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教育经验对统筹发展重庆城乡职业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对中美职业教育几点思考[论文]

对中美职业教育几点思考[论文]

对中美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通过评析中国、美国的职业教育,即职业能力观、新课程结构与新教学模式,力求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有所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模式能力本位启示回顾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我们经历80年代的谋划,90年代的调整,终于迎来了新世纪10年高速发展花团锦簇的春天。

特别是在深圳这块试验田上,我们的职业教育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其中的根本经验就是坚持政府领导和统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推动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

成绩与忧虑并存。

在经济改革风风雨雨三十年的历程中,尽管我们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我们快速发展经济现状相比,我们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

譬如,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存在着滞后性问题;或者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存在着单一性问题,本人通过去美国考察他们的职业教育,通过对比分析后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完善资格认证制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对职业教育长期缺乏认同感,学生和学生家长认为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总希望孩子要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而在美国,社会不仅不歧视职校生,职校生毕业后,还照样有机会担任企业的高层领导,社会对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认同感,技术工人受人尊敬,待遇优厚。

所以为了确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政府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格证书体系,来保证各职业资格相互间的认可。

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

2010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同时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特点及启示1. 多元化的资源:美国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如职业生涯咨询服务、校园招聘会、实习机会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2. 个性化的指导:美国高校注重个性化的指导,为每位学生制定独特的职业发展计划。

学生可以与职业指导员一对一交流,讨论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从而得到量身定制的建议和支持。

3. 实践导向的教育:美国高校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志愿服务和研究项目等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美国高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强调不断更新知识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他们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适应职场的变化和挑战。

以上特点给我们启示如下:1. 强调个人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注重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

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考虑个人的优势和目标,并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2. 多元化的经验积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拓宽自己的经验和视野。

通过实习、志愿服务或研究项目等,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3.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应该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4. 强调终身学习: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我们要意识到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职场的变化和挑战。

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培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断进步和成长。

美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多元化资源、个性化指导、实践导向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

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

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

作者简介 : 廖晓衡 , , 男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 中心博 士生 , 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 数 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 李岭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授 、 博导 , 研究方 向为 比较教育 ; 宋乃庆, , 男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数学与统计学 院教授 、 博
发展 中处 于重要地位。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 活动 , 通 过对 人的培养 使其 在社 会生产生活中更好 的为社会服务 。职业
教育既促 进人 的职业 发展 , 获得职业能力 , 更能促进人 的全 面发
政府 既要从观 念 、 划和政策层 面上予 以重视 , 要在经 费 、 规 也 体
导, 研究方 向为教育政策.
2 2
职业 教育为重点 , 大力调整教育结构 ” 00年颁布 的《 21 国家 中长
取向。( 4 1 , 因此 职业教育是我 国国民教育体系不可缺失 的重要 形 式 ,与普 通教育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而不是隶属或低 于普通 教
育。 最后 , 职业教育决定人的职业并与人相伴终 身 , 在人 的全 面
教育 与经济
2 1 年第 2期 02
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
以 重 庆 为 例
廖 晓衡 l , , 李 岭 宋乃庆 1 , .
(. 1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 究中心;. 2 西南大学 数 学与统计 学院, 重庆 40 1) 075

要: 职业教育作 为 与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 展联 系最 为 紧密的一种教 育类型 , 在重 庆城 乡统筹 中理 应处于重
期教 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 》 也提 出“ 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 ”可见 , , 职 业教 育作 为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 的重要 支撑 ,应该处于 战略发

重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背景研究:本体系统的视角

重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背景研究:本体系统的视角
的 理 论 基 础 ; 实背 景 从 外援 及 内核 两 方 面 阐释 了重 庆 市职 业教 育 城 乡统 筹 发 展 的 机 遇 与 问 题 , 重 庆 职 现 为
业教 育城 乡统筹提供研 究的范畴 与意义 ; 究背景从 文献研 究及 其 实证研 究两方 面梳理 了重庆市职 业教 育 研
城 乡统 筹 发展 的 经验 与 成果 , 重 庆 职 业教 育城 乡统筹 提 供 研 究 的思 路 与 文 献 支撑 。 为 关键 词 职业 教 育 ; 乡统 筹 ; 衡 发 展 ; 城 均 背景 研 究 ; 重庆 G 1 (7 ) 文 献标 识 码 7 0 2 1 A 文 章 编 号 10 — 2 92 1 )8 0 3 ~ 5 0 8 3 1( 0 0 2 — 0 8 0 中 图分 类 号
张 家 琼
( 重庆教 育 学 院,重庆 4 06 ) 0 0 7


重庆职 业教 育城 乡统筹发展背景研 究是基 于时代 背景 、 实背蓄 以及研 究背景基础上的拓 展 现
与推理研 究。时代 背景从 纵深逻辑推演 中剖析城 乡统筹 的 内涵及 外延 , 为重庆职 业教 育城 乡统筹提 供研 究
生产 教 育 , 变换 工 种 。 同享 受 大 家创 造 出来 的 福 共
中的诸多 不和谐 问题需 要 自动 调节 城乡增长方 式来
社 道 精 利, 以及城 乡融合 , 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 面发 应对 日益 凸显 的生态 危机 、 会危 机 、 德危 机 、 “ [ 3 。 展 。”1 0 恩格斯 从 历史 和社 会 变迁 角度 揭示 了城 乡 神危机 以及价值危机 ,生活实质上是 自动调节”1 发 展关 系从 对立 走 向融 合 的必 然性 , 暗含 城 乡统 筹 通 过 城 乡联 动发 展 实 现 城 乡差 别 的缩 小 以推 进社 社 教 既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的基本 内容 , 也是未来 会 整 体 发 展 的思 想 得 到 经济 学 界 、 会 学 界 、 育

重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经济学的视角

重庆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研究——经济学的视角
教育与经济
21 0 0年第 3期
重 庆职 业教 育城 乡统筹 发 展 理 论研 究
经 济 学 的视 角
朱 德 全 , 克 松 林
( 南大 学 教 育 学院 , 西 重庆 4 0 1 ) 0 7 5

要: 职业教 育城 乡统筹发展 , 基于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 的现 实困境 而提 出的教育发展 战略, 目标 是 是 其
二元经 济结构 理论 是 区域 经济 学 的奠基性 理论 之一 , 是研 究城 乡 经济 差距 时涉 及 的重 要基 础 理 也 论 。通过 简单 的文献 梳理 可 知 , 国内外 经 济理 论 界
收 稿 日期 :0 0 0 — 4 2 1— 5 2
基 金项 目 : 庆 市 重 大 软科 学 招 标 课题 “ 业 教育 城 乡统 筹 发 展 研 究 ”项 目编号 :0 0 Z 一 0 ) 重 职 ( 2 1一 D 0 6
制度 、 就业 制度 、 会保 障体 系 等制 度安 排上 所呈 现 社
城 乡差距 、 筹城 乡发 展 而言可 谓 意义重 大 。 统
二 、 力资本 理 论 : 庆职 业教 育 人 重 城 乡统筹 发展 的人 本前 提
出 的严 格 的二元 分 割状 态 , 在 这种 制度 安 排下 , 且 农 业 人 口和 非农业 人 口在 上学 、 业 、 会 福利 保 障等 就 社
径。
社会 学 、 伦理 学等 角度进 行探讨 。在 此 , 文试 以经 本
济学 相关 理论 为 视角 , 寻 重庆 职业 教 育 城 乡统 筹 探
发 展 的理论基 础 。


二元经济 结构 理论 : 重庆职 业
在我 国 ,二 元经 济结构 主要 是城 市 的现 代经济

“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创新探索

“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创新探索
社 会 发展 的 需要 。 本 文 旨在 对 新 形势 下 的 “ 暖工程 ”的 实施 和 职 业教 育进 行 创新 探 索 。 温
关 键 词 :温 暖工 程 ;职 业教 育 ;城 乡统 筹
刖 茜


2 0 年 6 日, 0 7 月7 国家 发展 和改革 委员会下 发 国家 发 展 和改革 委关 于批准 重庆 市和成 都 市设立 全 国统 筹城 乡 综合配 套改革试 验区 的通知 , 要求重 庆市 和成都市从 实 际出发, 根据统 筹城 乡综合 配套 改革试验 的要求 , 全面推
城 乡公共 品供给失 衡, 村基础设 施 建设 严重不足 , 乡 农 城 居民 的生存 和发 展环 境 差 距越 来 越大 。二 是城 乡民 间投 资失衡 , 村经 济发 展缓 慢 , 乡经济发展 水平差距 越 拉 农 城

提 高 劳动 者 自身素 质、 助政 府 解 决城 乡剩 余劳 动 力就 协 业 问题上 ,“ 温暖 工程”可说是 发挥 了巨大作 用。 而在 “ 统 筹城 乡综 合配 套 改革试验 ” 这个 新的环 境下, 社会又对作
这种 突 出的城 乡二 元结 构 , 是我 国基 本 国情 的缩影 。 加 再
上 大 库 区 , 处 内 陆 腹 地 , 此 , 筹 城 乡发 展 在 重 庆 特 又 因 统
做的 。由重 庆市 政 府分 管领 导牵头 , 重庆 市教 育局 , 动 劳
就 业部 门应定期组 织召开专题会 议研究职 教就业 问题 , 相
城乡统筹对于 “ 温暖工程” 和 职教创新的启示
“ 温暖 工程”计划 是八 届全 国人 大副 委员长 、 中华职 业 教育社 理 事长 孙起 孟同志 响应 江泽 民同志对 民主 党派
和 党外人士 的希望 , 9 4 19 年提 出并 于19 午 1 式创 立 9 5 月正 的 。 内容是 : 过职 业教育与培训 、 其 通 职业 指导 和介绍 , 提

探讨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探讨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探讨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探讨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近年来,美国职业教育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培养技术人才、提供职业培训和持续教育,美国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课程设置、校企合作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探讨美国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并提出启示。

首先,美国职业教育注重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其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学徒制度、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

例如,学徒制度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和实习,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而技工学校则注重提供专业化的职业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种灵活多样的发展模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多元选择的机会,增加了人才供给的灵活性,为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其次,美国职业教育注重职业培训的实用性和市场导向。

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培训,更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通过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此外,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技巧,通过实习和项目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这种市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育,使得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产业提供了更多的优质人才。

第三,美国职业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开展密切的合作关系,使职业教育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和实习机会,同时帮助学校设计和更新课程内容,以确保学生所学技能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企业培养了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这种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关系,使得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需求,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最后,美国政府给予职业教育充分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_PDS_评介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_PDS_评介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评介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喻浩(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北碚400715)[摘要]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师教育的突破口和新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美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几个明显特点,透视其办学特点和成功经验,可以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专业发展学校;产生与发展;特点[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69(2008)07-0065-04[收稿日期]2007-12-20[作者简介]喻浩(1983-),男,河南信阳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生。

2008年第7期外国教育研究No.7,2008第35卷总第217期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Vol.35GeneralNo.217一、专业发展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s,简称PDS)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由大学的教育学院与地方公立中小学或学区合作来进行教师教育的学校。

PDS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三大功能于一身,其目的在于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以促进学校和大学的发展。

美国教师教育经历了由中等师范学校到高等师范学校,继而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过程,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以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为主的开放的教师培养体系。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的教师教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不断受到国内教育界内外的质疑与批评。

“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

该报告疾呼,美国教育正在被日益严重的平庸成绩所侵蚀,国家正处于危险之中。

”[1]报告还指出美国教师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是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之一。

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强化学校的教学水平,对教师进行能力评价制度并实行专业报酬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史 , 实 就 是 一 部 立 法 史 。为 了适 应 不 同历 其 史 时 期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国 政 府 颁 布 了 相 应 的 美 职业教 育法 案 , 是美 国职业 教 育得 以迅速 发 展 , 这
教 育 和 普 通 教 育 的 相 互 沟 通 和 渗 透 。 近 半 个 世 纪 以 来 , 身 教 育 的 理 念 贯 穿 于 美 国 学 校 职 业 教 育 终 发 展 历 程 , 个 层 次 的 职 业 教 育 机 构 都 通 过 整 合 各 技 能 教 育 和 学 术 教 育 , 图 让 学 生 具 备 终 身 职 业 力 发 展 能 力 , 且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而
工 作 ; 府 加 大 财 政 投 入 ; 用 现 代 化 教 学技 术 为 职 业 教 育 服 务 。 政 运 关 键 词 : 国 ; 业 教 育 ; 庆 ; 乡统 筹 美 职 重 城 中 图 分 类 号 : 7 G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8 2 2 1 ) 2 —0 4 —0 17 4 5( 0 0 1 12 4
美 国职 业教 育经验 对 统筹 发展 重庆 城 乡 职 业教 育 的启 示

(. 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庆 1重 重
新 黄 ,
捷2
401) 0 7 2
4 13 ; . 庆 青 年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庆 03 1 2 重 重
摘 要 : 合 重 庆 职 业 教 育 存 在 的 问 题 , 为 美 国职 业 教 育 对 重 庆 统 筹 发 展 城 乡职 业 教 育 有 如 下 结 认 启 示 : 强 职 业 教 育 法 制 建 设 ; 强 职 业 教 育 终 身 化 的 建 设 ; 企 合 作 ; 重 就 业 和 再 就 业 培 训 加 加 校 注
定都是 在一 定 的现 实 要 求 下 , 解 决 一 定 的 社会 以 问 题 为 目 的 的 。 第 二 , 观 性 。美 国 每 一 次 职 业 客 教育立 法都不 是凭 空杜 撰 的 , 是 由专 家学 者 , 而 经
之 所 以 能 够 成 功 开 展 得 益 于 以 下 因 素 : 先 , 邦 首 联 政 府 及 州 政 府 对 校 企 合 作 的 高 度 重 视 , 府 通 过 政
过 几 年 的 调 查 研 究 、 析 考 证 才 最 终 确 立 的 。 第 分
三 , 续性 。美 国每 一 次 职 业 教 育 法 案 的确 定 都 连
是 建 立 在 上 一 次 职 业 教 育 法 案 的 基 础 之 上 J 。
“ 校 到 职 场 机 会 ”的 教 育 体 系 , 而 大 大 地 促 进 学 从
法 案 和 资 金 的 形 式 支 持 校 企 合 作 。如 : 9 4年 , 19 克 林 顿 总 统 签 署 了 学 校 到 职 场 机 会 法 案 ( c o lt S h o O Wok O p r nt sAc ) 该 法 案 规 定 各 州 要 建 立 r p ot ie t , u i
训 体制 内 、 训 体 制 外 等 多 种 教 育 与 培 训 状 态 。 培


美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目前 , 业 群 是 美 国 职 业 教 育 普 遍 应 用 的 新 模 式 , 职 在 纵 向 上 , 强 调 职 业 教 育 在 组 织 和 内 容 上 的 系 它
( ) 制 化 一 法
统 化 , 现 了 职 业 教 育 的 连 续 性 和 一 贯 性 ; 横 向 体 在
上 , 打 破 各 类 教 育 互 相 分 离 的 状 态 , 现 了 职 业 它 实
16 8 2年 美 国 国 会 通 过 了 美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职
业 教 育 法 案 — — 摩 雷 尔 法 案 ( r lA t 随 后 , Mor c ), i 又 通 过 了 《 密 斯 法 案 》( i h Hu h sAc ) 《退 伍 史 Smt g e t 、 军 人 就 业 法 》( trn J b Ac )、 Veea o t 《生 计 教 育 法 》 ( ae rE u ain Ac) 法 案 。 美 国 职 业 教 育 的 C re d c t t 等 o
职 业 教 育 的 观 念 , 括 正 规 教 育 、 正 规 教 育 和 培 包 非
收 稿 日期 :0 0—1 21 0—1 9 作者简介 : 张新 ( 99 ) 女 , 16 一 , 河南人 ,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 教育管理。
( ) 身 化 二 终
了美 国校 企 合 作 。 其 次 , 多 企 业 意 识 到 校 企 很
合 作 能 够 发 现 并 培 养 将 来 的优 秀 雇 员 对 于 企 业 的 可持 续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再 次 , 校 重 视 校 企 学
职 业 教 育 终 身 化 是 以 一 种 整 体 的 观 点 来 检 视
( ) 企 合 作 制 三 校
并 在 世 界 领 先 的重 要 原 因 。 美 国 职 业 教 育 法 案 有
如 下 特 点 : 一 , 对 性 。美 国 职 业 教 育 法 案 的 确 第 针
美 国 的 校 企 合 作 有 多 种 培 养 模 式 , 见 的 合 常 作 形 式 有 合 同 制 教 学 、 作 教 学 、 册 学 徒 、 业 合 注 职 实 习 、 务 学 习 、 术 准 备 教 育 等 。 美 国 校 企 合 作 服 技

Hale Waihona Puke 育 Junl f h nqn n esyo eh o g (oi c n e o 2 o 1 0 0 ora o C ogigU i r t f c nl y Sca Si c)V 1 4N .22 1 v i T o l e .
重庆 大学 报( 科学 21年第2 卷第1期 理工 学 社会 ) 0 0 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