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 艺术终结论
艺术的终结与后现代美学-最新年文档

艺术的终结与后现代美学现代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多元的态势。
这些现代艺术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着对近代艺术的不断的解构。
同时,艺术面临着自身的终结。
作为美学的主要领域的艺术的终结到来之际,也发生着美学思想不断的解构。
与形而上学一样,西方现代美学也避免不了被解构的命运。
因此,西方现代美学遇到的难以解决的困境与问题,为后现代美学思想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在不断的解构之中,后现代美学的出路又何在呢?一、现代艺术与艺术在现代的终结艺术的终结的问题由来已久。
但只是到了现代艺术时期,艺术的终结的问题才更为突显。
作为不同于传统艺术的艺术形式,现代艺术的出现相关于现代性的语境。
现代性的终结又使艺术在现代失去了规定,并与艺术的终结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何谓艺术的终结,艺术能否以及如何终结,艺术的终结又意味着什么?这是西方现代美学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达达派用艺术来攻击、嘲笑一切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或惯例,包括“艺术”概念本身在内。
其实,杜桑以命名为《泉》的小便池为代表作的现成品艺术,就是反艺术的一种早期表现。
后来,反艺术被其它先锋派所采用。
同时,在20世纪,总有人不断地宣称艺术已经终结。
当然,这里所说的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说艺术从此不存在了,也不是指艺术为其它的东西所代替。
这种关于艺术的终结的观点,最早来自于黑格尔对浪漫型艺术的规定。
其实,从黑格尔开始,艺术终结的问题就一直存在着,并在后来的艺术发展中逐渐突显出来。
不同于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在黑格尔所说的浪漫型艺术阶段,形式弱于内容,最高的美不是形象的美,而是精神的美,精神必须完全渗透着实体性的东西。
也就是说,作为一般艺术所凭籍的形式,已不具有规定性的意义,也不太重要,由此艺术步入了其终结的历程。
对于艺术是否终结这一问题,“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已变成哲学,艺术实际上完结了,……”[1]在丹托看来,通过对艺术的剥夺,哲学导致了艺术的终结。
在这里,正是艺术理论使艺术成为艺术。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是思想和感性的统一体现。
在他看来,艺术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从具体形式到抽象形式的过程,最终达到哲学的高度。
黑格尔认为,当艺术达到哲学的境界时,艺术就会终结,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种艺术终结论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贬低,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对艺术的赞美。
无论如何,黑格尔的美学终结论在后来的美学理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人们对艺术与哲学关系的思考。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虽然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但其对艺术的评价和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讨论。
【关键词】引言、黑格尔、美学、艺术、历史发展、终结论、评价、影响、结论1. 引言1.1 引言在人类思想史上,黑格尔被誉为近代哲学的巨匠,其思想影响深远,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美学。
在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中,他对艺术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关于艺术终结论的观点。
通过分析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黑格尔对艺术的认识、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的阐述,对艺术终结论的评价以及美学终结论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呈现出黑格尔美学中关于艺术终结论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对读者们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和思考提供一定的启发。
2. 正文2.1 黑格尔对艺术的认识黑格尔认为艺术是表现自由精神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抽象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认为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传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感悟。
黑格尔指出,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是思想和形象的结合体。
他强调艺术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达,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与观众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美学认为艺术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承载着普世真理和普遍理念。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精神的真实本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走向终结,进入哲学和宗教的领域。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指出,当代社会已经超越了艺术的方式表达,而转向其他形式。
这一观点引发了许多批评和争议,一些人认为艺术永无终结,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黑格尔的观点对当代艺术发展仍有启示,提醒人们思考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在当今社会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的解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艺术、终结论、哲学、定义、功能、艺术发展、观点、解读、批评、反对意见、启示、当代艺术、借鉴。
1. 引言1.1 介绍黑格尔美学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美学》中,这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美学的开山之作。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被视为思维与物质的结合体,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达形式。
艺术不仅是审美经验的载体,更是人类理性的表达途径。
通过艺术,人们能够超越现实世界的局限,进入理想之境,体验美的普世性和永恒性。
黑格尔认为,艺术具有超越性和绝对性,它能够引导人们认识真理、美感和道德。
在他看来,艺术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必要阶段,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表达和实现。
黑格尔强调艺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应当受到尊重和重视。
黑格尔的美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的内涵和作用,为后世的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深入学习和解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真谛和意义。
1.2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在黑格尔哲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扮演着连接个体与普遍精神的桥梁。
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思维和感性的结合体,能够通过具体形象和符号来表达普遍的观念和理念。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

浅议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摘要】黑格尔认为,艺术是自我实现和表达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显现。
随着历史的进程,艺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符号时代到古典时代再到现代时代。
黑格尔认为,艺术将在现代时代达到顶峰,并呈现出终结的趋势。
他认为,随着哲学和宗教等其他形式的出现,艺术将逐渐失去其独特性和重要性。
尽管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引起了很多争议,但其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仍然广泛。
现代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常常受到黑格尔美学的启发,尝试突破传统的艺术形式,追求更加个性化和自我表达。
对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反思也是必要的。
我们需要思考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在当代社会中重新定义艺术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探讨和反思,可以为未来艺术的发展提供启示,为艺术界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关键词】黑格尔、美学、艺术终结论、艺术发展、现代艺术、反思、启示、展望1. 引言1.1 引言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今天这个充满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世界里,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终结论是否依然适用,成为了许多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黑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艺术的历史发展、艺术的终结论、美学的重要性以及现代艺术对黑格尔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或许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黑格尔对艺术的看法,并从中找到启示和展望。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探讨其对我们当下以及未来艺术发展的影响。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其对艺术终结论的探讨更是引发了无数艺术爱好者们的思考和争议。
在这里,我们将以探究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论为主线,深入剖析其中的内涵和启示,以期为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正文2.1 黑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黑格尔美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对艺术的本质、目的和意义的独特见解。
在黑格尔看来,艺术是精神的表达和具体化,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外在呈现。
他强调艺术作为自觉自我展示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之一。
艺术终结论名词解释

艺术终结论名词解释英文:“ The End Of Art”译为“艺术的终结”。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罗伯特·弗莱因伯格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的观点。
所谓“艺术终结论”是指:以往的艺术发展是由人类大脑物质和生理上的机能来决定的;未来社会将发明新的技术手段,将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进而改变现在人们所认识的这个社会;只有新的艺术才能摆脱现实生活的影响,反映出更深刻、更高尚的内容;艺术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总是与整个人类历史同步,并且最终将随着人类精神生活的灭亡而永远消失。
1。
不过,尽管我们可以借助科学或者其他手段来研究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那些本身是纯粹的艺术,具有某种超越性的东西也同样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艺术的形式没有过时。
它在语言、文字、表演等方面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例如,作为叙事艺术基础的古典希腊艺术(包括悲剧和喜剧),即使到今天仍然很重要,它依然处于第一位置。
2。
3。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问题已经被回答了。
有人说过,正是从有“艺术”这个概念开始,世界才开始变得更美好。
如果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靠着想象和幻觉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那么他们就不再需要艺术来抚慰自己的灵魂。
不过,每一个时代总是不断涌现出新的艺术,给予人类心灵上的鼓舞和力量。
例如,毕加索的绘画、莫迪利阿尼的雕塑,即使过去了两千多年,却仍然可以鼓舞我们的民族。
也许现代人无法欣赏过去伟大的艺术作品,但是他们能够体会到艺术的伟大之处。
当今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认为有些现代艺术的价值并不重要,因为它们很快就会过时,这是十分错误的。
艺术从来不会停止发展,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我们不应该拿“艺术”这个词汇和“艺术终结”这个事实来谈论事情。
4。
艺术家已经用他们的方式作出了回答,但是,对于未来的艺术,没有人知道该怎样做才算好。
我们必须看到,艺术正在发生改变。
作为一种具有连续性的系统,我们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面对艺术的改变:一种艺术可以是前卫的、现代的,但它应该是艺术的、有效的、适合目前的社会和时代的。
“艺术终结”问题及理论思考

“艺术终结”问题及理论思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艺术终结”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至少自黑格尔以来,这个问题就被不断讨论。
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面对20世纪艺术的新进程,尤其是面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新情况时,这一问题则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引人瞩目。
“艺术的终结”、“艺术理论的终结”、“艺术世界的终结”,甚至“美学的终结”都得到了当代美学和艺术哲学的持续性争论和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对黑格尔以来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理论阐述,探讨“终结”问题的意义和理论实质。
一、黑格尔与艺术终结问题黑格尔之前就出现过关于艺术终结问题的片言只语。
有研究者观察到,在早期关于艺术的历史描述中,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认为,青铜艺术在第121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就停止了。
G.瓦萨利1550年出版的《意大利杰出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的生平》描述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说,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表现了“艺术的终结和完美”(theendandtheperfectionofart)。
画家普桑曾经抱怨卡拉瓦乔走到了毁灭绘画的世界;保罗•德拉罗奇在1839年观看银版照相法(daguerreotype)时说:“自今日起,绘画已经死亡(fromtodaypaintingisdead)。
,这些言论是就某一具体的艺术而言的,并不具有某种艺术史的基本哲学和美学意识,真正从哲学意识的高度提出艺术终结问题的是黑格尔,他在《艺术哲学讲演录》中谈到浪漫艺术时提出了“艺术终结”这个概念。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既与他对艺术史发展进程的历史意识有关,也与他的理念学说的哲学目的论密切相关,并且哲学目的论支撑着他关于艺术史的历史意识。
黑格尔写道:“每个人在各种活动中,无论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还是科学的活动,都是他那个时代的儿子,他有一个任务,要把当时的基本内容意义极其必要的形象制造出来,所以艺术的使命就在于替一个民族的精神找到合适的艺术表现。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浅析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万佳娴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摘要:黑格尔指出:艺术的终结所伴随的是哲学的产生。
时至今日,关于“艺术终结”的探讨仍然是当今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跨学科的发展,艺术终结已不再是一个特定学科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黑格尔预言了艺术的终结,并将艺术与哲学的转换问题当作其论点的核心部分。
但在当代语言环境 中,“艺术终结论”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导致了这一理论假说存在被误读的风险。
因此,本篇论文就“艺术终结论”的概念进行阐释,并结合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特点进行论证。
关键词:黑格尔 艺术终结 现代艺术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86-03一、艺术终结论的提出及其本质18世纪初期,黑格尔在海德堡论述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具有历史创新意义的观点,即 “艺术终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艺术终结并不是存 在意义上的消亡,而必须要联系逻辑与历史两个角度 进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将黑格尔所提出“艺术终结 论”进行科学合理的表达。
黑格尔的思想核心在于运动,即现实当中所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运动的状态,这种运动状态决定了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必 然阶段,而艺术的发展也同样如此。
艺术在人类社会 的产生中得以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艺术势必 会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实现自我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也是量变的过程,一旦艺术的发展不能再满足于 人类精神因素的需要,那么艺术便会终结,哲学便会取 而代之。
黑格尔所提倡的哲学体系主要以事物的运动作为 其核心内容,在黑格尔看来,世间的种种存在都是以运 动作为基础,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创造物,都是绝对运 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因此,黑格尔指出“艺术只是哲学 之中的一个范畴,是一个特定的逻辑环节”。
这个特定 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进行螺旋式的上升,在这一过程当中,艺术的发展则会通过其内部要素的竞争而实现新的变革,这一阶段主要为量变表现形式,突出的 表现为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相互争斗过程。
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

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摘要】当代艺术哲学领域存在着关于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的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现代艺术已达极限,预示着艺术终结;但也有人认为艺术会随时代变迁不断更新。
美学的解放则是追求更自由、个性化的美学体验,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向。
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这是一个复杂多维度的问题,需要深入讨论和思考。
只有通过剖析当代艺术现状和审美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和未来走向。
【关键词】艺术的终结、美学的解放、当代艺术、审美体验、多样化、多元化、现代艺术形式、复杂、多维度、讨论、思考、审美观念、发展、未来走向。
1. 引言1.1 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是当代艺术哲学领域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是当代艺术哲学领域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当代社会,艺术形式多样,审美观念变化迅速,传统的艺术概念和美学标准也面临挑战与重新思考。
对于艺术的终结和美学的解放,学术界观点不一,存在各种不同的见解和争议。
有些学者认为现代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艺术创新的空间日渐狭窄,预示着艺术将走向终结。
他们认为,艺术已经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现代艺术很难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与创新。
而另一些人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艺术是源源不断地在变化和发展的,艺术的终结只是一种偏见,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的表现形式会不断更新,创新会永远存在。
美学的解放是指摒弃传统的美学标准,追求更自由、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随着现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审美观念的多元化,美学的解放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向。
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的终结和美学的解放,是当代艺术领域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话题。
1.2 众说纷纭,学术界对于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有不同的见解在当代艺术哲学领域,关于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的话题备受争议。
众说纷纭,学术界对于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解放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些学者认为艺术已经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有新的突破,预示着艺术将走向终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現解體 • 心靈最高需要轉向宗教/哲學 • 市民社會不利藝術發展 • 永遠現在的精神
阿多諾
• 文化工業批判:抗議 vs. 順從的藝術
– 藝術站在社會對立面
• 商業操縱及意識形態的欺騙性
– 表面上的繁榮、快樂但意謂不去思考,忘記正 在發生的苦難
– 話語模式改變 (例:非連續性) 引發藝術界體制 之相應變化
貝克特〈等待果陀〉
卡夫卡〈審判〉
雷奈〈去年在馬倫巴〉
安迪.沃荷〈Brillo盒子〉
Andres Serrano〈尿中基督〉(1987)
阿多諾
• 反藝術:抽象畫、荒誕劇、新小說
• 例:貝克特〈等待果陀〉、卡夫卡〈審判〉、雷奈 〈去年在馬倫巴〉
–把自身同化進異化現實 (黑色藝術) 中才能真實 表現、批判這世界
• 安迪.沃荷Brillo盒子
–藝術從否定自身尋出路,透過藝術的死亡來茍 延藝術的生命,即藝術危機向深度發展
丹托 (Danto)
• 終結的不是對象 (作品) ,而是敘事
– 再現敘事---客觀世界 (透視法)---瓦薩里
• 歷史方向意義之終結
– 現代主義敘事---審美自律 (純粹性、區分排他 原則)---格林伯格
• 宣言時代、趣味專制之終結
– 攝影、電影 (挪用、拼貼) 把造型藝術拋到後頭
• Andres Serrano〈尿中基督〉(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