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教案紧急事项教案

合集下载

遇到险情怎么办(教案)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遇到险情怎么办(教案)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遇到险情怎么办(教案)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在遇到险情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2. 培养学生遇到险情时的冷静、勇敢、机智的品质。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险情:火灾、地震、水灾、迷路等。

2. 遇到险情时的应对措施。

3. 学会拨打紧急电话:110、120、119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遇到险情时的应对措施,学会拨打紧急电话。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到险情时的冷静、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遇到险情时的应对措施及紧急电话的拨打方法。

2. 情景模拟法:创设险情情境,让学生模拟应对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遇到险情时的应对策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险情?遇到险情时,我们应该怎么办?2. 认识险情(1)教师列举几种常见的险情:火灾、地震、水灾、迷路等。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险情的了解和认识。

3. 遇到险情时的应对措施(1)教师讲解遇到火灾、地震、水灾、迷路等险情时的应对措施。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应对方法,如: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地震时要迅速找到桌子下面躲避等。

4. 学会拨打紧急电话(1)教师讲解如何拨打紧急电话:110、120、119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拨打紧急电话的方法,如:拨打110时要说明自己的位置、姓名和报警事由等。

5. 情景模拟创设一个险情情境,让学生模拟应对过程,如:模拟火灾现场逃生、地震时躲避等。

6.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遇到险情时的应对策略,如:如何预防险情、遇到险情时如何保护自己等。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总结遇到险情时的应对措施,提醒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了解更多的险情应对措施。

2. 孩子与家长一起练习拨打紧急电话。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环境的适应:了解学校的基本布局,熟悉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

2. 学习生活的适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3. 学习方法的适应: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听讲、记笔记、复习等。

4. 团队合作的适应:学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 情绪管理的适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面对挑战和困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团队合作等内容。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适应。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基本布局。

2. 讲解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使用规则。

4. 教授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听讲、记笔记、复习等。

5. 组织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其适应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4.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情绪管理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校园探秘: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探险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学校的各个角落。

2. 良好习惯养成:通过讲解和示范,教育学生养成按时作息、整理书包等良好习惯。

3. 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听讲、记笔记和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4. 团队合作游戏:设计团队协作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和合作。

5. 情绪管理讲座: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情绪管理讲座,帮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七、教学资源准备:1. 校园平面图:用于引导学生参观校园。

2. 学习方法指导资料:包括听讲、记笔记、复习的相关方法。

3. 团队合作游戏道具:用于团队协作游戏的开展。

4. 情绪管理讲座PPT:用于讲座的演示。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总目标:通过入学教育,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

分目标(开学第一周):1、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2、熟悉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初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3、认识新同学和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我介绍。

4、通过常规学习,明确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5、入学教育规范,各学科老师、班主任及辅导员根据实际要求渗透规范。

教育内容:1、安排座位。

2、认识校名、年级、班级。

师生互相认识。

3、介绍参观校园,初步了解学校制度。

4、队列训练。

5、常规教育。

(课堂、课间、做操、排队集会等习惯训练等)6、各学科老师在课堂渗透学科上课常规,并训练。

参加教育活动人员:活动组织:杨文华、马琴、吴金虎、刘江文班主任:姚春兰、黄彩花、方四英、陈金花、杨兰英、李炎发、陈小芳、应勤、周筱娉协管老师:罗桂花、刘小兰、马琴、吴金虎、刘秋荣、张玮、刘江文体育老师(负责管理年级集队):杨文华教育活动安排:星期一(9月2日上午)1、迎接新同学。

2、教师自我介绍,排列座位,认识校名、年级、班级,学生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3、班主任、协管老师进行队列及训练。

星期一(9月2日下午)1、队列训练。

(1)每一位学生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2)熟悉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稍息等口令。

(3)去功能室上课、做早操、放学排队都要做到:静、齐、快。

做到“三个一”:一个动作,一条直线,一声不响。

2、参观校园:班主任和协管老师一起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及参观校园,设计路线。

★提前准备好校园图片,课堂欣赏了解。

★提示学生按照安排的队列走,做到轻声慢步,保证安全,同学间文明礼让。

路线参考:从教室——厕所——洗手区——教师办公室——阶梯教室——操场——功能室(根据班级位置设计浏览路线)教育要点:(1)洗手区:告诉学生水龙头的正确使用方法,下课排队取水、洗手不拥挤。

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教案 紧急事项 教案

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教案 紧急事项 教案

适应性教育紧急事项
教学目标:
1.感到身体不舒服时或意外受伤时,及时向老师报告。

2.遇到紧急情况不惊慌,听从老师指挥,按照老师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紧急事项的特殊情况
2、让每位学生知道遇到特殊情况应该怎么办
教学难点:
让每位学生知道特殊情况的紧急情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学校紧急情况资料的一些收集。

教学步骤:
一、讲一个学校紧急情况的特殊情况,请同学思考解决办法。

二、初步了解紧急情况的解决措施。

(一)思考问题
如果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紧急情况,如着火、地震、同学受伤等,应该怎样做才对?
(二)正确做法
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哦。

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三)背一背
突发事件要警惕,处理要快要有序。

报告老师请及时,听从指挥不慌乱。

千万不要挤呀挤,否则小事变大祸。

三、评一评
事例:小红天生胆小,在一节语文课上,大致还有15分钟要下课时,小红突然感觉很憋得慌,想小便,但又不敢跟老师说。

结果,到下课憋不住了,把裤子整个尿湿了。

小朋友们,请你们评一评小红做得对吗?她应该怎样做?
九、小结
1。

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教案 课堂学习 教案

一年级适应性教育教案 课堂学习 教案

适应性教学课堂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学习纪律,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使学生学会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执笔写字的姿势。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

2、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的握笔写字的姿势。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学校学习。

从今天开始,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将在一起共同过充实而又快乐的小学生活。

(二)上课的基本要求。

1、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走动,不玩东西,有问题举手发言。

2、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

(四)课后要求。

1、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进行复习,不懂就问。

2、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进行预习。

(五)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

1.养成正确读写姿势的意义。

小朋友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养成正确的读写习惯,有助于身体的正常发育,避免近视眼、驼背等问题的发生。

2.读书的姿势。

(1)讲解:身体坐直,双手握书,眼睛不要离书太远,也不要太近。

(2)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教师检查纠正。

3.写字的姿势。

(1)讲解:身体坐直,胸离桌沿一拳左右,眼睛与本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手握笔下断,离笔尖大约一寸。

(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写自己的姓名。

教师检查纠正。

(六)布置作业:1、把今天了解到的学校的情况讲给家长听。

2、向家长说说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

一年级安全应急知识教案

一年级安全应急知识教案

一年级安全应急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危险情况下的自助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急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学准备:PPT、视频、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安全教育主题。

二、新授1.交通安全: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不乱穿马路。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同时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码。

2.校园安全:不在校园内奔跑、打闹,不攀爬高处,不随意进出教师办公室。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找老师或学校保安求助。

3.防火知识:不随便玩火,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遇到火灾时,要迅速逃离火场,不可贪恋财物。

4.防溺水:不私自到水边玩耍,遇到同伴溺水时,不要盲目施救,应立即寻求大人的帮助或拨打110报警。

5.食品安全:不吃过期食品,不随便购买零食。

如果发现食物中毒,要立即就医。

6.地震自救:了解地震的应对方法,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7.防骗防拐: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如果不幸被拐卖,要保持冷静,寻找机会求救。

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该怎么做,并互相交流。

2.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知识。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作业。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

一年级入学适应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建立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班集体。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常规:学习如何上课、听讲、提问、回答问题等。

2. 课间活动:了解如何正确休息、参加户外活动、与同学友好相处等。

3. 校园生活:学习如何排队、如厕、就餐、整理书包等。

4. 礼仪教育: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如问候、感谢、道歉、握手等。

5. 班级团结:开展团队游戏,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课堂常规、礼仪知识等,学生倾听并模仿。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良好行为,学生跟随模仿。

3. 情境模拟: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相处、遵守规则。

4. 游戏法: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与默契。

四、教学步骤1. 课堂常规:讲解上课的基本礼仪,如安静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并进行示范。

2. 课间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休息、友好相处,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实践。

3. 校园生活:讲解如何排队、如厕、就餐等,组织学生实地演练。

4. 礼仪教育:讲解基本的礼仪知识,如问候、感谢、道歉等,并进行示范。

5. 班级团结:组织团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默契与信任。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课堂常规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间活动的表现,评估他们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表现,评估他们遵守规则、独立生活的能力。

4. 观察学生在礼仪教育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礼仪知识的程度。

5. 观察学生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布局,熟悉教室、食堂、厕所等位置。

2. 开展“认识新同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互相介绍。

一年级安全应急知识教案

一年级安全应急知识教案

一年级安全应急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防止意外伤害。

2.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树立安全意识。

3.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求助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规则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2.难点:如何将安全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三、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通过分享一些常见的小学生安全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交通安全: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何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

日常生活安全:防止火灾、水灾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

人身安全:防止被陌生人拐骗、不参与危险活动等。

3.互动问答: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问答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4.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式,如火灾逃生、遇到陌生人等场景。

5.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安全知识,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同时进行实际操作示范。

2.互动与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增强学习的互动性。

3.视频资料: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安全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绘制安全海报:布置作业让学生制作一张安全海报,提醒自己和家人注意安全。

3.家校联合评价: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评价中,形成家校共育的局面。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安全教育视频资料。

2.安全教育图片资料。

3.安全教育小游戏。

七、结论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安全应急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记住,安全无小事,预防为主。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疏漏;还有学生在模拟角色扮演时过于紧张,导致应对方式不够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性教育紧急事项
教学目标:
1.感到身体不舒服时或意外受伤时,及时向老师报告。

2.遇到紧急情况不惊慌,听从老师指挥,按照老师要求去做。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紧急事项的特殊情况
2、让每位学生知道遇到特殊情况应该怎么办
教学难点:
让每位学生知道特殊情况的紧急情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对学校紧急情况资料的一些收集。

教学步骤:
一、讲一个学校紧急情况的特殊情况,请同学思考解决办法。

二、初步了解紧急情况的解决措施。

(一)思考问题
如果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紧急情况,如着火、地震、同学受伤等,应该怎样做才对?
(二)正确做法
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哦。

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三)背一背
突发事件要警惕,处理要快要有序。

报告老师请及时,听从指挥不慌乱。

千万不要挤呀挤,否则小事变大祸。

三、评一评
事例:小红天生胆小,在一节语文课上,大致还有15分钟要下课时,小红突然感觉很憋得慌,想小便,但又不敢跟老师说。

结果,到下课憋不住了,把裤子整个尿湿了。

小朋友们,请你们评一评小红做得对吗?她应该怎样做?
九、小结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