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建议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共识xx年xx月xx日•引言•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处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处理目•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老年患者对于手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老年患者手术需求增长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和生理功能减退,围手术期管理面临较大挑战。
围手术期管理挑战目的和任务提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和效果通过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制定针对老年患者的手术前评估和准备方案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手术前评估和准备方案,以便更好地应对手术风险。
推广北京协和医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经验通过经验分享和交流,推广北京协和医院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03实践经验分享分享北京协和医院在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广应用。
研究方法01文献回顾与综述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02专家共识与建议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和协商,提出针对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建议和方案,形成专家共识。
02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病理生理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况等。
手术耐受力评估充分准备手术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
术前准备老年患者手术耐受力下降心肺功能减退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心肺功能减退,影响手术耐受力。
肝肾功能减退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也降低。
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力下降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免疫调节通过合理的免疫调节,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功能减退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用药清单的作用
建议所有多重用药患者 应携带一份随时更新的 、完整的且易于理解的 用药清单
系统用药咨询
至少每年接受1次系统 的用药咨询
用药咨询的内容
药物相关的信息、实际 服用药物的完整清单、 患者依从性和潜在的用 药问题的评估
多重用药评估常态化
定期多重用药评估应成 为处方优化的常态工作 ,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 患者的用药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 在一项美国的多中心研究中发现,老年衰弱 患者中,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为 15%~40%,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的风险随 药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医疗费用的影响
多重用药增加药品费用支出,瑞典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服用5种或5种 以上药物的患者处方药支出增加了6.2%,服用10种或10种以上药物 的患者相应支出增加了7.3%
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评估
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评估可使医师 正确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直接影 响医生的治疗选择
CGA的实际效果
美国退伍军人医院的834名衰弱老年患者 中,CGA 使门诊患者发生严重药品不良 反应的风险下降35%,住院患者不必要用 药、不恰当用药和未充分用药情况显著减 少
以患者为中心
CGA对复杂病情的评估
通过直接计数患者剩余药物数量,计算患者已服用 临床试验
的药物数量
最传统的做法,直观
通过电子医疗系统计算药物购买率(MPR)或药物天
数覆盖率(PDC)
慢性疾病患者长期依从性监测
简单、经济
要求医护人员熟知患者医嘱处方药量、 服用方法及每次给药日期,不能证实减 少的药物是否真正全部被患者所服用, 可能高估依从性
01 多重用药概述
同一名患者同时应用多种药物或过多数量的药物
03 用药合理性
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建议

1
术前肌酐 > 1 7 7������ ������ μ m o l / I ( > 2 . 0 m g / d 1 )
1
总计
6
注 :PT CA 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CABG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根据危险评分确定心脏并发症发生 率
分级 1级 2级 3级 4级
计分(分) 0 1 2 ≥3
心脏并发症发生率(%) 0.4 0.9 6.6 11.0
6. 肺 部并 发症 风险
做好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术前应明确患者的活动耐力情况和肺 部疾病情况 术前治疗和控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哮喘等疾病至最佳状态
戒烟
术前加强呼吸肌训练和有效的咳嗽训练
尽可能采用创伤小的麻醉和手术方式
评估
术后做好肺功能恢复的锻炼 ,并有效的控制术后疼痛
必要时进行胸部X 线、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必要时应咨询呼吸专 科医师进一步评估
对行高出血风险手术的中危血栓栓塞风险患者不应给予桥接抗凝治疗
围术期抗凝药物管理
新型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的半衰期短 ,可在术前24 h 停用此两种 药物,但肾功能损害时达比加群酯的半衰期延长 ,应延长达比加群酯的停药时 间 恢复抗凝药物的时间取决于手术的出血风险。一般来说,低出血风险手术后 24 h 即可恢复给药 ,而高出血风险手术后需48~ 72 h 恢复给药
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 专家建议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教研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1.衰弱状态的评估
项目 Fatigue Resistance Aerobic
Illness Lost
问题
您感到疲劳吗?
老年患者麻醉前评估解读

常见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高危因素--术前
❖高龄(年龄大于70岁) ❖ASA分级≥II 级 ❖功能依赖状态 ❖既往COPD病史 ❖白蛋白<30g/L ❖近期吸烟超过一年
Ann Intern Med. 2006;144(8):581-595.
常见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高危因素--术中
❖手术类型:腹主动脉瘤修补术,胸部手术,上腹部手术,神经科 手术,血管手术; ❖手术时间长于180min; ❖急诊手术 ❖全麻手术 ❖术中机械通气方式:是否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 ❖术中输血≥4单位
▪ 患者身高155CM,体重89Kg.目前血压140-150/85-95mmHg,心率 75-95次/分,血氧饱和度91-93%。入室血压180/105mmHg.心 率94次/分。
▪ 拟施手术:左侧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
通过以上病例,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
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变 合并重要脏器疾病增加 许多情况下合并用药增加
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风险评估
▪ 背景:老化使脏器功能储备逐渐受损但个体差异大 ▪ 目的:评估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提高耐受力、
降低风险) ▪ 策略:完善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 重点:理解有限的脏器功能储备使老年人脆弱的平衡易
被麻醉手术打破,在工作中形成动态平衡观
总体评估
▪ 老年患者术前应当根据ASA分级、全身状态、是否可疑 困难气道、既往疾病史、体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及拟行 手术等对患者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
▪ There is evidence from many studies that conditions that may represent target organ damage as a result of hypertension contribute to perioperative cardiac risk.
老年患者手术术前评估

老年患者手术术前评估一、病史询问病史需包括抗凝药、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用药史,过量或异常出血史,血栓性疾病史等,明确当前治疗情况,追究发生的原因,搜集各方面临床证据进行综合判断,动态观察,注意病情转变。
如血小板疾病常表现为黏膜和皮肤出血瘀斑,其中尤以皮肤瘀点、瘀斑最常见。
血友病是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病,病史上有一定的遗传方式,发病有明显的性别性,发病年龄早,出血特点属迟发性出血,多见于活动的下肢关节和深部组织部位以及外伤处理后发生出血。
经历大手术未输血的患者则可排除遗传性凝血疾病。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并且许多老年患者停用抗凝药物易导致围术期血栓性疾病发生,因此停用抗凝药物应当慎重。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状态,指导术前药物的使用。
术前抗血小板药物的停用与否应当根据疾病状态权衡处理,推荐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置入支架的患者终身服用阿司匹林。
置入金属裸支架后应服用两种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至少4~6周,而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时间应延长至至少12个月。
择期手术应延期至停用氯吡格雷5~7天,期间酌情使用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术后应尽早恢复双药物抗血小板治疗。
但对于限期手术(如肿瘤外科患者),在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可以改用短效抗血小板药物(如替罗非班),或者低分子肝素量行替代治疗;如果有条件,术中采用血栓弹力图(TEG)进行血小板功能监测指导出凝血管理;对于急诊手术,应该准备血小板,以应对意外地外科出血。
术后应尽早恢复血小板治疗。
尽管美国有针对双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患者的麻醉指南,但不同人种间存在差异且老年患者血小板再生能力下降,因此中国老年患者的处置应该依据中国的国情。
二、常用的实验室诊断(一)管壁和血小板检查的筛选试验1.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原理: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

中国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指导意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执笔:王天龙、王东信、梅伟、欧阳文顾问:刘进、熊利泽、吴新民、俞卫锋、邓小明、李天佐委员:衡新华、严敏、陈彦青、葛圣金、顾尔伟、郭永清、黑子清、胡双飞、黄雄庆、纪方、贾慧群、李恩有、李民、李茜、刘靖、刘敬臣、刘新伟、吕黄伟、罗艳、马琳、马正良、毛卫克、努尔比艳克尤木、石翊飒、孙玉明、汪晨、王锷、王国年、王建珍、徐国海、徐庆、薛荣亮、易斌、尹岭、于金贵、曾庆繁、张洁、赵国庆、左明章、肖玮1.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风险评估1.1总体评估老年患者术前访视与评估是实施麻醉手术前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客观评价老年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及其风险,同时对患者的术前准备提出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调整用药方案、功能锻炼甚至延迟手术麻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
老年患者术前应当根据ASA分级、代谢当量水平、营养状况、是否可疑困难气道、视力状况、精神/认知状况、言语交流能力、肢体运动状况、是否急症手术、近期急性气道疾患、过敏史、脑卒中病史、心脏疾病病史、肺脏病史、内分泌疾病病史、用药史(包括抗凝药物等)、头颈部放疗史、既往外科病史等对患者进行评估,以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态。
必要时,邀请相应多科专家参与讨论手术时机、方案以及相应的术前准备。
ASA分级及患者年龄可以初步预测围术期死亡率,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见表1.1-1。
文献报道大于80岁的患者接受大中型非心脏手术时,年龄每增加1岁,围术期死亡率增加5%。
表1.1-1 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之间的关系ASA分级ⅠⅡⅢⅣⅤ围术期死亡率0.06%~0.08%0.27%~0.40%1.82%~4.30%7.8%~23.0%9.4%~50.7%1.2 外科手术类型、创伤程度与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过程本身可以显著影响围术期风险,它包括外科手术类型、创伤程度、出血以及对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
老年及重症患者风险筛查、评估制度

老年及重症患者风险筛查、评估制度简介老年及重症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筛查和评估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简单且无法律复杂性的制度,以确保老年及重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的安全。
风险筛查为了及时发现老年及重症患者的风险情况,我们建议在入院前进行风险筛查。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筛查指标:1. 年龄:确认患者是否属于老年人群,年龄应超过65岁。
2. 疾病史:了解患者的已知疾病史,包括慢性疾病、手术史等。
3. 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例如体重、身高、存在的残疾等。
4. 药物使用: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与治疗计划可能相互作用的药物。
根据筛查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风险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筛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患者的风险情况,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风险评估指标:1.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是否为重症患者。
2. 心脏健康状况:评估患者心脏的健康状况,包括心脏病史、心电图等。
3. 呼吸系统功能:评估患者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肺功能测试、呼吸频率等。
4. 肾功能:评估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包括血尿素氮、肌酐水平等。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以确定患者的风险等级,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措施。
制度实施风险筛查和评估制度应在医疗机构内部实施,确保每位老年及重症患者都接受到相应的筛查和评估。
以下是制度实施的建议步骤:1. 建立标准化的风险筛查和评估表格,包括所有必要的指标。
2. 在患者入院前,由专业医疗人员进行筛查并记录结果。
3. 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纳入风险评估流程,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措施,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5. 定期评估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结论老年及重症患者风险筛查、评估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其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我们建议医疗机构根据本文档提供的简单策略,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风险筛查和评估制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老年外科围手术期术前综合评估

二、外科围手术期概念
“围手术期”一词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的国外 文献中。1981年,第26版Doland医学词典曾对 该词加以解释,谓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因需 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止的期限。”其后 国内逐渐有人使用,1988年11月,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一届普外科围手术期学术讨论会曾对围 手术期的概念加以讨论,并作出如下解释: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于这 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⑵老年人多有脑萎缩,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
a.情感方面:多数表现为焦虑,抑郁,情 绪低落。兴趣减少,易产生情绪波动。
b.记忆方面:主要表现为健忘。 c.睡眠方面:大都睡眠减少,睡眠浅,易
惊醒。 d.思维方面:思维反应迟缓,注意力下降。 e.行为方面:行动不灵活,精神减退,动
作缓慢。
2.老年人创伤反应特点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在手术前及麻醉前必须安装起搏器,有双束支传 导阻滞及不能解释的晕厥史者,发展
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性很大,在术前安装 临时性起搏器,对窦性心率而心率在40-50次 /min并有眩晕、晕厥者,也需安置临时性起搏器。 对已安装永久性起搏器者,术前必须检查起搏器 功能,如起搏器功能失灵或电池不足,术前要更 换起搏器。
I.老年心脏病人能否手术取决于病人对于手术耐受力的好坏, 而评估耐受力的重要标准是临床表现,心脏病的类型及心 功能。既往有过心肌梗死的病人一般而言,手术的危险性 不大。但近期3周内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其手术死亡率 较无心脏病的病人高25%。除抢救手术外应考虑择期手术。 发生心肌梗死后3个月实行手术,手术死亡率较一般病人高 10%;3-6个月,高5%。一般来说,心肌梗死病人稳定半 年后,如果心率正常又无心绞痛现象,可进行任何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建议(2015)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教研室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的特殊性,手术安全性要求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因此有必要制定高质量的老年患者术前评估策略以满足手术不断增长的需求及安全保证。
为此,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及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教研室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订了以下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专家建议。
一、衰弱状态的评估衰弱是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
专家建议:术前评估老年患者的衰弱症状并记录衰弱评分,必要时应咨询老年专科医师进一步评估,见表 1。
表1 衰弱筛查量表 (The “FRAIL” Scale) [1]项目问题Fatigue您感到疲劳吗?Resistance您能上一层楼梯吗?Aerobic您能行走一个街区的距离吗(500m) ?Illness您患有 5 种以上疾病吗?Lost您在最近 1 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 了吗?注:总评分 0~5 分,其中 0 分:强壮,1~2 分:衰弱前期, 3~5 分:衰弱二、功能 / 体力状态和跌倒风险的评估功能依赖是术后 6 个月死亡率的最强危险预测因素,与术后 30d 死亡率的相关性要高于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活动能力下降也与术后谵妄及手术部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风险增加相关。
专家建议: (1) 所有患者均应对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应用功能/体力状态的简短筛查试验 ( 询问 4 个问题 ) :①你自己能下床或离开椅子吗?②你自己能穿衣服和洗澡吗?③你自己能做饭吗?④你自己能买东西吗?如果以上任一问题回答“不能”,均应进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ADL)筛查[2],见表 2;记录任何功能受限情况并给予围术期干预 ( 如推荐进行专科治疗和 / 或理疗 ) ,直至出院。
(2) 记录视力、听力或吞咽功能下降情况。
(3) 询问跌倒病史 ( 过去 1 年你跌倒过吗? ) 。
(4) 建议采用起立行走试验 (TUGT)表对患者步态、运动受限情况进行评估,具体操作步骤为[3]:患者应坐在标准带扶手的椅子上,椅子距前方标线的距离为 3m,应穿合脚鞋子和使用行走辅助器具,除此之外不应接受其他帮助;患者按照以下指令进行检测: (1) 从椅子上站起来 ( 如可能,尽量不使用扶手 ) ,(2) 走到地面的标记线前面(3m),(3) 转身, (4) 回到椅子处, (5) 重新坐下;评分标准: TUGT≥ 15s 提示有功能减弱。
表 2ADL量表评估计分法项目0 分 5 分10 分15 分大便失禁偶尔失禁能控制小便失禁偶尔失禁能控制洗漱需帮助独立洗脸刷牙梳头剃须如厕依赖别人需部分帮助自理吃饭完全依赖需部分帮助全面自理挪动完全依赖,不能需大量帮助 (2 人 )能坐需少量帮助 (1 人 )或自理坐指导活动 (步不能动在轮椅上独立活动 (体力或语需 1 人帮助步行独自步行 (可用辅行)言指导 )助器 )穿衣依赖需部分帮助自理上楼梯不能需帮助 (体力或语言指导 )自理洗澡依赖自理注:总分 100 分,达到 100 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达到95 分为正常三、认知功能障碍评估认知功能障碍与手术预后差如住院时间延长、围术期死亡风险增加及术后功能下降等因素相关,常用的评估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评分表[4](MMSE) ,见表 3。
表 3老年人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估计分方法项目分最高分 (10分 )数Ⅰ、定向力10每答对一题得1分:现在是 ( 星期几 )(几号 )(几月 )(什么季节 )(哪一年 )。
5每答对一题得1分:我们现在在哪里: (省市 )(区或县 )(街道或乡 )(什么地方 )(第5几层楼 )。
Ⅱ、记忆力最高分 (3分)现在我要说三样东西的名称,在我讲完以后,请您重复说一遍。
请您记住这三3样东西,因为几分钟后要再问您的。
( 请仔细说清楚,每样东西间隔 1 秒钟 )。
“皮球”、“国旗”、“树木”,请您把这三样东西说 1 遍(以第一次的答案记分),每答对 1个得 1分。
Ⅲ、注意力和计算能力最高分 (5分)请您算一算100 减 7,然后从所得的数目再减去7,如此一直计算下去,请您5将每减一个 7后的答案告诉我,直到我说停为止。
93 ,86,79 ,72,65.( 若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那么只记一次错误)Ⅳ、回忆表达能力最高分 (3分)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您记住的三样东西?“皮球”、“国旗”、“树木”。
3Ⅴ、语言能力最高分 (9分) (出示手表 ) 这个东西叫什么?1 (出示铅笔 ) 这个东西叫什么?1现在我要说一句话,请您跟着我清楚的重复一遍。
“四十四只石狮子”。
1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3将它对折起来,放在您的大腿上。
”(不要重复说明,也不要示范 )。
请您念一念这句话,并且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做。
(见下面:闭上您的眼睛 )。
1您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有意义 )。
记下所叙述句子1的全文。
这是一张图,请您在同一张纸上照样把它画下来。
(对:两个五边形的图案,1交叉处有个小四边形 ) 。
请您照下边的图重画一个:注:评分参考:≤ 22 分为痴呆,≤ 15 分为严重痴呆;按文化程度区分的评分标准:文盲< 17 分,小学< 20 分,中学以上< 24 分为痴呆;总分 30 分,分数在 27~30 分:正常;分数< 27 分:认知功能障碍;初中以上文化者,老年人≥27 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25 分为正常专家建议: (1) 对有认知障碍或痴呆病史的患者,建议收集详细病史并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如根据MMSE评估明确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建议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评估。
(2) 建议仔细收集患者术前认知状态资料,因为术后认知功能紊乱比较常见,如果无基线资料难以量化比较。
(3) 建议尽早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因为认知障碍或痴呆会导致随后的功能状态和 ( 或) 药物使用评估结果不可靠。
四、精神状态的评估1.焦虑抑郁状况的评估: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可导致术后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明显及麻醉药物使用增加。
专家建议:(1)建议对患者进行焦虑状况评估。
内科医师可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估[5],见表4;如果患者评估分数超过50 分,建议由神经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2)建议对患者进行抑郁的筛查,内科医师应询问抑郁症的共病情况和既往史,可应用老年抑郁评价工具(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进行评估[6],见表 5;如果患者对任何一个问题回答是,建议由神经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表 4焦虑自评量表 (SAS)序题目没有或很有时大部分绝大部分或全评号少时间有有(2时间有部时间都有 (4分(1 分)分 )(3 分)分)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即焦虑 )。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 即害怕 ) 。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即惊恐 )。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 即发疯感 )。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了解有无不幸预感 )。
6我手脚发抖打颤 (手足颤抖 )。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躯体疼痛 )。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 乏力 )。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 了解有无静坐不能 ) 。
10我觉得心跳很快 (心慌 ) 。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头昏 ) 。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晕厥感 )。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 (了解有无呼吸困难 )。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 (手足刺痛 )。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胃痛或消化不良 )。
16我常常要小便 ( 尿意频数 )。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暧的 (了解有无多汗 )。
18我脸红发热 (面部潮红 ) 。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了解有无睡眠障碍 )。
20我做噩梦。
注:题目 5、9、13、17、19 按反向计分,其余均为正向计分。
总分统计标准:将 20 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 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 分,其中50~59 分为轻度焦虑, 60~69 分为中度焦虑, 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表5 老年抑郁量表 (GDS)项目请为你在过去 1 周内的感受选择最佳答案您对您的生活基本上满意吗?是 /否您减少了很多活动和嗜好 (兴趣 )吗?是/否您觉得生活空虚吗?是/否您常常感到厌烦吗?是/否您是否大部分时间内精神状态都好?是 /否您会害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您身上吗?是/否大部分时间内您觉得快乐吗?是 /否您是否经常感到自已是无能和没用的?是/否您是否更愿意待在家里,而不喜欢外出和尝试新是/否鲜事物?您是否觉得与多数人比较,您的记性更差?是/否您是否认为“现在还能活着”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是 /否您是否感到您现在活得很没有价值?是/否您觉得体力充沛吗?是 /否您是否觉得您现在的处境没有希望?是/否您是否觉得大部分人比你过得更好?是/否注:每个黑斜体字答案为 1 分;界值:正常为0~5 分, 5 分以上提示抑郁2.谵妄的评估:谵妄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无章、没有目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通常起病急,病情波动明显,常见于老年患者。
术后谵妄可导致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且使花费及医疗资源的使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功能恢复较差。
根据谵妄评定量表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simple ,CAM-S)可准确地评估谵妄的严重程度[7] ,主要内容包括(1)急性发作或症状波动; (2) 注意力受损; (3) 思维不连贯; (4) 意识水平变化;每项计1 分,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0 分) 、轻度 (1 分) 及显著 (2 分及 2 分以上)。
专家建议: (1) 建议医务人员对高危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提高医务人员对术后谵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预防及治疗的认识;建议由跨学科医疗团队对高危老年患者实施多元的非药物干预,以防止或减少其术后谵妄的风险。
(2) 在老年人被诊断为术后谵妄后,医务人员应该进行医学评估,需确定引起谵妄的原因,以期作出药物和 / 或环境的调整,识别和减少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8],主要包括 4 个方面:认知行为障碍 ( 认知功能减退、疼痛和焦虑抑郁、酗酒、睡眠严重不足 ) ,疾病相关因素 ( 严重疾病 / 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贫血、低氧血症 ) ,代谢因素 ( 营养不良、脱水、电解质紊乱、一般状况差 ) ,其他因素 [ 听力或视力减弱、尿潴留或便秘和留置导尿、年龄≥ 70 岁、药物 ( 苯二氮类、抗胆碱能类、抗组织胺药)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