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大跨度学术报告厅的结构设计
报告厅角度设计

报告厅角度设计在设计一个报告厅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空间布局、声学效果、舒适性和可持续性等。
本文将从一个逐步思考的角度,介绍如何设计一个功能齐全且具有吸引力的报告厅。
第一步:确定需求和目标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报告厅的需求和目标。
这可能包括容纳的人数、用途(例如讲座、演讲、音乐会等)、技术设备和装备要求等。
通过明确需求和目标,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空间和功能。
第二步:进行场地调研在设计报告厅之前,我们需要对场地进行调研。
这包括对现有建筑的评估和分析,了解其结构、空间布局和限制。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如交通状况、附近的建筑和景观等。
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场地,并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第三步:规划空间布局在设计报告厅的空间布局时,我们需要考虑观众席、舞台、后台、音响区、控制室、休息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布置。
观众席的设计应该确保观众能够获得良好的视线和听力效果,同时便于进出。
舞台和后台区域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表演需求,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备支持。
音响区的布置应考虑到声学效果和音响设备的安装要求。
控制室和休息区的位置和布置应考虑到操作和管理的便利性。
第四步:考虑声学效果报告厅的声学效果对于观众的听力体验至关重要。
在设计报告厅时,我们需要考虑声音的反射、吸收和传播。
这可能涉及到天花板、地板、墙壁和隔音设备等方面的设计和安装。
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噪音和回声,提供清晰的声音效果。
第五步:注重舒适性和可持续性在报告厅的设计中,舒适性和可持续性同样重要。
舒适性包括座椅的设计、空调系统的设置和温湿度控制等。
可持续性则涉及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采用节能设备、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等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步:技术设备和装备选择报告厅通常需要配备各种技术设备和装备,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照明系统等。
在选择这些设备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品质、可靠性和适用性。
大跨度场馆结构设计

大跨度场馆通常具有大面积的屋顶和 开放式空间,需要满足特殊的功能需 求和视觉效果。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01
安全性
确保结构在各种可能出现的荷载和 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适用性
考虑结构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以满足未来可能的需求变化。
03
02
经济性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 能降低结构成本。
后期评估
对建成后的结构进行性能评估, 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03
大跨度场馆的主要结构形式
钢架结构
总结词
由钢柱和钢梁组成,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大型场馆和工业厂房。
详细描述
钢架结构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组装而成。其结 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能够满足大跨度、大空间的需求,同时具有较强的抗 震性能和耐久性。
总结词
由多个杆件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网格状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网架结构采用钢材作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形成三维空间网格。其结构形式多样,可根据需求进行定 制,适用于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场馆建设。网架结构的受力性能良好,能够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同时 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
美观性
结构设计应与建筑美学相结合,创 造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
04
结构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制定多个设计 方案并进行比较。
施工图设计
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 图纸并编制施工说明。
需求分析
明确结构设计的目标、要求和 限制条件。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详细的计算 和分析,确定结构构件的尺寸 和材料。
02
优化设计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节点连接方式等方面,以
学术报告厅影院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影院设计方案1. 引言学术报告厅在大学校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提供场所。
然而,传统的学术报告厅往往显得过于正式严肃,缺乏吸引大学生们的兴趣。
为了提升学术报告活动的吸引力和享受度,我们决定将学术报告厅设计为一个多功能的影院,满足学术活动和娱乐需求的结合。
2. 设计理念2.1 融合学术与娱乐学术报告厅影院的设计理念是融合学术与娱乐,创造一个有趣和富有活力的场所。
我们将保留传统的学术报告场地,并在其中加入电影放映设备和舒适的座位,使得学术报告的同时也能够欣赏电影或其他娱乐节目。
2.2 多功能灵活布局学术报告厅影院的设计需要考虑多功能灵活布局。
我们计划为学术报告厅提供可调节的座椅和多屏幕配置,以便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当需要进行学术报告时,座椅可以调整为传统的学术报告厅布局;当进行电影放映或其他娱乐活动时,座椅可以调整为舒适的座位和大屏幕放映。
2.3 先进的音响和投影设备为了提供出色的视听效果,我们将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配置先进的音响和投影设备。
高品质的音响系统和高分辨率的投影仪将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使得学术报告和娱乐活动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3. 设计细节3.1 座位布局和舒适度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座椅布局需要兼顾观看学术报告和欣赏电影的需求。
我们计划使用可调节座椅,使得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座椅的材质将采用舒适且易清洁的材料,确保观众在长时间坐着时感到舒适。
3.2 多屏幕配置为了适应多功能的需求,我们将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配置多个大屏幕。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在进行学术报告时展示多个幻灯片或视频内容,提高信息展示的灵活性。
3.3 先进的音响设备学术报告厅影院的音响设备需要具备高保真和多声道的特点,以提供逼真且令人难忘的音效。
我们计划使用先进的环绕声系统,确保观众能够享受到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
3.4 投影设备为了满足高清晰度的需求,我们将在学术报告厅影院中配置高分辨率的投影仪。
浅析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设计

浅析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设计【摘要】: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战况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大跨度结构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组成了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大跨度建筑;网架结构;网壳结构;膜结构;悬索结构;薄壳结构Abstract: building and large span spatial structure as the co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representative of a country the important sig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level. Large span structural and expressional form is varied, five large space structure and all kinds of combined space structure. Composition of the stadiums, convention centers, theaters, shopping malls, factories and workshops of different forms of spatial structure.Key words: long-span architecture; grid structure; shell structure; membrane structure; cable structure; shell structure前言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建筑的形式不断的更新,为满足各种需要应运而生的各种的建筑类型,各种结构类型不断地发展演变。
大空间也越来越热门,大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充满挑战。
报告厅梁柱结构设计

报告厅梁柱结构设计1. 引言报告厅是大型会议、报告、演讲等活动举行的场所,其结构设计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报告厅梁柱结构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2. 设计要求2.1 强度要求报告厅会承载大量的人员以及设备,所以对于梁柱的强度要求较高。
设计时需要根据预计最大荷载以及厅内活动情况,合理确定梁柱的强度。
2.2 稳定性要求考虑到报告厅的高度较大,梁柱结构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抵抗地震、风力等外部荷载的作用。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报告厅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抗震设计要求。
2.3 美观要求除了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报告厅梁柱结构的设计还要追求美观。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采用符合主题的材料和形式,增加空间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3. 梁柱结构设计3.1 功能性设计在设计报告厅的梁柱结构时,首先要考虑其功能性。
根据报告厅的实际需求和使用要求,确定各个功能区的位置和区域分隔。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舞台、观众席、设备区域的布置,确保结构对各个功能区的支撑和限制作用。
3.2 材料选择梁柱结构的材料应根据功能需求和美观要求进行选择。
常见的材料有钢材和混凝土。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灵活性,适用于大跨度和复杂形状的结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保温、耐火性能,适用于较大厅堂。
3.3 强度计算根据报告厅的规模和使用要求,确定梁柱的截面大小和布置。
在计算中,需考虑活动载荷、自重、设备负荷等各项荷载,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
确保梁柱结构在承受荷载时,能够保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4 稳定性分析对于报告厅这样的高层建筑,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报告厅在地震、风力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确保梁柱结构的稳定性,采取合适的支撑和加强措施。
3.5 美观设计梁柱结构的美观设计要与整个报告厅的风格相协调。
可以通过采用曲线形状、使用特殊材料等方式,增加结构的艺术感,并与整体空间设计形成统一的风格。
4. 结论报告厅梁柱结构的设计需要兼顾功能性、强度和稳定性,并注重美观。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学术报告厅是学校及科研机构中常见的场所,用于举办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活动。
设计一座功能齐全、舒适宜人的学术报告厅对于提升学术氛围和加强学术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种创新的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旨在满足不同需求,并提供舒适的环境以促进学术交流。
一、空间布局设计学术报告厅的空间布局设计应兼顾舞台和观众席部分,以确保演讲者和观众之间的视线不被阻挡。
为了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舞台可以设置在厅的一侧,并采用升降式的舞台设计,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要。
观众席应合理布置,确保观众的舒适度和座位容纳量。
二、灯光和音响系统设计学术报告厅的灯光和音响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演讲者和观众的需求。
灯光系统应具备多种模式切换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如演讲、讲座和展示等。
音响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音效和可调节的音量,以确保演讲者的声音能够清晰传达给所有观众。
三、舞台效果设计为了增强学术报告厅的视觉效果,可以在舞台背景设计上下功夫。
可以采用高清投影设备,将演讲者的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
此外,还可以设计LED灯光装饰,以提供舞台背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四、舒适度设计为了提供观众的舒适度,学术报告厅应当考虑座位的舒适性和通风系统的设置。
座位应根据观众的人体工学原理来设计,提供足够的宽敞空间和良好的支撑。
通风系统应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五、多功能设计学术报告厅应具备多功能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学术活动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可移动的舞台和座位,以方便举办不同规模和形式的活动。
此外,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摄影区域和短暂休息区域,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六、技术设备配备学术报告厅需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促进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
除了灯光和音响系统外,还应配备可视化投影设备、语音识别设备和互联网接入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配备将有助于演讲者的展示和与听众的互动。
七、可持续性设计学术报告厅应注重可持续性设计,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节能灯光设备和优化的供暖、通风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大跨度场馆结构设计

施加风荷载的方法
方法一:规范的方法
刚性楼板假定
加载位置
考虑
将按照规范计算的荷载作用于形 心
不考虑
将按照规范计算的荷载分配给该 层各节点
注:如果不考虑楼板刚性假定,则此时需在建筑物主控数据中将“对 弹性板考虑风荷载和静力地震作用” 勾选
施加风荷载的方法
方法二:采用风洞试验结果
A. 层荷载 ➢ 基本风压:输入0;
• 得到弹性连接内力值 用于设计支座
其它
2. 屋盖结构采用何种单元?
桁架单元还是梁单元?
其它
3. 根据组合应力比修改截面
感谢观赏
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混凝土与钢结构分别建模时的问题:
➢ 仅考虑上部屋盖结构的荷载,不能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
➢ 刚度不准确,导致周期不准确;
T 2 M
K
➢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各振型的地震荷载取值不准确;
导入CAD文件
首先需要把CAD文件保存为DXF 格式; 可以选择某些层导出,选择导出节点 或单元; ➢ 可以过滤掉不想要导入的层; ➢ 同一层导入后将作为一个结构组; 材料和截面: ➢ 仅能定义一种,即导入后所有构件材 料和截面特性相同。 ➢ 可在导入之后按照结构组进行修改;
• 系数: 组合值系数:0.6; 频遇值系数:0.5; 准永久值系数:0;
地震荷载施加方法
地震荷载
• 水平地震作用 • 竖向地震作用(新抗规5.3.4条)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0.65 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特征周期:均按第一组;
• 荷载组合:增加了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
地震作用
γEh
γEv
水平地震作用
1.3
度;应采用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实际合拢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

学术报告厅设计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学术讲座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和高校的教学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建设学术报告厅,以便于开展学术讲座和重要会议。
学术报告厅设计是关键的部分,本文将探讨学术报告厅的设计方案。
二、背景:学术报告厅应该与学校的学术气氛相协调,因此在设计学术报告厅时,应考虑到学校的环境和氛围。
学术报告厅的容量和设备都应该满足学校的需求。
此外,学术报告的主题和场地的适配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考虑。
三、设计思路:1. 安全考虑学术报告厅应该考虑到场所的宽敞度、灯光、声响、消防等方面的特别要求。
需要配置精良的音响设备、照明设备以及消防设备等,保证参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贵重设备的安全运行。
2. 设计风格学术讲座应该给人们提供一个美好的视觉和良好的听觉体验。
因此,学术报告厅的设计风格应该采用高雅、简洁、美观的风格。
设计应该突出学术专业性,顾及观众的观感和参与感。
3. 灵活性学术报告厅应该在容量上具备灵活性,以便于满足作为不同场合的演讲用途。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所有类型的演讲和报告,以满足不同的用途和需求。
四、设计效果:在以上设计思路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受人称羡的学术报告厅,该厅拥有宽敞舒适的座位、先进的音响设备、完美的照明、时尚的设计,以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这一设计方案确保了学术报告厅的参观者可以拥有一个高品质的观看和听觉体验,同时解决了学校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五、结论:学术报告厅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环境、氛围、安全、舒适和实用性等各方面的要求,以此来满足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和重要会议的需求。
我们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设计师和建筑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想法,以便他们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学术报告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某大跨度学术报告厅的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30T16:20:58.3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解辉
[导读] 摘要:本文以某学术报告厅为例。
中轻建设(安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合肥 230041
摘要:本文以某学术报告厅为例。
针对该工程中存在的大跨度结构,从结构受力、正常使用状态等进行分析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进行结构设计。
关键词:结构分析;大跨度结构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an academic lecture hall as an example. In view of the large-span structure existing in the project,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from the structural stress and normal service state, and chooses the optimal scheme for structural design.
Keywords:Structural arrangement; Long-span structure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不断提高,大跨度建筑被广泛的应用到不同类型的建筑场所中。
大跨度建筑不管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实际施工中难度都较大,本文主要是通过某一大跨度工程为实例,对其从结构方案、结构概念、结构设计与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1 工程概况
某大跨度学术报告厅,建设地点位于蚌埠市,为公共建筑,建筑主要功能为会议、办公。
采用框架结构,地下一层为地下车库,地上两层为办公及报告厅,建筑总高度20.1m。
2 结构概念
本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为一组,II 类场地,特征周期 0.35s【1】。
基本风压
0.35KN/m⒉,地面粗糙度B类【2】。
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存在多处的大跨度结构,重点以平面图中部大跨度结构为例,柱网8.4m×21m,详见典型结构平面图如图一
图一典型结构平面图
2.1抗震等级
该房屋属于重点设防类(乙类),由《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0.3条第二款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设防烈度(7度)确定地震作用(地震作用计算用7度确定地震加速度等),抗震措施(包括内力调整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应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一度(8度)确定。
故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均为二级。
但大跨梁及与大跨梁相关的框架柱竖向结构构件抗震等级为一级。
2.2 结构选型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 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 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 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1】。
对于大跨度结构部分若选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截面过小,往往带来配筋超筋,挠度裂缝难以满足要求。
但当梁截面偏大时,由于自重过大,大跨度结构往往带来弯矩急剧增加。
造成裂缝、挠度不易控制,形成梁截面增大、配筋也增大的“恶性循环”。
而采用型钢混凝土则不同,其承载力能够高于同样外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从而有效的减轻结构体自重。
型钢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的控制梁截面刚度,减小梁柱线刚度比。
同时在建筑结构梁的内部进行型钢的设置,其延性将会大幅度的提升,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故本工程大跨度范围内的梁柱部分均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2.3裂缝与挠度控制
大跨度结构除了强度设计要满足要求外,更应注意裂缝及挠度控制。
裂缝可通过适当增加配筋量来控制,挠度方面则特别指定施工期间大跨梁起拱值,从而降低使用期间挠度值,切忌因挠度问题一味增加配筋量及梁截面。
3 结构设计与分析
(1)截面选型及布置,大跨梁部分采用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500×1600(mm),内部为型钢梁H1100×200×16×22。
相对应的型钢混凝土柱部分截面尺寸为850x1100(mm),内部为型钢柱H600×300×18×25截面图如图2所示。
图二
(2)采用PKPM与YJK两种软件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
对两种软件的计算结果分别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析比
较:①设计弯矩包络图;②弯矩图;③剪力图;④配筋应力简图,通过分析比较,两种软件的计算结果互相验证了分析结构的正确性,保证了该方案的结构安全、可行。
经过验算大跨度梁裂缝及挠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4.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
大跨度建筑中对于结构要求比较高。
本文以某学术报告厅工程为实例,探讨了大跨度结构的设计思路及注意事项。
以及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大跨度结构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2016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GB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作者简介】解辉(1985~),男,安徽合肥人,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