫者站立,捍卫着国家的尊严。
东极哨所,巍然屹立,雪域胜境中守卫者的家园。
东极哨站,边疆百姓卫士,守望祖国的边陲。
极地哨所,沧桑岁月中见证着忠诚卫士的忠诚与坚守。
冰封之地,哨兵执守,守护着祖国的安宁与和平。
东极哨站,彰显着中俄两国的友谊与合作。
东极哨所,是中俄两国间友好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东极哨所,见证着中俄两国的边境合作与交流。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关系稳定的重要守护者。
东极哨所,承载着中俄两国军民的深情厚谊。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间友好合作的见证者。
东极哨所,铸就着中俄两国的深厚友谊。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象征之一。
东极哨所,承载着中俄两国共同发展的希望与梦想。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共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东极哨所,彰显着中俄两国间紧密合作的成果与成就。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要枢纽之一。
东极哨所,承载着中俄两国间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东极哨站,见证着中俄两国关系日益紧密的新局面。
东极哨所,是中俄两国军民合作的生动写照。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展示窗口之一。
东极哨所,承载着中俄两国合作的青春与活力。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要节点之一。
东极哨所,见证着中俄两国间合作共赢的美好前景。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间友好合作的永恒纽带。
东极哨所,承载着中俄两国友谊的厚重与深情。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不竭动力之一。
东极哨所,见证着中俄两国间友好交流的精彩篇章。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生动实践之一。
东极哨所,承载着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光辉历程。
东极哨站,是中俄两国友好合作的美好图景之一。
东极哨所,见证着中俄两国之间友好合作的历史长卷。
华夏东极 魅力抚远

华夏东极魅力抚远作者:徐永波来源:《活力》2016年第12期抚远地处祖国东极,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辖区面积6262.48平方公里,辖5乡4镇,69个行政村,一个市属国营农场和国营渔场,境内有前哨、前锋、二道河子三个省属国营农场,总人口15.6万,是国家一类客货口岸, 2011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抚远归省直接管理,行使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6年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抚远县,设立县级抚远市。
一、历史文化厚重自古以来抚远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早在7000年前,人类文明就在这里留下了最初的印迹,亮子油库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遗址、城子山“莽吉塔”故城遗址、生德库辽金遗址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五十五城中的第十城就设在抚远,当时黑龙江被誉为“东方水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内地与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成就了各民族间的发展与交融。
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与俄罗斯境内的那乃族同出一源,民俗文化久远而独特,在两国相映成辉。
二、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水域面积辽阔,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泡700多个,是我国东北特种鱼类最全,产量最多的地区,共有鱼类21科105种,是“中国淡水鱼都”。
其中鲟鳇鱼、大马哈鱼和“三花五罗”最为著名,有“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之称。
抚远地下蕴藏着花岗岩、玛瑙石、矿泉水等极具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其中花岗岩贮量达2.6亿立方米。
耕地总面积469万亩,人均耕地位居全国前列,为全国产粮重点市。
三、生态环境良好所处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生态资源保护完好,全市森林覆盖率70%以上,市域内没有污染型工业,农业有机无公害作物面积占50%以上。
全国最大的低地高寒湿地——三江湿地核心区位于抚远境内,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内现存的高等植物近500种,栖息着马鹿、黑熊、野猪、猞猁等野生动物290多种,其中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大天鹅、雷鸟等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物41种。
抚远

抚远作者:周宏来源:《奋斗》2015年第01期抚远地处祖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部、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作为国家一类客货口岸,是对俄经贸及“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资源优势。
一、对俄合作优势突出明显自口岸设立以来,抚远对俄开放不断扩大,经贸往来日渐繁荣,现已成为全省五大口岸之一,在对俄合作上显示出独特优势。
区位优势——抚远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拥有212公里长的边境线,县城与俄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直线距离仅40公里,互为开放口岸,世界唯一的内陆“两国一岛”黑瞎子岛,就坐落在两城之间的界江之上,通过双方建成的上岛桥,中俄可实现陆路连接。
作为黑龙江江海联运的始发港,抚远深水港距出海口仅960公里,经过鞑靼海峡可直达日本、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也可通往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航线距离优于天津、上海等国内著名港口,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出境通道。
交通条件——全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陆空立体大通道基本形成,是全国唯一的同时开通铁路、空运、水运、高速公路的县级城市。
黑龙江运载能力最强的抚远深水港已与俄罗斯哈巴口岸实现过货。
前抚铁路客货运输可直达建三江、佳木斯、哈尔滨等大中型城市。
东极机场建成使用,抚远至哈尔滨和北京航线相继开通。
建黑高速公路2015年建成,直接连通哈尔滨等重要城市。
随着水陆空立体大通道的形成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抚远已经成为连接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交通枢纽。
对俄合作——抚远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际客货运输一类口岸。
口岸开通以来,着力实施大通道、大市场、大基地、大产业、大环境、大口岸建设,全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走出了一条“贸游并举、以贸兴业”的开放发展之路。
2014年,通过官方互动、政策引导、企业促进等有效方式,在旅游、商贸、物流、文化、体育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俄交流合作,迅速摆脱了受百年洪水影响形成的口岸低迷状态,进出境人数和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近年来的最高纪录。
中国最东抚远,中国最西克孜勒苏,你到过吗?

中国最东抚远,中国最西克孜勒苏,你到过吗?
东极抚远地处祖国陆地最东端,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怀抱的地方。
“东极抚远”特指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县级行政单位——抚远市,地理方位为东经133° 40′ 08″至135° 5′20″,北纬47° 25′30″至48° 27′40″,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县”之美誉。
以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优特鱼而闻名遐迩,是“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抚远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美,绿色覆盖面积在70%以上。
中国最大湿地——三江湿地,位于抚远县境内,湿地面积300万公顷,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克孜勒苏是中国新疆西部的一个自治州,简称克州,全区面面积7.09万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县级市与三个县,是中国惟一的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州府驻阿图什市。
克州位于祖国的最西部,地处天山南脉、昆仑山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山,90%以上为山区,被称之为“万山之州”。
克州与6个中亚、南亚国家相邻,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约1200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54个通外山口及2个国家一类口岸;东同阿克苏相邻,南同历史名城喀什相依。
我的家乡抚远作文

我的家乡抚远作文祖国像一只唱晓的雄鸡。
我的家乡——美丽的黑龙江省抚远县,就坐落于雄鸡的头部。
抚远县位于祖国的最东部,有东极之称。
它背靠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交汇河流。
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像一颗镶嵌在祖国东方的珍珠。
春天,暖暖的春风吹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这时你来到抚远会看到开江跑冰排的景象。
开江时一般在四月下旬。
每年跑冰排的时候,江岸都会围满全国各地的观众。
人山人海。
一块块巨大的冰块就会形成巨大的冰峰,像移动的冰山随流而下。
也会有撞击的冰排飞落岸上,冰排就像有秩序的千军万马,随江东逝。
冰排过后,渔民们开始下江捕鱼。
江面上马达轰鸣。
人们在这时会品尝到最绿色、最鲜、最香的开江鱼。
这时候农民也开始春耕播种。
他们洒下汗水,带着微笑,伴随着机械的歌声,把希望播种在这富饶肥沃的土地上。
夏天,小城变得更加优美繁华,国内各地的商人和俄罗斯游客进行着商品交易,抚远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国内外各界友人。
抚远人不但热情文明,而且善良勤劳,把小城建立成为全省最好的文明城市,成为最好的对外文明窗口。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街道两侧绿树葱葱,清新亮丽。
夜晚华灯初照,万家灯火,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抚远自然景色更加美丽,有全国最大的三江自然保护区。
那里有白天鹅,丹顶鹤,各种珍贵鸟类,还有荷花塘,保护区河流里还有很多珍贵的淡水鱼。
赏荷花成为抚远人你的自豪和时尚。
秋天,农民满怀喜悦的收获着自己辛劳耕种的果实,有许许多多种粮大户把上千袋的大豆卖给国库,支援者国家建立。
这里是黑龙江省大豆的重要产区。
渔民们在这时也变得更加繁忙。
因为,大马哈鱼期到了。
大马哈鱼不但味美,营养丰富,大马哈鱼籽更加珍贵,每到这个季节许许多多游客和美食家都不远千里来品尝抚远特产大马哈鱼的美味。
山林中还盛产木耳、蘑菇、葔头,还有很多的山野菜。
使抚远的餐饮丰富多样,也为人民带来了富裕和安康。
冬天,人们显得轻松自如,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开始活泼,人们喜庆着党的政策给人民带来的丰富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收获。
抚远——中国最东北的边陲口岸

抚远——中国最东北的边陲口岸
张浩泉;李明远
【期刊名称】《中国口岸》
【年(卷),期】1998(000)010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张浩泉;李明远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2.5
【相关文献】
1.基于RCI的中国东北沿边口岸与口岸城市关系研究 [J], 王亚丰;李富祥;谷义;佟玉凯
2.中国最年轻的一个县城在国家二级口岸南伞诞生 [J], 穆天良
3.沿边口岸在中国东北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 牛德林;王艳珍
4.中国东北地区边境口岸城市木材干燥生产问题刍议 [J], 艾沐野;于晶
5.从边陲到"中央":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知识界对东北的认知流变 [J], 董学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里加湖、乌苏镇和东极广场——抚远的另三张地理名片如果说黑瞎子岛是抚远最重要的一张地理名片,那么,大里加湖、乌苏镇和东极广场则是抚远的另外三张地理名片。
其实,早在第一次对抚远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我已经去过了这三处地方,只是那两天天气恶劣,没有拍摄到好的照片,才拖到这次将这些美景展现给大家。
别看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景色已经从五彩斑斓的深秋,变成了冰封千里的冬日。
虽然这里地表还没有存留下皑皑白雪,但像大里加湖和抚远水道这样流速平缓的地方,早已冰层厚实,足以承载住汽车了!而黑龙江主河道和乌苏里江,则处于流冰排的状态下,却有一种绝难一见的,壮观、雄浑气象。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大里加湖。
冬日里大里加湖上的日出尤为美丽,厚厚的冰面上鲜有人至,虽然抚远的初雪已经消融,但冰面上会结出一层薄薄的霜,人走过去,会留下清晰的足迹,刚刚跃升出地平线的朝阳在身后投下长长的背影,于是,人、足迹、背影就构成了让人能有所感悟的画面。
也就是我们背负着田野调查的繁重任务,否则,如果再精心构图,将会拍摄出非常出类拔萃的图片来!
图1 大里加湖上的日出,人、足迹、背影与冰面反射的太阳
大里加湖是抚远境内连通黑龙江的第一大湖,水域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
随着多年的炒作,查干湖冬捕几乎已经家喻户晓,但是,大里加湖由于连接黑龙江-乌苏里江水系,这里的渔业资源不但数量大,而且会有抚远特有的珍稀品种!由于抚远一直地处中国东北部边陲,历史上又交通闭塞,所以这里的冬捕仅仅是不为人知罢了。
如果加以适度开发,再结合些冰雪娱乐项目,这里一定能成为冬季旅游的好去处。
图2 我的同事长时间驻足在大里加湖冰封的湖面上看日出,事后她说:这里给了她一种莫名的感动
在带领我们忙碌了一天之后,抚远电视台的李拥军副台长晚上请大家吃了一餐抚远鱼烧烤,其中一道菜是狗鱼。
狗鱼属于鲑形目,学名是黑斑狗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
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如果有机会,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在大里加湖进行冬捕,再美美地品尝一下抚远品种异常丰富的各种淡水鱼,不只是烧烤,什么样的烹饪方法都好吃!那一定是人生至美的体验!
图3 烧烤的狗鱼,美味呀!
离开大里加湖,在去后续考察点的路上,我们顺便来到了黑龙江边。
这时节的黑龙江正处在半封冻的状态,靠近岸边水流缓慢的地方,已经完全结出了厚厚的整块冰层,而在稍远的地方,则是满江的流冰!那是此行中最让人震撼的场面!声势宏大的流冰布满江面,如同铁甲雄狮般从我们的面前行进而过。
那是一种无法用相机捕捉的恢宏气势和一往无前的动感,我们所有人都为这种气势所震慑!长久不愿离去。
图4 照片是冻结的瞬间,而现场,铁甲雄狮般的浮冰就从我们面前那宽阔的江面上行进过去,这种动感是无法用相机捕捉到的
图5 表面上,我的同事在用手机记录着这气势磅礴的景象,其实,她记录的是她澎湃的思绪
在我们讲述抚远美食的《一路美食狂吃到抚远(上)》中,我卖了个关子,在结尾处做了这样的表述:“稍微透露一下,下一餐的就餐人数,几乎和那个镇的总人口一样多!”。
咋看大家一定会有多少人在大吃大喝的感觉,其实,我们是在全世界最小的镇——乌苏镇吃的饭。
乌苏镇有多小?其辖区内只有一户常住,再有就是被誉为东方第一哨的乌苏镇哨所。
之所以还设镇管辖,是因为这里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扼守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望,而乌苏里江对面就是俄罗斯的领土。
这里是名符其实的中国东极,是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
图6 乌苏镇石碑、古树、流冰排的乌苏里江
图7 乌苏镇哨所瞭望塔
由于有李副台长的陪同,因此,我们有幸登上了东方第一哨的瞭望塔,那是一次让人错愕的体验!“视角决定观点”虽然是句老生常谈的话,套用在这里,套用在摄影上依然有效。
在高处,乌苏里江上流冰排的场面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再是金戈铁马般的行进,不再有清晰的细节,而是一种平静,幻化的美丽!抚远,真是一个摄影者的天堂。
图8 在东方第一哨的瞭望塔上放眼望去,美丽的乌苏里江呈现出一种辽阔、安详、幻化的气质
我们的行程,从逻辑上讲可以说是“一路向东”,于是本文讲述的最后一站,将是东极广场。
东极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是一个从四面看都是繁体“东”字的雕塑,这里是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隔着抚远水道,黑瞎子岛上的东正教堂(俄方)和通江口哨所(中方)遥相呼应,清晰可见。
图9 东极广场上的繁体“东”字雕像
图10 在东极广场,隔着抚远水道,黑瞎子岛上的东正教堂与中国的通江口哨所遥相呼应
这里,曾经是赫哲人世代打鱼的地方。
抚远出产的黑龙江、乌苏里江鱼到底有多美味,给大家讲述一下此次田野调查的“花絮”。
头天中午,抚远水产局的李局长请我们吃饭,有道菜,我那饭量不大,身材苗条的年轻女同事,一个人吃掉了整整一盘!天地良心,那盘菜其他人真的是一筷子都没动!那是一种鱼的鱼鼻子,没有其他部位!想想那会是多么诱人的美味!这里我不“晒”图片,不“爆”菜名,留个迷题给大家。
图11 东极广场,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这里是让人触发旷古幽思的地方。
亘古流淌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短时间的冲突搅扰着水体的流向,使流冰呈现出飘泊不定的方位感,但是就像历史的洪流不可阻挡一样,最终,江水会裹挟着浮冰向下游宣泄而去。
岸边的一叶偏舟,在浩浩荡荡的江水面前,似乎渺小、全无搏击之力,但是,它就像生于斯长于斯的抚远人民一样,顽强地锚定在这里,守候在这里,因为这里是抚远,值得倾注激情去珍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